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参加第二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

      8月3-7日,第二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在日本东京举行,来自亚洲地区及邻区的四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本次会议由亚洲古生物协会主办,东京大学承办;会议主题为“新时代的深时科学(Science in Deep Time in a New Epoch)”。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亚洲古生物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主席詹仁斌,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朱茂炎等一行4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并分别做大会特邀报告、口头报告或墙报交流,部分出访人员还参加了大会组织的野外考察。
      本次大会学术分会场的主题主要包括:早期生命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地球历史上微生物岩发展的长期波动、中生代和古生代海洋缺氧事件、爬行动物演化、四足动物演化、非四足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哺乳动物化石记录、陆生维管植物演化、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及被子植物起源、亚洲新生代植物演化、放射虫的多样性变化与进化史、有孔虫生物学和古生物学及其对环境和地层学的意义、分子古生物学、基于地球化学指标的古生态学与古环境、古生物学中的层析成像技术和计算机辅助可视化、演化形态学的分析方法、古生代宏演化事件、三叠-侏罗纪之交的生物群、古生物与地层学大数据等近二十个方向。本次会议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充分展示了近年来亚洲地区及邻区古生物学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新成果和新进展,进一步推动了亚洲各国古生物学术团体在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化石保护和博物馆展览展示等领域的合作与学术交流。
      亚洲古生物协会成立于2019年11月,总部设在南京,挂靠于南京古生物所,旨在探讨共同开展亚洲古生物学的学术交流和研讨,谋划亚洲地区古生物学的发展和合作。
      会议期间,亚洲古生物协会召开理事会换届选举。选举结果为南京古生物所王永栋当选第二届理事会副主席,万斌当选第二届理事会秘书长;并决议第三届亚洲古生物学会将于2027年在泰国曼谷举行。
    29
    2023-08
  • 中国科学院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
    12月23日至24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作了题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的工作报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周琪、汪克强分阶段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全体院领导,部分院老领导、学部主任出席会议。审计署科学技术审计局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会议。12月23日至24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作了题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的工作报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张亚平、周琪、汪克强分阶段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全体院领导,部分院老领导、学部主任出席会议。审计署科学技术审计局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会议。本次会议是在中国科学院组织动员全院上下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迈上全面实现“四个率先”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对全院上下凝心聚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奋力开创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作了全面动员部署。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科学院落实“3+5”年发展战略的起步之年。一年来,中国科学院恪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定位,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按照“聚焦布局、重塑队伍、提升效能”的总体思路,以“强基础、抓攻关、聚人才、促改革”为重点,深化院士制度改革、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等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持续强化使命导向的建制化基础研究,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围绕“四个面向”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持续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会议指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快抢占一批科技制高点,是党中央赋予中国科学院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科技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全院上下要深刻认识抢占科技制高点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对中国科学院改革创新发展的重大历史意义,深刻认识抢占科技制高点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挑战,进一步强化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知重负重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切实履行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使命。会议强调,抢占科技制高点是新时期统领全院改革创新发展各项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总要求。要围绕支撑发展力、保障生存力、增强引领力,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创新组织模式,层层压实责任,持续凝练和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努力产出一批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加快抢占一批科技制高点。要把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要求贯穿到全院改革创新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强化“抢”的意识、“高”的标准,加快打造具有抢占科技制高点素质和能力的干部人才队伍,统筹加强“硬条件”和“软实力”建设,尊重科学规律,倡导科学精神,营造唯实求真、协力创新的科研生态,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有力保障、创造有力条件、营造良好环境、形成强大合力。会议强调,研究所作为中国科学院的基本组织单元,要进一步优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和治理效能,把发展定位和科研布局真正建立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国家重大需求上,把人才队伍和各方面资源整合集聚到抢占科技制高点这一核心任务上来。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始终把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责任扛在肩上,提高站位,履职尽责;始终把抢占科技制高点的使命放在心上,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始终把抢占科技制高点的任务抓在手上,狠抓落实,确保实效。院机关要切实提高组织力、执行力、战斗力,强化统筹谋划和组织协调,持续改进工作作风,尽快构建支持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政策工具箱”。会议围绕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从加强学习动员宣贯、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强化使命导向的建制化基础研究、建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强化院士队伍和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对外开放合作、加强党的领导和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对2024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会议强调,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核心任务,为中国科学院确立了新时期新征程上的新方位新坐标,赋予了中国科学院这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使命新担当,既是重大战略机遇,更是严峻考验和挑战;既是强大动力,更是巨大压力。