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胶莱盆地晚白垩世最晚期腹足动物群的发现
非海相腹足类化石是研究中生代陆相生物地层学和古生态学的重要化石门类之一。山东胶莱盆地是中、新生代环太平洋构造带上的典型陆相盆地,自上白垩统到古新统,其陆相地层发育良好,腹足类化石丰富,是研究该时期腹足动物群的理想地区。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俞婷婷在李莎副研究员、张海春研究员的指导下,与新西兰国家博物馆的RodrigoB.Salvador博士、德国吉森大学的ThomasA.Neubauer博士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万晓樵教授合作,首次报道了山东胶莱盆地晚白垩世最晚期的腹足动物群。该研究为我们了解白垩纪最晚期腹足动物的演化过程以及胶莱盆地的古环境变迁提供了新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白垩纪研究》(CretaceousResearch)上。研究中的腹足类化石采自山东省胶州市北部的鲁科1井(山东白垩—古近系界线地层科学钻探岩心)。科研人员以居群为单位对腹足类化石壳体进行了测量,并通过种内形态变化分析和区分幼体、成体化石。通过鉴定,该胶莱盆地胶州组中坎潘期最晚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的腹足动物群包括:TruncatellajiaozhouensisYuetal.,2021、?Pomatiopsidaegen.etsp.indet、?HydrobiadatangensisYü,1977、ValvatajiaolaiensisYuetal.,2021和Physasp.。其中,?Hydrobiadatangensis还见于广东省南雄盆地上白垩统至古新统。本次研究还报道了两个新种:胶州截螺TruncatellajiaozhouensisYuetal.,2021和胶莱盘螺ValvatajiaolaiensisYuetal.,2021。胶莱盆地中产出大量的Valvata,而现生的Valvata通常生活在河流或湖泊的底部,尤其是在水下植物茂盛的基底,这与我们在钻孔中发现Valvata与大量轮藻植物共生的现象一致。总之,通过腹足类化石和沉积相的分析皆表明了胶莱盆地当时是以浅湖沉积环境为主。相关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类的共同资助。相关论文信息:Yu,T.T,Salvador,R.B.,Wang,H.,Fang,Y.N.,Neubauer,T.A.,Li,S.,Zhang,H.C.,Wan,X.Q.(2021).AlatestCretaceousgastropodfaunafromtheJiaolaiBasinofEastAsia.CretaceousResearch,121,104736.https://doi.org/10.1016/j.cretres.2020.104736图1胶莱盆地胶州组腹足类和轮藻生物地层,轮藻生物带修改自Lietal.,2020图2胶莱盆地胶州组非海相腹足类化石
-
基础部党支部召开“缅怀先烈,崇尚英雄”主题党日活动
4月1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基础部党支部在古动物室会议室开展“缅怀先烈,崇尚英雄”主题党日活动。会议伊始,支部书记王博同志带领大家一起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缅怀英烈,崇尚英雄”的重要论述。论述中强调了党员同志一定要牢记革命先辈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鲜血和生命,牢记新中国来之不易;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烈士,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与会党员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时代楷模的重要指示,即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英雄模范的表彰;我们要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会上,王博还与在座的党员们分享了自己的心得和认识。缅怀英烈、崇尚英雄一直是党和国家的良好风尚,无论何时都是不能放弃。目前,国内偶有对英烈与民族英雄、历史人物抹黑的言论,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在历史观、民族观、价值观等问题上有应有存有底线,这是绝不能碰触的。围绕学习材料,各党小组纷纷结合当前国内外和所里的实际情况展开了积极、热烈的讨论。大家要乐、庞科、李建国、季承和宋俊俊代表支部各小组对习近平“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讲话分别汇报了学习心得。大家一致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无论什么时候,国家和社会都需要英雄;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先辈血与火的考验,但每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党员都应当崇尚英雄、争做英雄。“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每个人把自己的学科做好,就是一种贡献,就会成为英雄。
-
南京古生物所团委联合研究生党支部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21年4月15号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团委联合研究生党支部一同前往溧水中山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团日、主题党日活动。在宁的38名团员和27名研究生党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分管青年工作的党委委员曹长群以及党群处相关人员也一同参加。中山烈士陵园内青松翠翠,苍柏依依。党员赵真、团员谢媛代表在刻有“死难烈士万岁”纪念碑处献花,并带领大家依次缓步慢行纪念碑一周,向为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事业献身的革命先烈致以深切哀思和崇高敬意。曹长群深情讲述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烈士们坚定选择了民族和人民解放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事迹,他们不惧苦难和死亡,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生命。正是他们坚定的选择才有了我们现在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我们纪念逝去的英烈,也憧憬着民族的未来。党史蕴含着建党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智慧的历程、心血的结晶,学习党史就是在思想上把先辈的光辉历程再经历一遍,是思想上的“重走长征路”,能够充分领悟革命精神、总结历史经验、认识历史规律、坚定我们的选择。此次活动不仅激发了广大党员、团员爱党爱国的情感,更进一步增强了大家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广大青年必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认真努力工作,为建设科技强国奉献青春力量!
