图片新闻
  • 在华北地台早元古代地层中发现了真核生物的化石证据

      真核生物起源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根据现代真核生物的新陈代谢方式可以推测,只有在氧化大气圈形成之后,真核生物才有可能出现。已有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显示,地球氧化大气圈的形成不晚于早元古代,但在该时期地层中已发现的可靠的真核生物化石资料非常有限。
      华北地台五台山地区的前寒武纪早期地层出露比较齐全,主要分布有:太古代五台群和早元古代滹沱群。早元古代滹沱群的东冶亚群下部以砂岩或板岩为特征,上部为砂岩、碳酸盐岩与叠层石和千枚岩互层。根据最新的锆石测年结果显示,滹沱群沉积年龄约为2150-1950 Ma。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的尹磊明研究员、孟凡巍副研究员以及博士研究生牛长泰等人,通过岩石切片和浸泡方法,在滹沱群的东冶亚群的文山组、河边村组和天蓬垴组中发现了大量的微体化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前寒武纪研究》(Precambrian Research)上。
      此次研究共鉴定出8个形态属,包括球形、丝状蓝藻和具有机壁的疑源类。疑源类化石是分类起源不明的具有机壁的微体化石,主要分布在前寒武纪与早古生代,无法与现代浮游藻类相对比,但推测其亲缘关系大多与真核藻类有关,是早期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提供者。滹沱群的疑源类化石,表面已经有一定的纹饰且直径较大,表明了真核生物化石的特征;而原核生物化石没有复杂的纹饰。
      该研究还显示,在距今19-21亿年前的早元古代海洋中,除了生活着大量的原核生物蓝藻外,真核生物也已经存在于海洋浮游生物圈中。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而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特殊形式。在地球生命历史的30多亿年中,在真核细胞出现之前地球上长期处于单调的生物圈,而在有性生殖出现之后,地球上的生物圈才变得多姿多彩。现今地球上的生物圈中有性生殖已经占据了98%以上,因此真核生物化石的记录对地球演化历史格外重要。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和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Leiming Yin*, Fanwei Meng, Fanfan Kong, Changtai Niu,2020. Microfossils from the Paleoproterozoic Hutuo Group, Shanxi, North China: Early evidence for eukaryotic metabolism. Precambrian Research, 342 (2020) 105650. https://doi.org/10.1016/j.precamres.2020.105650.
    12
    2020-10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纪委会议

      10月1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召开纪委会议,会议主题为提高政治站位,从严从实做好巡视整改。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蔡华伟主持会议,所纪委委员、纪监审干部参加会议。
      会议再次学习了《中国科学院院属单位纪委工作手册(试行)》和《中国科学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工作手册(试行)》,并结合巡视整改工作,对执纪审查审理工作的流程、问题线索处置、核查报告的撰写及注意事项、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适用情形及组织实施等内容进行了重点学习和讨论。
      根据巡视反馈意见,会议重点研讨了纪委自身建设、执纪问责、信访举报处置等问题。会议进一步明确了纪委委员每年进行履职情况述职、严格规范工作会议制度等内容,并且要求纪检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理论学习,严格按照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要求、相应程序和时限,全面开展问题核实,实事求是进行相应处置,做好巡视整改,推动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还逐一认真研究了巡视转办信访件的调查处置方案,为下一步切实施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0
    2020-10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2020年第三季度中心组学习会