全院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强化“国家队”“国家人”“国家事”“国家责”定位,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奋力拼搏,真抓实干,加快抢占一批科技制高点,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会上,侯建国作了推进全院党的建设工作进展与明年重点工作部署的专题报告,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两个作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孙也刚作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专题报告,周琪、汪克强分别围绕重点工作组织实施、深化经济资源配置管理改革作了专题报告,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翟立新围绕研究所评价有关工作情况作了专题报告。高能所等7家院属单位作了大会交流,有关部门和单位作了书面交流。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把抢占科技制高点这一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赋予中国科学院,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对中国科学院的亲切关怀和千钧重托,既是巨大鼓舞,更是有力鞭策。大家纷纷表示,能够肩负抢占科技制高点这样重大而光荣的历史使命,是职业生涯中非常宝贵的经历,也是将个人事业和理想抱负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难得际遇,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贯彻落实院党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积极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在会议总结讲话中,侯建国要求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院党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这一核心任务,研究提出本单位、本部门贯彻落实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举措,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确保各项部署落实落地。会议还颁发了2023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国际科技合作奖,宣读了2023年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科技促进发展奖、安全保密先进工作者名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负责人,院机关各部门、院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6
    2023-12
  • 中国科学院党组召开2023年冬季扩大会议
    12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2023年冬季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主持会议,全体院领导出席会议。12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2023年冬季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主持会议,全体院领导出席会议。本次会议是在中国科学院组织动员全院上下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开启全面实现“四个率先”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这一核心任务,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挑战,系统谋划了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思路举措,研究部署了下一步重点工作。会上,侯建国作辅导报告,深入交流了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对中国科学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认识体会。他指出,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开启全面实现“四个率先”的新征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中国科学院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科技任务,是全院改革创新发展历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强化“定位”“对标”意识,增强攻坚决心信心,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紧密结合科技创新工作实际,锚定抢占科技制高点目标,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确保抢占科技制高点各项部署要求落实落地、见行见效。侯建国指出,对标抢占科技制高点目标要求,全院上下在思想认识、能力水平、作风学风,以及科研选题、项目组织、科技评价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深层次问题,找到打破思维定势、科研惯性、路径依赖的小切口、突破口,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先行探索、积累经验。侯建国指出,必须坚持最高标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构建定位清晰、梯次衔接、协同推进的重大科技任务体系,加快构建统筹高效、权责明晰、开放协作的组织管理体系,组建紧密协同、大兵团作战的攻坚团队,创新组织模式,压实管理责任,强化应用导向和协同创新,高质量完成各类重大科技任务,确保取得一批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抢占一批科技制高点。侯建国强调,要把抢占科技制高点的责任意识和价值理念贯穿到全院科技创新和管理工作的各环节和全过程。要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持续深化科研组织模式、管理方式、资源配置、评价奖励等重点领域改革,扎实做好干部队伍建设、科研院所管理、平台条件保障等工作。要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提高管理效能,改进工作作风,坚决贯彻党组部署,热心服务科研一线。侯建国强调,党建引领和精神激励对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加强党建与科技创新工作的深度融合,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两个作用”,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继承老一辈科学家优良传统,积极培育凝练攻坚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强化攻坚克难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动力。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常进、丁赤飚、周琪分别报告了基础前沿领域、高技术领域、可持续发展领域组织实施和持续凝练重大科技任务的思路举措。党组成员、秘书长李和风报告了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加强全院党建工作的总体考虑。副秘书长孙晓明、翟立新和院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围绕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和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科技基础能力建设等作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就有关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侯建国在会议总结时对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和近期有关重点工作作了部署。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狠抓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院机关各部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列席会议。
    22
    2023-12
  • 中国古生物学会召开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
    11月25-2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承办。11月25-2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31届学术年会在南京溧水开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古生物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北大学、云南大学、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安徽省古生物与地质遗迹学会、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浙江省常山县人民政府等协办,并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直接指导和亚洲古生物协会的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谢树成、张水昌、徐星,国际地层委员会、亚洲古生物协会、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等机构的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博物馆、化石保护、科普基地、地质公园、出版等行业以及地质、石油、煤炭等系统的180余个单位90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此外,会议还与亚洲古生物协会联合举办“亚洲古生物青年论坛”以及联合野外考察,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蒙古、泰国、巴基斯坦、黎巴嫩、印度、伊朗以及英国、俄罗斯等10国的20多位古生物学专家学者与会,以进一步推动中国古生物学研究与交流的国际化进程。