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博物馆展出罕有新品种草食恐龙化石
化石在皇家提雷尔古生物博物馆展出。
(化石网报道)加拿大一间博物馆近日展出一件罕有的恐龙化石,特别之处在于它并非一般的骨骼化石,而是保有几乎完整的整个躯体,看起来就像卧龙石像一样。
该化石属于一条1.1亿年前的新品种草食恐龙,于2011年在艾伯塔省的一个矿场出土。估计它死后不久发生水灾,遗体被冲入河床,压在泥下,故整个身体,甚至连皮甲亦保存良好。
有份参与研究的大学研究员指从未见过这样的化石。化石经5年保存工作后,现正存放在艾伯塔省的皇家提雷尔古生物博物馆。
2017-06-05
-
泥河湾遗址群西白马营遗址发现两处距今2至5万年人类活动场所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石家庄5月30日电(白林):被誉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群又有考古新发现。正在这里进行考古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周振宇说,考古工作者们近日在泥河湾遗址群西白马营遗址发现了两处距今2至5万年人类活动场所,发现石制品、化石等近万件,对于探寻泥河湾古人类生存模式提供了重要资料。
西白马营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西白马营村南。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曾于1985年对该遗址进行过发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阳原县文管所于2015年对该遗址进行小规模试掘,面积9平方米。在初步了解遗址的文化堆积及年代的基础上,今年4月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继续对该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近100平方米。
“这次发掘最大的收获是发现了几处古人类生活场所,既有用火遗迹,也有肢解、处理动物的场所。”周振宇指着一处文化层说:“比如,经判断这是距今2至5万年的文化层,我们在这里发现了多件大型砍砸器,在这些砍砸器旁边还发现了带有砍砸痕迹的动物肢体骨骼,说明这是一处人类生活场所,当时人们对动物资源进行肢解和利用。”
周振宇说,本次发掘所有的水平层以及重要遗迹均使用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保留三维数据,同时使用小型无人机对遗址区进行航拍,重建遗址区三维模型,获取相关的三维信息。我们将继续对西白马营遗址的不同地点进行发掘,采集多学科研究样品,复原当时古环境,并深入研究古人类如何应对这种生存环境。
泥河湾遗址群分布在河北省阳原县桑干河两岸,因具有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旧石器遗迹而闻名于世。
2017-06-05
-
澳大利亚的德雷瑟岩组发现34.8亿年前的微生物化石 生命有可能起源于陆地而非海洋
澳大利亚的德雷瑟岩组发现34.8亿年前的微生物化石,生命有可能起源于陆地而非海洋
(化石网报道)据参考消息网:英媒称,科学家发现了34.8亿年前的化石,他们认为生命有可能起源于陆地,而非海洋。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5月9日报道,这些变成化石的气泡和多层岩石结构中显示出来的微生物可能是陆地上已知的最古老生命形态——比之前发现的陆地上最古老生命形态要早5.8亿年。
它们的存在支持一个论点,即一切生命的祖先可能最早诞生于查尔斯·达尔文所描述的陆地上“温暖的小池塘”。
报道称,这些化石是在德雷瑟岩组发现的,该岩组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皮尔巴拉,主要由火山岩组成,微生物还活着的时候那里应该是温泉。
被认为是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生命证据是一些微小的管状结构,它们是在约37.7亿年前由微生物形成的。在那时,地球刚刚经历过小行星的“晚期重轰炸”,是非常不利于生命存在的环境。
报道称,一篇关于这些新化石的论文发表在《自然·通讯》上,正在新南威尔士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塔拉·乔基奇是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她表示在陆地上发现和海洋里一样古老的生命意义重大。她说:“在澳大利亚西部这些古老的温泉里发现可能的生物迹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地质学视角,很可能支持生命起源于陆地的论点。”
达尔文在1871年写给他的朋友、植物学家约瑟夫·胡克的信中说,生命可能诞生自“某个温暖的小池塘,里面有氨、磷酸盐、光、热、电等所有的东西”。
但乔基奇说,这一发现还有助于确定应该在火星的什么地方寻找很久以前曾存在生命的证据。
2017-05-22
-
可能是21世纪发现的最棒化石:全新古人类“纳莱迪人”(Homo naledi)
可能是21世纪发现的最棒化石:全新古人类“纳莱迪人”(Homo naledi)
(化石网报道)据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虞涵棋):“这可能是21世纪发现的最棒的化石。” 南非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的古人类学教授李·伯杰(Lee Berger)如此评价他发现的一件异常完整的颅骨化石。
这个颅骨属于一个全新的古人种,“纳莱迪人”(Homo naledi)。当地时间5月9日,伯杰团队在开源期刊《eLife》上发表了两篇相关论文,展示了这个头盖骨和其他131件纳莱迪人化石,及针对这些化石的鉴定结果。
纳莱迪人的生活时期是23.6到33.5万年前。相对于这个在人类进化史上较为“现代”的时间段,纳迪莱人化石却保留了众多非常原始的特征。目前,这个新人种被许多谜团围绕着。它们会不会生火?它们会不会使用工具?这么“现代”的古人种为什么脑容量还这么小?在它们的生活时代,现代人类的祖先已经在非洲大陆兴起,它们和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共处的?
