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木化石揭示四川盆地两亿年前存在降温事件
      近期,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永栋研究员领导的一个中法科学家团队在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地区晚三叠世地层发现了一种新的松柏类木化石--广元异木(新种),并揭示了距今两亿年左右存在着短暂的降温事件。这项成果由沈阳师范大学田宁博士、南京古生物所王永栋研究员、李丽琴博士、法国里昂第一大学菲利普博士以及曲阜师范大学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专家共同完成。 
      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地区发育有国内外知名的距今约2亿年的须家河组植物群,是我国晚三叠世南方型植物群的重要代表。该植物群发现至今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木化石系统学的正式研究和报道。王永栋领衔的研究团队近年来在四川盆地开展三叠-侏罗纪之交植物多样性和环境背景研究过程中,在广元和旺苍地区须家河组的第二段沉积中发现了若干保存完好的木化石。通过木材解剖学及系统古生物学研究,创立了松柏类木化石的一个新类型,即广元异木(新种)(Xenoxylon guangyuanense sp. nov.)。该化石标本保存完好的解剖构造,具有异木属典型的木质部特征,包括管胞径壁纹孔特征和窗格型交差场纹孔。这是我国首次在四川盆地晚三叠世沉积中发现异木属化石,也是继广东北部地区之后,在华南晚三叠世发现的第二个异木属化石记录,对于揭示异木属的早期辐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异木属是中生代具有重要古地理及古生态指示意义的木化石代表类群,其化石记录集中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且呈绕极式分布模式,被认为是湿凉气候的指示植物。广元异木化石在须家河组的发现指示位于低纬度东特提斯东缘地区的四川盆地,在距今2亿年左右的晚三叠世,在整体温暖湿润气候背景下,存在短期的降温事件。这一观点与特提斯西缘诺利-瑞替期欧洲地区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所揭示的气候降温事件相一致。另外,这一新发现的木化石具有明显的生长轮,也表明四川盆地在晚三叠世存在显著的季节性气候变化并与当时的巨型季风气候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研究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交叉合作团队项目和IGCP632项目等共同支持, 相关成果于国际地学综合学术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最新一期发表。  
      论文相关信息:Tian N, Wang Y D*, Philippe M, Li LQ, Xie XP , Jiang ZK , 2016. New record of fossil wood Xenoxylon from the Late Triassic in the Sichuan Basin, southern China and its palaeoclimatic implications.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464: 65-75 (*corresponding author).
    16
    2016-12
  • 华南锆石测年精确标定国际地层表瓜德鲁普统底界年龄
      中二叠世(瓜德鲁普世)发生了一系列全球重大地质和生物事件。泛大陆由长期稳定的汇聚阶段转入裂解阶段,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海水87Sr/86Sr比值在瓜德鲁普世卡匹敦期达到显生宙最低值,地磁极性由石炭纪晚期到二叠纪中期反向极性超期进入二叠-三叠纪混合极性超期,瓜德鲁普世末期还发生了一次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与之伴随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事件被认为与这次生物灭绝有着紧密的联系。阐明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速度需要高精度的中二叠世年代地层框架。但相比二叠纪其它时间段,二叠纪中期年代地层框架的研究却非常薄弱。二叠纪现有的高精度同位素年龄数据几乎都来自乌拉尔统和乐平统,瓜达鲁普统(中二叠统)的高精度同位素年龄数据几乎没有。国际年代地层表中的中二叠统年龄基本上都是依靠内插法估算得出的。 
