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中新网】百余名地质古生物专家齐聚桂林 共促地学科普发展
    中新网桂林5月10日电(欧惠兰 蒋丰慧 韦欣李怡慧)5月10日至14日,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和第三届全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校、自然类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国家地质公园、文旅产业和科技出版界的负责人,围绕推动地质古生物科普工作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学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开展研讨和培训。
      5月10日,开幕式现场。 蒋丰慧 摄
      中新网桂林5月10日电(欧惠兰 蒋丰慧 韦欣李怡慧)5月10日至14日,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和第三届全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校、自然类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博物馆、国家地质公园、文旅产业和科技出版界的负责人,围绕推动地质古生物科普工作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学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开展研讨和培训。
      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王永栋在开幕式上说,桂林是地质古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早在90多年前,以李四光为代表的老一辈地质古生物学家就在桂林地区开展大量的科研考察工作;之后桂林地区的地质古生物研究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这次大会在桂林召开,将进一步发掘和宣传桂林在地质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地学旅游等方面拥有的世界级自然遗产。
      5月10日,刘嘉麒院士做题为《火山作用关乎星球形成演变与人类生存》特邀报告。 欧惠兰 摄
      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致辞表示,随着中国地质古生物学的繁荣和发展,中国古生物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发现和新成就;同时,在科学普及、博物馆展览展示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作为深受民众欢迎的包括地质古生物博物馆在内的地学产业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在开展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断涌现的古生物新发现以及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更为推动中国古生物科普事业及地学产业的不断发展注入新的理念。
      刘嘉麒表示,为了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地质古生物博物馆及地学产业发展对人才、专业知识和管理等迫切需求,对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骨干及从业者进行专业培训十分必要,这对于造就一批专业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热心地质古生物事业的人才队伍具有现实意义,将有力推动地质古生物学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古生物化石保护事业及地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开幕式上,颁发了2021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证书。来自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化石网、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博物馆、高校、文创企业领衔完成的一批极具社会影响力的地质古生物科普成果入选。
      5月10日,到场嘉宾合影留念。 蒋丰慧 摄
      当天,中国古生物学会为天目地学博物空间(桂林)和山东莱阳白垩纪国家地质公园举行了“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据悉,为期3天的研讨会将从博物馆展陈设计、文创、出版、融媒体、地学旅游和研学等古生物科普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建设性方案,有力促进地学科普的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参会专家还将赴广西桂林泥盆纪F/F界线剖面和桂林杨堤上泥盆统弗拉阶-法门阶界线剖面进行野外地质考察。
      据了解,本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和馆长专业培训班由中国古生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桂林市象山区人民政府、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和天目地学博物空间(桂林)联合主办。(完)
    2023-05-25
  • 【新华社】科学家揭示大灭绝中高温野火事件或为陆地生态系统崩溃重要原因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与南京大学、云南大学的古生物学者合作,揭示2.5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时期存在大规模高温野火燃烧事件,为了解该时期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过程提供重要依据。
      新华社南京5月23日电(记者朱筱)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与南京大学、云南大学的古生物学者合作,揭示2.5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时期存在大规模高温野火燃烧事件,为了解该时期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过程提供重要依据。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华介绍,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导致约81%的海洋生物和89%的陆地生物在很短时间内灭绝。在该时期,特提斯周缘强烈的酸性火山活动和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通过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和有毒气体,导致全球变暖,使得野火事件显著增加。“野火事件产生的多环芳烃有很强的化学惰性,能够在地层中长期稳定地保存,因此成为恢复古代野火事件最常用的一类指标。”
      为深入了解二叠纪末期的野火事件对陆地生态系统崩溃和植被演替过程的影响,科研团队开展了详细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分析工作。研究发现,在陆地二叠纪末大灭绝发生期间,多环芳烃含量显著增高,有机碳同位素出现负异常,揭示在该时期高温且干旱的古气候条件下,存在大规模高温野火燃烧事件。在这些多环芳烃化合物中,部分低分子质量化合物源于生物降解,其异常富集程度还表明多环芳烃主要来自陆地植物的高温野火燃烧,燃烧的燃料由该时期的热带雨林植被系统提供。
      此外,一些多环芳烃参数指标还表明,在经历陆地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后,陆地生态系统受到极大影响,分布于古特提斯洋东岸地区高度多样化的热带雨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草本石松类植物所代表的“草地”植被系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大羽羊齿植物群在二叠纪末期存在“快速”灭绝事件。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完)
    2023-05-24
  • 【光明日报】二叠纪末陆地生态缘何崩溃?