-
缅甸琥珀揭示被子植物甲虫传粉的直接证据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阳研究员(兼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荣誉研究员)指导布里斯托大学大一学生ErikTihelka,并与李丽琴博士等人合作,在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距今约9900万年前)中发现了一枚极其罕见的短翅花甲化石,还在其身体表面和附近发现了高等被子植物的花粉和花粉簇,以及两枚由大量花粉组成的甲虫粪便,为白垩纪甲虫取食花粉的提供了直接证据,揭示了白垩纪中期被子植物传粉甲虫的多样性。相关成果于2021年4月12日在植物学顶级刊物《自然—植物》(NaturePlants)上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自然界五彩斑斓、万紫千红。陆地生态系统中被子植物(也称开花植物)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大多数被子植物是依靠昆虫或其它动物传粉来维持植物种群的繁衍。被子植物的传粉者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蜜蜂、蝴蝶、蛾子、甲虫、蝇类等访花昆虫对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作、全球农业生产和为人类提供营养物质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然而,目前人们对被子植物的虫媒传粉模式的起源知之甚少。有助于阐释被子植物传粉起源的化石证据更是极其罕见。甲虫是自然界种类最多、分布广泛、适应性强的一类昆虫,有着漫长的演化历史,因而常被认为是被子植物最早的传粉者。白垩纪甲虫和被子植物之间的密切关系促进了这两大类群的辐射演化。目前,甲虫传粉的化石证据大都基于传粉昆虫与花粉粒保存在一起,或是基于与传粉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是根据以花粉为食的现生类型进行推断,这导致了解释甲虫和早期被子植物相互作用的化石记录具有不确定性。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的蔡晨阳研究员和黄迪颖研究员系统收集和研究了大量缅甸琥珀昆虫化石,初步揭示了“白垩纪陆地革命”以来(距今1.25亿年~8000万年前),被子植物逐渐替代裸子植物而主宰陆地过程中昆虫与植物之间的传粉关系。例如,黄迪颖等人于2016年报道了缅甸琥珀发现的腹部中保存有大量紫树花粉的二叠啮虫,首次揭示了白垩纪中期昆虫与高等被子植物的传粉关系。蔡晨阳等人于2018年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类独特的扁甲及其取食的苏铁(俗称铁树,裸子植物)花粉,证明了甲虫与苏铁之间传粉关系的建立不晚于侏罗纪早期,远早于被子植物及其传粉者的起源和兴盛。美国学者StephenCarmichael撰文评价道:“蔡晨阳等首次证明了化石记录中的昆虫传粉行为出现得远比之前认识的早”。随后,王博研究团队于2019年报道了缅甸琥珀中携带大量高等被子植物花粉的原始花蚤,证明真双子叶植物的虫媒传粉机制已经于1亿年前出现。此次,蔡晨阳、黄迪颖等通过对大量中生代甲虫化石的系统收集和研究,在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枚极其罕见且保存精美的甲虫化石。该化石被鉴定为短翅花甲科(Kateretidae)的1新属1新种,即新生粉花甲(Pelretesvivificus)。短翅花甲科是鞘翅目扁甲总科中一个较小的科,已描述14个现生属,约95种,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短翅花甲的幼虫和成虫都是食花的:在交配期和产卵期成虫是专一的访花者(只访问同科的花),而在其他时间是非专性的,可以访问多种花。幼虫的食花专一性很强,同属的甲虫只访问同属或几个近缘属的花。琥珀中发现的新生粉花甲与现生类型十分相似,在其身体结构上进化出了与访花和取食花粉相适应的特征,如下颚须末端的感受器、跗节腹面用于攀附的柔毛以及腹部背面密布的可携带花粉的柔毛等。研究人员还在这枚甲虫的身体表面(腹部、腿部等)和虫体附近发现了许多高等被子植物的花粉和花粉簇。研究团队对琥珀标本打磨处理后,利用实体显微镜、生物荧光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发现甲虫被超过100枚花粉颗粒包围,甲虫附近有四个聚集而成花粉簇。这些花粉属于典型的三沟型花粉,花粉颗粒呈椭圆形,直径约20μm。经李丽琴博士鉴定,可归入化石形态属Tricolpopollenites中,Tricolpopollenites属于真双子叶植物,与菊亚纲和蔷薇亚纲植物的花粉接近。植物花粉簇的形成表明其很可能是一类虫媒植物。而风媒植物的花粉通常是以单粒的形式散播。更为重要的,研究人员首次在琥珀化石中发现了两枚三维保存的、由三沟型花粉(Tricolpopollenites)组成的长柱状粪便,与甲虫距离最近的粪化石不到2mm。通过对粪化石形状、大小、组分等综合研究表明其与现生甲虫粪便和在植物化石中发现的甲虫粪便十分相似。以上一系列证据为白垩纪中期甲虫取食花粉这一生态关系的建立提供了直接可靠的证据,证明了白垩纪中期甲虫与高等真双子叶植物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直延续至今的传粉关系,揭示了白垩纪中期高等被子植物传粉甲虫的多样性,为研究现代陆地生态系统中昆虫与被子植物的协同演化关系的演化提供了关键例证。本项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项目的共同资助;感谢孙捷先生绘制生态复原图。论文信息:ErikTihelka,LiqinLi,YanzheFu,YitongSu,DiyingHuang,ChenyangCai*(2021)AngiospermpollinivoryinaCretaceousbeetle.NaturePlants,https://doi.org/10.1038/s41477-021-00893-2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发现的新生粉花甲(Pelretesvivificus)及其传粉相关的适应性特征(绿色为激光共聚焦图)缅甸琥珀中与新生粉花甲保存在一起的三沟型花粉簇以及两枚由同样花粉组成的甲虫粪便化石(绿色为激光共聚焦图)甲虫为早期高等被子植物传粉的生态复原图
-
-
国重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3月2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党员大会,并开展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并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委员、所长詹仁斌到会指导。会议由支部书记王永栋主持。王永栋首先传达了所党委关于开展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通知精神,并就支部评议和党员民主测评工作进行具体说明。在支委委员赵方臣的主持下,先后由支部委员张华、张园园、张俊鹏和朱学剑带领,集体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习近平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以及《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讲话》等内容,领学者还分别结合自身在科研等工作的实际情况,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全体与会成员积极参与了学习讨论。