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戎嘉余院士应邀参加第十三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并做主旨报告

      9月25日上午,2020年全国科普日江苏省主场活动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科普论坛在南京开幕,来自海峡两岸科技、科普界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现场活动。来自中国科协学会部、台湾科技产业协会和福建省科协领导致辞,江苏省委副书记任振鹤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同时宣布论坛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研究员等应邀参加开幕式并做大会主旨报告。
      论坛上,戎嘉余院士做题为《探寻生物演化奥秘》的大会主旨报告。他用精彩的化石证据展示了地球生命的演化过程,论述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创造以及生命大创新、大辐射和大灭绝等历程,揭示了演化的奥秘,并对生命演化过程中的一些误区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内容引人入胜,发人深省。戎嘉余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揭示生命起源演化是永无止境的,希望海峡两岸的青少年能够加入到探索生命演化的事业中来。
      海峡两岸科普论坛自2008年创设以来,已成功举办十二届,已成为海峡两岸科普领域常态化、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本次论坛的主题是“科普、创新、融合”,采取“1+6”的形式,即1个开幕式暨主论坛+6个平行分论坛,全程安排近50场专题报告,展示科普领域研究进展,交流科普活动设计创意,借鉴科普场馆运营经验,培育发展科技创新文化。
      南京古生物所科学传播中心主任王永栋研究员、无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王博研究员和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副馆长傅强研究员也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相关活动,并分别在科普场馆运营创新和青少年科普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平行分论坛上与其他与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30
    2020-09
  • 南京古生物所与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开展实质性合作

      2020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地层古生物咨询中心主任王怿一行前往乌鲁木齐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实验中心,与实验中心副经理师贾星亮及业务骨干进行了座谈,双方就今后的合作领域,包括实验检测、项目合作、人才培养、油田勘探对古生物的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持续开展塔里木盆地地层古生物和古地理工作,完善塔里木盆地周边及覆盖区地层框架及生物地层序列,服务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相关工作任务内容。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的科研人员在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纪生物地层、碳酸盐岩生物礁、奥陶系-志留系界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近期,西北油田分公司与南京古生物所开展实质性合作,将南京古生物所的科研成果应用于塔里木油田生产实践。2020年6月,西北油田分公司与南京古生物所签订生产合同,承担西北油田分公司的地层古生物样品分析任务。与此同时,双方还签订了《科研顺北地区至阿北地区的古生物地层厘定和对比》的科研合作合同,着眼于解决塔北地区早古生代碳酸盐岩储藏的时代和地层对比问题,为油气储量计算及确定下一步勘探重点目标层位提供确切依据。
    30
    2020-09
  • 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

      2020年9月25日上午,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京召开,来自全省的103名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刘家润主持。
      会议伊始,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王海峰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詹仁斌代表挂靠单位致辞,表示将继续全方位支持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的工作,并利用现有资源为江苏省广大地质古生物工作者服务。随后,江苏省科协二级巡视员杨文新发表重要讲话,对江苏省古生物学会过去5年在学术活动、科普宣传、科教融合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学会谋划好今后的工作,不断提升学会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服务社会和政府的能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以及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把江苏省古生物学会建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科技团体。
      会上,学会秘书长张海春作了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从组织、学术、科普、社会服务以及科教融合等五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近5年来学会的工作情况。副秘书长郑巩作了第九届理事会财务工作报告,学会监事会主席詹庚申作了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副理事长刘家润就学会章程修改情况作了说明。大会审议通过了第九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第一届监事会工作报告以及新修改的学会章程。江苏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葛方斌对江苏省古生物学会近5年来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学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殷切期望。
      在换届选举之前,学会理事张允白通报了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筹备情况。经过等额选举,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27人组成,来自13个单位)和第二届监事会(3人组成)。
      下午,在第十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理事会负责人,王军为理事长,曹海虹、姜宝玉、章其华和傅强为副理事长,吴荣昌和郑巩分别担任秘书长和副秘书长。同时,监事会推举詹庚申为第二届监事会主席。
    29
