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南京古生物所举行“春节送温暖 新年话心语”座谈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和关心受疫情影响留所过年的研究生情况,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多次强调关爱研究生和加强留所研究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副所长王军深入研究生宿舍进行了节前走访检查,为研究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和学生的安全保障提出指导意见。此外,人教处还举行了“春节送温暖”活动,为留所的10名研究生发放了春节慰问品,让他们只身在南京也能过上一个精神富足、温暖甜蜜的春节。
       2月2日下午,南京古生物所还就留所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召开了“春节送温暖 新年话心语”座谈会。人事教育处相关负责人等参加座谈会,会议由王军主持。
       会上,王军向大家传达了所领导对大家的关心和慰问,给就地过年的学生和博士后送上了祝福,并认真听取了在场人员的发言。大家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别阐述了自己在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围绕假期入所安排、实验室开放时间、健身器材使用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随后,王军就大家提出的相关问题作了现场答复和后续安排,同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安全第一,建议大家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的疫情防控措施;二是合理安排作息,建议大家注意协调工作和生活节奏,做好劳逸结合;三是牢记中国传统文化,要求大家勿忘给家人致以节日的问候,保持与家人的联系。
    07
    2021-02
  • 重估埃迪卡拉纪海洋的氧化还原状态
    通常认为,氧气是复杂多细胞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条件之一。孕育了地球上最早的复杂多细胞生物的埃迪卡拉纪海洋,其深层海水是否发生了大规模氧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伟副研究员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了解当时海洋的氧化状态提供了新的证据,相关成果于2021年1月2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地质学》(Geology)。
      通常认为,氧气是复杂多细胞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条件之一。孕育了地球上最早的复杂多细胞生物的埃迪卡拉纪海洋,其深层海水是否发生了大规模氧化?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伟副研究员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了解当时海洋的氧化状态提供了新的证据,相关成果于2021年1月27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地质学》(Geology)。
      距今6.35–5.38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是地球生命演化的关键转折时期。该时期地层中产出了大量由复杂多细胞生命组成的化石生物群,例如:华南扬子地台的“蓝田生物群”、“瓮安生物群”、“庙河生物群”及“石板滩生物群”等。复杂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它们的出现代表着当时海洋环境中含氧量的增高,但是许多研究却认为新元古代晚期埃迪卡拉纪海洋的深水区仍处于还原状态。
      近期,南京古生物所王伟副研究员、关成国助理研究员和周传明研究员等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同事合作,利用黄铁矿硫同位素原位微区分析方法(nanoSIMS),并结合岩石学和矿物学分析,揭示了埃迪卡拉纪海洋中的硫酸根库容量比先前估计的要高,表明当时深层海水可能已经开始大规模氧化。同时,本研究指出全岩硫同位素指标在古环境重建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洋环境的恢复多借助于地球化学手段,硫同位素是其中最常用的地化指标之一。在大气含氧量普遍较低的情况下,陆源硫酸根离子是海洋的重要氧化剂,对古海洋深水区的氧化起到关键性作用。在硫酸盐还原细菌作用下,硫酸根与有机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硫同位素在氧化态(硫酸根)和还原态(例如黄铁矿)中发生同位素分馏。尽管引发硫同位素分馏的因素很多,但其分馏程度(Δ34S=δ34SCAS–δ34SPy)常用来反推地质历史时期海洋环境中的硫酸根浓度和古海洋的氧化能力。