随后,王永栋代表支部委员会向党员大会述职,回顾了2020年的支部工作情况,并就支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梳理和查摆,比如政治学习组织不够、支部活动形式单调、内容不丰富、新党员发展少、主题党日活动群众参与度低、支委与青年党员和群众联系沟通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不强等,并就具体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请支部党员进行评议。同时,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支部各位党员围绕着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逐个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批评主要围绕着科研成果与团队协作、科研工作的态度与创新方式、情绪管理调节、党员与群众相互间的沟通交流等存在的问题展开。会上,支部党员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自我批评与互相批评相结合,坦诚互动,增进团结并凝聚力量。最后参会党员们进行了民主测评。詹仁斌在会议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此次组织生活会的作用,传达了最近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工作会议精神,强调中科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部分,要坚持四个“国家”的理念(国家队、国家人、国家责、国家事),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要服务国家战略并为国家做贡献。他指出,国重支部有着优良的传统,要在发挥模范作用方面更上一层楼。最后他介绍了研究所近来的主要工作,指出支部党员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身站位,要认真学习研究所的规章制度,党员要不仅要做好科研本职岗位工作,更要发挥好带头作用和表率作用,积极为研究所的改革发展和各项工作出贡献。会议尾声,党员还集体观看了抗疫纪录片《战役先锋》。
-
昆明市林草局一行来访南京古生物所交流座谈
3月26日,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宇明一行4人来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参观完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后,双方人员在南京古生物所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相关科研人员代表及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詹仁斌主持座谈会。詹仁斌首先热烈欢迎了高宇明一行的到来,简要介绍了南京古生物所的历史沿革、发展概况和专业优势。南京古生物所围绕着基础前沿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研究所研究化石门类齐全,专业队伍成熟,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指出,昆明市拥有丰富的地质古生物资源,研究所在当地长期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期间得到了地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对此表示感谢,希望今后双方增进交流合作,为相关科研科普工作做出新的贡献。高宇明对昆明自然保护地的基本情况、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规划、建设构想、目前需要突破的问题等进行了介绍,并表示南京古生物所是国内地质古生物研究领域的顶尖机构,昆明的地质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科研、科普等各项工作期望南京古生物所给予大力支持。随后,双方参会人员结合自身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与会专家指出,昆明地区地质资源丰富、地层连续完整出露良好、古生物化石资源富集,特别是晋宁区梅树村到西山区海口一线是全世界最好的前寒武系——寒武系地层保护、研究对象,建议统筹规划、加强保护与研究并建设地质古生物博物馆强化科普展示和古生物文化传播。双方还在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发展、人才培养、基础建设、科普展示等方面达成了共识,为今后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工作厘清了思路。昆明市林业和草原局机关党委书记李建安、办公室主任杨勇、中国前寒武系省级地质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副局长陈金龙陪同来访。
-
基础部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3月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基础部党支部在动物室会议室召开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会议由支部书记王博主持。会上,王博首先带领大家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部分内容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党章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等文件以及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观看了江苏先锋网视频《战“役”先锋》。通过学习,支部成员进一步强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会,加深了对国家与研究所“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与任务的了解。随后,王博代表支部委员会向党员大会述职,回顾了2020年的支部工作情况,查摆存在问题与不足,并请支部党员进行评议。根据党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规定的职责任务,以及对照贯彻中国科学院党组部署要求和巡视整改情况,支部成员对支委工作做了热烈讨论,指出支部存在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包括学习方式与内容单调、联系群众不够和缺少新党员加入以及工作作风有待提高等。同时,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支部在党小组范围内依次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批评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政治站位、表率作用发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包括政治理论学习、科研工作以及对所里布置的任务执行程度等。通过本次组织生活会,支部在学习方式与频次、与群众联系程度及新党员发展,以及工作作风存在不少问题;党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少、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以及科研创新性与积极性程度不高等问题是党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查摆出的问题与不足,支委会经过认真讨论列出了整改方案,表示今后将在工作中不断创新支部学习方式方法;强化与群众的联系,探索实行支委与群众联系制,积极开展组织发展工作;改进工作作风,坚决杜绝形式主义。最后参会党员们进行了民主测评。