      9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召开2020年第三季度中心组学习会,会议主题为“提高认识,强化巡视整改,依法依纪依规管所治所”。所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工会职代会主席团代表、女工委代表、团委代表及中层领导干部共28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主持。南京分院分党组书记朱怀诚、监督处副处长杨绒到会指导。 
      杨涛辅导学习了“一岗双责”,要求全所干部对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切实担起责任来,要以身作则、争先锋、做典范、当表率。杨涛结合巡视整改工作实际重点导学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重大意义和应该怎么学、介绍了《中国制度面对面》的主要内容,传达了《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并做了《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辅导报告。他表示,要坚持把学习贯彻落实与推动研究所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要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加强对研究所规章制度学习,按规定办事,严肃巡视整改,以实际行动推动研究所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副所长王军领学了《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答封面新闻:已启动处理器芯片等“卡脖子”领域专项研究》、党委委员曹长群领学了《学习习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论述》。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为今后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全所职工勇担科技强国使命的强大力量,深刻理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担当,坚定科技报国信念,增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袁训来、咨询中心主任王怿和科技处处长吴荣昌围绕学习主题,结合研究所工作实际,就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研究方向、科学普及,解决能源资源勘探开发领域“卡脖子”问题,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交流了学习收获和体会。 
      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蔡华伟通报了中科院党组2019年巡视发现的典型问题,并对中秋国庆期间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做了教育和提醒,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守纪律讲规矩,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詹仁斌在总结发言中提出,希望大家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研究所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与谋划研究所“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研究所改革创新发展结合起来,与落实院巡视整改工作要求结合起来,不折不扣完成巡视整改。各部门、全体职工齐心协力,推动研究所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年度目标。 
      朱怀诚在讲话中指出,巡视整改工作非常重要,要用积极的态度,提高站位,从严从实完成整改;加强研究所规章制度建设,加强宣传落实,并严格执行;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弘扬正气,加强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凝聚人心;落实“一岗双责”,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好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 
    01
    2020-10
  • 戎嘉余院士应邀参加第十三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并做主旨报告

      9月25日上午,2020年全国科普日江苏省主场活动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在南京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科技、科普界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现场活动。来自中国科协学会部、台湾科技产业协会和福建省科协领导致辞,江苏省委副书记任振鹤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同时宣布论坛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研究员等应邀参加开幕式并做大会主旨报告。
      论坛上,戎嘉余院士做题为《探寻生物演化奥秘》的大会主旨报告。他用精彩的化石证据展示了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论述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创造以及生命大创新、大辐射和大灭绝等历程,揭示了演化的奥秘,并对生命演化过程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内容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戎嘉余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揭示生命起源演化是永无止境的,希望海峡两岸的青少年能够加入到探索生命演化的事业中来。
      海峡两岸科普论坛自2008年创设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已成为海峡两岸科普领域常态化、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科普、创新、融合”,采取“1+6”的形式,即1个开幕式暨主论坛+6个平行分论坛,全程安排近50场专题报告,展示科普领域研究进展,交流科普活动设计创意,借鉴科普场馆运营经验,培育发展科技创新文化。
      南京古生物所科学传播中心主任王永栋研究员、无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王博研究员和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副馆长傅强研究员也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相关活动,并分别在科普场馆运营创新和青少年科普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平行分论坛上与其他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30
    2020-09
  • 南京古生物所与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开展实质性合作

      2020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层古生物咨询中心主任王怿一行前往乌鲁木齐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实验中心,与实验中心副经理师贾星亮及业务骨干进行了座谈,双方就今后的合作领域,包括实验检测、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油田勘探对古生物的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持续开展塔里木盆地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工作,完善塔里木盆地周边及覆盖区地层框架及生物地层序列,服务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相关工作任务内容。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的科研人员在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纪生物地层、碳酸盐岩生物礁、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近期,西北油田分公司与南京古生物所开展实质性合作,将南京古生物所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塔里木油田生产实践。2020年6月,西北油田分公司与南京古生物所签订生产合同,承担西北油田分公司的地层古生物样品分析任务。与此同时,双方还签订了《科研顺北地区至阿北地区的古生物地层厘定和对比》的科研合作合同,着眼于解决塔北地区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储藏的时代和地层对比问题,为油气储量计算及确定下一步勘探重点目标层位提供确切依据。
    30
    2020-09
  • 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

      2020年9月25日上午,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省的103名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刘家润主持。
      会议伊始,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王海峰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詹仁斌代表挂靠单位致辞,表示将继续全方位支持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的工作,并利用现有资源为江苏省广大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服务。随后,江苏省科协二级巡视员杨文新发表重要讲话,对江苏省古生物学会过去5年在学术活动、科普宣传、科教融合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学会谋划好今后的工作,不断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的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把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建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团体。
      会上,学会秘书长张海春作了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从组织、学术、科普、社会服务以及科教融合等五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近5年来学会的工作情况。副秘书长郑巩作了第九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学会监事会主席詹庚申作了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副理事长刘家润就学会章程修改情况作了说明。大会审议通过了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以及新修改的学会章程。江苏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葛方斌对江苏省古生物学会近5年来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学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殷切期望。
      在换届选举之前,学会理事张允白通报了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筹备情况。经过等额选举,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27人组成,来自13个单位)和第二届监事会(3人组成)。
      下午,在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理事会负责人,王军为理事长,曹海虹、姜宝玉、章其华和傅强为副理事长,吴荣昌和郑巩分别担任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同时,监事会推举詹庚申为第二届监事会主席。
    29
    2020-09
  • 华南扬子区中–晚奥陶世古环境变迁