古生物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曾经只是为满足人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而建立,却因服务地质资源勘探开发而繁荣发展,因研究生命起源演化而走向世界科技前沿。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中国古生物学者,秉承科学报国、严谨创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调查,建立了古生物学各门类研究,完成了中国各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解决了化石能源和其它矿产资源生产实践中的系列关键科学难题;在生命起源与早期演化、生物辐射-灭绝与复苏、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发展、“从鱼到人” 探源研究、全球地层“金钉子”等前沿领域做出了系列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中国古生物学研究走上了世界学术舞台,为我国科技界赢得了一系列国际荣誉。在这期间,中国古生物学会作为团结全国古生物工作者的最重要的学术组织,为中国古生物学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中国古生物学会更是把开展科学普及、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学会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建设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组织系列科普研讨培训、开展线上线下科普活动等方式,做好地质科研成果向科普服务转化,因地制宜发展科普+文旅融合产业创新,为推动我国地层古生物科普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活力动力。南京是中国古生物学会的源头据点。中国古生物学会于1929年在北京成立,在经历多年战乱后,于1947年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地点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召开了中国古生物学会“复活”大会,20多位古生物学泰斗们汇聚在南京,通过了学会章程并选出理事会监事会,共谋发展。自1948年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学术年会以来,已经历75个春秋。本次会议期间,古生物学者们再次来到这里,叙旧话新,交流互鉴,进一步推动中国古生物学向前发展。在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上,还向戎嘉余院士颁发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这是第九位获此殊荣的古生物学家。此外,王永栋、王元青、张志飞等三位学者获颁第九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庞科、沈俊、邢松、高太平、田宁等五位学者获颁第六届“青年古生物学奖”。本次大会围绕“融合国家重大需求与世界科技前沿:古生物学迈向新时代”主题开展系列学术交流。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558篇,安排8个大会特邀学术报告,设立30个专题论坛,安排40余个分会场,417个口头学术报告,76个主题报告,79个展板报告。研讨内容反映了我国古生物学在近年来取得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即涵盖了古无脊椎动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古植物学与孢粉学、古脊椎动物学与古人类学等传统古生物学科内容,也包括了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地层古生物与油气资源勘探、深时大数据与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内容,还包括化石保护与科普教学等的工作进展,可以说是内容丰富,领域广泛,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会议闭幕式上,詹仁斌宣布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届理事会和第二届监事会名单。王军当选为新一届理事长,刘俊、刘建波、张志飞、宋海军和王旭日当选为副理事长,万斌当选为秘书长,詹仁斌当选为新一届监事长。会上颁发研究生优秀学术报告奖、“中国古生物学会活动积极分子”证书。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王永栋向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授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随后,会上发布了2022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第三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大赛各类奖项。会前,学会安排了赴皖南-浙西的1条野外地质考察路线;会后也组织参会学者前往江苏徐淮地区、安徽巢湖-潜山、云南澄江-曲靖-禄丰等地的3条地层古生物野外地质考察路线。本次会议举办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普教育、人才培养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促进我国古生物学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0
    2023-11
  • 习近平: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
      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习近平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加强基础研究。安排这次集体学习,目的是分析我国基础研究现状和挑战,了解国外加强基础研究的主要做法,探讨加快推进我国基础研究发展的措施。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基础研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两弹一星”关键科学问题、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多复变函数论突破、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等重大基础研究成果。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科学的春天”,先后实施“863计划”、“攀登计划”、“973计划”,基础研究整体研究实力和学术水平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正因为如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强调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作出战略部署,要切实落实到位。
      2021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李响/摄
      第一,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加强基础研究要突出前瞻性、战略性需求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为创新发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和技术源头供给。
      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要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遴选评估,充分尊重科学家意见,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注重发挥国家实验室引领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建制化组织作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主力军作用和科技领军企业“出题人”、“答题人”、“阅卷人”作用。要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支持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冷门学科和薄弱学科发展,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学科研究,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学科体系。
      第二,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支持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已基本建立但尚不完善,必须优化细化改革方案,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
      要稳步增加基础研究财政投入,通过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激励企业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基金、科学捐赠等多元投入,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联合基金资助效能,建立完善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要优化国家科技计划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完善基础研究项目组织、申报、评审和决策机制,实施差异化分类管理和国际国内同行评议,组织开展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鼓励自由探索式研究和非共识创新研究。要处理好新型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健全同基础研究长周期相匹配的科技评价激励、成果应用转化、科技人员薪酬等制度,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基础研究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基础研究先锋力量。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是大趋势,同时要考虑国家财力,保持合理投入强度,加强实施过程绩效评估,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第三,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基础研究存在题目从国外学术期刊上找、仪器设备从国外进口、取得成果后再花钱到国外期刊和平台上发表的“两头在外”问题。近年来,我国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成一批大国重器,基础研究支撑平台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是从根本上破解“两头在外”问题还任重道远。