-
机关二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工作
3月25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机关第二党支部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了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支部16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支部书记王溱主持。首先,王溱和支部委员胡妍妍、李洁,分别带领大家集中学习了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等内容,观看了江苏先锋网视频《战“役”先锋》,大家就此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分享了学习心得,感慨和平来之不易,强调了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积极肯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等。随后,王溱代表支部委员会进行了述职,汇报了2020年度支部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查摆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抓手不多、吸引力有限,少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调查研究和支部交流仍需进一步加强等,同时介绍了支部2021年的工作重点内容,并组织支部党员进行民主评议。最后,支部各位党员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每位党员对照合格党员标准、入党誓词、身边先进典型等,联系实际,查找了自身在思想、学习、工作、能力、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比如政治理论素养高度和深度不够、基层了解不够、与科研人员交流较少、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等。党员之间也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每位党员还按照要求针对自身的机关工作作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家坦诚交流,互相指出存在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和建议。。杨涛在会议最后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此次组织生活会的效果,也对支部成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作为服务部门,一定要学习和掌握好政策,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加强服务意识,深入调研,多了解科研人员需求;同时要做好宣传,把党的声音、党的政策传出去;提高站位,多为研究所的各项工作出谋划策。
-
机关一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3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机关第一党支部召开2020年度组织生活会并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建成到会指导,会议由支部书记陈孝政主持。会议首先进行了集体学习交流。先后由方军、王丹、李颖和石燕带领支部党员集体学习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等内容,领学者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学习感受,支部党员积极参与讨论。随后,陈孝政代表支部委员会向党员大会述职,回顾了2020年的支部工作情况,查摆存在问题与不足,比如政治学习组织不够、支部活动形式单调、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强、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提出了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请支部党员进行评议。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支部各位党员围绕思想、作风、工作、生活依次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批评的内容主要围绕着行政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政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工作上主动创新不足、提升管理思路不够清晰等问题,也有部分党员工作担当不足、作风建设有待提升、党员之间存在交流较少、只顾自己眼前“一亩三分地”等问题。会上,支部党员就事论事,对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遮掩,自我批评与批评他人兼而有之,坦诚互助,达到了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增进团结、凝聚力量的目的。最后参会党员们进行了民主测评。张建成在会议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此次组织生活会的效果,强调组织生活首先要旗帜鲜明的讲政治,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组织生活会上大家把存在问题做了认真剖析,后续一定要注重整改落实,避免出现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的现象。作为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有主动性和前瞻性,创新工作方法,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服务中心,服务大局,共同做好研究所改革发展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