      中–晚奥陶世过渡期是全球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的重要转折期,也是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和古生代演化动物群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发育了海侵形成的黑色页岩序列,如塔里木地区的萨尔干组、华北地区的平凉组、华南江南区的胡乐组,以及扬子区的庙坡组。
      其中,扬子台地之上的庙坡组一直被认为分布在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内部并充填在同期地层大田坝组碳酸盐相的局部凹陷区,属扬子区陆表海上的凹陷带沉积,其中发现大量浮游、游泳和底栖动物化石,包括笔石、头足类、腕足类、三叶虫等。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古生代研究团队助理研究员方翔、张俊鹏和研究员张元动等人,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合作者,共同针对湖北远安地区真金剖面的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开展了铁组分和主微量元素等分析研究工作。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SCI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同时本文收录于同刊专辑VSI28 “Marine oxygenation, deoxygenation and life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
      实验结果显示:在庙坡组沉积时,表层海水维持中等的初级生产力和波动的氧化还原条件。此时全球海侵产生的上升洋流增加了海水表层营养物质的供应,增强了生物泵,而大量有机质的输出则会消耗更多的溶解氧;同时周期性的水体循环则会将更多的溶解氧输送到底层水中。古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指标表明:黑色页岩在台内盆地的积累是由中等的初级生产力和动态变化的海平面导致,而非由于底水缺氧所致;相对应地,孔隙水有时出现硫化,表现为钼元素的丰度高值。因此,在扬子区的陆棚内凹陷之中,庙坡组沉积时海水水柱和底水是有氧的,海洋生态系统在这样的环境中繁盛。这挑战了之前所认为的庙坡组“高多样性群落存在于一个缺氧环境中”的悖论。
      本项研究受到中国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性课题联合资助。
      详细论文信息:Fang, X., Li, W.J., Zhang, J.P.*, Song, Y.Y., Zhang, Y.D., 2020.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Middle–Late Ordovician transition on the Yangtze Platform, South China and their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560: 109991. 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0.109991.
    27
    2020-09
  • 揭秘一亿年前介形虫的有性生殖行为

      介形虫是一类具有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将近5亿年。地层中保存其双瓣壳的化石非常丰富,但其软体部分通常不易保存。最近,来自中、德、英的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对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标本进行了研究,表明介形虫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存在,同时该结果也使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9月16日作为封面论文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介形虫是一种具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物,大小通常1 毫米左右。自奥陶纪以来,介形虫就是地质记录中最丰富的节肢动物化石之一。介形虫化石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是油气勘探中不可或缺的化石门类之一,而且在古环境重建和生物演化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绝大多数介形虫化石只保存有钙化的壳,软体部分(附肢和身体等)通常难以保存下来。但这些软体结构往往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古行为学信息,如生殖行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王贺博士和王博研究员等,与德国和英国科研人员合作,首次报道了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
      该枚琥珀重0.676克,长17.5毫米、宽13.5毫米、厚4毫米,共保存了39个介形虫化石标本。介形虫个体最大0.59毫米,最小0.24毫米。这些介形虫归属于三个不同的类群,并含有从幼年到成年的较完整的发育序列。通过与现生介形类的生活环境对比,研究认为这些介形虫当时生活在靠近海边的泻湖环境中。
      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显微CT)对其中的11个标本进行分析,通过近一年的高精度三维图像重建工作,精细还原了这些介形虫的壳体和软躯体(包括附肢、抱握器、曾克氏器(精子泵)、半阴茎、储精囊、卵和巨型精子)的形态特征。基于化石功能形态学分析和现生介形虫的形态和生态学观察,研究认为其中一类化石介形虫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雄性通过钩状抱握器抓住雌性并将半阴茎伸入雌性个体内,交配中,雄性通过曾克氏器(精子泵)将巨型精子送入雌性体内。曾克氏器因其具有发达的肌肉和螺纹状的刺,极易从现生个体中发现。巨型精子将储存在雌性储精囊内,随后精子开始具有活性完成受精过程。
      本研究首次在白垩纪介形虫化石中发现现介形虫的巨型精子,其长度至少相当于介形虫体长的三分之一。该发现也是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将其化石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该化石研究表明与现代介形虫有性生殖相关的生殖器官(如抱握器、曾克氏器等)至少在白垩纪中期就已形成,其形态特征在一亿年间没有发生改变,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介形虫的这种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存在,为生殖行为的演化停滞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实例。本研究还认为这种包含巨型精子的复杂生殖行为提高了介形虫交配的成功率,促进了非海相介形类在晚中生代的辐射演化。
      本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南京古生物所吴素萍协助完成显微CT实验,杨定华绘制了生态复原图。
      论文信息:Wang H, Matzke-Karasz R, Horne DJ, Zhao X, Cao M, Zhang H, Wang B. 2020 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giant sperm in Cretaceous ostracod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0201661. http://dx.doi.org/10.1098/rspb.2020.1661.
    16
    2020-09
  • 丁氏花为花朵演化提供重要证据