      我们要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布局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加快建设基础研究特区,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形成强大的基础研究骨干网络。要科学规划布局前瞻引领型、战略导向型、应用支撑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设施建设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提升开放共享水平和运行效率。要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高校同企业开展联合攻关,提升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争取早日实现用我国自主的研究平台、仪器设备来解决重大基础研究问题。要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献和数据平台,发起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鼓励重大基础研究成果率先在我国期刊、平台上发表和开发利用。
      2023年7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考察。这是5日下午,习近平在苏州工业园区考察。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第四,加强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但基础研究人才队伍仍有明显短板。必须下气力打造体系化、高层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平台,让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要加大各类人才计划对基础研究人才支持力度,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担重任,积极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不断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和一流创新团队。要明确“破四唯”后怎么“立”的评价方式和标准,完善基础研究人才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赋予科技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要加强科研学风作风建设,坚持科学监督与诚信教育相结合,纵深推进科研作风学风治理,引导科技人员摒弃浮夸、祛除浮躁,坐住坐稳“冷板凳”。要坚持走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入实施 “中学生英才计划”、“强基计划”、“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优化基础学科教育体系,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造就规模宏大的基础研究后备力量。
      2023年4月10日至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考察。这是12日下午,习近平在广汽研究院向职工们挥手致意。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第五,广泛开展基础研究国际合作。当前,国际科技合作面临少数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冲击和挑战。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独立的创新中心或独享创新成果。我国要坚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扩大基础研究等国际交流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我们要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牵头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外开放力度,围绕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物安全、外层空间利用等全球问题,拓展和深化中外联合科研。要前瞻谋划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参加或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支持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组织同国际对接,完善法律法规、伦理审查规则和监管框架。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努力增进国际科技界开放、信任、合作,以更多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并有效维护我国的科技安全利益。
      第六,塑造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创新生态。开展基础研究既需要物质保障,更需要精神激励。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成为支撑基础研究发展的不竭动力。
      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广泛宣传基础研究等科技领域涌现的先进典型和事迹,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光荣传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要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树立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要切实推进科教融汇,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播撒科学种子,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习科技知识、发扬科学精神,主动靠前为科技工作者排忧解难、松绑减负、加油鼓劲,把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2月21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责任编辑:焦鹏 】
    02
    2023-08
  • 周琪在南京古生物所开展调研宣贯督导
    2月2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展调研,深入宣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工作进行督导。2月2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展调研,深入宣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工作进行督导。周琪一行实地调研了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模式标本馆、实验技术中心等,深入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重点实验室了解开展科研攻关情况,详细询问面临的困难挑战。随后,在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组织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研究所总体工作汇报,特别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院工作会议精神和院党组部署要求,凝心聚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工作思路和举措,并与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科研管理骨干和青年科研人员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周琪肯定了南京古生物所近期工作进展和成效,对研究所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他希望南京古生物所要坚守初心使命定位,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强化重大应用导向,凝练关键科学问题,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以重大基础理论发展支撑油气勘探技术突破。周琪强调,研究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持续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院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刻领会抢占科技制高点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抓住战略机遇期,全力推进新时期改革创新发展。要切实履行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职责使命,充分发挥我院多学科和体系化、建制化优势,认真谋划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目标方案和实施路径。要坚持党对科技创新事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工作和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弘扬李四光等老一辈科学家潜心科研、矢志报国的优良传统,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迅速进入攻坚状态,狠抓工作落实,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04
