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南京古生物所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团队开展青藏高原科学考察

      2020年8月21日至9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寒武纪大爆发团队组成的野外科考队伍在青藏高原祁连山地区成功执行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新元古代-古生代重要转折期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演化”专题的科考任务。
      科考队伍在为期24天的科考任务中完成了对祁连山、北山、龙首山地区多条剖面进行了踏勘、描述、及化石、沉积学标本、碎屑锆石等各类样品的采集等工作。总行程1万余公里,途径青海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为限定相关地层年龄、恢复该地区对应时期古生物、古地理面貌等进一步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于2017年启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任项目首席科学家,2018年9月5日于拉萨发布了首期成果。“新元古代-古生代重要转折期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演化”专题旨在恢复青藏高原新元古代至古生代时期的生物面貌、演化过程,揭示该时段各地块的古生物、古地理和古环境的内在联系。
    31
    2020-12
  • 地球生物多样性数据库(GBDB)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
    数据驱动的知识发现是继实验归纳,模型推演,仿真模拟之后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正在逐渐拓展至自然科学研究的各大领域之中。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研究注重定性与定量集合,在数据分析与使用方面近年来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数据驱动的知识发现是继实验归纳,模型推演,仿真模拟之后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正在逐渐拓展至自然科学研究的各大领域之中。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研究注重定性与定量集合,在数据分析与使用方面近年来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生物多样性数据库(Geobiodiversity Database,GBDB)成立于2007年,是一个基于地层剖面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综合数据库。2020年以来,南京古生物所大数据中心团队对GBDB数据进行了整体梳理,全面改版和优化了数据库网站,取得了系列进展。
      一是归纳总结GBDB发展历程,梳理优势、不足与独特之处。对数据进行增补关联、剔除冗余、分析和并,实现数据量以互动的、可视化的方式实时展示,并与国内外其他数据库数据联动,开展互补性共建与合作。
      二是开发GBDB数据库的移动设备软件,用户可以在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端同步查看、搜索、评论GBDB数据。建立了个性化用户系统,用户个人数据可在多个设备端口登陆并保持同步,安卓系统用户可在“应用宝”或通过百度直接搜索“剖面查询”下载安装,iOS操作系统用户在APP Store搜索“剖面查询”下载安装。
      三是在GBDB网站上嵌入了多种软件。比如现代与古代经纬度转换软件、化石智能识别软件等,同时向非结构化数据(化石图像等)库进行逐步拓展,GBDB与已经上线的fossil-ontology网站采用单点登录、数据互通、密切关联。
      四是开发服务端口方面,将GBDB目前的硬件与软件资源面向研究所开发使用,为用户提供数据分析、高性能运算、数据可视化成图、数据存储备份等服务。
      南京古生物所大数据中心2020年已取得五项软件著作权。另外,徐洪河研究员、陈焱森工程师以及天津大学牛志彬博士,对上述内容以及GBDB未来发展等方面撰写了相关文章,已发表在高影响力期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上。
      文章相关信息:Xu, H.-H., Niu, Z.-B., and Chen, Y.-S. 2020. A status report on a section-based stratigraphic and palaeontological database – the Geobiodiversity Database,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12, 3443–3452, https://doi.org/10.5194/essd-12-3443-2020. 