    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严重破坏了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导致约81%的海洋生物和89%的陆地生物在很短的时间内灭绝,是5亿多年地质历史中发生的最为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之一。该地质时期陆地生态系统是如何逐步崩溃的?此次大灭绝事件还有哪些可能的诱因?
      本报南京5月23日电(记者苏雁 通讯员姬尊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严重破坏了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导致约81%的海洋生物和89%的陆地生物在很短的时间内灭绝,是5亿多年地质历史中发生的最为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之一。该地质时期陆地生态系统是如何逐步崩溃的?此次大灭绝事件还有哪些可能的诱因?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研究团队研究员张华等与南京大学及云南大学的合作者,通过高精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多环芳烃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证实二叠纪末存在大规模高温野火燃烧事件,为了解该时期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
      野火又称山火、林火,是指发生在荒原、森林等地区的以植被为主要燃料的自然大火,是陆地和大气物质能量交换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何判断遥远的二叠纪末曾发生过野火?野火事件产生的多环芳烃有很强的化学惰性及生物惰性,能够在地层中长期稳定保存,因此成为恢复古代野火历史最常用的一类指标。然而全球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期关于多环芳烃的研究多基于海相记录,对陆相材料的研究程度相对不足。因此,利用陆相记录深入研究该时期野火事件对了解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期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和植被的演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科研团队利用我国华南海陆过渡相的冷清沟剖面钻探岩心,开展了高精度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多环芳烃有机地球化学分析。
      研究发现,在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时期,多环芳烃含量均显示较为一致的显著富集,并与有机碳同位素负异常呈耦合关系,揭示在该时期高温且干旱的古气候条件下,存在大规模高温野火燃烧事件。在这些多环芳烃化合物中,低分子质量的二苯并呋喃等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陆地植物多糖和木质素的生物降解,这些化合物在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期的异常富集以及与燃烧源多环芳烃之间的协同变化,表明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陆地植物的高温野火燃烧,该时期的热带雨林植被系统为大规模野火燃烧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202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团队与南京大学、云南大学的合作者曾深入探索该时期野火事件对植被的演替过程和陆地生态系统崩溃的影响,发现在晚二叠世全球干旱的趋势下,高强度频发的野火事件直接加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负担,导致植被系统逐渐衰退或结构改变。而后某一突发性灾难使得气候在短时间内急剧干旱,最终导致野火强度陡然增加,彻底击垮了原有的植被系统,使得陆地生态系统彻底崩溃。之后野火活动便因失去燃料进入了贫乏期。
      近年来,北半球频繁发生夏季野火事件,对生态造成了一定影响。“野火事件对陆地植被的影响是很直接的,会大面积摧毁森林植被,影响其他生物的栖息地,进而破坏区域生态系统。因此我们更应该增强对高温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森林区域野火事件的预防意识。”张华说。
    2023-05-24
  • 【网易新闻】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亿年回眸”地古联合主题科普活动圆满成功
    2023年5月21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以“亿年回眸”地古联合为主题,举办了全国科技周·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此次采取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和南京地质博物馆“双馆合作”的新形式,并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线下吸引了近150名现场观众,线上于玄武发布、博物馆B站和江苏有线三个平台同步直播,获得了81万点击量的好成绩。