这一系列谜团的答案,很可能会颠覆目前主流人类进化史的认知。也因此,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有人揣测这些化石可能被伯杰动过手脚。
好运连连的伯杰
2013年,或许很多考古学家都会羡慕南非金山大学(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的古人类学教授李·伯杰(Lee Berger)的好运。那一年,他带领团队在南非的“新星洞穴系统”(Rising Star Cave System)的Dinaledi洞穴中发现了1500件隶属于当时还未被世人所知的新人种“纳莱迪人”(Homo naledi)的化石,起码可以组成15副骸骨。
Dinaledi(塞索托语中意为“星”)洞室十分狭窄,伯杰不得不派遣了一支全部由娇小灵活的女性组成的考古队。
新星洞穴系统位于南非著名的“人类摇篮”地区。该地区贡献了目前已知的南方古猿化石中的将近一半。但在此之前,考古学家们还未曾在这里发现过人属化石。
伯杰的好运还不止于此。在挖掘这个洞穴的第二天,两名考古队员就发现在另一个洞穴Lesedi(意为“光”)里有一根看上去很像大腿骨的东西。博格阻止了她们立马去一探究竟的冲动,不想让其他人分心。直到完成了第一个洞穴的考古工作,那两名队员终于出发,带回了那根大腿骨和一些照片:照片上,一个头盖骨半埋在土里。“难以置信。”伯杰说道。
最终,他们在第二个洞穴里发现了131件额外的化石。分析表明,这些化石来自至少三个纳莱迪人。其中绝大多数的骨骼和牙齿都来自于那个颅骨的主人。伯杰称它为Neo,在塞索托语中意为“礼物”。
纳莱迪人惊人地“年轻”,或与人类祖先共处
那么,纳莱迪人到底在人类的演化树上处于什么位置呢?众所周知,鉴定洞穴化石的年代比鉴定岩石难。从洞穴顶部和四壁掉落的碎屑会和化石周围的沉积物混合,影响年代鉴定。此外,这些化石可能被其间起起伏伏的地下水移动过,光确定它们的原始位置就是个挑战。
纳莱迪人刚被发现时,科学家们推测他们的生活时间在200万年前。然而,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的地质学家保罗·迪克斯(Paul Dirks)招募了19位科学家和10个实验室用6种不同技术独立第鉴定骨骼化石,发现纳莱迪人惊人地“年轻”。通过光释光(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方法分析化石上的洞穴成分,科学家们得出化石的最小“年纪”只有23.6万年。而通过对三颗牙齿化石的放射性衰变测定,纳莱迪人至多在距今33.5万年前就出现了。
而这个时间段还恰好填上了古人类化石界的一段“贫乏”期。在距今两百万年前,非洲大陆上同时生活着好几种古人类。在距今10万年前,欧亚大陆上也生活了好几种古人类。“现在我们看到了23.6到33.5万年前也有多种古人类,这很振奋。”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卡罗尔·沃德(Carol Ward)说道。
就像距今6万到10万年前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弗洛勒斯人(Homo floresiensis)一样,纳莱迪人应该是人属的一个旁支,残留着很多更古老人种的特征。美国亚利桑拿州立大学的古人类学家威廉·金波尔(William Kimbel)说道。
论文的另一作者,美国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古人类学家约翰·霍克斯(John Hawks)则说道,“这是一支存在了至少一百万年的血统,但我们之前错过了。”
又“原始”又“现代”的纳莱迪人是个谜
纳莱迪人的“年轻”之所以令人震惊,主要是因为它们还带有非常原始的身体特征。2015年,当伯杰刚刚公布第一批15个纳莱迪人化石时,学界就觉得这个未知的原始人种包含了许多谜团:它们的大脑很小(和大猩猩差不多,不到现代人类的三成),骨盆和肩部特征类似南方古猿,面中部扁平,手指蜷曲(表明善于攀爬),这些都是非常原始的特征;但它们的牙齿、下颌、拇指、手腕、足部又显示它们的行走和饮食习惯更为现代。伯杰团队把纳莱迪人放进了人属。
此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在23.6到33.5万年前这个时间段,脑容量这么小的古人类已经消失了。在同期,直立人已经在亚非欧兴起,尼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在欧洲演化。不过,它们都比纳莱迪人要更像现代人类得多。它们主要靠双足行走,会使用工具,脑子最小也有现代人类的四分之三大。
