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南京古生物所团委开展主题团课
    10月1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团委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召开团员大会。党委委员曹长群为全体团员作题为“生逢伟大时代努力才堪大用”的主题团课。 曹长群的报告从纪念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献词切入,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并紧密结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地阐明党和共青团的关系,彰显 “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曹长群从坚定信念、永葆情怀,以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践行“两个维护”;慎微慎初、防微杜渐,以铁一般的规矩意识守牢纪律底线;勤学善思、抓住碎片,以灵活多样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三个方面鼓励广大共青团员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他强调广大团员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专注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团课最后,曹长群还对如何发展党员的具体流程进行了详细讲解。 
    27
    2021-10
  • 最新研究揭示真蕨植物对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响应模式

      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被认为是显生宙以来最严重的五次灭绝事件之一,全球海陆生态系统受到重创,并导致约80% 的物种消失。相比于海洋而言,陆地生态系统也受到这次大灭绝的巨大影响,但对陆地植物多样性损失的严重性却不甚了解,尤其对植物大化石多样性丧失的严重程度缺乏系统性研究。追踪植物大化石属种多样性变化及生存环境,可为研究陆地植被的灭绝速率和演化模式提供更直观有效的方法。 
      从古生代晚期到中生代早期,真蕨类植物曾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势植被类群。为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研究员带领的国际科研团队,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张兴亮教授团队的周宁博士后,以及奥斯陆大学Wolfram Kürschner教授等共同合作,首次聚焦三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对真蕨植物群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华南四川盆地三叠纪—侏罗纪过渡期真蕨植物的多样性变化和生态环境,为探究陆地生态系统对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地学学术刊物《全球与行星变化》杂志(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根据对来自四川盆地16个产地的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和早侏罗世珍珠冲组真蕨类植物化石记录的分析,鉴定出8科16属67种,其中约有38个种在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消失,同时有10个新种在早侏罗世珍珠冲组出现。结合大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记录,发现蕨类植物大化石及孢子化石在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大规模灭绝事件,而是存在显著的植物种群更替现象。这进一步揭示了在远离中大西洋火成岩省(CAMP)的东亚低纬度区域,植物类群对此次灭绝事件的响应程度。同时,基于植物大化石及孢粉的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三叠纪末的瑞替期呈现出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征,而早侏罗世特定的抗旱类群(如掌鳞杉科)明显增加,表明了侏罗纪早期环境趋于干热。 
      本项成果第一作者为周宁博士(西北大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许媛媛博士生、李丽琴博士、安鹏程博士生、鲁宁博士,以及西北大学张兴亮教授、布加勒斯特大学Mihai Popa教授是该论文共同合作者,王永栋研究员和Wolfram Kürschner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本项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等联合资助。 
      论文信息:Ning Zhou, Yuanyuan Xu, Liqin Li, Ning Lu, Pengcheng An, Mihai Emilian Popa, Wolfram Michael Kürschner*, Xingliang Zhang, Yongdong Wang*, 2021. Pattern of vegetation turnover during the end-Triassic mass extinction: Trends of fern communities from South China with global context.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Volume 205, October 2021, 103585. https://doi.org/10.1016/j.gloplacha.2021.103585
       
      四川盆地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真蕨植物与孢子化石属种多样性的比较 
      A. 真蕨植物地层记录与种数多样性变化;B. 真蕨植物与孢子化石在各层位多样性的变化; C、D. 瑞替期和早侏罗世早期代表性真蕨植物化石与孢子化石的对应关系 
       
      左图为真蕨植物大化石和蕨类孢子的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右图为基于共生关系分析的蕨类大植物化石及蕨类孢子共存网络图。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部分真蕨植物化石复原图 
      A. 网叶蕨(Dictyophyllum nilssoni);B. 合囊蕨(Marattia muensteri); C. 荷叶蕨(Hausmannia emeiensis);D. 拟丹尼蕨(Danaeopsis fecunda)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部分真蕨植物化石复原图 
      A. 锥叶蕨(Coniopteris tiehshanensis);B. 似托第蕨(Todites kwangyuanensis);C. 环帽蕨(Cynepteris lasiophora);D. 异脉蕨(Phlebopteris xiangyuensis) 
    20
    2021-10
  •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老同志集体生日会