      2023年5月21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以“亿年回眸”地古联合为主题,举办了全国科技周·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此次采取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和南京地质博物馆“双馆合作”的新形式,并在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线下吸引了近150名现场观众,线上于玄武发布、博物馆B站和江苏有线三个平台同步直播,获得了81万点击量的好成绩。
      活动海报和在线人数
      开幕式由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副馆长郭震宇主持。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张建成发表开场词,他强调了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在科研和科普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期待通过更多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张建成副书记致辞
      江苏省地质学会秘书长、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监事长詹庚申随后表达了对于此次活动的期待和对于科普工作的热情。他强调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在科普工作中的结合是天然的、也是必然的,同时还给在场的观众们介绍了南京地质的研究历史和变革。
      詹庚申秘书长致辞
      南京地质博物馆副馆长陈彦瑾最后致辞,她对本次馆馆合作有着非常大的期待,并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可以激发更多人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更多的科学人才。
      陈彦瑾副馆长致辞
      郭震宇副馆长主持
      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古生物主题科普讲座第26期达尔文大讲堂和地质主题科普游“亿年回眸”。其中,达尔文大讲堂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博士后李光金主讲,他详细介绍了霍氏串珠(Horodyskia)的相关研究成果,这是一种形态类似一串珍珠项链的宏体化石,发现于元古宙地层中。他的讲座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
      李光金博士主讲达尔文大讲堂
      下午的地质游活动在南京地质博物馆内继续进行,地质博物馆的隆玲带25名报名的观众参观了南京地质博物馆,给大家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地质宏图。
      南京地质博物馆进行的地质科普游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和南京地质博物馆在公众中的影响力。不仅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魅力,也为推动科普工作的发展,提升科普工作的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两馆共同举办科普活动的形式是一次新的尝试,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广大公众一起探索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的魅力。
      本次活动合影
      博物馆宣传大屏
    2023-05-22
  • 【澎湃新闻】距今4.5亿年的远古海洋“萌系霸主”,长啥样?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与英国古生物学者合作,在我国浙江省安吉县发现一种约4.5亿年前的远古节肢动物——安吉古鲎(hòu)。安吉古鲎长着圆滚滚的脑袋,外形非常可爱。不过,它其实是当时海洋中的一种凶猛肉食动物,堪称远古海洋中的“萌系霸主”。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与英国古生物学者合作,在我国浙江省安吉县发现一种约4.5亿年前的远古节肢动物——安吉古鲎(hòu)。安吉古鲎长着圆滚滚的脑袋,外形非常可爱。不过,它其实是当时海洋中的一种凶猛肉食动物,堪称远古海洋中的“萌系霸主”。
      安吉古鲎复原图(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杨定华 绘)
      研究主要参与者、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王晗介绍,安吉古鲎属于远古重要节肢动物板足鲎中的一种。板足鲎类动物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以生活在海水中更为常见。以往发现的板足鲎,形态有些类似现在的蝎子,故亦被俗称为海蝎。
      此次新发现的安吉古鲎,形态比以往发现的多种板足鲎类动物更加圆润可爱。从化石上看,完整的安吉古鲎身体长度约15厘米。它们头部轮廓圆滑,躯干前粗后细,分为多节,整体形态类似一根圆润的棒槌。只有尾部拖着的尖刺状尾巴和前端伸出的多对钳子提醒着观察者,它们曾是远古海洋中的凶猛肉食动物。
      安吉古鲎化石照片(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安吉古鲎生活在约4.5亿年前,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板足鲎类动物。在它周围,我们还发现了生活在深海中的海绵等生物的化石。这些发现对了解、还原当时的深海环境,以及研究早期节肢动物的演化,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参与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元动说。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古生物期刊《古生物学杂志》上。
