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纪委会议
9月1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纪委召开工作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科院2021年夏季党组扩大会和党建工作推进会精神,梳理总结前三个季度的纪监审工作,并讨论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南京古生物所纪委书记张建成主持会议,所纪委委员和纪监审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纪委委员和纪监审工作人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七一”讲话精神上来,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纪检干部的政治能力,不断增强履职本领,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好风清气正、勤勉清廉的科研环境,推动研究所科研创新管理各项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会议还重点学习了《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的具体举措》文件内容,明确了纪委委员分工联系各党支部的事宜。
-
晚三叠世大网羽叶属植物新发现及全球化石记录修订
大网羽叶属(Anthrophyopsis Nathorst)是晚三叠世代表性裸子植物化石。自1878年建立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余年的研究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曾经盛极一时,分布广泛。但是,该属是一个已灭绝形态属,被认为是苏铁类或种子蕨类植物,分类位置仍存在许多争议;尤其是由于标本保存不完整,长期以来对其形态特征变化的认识较为有限,一直难以取得突破。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许媛媛,在导师王永栋研究员和祝幼华研究员指导下,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Mihai E. Popa教授、西南石油大学张廷山教授团队等同行合作,对新近发现自中国四川的大网羽叶属的新材料开展深入的系统学研究,从全球化石记录角度进行分类修订和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并在形态学特征上取得了突破性认识。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古植物与孢粉学论评》(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上。
本次研究,团队在四川广元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发现了大量保存精美的大网羽叶属化石(图1和2)。这些标本产自同一层位,并呈现出不同的叶缘形态变化特征。研究人员据此对该属的形态学特征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对其属征进行修订,揭示了该种植物叶缘具有或深或浅的缺刻,或偶呈羽状的形态特征,突出了该属叶形特征的异型性。这一特点在长期研究中从未有过报道,刷新了百余年来对该属植物形态的新认知。
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对其属型种——粗脉大网羽叶(Anthrophyopsis crassinervis)进行了形态复原和重建,勾画出了一个叶形似芭蕉、呈长卵形、侧脉相互连接成多边形网格,且叶的长宽可达50 cm × 20 cm 以上的大型植物形态(图3)。
研究团队还对全球范围内已发表的大网羽叶属植物化石进行了全面评估和修订。结果表明,已报道的16个种化石记录中,只有3种可以认定为有效种(包括Anthrophyopsis crassinervis,A. tuberculata,A. venulosa),并分别指定其选模和选副模标本。另有4种暂且存疑以待进一步修订,此外有9种均为无效种。
通过对全球化石记录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人员认为大网羽叶属分布时代仅限于晚三叠世,最早化石为距今约2.3亿年的卡尼期,并且在瑞替期最为繁盛,具有重要的地层指示意义。大网羽叶属在中国局限分布于晚三叠世的南方植物区,而在北方植物区无确凿化石记录,属重要的古气候指示植物,进而证实了该时期我国南北方植物区的古气候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古地理分析可推断出,该植物于晚三叠世早期起源于中国华南板块,于瑞替期辐射迁移到中东和欧洲及非洲地区(图4)。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先导B类项目、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和自主项目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Xu Yuanyuan, Mihai E. Popa*, Zhang Tingshan, Lu Ning, Zeng Jianli, Zhang Xiaoqing, Li Liqin, Wang Yongdong*, 2021. Re–appraisal of Anthrophyopsis (Gymnospermae): New material from China and global fossil records.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2(3): 104475. DOI: 10.1016/j.revpalbo.2021.104475.
