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桂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百余地质古生物专家齐聚桂林 推动地学旅游与科普发展
    5月10日至14日,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和第三届全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在我市象山区召开。
    2023-05-22
  • 【中新网】中外合作研究发现:4.62亿年前威尔士化石保存多种海洋生物
    中新网北京5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中外研究人员合作在威尔士一处采石场发现一组保存极为良好的中奥陶世海洋动物群,其化石年代可追溯至约4.62亿年前。
      两位论文作者在查看Catsle Bank采石场发现的化石样本(图片来自Joe Botting)。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中外研究人员合作在威尔士一处采石场发现一组保存极为良好的中奥陶世海洋动物群,其化石年代可追溯至约4.62亿年前。
      一个具有长抓握附肢的微小双壳类节肢动物新种(图片来自Joe Botting)。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Castle Bank动物群艺术复原图(Yang Dinghua绘制)。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一个类似于寒武纪大附肢纲节肢动物Yohoia的新物种(图片来自Joe Botting)。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一种奇怪的管栖动物,具有两个长触角和一个精致的软组织叶(图片来自Joe Botting)。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伯吉斯页岩型沉积(以加拿大一处最初发现此类化石的地点命名)能保存软组织,如内部器官,对于科学家理解动物演化十分重要。这类沉积物通常限制在寒武纪(5.41亿-4.85亿年前),但比较少有早奥陶世(4.85亿-4.7亿年前)的化石样本。较晚的奥陶纪动物群没有和较早期样本直接比对,这限制了研究者追踪后续生态发展的能力。
      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约瑟夫·博廷(Joseph Botting)与中国、瑞典等科学家通过合作研究,报告了来自威尔士Castle Bank采石场一个新的伯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化石年代可追溯至约4.62亿年前的中奥陶世。Castle Bank动物群代表了一群多样、微小(体长1-5毫米)的海洋生物,许多都保存了软组织包括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如眼、视神经和脑)。在这些动物中,有蠕虫、海星、海绵、甲壳类动物和已灭绝的、类似于寒武纪欧巴宾海蝎科和大附肢纲的节肢动物,在该化石动物群中出现,表明其存续至奥陶世。
      论文作者指出,对Castle Bank动物群的研究中包含的国际性工作,得到一个购买显微镜设备的众筹项目支持,目前已鉴定出超过170个物种,未来预计能鉴定出更多分类群。他们总结认为,Castle Bank动物群对奥陶纪时期的早期动物演化,以及从寒武纪到更晚近动物群的过渡提供了新的视角。(完)
      
    2023-05-05
  • 【新京报】中外学者在威尔士发现4.6亿年前海底“迷你世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际科研团队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揭示了4.62亿年前奥陶纪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面貌。该生物群中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相关成果5月1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际科研团队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揭示了4.62亿年前奥陶纪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面貌。该生物群中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相关成果5月1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城堡滩生物中六足类节肢动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化石是研究地球历史、生物演化重要的直接证据,特别是保存有软躯体的生物类群,为了解早期生物的形态和生态群落特征提供了窗口,该类型生物群被称为“特异埋藏化石库”。1909年,美国古生物学家沃尔科特教授在加拿大西南部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中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中发现过此类化石生物群,称之为“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此前这类保存完好的“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通常限于寒武纪,而在年代更新的奥陶纪地层中鲜有发现。