      埃迪卡拉纪沉积地层中的硫同位素组成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不同沉积层位的Δ34S值存在较大变化范围(0~50‰)。综合其他地化指标,普遍认为埃迪卡拉纪较大范围的Δ34S值与该时期海洋中较低的硫酸根浓度有关(深水区硫酸根浓度< 1 mM)。然而,以往传统硫同位素方法的应用多采取全岩分析手段,缺乏系统的岩石学和矿物学分析,并未充分考虑沉积硫化物(例如黄铁矿)形成过程及后期成岩作用的复杂性。早期的方法有可能导致所提取的古海水中的同位素信号叠加了其他介质(例如孔隙水、成岩后期的地下水体)的信号,致使我们对当时海洋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的认识产生偏差。
      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团队以埃迪卡拉纪深水相蓝田岩芯样品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埃迪卡拉系蓝田组硫同位素组成复杂变化的原因,并评估了全岩硫同位素方法恢复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洋环境的可靠性。连续、完整、新鲜的岩芯样品为进行系统可靠的岩石学和矿物学观察,以及地球化学分析提供了有力保障。
      研究结果表明:1)埃迪卡拉纪蓝田岩芯中的沉积黄铁矿主要存在两种形态:草莓状黄铁矿和自形/半自形黄铁矿。草莓状黄铁矿具中等大小的粒径范围(5.9 ± 2.0 μm – 8.7 ± 4.1 μm),具较低且稳定的同位素组成(δ34SPy均值为–25.3 ± 6.2‰),形成于底层水体或沉积物的浅表面,代表了开放的形成环境。部分草莓状黄铁矿具有成岩过程中形成的重结晶和包壳现象,与保存完好的草莓状黄铁矿相比,它们的硫同位素数值相对较高但仍为负值;2)与之相比,自形/半自形黄铁矿具立方体、五角十二面体和八面体晶形,以单晶体和聚合体形态存在,具较高而变化范围较大的δ34SPy值(12.6 ± 13.3‰)。推测它们形成于与上覆水体不甚通畅的封闭环境,较大的值域分布应为在孔隙水微环境中发生的瑞利分馏导致的库效应所致;3)草莓状黄铁矿和自形/半自形黄铁矿中的δ34SPy值相差较大,在同一样品中两者的δ34SPy值最大差异可达43.6 ± 4.5‰。剖面中全岩δ34SPy值的变化应由样品中草莓状黄铁矿和自形/半自形黄铁矿组成比例不同导致,并不能反映海水中硫酸根浓度水平的变化。
      研究表明形成于开放水体环境、未经成岩作用改造的草莓状黄铁矿的硫同位素组成最有可能代表底层水体的同位素分馏状态,可以作为恢复古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研究载体。本研究还基于硫循环模型,估算了埃迪卡拉纪硫酸根浓度,认为以往基于全岩硫同位素的研究很可能严重低估了此时期海洋中的硫酸根浓度及其海洋氧化能力,推测埃迪卡拉纪硫酸根库容量可能已经足够满足深层海水的氧化,从而为复杂多细胞生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本研究的样品采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在南京古生物所实验室完成,nanoSIMS同位素测试在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纳米离子探针实验室完成。
      此项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Wei Wang*, Yongliang Hu, A. Drew Muscente, Huan Cui, Chengguo Guan, Jialong Hao, Chuanming Zhou*, 2021, Revisiting Ediacaran sulfur isotope chemostratigraphy with in situ nanoSIMS analysis of sedimentary pyrite. Geology, v. 49, https://doi.org/10.1130/G48262.1
      图1 埃迪卡拉纪深水相蓝田组中的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图2 埃迪卡拉纪深水相蓝田组黄铁矿的主要形态及其原位微区硫同位素组成特征
      
    02
    2021-02
  • 南京古生物所纪委召开2020年总结学习会暨纪委委员述职

      1月12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纪委召开2020年工作总结会。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蔡华伟从加强理论学习、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监督责任、推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督促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执纪审查工作、抓经常性教育、抓制度建设等十个方面对2020年纪委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对2021年工作进行了初步规划。会议还讨论了春节前工作安排并明确了纪委委员述职要求。
      1月28日,南京古生物所纪委召开传达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及纪委委员述职会,会议由蔡华伟主持,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杨涛到会指导。