    30
    2020-12
  •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证明跳蚤是特化的蝎蛉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蔡晨阳研究员等通过对开源组学数据的挖掘和深入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确立了吸吻类(长翅目、蚤目和双翅目)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从而揭示跳蚤是一类特化的蝎蛉,并将蚤目降级为长翅目的一个次目(图2)。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12月21日发表于《古昆虫学》(Palaeoentomology)。
      蚤目(俗称跳蚤)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一类体型侧扁,外形高度特化,并严格以吸血为生的全变态昆虫(图1)。跳蚤体型很小,通常体长仅1~3毫米,属于外寄生昆虫,主要以吸食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和鸟类的血液为生。
      蚤目作为昆虫系统演化树上一个独立分支,得到了许多形态特征(侧扁、无翅、具刺吸式口器、具栉等)和生活习性等证据的支持。然而,跳蚤与其他昆虫目之间的亲缘关系一直是昆虫系统学领域的未解之谜。早在19世纪,有学者根据外部形态认为跳蚤是鞘翅目(甲虫)的近亲;直到20世纪中后期,支序系统学的奠基人Willi Hennig发现跳蚤与长翅目(蝎蛉)和双翅目(苍蝇、蚊蚋等)的关系密切,三者共同构成吸吻类(Antliophora)。
      21世纪以来,随着分子系统学和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跳蚤系统位置的难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基于转录组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蚤目与长翅目构成姊妹群的关系;而基于一些基因串联的系统学分析发现,跳蚤位于长翅目的内部,与雪蝎蛉科(Boreidae)构成姊妹群的关系。
      2012年初,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研究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报道了产自我国内蒙宁城中侏罗世道虎沟动物群(距今约1.65亿年)和辽宁北票早白垩世热河动物群(约1.25亿年)的多样过渡类型巨型跳蚤,揭示了蚤目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及其与寄主的关系。跳蚤化石具有很长的刺吸式口器显示了与中生代具长喙的阿纽蝎蛉科(Aneuretopsychidae,可能的裸子植物传粉者)的相似性,从而提出蚤目起源于具长喙的长翅目,而与雪蝎蛉关系较远。
      2020年初,南京古生物所王博研究团队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也报道了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具长喙的阿纽蝎蛉化石。通过对38个化石类群的54个形态特征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长翅目是多系群,蚤目与双翅目构成姊妹群;并认为阿纽蝎蛉的口器与跳蚤不同,不是蚤目的姊妹群。尽管跳蚤系统位置的研究对理解寄生性行为的起源和确立昆虫分类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但相关系统学研究进展缓慢。
      近日,南京古生物所蔡晨阳、黄迪颖研究团队和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古生物团队合作,选取了现生吸吻类26个代表物种,包括长翅目所有亚目(新长翅亚目Neomecoptera、小长翅亚目Nannomecoptera和具塞亚目Pistillifera)、蚤目和双翅目,根据此前千种昆虫转录组进化(1KITE)团队测得的转录组数据,调取了1,478个直系同源单拷贝蛋白编码核基因,代表了目前已知最大的吸吻类分子数据矩阵。此外,研究人员还构建了包括29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与多个基因联合的较小数据矩阵。
      通过基因的序列比对、串联等分子系统学分析之后,重点对组学矩阵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去噪音”处理,对测序、组装或序列比对过程中形成的噪音位点进行清理,构建出3个新的分子数据矩阵:分别为无噪音矩阵(BMGE -h 0.5)、保守位点矩阵(BMGE -h 0.4)和超保守位点矩阵(BMGE -h 0.3)。结合分子进化模型选择的分析,确定了数据拟合度最佳的模型,证明位点异质模型(CAT模型)明显优于前人使用的位点同质模型(LG模型等)。
      研究人员进而利用3种不同的氨基酸进化模型对3个矩阵采用贝叶斯推演(PhloBayes软件,CAT-GTR+G4模型)和最大似然分析(IQ-Tree软件,C20+R4和LG4X+R模型)来构建系统树。所有结果一致表明吸吻类的单系性,并证明蚤目位于长翅目的内部,与现生的小蝎蛉科(Nannochoristidae)构成姊妹群的关系(图3)。通过进一步的近无偏检验(AU test)也强烈支持跳蚤是小蝎蛉科的姊妹群(PAU = 0.9988),而完全否定了跳蚤与雪蝎蛉科或与双翅目之间的姊妹群关系(PAU = 0)。
      在形态特征方面,蚤目与现生小蝎蛉科均具有潜在的共有衍征,如口器特征和精泵。现生小蝎蛉口器较特化,具有由上唇形成的食物通道和针状上颚等,与吸食植物流汁相适应;而中生代的阿纽蝎蛉恰好填补了小蝎蛉科向跳蚤过渡的演化缺失环节。由此证明了跳蚤是从吸食植物花蜜的长翅目祖先演化而来,最终成为如今吸食脊椎动物血液的寄生虫。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的结果也为当今昆虫系统分类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根据跳蚤位于长翅目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人员正式提出蚤目应降级为蚤次目(infraorder)。现生完全变态类昆虫将从11个目减少为10个目,这项研究成果将对现生昆虫系统分类体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英国皇家学会的资助。
      论文信息:Erik Tihelka, Mattia Giacomelli, Diying Huang, Davide Pisani, Philip C. J. Donoghue, Chenyang Cai* (2020) Fleas are parasitic scorpionflies. Palaeoentomology 3(6): 641–653.