      为建立高精度中二叠世年代地层框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研究团队张华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吴琼等,对安徽巢湖孤峰组底部的火山灰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地层学研究。通过对巢湖地区和南京地区栖霞组顶部和孤峰组底部牙形类、?类、菊石和放射虫化石的研究和对比,认为华南瓜德鲁普统底界应该位于孤峰组底界附近。本研究对孤峰组底部包括与栖霞组岩性界线处的三层火山灰进行了SIMS 和CA-ID-TIMS锆石U-Pb测年,获得了两个可靠的TIMS高精度U-Pb年龄数据。其中,位于孤峰组底界的火山灰层TIMS年龄为272.95 ± 0.11 Ma,该年龄是瓜德鲁普世时间段内具有年代地层框架意义的最高精度年龄,这一高精度同位素年龄将作为瓜德鲁普统底界年龄写入最新的《国际年代地层表》中。这是国际年代地层表中同位素年龄值继二叠系乐平统底界、二叠系-三叠系之交和埃迪卡拉系底界等少数几个以后,又一次采用中国剖面的数据。结合此次获得的瓜德鲁普统底界年龄与已有的瓜德鲁普统顶界高精度锆石同位素U-Pb年龄259.1 ± 0.5 Ma,瓜德鲁普统的时间跨度被修订为13.85 ± 0.51 myr。 
      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的支持,相关成果于近期在国际地学学术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在线发表。 
      论文相关信息:Wu, Q., Ramezani, J., Zhang, H.*(通讯作者), Wang, T.T., Yuan, D.X., Mu, L., Zhang, Y.C., Li, X.H., Shen, S.Z., Calibrating the Guadalupian Series (Middle Permian) of South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http://dx.doi.org/10.1016/j.palaeo.2016.11.011. 
    15
    2016-12
  • 研究发现瓶筐石是中奥陶世重要的造礁生物
      瓶筐石(Calathium)是一类属于多孔动物门的动物化石,但曾长期被认为是属于古藻类植物。含瓶筐石的生物礁在早奥陶世的浅海广泛分布,但在随后的的中奥陶世迅速衰落。在我国西北的塔里木巴楚地区,奥陶系达瑞威尔阶早中期的一间房组地层保存了同时代鲜见的瓶筐石-微生物礁。前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礁的亚相分析、礁群落的基本组成以及个别建礁者(例如钙质微生物)的描述等方面,缺乏对礁灰岩内部细节的深入研究。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启剑博士及其合作者对一间房组中段的瓶筐石-微生物礁进行了系统采样,有针对性地采取连续切片的研究方法,详细剖析了礁灰岩内部结构。其礁灰岩可分为三大类:瓶筐石-微生物格架岩,棘皮类-瓶筐石障积岩和苔藓虫-微生物粘结岩。瓶筐石-微生物格架岩作为主导类型,是由瓶筐石构建并被微生物加固的三维礁格架。大量瓶筐石个体间由发达的壁外结构相连,显示其高效的造架能力。连续切片揭示瓶筐石的出芽生殖现象,表明其海绵动物的属性。与早奥陶的石海绵-瓶筐石相比,此礁内石海绵十分罕见。苔藓虫虽然丰度也不高,但却是附着于瓶筐石表面最重要的包壳动物。 
      纵观整个奥陶纪生物礁的演变历史,达瑞威尔晚期是后生动物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多样性极高的典型钙藻-珊瑚-层孔海绵群落。而在此之前,即中奥陶世之初到达瑞威尔早中期的一段时期,全球生物礁发育十分有限,主要只在劳伦古陆、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南美前科迪勒拉等有零星报道。因此,塔里木一间房组的这一研究进展让我们对后生动物礁迅速崛起前礁体的构建方式和礁群落的演化历程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由于生物礁往往是油气储集的重要地层,因此对这类奥陶纪生物礁的研究也可以为相关时代的油气勘探提供信息。
      此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的资助。相关成果已在国际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在线发表。
      论文相关信息:Qijian Li, Yue Li, Yuandong Zhang, Axel Munnecke, 2016, Dissecting Calathium-microbial frameworks: The significance of calathids for the Middle Ordovician reefs in the Tarim Basin, northwestern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30