图1 发现自四川广元地区的大网羽叶(Anthrophyopsis crassinervis)新标本,显示叶缘不同程度的缺刻
图2 发现自四川广元地区的大网羽叶新标本,显示粗壮的中脉和结网的深裂叶缘形态
图3 粗买大网羽叶的形态复原图,显示叶缘网脉及具有不同程度的缺刻
图4 晚三叠世大网羽叶属的全球分布及其可能的辐射迁移路线
-
晚奥陶世赤道地区珊瑚研究新进展
晚奥陶世见证了珊瑚的起源与早期演化。澳大利亚东部在这一时期地处赤道,珊瑚极为繁盛。其中在新南威尔士中部,保存有完整的上奥陶统(除赫南特阶)化石记录,且经过60多年的系统研究,已成为研究人员了解珊瑚早期演化的经典区域。然而,在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化石记录仅见于少数地点的凯迪阶中部,且相关研究极少(仅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篇研究论文),因此,珊瑚动物群面貌特征及演化意义有待深入探讨。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光旭副研究员与澳大利亚的合作者系统研究了新英格兰地区凯迪中期“Trelawney层”的化石新材料,为了解澳大利亚东部(以及赤道地区)晚奥陶世珊瑚动物群的面貌、生物地理特征及生物地层序列提供新的实证资料。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地学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New South Wales上正式发表。
该项研究系统描述珊瑚12属13种(含1新属2新种),首次报道床板珊瑚类Paleofavosites、Navoites、Heliolites和Propora,以及皱纹珊瑚类Bowanophyllum和Coelostylinae gen. nov.等。结果表明,该动物群以皱纹珊瑚Favistina和Crenulites、床板珊瑚Hemiagetolites和Mongoliolites为特色(插图1),与相距不远的Manilla-Attunga地区同期动物群极为相似,均应归于新近识别的区域性珊瑚-层孔海绵Ⅲb动物群。
本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及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Wang, G.X., Percival, I.G., Zhen, Y.Y., and Webby, B.D. 2021. Late Ordovician corals from allochthonous clasts in the Devonian Drik-Drik Formation of northeastern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Proceeding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New South Wales 143, 51–86. https://openjournals.library.sydney.edu.au/index.php/LIN/index.
插图1 澳大利亚东部晚奥陶世凯迪中期代表性的珊瑚分子 (除特别标注,图中比例尺均代表2mm)
-
华南上扬子区北缘中奥陶世三叶虫动物群研究新进展
中奥陶世是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全球三叶虫多样性(属级、种级)达到峰值。华南作为奥陶纪三叶虫研究的经典地区,已取得众多研究成果;但过去的工作多集中在扬子台地内部,对扬子台地北缘的研究相对薄弱,使得人们对该地区三叶虫动物群的整体面貌、古生态以及古地理的认识并不充分。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古生代研究团队的魏鑫博士与研究所内多位团队成员,以及北京大学、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的相关人员合作,对上扬子区北缘渝北城口地区中奥陶世(大坪晚期-达瑞威尔早期)三叶虫动物群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大塘口和大槽剖面厚坪组三叶虫的逐层采样,以及室内系统的古生物学研究,揭示了该地区中奥陶世三叶虫动物群面貌,并识别出两个三叶虫生态组合;同时也为该时期三叶虫生物古地理的研究提供了关键证据。相关研究已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
本次报道的厚坪组三叶虫共计13科16属17种,含1新种Mioptychopyge chengkouensis sp. nov.。剖面自下而上可识别出两个三叶虫生态组合,即Agerina组合(下段和中段)和Nileus-Illaenus组合(上段)。前者生活于碳酸盐底质的内陆棚边缘环境,而后者主要发育在浅外陆棚环境,进而推断出三叶虫生态组合的演替变化与达瑞威尔早期的海平面上升密切相关。
论文还对同时期17个地区的95个属或亚属三叶虫数据开展了定量分析(CA和NMDS)。结果显示,厚坪组的三叶虫具有浓厚华南地方色彩,也反映出该时期华南与东泛冈瓦纳地区,尤其是塔里木板块、印支板块和伊朗中部地块存在密切的生物地理联系。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以及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Xin Wei, Zhiqiang Zhou, Renbin Zhan, Guanzhou Yan & Jianbo Liu (2021): Middle Ordovician trilobites from the Houping Formation of South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alaeoecology and palaeobiogeography. Historical Biology, 1-28. https://doi.org/10.1080/08912963.2021.1945592 .
