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PPP专辑《早古生代海洋氧化、缺氧与生命演化》出版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俊鹏博士、张元动研究员,与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Timothy W. Lyons教授、Charles W. Diamond博士,美国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助理教授Cole T. Edwards,在地学SCI学术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上共同组织的专辑《Marine oxygenation, deoxygenation and life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完成出版。该专辑共收录了来自中、美、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地学同行的研究论文共15篇,综述论文2篇。论文以地质学、地球生物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研究为主,内容涉及寒武纪-泥盆纪多个关键时期的地质事件,通过重建沉积期的古生产力与氧化还原条件,分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波动,探讨海洋缺氧事件与生态系统变化之间的关系。 
      氧气与生命的关系一直是“地质历史时期生命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无论是以古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大气氧气含量的升高作为早期生命演化的关键节点,抑或是将显生宙以来的海洋缺氧事件当作海洋生物灭绝事件的诱因;诸多此类研究中,重建大气-海洋的氧气含量水平一直都是关键。 
      早古生代,作为见证海洋生物多样性爆发与复杂生态系统形成的重要时期,早期植物的登陆同样参与调节大气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然而,尽管大气氧气含量在逐步上升,海洋依然发生多期次不同规模的缺氧事件。虽然无法在规模上与中生代的大洋缺氧事件相提并论,但它们常常能与同期发生的生物灭绝事件联系起来。因此,在大气海洋有氧化的进程中,探讨这些海洋缺氧事件的成因与规模及其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颇为重要,这也是组织该专辑的意义。 
      中晚寒武世,温室气候期的海洋底水氧化还原状态不稳定。LeRoy et al. 通过深水相页岩的铁组分和微量元素数据,恢复寒武纪鼓山阶-排碧阶长时间尺度的海洋底水化学状态变化;而Gill et al. 通过黑色页岩的δ98Mo估计碳同位素漂移事件SPICE(Steptoean Positive Carbon Isotope Excursion)期间缺氧海底面积,指出局部地区缺氧海水在SPICE前已经开始扩张。早中奥陶世,伴随全球降温,海洋水体分层效应减弱,广海整体趋于氧化。Chen Y. et al.、Luan et al. 和Fang et al. 分别通过沉积学和地球化学手段重建浅水碳酸盐台地、台地边缘、台地内凹陷等不同沉积环境中的氧化还原条件变化,并提出这些变化对于同期生物事件成因的启示。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之交,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伴随冰期也发生变化。赫南特冰期期间,海洋循环加剧,营养盐循环增强(Liu et al.),表层海水生产力增加(Khan et al.),因此虽然浅水相区因海平面下降造成氧化还原界面变深,但外陆棚斜坡及深水相区底水依然保持缺氧状态,甚至硫化(Young et al.)。然而,Chen C. et al. 通过分析灰岩中存在的流体迁移现象,指出该时期的碳酸盐岩地球化学信号更容易受成岩作用影响。同时,Baucon et al. 则通过观察笔石、遗迹等化石特征,讨论缺氧海水影响下的生态系统变化。晚志留世发生的劳事件(LAU)及同期大幅度的全球碳同位素漂移,同样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广海有机碳埋藏增加的结果;Bowman et al. 和 Fryda et al. 通过不同的地球化学指标和模拟计算,得出一致的结果。晚泥盆世的海洋缺氧事件,长时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同期生物灭绝事件的诱因,但其期次、持续时间和分布范围一直存在争议。Boyer et al. 通过分析同一沉积盆地不同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变化,指出缺氧海水的扩张时间和分布范围决定水体缺氧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和具体机制,未来研究应关注二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对应性。 
      另外,由责任客座编辑张俊鹏等完成的同名综述文章《Marine oxygenation, deoxygenation, and life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 An overview》同时出版。该文章通过分析不同经典模型重建的大气氧气、二氧化碳含量波动及长时间尺度的气候转变,系统性地总结和评述早古生代各期次海洋缺氧事件的成因、特点及其与生物地质事件的关系,最后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留学基金委和美国航天局NASA Astrobiology Institute的共同资助。 
      具体专辑内容,详见网页: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Marine oxygenation, de-oxygenation, and life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 | ScienceDirect.com by Elsevier