基于骨骼的大小,科学家们推断纳莱迪人身高约为1.4米,体重约为40千克。未参与此次研究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古人类学家比尔·荣格思(Bill Jungers)说道,“它们比我想象的要小。”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伯纳德·伍德(Bernard Wood)倒是一点儿都不意外。在几个月前,他就打赌说纳莱迪人化石最老不会超过50万年。对他来说,纳莱迪人较为现代的手、足才是关键,其他更原始的特征是误导性的。
伍德猜测,纳莱迪人可能在较后的时间从其他古人类那里分化出来,但分化出来后就生活得相对隔绝,与其他古人类竞争较少,因而也没有进化出较大的大脑。如果无需肩负一个又大又重的颅骨,其他像骨盆、肩膀这样的身体特征就会显得更为原始。
伯杰则猜测,纳莱迪人可能是最为原始的一种早期古人类,它们可能在近200万年前就出现了。它们又“原始”又“现代”的特征,显示现代人类的进化过程远比科学家之前想象得复杂。如果纳迪莱人真的从200万年前活到了20万年前,主流的“越竞争脑子越大”的观念就岌岌可危。“这一直就是个传说,现在该到头了。”伯杰说道。
学界的质疑
除了年代测定之外,伯杰团队还在论文中提出了其他推断结果,比如纳莱迪人的手已经足够“现代”,可以制造工具。在这一区域发现过一些中石器时代的工具,此前,科学家们认为它们是直立人(Homo erectus)甚至是智人(Homo sapiens)留下的。现在,伯杰认为它们实际的主人可能是纳莱迪人。
不过,据《科学》杂志报道,这一点遭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荣格思就指出,他承认纳莱迪人的手确实可能制造并使用工具,但他认为伯杰的说法站不住脚,毕竟,没有证据表明工具、火和其他文明迹象和这些化石存在直接联系。他说道:“李喜欢挑战极限,超出手头的信息之外。”
此外,伯杰推测两个洞穴里的骸骨是被纳莱迪人埋在那里的。不过,仪式性地处理尸体代表了比较高级的物种。这意味着该物种拥有意象化思维,并把自身视为自然界外独立的一部分。有些学者指出,即使这些尸体真的是刻意被扔到洞里的,也可能是智人的直接祖先们干的。
还有一些人怀疑伯杰是故意把一些化石埋在两个洞穴里,纳莱迪人的化石里混入了其他古人类的化石,因而显示出了一些更现代的特征。不过,这些说法只是纯粹的猜测。
而伯杰表示,他目前首要的任务是继续搜寻石器和其他证据,以分析纳莱迪人是否具有一些现代的行为特征。就在上个星期,伯杰团队开始了新一轮洞穴考古工作。“我们是冲着那些核心问题去的,那里有火种吗?那里有DNA吗?”伯杰说道。
2017-05-22
-
美国古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霸王龙咬力惊人 相当于3辆小汽车产生的力量
美国古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霸王龙咬力惊人,相当于3辆小汽车产生的力量(化石网配图)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微特稿(袁原):美国古生物学家研究发现,霸王龙闭合嘴巴的咬力惊人,能瞬间粉碎骨骼,这相当于3辆小汽车才能产生的力量。
古生物学家分析了霸王龙现存“近亲”鳄鱼和鸟类等生物,并结合电脑模型还原霸王龙下颌肌肉,推测霸王龙闭合嘴巴能产生3630公斤咬力,是所有恐龙之最。
这种巨大咬力传导到霸王龙圆锥形、18厘米长的牙齿能产生每平方厘米3.03万公斤的强大压力,令霸王龙能够咬穿几乎任何血肉骨骼。
北美洲出土的有霸王龙咬痕的三角龙骨骼化石显示,霸王龙的牙齿能够咬穿骨头。研究领头人俄克拉何马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吉尼亚克说,能够粉碎骨头的咬力令霸王龙得以享用“高风险、高回报”的资源。“构成骨骼的矿物质和肥厚的骨髓是奖励,风险在于咬骨头可能造成严重的牙齿损伤,令其难以甚至不可能有效捕猎,”他说。
研究显示,霸王龙的咬力超过任何现存动物,但并非史上最强。存活于霸王龙生存年代几百万年前的恐鳄能产生1.04万公斤咬力。
相关研究发表于英国《科学报告》杂志。
2017-05-22
-
最新研究认为尼安德特人13万年前或已抵达美洲
最新研究认为尼安德特人13万年前或已抵达美洲
(化石网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表令人吃惊的新报告,在南加州发现一头类似大象的乳齿象,其骨头和牙齿明显被石头砸碎,或是古人类使用的锤石打击造成。假如属实,这将证明早于13万年前已有人类踏足美洲土地,比起科学家认为的1.5万年,早了11.5万年,同时他们可能是尼安德特人。