      蔡华伟首先带领大家学习了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全会强调深刻领会和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纪检监察机关要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全会首次提出坚决查处科研管理等方面的腐败问题,有力削减存量、有效遏制增量。
      蔡华伟指出,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谋划好研究所纪委2021年工作,团结全所职工,聚焦科研管理等重点领域做好监督工作,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抓好科研诚信工作,切实加强纪监审自身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督铁军,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确保研究所“十四五”规划和率先行动计划第二阶段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和建所七十周年。
      本次会议,其他四位纪委委员从政治学习、日常监督、制度建设、信访件查处、科研诚信建设、发挥作用等方面进行了述职。
      杨涛在发言时首先肯定了纪委一年来的工作,希望纪委在新的一年里持续做好日常监督和重点领域风险防控,注意发挥支部纪检委员的作用,加强对党外人士的教育引导,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以及研究所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保驾护航作用。
    02
    2021-02
  • 新化石澄清玉门鞘蠊的分类地位

      玉门鞘蠊科(Umenocoleidae)最早发现于甘肃酒泉盆地下白垩统,是当今争议最大的昆虫化石类群之一。该类群先后被不同学者归入鞘翅目基干类群、蜚蠊目、革翅目、螳螂目等完全不同的目级单元,而主要原因在于其前翅与鞘翅目基干类群、网翅总目(包括蜚蠊目、螳螂目及传统意义上的白蚁)的一些类群和原革翅目的前翅在脉序上非常类似。近年,部分欧美学者认为玉门鞘蠊科应当仅包括其模式属——玉门鞘蠊属(Umenocoleus),将其再次归入鞘翅目,并认为该科是鞘翅目其余类群的姊妹群;而仍有学者坚持将其归入网翅总目。若新分类为真,玉门鞘蠊的分类地位在鞘翅目的起源及早期演化上将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玉门鞘蠊的分类地位仍然存在很大争议。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研究生罗慈航在王博研究员和张海春研究员的指导下,基于玉门鞘蠊模式种(弯脉玉门鞘蠊Umenocoleussinuatus)的模式标本产地、层位以及新采集标本,通过细致的形态学研究和系统发育分析,提出玉门鞘蠊是网翅总目的一个特化的类群,与奇翅目近缘。该研究不仅解决了古昆虫学上由来已久(近50年)的一个争议,也揭示了玉门鞘蠊与原始甲虫的相似性是趋同演化的结果。该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远古世界》(Palaeoworld)杂志。
      研究团队对甘肃酒泉盆地下白垩统发现的三块新的玉门鞘蠊化石进行了研究,并重新研究了吉林下白垩统大拉子组的多脉玉门鞘蠊(Umenocoleus nervosus)模式标本和两块保存于缅甸琥珀中与弯脉玉门鞘蠊关系密切的昆虫化石。在扫描电镜下,研究人员发现玉门鞘蠊前翅上的杯状凹陷虽然在肉眼上类似于鞘翅目基干类群和现生的原鞘亚目鞘翅上的窗格结构,但其微观结构明显不同。
      研究人员进一步选取了72个特征和36个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玉门鞘蠊是网翅总目内一类特化的类群,与近期新发现的奇翅目近缘。玉门鞘蠊硬化的前翅极有可能是与鞘翅目基干类群和现生的原鞘亚目趋同演化的结果。研究还发现,玉门鞘蠊虽然在早白垩世时期广泛分布于地球上,但之后很快就走向灭绝,这很可能与裸子植物的衰退和多食亚目甲虫的兴起有关。玉门鞘蠊与奇翅目一样,是网翅总目占据新的生态位的又一次失败演化试验。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和第二次青藏联合科考项目的资助。南京古生物所方艳、王春朝协助完成了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实验。
      论文信息:Luo, C.-H., Beutel, R.G., Thomson, U.R., Zheng, D.-R., Li, J.-H., Zhao, X.-Y., Zhang, H.-C., Wang, B., 2021. Beetle or roach: systematic position of the enigmatic Umenocoleidae based on new material from Zhonggou Formation in Jiuquan, Northwest China, and a morphocladistic analysis. Palaeoworld.https://doi.org/10.1016/j.palwor.2021.01.003
      图1 玉门鞘蠊标本照片与线条图