      百余年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深入人心,但是花朵是如何演化的却一直是进化生物学家的难解之题。也因此花朵演化之谜被Science杂志列为125个世界级科学难题之一。
      植物学界很久以来有一个说法,认为花是一个纵向压缩的枝。这一说法得到很多植物学家的认可,也得到了不少现代植物学研究的支持,但是相关的化石证据却一直缺席。不知道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人们心中难免将信将疑。
      近日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古昆虫学》(Palaeoentomology)发表了中国学者领导的中西国际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题为《中新世琥珀里的独特化石为花朵演化提供新的启示》的论文。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西班牙比戈大学、抚顺琥珀研究所的五位学者在文中报道了中美洲多美尼加中新世(2000-1500万年前)琥珀中的花朵化石----五数丁氏花Dinganthus pentamera。该化石之所以命名为丁氏花是为了纪念前北大校长、我国著名数学家丁石孙先生(1927-2019)。目前丁氏花的标本保存于抚顺琥珀研究所。
      丁氏花化石很小,只有3-4毫米大小,立体保存于多美尼加中新世地层中出产的琥珀中。良好的保存状态和现代先进的微CT技术使得人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花朵的主要特征:连接到花轴上的苞片、花被片、雄蕊和雌蕊四轮器官。该花具有五枚边缘相扣的花被片,十枚向内弯曲的雄蕊,中央是带有弯曲花柱的雌蕊。每枚雄蕊有一个很长的花丝,其顶上有一个包含四个药室的花药。这种花属于我们大家比较常见的真双子叶植物。
      虽然此前报道过的静子花已经把真双子叶植物的历史追溯到大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但是这些花朵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却一直缺乏有意义的化石证据证实和支持。丁氏花和普通的真双子叶植物的花的重要区别在于:在一般的花朵中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这四轮器官一般都紧密地“挤”在花轴的同一个部位----花托上;而丁氏花中花轴是伸长的,各轮器官之间的间距被拉开了,好像这些器官长在一个枝上似的。因此,虽然年代较新,但是丁氏花的这种独特形态首次用化石证据向人们表明:几百年来人们关于花的本质的猜想可能是合理的,即花是一个纵向压缩的枝。
      这个证据和结论不仅有利于确认人们关于花朵本质的解读,而且有利于人们理解原来看似怪异的早期被子植物化石(如辽宁古果、雨含果)。
      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Xue-Die Liu, José Bienvenido Diez, Yong Fan, Zhong-Jian Liu,Xin Wang, 2020,A unique flower in Miocene amber sheds new light on the evolution of flowers, Palaeoentomology, 3:423-432. https://doi.org/10.11646/palaeoentomology.3.4.15.
    14
    2020-09
  • 南京古生物所获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奖

      近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通报表彰了2018—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奖获奖单位和个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荣获2018—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奖(境外新闻宣传),陈孝政获先进个人奖(境外新闻宣传)。
      为鼓励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科学传播局、国际合作局坚持 “科学严谨、目标导向、公正公平、注重实效” 的原则,共同组织开展了2018—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奖的评选工作。基于科学传播工作绩效统计数据,经专家会议评审,评选出先进单位奖10个,单项集体奖29个,单项个人奖 30个。
    14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