报告于上周三在《自然》杂志发表。科学家早在1992年于圣迭戈的一条州际高速公路上,发现了一些乳齿象残骸。研究人员指,部份碎骨来自乳齿象粗状的大腿,除了古人类外,那个时代没有其他捕食者可以破开乳齿象的腿骨。他们也发现骨头上有螺旋形裂缝,暗示是人为因素造成。
研究负责人、美国旧石器时代研究中心主任霍伦(Steve Holen)称:“这些残骸明显有被人类砸碎的痕迹。”由于年代太久远,该名用石头砸骨头者,未必是我们本身的物种成员。研究员猜测可能是尼安德特人,但现场没有发现遗骸,他们亦打算利用新方法分析碎骨,以找出古人类存在的更多证据。
2017-05-22
-
甘肃“泾川人”化石发现纪实 或将改写人类进化史
(左起)李盛华、黄慰文、刘玉林、刘武、张怀群在牛角沟现场。
“泾川人”头骨化石发现地。
(化石网报道)据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张怀群):1974年5月1日,刘玉林在甘肃泾川县泾明公社白家大队牛角沟发现人类头骨化石。1983年,他带着这部分人类头骨化石到北京去见古人类学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贾兰坡,贾兰坡说:“就是它,就是人化石!”这部分化石后被考古界命名为“泾川人”。这是继“蓝田人”“大荔人”发现之后,至甘肃“武山人”发现之前,陕西以西广大地域间发现的首个人类头骨化石,这个发现,或将改写人类进化史。
牛角沟发现人类头骨化石
1973年10月6日中午时分,甘肃泾川县泾明公社驻队干部刘玉林正和农民在后河劳动,大队副支书史有连跑来说:“公社来人了,要你马上回公社去!”后河离公社20多里,当时已错过班车,也无自行车,刘玉林只能小跑加步行。离公社还有多一半路程时,一辆吉普车突然在他身边停下,拉上他直奔公社。
在公社门口,慕刘玉林之名而来的贾兰坡教授一行及有关领导、专家正焦急等待因发现旧石器而有名气的刘玉林,要看他捡到的宝物。刘玉林从办公桌下拿出三块破石头,贾老边看一块较大的石头,指着其上的疤痕对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卫奇说:“非常典型,人工打击痕迹非常清楚!还有这层厚厚的钙质结核层(石皮),应该是旧石器没有问题!”接着又看了另外两个石片,都认为是人工打制的石器。贾老问刘玉林:“你是怎么认出它们是石器的?”刘玉林脱口而出:“是书上看的!”贾老笑了笑说:“这些石头都不是自然破碎的,是人有意打出来的!这是石头和石器的根本区别。”贾老让刘玉林带他们去看捡到石器的地点,即从公社门前过泾河,经苏家河再去白家大队。
一场暴雨后,车子陷在河滩淤泥中,公社领导叫来农机站的拖拉机把吉普车拖出烂泥坑,只好绕道公路到吊堡子,然后趟水过河。不能下水的叫了农民背过河去,刘玉林也背一人过了河,大家步行约1里路到了白家东沟,在沟口不远处的沙砾层中发现了一些动物化石。刘玉林找到了一枚三趾马牙,贾老认为地层比较古老,不是出石器的地层,刘玉林便带他们到东沟东岸的牛角沟出石器的灰绿黄色地层出露的地方。贾老仔细察看后,很肯定地说:“这里应该是出石器的地层,你今后要多关注这个地方,有可能发现更多的石器,还有发现人类化石的可能。”他还仔细察看了周围的地形地貌,脸上不时露出微笑,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将来一定会有重大发现。
自贾兰坡教授来过后,刘玉林时常到东沟去转悠,在发现了牛角沟出石器的地层,又先后发现了马、牛、鼢鼠、犀牛等动物化石和80多件石核、石片和石器。
1974年5月1日,全公社劳力集中在白家东沟植树造林,下午收工后,刘玉林沿着沟边走,想看看动过土的地方是否会有新的发现,结果在沟口一块新平整出台地上旁边的水平沟旁,发现了一片很薄的骨片。刘玉林起初以为是动物化石,但捡起来仔细一看,又好像是人的头骨碎片,他便在挖出的积土中翻来翻去寻找,终于找到了四五块骨片,经过拼对能拼接在一起,但离一个完整的头骨还差很多。刘玉林整整在那里折腾了一个多星期,共找到右额骨鳞部一小片、右顶骨的大部、较完整的右颞骨、枕骨的大部和左顶骨的一小部分,可拼接成一个不完整的人类头盖骨。
这是不是人类化石?刘玉林不敢肯定,以他的经验,凡动物化石都有很脆、易折不弯的特性,即没有柔韧性,又有很强的吸附性。试验的方法很简单,他把化石放在舌尖上,化石马上与舌尖粘住了。这件头骨破碎成多片,说明它是脆弱的,从表面看也与普通骨头有明显的区别,他认为是化石,但他说了有谁能相信呢?刘玉林先后找了县文化馆、地区博物馆和省博物馆的专家看过,没有一个人敢肯定它就是人类化石。刘玉林不甘心,一直没有舍得扔掉,这些化石整整跟了他10年。
“泾川人”究竟是女性还是男性