      此次,由南京古生物所外籍科学家Joseph P. Botting、副研究员马俊业与研究员张元动等组织的国际科研团队发现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化石库——城堡滩生物群位于英国威尔士中部城堡滩采石场。该地区在奥陶纪时期位于阿瓦隆尼亚大陆板块,处在南半球温带地区。该生物群地层上部主要由笔石泥岩组成,含火山灰纹层和较厚的凝灰岩互层。通过对笔石生物地层的研究,表明城堡滩生物群的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距今约4.62亿年。
      据马俊业介绍,目前为止,城堡滩生物群已发现有170多种生物,涵盖海绵动物、刺细胞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星虫类、曳鳃动物、苔藓动物、环节动物、腕足动物等多个动物门类。其中,海绵动物最为丰富,约40种。许多化石保存着软组织,如消化系统和神经组织,包括眼睛、视神经和大脑等。另外,该生物群中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为1-5毫米长,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城堡滩生物群群落重建。杨定华 绘制
      通过与已发表的早奥陶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如摩洛哥Fezouata生物群和威尔士Afon Gam生物群等对比,研究认为,无论是从总体生物还是软躯体生物方面,城堡滩动物群都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城堡滩动物群既包括了寒武纪生物群的典型类群,如捕食型生物似欧巴宾海蝎节肢动物,也含有丰富的古生代滤食性的新生类型,如腕足、笔石以及苔藓虫等。
      城堡滩动物群不仅提供了海洋动物群由寒武纪生物群向古生代生物群演变的新视角,也揭示了海洋生态平衡系统从寒武纪捕食型主导向古生代滤食性动物主导类型转变的新阶段。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
       
      
    2023-05-05
  • 【现代快报】科学家揭秘4.6亿年前海底“迷你世界”,“海绵宝宝”家族兴盛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际科研团队,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该生物群已发现有 170 多种生物,其中海绵动物最为丰富,约 40 种。这项研究揭示了 4.62 亿年前奥陶纪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面貌,相关成果于 2023 年 5 月 1 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子刊《自然 - 生态与进化》。
      鎮ㄤ娇鐢ㄧ殑娴忚鍣ㄤ笉鏀寔鎴栨病鏈夊惎鐢╦avascript, 璇峰惎鐢╦avascript鍚庡啀璁块棶!
      [video:科学家揭秘4.6亿年前海底“迷你世界”,“海绵宝宝”家族兴盛]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际科研团队,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该生物群已发现有 170 多种生物,其中海绵动物最为丰富,约 40 种。这项研究揭示了 4.62 亿年前奥陶纪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面貌,相关成果于 2023 年 5 月 1 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子刊《自然 - 生态与进化》。
      △城堡滩生物群群落重建图(杨定华绘制)
      " 特异埋藏化石库 " 保存大量软躯体化石
      化石是研究地球历史、生物演化重要的直接证据,特别是保存有软躯体的生物类群,为了解早期生物的形态和生态群落特征,提供了宝贵的窗口,这类型生物群被称为 " 特异埋藏化石库 "。
      △城堡滩生物群中未知软躯体生物
      此次,由南京古生物所外籍科学家 Joseph P. Botting、副研究员马俊业与研究员张元动等组织的国际科研团队发现的 " 布尔吉斯页岩型 " 特异埋藏化石库——城堡滩生物群,位于英国威尔士中部城堡滩采石场。
      " 布尔吉斯页岩型 " 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略显陌生的名词,但在古生物学界可是大名鼎鼎。这类化石库是 1909 年发现于加拿西南部的寒武纪中期布尔吉斯页岩中,并因此得名。这类岩层保存下的化石库,不仅可以保存动物骨骼,还能保存下软体形态的组织、器官。对于研究远古软躯体生物的科学家来说, " 布尔吉斯页岩型 " 意味着更高的价值。但保存完好的 " 布尔吉斯页岩型 " 化石库通常限于寒武纪,而在年代更新的奥陶纪地层中鲜有发现。
      正因如此,城堡滩生物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表明,该地区在奥陶纪时期位于阿瓦隆尼亚大陆板块,处在南半球温带地区,城堡滩生物群的时代距今约 4.62 亿年。
      奥陶纪因生物多样性大幅度增加,在科学界有 " 奥陶纪生物大辐射 " 之称。那个时代的生物,不再囿于近海,而是向更广阔的大洋进军。在近岸浅海、远洋深海、水体表层、海洋底质都被种类丰富的生物占领,从此之后海洋开始真正热闹起来。