    2020-09
  • 华南扬子区中–晚奥陶世古环境变迁

      中–晚奥陶世过渡期是全球构造背景和沉积环境的重要转折期,也是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和古生代演化动物群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发育了海侵形成的黑色页岩序列,如塔里木地区的萨尔干组、华北地区的平凉组、华南江南区的胡乐组,以及扬子区的庙坡组。
      其中,扬子台地之上的庙坡组一直被认为分布在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内部并充填在同期地层大田坝组碳酸盐相的局部凹陷区,属扬子区陆表海上的凹陷带沉积,其中发现大量浮游、游泳和底栖动物化石,包括笔石、头足类、腕足类、三叶虫等。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古生代研究团队助理研究员方翔、张俊鹏和研究员张元动等人,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合作者,共同针对湖北远安地区真金剖面的中–上奥陶统庙坡组,开展了铁组分和主微量元素等分析研究工作。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SCI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同时本文收录于同刊专辑VSI28 “Marine oxygenation, deoxygenation and life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
      实验结果显示:在庙坡组沉积时,表层海水维持中等的初级生产力和波动的氧化还原条件。此时全球海侵产生的上升洋流增加了海水表层营养物质的供应,增强了生物泵,而大量有机质的输出则会消耗更多的溶解氧;同时周期性的水体循环则会将更多的溶解氧输送到底层水中。古生产力和氧化还原指标表明:黑色页岩在台内盆地的积累是由中等的初级生产力和动态变化的海平面导致,而非由于底水缺氧所致;相对应地,孔隙水有时出现硫化,表现为钼元素的丰度高值。因此,在扬子区的陆棚内凹陷之中,庙坡组沉积时海水水柱和底水是有氧的,海洋生态系统在这样的环境中繁盛。这挑战了之前所认为的庙坡组“高多样性群落存在于一个缺氧环境中”的悖论。
      本项研究受到中国科学院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性课题联合资助。
      详细论文信息:Fang, X., Li, W.J., Zhang, J.P.*, Song, Y.Y., Zhang, Y.D., 2020.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the Middle–Late Ordovician transition on the Yangtze Platform, South China and their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560: 109991. 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0.109991.
    27
    2020-09
  • 揭秘一亿年前介形虫的有性生殖行为

      介形虫是一类具有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将近5亿年。地层中保存其双瓣壳的化石非常丰富,但其软体部分通常不易保存。最近,来自中、德、英的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对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标本进行了研究,表明介形虫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存在,同时该结果也使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9月16日作为封面论文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介形虫是一种具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物,大小通常1 毫米左右。自奥陶纪以来,介形虫就是地质记录中最丰富的节肢动物化石之一。介形虫化石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是油气勘探中不可或缺的化石门类之一,而且在古环境重建和生物演化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绝大多数介形虫化石只保存有钙化的壳,软体部分(附肢和身体等)通常难以保存下来。但这些软体结构往往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古行为学信息,如生殖行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王贺博士和王博研究员等,与德国和英国科研人员合作,首次报道了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
      该枚琥珀重0.676克,长17.5毫米、宽13.5毫米、厚4毫米,共保存了39个介形虫化石标本。介形虫个体最大0.59毫米,最小0.24毫米。这些介形虫归属于三个不同的类群,并含有从幼年到成年的较完整的发育序列。通过与现生介形类的生活环境对比,研究认为这些介形虫当时生活在靠近海边的泻湖环境中。
      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显微CT)对其中的11个标本进行分析,通过近一年的高精度三维图像重建工作,精细还原了这些介形虫的壳体和软躯体(包括附肢、抱握器、曾克氏器(精子泵)、半阴茎、储精囊、卵和巨型精子)的形态特征。基于化石功能形态学分析和现生介形虫的形态和生态学观察,研究认为其中一类化石介形虫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雄性通过钩状抱握器抓住雌性并将半阴茎伸入雌性个体内,交配中,雄性通过曾克氏器(精子泵)将巨型精子送入雌性体内。曾克氏器因其具有发达的肌肉和螺纹状的刺,极易从现生个体中发现。巨型精子将储存在雌性储精囊内,随后精子开始具有活性完成受精过程。
      本研究首次在白垩纪介形虫化石中发现现介形虫的巨型精子,其长度至少相当于介形虫体长的三分之一。该发现也是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将其化石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该化石研究表明与现代介形虫有性生殖相关的生殖器官(如抱握器、曾克氏器等)至少在白垩纪中期就已形成,其形态特征在一亿年间没有发生改变,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介形虫的这种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存在,为生殖行为的演化停滞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实例。本研究还认为这种包含巨型精子的复杂生殖行为提高了介形虫交配的成功率,促进了非海相介形类在晚中生代的辐射演化。
      本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南京古生物所吴素萍协助完成显微CT实验,杨定华绘制了生态复原图。
      论文信息:Wang H, Matzke-Karasz R, Horne DJ, Zhao X, Cao M, Zhang H, Wang B. 2020 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giant sperm in Cretaceous ostracod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0201661. http://dx.doi.org/10.1098/rspb.2020.1661.
