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南京日报】国庆节,去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看科幻大片

      9月25日,2022年“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之一,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暨“地球生命大冒险”首映式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办。记者获悉,《“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将于10月1日起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展出;3D科幻电影《地球生命大冒险》也同步公开放映。 
      “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系列作品,以发现自中国辽西地区的18件恐龙到鸟类进化的关键化石为原型,用工笔国画创作的科学复原绘画。这些鸟类和恐龙化石包括:原始中华龙鸟、嗜角窃蛋龙、邹氏尾羽龙、赵氏小盗龙、千禧中国鸟龙等。画展将于10月1日—31日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展出。 
      最新3D/4D科普电影《地球生命大冒险》时长17分钟,4K超高清分辨率,采用全球先进的CG电脑动画技术制作完成。影片充满科幻色彩,内容改编自“好奇喵科学”的同名系列科学课程,讲述了外星生物星辰从遥远的星系来到地球,找到了女主角千帆,通过特殊的穿越装置,带着千帆和她的宠物,经历一场地球生命的大冒险故事,从地球诞生之初到寒武纪生命,从二叠纪的两栖动物到恐龙王朝,再到人类的出现。千帆也因此领略了生命的伟大,以及和谐的自然生态来之不易。该片将于10月1日起正式公开放映。
      本报讯(记者 马金 余梦迪 通讯员 盛捷)  
    2022-09-26
  • 【中新网】当科学遇见艺术:“从龙到鸟”展出“地球生命大冒险”

      当科学遇见艺术,会如何碰撞与融合?冷冰冰的化石如何更形象、更有温度?远古生命“动起来”会不会让你更加想探索地球生命的神奇?
       9月25日,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暨“地球生命大冒险”首映式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办,这也是2022年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之一。
       本次活动由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北京一彩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上海睿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及江苏省地质学会联合主办。
       当天,来自科学、艺术、影视、出版等领域的领导专家及热爱科学与艺术的学生近百人,线上线下参与此次论坛活动。
       参会人士认为,通过该论坛,科学家、艺术家,以及博物馆和艺术馆等科普场所,能够互相交流思路,碰撞出艺术的火花。
       此次活动把地球生命进化的科学道理与趣味性、视觉艺术相结合,通过科学与艺术的创造性结合与探索,用更多艺术手段来展示地球和生命演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讲好地球和生命的故事,更加关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好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作出新贡献。
       在“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中,策展人用独特的艺术手段结合学科的严谨,展示18幅“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让化石更形象、更直观,更有温度地展现给公众;“地球生命大冒险”首映式则从科幻的艺术手段及视角,让远古生命“活起来”,让与公众更了解地球生命的演化。
       本系列作品的推出,探索了中国工笔绘画服务于科学研究的全新创作途径,将有效推动古生物科学研究与中国传统艺术的融合,用中国视角探索科学精神和科研成果传达的全新方式。
       据了解,“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于9月25日开启首展,并将于10月1日开始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展出,为期一个月。3D科幻电影“地球生命大冒险”也同步在10月1日开始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开始公开放映。(记者 杨颜慈)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
    2022-09-26
  • 【荔枝网】恐龙如何飞上枝头 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看国风绘画展

         今天(9月25日),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行,"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同步开展,科学和艺术碰撞出的火花,让孩子们学习古生物知识有了更加形象的载体。