图1. 厚坪组上、中、下三段的三叶虫多样性(属级)及丰度百分比
图2. 新种Mioptychopyge chengkouensis sp. nov.(图A-G)
图3. 厚坪组和同期地层三叶虫生态组合的古地理分布,其中C和D分别指示Agerina组合与Nileus-Illaenus组合
图4. 中奥陶世大坪晚期-达瑞威尔早期古地理复原图,示意华南板块与塔里木板块、印支板块和伊朗中部地块密切的动物群联系
-
辽西侏罗纪发现紫萁科植物新物种及真菌化石
紫萁科是真蕨植物中古老而原始的类群,现生植物共计6属20余种,主要分布于全球暖温带及热带地区。紫萁科属于典型的活化石植物,与现生类群相比,化石紫萁科植物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已报道化石超过200种,是真蕨植物中化石类型最多样、数量最丰富的类群之一。紫萁科化石的保存类型除了常见的叶部化石外,还有大量矿化保存的根茎化石。
我国辽西地区是北半球最为重要的侏罗纪紫萁科矿化根茎化石产地之一。近年来,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研究员、沈阳师范大学田宁副教授以及中国地质科学院蒋子堃研究员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对该地区紫萁根茎化石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取得系列进展。近期,该团队在辽西侏罗纪再次发现了紫萁科植物的一个新类型:张氏绒紫萁(Claytosmunda zhangiana sp. nov.)。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古植物学与孢粉学论评》(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杂志。
本次新发现的化石采自辽西北票地区的中侏罗统髫髻山组,距今约1.6亿年。化石保存为硅化标本,具有精美的解剖构造,由髓、木质部圆筒、二分的皮层及宿存的叶柄基组成。最显著的特征为其叶柄基具一高度特化的异质硬化环,叶柄基硬化环近轴端由薄壁纤维构成;而其远轴端具一呈“哑铃状”的厚壁纤维带,明显有别于现生及化石绒紫萁属植物。更为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在这些根茎标本中还发现了大量罕见保存的精美菌丝化石。基于菌丝形态特征及宿主存在腐朽特征,研究人员推断其是一类木材腐朽菌化石。这也是我国首次在紫萁科根茎化石中发现真菌化石。
这项成果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中生代紫萁科根茎化石的多样性记录,也为探究侏罗纪真菌与蕨类植物的相互作用提供了重要化石证据。
本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先导B类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及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共同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Tian, N.*, Wang, Y.D.*, Jiang, Z.K., 2021. A new permineralized osmundaceous rhizome with fungal remains from the Jurassic of western Liaoning, NE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0: 104414. Doi: 10.1016/j.revpalbo.2021.104414(*corresponding author)
辽西侏罗纪张氏绒紫萁(新种)的中柱、皮层及叶迹横切面特征
张氏绒紫萁(新种)叶柄基特征
张氏绒紫萁(新种)叶柄基横切面解剖特征示意图
紫萁根茎中首次发现的真菌菌丝化石
-
南京古生物所机关二支部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
8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机关第二党支部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会议由支部书记王溱主持,研究所党委书记杨涛以普通党员身份参会。中国科学院党史学习教育第十七指导组组长严寿宁和成员张一生列席指导。
王溱首先代表支部委员会向在座党员报告上半年党支部工作情况,特别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情况,并通报支部检视问题等情况。随后,支部党员围绕会议主题逐一发言,谈体会、聊感悟、讲收获,寻差距、找不足、定措施,严肃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共同经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洗礼。
会上,杨涛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心得,查找差距和不足。他强调,一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对标“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有效满足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要求,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研究所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二要强化机关支部的服务精神和担当作为,以“基层组织提升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四强党支部”建设,扎实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营造良好科研发展环境。