    30
    2020-12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2020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会

      12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2020年第四季度中心组学习会,会议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激发发展新活力;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宁的所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工会职代会主席团代表、女工委代表、团委代表及中层领导干部共23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主持。
      杨涛首先通报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并带领与会人员深入学习了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介绍、指导思想、“十三五”以来取得的成就、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十九届五中全会总体目标、工作要求等六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南京古生物所各党支部和党员要继续进行深入自学,要逐字逐句、原原本本学习习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要把全会的要求和部署贯彻落实到研究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中。
      随后,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传达了中国科学院院警示教育大会的精神,院国际合作局、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通报的违规违纪典型案例,要求全体同志增强责任意识,坚持“严”字当头,守住廉洁底线,务求工作实效。
      与会人员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并结合研究所发展规划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古植物学与孢粉学研究室主任李建国围绕报告中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综合处处长陈孝政围绕报告中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国资行政与财务处副处长(主持国资行政工作)王溱围绕“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等分别谈了个人的学习心得。与会人员还围绕国家需求开展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研究所体制创新,研究所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交流了学习体会。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在发言中表示,多次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文件精神,每次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新的收获,无论是个人、单位,还是中国科学院都将迎来新的重大机遇和更多新的挑战。在结合研究所实际工作时,他首先向与会人员通报了研究所近期的主要工作,之后,着重谈了南京古生物所应对机遇与挑战亟需关注、落实的几项重点工作,如:研究所“十四五”规划编制;强化重大原创成果和集成成果产出;努力将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与深化研究所改革结合起来;在与产业部门合作过程中,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在切实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同时实现研究所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将学习全会精神与巡视整改工作结合起来,持之以恒抓整改,做好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
      会议还传达了《中国科学院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元旦春节期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通知》,号召全所职工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浪费特别是餐饮浪费,净化节日风气,加强节日期间廉洁自律与疫情防控工作。
    30
    2020-12
  • 南京古生物所举行2020年研究生中期考核

      12月22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2020年度研究生中期考核。参加考核的14位博士生、18位硕士生和2位直博生均顺利通过考核。经过南京古生物所第十届学位委员会评审,付衍哲等7位博士生,白姣等2位直博生以及孙智新等16位硕士生考核评定为优秀。
      中期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开题报告及毕业论文准备情况、课程成绩及学分情况、参加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情况、发表论著及获奖情况、参加集体活动及综合素质等内容。所学位委员会认真听取了研究生的汇报与答辩,对研究生们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下一步工作计划进行了重点点评,特别是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树立良好学风、促进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保证,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中期考核的方式,研究生们更加明确科研目标,找准突破点,为顺利获得学位保驾护航。
    30
    2020-12
  •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基层组织建设年”考核暨年度支部党建工作述职

      2020年12月1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受中科院南京分院督查组来所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评估考核。南京分院组织人事教育处六级职员张一生和紫金山天文台党办主任陈红玲来所督导,南京古生物所全体在所党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及党群工作处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杨涛主持。 
      会上,张一生首先反馈了11月20日院直属机关党委对南京分院进行党建督查,顺延至南京古生物所督查的情况,转达了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刘京红对研究所党建工作给予的充分肯定:南京古生物所党政班子密切配合,党的建设抓得紧、抓得实。同时他也介绍了本次来所督查的背景和目的,强调督查只是手段,希望通过分院系统内交叉互查,推动各所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 