      199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中华龙鸟",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确定披有毛发的非鸟恐龙。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发现,科学家已经逐渐认可,鸟类是恐龙的"直系后裔"。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王永栋表示,自从在中国发现了带羽毛的恐龙之后,恐龙与鸟的关系成为科学家和广大公众关心的问题,所以从恐龙到鸟类这一个演化路线,是这次展览的主线条。鸟类是怎么演化的,现在和亿万年前有什么不同,特别是羽毛的颜色外表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通过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合作,在这次展览都可以解决。
      科学家和艺术家创作 合作就把问题解答了
      本次画展精选了18个在中国发现的恐龙与鸟类化石,通过中国风的工笔画、水粉画等画法进行艺术加工,表现恐龙演化为鸟类的过程,让小朋友们一眼就能看懂。在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上,还举行了地球生命大冒险影片首映。专家们表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未来科普的发展方向,将提升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度。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冯伟民解释,科学和艺术本就相互促进,艺术的参与可以使科学更加丰满更加生动,化石是一个平面的、静止不动的东西,但是通过艺术画就能完整展现出来。如果再跟影视结合,就能从静态变成立体的动态的形象,让公众可以很完整地了解到远古的鸟类是什么形态,跟现在是什么关系。
      "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将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展览至10月31日。
       今天(9月25日),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行,"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同步开展,科学和艺术碰撞出的火花,让孩子们学习古生物知识有了更加形象的载体。
      1996年,我国科学家在辽宁发现"中华龙鸟",这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确定披有毛发的非鸟恐龙。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发现,科学家已经逐渐认可,鸟类是恐龙的"直系后裔"。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王永栋表示,自从在中国发现了带羽毛的恐龙之后,恐龙与鸟的关系成为科学家和广大公众关心的问题,所以从恐龙到鸟类这一个演化路线,是这次展览的主线条。鸟类是怎么演化的,现在和亿万年前有什么不同,特别是羽毛的颜色外表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通过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合作,在这次展览都可以解决。
      科学家和艺术家创作 合作就把问题解答了
      本次画展精选了18个在中国发现的恐龙与鸟类化石,通过中国风的工笔画、水粉画等画法进行艺术加工,表现恐龙演化为鸟类的过程,让小朋友们一眼就能看懂。在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上,还举行了地球生命大冒险影片首映。专家们表示,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是未来科普的发展方向,将提升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度。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冯伟民解释,科学和艺术本就相互促进,艺术的参与可以使科学更加丰满更加生动,化石是一个平面的、静止不动的东西,但是通过艺术画就能完整展现出来。如果再跟影视结合,就能从静态变成立体的动态的形象,让公众可以很完整地了解到远古的鸟类是什么形态,跟现在是什么关系。
      "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展"将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展览至10月31日。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元国璋 编辑/蒋婕)
      
    2022-09-26
  • 【现代快报】毫米大小,长相奇特……5.35亿岁的它,究竟是后口动物还是蜕皮动物?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只有毫米大小,有一张大口,却无尾部和肛门 …… 皱囊虫生活在距今约 5.35 亿年前的海洋中,被认为是人类远祖的至亲。
      近期,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联合国内外科研单位研究人员组成的一支研究团队,通过对陕西南部约 5.35 亿年前的微体化石皱囊虫的深入研究,对其亲缘关系和演化意义给予了全新解读。近日,相关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
      有口无肛,5.35 亿年前人类老祖宗长这样?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古往今来,这终极三问,困扰着无数人。伴随一代代科学家孜孜不倦地探索,人类起源的谜底逐渐被揭开。
      5.2 亿年前,澄江动物群中的 " 天下第一鱼——昆明鱼目 " 代表着刚刚创造出头脑和原始脊椎的“宏型”人类祖先。那么,再往前,人类的祖先是什么模样呢?