1983年,任平凉地区博物馆文物保管员的刘玉林把自己捡到的石器和头骨化石带到北京去见贾兰坡教授,贾老仔细看了头骨标本后说:“就是它,就是人化石!”马上叫来工作人员把化石拿去重新粘结修复,又当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卫奇的面安排了研究事宜,石器和头盖骨化石即留在了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1984年,《甘肃泾川发现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一文在《人类学学报》以刘玉林、黄慰文、林一璞联名发表。文章提出,甘肃泾川人类头盖骨代表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青年个体,它在人类进化系统上处于晚期智人的地位,它所显示的人种方面的特征与蒙古人种相符。该化石从此被考古界命名为“泾川人”,亦称“泾川少女”“平凉少女”“平凉人”。
这是陕西“蓝田人”“大荔人”发现之后,至1984年甘肃武山发现“武山人”化石之前,陕西以西广大地域间发现的首个人类头骨化石。
2006年5月10日,国际前史及原史科学协会常委兼执行委员、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教授,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主任刘武教授、硕士研究生李海军和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李盛华教授及省城记者与专家们冒雨赶赴泾川县,途经平凉市,找到已退休在家的原平凉市博物馆馆长刘玉林,于当日下午5时赶到泾川县。5月11日上午,刘玉林及县上有关人员将专家们带到了“泾川人”发现地牛角沟,实地考察化石出土地点的地层、地貌、地质结构,在刘玉林指认的发现原点采取地层土样,准备将其带回去进行年代测定。当天下午,在县文体局会议室举行了“泾川人”头骨化石迎回仪式。黄慰文教授代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将“泾川人”头骨化石交到发现者刘玉林手中后,刘玉林当即转赠给泾川县博物馆收藏,刘玉林也因此被泾川县人民政府授予“功侔泰斗”的匾牌和证书。
黄慰文教授对当时跟随采访的记者说:“世界上的古人类化石很稀有,我国的也屈指可数。而此前对‘泾川人’化石的研究也过于简单,该化石里面也许还有更多的信息没有被发现,如果停留于简单的研究,就亏待了‘泾川人’化石的价值。另一方面,一些外国专家认为,中国人的历史不超过几千年,没有史前历史,要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就必须找到有力的证据。因此,对‘泾川人’实际年代的重新鉴定和研究具有非同一般的国际意义”。刘武教授认为:“现在国际学术界争论的热点是现代人从哪里来,目前国外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来自非洲。因此,重新研究鉴定‘泾川人’化石的年代,对于现代中国人起源的科学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李盛华教授说:“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释光实验室的仪器是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最好的,如果对‘泾川人’发现地点采样准确,最后准确测定‘泾川人’所处环境、当时的年代,可以解决很多有争议的实际问题。”
专家们回京返港后用了近5年的时间,对“泾川人”化石出土地点的地理、地质环境、实际年代及化石本身的各种特征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重新研究和测定,提出了以下科学结论:
1.“泾川人”化石出土地点的准确年代,经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李盛华教授用光释光仪器对2006年5月在化石出土地点采取的土样进行测定,准确年代为1.5万年至4.8万年(2万至5万年)。地质时代为更新世晚期。
2.“泾川人”化石的性别及年龄,经古人类研究所研究生李海军、中科院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秀杰对中外诸多化石人头骨对比鉴定,“泾川人”化石为一个年龄为20多岁的男性个体。
3.“泾川人”化石经李海军、吴秀杰、李盛华、黄慰文、刘武等专家对亚洲、欧洲及我国诸多化石人头骨的多项指标进行测量对比,“泾川人”头骨的大部分性状表现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内,体现出很现代的特点。也就是说“泾川人”化石属于更新世晚期的现代人。也有少数项目仍体现出其原始性。