中科院指导组充分肯定了会议成效,指出此次会议准备充分、氛围严肃认真、起到了红脸出汗、团结奋进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严寿宁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悟透做实上下功夫;二是机关支部要有责任有担当,要做到清正廉洁、热情耐心,提升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争做先进支部。
专题组织生活会前,指导组与杨涛就研究所前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情况进行了交流,并查阅了相关材料。
-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地球史卷——第六届大学生古生物夏令营
7月18-21日和8月17-1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功举办了第六届大学生古生物夏令营。来自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山东科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的23名营员参加了本届夏令营。
本届夏令营分线上和线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展线下开营仪式、学术报告、招生宣讲、所内参观、汤山和长兴煤山“金钉子”野外地质实习等活动,通过直观具体的方式展示了研究所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一流的实验平台;第二阶段则是通过线上课题组介绍交流、营员汇报和闭营仪式来进一步加深南京古生物所和营员之间的认知。
在7月19日的开营仪式上,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军致欢迎辞并详细介绍了南京古生物所的历史沿革、学术成就、发展现状等。学术报告会在袁训来研究员的“地球生命简史”报告中拉开序幕,王博研究员做了“中生代的陆地革命:来自昆虫化石的证据”的学术报告。报告过程中营员们兴趣浓烈、深受启发,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积极提问,与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精彩的报告不仅让营员们了解了科学前沿及发展的动态,更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
夏令营期间,南京古生物所为营员们宣讲了研究所的招生政策和研究生工作情况,组织了一系列的参观和交流活动。营员们参观了南京古生物所内的古建筑和风景、图书馆、标本馆、大数据中心,走进实验技术中心,充分了解所内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汤山和长兴野外地质考察中,营员们系统考察了汤山石门埝水库奥陶纪—泥盆纪剖面,长兴煤山的“金钉子”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区和有关地质剖面。随后,还参观了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和溧阳上黄的中华曙猿遗迹地质公园。
7月22日,夏令营因突如其来的疫情被按下了暂停键。为了让营员们更深入感受南京古生物所浓郁的学术氛围,8月17-18日夏令营再次启动,线上组织南京古生物所各主要研究团队分别就目前的研究重点方向给营员们做了简要介绍,营员们也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到团队中间,与科学家们就主要研究方向、内容、发展前景等进行深入交流。大家畅所欲言,不仅进一步深化了营员们对地层古生物专业的理解,也加深了营员和科学家之间的相互了解。
闭营仪式上,王军希望各位营员通过参加本届夏令营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把握好人生方向,并表达了他对营员们最真挚的祝福。会上,有9位营员作了工作学习汇报。他们从自身优势、科研经历和夏令营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自己,并表达了他们渴望成为“南古人”的愿望,这为研究所吸收更多的优质生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参加活动的营员们还分享了各自在本次夏令营生活中的感想、收获和建议等,他们纷纷表示参加此次夏令营受益匪浅,由衷感谢南京古生物所给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本届夏令营通过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方式,向营员们充分展示了研究所的魅力与风采。南京古生物所在秉持中国科学院大学办学理念的基础上为有志从事地层古生物相关专业的学子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一年一度的夏令营活动现已成为南京古生物所招生宣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京古生物所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途径。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园区物业管理沟通协调会
8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园区物业管理沟通协调会。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及研究所园区物业承担单位南京天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孟军等参加会议。