      九九重阳,人寿花香。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恰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70周年。10月15日,南京古生物所为适逢80岁、90岁寿辰的老同志组织了一场集体生日聚会。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和党群工作处相关人员参加此次活动。 
      杨涛感谢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为研究所高质量发展贡献的智慧和力量,并向全体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詹仁斌代表南京古生物所党政领导班子向老寿星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生日祝福,祝全所离退休老同志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阖家幸福! 
      活动中,老寿星们欢聚一堂,共叙往昔,畅谈今朝。大家纷纷表示一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党的事业持续增添正能量;同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研究所工作,继续发光发热、建言献策,为研究所开创新局面做出更大贡献。最后,老同志共同祝福南京古生物所未来更加美好、辉煌。  
    20
    2021-10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会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会议。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研究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等共17人参加会议。
      会上,综合处首先汇报了南京古生物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新一代ARP的使用情况,以及近期信息化工作的主要进展和下一步计划等。与会人员就研究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发表论文数据存储、原始实验数据存储、自媒体建设、网站运维、ARP公文传阅、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杨涛就南京古生物所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方案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并对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他强调,相关负责人要统筹好研究所现有园区和麒麟新园区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
      最后,詹仁斌提出要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部门要把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做细,及时推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服务能力;同时,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提高研究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水平,推动服务研究所中心工作。
    16
    2021-10
  • 西藏北羌塘地块二叠纪地层及古地理研究取得新认识

      西藏北羌塘地块及云南三江地区二叠纪古地理演化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前沿热点,尤其是北羌塘与华南碰撞的时间、方式等是多学科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此外,北羌塘地块也是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地区。因此,了解北羌塘地块的古地理演化对于解决它和华南地块的汇聚时间和方式,以及未来对北羌塘地块开展能源资源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以春研究员等同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师生多次深入西藏羌塘无人区热觉茶卡一带及西藏东部昌都一带,联合开展地层研究工作。研究人员通过对类及小有孔虫化石的系统研究(图1),厘定了这两个地区二叠系的地层系统。并结合北羌塘地块唐古拉地区、杂多地区已有研究资料,提出了北羌塘地块二叠纪地层的沉积演变模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研究认为北羌塘地块在早二叠世时,整体都是浅海相地层沉积。但从早二叠世空谷期开始,北羌塘地块整体发生较大的相变,其中杂多地区发育裂谷,有大量火山岩喷发,且火山岩影响到了昌都地区,但在热觉茶卡地区可能缺失该时期及中二叠世的地层;中二叠世时,北羌塘地块北部火山作用逐渐减弱并发育碳酸盐台地沉积,但热觉茶卡地区此时仍未接受沉积;晚二叠世时,在北羌塘地块乃至思茅地块上,广泛发育含大羽羊齿植物群和类化石的海陆交互相地层,它不整合覆盖于不同地层之上。并且晚二叠世时,北羌塘内部沉积体系发生反转,由北低南高转变为北高南低(图2)。 
      研究认为北羌塘内部裂谷的逐渐关闭、晚二叠世海陆交互相地层的广泛发育及北羌塘内部的沉积反转是由于印支-思茅地块同华南的初始碰撞所导致(图3)。碰撞的挤压应力传递到了北羌塘,造成北羌塘内部地层的变化,同时也促使北羌塘地块的顺时针旋转,进而也解释了古地磁的研究成果,即北羌塘从早三叠世开始快速北移。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科院战略先导B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Qiao, Feng, Zhang, Yi-chun*, Wang, Yue, Yuan, Dong-xun, Ju, Qi, Xu, Hai-peng, Zhang, Hua, Zheng, Quan-feng, Cai, Yao-feng, Hou, Zhang-shuai, Shen, Shu-zhong, 2021. An updated age of Permian strata in the Raggyorcaka and Qamdo areas, Tibet and their pale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582, 110660. 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1.110660
      图1. 北羌塘热觉茶卡地区晚二叠世雪源河组中的有孔虫化石
      图2. 北羌塘地块二叠系沉积演变示意图
      图3. 北羌塘地块古地理演化示意图
      
