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目前是我国唯一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 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四光教授为首任所长(兼),此后斯行健院士、赵金科院士、吴望始研究员、曹瑞骥研究员、穆西南研究员、沙金庚研究员、杨群研究员先后任所长,现任所长詹仁斌研究员。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学术界同仁和古生物爱好者访问本所网站! 本所拥有一大批专业人才,其中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众多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选举委员和通讯委员等职。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古无脊椎动物学研究室
微体古生物学研究室
古植物学与孢粉学研究室
新生代生物演化与环境研究室
周志炎院士
戎嘉余院士
陈旭院士
截至2022年12月,本所共有在编职工18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研究所有6位学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4位学者获得“优秀青年基金”资助,5位学者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本所李四光、斯行健、赵金科、穆恩之、王钰、卢衍豪、李星学、顾知微、盛金章、周志炎、戎嘉余、金玉玕、陈旭和沈树忠等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协】科学家与学会|陈旭院士:古老而年轻的中国古生物学会
如果过几天就得转入地下城生活,原始动物祖先的经历能教给我们什么?
动物的进化可能发生在淡水湖而不是海洋中
在云南澄江县帽天山被发现的寒武纪早期澄江动物群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化石宝库。澄江动物群中化石丰富且保存精美,生动再现了距今五亿二千万年前海洋生物的真实面貌,充分显示出寒武纪早期生物的多样性,将绝大多数现生动物门类的演化历史追溯到寒武纪开始,为揭示生物“寒武纪大爆发”的奥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证据,因而在国际上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本所于1998年在帽天山建立了集野外研究、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普宣传等功能为一体的澄江古生物研究站。
澄江站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