4.中国晚期智人中都没有枕外隆凸,只有“泾川人”化石头骨有枕外隆凸,而在欧洲晚期智人有枕外隆凸,可能为泾川与欧洲基因交流的证据。
“泾川人”是更新世晚期的现代人
关于“泾川人”化石出土地点的年代尚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与萨拉乌苏、峙峪遗址大体相当,而晚于更新世早期的丁村”(刘玉林、黄慰文、林一璞《甘肃泾川发现的人类化石和旧石器》《人类学学报》1984)。一种认为“泾川人”化石地层时代可能较萨拉乌苏遗址为晚,且化石发现地点距地表较浅,可能偏新”(谢骏义《甘肃武山发现的人类化石》《史前研究》1996第4期)。香港大学李盛华教授用光释光法解决了这一问题,测定结果为1.5至4.8万年(约2至5万年),为更新世晚期。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甘肃历史》中对“泾川人”化石年代的界定就是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修定的。
这为古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模式”、为中国的现代人起源于中国本土提供了有力证据,对世界现代人起源于非洲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挑战。
科学家们提出“中国古人类的进化可以用‘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模式’作简约的概括,中国现代人的起源也不超出这样的轮廓,但未能赢得国外部分人类学家的赞同,原因之一是我国还未发现欧亚现代人起源的关键时期、即4至1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的属于现代人的头骨化石,而在近东却发现了许多”(吴新智《20世纪的中国人类古生物学研究与展望》《人类学学报》1998第3期)。而“泾川人”头骨化石正是处于4至10万年这一时段,属于更新世晚期2万至5万年的现代人(李海军、吴秀杰《甘肃泾川化石人类头骨性别鉴定》《人类学学报》2007年第26卷第2期)。
事实上,更新世晚期人类进化的程度是有差别的。
研究者还把“泾川人”与“武山人”化石头骨作了对比。在年代、性别、年龄上都很接近,有些数值相似,但更多性状体现差异较大,“武山头骨显示的性状为晚期智人,而泾川头骨的大部分性状表现位于现代人变异范围内,现出很现代的特点。武山所处地区,旧石器地点分布很少;而泾川位于陇东,旧石器地点分布很多。泾川是关中通往河套的中间地带,距陕西大荔、山西丁村、宁夏水洞沟等古文化遗址都不远。古文化极有可能通过这一区域向西向北交流。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更新世晚期渭水流域和黄土高原人类的群内差异很大,人类演化程度有很大区别,有些地区已经很现代了,而有些地区相对还保留较多原始特征”(李海军、吴秀杰《甘肃泾川化石人类头骨性别鉴定》)。即有些已经进化为现代人,有些还处于晚期智人阶段。“泾川人”头骨化石就是更新世晚期人类已经进化成现代人的证据。
考古研究人员发现,泾川头骨有枕外隆凸,欧洲晚期智人亦有枕外隆凸,可能为泾川与欧洲基因交流的证据。
研究证明,“亚洲与欧洲更新世晚期人类在测量性状上没有明显区别。而在中国晚期智人中只有泾川头骨有枕外隆凸,而在欧洲晚期智人中有枕外隆凸,可能为泾川与欧洲基因交流的证据。泾川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地理位置似乎完全可以能为基因交流提供可能”(李海军、吴秀杰《甘肃泾川化石人类头骨性别鉴定》《人类学学报》2007年第26卷第2期)。古人类学家经过对非洲、欧洲、亚洲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化石人类头骨研究,得出了人类进化是“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进化模式,泾川头骨“枕外隆凸”的存在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往我们认为‘北京人’是中国人的祖先,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同现代中国人并没有前后继承的关系。‘山顶洞人’的脑容量和骨骼特征跟今天的中国人没有太大差别,但无法连接我们与远古祖先之间的断层。那么连续进化理论就难于立足。