当前,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会议就进一步加强南京古生物所园区疫情防控措施和提升园区环境卫生等进行了沟通交流,并提出了相关工作要求。一是疫情期间园区大门管理要严格落实进入人员戴口罩、测体温、查绿码,外来人员落实登记;二是园区环境及楼宇公共卫生要随时打扫,公共区域及时消杀,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物业公司派专人进行督查;三是进一步提升对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及周边公共区域的保洁要求。
杨涛在会上对物业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坚守岗位表示了感谢。他强调,疫情期间物业公司要切实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和提醒监督,务必守好研究所大门关,做好园区环境卫生,提升物业管理水平。所相关职能部门要做好检查和配合,共同努力保障研究所安全环境。
-
人工智能技术揭示一亿年前昆虫的拟态行为
现在自然界中,动物可以演化出纷繁复杂的生存策略,例如各类常见的拟态和伪装行为。这些神奇的伪装术,不仅可以帮助动物躲避天敌,还可以使捕食者更好地隐藏自己以便高效捕捉猎物。
作为多样性最高的生物,昆虫往往能演化出不同的形态结构来实现这种生存策略,比较常见的当属拟态植物和覆物伪装。昆虫拟态植物,指的是昆虫模拟其生活环境中的植物以达到伪装的效果,例如竹节虫拟态树枝、螽斯拟态树叶等。覆物伪装则是指昆虫主动利用环境中的各种材料遮盖体躯,从而达到伪装效果的行为。覆物行为是昆虫伪装术中非常奇特复杂的一类,需要昆虫同时具有辨别、采集、携带材料的能力以及相关的形态学适应。
然而,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昆虫的这些伪装本领是如何起源以及演化的,我们知之甚少。此外,由于化石保存的不完备性,人们对化石中拟态行为的判定只能依靠肉眼观察与主观判定,缺少定量化的分析与判定。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许春鹏在王博研究员指导下,与武汉大学的崔晓晖教授、研究生樊丽合作,从一亿年前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一类奇特的昆虫拟态植物以及一系列昆虫覆物行为的化石记录。本研究不仅报道了中生代首个直翅目昆虫拟态植物叶片的记录,还报道了啮虫目和半翅目蟾蝽科昆虫最古老的覆物行为记录。同时,本研究还应用深度学习中孪生神经网络对化石昆虫的拟态行为展开了定量分析,进而验证了古昆虫的拟态行为,并为其提供了新的判定模型与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冈瓦纳研究》(Gondwana Research)和《历史生物学》(Historical Biology)杂志上。
本次报道的拟态植物的昆虫为直翅目蚤蝼科的昆虫,该物种被命名为王氏拟叶蚤蝼。从形态上观察,拟叶蚤蝼与同时期苔类和卷柏类植物表现出了极高的相似性:中足腿节与胫节折叠后,与卷柏类植物的小叶极度相似;后足腿节异常膨大,与卷柏类等植物的叶片极其相似。经过度量,拟叶蚤蝼与卷柏类等植物在尺寸上也极为接近,更加证明了拟叶蚤蝼的拟态行为。
本研究还首次应用孪生神经网络对地质历史时期的拟态行为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供了一套初步的定量判定模型与方法。孪生神经网络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人工智能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图像相似度衡量中。其主要利用对抗的思想,每次输入一对图片,使得经算法优化的目标与相似图像对距离更小,不相似的图像对之间距离更大。孪生神经网络还可以提取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多维信息,从而对不同图片之间的语义距离进行定量化计算。由此,便可以定量化计算出不同图像之间的不相似度数值,从而客观地判断不同图像之间的相似性。
本研究中也通过孪生神经网络的定量化计算进一步证明拟叶蚤蝼的拟态行为。使用来自TLL(相似图像对)数据集的1836个图像对对孪生神经网络进行初步训练,并使用来自LIMD数据集(现生拟态植物昆虫与被拟植物的图像对)的1453个图像对进行微调。而后通过对LIMD数据集剩余的665个图像对不相似度的计算,得出现生昆虫是否拟态的判定值域。再对FIMD数据集(化石中拟态植物昆虫与被拟植物的图像对)不相似度进行计算,以现生的判定值域为基础,进一步得出化石中昆虫是否拟态的判定值域。
此次研究发现了七枚覆物伪装昆虫,涉及两大类昆虫(啮虫目和半翅目蟾蝽科)。其中六枚啮虫目昆虫包括三个形态种类,一枚蟾蝽科昆虫包含一个形态种类。该蟾蝽科昆虫的背上覆盖有大量的碎屑物,包括土壤颗粒、砂砾和植物碎屑等。这类昆虫极有可能利用背部的刚毛将碎屑物质粘在其背上。研究还发现在有花植物大辐射之前,大部分具有覆物行为的昆虫,都已经演化出了覆物伪装这一复杂行为。
本次报道不仅是两大类昆虫(啮虫目和半翅目蟾蝽科)的覆物行为在中生代的首次报道,更将其覆物行为的记录推进到有花植物大辐射之前。
本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北京夏虫琥珀博物馆卓德先生参与了本项研究。感谢王宁和葛畅先生为本研究提供了标本支持,南京古生物所杨定华绘制了生态复原图。
论文信息:
Xu, C., Wang, B., Fan, L., Jarzembowski, E.A., Fang, Y., Wang, H., Li, T., Zhuo, D., Ding, M., Engel, M.S. (2021). Widespread mimicry and camouflage among mid-Cretaceous insects. Gondwana Research. https://doi.org/10.1016/j.gr.2021.07.025.
