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4亿7000万年前的摩洛哥三叶虫化石让科学家解开这些似虫动物如何移动和进食
       
      Megistaspis hammondi化石样本可清晰看到脚的遗迹,让科学家可从它们的形状比对相同时期的「脚印」化石。 PHOTOGRAPH COURTESY MOROCCAN ANTI-ATLAS
       
    (化石网报道)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Michelle Z. Donahue 编译:张亦葳):摩洛哥的奇特三叶虫化石,让科学家逐一解开这些似虫动物如何移动和进食的谜团。
       
      科学家从罕见的化石仔细观察了保存近5亿年的动物肠子、脚和鳃。这些古老的柔软部位让大家对三叶虫的行为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这种类似昆虫的生物在地球早期海洋曾经称霸上亿年。
       
      古生物学家已确认2万种以上的三叶虫,但仍不甚了解这些动物到底如何移动或吃什么食物。因为经过漫长的时间,坚硬的外骨骼矿化成外观奇特的化石后,软组织通常已不复见。
       
      现在,迪亚哥?加西亚-贝利多(Diego García-Bellido)和胡安?卡洛斯?古堤耶瑞兹-马尔寇(Juan Carlos Gutiérrez-Marco)从一位私人搜藏家之手获得了三件保存完整的摩洛哥4亿7800万年前的三叶虫化石样本,学名为Megistaspis hammondi。他们对这些化石的研究论文已刊载于2017年1月的《科学报导》期刊。
       
      这些生物的脚、消化系统和鳃罕见且几近完整的保存下来,研究人员借此想像出它们生活的画面:海洋节肢动物在通过海底沉积物表层时一路忙碌地滤食着,不断吸上软泥以获得其中蕴藏的有机质和营养物。
       
      另外,科学家发现这些三叶虫的消化系统有一个中肠腺(midgut gland),那是现今节肢动物的掠食者具有的典型构造。中肠腺分泌的酵素可帮助分解和消化食物。不过,这些三叶虫也有嗉囊(crop),这种囊袋在现今以沉积物为食的动物体内很常见,用来储存和处理食物。
       
      由此发现,研究人员推断这种大盾壳虫(Megistaspis)主要以沉积物为食,但刚好经过较多肉质食物的地方时,也能从中摄取营养。
       
      「现今的节肢动物如果碰到一只死螃蟹,它们不会觉得『好恶心!』而置之不理──反而会吃掉它,因为它们需要能量,」澳洲阿德雷得大学的加西亚-贝利多说。 「像现今的节肢动物一样,三叶虫非常的灵活多变,为求生存就必须尽可能的利用生态环境中的所有资源。」
       
      连结线索
       
      这些大盾壳虫化石也帮助科学家了解同一时期最常见却又神秘的痕迹源自何处──5.4亿至2.5亿年前古生代沉积物上的奇怪「脚印」。
       
      仔细观察这三件挖掘自摩洛哥费札瓦塔地层(Fezouata formation)、约0.3公尺长的化石后,加西亚-贝利多和古堤耶瑞兹-马尔寇看见三叶虫脚上有粗短的刺。灵光乍现。
       
      「我说『我在哪里看过这种痕迹?』我的同事、生痕化石专家胡安?卡洛斯便说『等一下!克鲁兹皱痕(Cruziana rugosa)可能就是由这些脚所摩擦出来的』, 」加西亚-贝利多说。
       
      克鲁兹痕(Cruziana)并非动物遗骸,而是动物移动留下的化石痕迹。曾属于冈瓦纳(Gondwana)超大陆板块的岩石上有很多这种奇怪的条纹,冈瓦纳古陆在距今约2亿年前分离成现在的非洲、南美洲、澳洲、印度和南极洲大陆。
       
      加西亚-贝利多解释:「整个古生代几乎都有克鲁兹痕化石,但其中的皱痕(rugosa)出现的时空则和大盾壳虫特别相符,」也就是从4亿8800万年前至4亿4300万年前的那段时间。 「果不其然,那些脚上的刺和摩擦出的痕迹真的非常一致。」
       
      更早以前,三叶虫(例如大盾壳虫)造成克鲁兹痕和其他生痕化石的证据并不明确,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三叶虫专家葛雷戈?厄齐康(Greg Edgecombe)说道。某部份原因是,通常在沉积物中发现的生痕化石和三叶虫时间差距很大。
       
      「某些专家领袖甚至在思考,会不会像克鲁兹痕之类的痕迹其实是来自三叶虫,而非其他种类的节肢动物,」厄齐康说:「瞧,他们从全世界不同地方搜集到一大堆奥陶纪沉积物上的生痕化石,而这些痕迹和(大盾壳虫的」腹部解剖构造相符合。」
       
      加西亚-贝利多目前正在持续研究澳洲鸸鹋湾(Emu Bay)5亿4000万年前沉积物的早期生命,国家地理学会赞助了其中一部分的研究。他表示,大盾壳虫的发现应该会鼓励其他人搜寻更多三叶虫的柔软部位,以及不同脚型和生痕化石相符的其他可能原因。
       
      「还有很多的资讯就在某处,我们只要敞开心胸说『一起试着找找看吧』,」加西亚-贝利多说:「会找到的。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三叶虫的一切,不单是外形和大小,也包括它们的行为和体内结构,这是很值得持续下去的研究。」
    2017-02-17
  • 悟空翼龙类头饰研究最新成果:头饰非区分雌雄个体标志 是不同属种的鉴别特征
       