      " 迷你世界 " 构成了完整食物链
      截至目前,城堡滩生物群已发现有 170 多种生物,涵盖海绵动物、刺细胞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星虫类、曳鳃动物、苔藓动物、环节动物、腕足动物等多个动物门类。其中,海绵动物最为丰富,约 40 种。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海绵,属于现代六射海绵的干支类群,已具有了现代海绵的一些原始特征。
      △城堡滩生物群具矿化骨骼生物
      体型 " 迷你 " 是城堡滩生物群的一大特征。该生物群中大多数生物体长为 1-5 毫米,比米粒大不了多少。" 最大的研究难点,就是体型小。" 马俊业介绍,科研人员用上了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扫描。
      这个毫米级的 " 迷你世界 ",已经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食物链。在食物链的顶端,是一种长相类似寒武纪欧巴宾海蝎的节肢动物,属于捕食型生物。而在食物链的底端,是各种海藻,它们是各种滤食动物的 " 主菜 "。食物链的中部则是海绵动物、腕足动物,笔石等生物。
      △城堡滩生物中六足类节肢动物
      通过对比早奥陶世 " 布尔吉斯页岩型 " 动物群,研究团队认为,无论是从总体生物,还是软躯体生物方面,城堡滩动物群都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城堡滩动物群不仅提供了海洋动物群由寒武纪生物群向古生代生物群演变的新视角,也揭示了海洋生态平衡系统从寒武纪捕食型主导向古生代滤食性动物主导类型转变的新阶段。
      是何种原因促成了这种变化?马俊业推测,寒武纪末 - 奥陶纪初期,海洋环境发生了变化,浮游生物大量出现,促生了虑食性动物的繁盛。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节肢动物中现代泛甲壳生物的干支类群,进一步丰富了当时的生物多样性。
      未解之谜:为什么它们都是小个头?
      这次发现的许多化石保存着软组织,消化系统、眼睛、视神经和大脑等。目前,软组织的材料还在整理中。马俊业表示,若能发现细节保存比较好的大脑组织,对研究大脑演化将有重要帮助。
      在研究中,还有一些未解之谜尚待揭开答案。与以往发现的奥陶纪化石相比,城堡滩生物群明显体型更小,是什么因素促使这里生活着种类丰富的小型生物?
      有假设认为,它们可能尚处于幼年阶段,但从分类上来看,这些生物具有可以详细分类的具体特征,可以初步排除幼年阶段的可能性。
      低氧环境,也是可能造成生物小体型的因素。但城堡滩生物群具备相当丰富的多样性,这说明当时的环境有利于生物生长。因此,马俊业认为,低氧可能不是关键因素,这个神奇的 " 迷你世界 " 中生物体积之谜,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是钟寅
      (受访对象供图 编辑 张宇)
      
    2023-05-04
  • 【中新网】浙江常山:中国首枚“金钉子”发现地成立地质博物馆
    中新网衢州4月18日电(董易鑫 宋婷)18日,中国常山“金钉子”地质博物馆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开馆。1997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在该县黄泥塘地质剖面确立了中国第一颗“金钉子”,为建立奥陶系达瑞威尔阶“金钉子”奠定了基础。
      中国常山金钉子地质博物馆开馆。 王建华 摄
      中新网衢州4月18日电(董易鑫 宋婷)18日,中国常山“金钉子”地质博物馆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开馆。1997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在该县黄泥塘地质剖面确立了中国第一颗“金钉子”,为建立奥陶系达瑞威尔阶“金钉子”奠定了基础。
      在地质学上,“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地层的惟一标准,建立“金钉子”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解决地质历史的时间对比问题。
      简单来说,“金钉子”就是一把“尺子”,用来“测量”地层年龄,“金钉子”地质剖面的古生物化石则是这把“尺子”上的“刻度”。“刻度”越多、越清晰的地质剖面,越具有代表性。
      常山黄泥塘“金钉子”剖面位于天马街道周塘村;中国常山金钉子地质博物馆位于以地质剖面为主的常山金钉子景区内,实物古生物化石及模型800多件、地质相关书籍800多本;常山国家地质公园包括了金钉子景区、以奥陶系石林为主要景观的三衢石林景区,还有以峡谷、瀑布、森林景观为代表的白菊花尖景区。
      “当时来浙江工作的时候,突然在常山发现了中国第一枚‘金钉子’,当时在我们地质行业是一个不小的震动,大家很惊喜、兴奋。”开馆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院士陈旭说,下一步,他计划以常山金钉子博物馆为基础,建立金钉子院士工作站,同时组建地质科学峰会。(完)
       
    2023-04-30
  • 【科学网】“地球万卷书”主题图书发布会在南京举办
    4月23日,“地球万卷书”主题图书发布及科普报告会在南京举办,同期举行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球幕影院的揭幕仪式。