      图2 玉门鞘蠊的系统发育位置示意图与其在早白垩世的分布图
      图3 玉门鞘蠊的生态复原图(黎家豪绘制)
      
    29
    2021-01
  • 华南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发现最早的陆生真菌状化石

      真菌是何时开始登陆的?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中外多家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从我国华南瓮安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距今~6.35亿年前地层中首次报道了黄铁矿化的真菌状微体化石,代表了当时已经占据由地表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孔洞环境的最早的真菌类生物。相关成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
      生物登上陆地是生命演化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陆地从此由一片荒芜变得生机勃勃。真菌在这一登陆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大陆风化、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与其他陆生生物的生态相互作用方面,它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虽然真菌和植物、动物是统治着当今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大主要多细胞生物类群,但是相对于植物和动物而言,真菌常常被人们所忽视。有些真菌在繁殖阶段时能以“子实体”的形式长出地面,这也就是人们所熟知的蘑菇。常见的真菌还有酿酒酵母、青霉等。但更多的真菌却是以营养体形式生活在隐秘环境中(如土壤、腐木等)的菌丝结构,因此很难被人们所察觉,即使它们的生物量实际上非常巨大。 
      真菌是岩石和矿物发生生物风化时的重要媒介。通过生物机械和生物化学的过程,真菌参与一些重要的营养元素(如碳、氮、磷和硫)和金属元素(如钠、镁、钙、锰和铁等)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部分元素还是构成生物体以及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物质。同时,真菌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分解者。腐生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从而把无机碳和其他营养物质返还到环境中供植物循环利用。真菌还能和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结构——菌根系统,帮助植物吸收水、分解并吸收无机盐矿物等。真菌和绿藻或蓝细菌也可以形成互利共生的地衣体,能生活在各种寒、旱等极端陆生环境中,被称为“植物界的拓荒先锋”。事实上,早期的植物登陆就被认为是真菌与光合生物共生后产生的结果。 
      真菌对生机盎然的陆地生态系统如此之重要,那么它们是在何时首次登上陆地的呢?通过分子钟推测,真菌可能在距今约15-9亿年前就已经起源。但因为真菌的丝体非常脆弱,难以保存成化石,且它们通常生活在风化剥蚀区,而非沉积区,使得早期真菌的化石记录很少。目前公认最早的可靠陆生真菌化石记录来自于苏格兰的莱尼燧石(距今约4.1亿年前),其中极为难得地记录了真菌多种类群(比如壶菌门、子囊菌门和球囊菌门等)的早期形态和生活史。而在前寒武纪,真菌化石更是稀少,且都保存于海相环境中,因此并不能确定它们是否原来生长在陆地环境。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的庞科副研究员、周传明研究员和万斌副研究员,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博士生甘甜、罗泰义研究员,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肖书海教授)、贵州师范学院(周光红副教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黎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易栖如博士),以及美国辛辛那提大学(Andrew D. Czaja副教授)等中外多家单位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从我国华南瓮安地区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底部盖帽白云岩(距今~6.35亿年前)的席状孔洞(sheet-cavity)硅质胶结物中首次报道了黄铁矿化的真菌状微体化石。这些微体化石代表了当时已经占据由地表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孔洞环境的真菌类生物。它们在这种隐秘的生境中悄悄地开启了真菌适应并改造陆地环境的历程。相关成果已在《自然》(Nature)杂志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 