    08
    2021-10
  • 混翅鲎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板足鲎(hòu)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类重要的节肢动物,是现代蛛形纲的近亲。因其形似蝎子,故俗称为海蝎。板足鲎最早出现于奥陶纪,在志留纪达到了多样性的巅峰,之后走向衰落,于二叠纪末全部灭绝。板足鲎以其独特的外形而备受人们关注,是志留纪(距今约4.3亿年)的“明星动物”。加之其生态多样性高,在海洋、淡水、陆地等多种生态环境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是我们了解古生代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媒介。
      混翅鲎是板足鲎目下的一个科级分类单元,这一类群的第三对附肢高度特化,具长刺,形态夸张。混翅鲎独特而极易辨识的附肢与现生鞭蛛的须肢相似,被认为可用于固定猎物,是混翅鲎较强捕食能力的体现。然而,与其较高的曝光度相比,学界一直以来对此类动物缺乏深入了解。已报道的混翅鲎共两属四种,均依据志留纪劳俄古陆(Laurussia)的少数化石标本所建立,且近八十年来一直没有发现新的类群。有限的化石极大限制了我们对该类群形态多样性、地理分布和演化历史的了解。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生王晗在王博研究员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研人员合作,报道了来自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混翅鲎一新属新种:秀山恐鲎(Terropterus xiushanensis gen. et sp. nov.)。此次发现填补了混翅鲎类在中国,乃至整个冈瓦纳大陆的空白;也代表了已知最古老的混翅鲎化石记录,扩展了我们对此类动物形态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的认知。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
      恐鲎体型较大,体长可达近一米。其第三对附肢特化增大,并具密度较高的硬质长刺;后体及尾部似蝎。科研人员基于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分析,重建了秀山恐鲎的形态,并确定了其在板足鲎家族中的系统发育位置。
      新材料保存完好的附肢,以及生殖附属器、尾部、体表纹饰等特征,为混翅鲎科形态多样性讨论提供了诸多新证据,其中具有“嵌合”形态特征的恐鲎附肢Ⅲ指示了混翅鲎类群具有较为复杂的演化历史。此外,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浅海地区尚未发现大型捕食性动物,而恐鲎作为具捕捉“利器”的大型节肢动物,极有可能在这一环境中扮演着顶级捕食者的角色。
      一直以来,志留纪板足鲎的化石记录多集中于劳俄及其周边地区,而在广大的冈瓦纳大陆及周边则很少发现板足鲎的踪迹。本文的研究以及近年来多种板足鲎化石在华南的发现,提示我们在冈瓦纳大陆及其周边可能也存在着繁盛的板足鲎类群。
      本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资助。南京古生物所杨定华绘制了生态复原图。
      论文信息:Wang Han *, Dunlop J., Gai Zhikun, Lei Xiaojie, Jarzembowski E. A., Wang Bo *, First mixopterid eurypterids (Arthropoda: Chelicerata) from the Lower Silurian of South China, Science Bulletin, 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1.07.019
      图1. Science Bulletin封面(秀山恐鲎生态复原图由杨定华绘制)
      图2. 秀山恐鲎(Terropterus xiushanensis)(a,c,d,e,f:附肢;b:背侧及腹侧复原图;g:生殖附属器及生殖盖板)
      图3.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秀山恐鲎标注为蓝色)
      
    29
    2021-09
  • 南京古生物所开展党建互查交流工作
      9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党建互查交流座谈会。在宁的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支委以及党群处工作人员近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群工作处处长盖永华主持。   本次座谈会以“强化基层组织提升,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为主题,旨在通过互查交流,进一步推动各党支部扎实做好“基层组织提升年”活动中的问题整改工作,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为更好地推动研究所中心工作提供强大思想动力。   根据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王永栋和基础部党支部书记王博作为小组长分别汇报了9月23日分组督查情况;各在职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结合督查情况汇报了本支部亮点举措和目前仍存在的问题等。同时与会同志还就党史专题组织生活会、基层组织提升年中支部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机关一、二支部还对本支部所在部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情况进行了汇报,5个职能部门立足于岗位职责,着眼于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重点解决了一批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会上还就侯建国院长夏季党组扩大会讲话精神开展了研讨,国重支部赵方臣和基础部支部李建国分别作了重点发言。发言中着重强调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不断领悟建院、建所初心,牢记“四个面向”,站在学科发展、国家发展的角度,强化责任担当,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盖永华随后对各支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概括,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思路。要求各支部下一步工作要在丰富学习形式和载体、强化谈心谈话、加大党员发展力度以及拓展学习范围等方面下好功夫,不断提升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建成在会上对与会同志强调了节日廉政提醒,并与大家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强调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最后,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杨涛总结指出,各支部要进一步强化学习和基础性工作;要将学习的范围延伸到支部所在部门的所有非中共人员以及非在编人员等;要按照整改时限和要求,将“基层组织提升年”中查摆的问题与党史专题组织生活中的存在问题整改结合起来,强化实效;支委班子要进一步强化与普通党员、职工群众的联系,多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9月23日,南京古生物所在职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分成两组,进行了党建互查工作。 
    27
    2021-09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中心组学习会暨重点工作部署会