2008年1月,国家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联合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发现了距今8至10万年左右的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许昌人’不仅可能是‘北京人’的后代,同时还应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许昌人’的发现为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学说提供了重要实证。”(路运洪《“许昌人”头盖骨:现代人类起源再诠释》)
刘玉林说,“‘许昌人’因此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发现,名列榜首。由此,‘泾川人’化石地点也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提升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在牛角沟‘泾川人’化石地点还发现了大角鹿角化石和几件石器,其中一件为半透明的肉红色石英岩打制而成,制作非常精美,工艺水平很高,这些材料为进一步研究‘泾川人’化石地点提供了新的资料。‘许昌人’的发现和‘泾川人’的再研究,为现代人类多地区起源和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学说提供了证据。证明现代中国人起源于中国本土,而不是来源于非洲,中国不但有7000年的华夏文明,而且有数十万年的史前历史。我们为生于这片土地而自豪,我们为长于这片土地而骄傲。”
如今,“泾川人”已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和《中国古人类化石》一书。限于篇幅,刘玉林发现的甘肃最早的人类遗址、60万年前的泾川“大岭上”及数百个考古成果难以悉述,但是,“泾川人”的亮点和新意是头骨有“枕外隆凸”,这应是人类互动的结果,互动应是人类的本来。而当代世人最钟情的是我从哪里来?总以为各地人的原籍脱不了本县市、本省区划。实际上,当洛阳铲遇上大数据,当人类化石相拥基因工程,以往的一切发现、结论与价值将不断被刷新或颠覆。在此启迪下重读古丝绸之路上全球的古人互动史卷,殆知泾川在内的古丝绸之路上数千年间来往的世界各国的人,或回到故乡,或随机就地定居,这应该是自然的。一是经商理财必须远离故乡,二是因战乱、“奴隶是商品”、杂户身份无人身自由而回不了故乡,从而定居世界各地。几万年前的亚洲“泾川人”与欧洲人尚且皆有“枕外隆凸”,或为泾川与欧洲基因交流的证据。以此眼光回眸“泾川人”“枕外隆凸”的亮点和生存时空、考古价值,我们会悟道:人类本来就是在互动中前进的,人类无限文明还待更智能地互动,地球村很小,大宇宙不远,“一带一路”必将引领人类以不可想象的可能方式互动、交流、共同进步,创造魔幻般的传奇。(本版图片由“泾川人”头骨化石发现者刘玉林提供)
2017-05-22
-
北海道鹉川町白垩纪地层挖掘出日本最大鸭嘴龙科新物种恐龙骨骼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中时电子报:日本北海道穂别博物馆27日公开日本最大的白垩纪草食恐龙化石,这具化石还可能是新的物种。
根据日本《读卖新闻》报导,日本北海道鹉川町穂别博物馆27日宣布,确认发现日本最大的完整恐龙化石。这批恐龙化石自白垩纪(7200万年前)的地层挖掘出,为大型草食性恐龙,属鸭嘴龙科,头部至尾部长约8米,高约3.5米,可能是鸭嘴龙科恐龙的新物种。
北海道大学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小林快次表示,这次发现的大型恐龙化石能够保存如此完整,是非常罕见的事,能更深入了解恐龙繁盛时期的环境。他也说,这是日本恐龙研究史上最大的发现。
该批化石最初在2003年被挖掘出;2011年时小林快次确认为恐龙化石;北海道大学的研究团队与穂别博物馆从2013年起展开大规模挖掘调查,迄今已发现1600多块的化石,穂别博物馆在确认了颚骨、脊椎、大腿骨等部位的化石190多块,判定属于同一恐龙,并在27日公开。
相关报道:北海道发现日本国内最大的恐龙全身骨骼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中新网:日媒报道,日本北海道大学与北海道鹉川町立穗别博物馆于本月27日宣布,确认发现日本国内最大的恐龙全身骨骼化石。
据报道,经推定,这是一只全长超过8米的白垩纪后期鸭嘴龙科恐龙,有可能属于新物种。