      △ 皱囊虫标本的扫描电镜照片
      身体结构简单,呈椭圆形;长相很怪异,就像只有一个开口的袋子;长着一张“血盆大口”,围绕口发育了辐射状皱褶,辐射对称排列的具刺突起 ……2017 年,中国科学家在陕西南部宽川铺生物群中发现了皱囊虫化石,其被认为是最早的后口动物。
      后口动物包括棘皮动物(海百合、海星和海胆等)、半索动物(肠鳃类和羽鳃类等)、头索动物(文昌鱼等)、尾索动物(海鞘等)和脊椎动物(鱼、青蛙、鳄鱼、恐龙、鸟、老虎、熊猫和人类等)。
      △ 皱囊虫复原图(杨定华绘)
      据悉,皱囊虫此前生活在海洋中,遇到食物就张开伸缩性的袋口,连水一起吞下。支持皱囊虫为后口动物的关键特征是化石中的“鳃孔”结构,是后口动物的原始特征之一。由于人类也属于后口动物,所以皱囊虫就被认为可能是人类早期的祖先之一,颇受学界关注。
      皱囊虫与蜕皮动物亲缘关系更近
      此次,通过对更多的、保存更加完整的化石标本开展深入研究,研究团队发现皱囊虫身体两侧对称排列了具刺骨板,反口面有大量小刺。而曾被解释为“鳃孔”的结构,很可能是封闭的具刺骨板在化石化过程中磨损形成的孔状结构。
      △ 皱囊虫系统位置图
      “皱囊虫的一些关键特征,比如发育表皮又叫角质层、上皮不具纤毛、末端的口和环口的辐射对称排列的结构,表明它和蜕皮动物有更近的亲缘关系。”研究人员指出,皱囊虫更可能是蜕皮动物而不是后口动物。
      蜕皮也叫脱皮,对于一些长着坚硬甲壳的动物来说,也叫脱壳。例如刚脱皮的蟹,因为甲壳柔软,肉质非常鲜美,是那些爱吃蟹又懒得剥壳的人的福音。
      蜕皮动物是一个“大家族”,包括泛节肢动物和环神经动物。其中,除了蟹之外,蛔虫、马线虫、水熊虫、三叶虫、蜘蛛、昆虫、蜈蚣、虾 …… 这些也都属于泛节肢动物。而环神经动物则包括鳃曳虫、动吻虫、蛔虫和马线虫等。
      大约 5.4 亿年前到 5.3 亿年前的寒武纪地层中一下子出现了各种动物化石,这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已知最早的蜕皮动物化石出现在寒武纪“幸运期”,但都是环神经动物。皱囊虫为已知最早的蜕皮动物增添了全新类型。不过,皱囊虫在蜕皮动物内部的系统位置尚未解决。它可能是环神经动物的祖先类型、泛节肢动物的祖先类型或蜕皮动物的祖先类型。
      另外,蜕皮动物一般具有“蠕形”体构,它们的最晚共同祖先可能也是蠕形的。皱囊虫的“囊形”体构明显有别于其他蜕皮动物的“蠕形”体构,这表明“蠕形”并不是蜕皮动物唯一的体构类型,蜕皮动物最晚共同祖先也可能并非蠕形。
      研究人员表示,蜕皮动物体构的起源仍有待于对寒武纪“幸运期”已知最早的蜕皮动物的相互演化关系的进一步研究。
      (图片来源: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编辑 高霞)
    2022-08-25
  • 【光明日报】火山活动可能为白垩纪末生物大灭绝背景条件

      本报南京7月22日电(记者苏雁、通讯员姬尊雨)在距今约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曾发生显生宙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从根本上重塑了地球的生态结构,结束了超过1.5亿年的恐龙时代。火山喷发和陨石撞击,是谁导致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目前,学界对造成该大灭绝事件的原因仍无定论。其中,印度德干玄武岩喷发导致该大灭绝事件是主流观点之一。
      在大灭绝发生前约15万到30万年,德干大火成岩省以侵入和喷发的方式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可能导致全球升温2℃到5℃,学界称之为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变暖事件。然而目前学界对该事件了解非常有限,特别是与德干火山首次喷发相关的记录能否在陆相沉积中发现?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变暖事件如何影响陆地生态系统?这两个问题一直缺少关键证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莎、研究员王博、研究员张海春、研究员王启飞与天津大学教授陈玖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万晓樵等合作,利用山东省跨越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的两口钻井的岩心资料,基于高精度的生物地层学、古生态学和地球化学方法,详细研究了德干火山首次喷发在东亚的记录以及湖泊环境和生物群对此事件的响应。研究结果为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变暖事件与德干火山首次喷发的耦合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并表明该变暖事件对湖泊环境和生物群也造成了明显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7月18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地学知名期刊《地质学》。
      由于火山喷发释放大量的汞会记录在地层中,因此汞记录被广泛用作火山活动的示踪剂。此次研究的两个钻孔样品在白垩系/古近系界限之前的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变暖事件期间都表现出强烈的汞富集,这表明了直接的火山排放作用。
      为了探明德干火山活动对湖泊环境和生物群的影响,研究团队还进行了碳同位素和古生物学研究。胶莱盆地有机碳同位素和平邑盆地无机碳同位素同时发生强烈负偏,表明德干大火成岩省的主要脉冲对汞和全球碳循环有巨大影响。两个湖泊生物群也对变暖事件有明显的响应,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的轮藻、介形类成种作用明显,生物多样性升高。而在海洋中,浮游有孔虫属种却发生部分灭绝、侏儒化、灾难物种盛行的现象,说明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变暖事件以不同的机制同时影响了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