      悟空翼龙类头骨复原线条图(程心供图)a–中国鲲鹏翼龙; b–玲珑塔达尔文翼龙; c–新标本(IVPP V 17957); d–具有蛋的标本(ZMNH M8802/IVPP V 18403); e –未命名标本(IVPP V 17959); f –粗齿达尔文翼龙; g –模块达尔文翼龙. 比例尺: 50mm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17年2月10日,巴西科学院院刊(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ência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科研团队程心和蒋顺兴等关于悟空翼龙类头饰(头骨脊)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记述了一类新的头饰类型的基础上,总结了已发现的所有悟空翼龙类的头饰特征,讨论了悟空翼龙类的头饰功能,认为悟空翼龙类的头饰的有无不是区分雌雄个体的标志,而是不同属种的鉴别特征。
       
      大部分翼龙尤其在相对进步的翼手龙类中,很多属种都发育有形态、大小各异的头饰,这些头饰不仅形态上千变万化,而且生长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包括前上颌骨、额骨、顶骨、上枕骨以及下颌的齿骨都会发育成为组成头饰的一部分。翼龙头饰的多样性及其功能形态一直是翼龙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关于翼龙头饰的功能有着不同的观点,包括性别展示、体温调节、飞行和捕食时保持平衡及控制方向等。
       
      悟空翼龙类产自辽西侏罗纪燕辽生物群,主要分布在辽西建昌及其相邻周边的内蒙古宁城和河北青龙等地区,代表了翼龙演化的关键缺失环节。迄今为止,这一全新的翼龙类群不但保存大量完整的骨架及头饰,还有一些标本同时保存有蛋化石,这也是全世界为数不多的同时保存骨骼及其蛋的翼龙类群,对了解翼龙的产蛋生殖机理及雌雄鉴别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有研究者通过对一件不具头饰但在其体外的尾根部保存一枚蛋化石的悟空翼龙类标本的研究,推测其为产蛋的雌性个体。有趣的是,这同一标本从中间劈开的另外一半的负模后来也被汪筱林等发现,不但在其体外尾根部相同位置保留之前在正模发现的那枚蛋的印痕,而且在其体内腹腔中还保存有第二枚大小相同的蛋,揭示了翼龙这类飞行爬行动物仍然具有两条功能性输卵管的特征。同时,根据其骨骼形态特征,认为其不属于最初研究者确认的达尔文翼龙,而与同属悟空翼龙类的鲲鹏翼龙较为相似。有学者依据不具头饰但保存蛋的雌性标本认为,是否具有头饰是区分达尔文翼龙雌雄个体的标志,并且暗示所有不具头饰的悟空翼龙类的标本是雌性的模块达尔文翼龙,而具有头饰的标本是其雄性。然而,我们最新研究显示不论是从其骨骼特征还是头饰形态都不支持这一观点。
       
      这次研究还记述了一件新的悟空翼龙类标本,其头骨脊起始于鼻眶前孔前缘并向后一直延伸到眼眶之上,侧表面光滑不具纹饰,背缘平直,且前端不膨大。据此提出在悟空翼龙类中存在着不具头饰,以及起始位置、延展长度、表面纹饰、背缘形态、侧面形状都不尽相同的四种头饰类型。
       
      通过对比所有已经记述的悟空翼龙类标本的翼展和个体发育阶段后发现:不具头饰的中国鲲鹏翼龙与具头饰的玲珑塔达尔文翼龙体型大小接近,显示它们的头饰不是随个体发育从无到有出现的;尽管玲珑塔达尔文翼龙、新的标本和粗齿达尔文翼龙等属种的头饰呈现出随体型大小从短到长变化,但是三者的头饰形态,如背缘、表面纹饰等并未表现出连续变化的趋势;一属种未定的标本与粗齿达尔文翼龙处于相同的个体发育阶段,但是具有形态截然不同的两种头骨脊类型。因此,悟空翼龙类头饰的多样性不是个体发育的特征。
       
      到目前为止,有明确证据证明具有性双型头饰的雌雄翼龙仅有发现于中国的哈密翼龙、美国的无齿翼龙及巴西的Caiuajara dobruskii,但是它们都具有头饰,仅以头饰的不同形态、大小而不是头饰的有无作为区分雌雄个体的标志。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还通过对比悟空翼龙类的荐椎和腰带,发现具有头饰的玲珑塔达尔文翼龙发育相对最大的骨盆,比具有蛋的不具头饰的雌性个体的骨盆还大,这与一些研究者关于雄性个体具头饰且骨盆较小,雌性个体不具头饰且骨盆较大的结论显然不同。因此,是否具有头饰不能作为悟空翼龙类区分雌雄个体的标志。悟空翼龙类头饰的多样性,既不是个体发育造成的,也不是雌雄个体的标志,而是不同属种间的重要鉴定特征。
       
      2009年,汪筱林领导的中国和巴西科研团队首先研究命名了李氏悟空翼龙,并据此建立了悟空翼龙科,发现悟空翼龙类具有许多原始的“喙嘴龙类”和相对进步的翼手龙类的镶嵌特征,如外鼻孔和眶前孔已经愈合成鼻眶前孔,颈椎和掌骨相对加长,但加长程度居于“喙嘴龙类”和翼手龙类之间;具长尾,第五脚趾特别发育等。目前这一特殊的翼龙类群中已经命名了包括悟空翼龙、达尔文翼龙和鲲鹏翼龙等多个属种,是燕辽翼龙动物群的优势类群。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所有悟空翼龙科的成员构成一个单系,是翼手龙亚目的姊妹群,不过悟空翼龙科内部的系统关系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2017-02-17
  • 云南昭通巨型水獭化石再揭新种起源之谜
       