      早古生代大气-海洋环境综合变化图,包含大气O2和CO2含量,海水87Sr/86Sr和δ13C及表层海水温度(SST,℃),海洋动物多样性变化,陆生植物演化节点等(详见Zhang et al., 2021,图中灰色条带指示海洋缺氧事件)
      
    03
    2021-11
  • RPP出版“植物庞贝”研究专辑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建所七十周年之际,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古植物与古孢粉学评论》(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本月出版了二叠纪“植物庞贝”研究专辑《Wuda Tuff Flora: A Permian peat-forming T0 fossil plant assemblage from Wuda Coalfield, Inner Mongolia》,恭贺南京古生物所70华诞(Dedicated to the 70th Anniversary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CAS)。封面化石植物——华夏植物群代表瓢叶目联合齿叶Tingia unita。 
      二叠纪“植物庞贝”研究专辑封面(封面照片:华夏植物群的特有属种Tingia unita)
      整体植物复原照片,有节类Palaeostachya guanglongii
      距今约3亿年前,中国内蒙古乌达煤田生长着一片生机盎然的沼泽森林。因一场意外的火山活动,这片森林被火山灰沉降作用定格在原地,这种保存方式与意大利“庞贝古城”颇为相似,故名“植物庞贝”。这一发现于2012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军研究员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被誉为晚古生代陆地生态系统中一座重要的化石森林宝库。 
      二十余年来,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的科研人员对内蒙古乌达煤田“植物庞贝”化石森林进行持续不断发掘和探索,不仅获得了详尽的野外样方数据,更积累了大量的植物化石标本。基于原地埋藏的保存状况以及有机连生的标本积累,“植物庞贝”森林群落的物种构成逐步明朗。很多以往仅靠印痕形态鉴定识别的化石属种,随着繁殖器官和解剖结构的完善,都可以整体复原为自然种。与此同时,研究团队还对该植物群落的地质构造、形成时代、埋藏过程、物种构成及生态链条等多项背景信息进行全方位地研究。通过本专辑1篇前言及15篇研究论文,阶段性展示“植物庞贝”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 
      1)对“植物庞贝”的发现、挖掘和研究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煤田中6、7号层煤四个植物群的埋藏、演替过程作详细的复原(Wang J. et al., 2021a, preface);2)对火山灰中的锆石进行高精度的CA-ID-TIMS U/Pb定年,结果显示“植物庞贝”的绝对年龄值在298.34±0.09 Ma,非常接近石炭二叠纪的界限(Schmitz et al., 2021);3)对“植物庞贝”局部约80 m2的区域进行群落复原,通过该文章系统介绍项目组野外样方调查和群落生态分析的方法(Oplu?til et al., 2021);4)对“植物庞贝”群落多个类群的物种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系统分类研究,这其中包括石松类(D'Antonio et al., 2021)、有节类(Libertín et al., 2021; Liu et al., 2021)、种子蕨类(Zhou et al., 2021a)、前裸子植物瓢叶类(Wang J. et al., 2021b;Bek and Wang, 2021)、真蕨类(Wang S.J. et al., 2021; Wan et al., 2021; He et al., 2021; P?eni?ka et al., 2021; Voto?ková-Frojdová et al., 2021; Zhou et al., 2021b),植物生长型涉及乔木、草本及攀爬等多种类型;5)系统检查“植物庞贝”的化石标本,在有节、真蕨、瓢叶和苏铁等多个植物类群中共发现有八种类型的昆虫取食痕迹,揭示了森林群落中丰富的动-植物相互作用关系(Feng et al., 2021)。 
      在良好的化石保存条件下,本专辑论文充分利用了当代古生物学实验技术手段,发挥了团队分工协作的共赢优势,体现了对“植物庞贝”多视角多领域的高质量研究价值。“植物庞贝”未来更进一步的研究必将推动我们对于晚古生代多个植物类群早期起源、分类和演化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直接展示了二叠纪森林陆地生态系统的群落面貌以及复杂程度。 
      本专辑由王军研究员主导的由中国、美国、德国、英国、捷克等国内外学者组成的“植物庞贝”研究团队完成,相关研究得到了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联合资助。 
      专辑相关信息:Jun Wang, Hermann W. Pfefferkorn, Stanislav Oplu?til, Hans Kerp,eds., 2021. Wuda Tuff Flora: A Permian peat-forming T0 fossil plant assemblage from Wuda Coalfield, Inner Mongoli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review-of-palaeobotany-and-palynology/vol/294/suppl/C) 
      论文目录: 
      Wang, J., Pfefferkorn, H. W., Oplu?til, S., Kerp H., 2021. Permian “vegetational Pompeii”: A peat-forming in situ preserved forest from the Wuda Coalfield, Inner Mongolia, China – Introduction to a volume of detailed studies.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502. 