      本次考核分为台账检查和现场汇报。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在职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包含“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模范机关创建等的年度支部党建工作的具体开展情况:国重支部今年发展了一名科研骨干党员;基础部支部严格落实党员请假制度,明确缺席的党员在一周内完成自学并上交学习心得;支撑支部多措并举,着眼凝聚党员群众的力量更好地推动科研工作;机关一支部结合巡视整改,“拔钉子”、立制度,为更好发挥管理部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好基础;机关二支部记录完整,围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建模范机关活动,认真做好巡视整改;研究生支部活动丰富、主题鲜明,党员乐于参与,成效显著。 
      杨涛在总结中指出,各支部要在强化支部工作规范性上进一步下功夫,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和模范机关建设为抓手,提升三会一课质量,不断提升组织力,增强凝聚力;要进一步增强支部活动的创新性,结合所在部门工作,补短板、强弱项;要进一步结合研究所实际,结合科研工作,结合解决部门存在问题,多走访、多调研、加大谈心谈话工作力度;要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尤其是科技骨干党员发展;要更加关注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培养优秀人才;要高度关注巡视后新修订制度的执行工作,确保制度执行不走样。 
      会上还征求了离退休三个支部书记对党委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9
    2020-12
  • 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在南京揭牌

      2020年12月2日,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顺利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戎嘉余,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副所长王军,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蔡华伟,国家重点实验室相关负责人、中心人员以及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代表等4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王军主持。 
      詹仁斌在揭牌仪式上强调了整合南京古生物所中生代研究团队并建立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的重要战略意义,面对相关重大科学问题,中心科研人员应当积极发挥集体作用进行重点攻坚。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黄迪颖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心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会上,黄迪颖还做了题为:“燕辽地区中生代地层对比——综合地层学研究”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运用生物地层学、同位素年代学,并结合地质构造对燕辽地区中生代地层对比进行研究所获得的最新进展。与会专家围绕中心的成立与发展及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9
    2020-12
  • 《古生物学报》入选“2020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近日,2020年度《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0版)发布,并遴选公布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品牌学术期刊。在此次遴选中,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古生物学报》经多项学术指标综合评定,荣获“2020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0版)统计数据,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对中国科技期刊计算期刊影响力指数(CI),按CI排序遴选了TOP10%为国际影响力品牌学术期刊。10%以内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评选国际影响力品牌学术期刊的目的是树立国内期刊品牌,促进期刊国际化发展,引导学者优先投稿,共同建设一批面向国际学术界具有代表性、开放性的窗口期刊。 
      自2012年评选以来,《古生物学报》已连续4年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6年起连续5年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成为了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古生物学专业学术期刊。 
      《古生物学报》官网网址:http://gswxb.cnjournals.cn/gswxb/home 
    18
    2020-12
  • 国重支部与机关一支部赴镇江实验室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12月1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与机关一支部赴镇江实验古生物学实验室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发扬科学家精神,探索原始创新”。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蔡华伟,国重支部书记王永栋,机关一支部书记陈孝政以及两支部共21名党员同志参加了活动。 
      与会同志首先参观了位于镇江郊区的南京古生物所实验古生物学实验室。该实验室由国重支部党员王伟研究员筹建并负责运行,目前拥有自主研发的“降解-矿化平衡研究中地史环境模拟设备”、“深水环境生物降解矿化模拟器”等系列大型仪器设备,是国际同领域目前最为先进的地史环境模拟设备。而在实验室筹建过程中,科研人员克服了学科交叉、技术空白、人员流失、生活不便等重重困难,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历时五年,最终顺利完成设备的研制和验收,并达到了预定的技术指标。经过一年多的测试运行,已初步取得多项新的实验进展,现已具备对外开放合作科研实验的条件。 
      王伟同志还在现场给大家做了一场有关科学史的主题党课报告。从亚里士多德到辩证唯物主义、从开创实验科学的伽利略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牛顿,直到第二次科学革命把实验(过程)引入科学,才构成了以测量和实验为基础的现代实证科学体系。其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无疑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快速发展。最后,王伟同志提出用实验去验证古生物学理论、观点,可能是促进古生物学新发展的途径之一。 