      4月23日,“地球万卷书”主题图书发布及科普报告会在南京举办,同期举行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球幕影院的揭幕仪式。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会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英国著名学者戴维·比尔林和伊安·伍德沃德所著,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王永栋等领衔完成的译著《植被与陆地碳循环——模拟四亿年的历史》,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王鑫研究员完成的《草木撷英》科普图书在会上正式发布。
      在科普报告会上,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张以春和南京大学教授赵良分别做题为《青藏高原上的远古生命—高原深时演化的见证者》以及《碳中和与地球工程》的特邀报告。两位专家分别以野外工作经历、丰富的化石证据和实验研究成果,阐述了青藏高原地区在亿万年间的演化历程,全面且细致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碳中和的各种概念及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及相关全球博弈。
      据悉,由南京古生物所和上海睿宏文化传播公司共同打造的南京地区首个以地球和古生物演化为主题的360球幕影院,近期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落成,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即将正式对外开放。该球幕影院将以全新的视角和震撼的体验为观众带来有关恐龙、地球和宇宙等特色的全景式视听盛宴。
    2023-04-25
  • 【现代快报】翻开“地球万卷书”!新书发布主题科普活动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办
    现代快报讯(记者 是钟寅)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两个节日接踵而至。23 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报告厅内举办 " 地球万卷书 " 新书发布主题科普活动和报告会。
      现代快报讯(记者 是钟寅)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4 月 23 日世界读书日,两个节日接踵而至。23 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报告厅内举办 " 地球万卷书 " 新书发布主题科普活动和报告会。
      △新书发布
      " 地球本身就是一部万卷书,地球上的地层、岩石和化石,都记录了亿万年地球演化与生命进化的信息和知识。我们通过野外地质考察,研究远古岩石和古生物,就能够阅读地球这部厚重的大地书籍,从而揭秘地球生命演化的奥秘。"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王永栋表示,希望通过新书的发布,帮助公众更好地阅读这部 " 地球万卷书 "。这两本新书分别是《植被与陆地碳循环-模拟四亿年的历史》(译著)和《草木撷英》科普新书。
      《植被与陆地碳循环-模拟四亿年的历史》这本书,是在亿年的尺度框架下,通过将现今植被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机制、要素与不同地质时期的全球气候模型联系起来,论证了植被在地史时期陆地碳循环中发挥的作用。此外,本书还对未来几个世纪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模拟,为全球变暖时期的地球植被和碳循环提供了宝贵的预测。《草木撷英》则更为通俗易懂,从神奇的植物之最、植物行为,再到各种植物的演化历程,解释了植物起源、演化和发展的过程。
      谈及将地球日、读书日两个活动联办的目的,王永栋表示,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公众走进博物馆,了解地球 46 亿年的演化历史,触摸亿万年前的远古生命,探秘地球生命演化与环境之间的奥秘,对于我们加强地球生态环境保护、敬畏自然与生命,保护地球,保护生物多样性,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科普讲座
      当天的科普讲座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以春研究员和南京大学赵良教授,带来了《青藏高原上的远古生命》和《碳中和与地球工程》的精彩主题报告,介绍来自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古生物学新发现以及碳中和方面的最新进展。
      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的指导,由江苏省古生物学会、江苏地质学会、民盟江苏省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主办。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科学出版社南京分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睿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和南京地质博物馆联合承办。