      Schmitz, M. D., Pfefferkorn, H. W., Shen, S. Z., Wang, J., 2021. A volcanic tuff near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boundary, Taiyuan Formation, North China: Radioisotopic dating and global correlation.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244. 
      Oplu?til, S., Wang, J., Pfefferkorn, H. W., P?eni?ka, J., Bek, J., Libertín, M., Wan, M. L., He, X. Z., Yan, M. X., Wei, H. B., Voto?ková Frojdová, J., 2021. T0 Early Permian coal-forest preserved in situ in volcanic ash bed in the Wuda Coalfield, Inner Mongolia,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347. 
      D'Antonio, M. P. B., Boyce; C. K., Wang, J., 2021. Two new species of Sigillaria Brongniart from the Wuda Tuff (Asselian: Inner Mongolia, China)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lepidodendrid life history reconstruction.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203. 
      Liu, L., P?eni?ka, J., Bek, J., Wan, M. L., Pfefferkorn, H. W., Wang, J., 2021. A whole calamitacean plant Palaeostachya guanglongii from the Asselian (Permian) Taiyuan Formation in the Wuda Coalfield, Inner Mongolia,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245. 
      Libertín M., Bek J., Wang J., Oplu?til S., P?eni?ka J., Frojdová J.V., 2021. New data about three sphenophylls and their spores from the volcanic tuff of Wuda, Taiyuan Formation, earliest Permian,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484. 
      Wang, J., Wan, S., Kerp, H., Bek, J., Wang, S. J., 2021. A whole noeggerathialean plant Tingia unita Wang from the earliest Permian peat-forming flora, Wuda Coalfield, Inner Mongoli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204. 
      Bek, J., Wang, J., 202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in situ spores of some Paleozoic noeggerathialea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dispersed spore assemblages.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379. 
      Wan, M. L., Sun, W. J., Bek, J., Liu, F., Hill, C., Wang, J., 2021. Scolecopteris minuta sp. nov., a marattialean fern from the early Permian Wuda Tuff Flora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246. 
      P?eni?ka, J., Wang, J., Bek, J., Pfefferkorn, H. W., Oplu?til, S., Zhou, W., Libertín, M., 2021. A zygopterid fern with fertile and vegetative parts in anatomical and compression preservation from the earliest Permian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382. 
      Wang, S. J., Wang, J., Liu, L., Hilton, J., 2021. Stem diversity of the marattialean tree fern family Psaroniaceae from the earliest Permian Wuda Tuff Flor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378. 
      He, X. Z., Zhou, W. M., Li, D. D., Wang, S. J., Hilton, J., Wang, J., 2021. A 298-million-year-old gleicheniaceous fern from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355. 
      Voto?ková-Frojdová J., Wang J., P?eni?ka J., Bek J., Oplu?til, S., Libertín M., 2021. A new leptosporangiate fern Oligosporangiopteris zhongxiangii gen. and sp. nov. from the lowermost Permian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 morphology, anatomy and reproductive organs.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479. 
      Zhou, W. M., P?eni?ka, J., Bek, J., Wan, M. L., Boyce, C. K., Wang, J., 2021. A new anachoropterid fern from the Asselian (Cisuralian) Wuda Tuff Flor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346. 