      研究结果表明,德干火山活动使地球处于相对温暖的气候条件,而这种变暖可能使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更接近于温室环境失控的临界点。这可能是白垩纪末期大灭绝发生的背景条件。“研究结果为我们了解火山碳排放与温室地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理解当今全球变暖对湖泊环境和生物群的影响提供了参考。”李莎说。
      
    2022-07-25
  • 【南京广电】火山喷发和陨石撞击 是谁导致了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显生宙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即白垩纪末期(约6600万年前)大灭绝从根本上重塑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结束了超过1.5亿年的恐龙时代,并为哺乳动物的崛起铺平了道路。目前,该大灭绝的原因仍处于激烈争论当中。其中,印度徳干玄武岩喷发和小行星撞击是两个主流观点。德干玄武岩喷发的时间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近日,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与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教授合作,研究发现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变暖事件与德干火山首次喷发有着强有力的耦合关系,并表明该变暖事件对湖泊环境和生物群也造成了明显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地学知名期刊《地质学》(Geology)。    
      实际上,在大灭绝发生前约15–30万年,徳干大火成岩省以侵入和喷发的方式排放了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可能导致了全球升温2–5°C,学界称之为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变暖事件(Latest Maastrichtian warming event; LMWE)。阐明该变暖事件的机制和过程可为了解白垩纪末大灭绝的起因提供重要证据,同时也为我们了解碳循环与温室地球的耦合关系提供新的见解。    
      然而目前我们对该事件了解非常有限,特别是与徳干火山首次喷发相关的记录能否在陆相沉积中发现?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变暖事件如何影响陆地生态系统?这两个问题一直缺少关键证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莎副研究员、王博研究员、张海春研究员、王启飞研究员与天津大学陈玖斌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晓樵教授等合作,利用山东省跨越白垩系/古近系(K/Pg)界线的两口钻井的岩心资料,基于高精度的生物地层学、古生态学和地球化学方法,详细研究了德干火山首次喷发在东亚的记录以及湖泊环境和生物群对此事件的响应。     
      汞示踪徳干大火成岩省的全球记录   
      此次研究的两口钻井岩心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沉积环境:胶莱盆地的碎屑岩沉积和平邑盆地的碳酸盐岩沉积。由于火山喷发释放大量的汞会记录在地层中,因此汞记录被广泛用作火山活动的示踪剂。两个钻孔的样品在白垩系/古近系界限之前的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变暖事件期间都表现出强烈的汞富集。胶莱盆地的汞峰值区域内汞同位素Δ199Hg在零附近,代表来自地球深处、直接的火山排放作用来源;而平邑盆地的汞峰值区域内汞同位素Δ199Hg明显正偏,推测与Hg2+光还原作用相关。    
      为了探明德干火山活动对湖泊环境和生物群的影响,研究团队还进行了碳同位素和古生物学研究。胶莱盆地有机碳同位素和平邑盆地无机碳同位素同时发生强烈负偏,表明徳干大火成岩省的主要脉冲对汞和全球碳循环有巨大影响。两个湖泊生物群对变暖事件有明显的响应,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的轮藻、介形类成种作用明显,生物多样性升高。而在海洋中,浮游有孔虫属种则发生部分灭绝、侏儒化、灾难物种盛行的现象,说明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变暖事件以不同的机制同时影响了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   
      研究结果表明,德干火山活动使地球处于相对温暖的气候条件,而这种变暖可能使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更接近于温室环境失控的临界点。这可能是白垩纪末期大灭绝发生的背景条件。    
      总之,研究结果为我们了解火山碳排放与温室地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理解当今全球变暖对湖泊环境和生物群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此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资助。 
      (南京广电融媒新闻中心记者 原玲 素材来源 中国科学院地址古生物研究所)
    2022-07-25