据悉,骨骼化石的一部分于2003年,从穗别町(现鹉川町)穗别约7200万年前的地层中被挖掘。2011年,北海道大学综合博物馆准教授小林快次确认其为恐龙化石。2013年起,北海道大学与穗别博物馆展开了大规模的发掘调查。
小林准表示:“这是(日本)国内首次发现白垩纪后期,而且是食草恐龙的全身骨骼。可以说是日本恐龙研究史上最大级别的发现。”
相关报道:北海道发现日本国内最大的恐龙全身骨骼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环球网(实习编译:李畅然):日本《读卖新闻》4月28日报道,27日,北海道大学研究团队在北海道鹉川町,从白垩纪(距今7200万年前)时期地层挖掘出一具鸭嘴龙科恐龙骨骼化石。据了解,该化石已被确认为日本国内最大恐龙化石。
此次挖掘出的是大型植食性恐龙、鸭嘴龙科恐龙的化石,全长8米。据该研究团队负责人、北海道大学准教授小林快次介绍,此次发现的大型恐龙化石能够保存如此完整,实属罕见。
早在2003年,当地的化石收藏爱好者在鹉川镇惠别山林就已发现恐龙的尾椎骨化石。自2013年起,相关研究团队开展发掘调查工作,至今已清扫出化石1600余件,确认颚骨、脊椎、大腿骨等部位190余件,从而认定这些化石为同一架恐龙骨骼化石。
鸭嘴龙科恐龙生活在白垩纪后期,由于能较其他恐龙摄入更多饵料,生命力十分顽强。因此,即便在恐龙灭绝的白垩纪末期,鸭嘴龙科恐龙在世界范围内依然数量庞大。
2017-05-05
-
南非Ongeluk组发现24亿年前真菌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张章):《自然—生态与演化》本周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了一些拥有24亿年历史的化石,这些化石表现出了一些与现存的真菌相似的结构特征。化石的丝状外形有力地表明,它们或是极早期的真菌,或是一种前所未知的丝状生物,同样属于真核生物(包括所有动物、植物和真菌,但不包括细菌或古菌的生物分支)。这一发现对理解地球早期生命的演化非常重要,因为它们要么是最早的真菌(比此前已知最早的真菌早10亿至20亿年),要么是最早的真核生物化石(比此前已知最早的真核生物早5亿年)。
据保守估计,真菌起源于约4亿年前,但近期的一些研究报告了可能是14亿年前真菌的化石证据。 有人提出,真核生物在约27亿年前就已演化出来,但目前已知最早的真核生物化石卷曲藻(Grypania spiralis)只有19亿年历史。
在该研究中,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Stefan Bengtson及同事,描述了这些从南非Ongeluk组深处的岩芯中钻探出的化石,并使用了微观和光谱技术确认这些丝状生物的生物学起源。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化石是一种比头发丝更细的微小生物的遗迹,直径约为0.002~0.012毫米。它们生活在火山岩的空洞中。
人们此前认为真菌是在陆地上起源的,而在这些生物生活的年代,Ongeluk组位于海平面之下。研究人员指出了这一点的重要性。这些化石表明真菌的起源或许非常早,也使人们猜测当时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重要真核生物分支。
2017-05-05
-
研究人类进化史现新曙光:欧洲多个洞穴泥土沉积样本发现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亚人基因
研究人员在考古洞穴内抽取泥土沉积样本。
即使没有骨头或骨架等化石,科学家现在亦可以DNA对原始人进行研究。
(化石网报道)考古团队通常要透过发掘人类骸骨或化石,才可了解人类进化过程,外国一队考古团队有新发现,他们从多个洞穴内抽取泥土沉积样本,发现已绝种的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亚人的基因,意味日后考古学家或可靠基因测试。研究人类进化史,或不用再单靠骸骨或化石。
研究团队在欧洲多国探索7个曾发现原始生物化石的洞穴,虽未有发现化石,但收集到1.4万至55万年前的泥土样本,并将它们作DNA化验,发现猛玛象和洞熊等已绝种的古生物基因。考古专家迈耶(Matthias Meyer)指,研究团队收集到大量样本,所以要收窄范围,集中化验来自原始人的DNA。
最终,考古团队成功在4个考古洞穴中发现尼安德特人的DNA,部分DNA更在没有出土过原始人化石的泥层中发现。西班牙马德里国家科学博物馆科学家罗萨斯(Antonio Rosas)说:“这项研究代表重大的科学突破。”她表示,科学家现在亦可以DNA分辨哪些原始人居住在哪个洞穴和特定地层。
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