      Zhou, W. M., Wan, S., Wan, M. L., Hilton, J., P?eni?ka, J., Wang, J., 2021. Yangopteris ascendens (Halle) gen. et comb. nov., a climbing alethopterid pteridosperm from the Asselian (earliest Permian) Wuda Tuff Flor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282. 
      Feng, Z., Wang, J., Zhou, W. M., Wan, M. L., P?eni?ka, J., 2021. Plant–insect interactions in the early Permian Wuda Tuff Flora, North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94, 104269. 
    03
    2021-11
  • 南京古生物所机关二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10月2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机关二支部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了题为“生逢伟大时代,努力才堪大用”的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在所的14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活动,活动由支部书记王溱主持。 
      李洁在会上首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了9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讲话围绕“生逢伟大时代,努力才堪大用”的主题,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青年干部特别是青年干部的要求和殷殷嘱托。李洁还结合自身学习,谈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五次出席中青年干部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关切关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她表示,机关二支部作为管理部门,更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实际行动为南京古生物所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随后,李秋萍带领大家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强调人才发展要坚持党管人才,要重视、团结、引领、成就、支持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争取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她指出,南京古生物所一直重视人才的自主培养,也产生了一批国际领域的领跑者,新形势下,还需进一步抓紧人才工作,努力建设一流的科研队伍,为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贡献。 
      胡妍妍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心得。讲话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重大意义,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阐述了辛亥革命110年来的历史启示,郑重宣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与坚定意志。 
      刘锦桐与大家分享了学习《百位著名科学家入党志愿书》的心得体会。她表示,在老一辈党员科学家身上有着满腔的热血、对祖国的忠诚、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他们从深山险滩中走来,共筑了共产党人的脊梁,以矢志不渝的初心和科研报国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志愿书中的承诺,是我们青年党员的学习榜样。新一代南古人要肩负起历史的重任,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杨涛带领大家共同学习了习近平在《求是》杂志中发表的重要文章《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文章从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包括范围、遵循原则以及总体思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会上杨涛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物质和精神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此次活动还对各部门10月“我为群众办实事”开展情况进行了梳理,万明礼、司苏翱、周航行作重点发言。 
    27
    2021-10
  • 南京古生物所团委开展主题团课

      10月1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团委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召开团员大会。党委委员曹长群为全体团员作题为“生逢伟大时代努力才堪大用”的主题团课。 
      曹长群的报告从纪念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献词切入,围绕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展开,并紧密结合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地阐明党和共青团的关系,彰显 “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曹长群从坚定信念、永葆情怀,以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践行“两个维护”;慎微慎初、防微杜渐,以铁一般的规矩意识守牢纪律底线;勤学善思、抓住碎片,以灵活多样的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等三个方面鼓励广大共青团员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他强调广大团员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专注科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时刻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团课最后,曹长群还对如何发展党员的具体流程进行了详细讲解。 