      昭通水獭与现生水獭头骨大小和体重对比图 王晓鸣供图
       
    (化石网报道)据光明日报(张勇):日前,在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人类实验室内,记者看到一具完整的水獭头骨化石,它是刚发现的名为似獾泰国水獭的新种。虽然只是约30厘米长的头骨化石,但它至少有600万年的历史。
       
      欧亚大陆最大水獭化石
       
      1月23日,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系统古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的这一成果。该化石是迄今欧亚大陆发现的体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獭化石之一。
       
      这具水獭完整头骨化石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共同组建的野外采掘队于2010年在云南昭通水塘坝发现的。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联合发掘又发现了不同个体的新标本,并由美国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王晓鸣领衔研究。
       
      据论文的第一作者王晓鸣介绍,水獭(水獭亚科)是鼬科中半水生的食肉动物。现生水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但其化石记录非常贫乏,尤其是距今6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时期。这一类群最早发现于泰国北部中中新世湄莫盆地,但多是一些零散的牙齿。云南昭通水塘坝化石地点最晚中新世褐煤层(距今约624万年)发现几乎完整的头骨、下颌骨和头后骨骼的化石组合,时代比泰国的同类标本晚了大约600万年。此前发表的华北榆社盆地早上新世(距今约500万年)的水獭头骨颌骨也应归为这一新种。
       
      王晓鸣认为,CT复原后的水獭头骨牙齿既像獾又像水獭,因此,昭通新发现的标本被命名为似獾泰国水獭。新发现的水獭的体重与狼相似,大约是欧亚大陆现生水獭的4倍,南美现生水獭的2倍,体重大于50公斤,身长1.5到2米,上、下颌骨大且非常有力,牙齿丘齿型颊齿,适合于咀嚼大型水生螺壳和贝类。水塘坝标本的完整性让科学家更好地了解水獭的进化史,表明似獾泰国水獭是水獭亚科最古老和最原始的支系之一。
       
      同一时代的昭通古猿与水獭
       
      一年前,一篇科学论文在自然出版集团子刊《科学报告》上发表,揭开了“最后的古猿”——昭通古猿在600万年前在昭通幸存之谜。而昭通古猿化石的发现地点也在昭通水塘坝。
       
      “我们的最初目的是寻找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人类起源缺环,找到了古猿幼年头骨。昭通剑齿象、中华乳齿象、似獾泰国水獭等动物是意外发现的伴生动物。水獭化石的发现地点与昭通古猿的发现地点相隔大约5米,发现地层层位比古猿发现的位置稍低,而且它们大体上都属于同一时代。”发现化石的野外发掘队队长、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吉学平说。
       
      王晓鸣认为,昭通与大约100万年后的山西黄土高原上的榆社盆地发现同一属的标本,水獭能够从东南亚到中国西南、华南再到华北,跨越多个纬度和气候带,显示这一类群独特的迁移扩散和适应能力,为研究这一新种的分类进化史、地理分布和形态功能分析提供了重要信息。
       
      昭通为何能成古老物种避难所
       
      为什么昭通能成为古猿和水獭新种的起源地和古老物种的避难所?昭通水塘坝究竟还隐藏着多少物种演化的秘密?
       
      据研究表明,当时的昭通盆地具有温暖、湿润的东亚季风气候,降水季节性变化显著,使昭通古猿和水獭有了一个长期适宜生存的地理环境。湿热的森林环境以及部分植物提供的果实和种子,可能是昭通古猿的重要食物来源。而浅水沼泽环境的水塘坝有丰富的螺壳和贝类及水生植物,是水獭的重要食物。这些因素都可能是晚中新世昭通古猿和水獭成功生存的主要原因。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项目负责人认为,水塘坝新近纪古生物化石群项目自2010年立项以来,确认了一批新属新种,并已经发现昭通中华乳齿象、似獾泰国水獭、昭通麂等动植物新属新种化石。这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水塘坝可能成为我国南方最晚中新世时期地质、古脊椎动物和古气候研究典型地点的地位。20多个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团队正在分工合作研究,目前已发表10多篇具有影响的研究论文。《光明日报》( 2017年02月14日 06版)
    2017-02-17
  • 人类的捕猎更有可能是澳大利亚史前大型动物灭绝的直接原因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社会科学报(闫勇/编译):美国《考古》杂志于1月20日在官网报道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联合科研团队的成果,该成果称,澳大利亚大陆4.5万年前许多大型动物的灭绝并非许多假说设想的那样与气候直接相关,人类的捕猎更有可能是其灭绝的直接原因。  
      大约距今4.5万年前,澳洲许多独特的大型动物,比如1000磅重的巨型袋鼠、400磅重的陆行鸟、25英尺长的巨蜥以及如小汽车般大的乌龟等都神秘地走向了灭绝。关于这次大型物种灭绝事件的原因,许多学者倾向于气候变化的影响,认为始于7万年前的干旱逐渐让澳大利亚大陆上大面积的桉树林缩小,大部分地区成为不毛之地,导致大型动物灭绝。   
      然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地质学教授吉福特·米勒(Gifford Miller)却有不同见解,他表示:“(当时)澳大利亚85%的体重超过100磅的动物在第一批人类到达之后迅速灭绝。”米勒和他的同事们收集了许多澳大利亚西南海岸的沉积岩的岩芯,这些岩芯中有花粉、灰尘和一些生长于食草动物粪便上的真菌孢子。通过沉积岩岩芯的这些信息,米勒等人建立了从距今15万年至距今4.5万年前的澳大利亚西南部气候和生态系统模型。模型运行的结果显示,这一时期澳大利亚西南部有着郁郁葱葱的植被,森林茂密,适合大型动物栖息。米勒说:“大约4.5万年前,这一地区树木和灌木的密度使得该地区成为大型动物最后的堡垒,没有显著的证据表明气候变化使这里的大型动物灭绝。”米勒等人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是大型动物灭绝的重要原因。但是不一定缘于密集的狩猎活动,低强度的狩猎也可能对物种造成重大影响。对于大型哺乳动物的地方小型种群来说,即使每年有一个年轻的雄性被猎杀,群体的繁殖能力也会逐渐下降并走向灭绝。
    2017-02-10
  • 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在云南昭通发现巨型水獭新种化石“似獾泰国水獭”
       