    2016-11
  • 1.3亿年前羽毛β角蛋白的发现使古生物色彩复原更加可信
      北京时间11月22日,《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在线刊登了一篇题为“早白垩世鸟类-始孔子鸟羽毛角蛋白与色素体的分子证据”的论文,报道了1.3亿年前羽毛β角蛋白的发现及其中色素体的确认,使古生物的色彩复原更加可信。 相关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泮燕红博士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山东临沂大学郑晓廷教授、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Mary Schweitzer教授等合作完成。  
      泮燕红等对收藏于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的一件始孔子鸟类化石标本的羽毛,进行了详细的超微结构分析和生化分析,首次从分子层面证实了β角蛋白和色素体在距今1.3亿年化石中的保存。研究的鸟类化石属于始孔子鸟,该鸟类最早命名于2008年,属于孔子鸟科,代表了早期鸟类演化中最基干的类群之一。始孔子鸟化石目前仅发现于我国河北省的丰宁地区,属于早白垩世,代表了中国境内已知最古老的鸟类化石之一。此外,由于这类鸟类牙齿已经完全退化,发育了角质喙,因此也代表了最早具有角质喙的鸟类。河北丰宁的鸟类化石不仅时代古老,仅次于世界上最古老的鸟类-始祖鸟,而且还以保存精美的羽毛而著称。 
      研究者将采自该化石标本的8个羽毛样品在南京古生物所进行前处理,随后分别进行了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结合免疫荧光、免疫电镜等生化方法,以及超高分辨率的元素能谱分析。同时与现生鸡的羽毛在超微结构、生化反应、色素体元素能谱分析的结果等方面进行了逐一对比,证实了在化石羽毛中确实含有残留的β角蛋白。由于以往报道过β角蛋白的化石标本的时代都来自晚白垩世(不早于7500万年),因此此项工作把β角蛋白能够保存的时代往前推进了至少5000万年。 
      现生鸟类具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和色彩,主要取决于羽毛具有的色素体以及羽毛内部的结构。而羽毛的色素种类也有多种,例如,球状的棕黑色素,棒状的真黑色素等,两者大小约为1微米左右,它们均由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颗粒可随羽毛的形成进入到羽毛的不同部位,从而与羽毛的内部结构等因素一起决定羽毛不同的颜色。 
      科学界对化石鸟类和恐龙羽毛颜色的认识经历了颇为曲折的过程。早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古生物学家将鸟类化石羽毛中的色素体状的结构首先鉴定为细菌,认为细菌参与了羽毛化石的保存过程。2008年,美国耶鲁大学的Jakob Vinther等人首次提出过去鉴定的鸟类化石羽毛中的“细菌”实际上是羽毛的色素体。2010年我国学者张福成等人首次报道了带羽毛恐龙的羽毛中色素体的保存。近年来学术界开展了大量古鸟类、带羽毛恐龙等不同类群生物化石色素体的研究,为恢复灭绝生物羽毛等器官的颜色和色彩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然而,以往对化石羽毛色素体的分析还主要局限于微观形态学的对比,以往化学分析手段也未能精准把色素的信号原位标定到色素体上。由于色素体本身无论在大小和形态学方面与细菌都十分相似,因此有学者指出,如何用化学方法准确区分色素体与微生物变得十分必要。基于这样的争议和问题,泮燕红等采用了多种化学和分子技术分析方法,其中免疫电镜和超高分辨率的元素能谱分析,都是第一次应用到化石分析中,实现了化学信号在纳米级别的原位标定。他们的研究结果不仅首次在距今1.3亿年化石中证实了β角蛋白的保存,而且也验证了羽毛化石中以往颇具争议的纳米级的微体结构被β角蛋白包裹,确实为羽毛的色素体,排除了细菌的可能性。此项研究对今后更好地认识远古化石中的软组织结构、化石分子的保存以及羽毛超微结构的演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等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
    Yanhong Pan, Wenxia Zheng, Alison E. Moyer, Jingmai K. O’Connor, Min Wang, Xiaoting Zheng, Xiaoli Wang, Elena R. Schroeter, Zhonghe Zhou, and Mary H. Schweitzer. Molecular evidence of keratin and melanosomes in feathers of the Early Cretaceous bird Eoconfuciusornis. PNAS, Doi:10.1073/pnas.1617168113.  