    27
    2021-10
  • 最新研究揭示真蕨植物对三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响应模式

      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被认为是显生宙以来最严重的五次灭绝事件之一,全球海陆生态系统受到重创,并导致约80% 的物种消失。相比于海洋而言,陆地生态系统也受到这次大灭绝的巨大影响,但对陆地植物多样性损失的严重性却不甚了解,尤其对植物大化石多样性丧失的严重程度缺乏系统性研究。追踪植物大化石属种多样性变化及生存环境,可为研究陆地植被的灭绝速率和演化模式提供更直观有效的方法。 
      从古生代晚期到中生代早期,真蕨类植物曾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优势植被类群。为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研究员带领的国际科研团队,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张兴亮教授团队的周宁博士后,以及奥斯陆大学Wolfram Kürschner教授等共同合作,首次聚焦三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对真蕨植物群落的影响,系统研究了华南四川盆地三叠纪—侏罗纪过渡期真蕨植物的多样性变化和生态环境,为探究陆地生态系统对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响应提供了新的证据。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地学学术刊物《全球与行星变化》杂志(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根据对来自四川盆地16个产地的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和早侏罗世珍珠冲组真蕨类植物化石记录的分析,鉴定出8科16属67种,其中约有38个种在晚三叠世须家河组消失,同时有10个新种在早侏罗世珍珠冲组出现。结合大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记录,发现蕨类植物大化石及孢子化石在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大规模灭绝事件,而是存在显著的植物种群更替现象。这进一步揭示了在远离中大西洋火成岩省(CAMP)的东亚低纬度区域,植物类群对此次灭绝事件的响应程度。同时,基于植物大化石及孢粉的多元统计分析表明,三叠纪末的瑞替期呈现出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征,而早侏罗世特定的抗旱类群(如掌鳞杉科)明显增加,表明了侏罗纪早期环境趋于干热。 
      本项成果第一作者为周宁博士(西北大学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许媛媛博士生、李丽琴博士、安鹏程博士生、鲁宁博士,以及西北大学张兴亮教授、布加勒斯特大学Mihai Popa教授是该论文共同合作者,王永栋研究员和Wolfram Kürschner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本项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等联合资助。 
      论文信息:Ning Zhou, Yuanyuan Xu, Liqin Li, Ning Lu, Pengcheng An, Mihai Emilian Popa, Wolfram Michael Kürschner*, Xingliang Zhang, Yongdong Wang*, 2021. Pattern of vegetation turnover during the end-Triassic mass extinction: Trends of fern communities from South China with global context.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Volume 205, October 2021, 103585. https://doi.org/10.1016/j.gloplacha.2021.103585
       
      四川盆地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真蕨植物与孢子化石属种多样性的比较 
      A. 真蕨植物地层记录与种数多样性变化;B. 真蕨植物与孢子化石在各层位多样性的变化; C、D. 瑞替期和早侏罗世早期代表性真蕨植物化石与孢子化石的对应关系 
       
      左图为真蕨植物大化石和蕨类孢子的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右图为基于共生关系分析的蕨类大植物化石及蕨类孢子共存网络图。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部分真蕨植物化石复原图 
      A. 网叶蕨(Dictyophyllum nilssoni);B. 合囊蕨(Marattia muensteri); C. 荷叶蕨(Hausmannia emeiensis);D. 拟丹尼蕨(Danaeopsis fecunda) 
       
      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部分真蕨植物化石复原图 
      A. 锥叶蕨(Coniopteris tiehshanensis);B. 似托第蕨(Todites kwangyuanensis);C. 环帽蕨(Cynepteris lasiophora);D. 异脉蕨(Phlebopteris xiangyuensis) 
    20
    2021-10
  •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老同志集体生日会

      九九重阳,人寿花香。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恰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70周年。10月15日,南京古生物所为适逢80岁、90岁寿辰的老同志组织了一场集体生日聚会。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和党群工作处相关人员参加此次活动。 
      杨涛感谢广大离退休老同志为研究所高质量发展贡献的智慧和力量,并向全体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詹仁斌代表南京古生物所党政领导班子向老寿星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生日祝福,祝全所离退休老同志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阖家幸福! 