  • 【南京日报】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有新发现:白垩纪末期,火山碳排放导致全球变暖

      本报讯(记者 马金 余梦迪 通讯员 盛捷) 约66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大灭绝从根本上重塑了地球生态系统,结束了超过1.5亿年的恐龙时代,并为哺乳动物崛起铺平了道路。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是印度德干玄武岩喷发还是小行星撞击?目前仍处于激烈争论当中。
      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合作,利用山东省跨越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两口钻井的岩心资料,详细研究了德干火山首次喷发在东亚的记录以及湖泊环境和生物群对此事件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德干火山活动使地球处于相对温暖的气候条件,而这种变暖可能使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更接近于温室环境失控的临界点。这可能是白垩纪末期大灭绝发生的背景条件。
      据研究团队介绍,此次研究的两口钻井岩心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沉积环境:胶莱盆地的碎屑岩沉积和平邑盆地的碳酸盐岩沉积。由于火山喷发释放大量的汞会记录在地层中,因此汞记录被广泛用作火山活动的示踪剂。两个钻孔的样品在白垩系/古近系界限之前的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变暖事件期间都表现出强烈的汞富集。
      为了探明德干火山活动对湖泊环境和生物群的影响,研究团队还进行了碳同位素和古生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德干大火成岩省的主要脉冲对汞和全球碳循环有巨大影响。两个湖泊生物群对变暖事件有明显的响应,胶莱盆地和平邑盆地的轮藻、介形类成种作用明显,生物多样性升高。而在海洋中,浮游有孔虫属种则发生部分灭绝、侏儒化、灾难物种盛行的现象,说明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变暖事件以不同的机制同时影响了海洋和陆地的生态系统。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地学知名期刊《地质学》。这项研究结果为了解火山碳排放与温室地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理解当今全球变暖对湖泊环境和生物群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2022-07-25
  • 【江南时报】2022江苏暑期市场热点观察-善研会学乐游 博物馆里研学“优”

      “找到啦!青瓷羊在这里。”“这个驮着包袱的是灰陶马!”十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在南京博物院内“寻宝”生肖文物。他们参加的是由南京博物院社教专员和志愿者设计的少儿夏令营——文物里生肖动物的故事派对,在这个幼小衔接的研学课程中,不仅体验生肖剪纸和皮影戏,还会自主编排演绎生肖故事。
      施以“量身定做”的课程内容、沉浸体验的教学形式,让文化艺术殿堂有“趣”有“识”,江苏博物馆正在用“游学并重”的研学敲开文旅融合的大门,赋能旅游发展,彰显文化魅力。 
      善“研”:丰富课表焕发新活力 
      今年暑期,“昆虫营”“恐龙营”“天文营”等组成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丰富的研学“课表”。昆虫的身体结构与人有什么不同?剑龙的“剑”能用来打架吗?孩子们怀揣着奇思妙想来到博物馆,收获满满的科学知识后“下学”。
      “馆内研学活动主要分为三类。”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运营部主任王森介绍,“第一类是馆内常设活动,比如玩转博物馆,包含专业讲解、观看3D电影和化石修复;第二类是根据博物馆特色,开发与自然学科相关的课程,时长3个小时左右;第三类是营地活动,通常在暑期开展,3-4天,‘昆虫营’‘恐龙营’就是其中的课程。”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内研学课程主要依托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王冠群告诉记者,馆内课程专业性较强,有一定的稀缺性,经常一上线就被一抢而空。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安排课余生活,家庭对于传统学科教育外的研学需求迅速增加。江南时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共举办社教活动162次,近三千人次参与,其中,未成年人占比超过五成。
      围绕“煮海为盐”主题,南通博物苑自2016年起开展亲子研学活动,家长和孩子一同到古盐场,通过亲手制盐、晒盐,品尝海盐,探秘盐的世界;苏州博物馆蚕桑之旅主题研学游带孩子们认识丝织类藏品、采收蚕茧、制作蚕茧手作,了解苏作工艺的悠久历史与精湛技艺;在江宁织造博物馆“跟着名著学语文——寻找地铁里的《红楼梦》”活动中,孩子们一起寻访南京地铁中的《红楼梦》元素,了解江宁织造与《红楼梦》的历史文化渊源,结合地铁壁画从文学、美学等多角度探讨、解读《红楼梦》原著中的经典篇章和重点人物……涵盖社会历史、自然科学、民俗技艺等内容,“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江苏的博物馆找准自身特色与定位,正在积极探索更加科学、丰富、个性化的研学模式。
      会“学”:馆校合作激活新引擎 