      境外媒体相关报道: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6-11/caos-bdi111816.php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6-11/ncsu-kam111816.php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3957800/Dinosaurs-finally-true-colours-Oldest-red-pigment-130-million-year-old-feather.html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cretaceous-bird-find-holds-new-color-clue 
    http://www.upi.com/Science_News/2016/11/21/130-million-year-old-bird-fossil-yields-keratin-melanosomes/3341479762174/  
    http://www.scmp.com/news/china/policies-politics/article/2047947/chinese-feather-fossil-suggests-answer-130-million-year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morning-mix/wp/2016/11/22/this-ancient-chinese-bird-kept-its-feathers-and-colors-for-130-million-years/ 
    http://www.csmonitor.com/Science/2016/1122/What-color-was-this-dinosaur-Keratin-discovery-yields-long-lasting-clues  
    https://cosmosmagazine.com/archaeology/feathered-fossilised-friend  
      境内媒体相关报道: 
    新华社: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1/22/c_1119961512.htm 
    中新社: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6/11-22/8071448.shtml
    《参考消息》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61123/1453457.shtml 
    《科技日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6-11/22/content_355107.htm?div=-1 
    《新华日报》http://js.xhby.net/system/2016/11/22/030092064.shtml  
    《南京日报》http://njrb.njdaily.cn/njrb/html/2016-11/22/content_441318.htm?div=-1  
    《现代快报》http://dz.xdkb.net/html/2016-11/22/content_447757.htm
    《东方卫报》http://dfwb.njnews.cn/html/2016-11/22/content_21656.htm  
    21
    2016-11
  • 新研究卡定新疆呼吉尔斯特植物群时代
      中-晚泥盆世是陆生植物早期演化和形态分异的重要时期。该时期树型植物出现,并在世界很多地区构建了早期森林。森林的出现使地球的生态系统产生了重大变化,与泥盆纪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快速降低也有密切的关系,并对所有陆地生物的演变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对该时期的植物群研究缺少精确的放射性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近期,南京古生物所徐洪河研究员等与香港大学合作,对新疆北部塔城地区中泥盆世呼吉尔斯特植物群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该植物群保存于呼吉尔斯特组地层,代表剖面位于塔城地区的251山,剖面呈正断层展布,以丰富多样的植物大化石和孢子为代表。研究团队在该剖面断层的上盘和下盘分别采得两件凝灰质砂岩样品,并在香港大学对处理的样品进行LA-ICP-MS U-Pb年代学分析。其中,上盘样品获得最年轻的年龄为3.85亿年,下盘获得的最年轻的年龄是3.80亿年,反映该剖面上化石植物群的地质时代为中泥盆世晚吉维特期至晚泥盆世早弗拉期。 
      此前,曾有学者通过对呼吉尔斯特组中的叶肢介化石和植物化石研究,认为该组地层属于中泥盆世,但具体时代尚无统一意见。通过与世界同时期植物群对比,发现该植物群与委内瑞拉吉维特期–弗拉期的Campo Chico植物群最为接近。该年代学研究结果与生物地层学结论相吻合。 
      论文相关信息:Zheng, D.R., Xu, H.H., Wang, J., Feng, C.Q., Zhang H.C., Chang, S.C. 2016. Geochronologic age constraints on the Middle Devonian Hujiersite flora of Xinjiang, NW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463: 230–237. 