      活动中,老寿星们欢聚一堂,共叙往昔,畅谈今朝。大家纷纷表示一定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为党的事业持续增添正能量;同时,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研究所工作,继续发光发热、建言献策,为研究所开创新局面做出更大贡献。最后,老同志共同祝福南京古生物所未来更加美好、辉煌。  
    20
    2021-10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会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会议。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研究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等共17人参加会议。
      会上,综合处首先汇报了南京古生物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新一代ARP的使用情况,以及近期信息化工作的主要进展和下一步计划等。与会人员就研究所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特别是发表论文数据存储、原始实验数据存储、自媒体建设、网站运维、ARP公文传阅、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杨涛就南京古生物所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方案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并对下一步的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他强调,相关负责人要统筹好研究所现有园区和麒麟新园区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
      最后,詹仁斌提出要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管理部门要把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做细,及时推动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安全防范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服务能力;同时,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提高研究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水平,推动服务研究所中心工作。
    16
    2021-10
  • 西藏北羌塘地块二叠纪地层及古地理研究取得新认识

      西藏北羌塘地块及云南三江地区二叠纪古地理演化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前沿热点,尤其是北羌塘与华南碰撞的时间、方式等是多学科学术研究关注的焦点。此外,北羌塘地块也是我国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地区。因此,了解北羌塘地块的古地理演化对于解决它和华南地块的汇聚时间和方式,以及未来对北羌塘地块开展能源资源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张以春研究员等同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师生多次深入西藏羌塘无人区热觉茶卡一带及西藏东部昌都一带,联合开展地层研究工作。研究人员通过对类及小有孔虫化石的系统研究(图1),厘定了这两个地区二叠系的地层系统。并结合北羌塘地块唐古拉地区、杂多地区已有研究资料,提出了北羌塘地块二叠纪地层的沉积演变模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研究认为北羌塘地块在早二叠世时,整体都是浅海相地层沉积。但从早二叠世空谷期开始,北羌塘地块整体发生较大的相变,其中杂多地区发育裂谷,有大量火山岩喷发,且火山岩影响到了昌都地区,但在热觉茶卡地区可能缺失该时期及中二叠世的地层;中二叠世时,北羌塘地块北部火山作用逐渐减弱并发育碳酸盐台地沉积,但热觉茶卡地区此时仍未接受沉积;晚二叠世时,在北羌塘地块乃至思茅地块上,广泛发育含大羽羊齿植物群和类化石的海陆交互相地层,它不整合覆盖于不同地层之上。并且晚二叠世时,北羌塘内部沉积体系发生反转,由北低南高转变为北高南低(图2)。 
      研究认为北羌塘内部裂谷的逐渐关闭、晚二叠世海陆交互相地层的广泛发育及北羌塘内部的沉积反转是由于印支-思茅地块同华南的初始碰撞所导致(图3)。碰撞的挤压应力传递到了北羌塘,造成北羌塘内部地层的变化,同时也促使北羌塘地块的顺时针旋转,进而也解释了古地磁的研究成果,即北羌塘从早三叠世开始快速北移。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第二次青藏科考、中科院战略先导B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Qiao, Feng, Zhang, Yi-chun*, Wang, Yue, Yuan, Dong-xun, Ju, Qi, Xu, Hai-peng, Zhang, Hua, Zheng, Quan-feng, Cai, Yao-feng, Hou, Zhang-shuai, Shen, Shu-zhong, 2021. An updated age of Permian strata in the Raggyorcaka and Qamdo areas, Tibet and their paleogeographic implication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582, 110660. 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21.110660
      图1. 北羌塘热觉茶卡地区晚二叠世雪源河组中的有孔虫化石
      图2. 北羌塘地块二叠系沉积演变示意图
      图3. 北羌塘地块古地理演化示意图
      
    08
    2021-10
  • 混翅鲎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板足鲎(hòu)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类重要的节肢动物,是现代蛛形纲的近亲。因其形似蝎子,故俗称为海蝎。板足鲎最早出现于奥陶纪,在志留纪达到了多样性的巅峰,之后走向衰落,于二叠纪末全部灭绝。板足鲎以其独特的外形而备受人们关注,是志留纪(距今约4.3亿年)的“明星动物”。加之其生态多样性高,在海洋、淡水、陆地等多种生态环境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是我们了解古生代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媒介。