    16
    2020-09
  • 丁氏花为花朵演化提供重要证据

      百余年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深入人心,但是花朵是如何演化的却一直是进化生物学家的难解之题。也因此花朵演化之谜被Science杂志列为125个世界级科学难题之一。
      植物学界很久以来有一个说法,认为花是一个纵向压缩的枝。这一说法得到很多植物学家的认可,也得到了不少现代植物学研究的支持,但是相关的化石证据却一直缺席。不知道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人们心中难免将信将疑。
      近日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古昆虫学》(Palaeoentomology)发表了中国学者领导的中西国际研究团队合作完成的题为《中新世琥珀里的独特化石为花朵演化提供新的启示》的论文。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西班牙比戈大学、抚顺琥珀研究所的五位学者在文中报道了中美洲多美尼加中新世(2000-1500万年前)琥珀中的花朵化石----五数丁氏花Dinganthus pentamera。该化石之所以命名为丁氏花是为了纪念前北大校长、我国著名数学家丁石孙先生(1927-2019)。目前丁氏花的标本保存于抚顺琥珀研究所。
      丁氏花化石很小,只有3-4毫米大小,立体保存于多美尼加中新世地层中出产的琥珀中。良好的保存状态和现代先进的微CT技术使得人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花朵的主要特征:连接到花轴上的苞片、花被片、雄蕊和雌蕊四轮器官。该花具有五枚边缘相扣的花被片,十枚向内弯曲的雄蕊,中央是带有弯曲花柱的雌蕊。每枚雄蕊有一个很长的花丝,其顶上有一个包含四个药室的花药。这种花属于我们大家比较常见的真双子叶植物。
      虽然此前报道过的静子花已经把真双子叶植物的历史追溯到大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但是这些花朵是如何演化而来的却一直缺乏有意义的化石证据证实和支持。丁氏花和普通的真双子叶植物的花的重要区别在于:在一般的花朵中花萼、花瓣、雄蕊、雌蕊这四轮器官一般都紧密地“挤”在花轴的同一个部位----花托上;而丁氏花中花轴是伸长的,各轮器官之间的间距被拉开了,好像这些器官长在一个枝上似的。因此,虽然年代较新,但是丁氏花的这种独特形态首次用化石证据向人们表明:几百年来人们关于花的本质的猜想可能是合理的,即花是一个纵向压缩的枝。
      这个证据和结论不仅有利于确认人们关于花朵本质的解读,而且有利于人们理解原来看似怪异的早期被子植物化石(如辽宁古果、雨含果)。
      该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Xue-Die Liu, José Bienvenido Diez, Yong Fan, Zhong-Jian Liu,Xin Wang, 2020,A unique flower in Miocene amber sheds new light on the evolution of flowers, Palaeoentomology, 3:423-432. https://doi.org/10.11646/palaeoentomology.3.4.15.