      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在云南昭通发现巨型水獭新种化石“似獾泰国水獭”
       
    (化石网报道)据云南网络广播电视台:中美法科学家共同研究确认了在云南昭通发现的巨型水獭新种化石,并命名为“似獾泰国水獭”,这是目前为止欧亚大陆发现的体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獭化石之一。这项成果近日(2017年1月23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系统古生物学》上。   
      水獭完整头骨化石是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宾西法利亚大学联合项目的野外采掘队2010年在昭通市太平乡水塘坝发现的,新发现的水獭体重与狼相似,大约是现生水獭的两倍,体重大于50公斤,身长1.5到2米,上、下颌骨大且非常有力,牙齿丘齿型颊齿,适合于咀嚼大型水生螺壳和贝类。地层剖面研究显示600万年前的水塘坝属于浅水沼泽环境,螺壳和贝类及水生植物非常丰富。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我们当初的昭通气候比较温润潮湿,这样的一个环境和今天差距非常之大,我们在古生物研究当中要定一个新种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为它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也是一个重大发现。”   
      专家认为:CT复原后的水獭头骨牙齿既像獾又像水獭,这一类群最早发现于泰国北部中中新世湄莫盆地,但标本仅为一些零散的牙齿。因此,昭通新发现的标本被命名为似獾泰国水獭,这一类群代表东亚地区已经灭绝的古老的水獭支系。同时,化石发现时因地层挤压严重变形,经CT复原显示与水獭和獾相似的头骨和牙齿特征,这对研究这一新种的分类进化史和形态功能分析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关报道:600万年前的昭通水塘坝曾是物种“避难所”   
      (化石网报道)据昆明日报:昭通水塘坝化石地点于2007年进入科学家的视野,2009年发现距今600万年的古猿头骨化石,引起国内外轰动。经过中美20多位科研人员多年联合研究,至今已确认并发表了昭通中华乳齿象、似獾泰国水挞昭通麂、皱皮花椒、云南芡实等动植物新属、新种化石。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未解之谜不断被揭开。   
      惊现600万年前古猿头骨化石
       
       
      昭通古猿头骨出土状态
       
      2009年10月至11月,研究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第二次采掘,惊现古猿头骨化石,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古地磁年代测定,昭通古猿生活在距今620至610万年间的晚中新世末期,是云南古猿中时代最年轻的代表,也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古猿都已灭绝以后残存的代表。与云南其他地区发现的古猿相比,昭通的头骨化石标本更接近禄丰古猿,因而被暂时归入禄丰古猿属,是禄丰古猿属的一个新种。   
      改写中华乳齿象起源和迁移史
       
      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
       
      发现并确认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改写了中华乳齿象的起源和迁移史。中华乳齿象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一种独特的长鼻类化石,上新世和早更新世时期在该地区广泛分布,之前最早发现于中国山西的榆社盆地。  
      然而,由于缺乏更早的化石记录,国际上主流学术观点一直认为,中华乳齿象是由美洲的居维叶象亚科的某一成员进化而来,在上新世时进入东亚,到达中国北方。在昭通水塘坝新发现的中华乳齿象头骨化石,把中华乳齿象的化石记录又向前推进了约一百万年,并且把中华乳齿象最早起源地推向了中国云南含古猿的晚中新世地层分布区。   
      曾是貘类动物演化中心
       
      云南貘下颌骨化石
       
      云南貘牙齿列
       
      貘类动物起源于北美始新世早期,体型较小,后来发展为美洲和欧亚大陆特有动物。我国晚中新世到早上新世的貘化石发现很稀少。   
      1978年,北京自然博物馆时墨庄等人在云南一四三煤田地质队的协助下在昭通永乐褐煤矿采掘到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他们依据其中的几件貘化石下颌骨残段建立一新种——云南貘,并认为其地质时代为距今250万年至300多万年的晚上新世。但当时这一发现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导致野外和室内研究工作中断多年。   
      2007年以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在昭通昭阳区太平乡水塘坝地层中发现貘类下颌骨化石,首次确定了该化石群的出土层位。这些标本的发现是研究中新世末期貘类动物演化的珍贵材料。初步研究认为云南貘及其近亲可能是晚新生代貘类动物的直接祖先,云南貘分布的时代前后持续了大约500万年。   
      由此,中、美、瑞三国学者共同提出,云南昭通水塘坝等古猿分布区曾是貘类动物演化中心。
    2017-02-10
  • 浙江新发现一批恐龙新物种和众多国内外首次发现的化石
       