      来源 | 新华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原标题:《距今4.5亿年的远古海洋“萌系霸主”,长啥样?》
    2023-05-22
  • 【光明网】4.5亿年前的远古海洋萌系霸主
    研究人员在我国浙江省安吉县发现一种约4.5亿年前的远古节肢动物——安吉古鲎(hòu)。安吉古鲎长着圆滚滚的脑袋,外形非常可爱。不过,它其实是当时海洋中的一种凶猛肉食动物,堪称远古海洋中的“萌系霸主”。
      研究人员在我国浙江省安吉县发现一种约4.5亿年前的远古节肢动物——安吉古鲎(hòu)。安吉古鲎长着圆滚滚的脑袋,外形非常可爱。不过,它其实是当时海洋中的一种凶猛肉食动物,堪称远古海洋中的“萌系霸主”。
      研究主要参与者、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王晗介绍,安吉古鲎属于远古重要节肢动物板足鲎中的一种。板足鲎类动物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以生活在海水中更为常见。以往发现的板足鲎,形态有些类似现在的蝎子,故亦被俗称为海蝎。
      此次新发现的安吉古鲎,形态比以往发现的多种板足鲎类动物更加圆润可爱。从化石上看,完整的安吉古鲎身体长度约15厘米。它们头部轮廓圆滑,躯干前粗后细,分为多节,整体形态类似一根圆润的棒槌。只有尾部拖着的尖刺状尾巴和前端伸出的多对钳子提醒着观察者,它们曾是远古海洋中的凶猛肉食动物。(新华社)
      来源:新闻晨报
       
      
    2023-05-22
  • 【北京日报】浙江发现4.5亿年前的海洋“萌系霸主”,长这样
    近日,在湖州市安吉县发现了一种约4.5亿年前的远古节肢动物——安吉古鲎,这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板足鲎类动物。
      近日,在湖州市安吉县发现了一种约4.5亿年前的远古节肢动物——安吉古鲎,这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板足鲎类动物。
      安吉古鲎长着圆滚滚的脑袋,外形非常可爱。不过,它其实是当时海洋中的一种凶猛肉食动物,堪称远古海洋中的“萌系霸主”。
      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古生物期刊《古生物学杂志》上。
      安吉古鲎化石照片(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4.5亿年前的海洋“萌系霸主”长啥样?研究人员复原了它的模样。
       
      安吉古鲎复原图(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杨定华 绘)
      安吉古鲎属于远古重要节肢动物,板足鲎中的一种。板足鲎类动物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
      以往发现的板足鲎形态,类似现在的蝎子,所以又被称为海蝎。
      新发现的安吉古鲎形态更加圆润可爱,从化石上看,完整的安吉古鲎身体长度约15厘米,它们头部轮廓圆滑,躯干前粗后细,分为多节。
       
      整体形态类似一根圆润的棒槌,只有尾部拖着的尖刺状尾巴和前端伸出的多对钳子昭示着它们曾是远古海洋中的凶猛肉食动物。
       
      从它体内提取的鲎试剂,可广泛用于制药、临床以及科研等领域,一些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也需要鲎试剂检测。
       
      目前世界上仅存4种鲎,即美洲鲎和亚洲地区的中国鲎、南方鲎、圆尾鲎。
      2021年2月,中国鲎和圆尾鲎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023-05-22
  • 【桂林市人民政府门户】百余地质古生物专家齐聚桂林 推动地学旅游与科普发展
    5月10日至14日,第六届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研讨会暨地学旅游(桂林·象山)论坛和第三届全国地质古生物博物馆馆长专业培训班在我市象山区召开。
    2023-05-22
  • 【中新网】中外合作研究发现:4.62亿年前威尔士化石保存多种海洋生物
    中新网北京5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中外研究人员合作在威尔士一处采石场发现一组保存极为良好的中奥陶世海洋动物群,其化石年代可追溯至约4.62亿年前。
      两位论文作者在查看Catsle Bank采石场发现的化石样本(图片来自Joe Botting)。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2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中外研究人员合作在威尔士一处采石场发现一组保存极为良好的中奥陶世海洋动物群,其化石年代可追溯至约4.62亿年前。
      一个具有长抓握附肢的微小双壳类节肢动物新种(图片来自Joe Botting)。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Castle Bank动物群艺术复原图(Yang Dinghua绘制)。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一个类似于寒武纪大附肢纲节肢动物Yohoia的新物种(图片来自Joe Botting)。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一种奇怪的管栖动物,具有两个长触角和一个精致的软组织叶(图片来自Joe Botting)。 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该论文介绍,伯吉斯页岩型沉积(以加拿大一处最初发现此类化石的地点命名)能保存软组织,如内部器官,对于科学家理解动物演化十分重要。这类沉积物通常限制在寒武纪(5.41亿-4.85亿年前),但比较少有早奥陶世(4.85亿-4.7亿年前)的化石样本。较晚的奥陶纪动物群没有和较早期样本直接比对,这限制了研究者追踪后续生态发展的能力。