    14
    2020-09
  • 南京古生物所获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奖

      近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通报表彰了2018—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奖获奖单位和个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荣获2018—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新闻宣传先进单位奖(境外新闻宣传),陈孝政获先进个人奖(境外新闻宣传)。
      为鼓励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科学传播局、国际合作局坚持 “科学严谨、目标导向、公正公平、注重实效” 的原则,共同组织开展了2018—2019年度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奖的评选工作。基于科学传播工作绩效统计数据,经专家会议评审,评选出先进单位奖10个,单项集体奖29个,单项个人奖 30个。
    14
    2020-09
  • 中海油实验中心一行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9月10日,中海油实验中心地质副总师曲日涛等一行7人调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就南黄海盆地泰州组、阜宁组的生物地层和烃源岩评价等进行了交流,并积极讨论了生物地层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应用前景。调研期间,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地层古生物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等与曲日涛一行进行了座谈交流。
      此次调研是2019年8月南京古生物所赴中海油渤海油田及实验中心调研的一次回访。詹仁斌首先在交流会开始欢迎了中海油实验中心各位领导的到来,并感谢中海油实验中心对南京古生物所长期以来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希望将双方合作关系进一步延伸、扩大,做得更好。他表示,南京古生物所一直将应用基础研究作为工作重点,本届班子更加重视与产业部门合作,为此研究所专门整合了相关资源,成立地层古生物咨询中心,这也是响应国家和中科院的号召,更好地服务国民经济。之前双方合作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希望下一步能够就产业部门“卡脖子”问题的科研攻关、各时代化石样品鉴定、开展联合研究和论文发表、人才培养和科普宣传等方面寻求更多、更好的合作机会。
      曲日涛说明了此次来访的主要目的,针对未来合作方向提出想法和建议。他提出,希望进一步提升双方合作层次,充分发挥南京古生物所地层学和古生物学优势特色,在新探区、新地层和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作用,协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希望在联合野外地质考察、人才培养以及建立双方日常沟通机制等方面得到研究所支持。
      交流中双方人员就之前合作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交流沟通,相互提出了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也就后续需要开展合作的形式、协议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对具体合作框架模式提出了更为切实的方案。
      杨涛在会议最后指出,与产业部门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是研究所重点推动的工作内容,后续双方将紧密合作,把未来的每一步都走得更踏实、更好、更远,与产业部门一起为国民经济做出贡献。
    14
    2020-09
  • 与4.4亿年前大灭绝期间海洋生物的时空对话

      ——史前海洋底栖生物演化的一个传奇 
      腕足类赫南特贝--三叶虫尖盾虫动物群(Hirnantia-Mucronaspis Fauna)是4.4亿年前生活在显生宙第一次大灭绝两幕之间、已知地理分布最广、延续时间最短的一个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图1)。正是这个动物群,铸就了地球历史海洋生物演化的一个传奇。
      奥陶纪末大灭绝中断了史前规模最大之一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它由两幕组成,以不同方式与南方大陆冰川活动密切相关。当今人类正遭遇全球气候变化。新生代与这次冰期及相关背景既有差异、又有较多相似性(如CO2分压长期下降,板块构造活跃,风化作用强烈,大量养分进入海洋)。于是,发生于奥陶纪末期,史前唯一一次与冰川吻合的大灭绝事件,越来越受学界关注。科学家试图从中寻找答案并斩获启示。
      《地球科学评论》(Earth-Science Reviews)最近以“奥陶纪末赫南特期腕足动物群:新全球视野”(The latest Ordovician Hirnantian brachiopod faunas:New global insights)为题,在线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戎嘉余院士、黄冰研究员、张小乐助理研究员、陈迪科研助理和英国杜伦大学D.A.T. Harper教授、加拿大布兰登大学李荣玉教授合作的成果。该文综合研究全球20余个板块或地体Hirnantian期腕足动物群和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论述平坦海底生态系统占优势的腕足动物组成、分布、生态和生物地理,探讨4.4亿年前大灭绝环境变化的关系问题,如:奥陶纪海洋生物大幅射为何中断?Katian浅水和深水底栖腕足动物群为何消亡?Hirnantia动物群为何先广布全球、后又很快整体灭绝?