      大量蛋类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浙江在线(俞吉吉):你知道吗,在距今约6500万年至1.45亿年前的白垩纪,浙江省的许多地方是恐龙的乐园。   
      近日,记者从浙江省文物局了解到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和浙江自然博物馆联合申报的“浙江省恐龙化石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项目荣获2016年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项目实施过程中,新发现了11种珍稀恐龙化石,已鉴定出8种为新属、新种,原生态保存的25枚1窝陆龟蛋化石、晚白垩世翼龙脚印和水鸟脚印遗迹等化石,均是国内外首次发现。   
      1问:新发现的物种和化石长啥样?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高级工程师俞方明和参与鉴定的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金幸生研究员。   
      据俞方明介绍,项目由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实施,浙江自然博物馆共同完成,于2006年10月开展,2013年6月完成,历时6年余,其中野外4年。调查与研究范围涉及浙江省金衢、新嵊、天台、仙居、丽水、壶镇、小雄、永康和遂昌湖山等9个白垩纪盆地(约占全省白垩纪盆地总面积76%),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通过大量野外实地观察、化石清理和鉴定,部分重要地段的抢救性挖掘,以及前人资料的收集与系统的综合研究,查明浙江省恐龙化石具有分布广、产地多、品种丰富和罕见品种多等特征。查明浙江省有恐龙化石产地(18个县、市)82处、316个化石点。查明和鉴定出浙江省有恐龙5科6属6种,恐龙蛋化石7科10属20余种。其中包括中国东阳龙、丽水浙江龙、天台越龙、始丰天台龙等恐龙新种,以及南马东阳蛋、桥下巨型长形蛋、田思村副蜂窝蛋、大孔副蜂窝蛋等新蛋种。同时,蒋氏网格蛋、蒋氏陆龟蛋等化石的鉴定,填补了浙江省这类蛋化石的空白。经鉴定,产自天台盆地的西峡巨型长形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恐龙蛋。   
      2问:恐龙化石的发掘是如何开展的?   
      金幸生表示,恐龙化石绝不像墓葬,头尾完整地埋在土中。大多数情况下,化石是残缺不齐并且四处星散的。把深藏于地底、历经地质变迁的化石碎片最终化作展览馆内令人叹为观止的整体骨架,有赖科学家们极度细致耐心的工作。因此发现一块较大的化石后,科学家先是小心探索其四周界限,一点点挖掉泥土,确定化石的实际大小。然后,以石膏将化石打包,架上木条。随后将化石底部挖空,再插入铁钎,这是为了将化石翻转过来,再包上石膏。这样,发掘才算完成。之后,是漫长的修复过程:用精细的锤子、钻子、凿子等工具,使骨骼一点点从整块石头中剥离出来。最后,反复尝试、比对,搭建复原骨架,缺失的骨骼根据恐龙的形态结构另外制作。   
      项目采用创新的研究思路,综合运用了区域地质学、古生物学、岩相古地理学、地史学、岩石化学和地层年代学等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首次系统全面地阐明了浙江省恐龙和恐龙蛋化石的种类和分布以及当时的环境背景等,这是一种创举。结合蛋壳痕量元素、DNA实验、化石表部病变等研究成果,对恐龙生存、繁衍和灭绝进行探索。   
      俞方明表示,盆地地层多红层沉积,恐龙骨骼和蛋化石也多现于盆地,浙江省内又以天台和东阳两地化石产地发现最多,“恐龙蛋化石小则4厘米,大则48厘米,蛋壳有厚的,有薄的,有表面光滑的、粗糙的,也有表面彩色的和有花纹状的,非常丰富”。   
      恐龙是如何灭绝的?这一直是个谜。综合前人研究,项目组也提出了他们的设想:在浙江地质历史上,白垩纪早、中时期生态环境良好,植被茂盛,动物丰富,恐龙繁衍,晚白垩世末发生灾变,环境恶劣,最终导致恐龙消亡。至于发生灾变的主要原因,他们比较认同“行星撞击地球说”。他们猜想,是否有这种可能:行星撞击地球,溅起大量土壤、尘埃和放射性物质,并产生高温或大量热量,使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引发地球的地壳运动,地震、断裂活动和火山爆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时断时续,并还时常夹着狂风和暴雨的恶劣气候,火山爆发喷出的岩浆、火山灰和有毒有害气体,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撞击事件造成大片森林死亡,绿草枯萎,即使存活的植物也从土壤、空气和水中吸收了大量的有毒和放射性物质。因此,恐龙的食物链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恐龙消亡或引起遗传基因变异。   
      此外,项目编写有科研专著《浙江恐龙—浙江省恐龙化石调查与研究》、《调查与评价报告》、《产地及化石照片集》、《化石登录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2篇,其中8篇为SCI收录。   
      项目成果还广泛用于地勘、博物馆和高等院校的生产、教学和科普教育等多方面,为东阳市和天台县申报了国家级重要古生物化石产地保护区,并获国家批准。   
      国内知名专家评审鉴定认为:“本项目是我国首个以省为单位的恐龙化石综合调查与评价,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是浙江省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和全面的恐龙化石调查和研究成果,有一系列新的发现,并发表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成果,大大丰富了白垩纪恐龙化石的科学内容,在国内外引起很大的关注和反响,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在国内大范围古生物化石资源调查和保护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建议国土资源部向全国推广。本项目成果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综合研究深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多家应用单位的高度评价,社会效益大,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6年4月,项目获《浙江省“十二五”十大地质成果奖》,2016年10月,项目荣获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俞方明表示,浙江省的恐龙化石此前给人的印象是稀少的,这次调查与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取得原创性丰硕成果,丰富了我国恐龙化石名录,为国内外同行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区域方向,使浙江省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最为丰富的恐龙化石产地之一。   
      他还透露,恐龙骨架只要发现约23%便可全部复原。是不是很神奇?
    2017-02-10
  • 发现1.3亿年前早白垩世反鸟类“多齿胫羽鸟”:尾综骨与尾羽在鸟类早期演化中相互独立
       