    2024-03
  • 南京古生物所2024新年贺辞
    春风送爽,龙腾吉祥。值此2024元旦新年辞旧迎新之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新一届领导班子向海内外全体南古人、向长期以来给予南京古生物所关心支持的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衷心的新年祝福!2023年,南京古生物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院党组“聚焦布局、重塑队伍、提升效能”总体思路,不断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重点实验室”获院党组批复建设,“深化科研院所改革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改革试点获“2+3”延续支持,研究所各项工作取得系列重要进展。2023年,南京古生物所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条”,开展地层古生物学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年内发表Nature Index高水平杂志论文34篇再创新高,5.35亿年前最早环神经动物肌肉化石入选《自然》(Nature)2023年度最佳科学图片。4项成果获评江苏省科学技术奖、贵州省自然科学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等荣誉,5项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现代陆地生态系统是如何起源的”选题入选中国科协2023年10个前沿科学问题。2023年,南京古生物所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积极策划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承担了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B,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专题、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金委创新群体等系列科技任务。新获批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等任务,与大庆油田等多次开展互访并启动系列合作项目。2023年,南京古生物所围绕学科布局,面向海内外精准引才,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年内新增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A类1人、择优支持3人,获国家基金委(海外)优青资助1人。招收研究生创新高,获评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系列荣誉。2023年,南京古生物所进一步加强科学传播及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年内出版科普图书10余部,组织各类科普活动350余场,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全年免费接待超50万人次,荣获科普荣誉数十项。完成Micro-CT等设备升级和ID-TIMS高超净实验室等工程建设,新获批Nano-SIMS等大型设备购置。构建了化石标本多维度、多模态数据集,笔石化石智能识别研究等取得进展。麒麟新园区进入内装收尾即将竣工。2023年,南京古生物所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年内有136人次出访交流,接待45人次外宾来访,主办“亚洲古生物学青年学者论坛”,获批院国际人才计划项目7项。组织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三次会员代表大会等大型学术交流,积极体现学术引领作用。2023年,南京古生物所深入实施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年内修订完善并印发40余项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优化科研经费使用,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规范。新的一年里,全体南古人将不忘初心,踔厉奋发,积极将个人事业和理想抱负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难得际遇,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攻坚克难、奋勇争先,积极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和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王 军 所长赵方臣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吕俊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4年元旦
    01
    2024-01
  • 中国科学院传达2023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
    8月17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23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传达会。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代表院党组作传达讲话,并就全院贯彻落实工作作出部署。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汪克强主持会议,在京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院老领导出席会议。
      8月17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23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传达会。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代表院党组作传达讲话,并就全院贯彻落实工作作出部署。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汪克强主持会议,在京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院老领导出席会议。
      侯建国指出,2023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化研究抢占科技制高点攻坚方案,围绕未来“3+5”年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核心任务、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的总体思路和改革举措,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并对今年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院改革创新发展作了系统部署。
      侯建国对全院贯彻落实2023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牢牢把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定位,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核心任务、高质量统筹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提出要求。一是结合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切实肩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使命。二是牢固树立抢占科技制高点意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提高认识,以思想转变带动观念转变,以观念转变推动行动转变。三是充分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积极凝练策划和组织实施攻坚专项任务,高标准部署实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持续争取承担和高质量完成各类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加快形成定位清晰、梯次衔接、协同推进的科研任务体系。四是按照抢占科技制高点总目标总任务总要求,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统筹推进改革创新发展重点工作,着力加强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深入推进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高质量推进创新人才高地建设,大力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加强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和科普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院所两级管理。五是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与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努力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为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侯建国强调,全面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全院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和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创新贡献。