Fan, L., Xu, C., Jarzembowski, E. A., Cui, X. (2021). Quantifying plant mimesis in fossil insects using deep learning. Historical Biology, 1-10. https://doi.org/10.1080/08912963.2021.1952199.
图1. 拟叶蚤蝼(b:整体图;d:中足腿节与胫节;f:后足腿节)与卷柏类植物(a,c:整体图;e:小叶;g:叶片)
图2. 覆物伪装行为的啮虫目(a-f)与半翅目蟾蝽科(g,h)昆虫
图3. 昆虫拟态与覆物伪装行为的化石记录
图4. 拟叶蚤蝼生态复原图(杨定华绘制)
-
准噶尔盆地东缘泥盆纪古植物学综合研究进展
新疆北部准噶尔盆地周缘陆相泥盆系地层广泛发育,是我国北方泥盆植物群的代表产区。准噶尔盆地东西两侧泥盆系地层在古地理上归属于不同的块体,一直以来学者们对新疆准噶尔盆地西缘的植物化石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对准噶尔盆地东缘的植物化石研究则较为薄弱。因此,两侧植物群面貌缺乏足够的对比资料,亟待开展对准噶尔盆地东缘的地层学、古生物学的研究工作;这对于早期陆生植物演化、古地理演变等方面的认识也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泥盆系研究团队徐洪河研究员,研究生刘炳材、白姣、汪瑶、杨宁对准噶尔盆地东缘富蕴地区晚泥盆世开展了古植物学综合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古植物学和孢粉学专业期刊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上在线发表。
此次研究发现原始鳞木目石松类Gilboaphyton属一新种,其叶基呈假螺旋排列,长六边形至梭形;叶为细长、全缘,叶三分之一处具有两侧齿。通过对同层中孢子化石的分析,进一步确定了该植物化石的地层地质时代。
此外,研究团队还基于全球化石产出记录数据,分析了Gilboaphyton属的时空分布模式。结果显示,Gilboaphyton在早-中泥盆世起源于劳伦大陆(Laurentia)东南缘,并沿瑞亚克洋(Rheic Ocean)向东北和西南方向扩散至西伯利亚和冈瓦纳大陆。数据分析也表明Archaeosigillaria属与Gilboaphyton属具有几乎相同的时空分布模式,暗示二者可能为同一植物。
论文相关信息: Bing-Cai Liu, Jiao Bai, Yao Wang, Ning Yang, Hong-He Xu *, 2021. On the discovery of Gilboaphyton (Lycopsida) from the Upper Devonian of East Junggar, Xinjiang, and its global distribution.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2, 104473. https://doi.org/10.1016/j.revpalbo.2021.104473.
Fig. 1 南京古生物所泥盆系工作团队成员在新疆富蕴地区进行野外工作
Fig 2 新疆富蕴地区晚泥盆世的原始鳞木目石松类Gilboaphyton fuyunensis以及同层中的孢子
Fig 3 基于全球化石产出记录数据分析而获得的泥盆纪—早石炭世Gilboaphyton 和Archaeosigillaria时空分布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