    2023-04-24
  • 【江苏头条】江苏省古生物学会主办“地球万卷书”2023世界地球日·世界读书日活动
    民盟江苏省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作为本次2023世界地球日·世界读书日活动的主办方之一,于4月23日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球万卷书”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科学爱好者、学者和学生参加,旨在提高公众对地球科学和古生物学的认识,传播科普知识,保护地球家园。         民盟江苏省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作为本次2023世界地球日·世界读书日活动的主办方之一,于4月23日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地球万卷书”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科学爱好者、学者和学生参加,旨在提高公众对地球科学和古生物学的认识,传播科普知识,保护地球家园。
       
      本次活动海报
      本次活动得到了民盟江苏省委科普工作委员会的大力支持。科普委名誉主任沈家聪亲临现场,并参加了新书发布会环节。在沈家聪名誉主任的见证下,《草木撷英》科普新书由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正式发布。这本书由民盟南古所支部副主委王鑫撰写,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了各种植物的科普知识,旨在增进公众对植物世界的了解,培养环保意识。
      沈家聪主任出席新书发布会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球幕影院揭幕仪式、新书发布会、专题科普报告会、世界地球日公益活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球幕影院揭幕仪式为本次活动揭开了序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随后,两部地球科学领域的新书在发布会上隆重推出,除了《草木撷英》外还有《植被与陆地碳循环-模拟四亿年的历史》译著新书(科学出版社)。
      《植被与陆地碳循环-模拟四亿年的历史》新书发布 
      在专题科普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以春研究员和南京大学赵良教授分别以《青藏高原上的远古生命—高原深时演化的见证者》和《碳中和与地球工程》为题,为在场听众带来了精彩的报告。报告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讨论,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养。
      张以春研究员讲座《青藏高原上的远古生命—高原深时演化的见证者》
       
      赵良教授讲座《碳中和与地球工程》
      此外,为庆祝世界地球日,活动组织者还在4月22日下午安排了一场公益活动,学生们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开展了“保护地球,保护生态平衡”的主题体验活动。这些活动让更多年轻一代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地球日配套线下活动 
      本次活动全程在江苏有线视界观和博物馆B站进行了线上直播,吸引了超过7万人观看。民盟江苏省委科普工作委员会作为本次2023世界地球日·世界读书日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成功地举办了一场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活动。科普委名誉主任沈家聪出席并进行了《草木撷英》科普新书的揭幕,展示了民盟江苏省委科普工作委员会对科普事业的支持和推广。这次活动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到地球科学和生物学的魅力,提高了公众的科学素养,还为培养新一代地球保护者贡献力量。未来,民盟江苏省委科普工作委员会将继续推动地球科学和古生物学的发展,为保护地球家园、传播科普知识做出更大的努力。
       
      线上直播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2023-04-24
  • 【新华社】远古发现丨这种约8亿年前的古生物,好像一串串珍珠项链……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牵头多名国内外古生物学者,近期在我国山东、安徽发现一种约8亿年前的原始生物化石——霍氏串珠。从形态上看,这种古生物很像一串串藏在远古岩层中的珍珠项链。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牵头多名国内外古生物学者,近期在我国山东、安徽发现一种约8亿年前的原始生物化石——霍氏串珠。从形态上看,这种古生物很像一串串藏在远古岩层中的珍珠项链。