      “我选择的城市榨菜特别有名。”“我的城市里有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7月14日下午,南京博物院三楼会议室里,一群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猜谜。
      今年暑期,南京市民陈婧婧为11岁的儿子王浩成报名参加南京博物院为期4天的探索长江文明之文史篇夏令营。“这两年因为疫情,我们都在南京市内选择一些研学项目。”从2018年开始,陈婧婧每年暑期都会给儿子报名参加不同的研学活动,“博物馆的研学课程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内,不受天气影响。报名之前,我也了解了课程内容,既有长江文明史知识,还有辩论赛这种互动交流过程,设计很科学。”
      课程由南博志愿者邓敏玉、王汇源和南京博物院社教专员刘香一起带教。“2018年,我开始和邓敏玉一起策划研学夏令营。”王汇源在一家文化创意公司工作,“辩论赛和历史剧是我们课程设置的特色,又有趣味性还有参与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参加课程的10岁的陈欣媛最喜欢的环节就是历史剧:“我们在排演的是‘擂鼓战金山’,我在剧里扮演韩世忠部将呼延通,他可是能生擒金国猛将的厉害人物。”
      除了博物馆社教专员和志愿者的协同效应,学校和博物馆的合作、不同博物馆间的联动也催生出更多的优秀案例。
      今年5月,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与南京市第九初级中学开展了《园林·昆韵》主题音乐课,这是双方共同打造的“馆校合作”教育项目《江南·园林》美学系列课程的一部分。
      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打造的传统工艺美术课程——织染“绘”江南主题营,与南京云锦博物馆、江南丝绸博物馆等联动,包含了展厅导学、工艺体验、实践考察等内容,参与课程的学员们每天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沉浸式的探究性学习。
      为进一步加强博物馆社教专员与教师的交流合作,南京博物院开展的“种子教师培训计划”以“一对多”的形式培训中小学教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博物馆展览及相关文物内涵,共同发掘教学资源,策划教育活动。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副主任高梦琛介绍,截至目前,南京博物院线下培训教师已超过2000人次。这个暑期,南京博物院还与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共同举办了“晋国”展进校园教学设计比赛。
      乐“游”:沉浸体验增添新动能 
      博物馆怎样才能承担起研学的任务,接纳更多的中小学生到目的地?
      教育部等11部门于2016年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研学游不能脱离学校教育,但也不仅仅是把课堂搬到校外,它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带着课本去旅行》一书作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研学实践项目组成员晓晴认为,博物馆研学游产品应该符合中小学生各个成长阶段对知识的需求特点,把教材中的知识在博物馆中放大呈现。
      加强研学旅行与学科课程的衔接,南京博物院先行一步。南京博物院联合教育专家和大运河沿线33家博物馆共同编写面向中小学生的大运河文化读本《大运河的故事》。该读本对标历史、地理、自然科学、语文等学科,以大运河示范段江苏段为重点,为9-14岁的学生展现大运河沿线民族文化基因的传承。
      区别于单纯的参观游览,研学旅行不仅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活动,也要强调参与感和体验度。“博物馆研学游既要有研究性的学习内容,也要有沉浸式的体验项目。”晓晴认为。
      江苏博物馆在展陈更新和互动体验上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研学旅行和各具特色的展览语言和空间环境碰撞,产生更多的“化学反应”。
      2020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进行了近1年的改造,重新开放的“升级版”增加了更多可触可感的环节:通过3D投影,观众可以“认养”寒武纪生物;在达尔文实验站,观众还能亲自动手从岩石中清理出化石。
      前不久迎来一周岁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自开馆以来人气一直居高不下,沉浸式的游览环境让运河两岸文化、文物“活”了起来。在“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展,观众可以置身数百年前的大运河客船之上,一路从苏州府到北京城;位于地下一层的“运河迷踪”展则专为青少年打造,在这个融合古风和二次元风格的空间里,青少年可以通过密室逃脱游戏,了解运河水工科技,领略运河沿岸风物。
      从殿堂到学堂,履行公众教育职能是博物馆的义务和责任,开发高质量、专业化、有深度的研学旅行产品是题中应有之义。
      将研学旅行时间轴、空间轴进一步拉大,今年暑期,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与苏州博物馆、吴文化博物馆推出“双城记”研学项目。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馆长郑晶告诉记者,从展厅内的单一空间转向更多遗产的空间、城市的空间,“双城记”将更多文化产品组合输出,促进运河城市文旅融合加速发展,推动文旅价值增幅。
      (文化产业周刊记者 钱海盈)
    2022-07-22
  • 【央视客户端】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新发现 揭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早期面貌