      这些微体化石以黄铁矿化的形式三维保存,同时保留了少量的有机物残留。研究人员利用一系列的原位分析技术,对化石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观察、三维重建和多种元素、同位素、谱学等分析。 
      研究发现,微体化石主要由两类结构组成:一种是可多次分叉的丝体;另一种是与丝体相连接的空心球体。其中,丝体按照直径大小的区别,可分为形态类型A(直径在5-9微米之间)和形态类型B(直径在2-3.4微米之间)。丝体长度可超过几百个微米,甚至更长。丝体内部是空心的,没有横向的隔壁。 
      两种类型的丝体都可以进行多次分叉,包括二歧分枝和单轴分枝。有些单轴分枝的丝体中短的侧枝可以发生较大幅度弯曲;相邻的短侧枝可相互靠近,甚至最终融合在一起。发生融合的短侧枝,既可以来自同一根主丝体,形成“A”形分枝融合系统;也可以来自不同的主丝体,形成“H”形或者梯形分枝融合系统。而当融合现象在一个丝状体系统中多次发生时,便可以形成密集的网状结构。 
      与丝体相连的球体是中空的。形态类型A和B的丝体都可与一种小的球体(直径在10-26微米之间)相连,它们既可以出现在丝体的中间,也可以在丝体的末端连接。此外,还有一种大的球体(直径在36-102微米之间),可以与类型A的丝体相切,或者被其从球体中间穿过。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微体化石可以解释成生活在溶蚀孔洞环境中的真菌类生物,并且可以与现生的接合菌类进行很好的对比;它们的丝体代表了没有分隔的菌丝结构,小的球体代表了用于繁殖的厚垣孢子,而大的球体则可能是与菌丝体共生的生物体。 
      该枚真菌状微体化石保存于陡山沱组底部盖帽白云岩的席状孔洞硅质胶结物中,丝体有时被玉髓质葡萄状结构和晚期成岩作用形成的脉所截断。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提出围绕盖帽白云岩、溶蚀孔洞、真菌状化石形成过程中各个地质事件之间的一种可能模式:(1)在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结束后,在距今约6.35亿年前发生了盖帽白云岩沉积,由于冰川的快速消融导致陆壳和海洋大陆架部分发生反弹,导致了盖帽白云岩被暴露出海平面、发生喀斯特溶蚀等事件,最终在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双重影响下,使得在盖帽白云岩中形成了席状孔洞;(2)在席状孔洞形成之后不久,钙质胶结物,包括多种洞穴堆积物,就开始充填其中的空间;(3)真菌状生物及其共生生物,占据了席状孔洞的内表面,它们在生长和/或死亡后不久,就被孔洞中不断形成的葡萄状胶结物包埋,其形态结构被三维保存下来(发生在距今约6.35-6.32亿年前);(4)后续发生微体化石的黄铁矿化、玉髓交代、热液活动影响、粗晶方解石沉积等过程,但发生的具体时间和次序目前仍不是很清楚,值得肯定的是,它们发生在陡山沱组第二段沉积形成之前(在距今约6.32亿年之前)。 
      本次研究表明:真菌状生物至少在距今约6.35-6.32亿年之间就已经登上了隐秘的喀斯特溶蚀孔洞环境。它们比显生宙莱尼燧石等环境中保存的陆生真菌化石提前了2亿多年,也比最早的陆生高等植物化石记录(隐孢子)提前了至少1亿年。 
      在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早期的沉积地层中,有广泛分布的大量磷酸盐沉积,反映了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时显著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变化。长期以来这些磷酸盐大量沉积的原因一直困扰着地球化学家。而对于早期动物多样性的了解,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来自于磷酸盐矿物对生物矿化和软躯体后生动物的交代和(或)模铸的保存。有些学者推测真菌在这一地球化学环境转变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次研究发现的真菌状化石为这一假说提供了佐证。由真菌引导的生物风化,有可能在“雪球地球”事件结束后不久就开始在磷元素的富集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磷元素的富集也可以增加海洋的初级生产力。与此同时,生物风化会产生大量粘土矿物,而这些粘土矿物搬运到海洋中埋藏时也会增加有机碳的埋藏作用。更高的海洋生产力和更多的有机碳埋藏意味着,生产这些有机碳的光合作用过程产生的氧气,由于没有被后来有机质氧化所消耗掉而成了净增加量,从而有利于氧气浓度的增加,为埃迪卡拉纪复杂多细胞生命的出现和宏体动物的辐射铺平道路。 
      此项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留学基金委、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相关项目的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Gan, T., Luo, T.*, Pang, K.*, Zhou, C., Zhou, G., Wan, B., Li, G., Yi, Q., Czaja, A.D., Xiao, S.* Cryptic terrestrial fungus-like fossils in the early Ediacaran Period.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0975-1. 