      活动过程中,参加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的两个支部党员同志进行了积极讨论。纷纷表示,镇江实验室位置偏远,条件艰苦,但是在实验室的筹建过程中,王伟同志发扬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了南京古生物所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勇于克服困难、探索无人区的科学家精神。国重支部的部分党员同志也表示,实验古生物学非常重要,要充分结合自身科研方向,积极参与实验古生物学的交叉与联合攻关。机关一支部管理人员也在现场进一步了解了实验室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表示将积极配合实验室提供相关管理服务并做好支持工作。 
      通过本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机关管理工作与科学家之间的工作和思想交流,对南京古生物所学科建设和实验室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4
    2020-12
  • 中国标本见证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后生物礁复苏演化过程

      泥盆纪中晚期发育了显生宙最大的层孔虫-珊瑚礁生态系统,其覆盖面积约是当今生物礁的十倍。伴随晚泥盆世弗拉期与法门期之交(F-F)的Kellwasser和法门末期的Hangenberg生物灭绝事件,层孔虫-珊瑚礁生态系统分别崩溃、消失。之后的密西西比亚纪长期被认为是以微生物礁为主,缺乏后生动物礁发育。目前,关于密西西比亚纪生物礁的复苏演化过程、不同板块生物礁演化过程的对比、后生动物礁的最早复苏时间等问题一直受到科学家们的高度关注。 
      为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研究团队要乐副研究员,长期与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生物礁专家Markus Aretz副教授合作,围绕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与生物礁生态系统演变进行了详细研究,在密西西比亚纪生物礁组成、复苏演化过程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地学领域国际期刊《地球科学评论》(Earth-Science Reviews)、《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和Geological Journal上。 
      基于全球晚泥盆世-密西西比亚纪生物礁的系统总结与研究,研究团队揭示了泥盆纪末期后生动物礁消失后,密西西比亚纪后生动物礁复苏经历了三个阶段:(1)杜内期的后生动物礁缺失阶段;(2)维宪早期至早维宪晚期的后生动物礁重建阶段;(3)中维宪晚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繁盛阶段(Yao et al., 2020a)。 
      同时,为了揭示中国密西西比亚纪生物礁的复苏演化过程与全球是否具有一致性,要乐与国内外合作者还详细研究了甘肃平川大水沟剖面前黑山组叠层石和广西田林甘垌子剖面都安组后生动物-微生物礁。 
      甘肃平川大水沟叠层石,出露厚度约22.5米,横向分布至少200米。通过菊石、介形虫、孢粉等化石可确定叠层石的时代为杜内早期(相当于国际牙形石带Siphonodella sulcata下部)。叠层石发育纹层状,波状和穹隆状等不同形态。利用微相技术方法显示叠层石主要由泥晶、泥粒、核形石、粉砂和亮晶方解石组成,含有少量粗砂和生物碎屑;发育三种纹层类型:泥晶纹层、颗粒为主的混合纹层和泥晶为主的混合纹层,以及两种纹层堆积形式:重复纹层堆积和交替纹层堆积。叠层石中以颗粒为主和泥晶为主纹层的出现,指示其可能由微生物的粘结、捕获和钙化作用共同形成。由沉积岩相、微相和叠层石形态变化可知,叠层石形成于相对海平面升高阶段,并且因为相对海平面的急剧降低和陆源碎屑输入的增强导致其最终消失(Yao et al., 2020b)。 
      广西田林甘垌子发育了丰富的后生动物-微生物礁,大小为几米到几十米,具有明显的正向隆起。通过有孔虫化石确定礁体时代为维宪晚期(相当于西欧地区有孔虫带MFZ14-15)。结合野外观察和室内薄片中生物和沉积组分的定量统计,可识别出四种礁体类型:珊瑚礁、珊瑚-微生物-疑问微体化石-苔藓虫礁、珊瑚-微生物-苔藓虫礁和微生物-苔藓虫-珊瑚礁。礁体的造礁生物主要包括丛状复体珊瑚(Diphyphyllum, Siphonodendron)、横板珊瑚(Multithecopora, Syringopora)、泡孔苔藓虫(Fistulipora)和微生物(如Garwoodia, Renalcis)。经过岩相和微相研究显示,礁体中发育丰富的骨架岩和粘结岩,可以与礁翼和礁间的堆积灰岩、颗粒灰岩、泥粒灰岩等区分。礁体及其上下地层中生物和沉积组分的变化指示其形成于相对海平面升高时期,也表明礁体的发育与相对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甘垌子礁体的造礁生物和沉积组成与全球其它板块同时期礁体具有相似的组成,尤其是珊瑚礁的广泛发育(Yao and Aretz, 2020)。 
      甘肃平川杜内早期叠层石和广西田林维宪晚期珊瑚礁的出现,分别对应了杜内期的后生动物礁缺失阶段和中维宪晚期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繁盛阶段,进而反映出晚泥盆世生物大灭绝后,中国的生物礁复苏演化过程与全球具有一致性。 
      参与上述研究还有南京古生物所晚古团队陈吉涛研究员、祁玉平研究员,英国利兹大学Paul B. Wignall教授,法国里尔第一大学Daniel Vachard教授,南京大学王向东教授、沈树忠教授等。 
      相关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 
      Yao, L.*, Aretz, M., 2020. Upper Visean (Mississippian) metazoan-microbial reefs from Guangxi, South China: Insights regarding into the recovered metazoan reefs reef recovery after the end-Devonian extinction.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560, 109994. 
      Yao, L.*, Aretz, M., Wignall, P.B., Chen, J.T., Vachard, D., Qi, Y.P., Shen S.Z., Wang, X.D., 2020a. The longest delay: Re-emergence of coral reef ecosystems after the Late Devonian extinctions. Earth-Science Reviews, 203: 103060.  
      Yao, L.*, Aretz, M., Chen, J.T., Qi, Y.P., 2020b. Earliest Carboniferous stromatolites from the Qianheishan Formation, Dashuigou section, northwester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microbial proliferation after the end‐Devonian mass extinction. Geological Journal, 55: 3361–3376. 
    14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