      近日,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研究员、方翔副研究员等人联合湖南博物院、中南大学的合作者,在湖南永顺发现了早奥陶世特异埋藏化石库——列夕动物群,揭示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早期的海洋生态面貌。
      列夕动物群生态复原图(孙捷绘)
      此次发现的列夕动物群产出于湖南省永顺县列夕乡,化石出自下奥陶统马刀堉组上部的钙质泥岩中。目前在列夕动物群中,已发现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海绵动物、棘皮动物、鳃曳动物、刺胞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苔藓动物、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11个门一级生物类群,其中以古蠕虫类和三叶虫丰度最高。古蠕虫类大部分以软躯体型式保存,保留了部分解剖结构,如消化道等。此外,棘皮动物、海绵动物、多毛类等也有新的类群发现,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列夕动物群保存了多种生态位的生物类群,包括内底栖、底栖固着、底栖游移、游泳和漂浮等类型,反映了一个复杂和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
      列夕动物群中的主要化石类群
      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仅发现少量奥陶纪的特异埋藏生物群,特别是早奥陶世。早奥陶世是研究古生代动物群起源和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早期机制的关键时段。列夕动物群的时代比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主幕早5~10个百万年,其中保存的特异埋藏化石,既包括寒武纪的孑遗类群(如古蠕虫类、奥托虫、球接子三叶虫等),还有大量奥陶纪的新生类群(苔藓虫、多毛类等),复杂的化石组合为从寒武纪动物群到古生代动物群的演替提供了新的证据,揭示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早期面貌。
      列夕动物群中的蠕虫化石
      (总台央视记者 刘璐璐)
    2022-07-14
  • 【现代快报】科学家发现4.75亿年前列夕动物群,揭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早期面貌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4亿多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件神秘的事情。突然间,海洋生物数量翻倍,静寂的海洋变得热闹非凡,这场神秘的事件就是奥陶纪生物大辐射。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迪颖、副研究员方翔等人联合湖南博物院、中南大学的合作者,在湖南永顺发现了早奥陶世特异埋藏化石库——列夕动物群,揭示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早期的海洋生态面貌。
      △列夕动物群生态复原图 图片来源:孙捷绘
      大约5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一系列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动物在地球上登场。但是,此时的海洋依旧荒凉寂寞。进入奥陶纪,海洋生物开启了“大辐射”的历程,表现为“目”“科”“属”级生物类群的爆发,以及对部分原有生物类群的演替。
      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仅发现少量奥陶纪的特异埋藏生物群。此次发现的列夕动物群产出于湖南省永顺县列夕乡,研究人员根据牙形刺和笔石生物组合判断,该动物群的时代为距今约4.75亿年。
      △列夕动物群中的主要化石类群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列夕动物群中,已发现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海绵动物、棘皮动物、鳃曳动物、刺胞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苔藓动物、半索动物和脊索动物11个门一级生物类群。其中,以古蠕虫类和三叶虫丰度最高。
      古蠕虫类大部分以软躯体形式保存,保留了部分解剖结构,如消化道等。此外,棘皮动物、海绵动物、多毛类等也有新的类群发现,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列夕动物群保存了多种生态位的生物类群,包括底栖固着、底栖游移、游泳和漂浮等类型,反映了一个复杂和完整的海洋生态系统。
      △列夕动物群中的蠕虫化石
      “早奥陶世是研究古生代动物群起源和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早期机制的关键时段,列夕动物群的时代比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主幕早5—10个百万年。其中保存的特异埋藏化石,既包括寒武纪的孑遗类群(如古蠕虫类、奥托虫、球接子三叶虫等),还有大量奥陶纪的新生类群(苔藓虫、多毛类等)。”研究人员指出,复杂的化石组合为从寒武纪动物群到古生代动物群的演替提供了新的证据,揭示了奥陶纪生物大辐射早期面貌。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编辑 高霞)
    2022-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