      地层对比是探讨大灭绝的基础。根据笔石新资料,确认全球产Hirnantia动物群地层多被M. persculptus带上部所盖覆。将Hirnantian阶分成下、中、上三部分,为世界16个块体、32个重要剖面的相关地层,提出一个新的、高精度的对比方案(图2)。
      先、后两套腕足动物群(Hirnantia动物群和Edgewood-Cathay动物群)被识别了,它们分别栖息在Hirnantian早、中期和Hirnantian晚期—Rhuddanian期(图3)。全球各地含Hirnantia动物群地层的顶、底界的穿时性亦被进一步证实。
      Hirnantia动物群发育常见属11个,盛产源自较高纬海域的典型分子(如Hirnantia,Kinnella,Plectothyrella),是被归于冷水动物群的依据。研究表明,其他常见属包括原先偏于低纬海域的广温性(冷/暖都能适应)生物(如Cliftonia,Dalmanella,Eostropheodonta,Fardenia,Hindella,Leptaena),正是这些属在大灭绝之后能继续幸存。
      Hirnantia动物群的分布受海域纬度、水体深度和底质(岩相)控制,在泥质灰岩和钙质泥岩里最常见,在较纯碳酸盐岩里少见。群落生态方面,下列类型最具代表性:1)内陆棚浅水群落(BA2),多样性低,以Dalmanella,Plectothyrella,Hindella占优势(底质碳酸盐含量高),缺失Hirnantia,Kinnella,Paromalomena;2)外陆棚较深水群落(BA2-3),多样性较高,后3属常见(钙泥质含量高);3)深水群落(BA4-5),Aegiromena占优势,多样性最低。从近岸到远岸,上述三类均呈相变关系,都是该动物群的组成部分。由此再往深水海域,为笔石相沉积。深水海绵动物(如安吉动物群)的辐射则晚于Hirnantia动物群繁盛期。
      Edgewood-Cathay动物群广布于Hirnantian晚期—Rhuddanian期低纬、近岸、浅水海域,分为碳酸盐岩相和碎屑岩相两大部分,以Brevilamnulella,Eospirigerina,Thebesia,Cathaysiorthis等为特征,与Hirnantia动物群基本特征显著不同。
      Hirnantian期各门类生物(如腕足动物与四射珊瑚)的重创程度是有差异的。根据气候骤变及环境扰动在时空上的异质性和腕足类组合的差异性,论述了奥陶纪末大灭绝两幕式过程的复杂性(图4)。研究表明,下列解释比较符合腕足动物演化的实情。
      第一幕(Katian-Hirnantian交界期)时,冈瓦那冰川活动加剧,海水骤冷(5-8°C),海面速降(80-120米),大片浅海干涸(如北美),大量不同水深的属种消失。喜温和窄适性生物,如某些腕足类(三分贝目、五房贝目和无洞贝目),床板珊瑚,层孔海绵,生物礁/碳酸盐泥丘变得颇为稀缺;笔石、牙形类多样性亦显著降低。适应冷水的机会主义泛滥生物(Hirnantia-Mucronaspis动物群)占领广阔充氧海域,群落多样性骤减,生物地理区系几近消失(图5)。
      第二幕(Hirnantian晚期)时,冰盖融化,温度骤升,海面速升,缺氧静滞水体大范围侵入到由Hirnantia-Mucronaspis动物群栖息的海底,该动物群惨遭灭顶之灾而销声匿迹。随后,第一幕后那些稀缺的生物迁移到温暖浅海底域根植,生物地理区系开始显现。
      研究表明,全球占优势的动物群先广布、后被取代,体现了地球环境两次快速而重大的转折,是奥陶纪末两幕式大灭绝的真实反映。假如忽视第二幕的海洋突发缺氧事件和Hirnantia动物群整体灭绝,志留纪腕足类就会以偏向喜冷/广适性生物后裔传种接代,与偏向喜温/窄适性种系分道扬镳,这有悖于腕足类宏演化的基本状况。
      为探索这次大灭绝起因,近年来,特别是通过沉积地球化学(如碳、氧、锶、铀、钼、钕、硫、氮、汞等元素)研究,提出了众多假说,如气候剧变,大洋缺氧及化学变化,板块活动,火山喷发,伽玛射线爆发等。“火山喷发说”认为这次灭绝由大火成岩区(LIP)/全球变暖所致,似成新的热点。Katian晚期火山喷发已被钾质斑脱岩证实,但如何将这次大灭绝与火山喷发/全球变暖相联系?Hirnantian期为何稀缺偏向喜温/窄适性生物?同期LIP在哪儿?汞异常是受大火山活动还是区域过程控制?欲解决这些问题,仍需寻找更多证据。
      从古生物学角度确定大灭绝事件,除生物多样性骤降外,还需关注全球普占优势和不占优势的生物群的消亡和演替。显生宙‘五大灭绝’各有特点。奥陶纪末大灭绝与白垩纪末(行星撞击和强热压)和二叠纪末(强热压)的不同,是起因于冈瓦那冰川活动、气候、海洋以至于地球系统发生剧变而独树一帜。地球是‘变暖’还是‘变冷’只是一个现象,关键要看在多长时间内全球环境发生变化、且是否会冲破多数生物的忍耐度和生存阈值,导致生物群整体演变。奥陶纪末大灭绝为今日地球环境大尺度的变化,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史前案例对照。