      研究区域地质图及柱状图 
      类型A化石的丝体与相关的大、小球体
      类型B化石的丝体与相关的小球体
      两种类型化石丝体拉曼光谱分析
      
    28
    2021-01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2020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

      1月25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2020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本次会议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能力,坚守人民情怀,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主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摆问题,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加强班子政治建设,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提高政治本领。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杨涛主持会议。
      会前,所领导班子成员通过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方式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总书记致中科院建院70周年贺信、给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关于科技领域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对中科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广泛征求广大党员、职工对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意见建议;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部门负责同志之间开展谈心谈话;杨涛主持撰写了所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班子成员也认真撰写了个人发言提纲。通过这些准备工作,为开好民主生活会打牢了思想基础。
      会上,杨涛首先通报了南京古生物所2019年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查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会前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情况,并扣紧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主题,围绕5个方面代表所班子作对照检查。随后,所班子成员按照发言提纲,结合工作实际分别作对照检查和自我剖析,并开展认真的自我批评。所班子成员还联系职工群众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分管工作实际情况,相互之间严肃认真地开展了批评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达到了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
      最后,杨涛代表所班子做本次会议总结。他表示,通过此次民主生活会,所班子成员之间加强了交流沟通,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希望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将詹仁斌提出的“用心做事、提升能力、担当作为”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民主生活会的后续工作,持续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27
    2021-01
  • 机关二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1月1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机关二支部和研究生支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学四史、强初心、见行动”。活动分为三部分: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杨涛同志作“学好‘四史’牢记初心使命”主题报告、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及学习感悟与研讨。两个支部在宁共44名党员参加活动。会议由机关二支部支委胡妍妍主持。
      杨涛同志从“四史”学习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四史”学习教育是提升党性修养的需要、“四史”学习教育是提高工作能力的需要三个方面,阐述了学习“四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理论学习的最终目标是照进现实。学习“四史”要紧扣实际,在现实中自觉提升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进一步强化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坚定不移地做好科研工作。
      随后,与会党员共同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贺词回顾了2020年极不平凡的奋进历程,总结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果,赞颂了新变化、新气象,致敬了英雄的中国人民,并满怀信心展望新一年美好前景,充满了信心与力量,温暖人心、催人奋进,激发了中华儿女笃定前行的强大动力,点燃了中国人民的奋斗激情。
      之后,各位党员就本次会议主题展开讨论。许波同志结合自身岗位工作内容谈了心得体会,付衍哲同志也在会上提出了支部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将用“四史”学习着重加强学生党员的思想与理论知识学习。会议最后还就领导班子即将召开的民主生活会进行了意见征求。
    26
    2021-01
  •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委会一行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1月20日,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委会党组书记、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馆长陈泰敏一行调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及澄江古生物研究站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座谈。座谈会由杨涛主持。
      杨涛首先热烈欢迎了陈泰敏一行的到来并介绍了南京古生物所的基本情况,感谢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管委会长期以来对研究所发展的大力支持,同时表示后续将着重围绕澄江站科研工作、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科普工作等与地方紧密合作。
      陈泰敏介绍了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衷心感谢了南京古生物所长期以来对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建设的帮助与支持。他指出,此次调研收获颇丰,对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知识体系建设、展陈设计、运营模式等印象深刻。希望在后续博物馆升级改造过程中能够得到南京古生物所的支持,也期待有更多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机会。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王永栋向陈泰敏一行介绍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在升级改造中的经验,表示双方可以在后续科普研学和文创产品开发等方面探索更多合作机会。澄江站站长赵方臣表示南京古生物所有着科研平台优势,在博物馆知识体系建设以及后续科研工作等方面会尽可能提供帮助。