      多齿胫羽鸟羽毛和色素体,胫跗骨羽毛复原以及早期鸟类后肢羽毛演化(王敏供图)
       
      中生代鸟类系统树,示意主要支系分异世间,尾综骨和胫腓骨的主要演化(王敏供图)
       
      多齿胫羽鸟复原图(史爱娟,王敏供图)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17年2月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周忠和、邹晶梅,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泮燕红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报道了一件发现于1.3亿年前的早白垩世反鸟类——多齿胫羽鸟(Cruralispennia multidonta),揭示了尾综骨与尾羽在鸟类早期演化中是相互独立的,还发现了一类形态特殊的羽毛。
       
      反鸟类是中生代鸟类演化最为成功的类群,构成今鸟型类的姐妹群(所有的现生鸟类都是从今鸟型类演化而来)。新化石发现于1.3亿年前的花吉营组。虽然属于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反鸟类之一,新鸟却保存了很多进步的特征,包括胸骨后缘具有两对突起、小翼指退化、腓骨与尾综骨缩短等,明显区别于同层位发现的其它鸟类;新鸟的下颌具有14枚牙齿,是目前已知下颌齿数最多的反鸟类,揭示了大量的形态分异在反鸟类演化初期就已经出现了。
       
      在恐龙向鸟类的演化过程中,尾骨的变化最为显著。不同于恐龙所具有的长尾骨,现生鸟类的尾骨显著缩短,特别是最后几枚尾椎愈合成一个尾综骨(pygostyle)。现生鸟类的尾综骨在侧视时呈犁状(plough-shaped),其表面附有肌肉和纤维脂肪而能够控制扇状尾羽的展开和闭合,构成飞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这样的犁状尾综骨仅出现在今鸟型类,而扇状尾羽也多在今鸟型类中发现;相反,在反鸟类和其它更为原始的鸟类中(如孔子鸟和会鸟),尾综骨形态结构单一而呈长杆状(rod-shaped),特别是末端没有向背侧弯曲,相对长度明显大于今鸟型类,因此它们的尾综骨仅仅是尾骨缩短的结果,而扇状尾羽也很少在这些鸟类中发现。因此,研究者普遍认为犁状尾综骨和扇状尾羽是同步演化的。然而多齿胫羽鸟的发现挑战了这一观点。多齿胫羽鸟的尾综骨显著缩短,相对长度与今鸟型类相近。更为重要的是,其尾综骨的末端向背侧弯曲,从而形成了和今鸟型类完全相同的犁状尾综骨。研究者利用判别分析构建中生代鸟类尾综骨的形态空间,也证实了多齿胫羽鸟的尾综骨与今鸟型类尾综骨的形态更为接近。然而,多齿胫羽鸟并不具有扇状尾羽;相反地,它的尾羽都是非羽片状的,表明今鸟型类的尾综骨通过平行演化的方式至少在一类反鸟类中出现了,而“犁状尾综骨——扇状尾羽的协同演化”假说需要重新考虑。
       
      研究者在多齿胫羽鸟的胫跗骨上观察到了一类奇特的羽毛。这些羽毛长约12—16mm,整体呈线状,但是在其最末端却分散出细小的分支。研究者认为这些细小的末端分支代表了单一的羽支,这些羽支的主要部分愈合而成羽轴,仅在末端发散开来。鸟类后肢羽毛主要为两种形态:羽片状和绒羽状;而上述多齿胫羽鸟的后肢羽毛不同于所有已知的现生或着化石羽毛的形态结构,代表了羽毛演化中一类绝灭的羽毛形态——近端线状而具有丝状的末梢分枝(proximally wire-like part with a short filamentous distal tip,PWFDTs)。通过对多齿胫羽鸟羽毛进行扫面电镜观察,研究者发现胫跗骨羽毛的色素体形态明显不同于身体其它部位的羽毛,而色素体的几何形态与其颜色是相关的,表明这些胫跗骨羽毛具有不同的颜色。多齿胫羽鸟的胫跗骨羽毛显然不具有空气动力学作用,而其不同于绒羽的结构说明其保温/隔热的作用有限,因此研究者推测这样的羽毛可能用于吸引异性,这也与色素体所反映的不同颜色相互佐证。
       
      此外,多齿胫羽鸟还提供了其它重要的特征演化信息,如腓骨的缩短代表了这一进步特征的最早出现。对其骨骼显微结构的观察发现,研究者推测多齿胫羽鸟能够在一年左右的时间达到成年,不同于其它反鸟类所具有的缓慢生长模式。通过对中生代鸟类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多齿胫羽鸟被归入较为进步的反鸟类,这与其相对古老的层位不一致。通过对主要支系分异时间的估算,由于多齿胫羽鸟的发现,使得早白垩世主要鸟类支系的起源和分异时间要比之前的认识提早很多。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的资助。
    2017-02-10
  • 云南文山发现的马蹄荷叶片和托叶化石研究建立的化石新种——尖叶马蹄荷
      