      9月15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2021年第七次中心组学习会暨党史学习教育第二阶段重点工作部署会。所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工会职代会主席团代表、妇委会代表、团委代表及中层领导干部等27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主持。  
      会上,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首先传达了中国科学院党组2021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随后杨涛传达了中科院2021年党建工作推进会精神,并对学习贯彻落实提出要求。会议强调,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贯彻落实好中科院党组夏季扩大会和中科院党建工作推进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刻理解“国家事”、“国家责”的内涵和要求,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 
      杨涛对研究所党史学习教育第二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支部按照时间节点,结合“基层组织提升年”的具体要求,扎实推进“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活动、“传承老科学家精神,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在行动”专项工作,抓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好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的整改事项等工作。 
      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及习近平总书记在绥德、榆林调研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就弘扬科学家精神、围绕国家需求开展科研工作、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和研究所近期主要工作重点等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流。 
      会议还传达了《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的具体举措》、《中国科学院院属事业单位党委建设工作实施细则》,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及《求是》杂志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16
    2021-09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纪委会议

      9月1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纪委召开工作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科院2021年夏季党组扩大会和党建工作推进会精神,梳理总结前三个季度的纪监审工作,并讨论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南京古生物所纪委书记张建成主持会议,所纪委委员和纪监审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要求纪委委员和纪监审工作人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七一”讲话精神上来,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升纪检干部的政治能力,不断增强履职本领,协助党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营造好风清气正、勤勉清廉的科研环境,推动研究所科研创新管理各项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 
      会议还重点学习了《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的具体举措》文件内容,明确了纪委委员分工联系各党支部的事宜。 
    14
    2021-09
  • 晚三叠世大网羽叶属植物新发现及全球化石记录修订

      大网羽叶属(Anthrophyopsis Nathorst)是晚三叠世代表性裸子植物化石。自1878年建立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余年的研究历史,在全球范围内曾经盛极一时,分布广泛。但是,该属是一个已灭绝形态属,被认为是苏铁类或种子蕨类植物,分类位置仍存在许多争议;尤其是由于标本保存不完整,长期以来对其形态特征变化的认识较为有限,一直难以取得突破。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许媛媛,在导师王永栋研究员和祝幼华研究员指导下,与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Mihai E. Popa教授、西南石油大学张廷山教授团队等同行合作,对新近发现自中国四川的大网羽叶属的新材料开展深入的系统学研究,从全球化石记录角度进行分类修订和时空分布特征探究,并在形态学特征上取得了突破性认识。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古植物与孢粉学论评》(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上。 
      本次研究,团队在四川广元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中发现了大量保存精美的大网羽叶属化石(图1和2)。这些标本产自同一层位,并呈现出不同的叶缘形态变化特征。研究人员据此对该属的形态学特征展开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对其属征进行修订,揭示了该种植物叶缘具有或深或浅的缺刻,或偶呈羽状的形态特征,突出了该属叶形特征的异型性。这一特点在长期研究中从未有过报道,刷新了百余年来对该属植物形态的新认知。 
      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对其属型种——粗脉大网羽叶(Anthrophyopsis crassinervis)进行了形态复原和重建,勾画出了一个叶形似芭蕉、呈长卵形、侧脉相互连接成多边形网格,且叶的长宽可达50 cm × 20 cm 以上的大型植物形态(图3)。 
      研究团队还对全球范围内已发表的大网羽叶属植物化石进行了全面评估和修订。结果表明,已报道的16个种化石记录中,只有3种可以认定为有效种(包括Anthrophyopsis crassinervis,A. tuberculata,A. venulosa),并分别指定其选模和选副模标本。另有4种暂且存疑以待进一步修订,此外有9种均为无效种。 
      通过对全球化石记录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人员认为大网羽叶属分布时代仅限于晚三叠世,最早化石为距今约2.3亿年的卡尼期,并且在瑞替期最为繁盛,具有重要的地层指示意义。大网羽叶属在中国局限分布于晚三叠世的南方植物区,而在北方植物区无确凿化石记录,属重要的古气候指示植物,进而证实了该时期我国南北方植物区的古气候特征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古地理分析可推断出,该植物于晚三叠世早期起源于中国华南板块,于瑞替期辐射迁移到中东和欧洲及非洲地区(图4)。 
      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先导B类项目、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和自主项目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Xu Yuanyuan, Mihai E. Popa*, Zhang Tingshan, Lu Ning, Zeng Jianli, Zhang Xiaoqing, Li Liqin, Wang Yongdong*, 2021. Re–appraisal of Anthrophyopsis (Gymnospermae): New material from China and global fossil records.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2(3): 104475. DOI: 10.1016/j.revpalbo.2021.104475. 
      图1 发现自四川广元地区的大网羽叶(Anthrophyopsis crassinervis)新标本,显示叶缘不同程度的缺刻 
       
      图2 发现自四川广元地区的大网羽叶新标本,显示粗壮的中脉和结网的深裂叶缘形态 
      图3 粗买大网羽叶的形态复原图,显示叶缘网脉及具有不同程度的缺刻 
       
      图4 晚三叠世大网羽叶属的全球分布及其可能的辐射迁移路线 
    06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