      混翅鲎是板足鲎目下的一个科级分类单元,这一类群的第三对附肢高度特化,具长刺,形态夸张。混翅鲎独特而极易辨识的附肢与现生鞭蛛的须肢相似,被认为可用于固定猎物,是混翅鲎较强捕食能力的体现。然而,与其较高的曝光度相比,学界一直以来对此类动物缺乏深入了解。已报道的混翅鲎共两属四种,均依据志留纪劳俄古陆(Laurussia)的少数化石标本所建立,且近八十年来一直没有发现新的类群。有限的化石极大限制了我们对该类群形态多样性、地理分布和演化历史的了解。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生王晗在王博研究员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研人员合作,报道了来自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混翅鲎一新属新种:秀山恐鲎(Terropterus xiushanensis gen. et sp. nov.)。此次发现填补了混翅鲎类在中国,乃至整个冈瓦纳大陆的空白;也代表了已知最古老的混翅鲎化石记录,扩展了我们对此类动物形态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的认知。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
      恐鲎体型较大,体长可达近一米。其第三对附肢特化增大,并具密度较高的硬质长刺;后体及尾部似蝎。科研人员基于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分析,重建了秀山恐鲎的形态,并确定了其在板足鲎家族中的系统发育位置。
      新材料保存完好的附肢,以及生殖附属器、尾部、体表纹饰等特征,为混翅鲎科形态多样性讨论提供了诸多新证据,其中具有“嵌合”形态特征的恐鲎附肢Ⅲ指示了混翅鲎类群具有较为复杂的演化历史。此外,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浅海地区尚未发现大型捕食性动物,而恐鲎作为具捕捉“利器”的大型节肢动物,极有可能在这一环境中扮演着顶级捕食者的角色。
      一直以来,志留纪板足鲎的化石记录多集中于劳俄及其周边地区,而在广大的冈瓦纳大陆及周边则很少发现板足鲎的踪迹。本文的研究以及近年来多种板足鲎化石在华南的发现,提示我们在冈瓦纳大陆及其周边可能也存在着繁盛的板足鲎类群。
      本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资助。南京古生物所杨定华绘制了生态复原图。
      论文信息:Wang Han *, Dunlop J., Gai Zhikun, Lei Xiaojie, Jarzembowski E. A., Wang Bo *, First mixopterid eurypterids (Arthropoda: Chelicerata) from the Lower Silurian of South China, Science Bulletin, 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1.07.019
      图1. Science Bulletin封面(秀山恐鲎生态复原图由杨定华绘制)
      图2. 秀山恐鲎(Terropterus xiushanensis)(a,c,d,e,f:附肢;b:背侧及腹侧复原图;g:生殖附属器及生殖盖板)
      图3.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秀山恐鲎标注为蓝色)
      
    29
    2021-09
  • 南京古生物所开展党建互查交流工作

      9月24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党建互查交流座谈会。在宁的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支委以及党群处工作人员近2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群工作处处长盖永华主持。 
      本次座谈会以“强化基层组织提升,让党旗在科研一线高高飘扬”为主题,旨在通过互查交流,进一步推动各党支部扎实做好“基层组织提升年”活动中的问题整改工作,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为更好地推动研究所中心工作提供强大思想动力。 
      根据安排,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王永栋和基础部党支部书记王博作为小组长分别汇报了9月23日分组督查情况;各在职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结合督查情况汇报了本支部亮点举措和目前仍存在的问题等。同时与会同志还就党史专题组织生活会、基层组织提升年中支部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机关一、二支部还对本支部所在部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情况进行了汇报,5个职能部门立足于岗位职责,着眼于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重点解决了一批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会上还就侯建国院长夏季党组扩大会讲话精神开展了研讨,国重支部赵方臣和基础部支部李建国分别作了重点发言。发言中着重强调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不断领悟建院、建所初心,牢记“四个面向”,站在学科发展、国家发展的角度,强化责任担当,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盖永华随后对各支部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概括,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思路。要求各支部下一步工作要在丰富学习形式和载体、强化谈心谈话、加大党员发展力度以及拓展学习范围等方面下好功夫,不断提升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建成在会上对与会同志强调了节日廉政提醒,并与大家分享了习总书记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强调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不辜负党和人民期望和重托。 
      最后,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杨涛总结指出,各支部要进一步强化学习和基础性工作;要将学习的范围延伸到支部所在部门的所有非中共人员以及非在编人员等;要按照整改时限和要求,将“基层组织提升年”中查摆的问题与党史专题组织生活中的存在问题整改结合起来,强化实效;支委班子要进一步强化与普通党员、职工群众的联系,多沟通思想、交换意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9月23日,南京古生物所在职党支部和研究生党支部分成两组,进行了党建互查工作。 
    27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