      随后,双方参会人员结合自身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就如何依托博物馆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等相关工作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和建议。
      座谈会前,陈泰敏一行详细参观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新展陈并与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
    21
    2021-01
  • 缅甸琥珀揭示发光甲虫的早期演化

      生物发光现象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生物中。在陆生动物中,能进行生物发光的物种大多都属于鞘翅目昆虫(俗称甲虫),而其中又以叩甲总科(萤火虫及其近亲)的物种最多。能够生物发光的叩甲总科的物种大部分归属于“萤类”(lampyroid),包括萤科(Lampyridae)、光萤科(Phengodidae)、雌光萤科(Rhagophthalmidae),以及于2020年新建立的华光叩甲科(Sinopyrophoridae)。在萤类分支中,除最基部的华光叩甲科外,萤科、光萤科与雌光萤科的物种身体均较为柔软,部分类群的雌性还具有幼态持续现象,但也正因此使得这一类群的物种很难被保存成为化石。除萤科于白垩纪缅甸琥珀及一些新生代地层中有化石记录外,其他类群化石此前尚未被正式报道。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助理李言达、副研究员蔡晨阳等人与捷克帕拉茨基大学、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及国内中山大学的同行合作,从缅甸琥珀中发现了叩甲总科的新科:白垩光萤科(Cretophengodidae)。这一新类群的发现对于研究叩甲总科中生物发光的起源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成果于2021年1月20日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研究人员在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约1亿年前)中发现了一枚保存较完好的阿扎白垩光萤(Cretophengodes azari Li, Kundrata, Tihelka & Cai, 2021)雄性标本(图1)。白垩光萤的触角具12节,呈双栉状,与现生的光萤科相似。然而白垩光萤的前胸腹板较发达,鞘翅完全覆盖腹部,腹部可见腹板6节,与光萤科及近缘的雌光萤科均不同。根据其形态特征,研究人员推测白垩光萤可能属于光萤科+雌光萤科进化枝的基干类群(图2)。
      白垩光萤的第1–3节可见腹板上具有一个浅色明亮区域,可解释为它的发光器官,其位置与雌光萤科中的一些物种十分相似。这一发现表明发光的萤类进化枝至少在白垩纪中期就已经发生了多样化。在白垩纪,软躯体叩甲的潜在捕食者(包括蚂蚁、青蛙、早期鸟类等)发生了快速分化,研究人员推测,白垩光萤中的发光器官或许与抵御这些捕食者有关(图3)。
      白垩光萤的发现也为这一类群的软躯体化及生物地理分布提供了新的见解。华光叩甲科昆虫的身体完全硬化,而萤类进化枝中的其余类群身体都发生了强烈的软化。白垩光萤的身体介于二者之间,处于中间过渡状态,填补了这一演化上的缺环。
      本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南京古生物所方艳高级工程师提供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支持,画师杨定华绘制了复原图。
      论文信息:Yan-Da Li, Robin Kundrata, Erik Tihelka, Zhenhua Liu, Diying Huang, Chenyang Cai* (2021) Cretophengodidae, a new Cretaceous beetle family sheds light on the evolution of bioluminescenc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0202730. Doi:10.1098/rspb.2020.2730.
      图1. 白垩光萤(Cretophengodes azari)及其现生近缘类群光萤科与雌光萤科
      图2. 白垩光萤科的系统位置
      图3. 阿扎白垩光萤(Cretophengodes azari)的生态复原图
      
    21
    2021-01
  • 白垩纪/古近纪界限前后湖泊生物群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白垩纪是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但在白垩纪末期,出现了一系列的气候波动、生物灭绝和多样性的变化。在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之交,全球气候变冷,高纬度地区叠瓦蛤灭绝,中、高纬度地区钙质超微化石的冷水种开始出现,并向热带地区扩展,北美被子植物的多样性急剧下降;到了马斯特里赫特期中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2)含量升高,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上升,低纬度地区叠瓦蛤灭绝,南极洲菊石的多样性和分异度增加;在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即白垩纪/古近纪界限之前的45–11万年),随着德干玄武岩喷发,大气中的CO2和其它温室气体含量持续升高,使得全球变暖,浮游有孔虫发生了部分灭绝,机会主义灾难物种盛行、一些属种侏儒化,陆地植物的丰度和分异度明显升高。然而,关于湖泊生物群对这些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却尚无研究。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李莎博士、王启飞研究员和张海春研究员与美国贝鲁特大学Josep Sanjuan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晓樵教授等,首次报道了白垩纪/古近纪界限前后湖泊生物群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该研究发表在学术期刊《全球和行星变化》(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上。
      通过对我国东北松辽盆地和山东胶莱盆地湖相化石的研究,发现白垩纪/古近纪之交,轮藻植物群多样性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密切。在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界限事件中,全球温度降低,松辽盆地的大气温度下降至16度(根据钙质结核团簇同位素测得),此时,轮藻植物群多样性降低(胶莱盆地的轮藻植物群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孢粉植物群中的冷水分子由北方向松辽盆地扩散。在马斯特里赫特期中期的变暖事件中,松辽盆地轮藻、介形类成种作用明显,胶莱盆地的轮藻植物群多样性增高。
      到了白垩纪末期的全球变暖事件中,松辽盆地的大气温度升高至27.7–28.5°C,轮藻植物群多样性也进一步升高,而轮藻种Microchara cristata发生个体变小化,推测与德干玄武岩喷发造成的环境压力相关。直至古新世初期,气候开始微转凉,轮藻藏卵器个体较大的属种Peckichara sinuolata和Lychnothamnus vectensis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以应对微凉的气候;因为藏卵器个体越大,其内含的营养物质越多,休眠时间越长,能够寻找合适条件萌发的概率也越大。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项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Li, S., Sanjuan, J., Wang, Q.F., Zhang, H.C., Wan, X.Q., 2021. Response of the lacustrine flora in East Asia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s across the K/Pg boundary.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197: 103400. https://doi.org/10.1016/j.gloplacha.2020.103400
    18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