      会议要求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要认真抓好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和贯彻落实,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这一核心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提高认识;认真抓好部署任务的组织实施,扎实推进抢占科技制高点各项重点工作;认真抓好作风和能力建设,坚决扛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责任;认真抓好主题教育后续工作,以扎实的学习教育成效筑牢加快改革创新发展的思想基础。
      传达会以现场会和视频会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中国科学院机关、院属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科研骨干代表,在院属单位工作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等参加会议。
    19
    2023-08
  • 中国科学院党组2023年夏季扩大会议召开
    7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2023年夏季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主持会议,全体院领导出席会议。
      7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2023年夏季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主持会议,全体院领导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并发表重要讲话十周年之际,在全院上下按照“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谋划未来“3+5”年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照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化研究抢占科技制高点攻坚方案,深入研讨以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核心任务、加快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的总体思路和改革举措。
      会上,侯建国作辅导报告,深入交流了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及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的认识和体会,重点围绕深入谋划和扎实推进全院“3+5”年改革创新发展,提出了更好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总体考虑和主要思路。他指出,抢占科技制高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一以贯之的根本要求,是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是全院上下、各方面工作的总目标、总要求。全院各项工作都要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来谋划和推进,全院广大干部职工要牢固树立抢占科技制高点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抢占科技制高点这一核心任务上来,统一到院党组决策部署上来。
      侯建国强调,要以抢占科技制高点统揽全院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和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科技基础能力建设、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院所两级管理等方面工作。要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统筹谋划重大科技任务,加快形成定位清晰、梯次衔接、协同推进的科研任务体系。要按照“国家战略所需、我院使命所系、特色优势所在”的标准,持续凝练策划和组织实施抢占科技制高点攻坚专项任务。
      侯建国要求,要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持之以恒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锻造堪当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以“钉钉子”精神改进院所两级工作作风,大力弘扬和传承科学家精神,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为全院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阴和俊就凝练和组织抢占科技制高点攻坚专项任务总体进展和下一步工作考虑作专题报告。党组成员、秘书长李和风就中国科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进展情况及后续工作安排作专题报告。发展规划局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攻坚方案组织实施的下一步工作考虑作交流发言。与会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大家一致表示,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确了使命任务,将按照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总目标总任务总要求,重新审视、认真梳理、统筹推进改革创新发展各项重点工作。
      侯建国作会议总结,并就下一步重点工作作了部署。他强调,全院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振奋精神、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为全面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创新贡献。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中国科学院机关各部门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02
    2023-08
  • 【新闻联播】加强基础研究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丨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随着顶层设计布局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攻关任务稳步推进,取得一批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鎮ㄤ娇鐢ㄧ殑娴忚鍣ㄤ笉鏀寔鎴栨病鏈夊惎鐢╦avascript, 璇峰惎鐢╦avascript鍚庡啀璁块棶!
      [video:加强基础研究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随着顶层设计布局不断完善、基础研究投入持续增加,我国重大基础研究攻关任务稳步推进,取得一批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不断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近日,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传来好消息,FAST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过800颗,这一数量是自其投入运行以来,国外同类型观测设备脉冲星发现总数的三倍以上。
      从落成启用到正式运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中国天眼,勉励大家要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牢记总书记“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的嘱托,科研团队依托FAST三年半的观测数据开展原创性研究,实现了国外团队用20年的数据积累才完成的科研工作,探测到了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基础研究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近年来,我国不断强化基础研究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和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等政策文件。基础研究经费从2012年的499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连续4年超过6%。围绕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育种、脑科学等战略性前瞻性领域,我国部署了一批前沿基础领域的重大项目,从科学源头和技术根部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迈向新征程,我国基础研究的根基越扎越深。
      今年,“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继续支持建设一批前沿科学中心和基础学科研究中心,促进基础研究领军人才培养和重大成果产出。
      “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十条”将进一步优化建制化体系化布局,强化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选题方向,持续优化基础研究创新生态。
      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到距地400公里轨道上的中国空间站太空实验,从万米深渊的载人深潜到世界屋脊的青藏科考,广大科技工作者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甘坐“冷板凳”,在基础前沿领域不断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了创新之源。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4
    20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