        现生马蹄荷的与化石点的分布格局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东亚植物区(Eastern Asiatic Flora)可以分为“中国-日本”与“中国-喜马拉雅”两个亚区。不同的地质历史与气候共同影响造成了这两个亚区植物区系上的差异,两个区域间还出现了物种互相渗透的现象,尤其是大量的中国-喜马拉雅的类群侵入中国-日本区域。青藏高原隆升很有可能是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驱动力,但直到现在对这种影响的范围、强度以及作用模式依然不甚清楚。    
      马蹄荷属(Exbucklandia)为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常绿大乔木,仅有3个现生种。各个种的形态与其分布区域有着严格相关性,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该类群的化石形态来了解其在地质历史上的分布区变化。 
      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博士研究生黄健在周浙昆研究员的指导下,通过对在云南文山发现的马蹄荷叶片和托叶化石的研究,建立了基于叶片的化石新种:尖叶马蹄荷(Exbucklandia acutifolia)。化石记录表明马蹄荷属曾广泛地存在于北美和东亚,而随后北美种群的灭绝导致了该属目前仅存于东亚地区。尖叶马蹄荷的叶形态最接近现生的大果马蹄荷(E. tonkinensis),这一树种目前分布在中国-日本森林区域之中,然而化石产地区域现已被中国-喜马拉雅分布的马蹄荷(E. populnea)所覆盖。这说明马蹄荷属不同物种之间的分布区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已经发生了变化,而总体的趋势便是中国-喜马拉雅区域的扩张以及中国-日本区域的退缩。另外,结合叶片形态、最近亲缘种的生境、共存植物的生境以及植物群的气候重建,均表明尖叶马蹄荷生活在一个相对今天降雨量更高的环境中。 
      该项研究成果以Miocene Exbucklandia (Hamamelidaceae) from Yunnan, China and its biogeographic and palaeoecologic implications为题发表于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41372035, No. U1502231)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 No. 2012CB821900)的共同支持。
    2017-02-10
  • 中国云南省禄丰龙肋骨化石中发现保存完好的蛋白质
       
      

     
      

     
      中国云南省禄丰龙肋骨化石中发现保存完好的蛋白质
       
    (化石网报道)据腾讯科学(罗辑/编译):研究人员发现一块保存有蛋白质的恐龙肋骨化石,这块恐龙肋骨化石存在于1亿9千5百万年前,如果这只恐龙还活着的话,蛋白质就是在其血管和神经里。生物的骨头存留在岩石中,形成化石,在此过程中有机物质被分解,但是,这块化石中保存有蛋白质。它对研究人员研究恐龙生物学比研究一般的化石更有意义。这个突破性发现使蛋白质保存历史向前推了1亿年,该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该研究发现,这是禄丰龙的骨头化石,禄丰龙长约6米,生活在侏罗纪时代的早期,约2亿到1亿9千5百万年前。这块草食性恐龙的化石发现于中国西南部的云南省。这项研究是由多伦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Robert Reisz博士领导,在肋骨中发现两种蛋白质。第一中是胶原蛋白,一种结构蛋白,所有动物的皮肤和结缔组织都存在。第二种是赤铁矿,可能来自恐龙的血液。研究人员说,赤铁矿对于胶原蛋白的保存是至关重要的,赤铁矿可能来自恐龙血液中的血红蛋白。
       
      为了弄清楚骨头中还有那些物质,跨学科研究小组的研究人员使用在台湾的国家同步辐射研究中心的同步加速器实验技术。利用磁铁使粒子在400英尺的多环形轨道中加速。粒子在加速的过程中会发出光子。当光子击中骨头时,研究人员可以根据它吸收了什么光子来判断含有那些物质。使用这些技术,研究人员在分析骨头时,不用完全把它切开,只要做一个切面,使血管爆露出来就可。在研究肋骨样本的时候,也不用先净化,降低污染样品的风险。该小组确保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没有污染样品。该小组严格防止污染样品。在用水清洗样品的时候,意外的冲走一些蛋白质,后来改用酒精。
       
      这并不是研究人员首次发现恐龙蛋白。在2015年,发表在《蛋白质组学》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发现恐龙静脉保存完好的化石。其结构是一个30英尺(9米)长的曾经居住在现在的美国蒙大纳州的短冠龙的腿骨。主要研究人员和分子古生物学家Tim Cleland,在他还是北卡罗莱纳大学的一名学生时,使用高分辨质谱偶然发现这种组织。Cleland先生在发现存在于血管壁中肌球蛋白后,认为此结构是一种古老的静脉团。此结论和以前的发现不同。特别是软组织,通常被认为是来源于细菌或真菌的污染。
       
      虽然有许多理论来解释恐龙灭绝的原因,从小行星撞击到大规模火山爆发,最近的研究表明,可能是两者都有。流星冲击波造成一场世界性火山爆发和地震,结束了恐龙长达1亿8千万年的统治。那时地球表面大多都是被尘埃覆盖,意味着地球生物挣扎多年,对生物链造成极大的影响。
       
      研究人员最近宣布,他们已经发现证据证明,印度境内的德干岩群火山的活跃性是西克苏鲁伯撞击5万年左右后的两倍。地球上都是硫磺气体和尘埃。撞击和火山活动造成巨大的气候变化。这种气候变化类似于全球爆发核战争,造成核冬天,使太阳光照射不到地球表面,而导致气候的巨大变化。
       