      该项研究获得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Rong Jiayu*, Harper D.A.T., Huang Bing, Li Rongyu, Zhang Xiaole and Chen Di, 2020. The latest Ordovician Hirnantian brachiopod faunas: New global insights. Earth-Science Reviews 208-103280. https://doi.org/10.1016/j.earscirev.2020.103280.
    08
    2020-09
  • 石盐流体包裹体揭示中国东部第三纪海侵迹象

      中国东部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早期,发育了大量内陆含盐油气盆地,例如胜利油田、中原油田、江苏油田和江汉油田等。自1979年在胜利油田发现海生枝管藻与龙介虫化石之后,中国东部是否发生过海侵成为了石油学界争论的焦点,海侵所在的层位往往富集蒸发岩与主力烃源岩,因此这一问题造成持续了40多年的学术争论。
      古生物学者持海侵观点的证据为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沟鞭藻等海相化石,有专家认为,渤海湾盆地胜利油田有些沟鞭藻化石为海相来源,并且这些化石同时出现在新疆西部的海侵沉积中,两者虽远隔千里却可以对比。然而有地球化学分析却发现这些钙质超微化石壳的锶同位素成分明显高于同期海水,表明这些生物生活在与海水成分明显不同的内陆盐湖环境。
      由于海水入侵的事件可以在短时期产生,在地质记录中很难保存,因此双方的观点都有一定的证据。然而石盐沉积在地质历史中是可以记录极为短暂的地质事件的。为了解决这一困扰石油界的谜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孟凡巍副研究员,与南京大学倪培教授、乌克兰科学院Galamay博士等合作,对江苏金坛盐矿的钻孔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金坛盆地始新世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进行分析,在金坛盆地盐矿下部发现其石盐流体包裹体中的卤水成分类似于同时期海水,而在盐矿上部其卤水成分逐渐转化为内陆盐湖成分。该研究结果目前已经发表于石油地质学领域国际学术期刊《海洋和石油地质学》(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上。
      这一发现,有力地支持了中国东部存在海侵的观点,但是海水入侵后由于内陆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海源陆相”的沉积环境,卤水成分发生了极大转变。这一发现也解决了石油界长期以来的争论,为中国东部油气田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早期烃源岩的正确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研究得到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中以合作项目以及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计划“从0到1”原始创新项目的支持。
      相关论文信息: Fan-wei Meng, Anatoliy R. Galamay, Pei Ni, Naveed Ahsan, Saif Ur Rehman, Composition of middle-late Eocene salt lakes in the Jintan Basin of eastern China: Evidence of marine transgressions,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Volume 122, 2020, 10464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481722030427X
    04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