       霍氏串珠化石标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庞科介绍,此次发现的霍氏串珠有两种“规格”不同的体形。大的霍氏串珠单个“珠子”直径可达5毫米,小的霍氏串珠“珠子”直径不足1毫米,但它们的形态和结构大体相似。从部分三维立体保存的标本看,“珠子”实际是包裹着一层有机质外壁的球体。几个到几十个“珠子”几乎等间距排列,形成一个完整的链状“珠串”,这就是霍氏串珠的整体形态。
      研究人员判断,霍氏串珠可能是一种匍匐生活在沉积物表面的底栖生物,最有可能属于藻类。
       霍氏串珠化石标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此前其他地区已经发现的霍氏串珠,最早可追溯至14.8亿年前。此次新发现的这批霍氏串珠化石标本虽然时间上称不上最早,但形态、结构保存得特别完好,因此尤为珍贵。”庞科介绍,通过对霍氏串珠显微结构的分析,此次研究还首次解开了霍氏串珠的生长之谜。科研团队认为,“珠串”中的“珠子”可能是一个个包含有多个细胞核的巨型细胞,多个巨型细胞聚集成链,整个生物体也就完成了长“大”的过程。
       霍氏串珠形态复原图(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霍氏串珠这种特殊的形态和生长方式,也为科学界理解早期生物的生长和演化提供了重要参考。”庞科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自然(Nature)出版集团下属生物类期刊《通讯·生物学》上。
      
    2023-04-18
  • 【中新网】科学家揭开元古宙地层“珍珠项链”存在之谜
    中新网南京4月17日电 (记者 杨颜慈)神秘的霍氏串珠(Horodyskia)是发现于元古宙地层中的形态类似一串珍珠项链的宏体化石,其生物成因和系统发育位置一直是学界之谜。
       
      霍氏串珠的形态复原图。南古所 供图
       中新网南京4月17日电 (记者 杨颜慈)神秘的霍氏串珠(Horodyskia)是发现于元古宙地层中的形态类似一串珍珠项链的宏体化石,其生物成因和系统发育位置一直是学界之谜。
       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牵头在中国鲁西和淮南地区拉伸纪地层中发现了以多种形式保存的霍氏串珠标本,证实了霍氏串珠的生物成因,表明真核生物至少在14.8亿年前通过多核体和简单多细胞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身体的宏体化,为真核生物的早期演化与体型的宏体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具光晕结构的Horodyskia moniliformis与Horodyskia minor标本。南古所 供图
      相关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旗下生物类专业期刊《通讯-生物》(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
      科研人员介绍,霍氏串珠是为数不多的在全球多个地点都有记录的元古宙宏体化石,通常由几个至几十个大小一致的“珠子”等间距呈单链形式排列构成,其分布时代从中元古代(距今14.8亿年)延伸至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时间跨度长达近10亿年。
      中国华北地台东部的胶辽徐淮地区拉伸纪地层(距今10亿年-7.2亿年)中保存有丰富的碳质压膜宏体化石。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与山东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等国内外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山东鲁西地区的石旺庄组(距今8.5亿年-7.2亿年)和安徽淮南地区的九里桥组(距今9.5亿年-7.2亿年)等拉伸纪地层中发现了以多种形式保存的霍氏串珠标本,填补了此前拉伸纪地层中没有发现霍氏串珠的空白。
      科研人员在同一层面发现其保存了两类体型截然不同的霍氏串珠标本。其“珠子”的平均直径处于0.8mm–10 mm和0.1mm–0.8mm两种范围,可以分别与中元古代、埃迪卡拉纪的标本进行比较,将其从时代和大小上联系起来,科研人员推测它们具有亲缘关系。
      基本不具光晕结构的Horodyskia moniliformis标本。南古所 供图
      本次发现的霍氏串珠化石主要以碳质压膜形式保存,此外还有未完全压扁的三维有机质壁、印痕和模铸等其他形式保存的标本。其中,前两种保存方式首次呈现出具原生有机质成分的霍氏串珠标本。这些碳质膜在拉曼光谱下亦显示出相似的特征,表明它们经历了同样的埋藏过程,具有同等的热成熟度。
      综合上述特征,研究证实了霍氏串珠的生物成因,结束了将其认为是沉积结构、假化石、可疑化石等的争议。
      科研人员将霍氏串珠的整体形态恢复成由几个到几十个具有机质壁的巨型细胞组成的链状生物,其细胞外面包裹了一层无定形的凝胶质基质;细胞正是因为这些基质的存在从而能够保持等间距的链状排列。
      同时,在标本中霍氏串珠的“珠子”之间没有发现定向排列或相互叠压的现象,也没有出现首尾两端分异的现象,因此推测其很可能是一种在沉积物表面匍匐底栖生活的生物。
      综上,科研人员认为霍氏串珠不太可能是原核生物,而更可能是发育巨型细胞的真核生物。目前在现生的真核生物当中,常需多个细胞核来共同控制如此巨大的细胞内部的新陈代谢等过程,也就是说,霍氏串珠很可能是一种多核体生物。
      研究还进一步对前人提出的关于霍氏串珠的近10种可能的亲缘关系解释进行了讨论,并重点评估了霍氏串珠属于有壳变形虫、有孔虫和真核藻类的可能性。(完)
    2023-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