      相关报道:恐龙化石发现最古老软组织 台湾有功
       
      (化石网报道)据中央社(许湘欣):科学家今天宣布,在1亿9500万年前的草食性长颈恐龙的肋骨化石中,发现现存最古老的软组织残留物。台湾的国家同步辐射研究中心也对这项全新发现贡献一份心力。   
      法新社报导,研究团队在刊载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最新研究指出,这项发现让他们有机会获得罕见线索,可望对这种绝种已久的动物生物构造与演化有更进一步了解。   
      现今保存的恐龙骨骸中,这类存在于化石内的线索多数都已逸失。   
      研究共同作者、多伦多密西沙加市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 Mississauga)研究人员瑞兹(Robert Reisz)说:「我们在1亿95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中发现蛋白质,比当前任何类似的发现都要早至少1亿2000万年。」   
      他进一步说:「这种蛋白质是构成动物软组织的单位,能够了解如何保存下来,让人非常兴奋。」   
      瑞兹与团队利用台湾国家同步辐射研究中心的光子束扫描早株罗纪(Early Jurassic)时期常见的禄丰龙(Lufengosaurus)肋骨骨头化石内部,特别是其化学成分。   
      他们在肋骨细小骨管中发现胶原蛋白证据,推断这「可能是这只恐龙活着时用来供应骨头细胞血液的血管残留物。」   
      不过,这是否让人们有机会发现恐龙DNA,有一天可以进行复制?   
      瑞兹说:「不,现在根本都还是空想。」
    2017-02-03
  • 陕西寒武纪最早期的微型后口动物——冠状皱囊动物
       
      皱囊动物演化树
       
      自1996年起,该团队先后在《自然》《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13篇研究论文
       
    (化石网报道)据西北大学(李琛):伦敦当地时间1月30日16时(北京时间1月31日0时)在线提前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Nature),以封面亮点文章的形式,发表了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和剑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单位合作研究的重要成果——《陕西寒武纪最早期的微型后口动物》。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韩健研究员等在陕西南部宽川铺生物群中微型动物化石的研究中,发现了最古老的原始后口动物——冠状皱囊动物。这种成体仅1毫米的微型动物,被认为代表着显生宙最早期的微型人类远祖至亲。这一发现,将对人类早期祖先的认知,由距今5.2亿年前推至5.35亿年前(十分接近显生宙起点),其体积则也由“厘米级”推至“毫米级”。   
      “如果将澄江动物群中的后口动物大爆发比作一挂鞭炮燃起的话,此次 ‘皱囊动物’的发现,相当于找到了这挂鞭炮的引线。”论文的通讯作者舒德干院士这样评价该成果。   
      科学界已有共识,地球上所有动物共同构成了在亲缘上彼此关联的动物界或动物谱系树。动物界中数以亿计的古今成员依其谱系演化关系可以归并为基础动物、原口动物、后口动物三个亚界。其中,人类是后口动物亚界的一员,其起源演化受到学术界特别关注。   
      多年来,韩健研究小组运用酸蚀法、显微电镜、显微CT等技术对距今5.35亿年的陕南宽川铺生物群中微型动物化石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毫米级的原始后口动物——冠状皱囊动物。这种动物呈椭球形,成体大小约1毫米左右,腹面具有可伸缩的环状口部,表面有4对体锥,却无尾部和肛门。最重要的是,它出现了被认为是鳃裂构造雏型的成对排水鳃孔。所有特征显示,这种最古老、最原始的后口动物,很可能就是科学界期盼已久的后口动物亚界的一个根,对深入探讨两侧对称动物的躯体构型起源具有重大意义。   
      正如本期《自然》杂志封面推介说明,后口动物亚界中的皱囊动物与人类远祖密切相关:面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一经典人文命题,所有宗教流派皆不能给出真实可信的答案;唯有科学,尤其是进化生物学正在以详实的可靠证据不断接近真理,逼近历史真实。   
      “数百万年来,人类近祖从古猿进化到现代人类,在基因组和形态学仅仅经历了一些小修小补的改良,而人类远祖在进化上的里程碑式创新则主要发生在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大爆发。5.2亿年前,澄江动物群中的‘天下第一鱼——昆明鱼目’代表着刚刚创造出头脑和原始脊椎的‘宏型’人类祖先;而5.35亿年前的皱囊动物应该与创造雏形鳃裂的微型人类远祖亲密相关。”舒德干说。   
      借助生物学和古生物学信息构建动物谱系树并探寻其起源,是理清人类远古祖先演化脉络的前提。由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舒德干院士领军的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来对云南澄江生物群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揭示出脊椎动物、头索动物、尾索动物、棘皮动物、古虫动物等后口动物亚界几乎所有门类的原始代表,进而首次构建了完整的早期动物树框架图,并提出三幕式寒武纪大爆发依次形成三个动物亚界的新假说,?为人类探索早期远祖的来龙去脉提供了基础证据。自1996年起,该团队先后在《自然》《科学》杂志上连续发表了13篇研究论文,其中《中国发现具有“节肢”的早寒武世叶足动物》成果在《自然》杂志2011年2月24日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另有3篇以《自然》Article长文形式发表。其中2项成果获得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项成果获得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团队先后于2003年、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团队先后于2003年、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   
      此次在陕南宽川铺生物群微型动物化石的研究发现,开启了毫米级微型后口动物始祖研究的新篇章。   
      目前该论文为《自然》杂志在线提前面世,该期杂志纸质印刷本将于2月9日正式出版。
    2017-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