      论文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英国威尔士国家博物馆约瑟夫·博廷(Joseph Botting)与中国、瑞典等科学家通过合作研究,报告了来自威尔士Castle Bank采石场一个新的伯吉斯页岩型生物群,化石年代可追溯至约4.62亿年前的中奥陶世。Castle Bank动物群代表了一群多样、微小(体长1-5毫米)的海洋生物,许多都保存了软组织包括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如眼、视神经和脑)。在这些动物中,有蠕虫、海星、海绵、甲壳类动物和已灭绝的、类似于寒武纪欧巴宾海蝎科和大附肢纲的节肢动物,在该化石动物群中出现,表明其存续至奥陶世。
      论文作者指出,对Castle Bank动物群的研究中包含的国际性工作,得到一个购买显微镜设备的众筹项目支持,目前已鉴定出超过170个物种,未来预计能鉴定出更多分类群。他们总结认为,Castle Bank动物群对奥陶纪时期的早期动物演化,以及从寒武纪到更晚近动物群的过渡提供了新的视角。(完)
      
    2023-05-05
  • 【新京报】中外学者在威尔士发现4.6亿年前海底“迷你世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际科研团队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揭示了4.62亿年前奥陶纪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面貌。该生物群中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相关成果5月1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国际科研团队在英国威尔士中奥陶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个保存有大量精美软躯体化石的特异埋藏化石库,揭示了4.62亿年前奥陶纪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面貌。该生物群中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相关成果5月1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生态与进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
      城堡滩生物中六足类节肢动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化石是研究地球历史、生物演化重要的直接证据,特别是保存有软躯体的生物类群,为了解早期生物的形态和生态群落特征提供了窗口,该类型生物群被称为“特异埋藏化石库”。1909年,美国古生物学家沃尔科特教授在加拿大西南部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的中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中发现过此类化石生物群,称之为“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此前这类保存完好的“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通常限于寒武纪,而在年代更新的奥陶纪地层中鲜有发现。
      此次,由南京古生物所外籍科学家Joseph P. Botting、副研究员马俊业与研究员张元动等组织的国际科研团队发现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特异埋藏化石库——城堡滩生物群位于英国威尔士中部城堡滩采石场。该地区在奥陶纪时期位于阿瓦隆尼亚大陆板块,处在南半球温带地区。该生物群地层上部主要由笔石泥岩组成,含火山灰纹层和较厚的凝灰岩互层。通过对笔石生物地层的研究,表明城堡滩生物群的时代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距今约4.62亿年。
      据马俊业介绍,目前为止,城堡滩生物群已发现有170多种生物,涵盖海绵动物、刺细胞动物、棘皮动物、脊索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星虫类、曳鳃动物、苔藓动物、环节动物、腕足动物等多个动物门类。其中,海绵动物最为丰富,约40种。许多化石保存着软组织,如消化系统和神经组织,包括眼睛、视神经和大脑等。另外,该生物群中大多数生物体型较小,为1-5毫米长,为早期动物小型化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城堡滩生物群群落重建。杨定华 绘制
      通过与已发表的早奥陶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动物群,如摩洛哥Fezouata生物群和威尔士Afon Gam生物群等对比,研究认为,无论是从总体生物还是软躯体生物方面,城堡滩动物群都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城堡滩动物群既包括了寒武纪生物群的典型类群,如捕食型生物似欧巴宾海蝎节肢动物,也含有丰富的古生代滤食性的新生类型,如腕足、笔石以及苔藓虫等。
      城堡滩动物群不仅提供了海洋动物群由寒武纪生物群向古生代生物群演变的新视角,也揭示了海洋生态平衡系统从寒武纪捕食型主导向古生代滤食性动物主导类型转变的新阶段。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陈荻雁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