    16
    2016-11
  • 海洋酸化可能是导致二叠纪末海洋生物大灭绝的元凶
      距今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地球演化史中最严重的一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在前后6万年时间内,多达80%以上的海洋生物和约75%的陆地生物忽然消失,整个海洋、陆地生命损失惨重。关于当时为何发生物种大灭绝,科学家倾向于认为,大规模火山喷发可能是导致陆地、海洋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但在大灭绝期间海水是否存在酸化并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生存,此前一直缺乏直接证据。 
      海洋底栖生物矿化作用如钙质壳的形成等,与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温度、盐度、含氧量、酸碱度等有密切的关系。南京古生物所外籍博士后Claudio Garbelli等最近对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前和大灭绝期间腕足动物钙质壳纤维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大灭绝层位,小嘴贝大类腕足动物壳第三层柱状层往往不发育,壳质纤维体变小。而扭月贝大类的柱状层和纤维大小并未发生变化,最终这一大类中长身贝目、直形贝目、石燕贝目等古生代主要类群在此次事件中全部灭绝。 
      通过与现代不同环境腕足类的壳质变化进行比较,研究人员推断当时大灭绝层位很可能存在海洋酸化的现象。小嘴贝大类的壳质纤维小型化使其更加能适应恶化的海洋环境,并最终渡过难关。 
      相关成果近期在线发表在国际地学知名期刊Geology。 
      论文相关信息:Garbelli, C., Angiolini, L., Shen, S.Z., Biomineralization and global change: A new perspec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end-Permian extinction, Geology, doi:10.1130/G38430.1. 
    16
    2016-11
  • 华南奥陶系地层发现世界上最老的层孔海绵化石
      层孔海绵作为一类重要的造礁生物,其可疑的化石记录可追溯到早寒武世。然而,细致的研究表明这些可疑的骨骼结构都并非由真正的层孔海绵所形成。而一度被认为是奥陶系最早的层孔海绵Pulchrilamina现也被归入高钙化海绵(hypercalcified sponge)内,作为一个独立类群,排除在层孔海绵之外。于是,中奥陶世的拉贝希类便成为没有争议的层孔海绵的最早代表。泡沫层孔海绵属(Cystostroma)作为拉贝希层孔海绵中结构最简单的类型,由于保存等因素的制约,其最早的记录仅在北美、韩国和马来西亚的中奥陶晚期地层中有零星报道。 
      近期,南京古生物所李启剑博士及其合作者对贵州张寨剖面的早奥陶世红花园组瓶筐石-石海绵礁进行了系统采样,采取大规模磨制抛光面并有针对性地配合显微薄片的研究方法,发现并报道了至今所知最古老的层孔海绵化石,同时这也是泡沫层孔海绵属在华南奥陶系地层的首次报道。这类小型的层孔海绵与大量角质海绵共同保存在瓶筐石的中央腔内的洞穴中。
      这一发现表明正真的层孔海绵在奥陶纪大辐射时期的起始阶段已经在礁相坏境中出现,甚至有可能起源于洞穴等隐秘环境中。随着早奥陶世后生动物礁的逐渐兴起,诸如瓶筐石等造架生物构建了十分复杂的浅海环境,这可能正是大量礁相动物起源和快速辐射的催化剂。另外,此结果也暗示角质海绵在奥陶纪礁体中所起的作用远超人们之前的想象,有必要作进一步研究。     
      此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的资助。相关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期刊Lethaia上发表。 
      论文相关信息:Li Qijian, Li Yue & Kiessling Wolfgang, 2016. The oldest labechiid stromatoporoids from intraskeletal crypts in lithistid sponge–Calathium reefs. Lethaia: available online?. (DOI: 10.1111/let.12182)
    04
    2016-11
  • 新疆二叠纪发现植物与真菌甲螨相互作用证据
      晚古生代的石炭纪和二叠纪是重要的成煤时期,对于植物为何在此时期大规模保存成为煤炭一直莫衷一是。曾有研究认为,当时缺少必要的分解植物木质素的微生物可能是一个原因。因此,了解当时的生物降解系统如何运转,对于理解植物的成煤过程也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在现代陆地生态系统中,真菌和节肢动物甲螨作为主要的分解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分解其他生物的遗体,将营养物质重新释放到生态系统中。然而它们在晚古生代陆地生态系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的作用,对植物遗体的分解过程却鲜为人知。 
      近期,南京古生物所万明礼博士、王军研究员等在采自于我国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晚二叠世梧桐沟组中的化石木材中发现了数量可观、结构精美的化石真菌,以及大量的粪便化石。化石真菌和粪便广泛分布于木材的髓部以及木质部中。绝大多数的真菌菌丝具隔,并且分叉,部分菌丝还具有特殊的锁状联合结构。由于这些真菌的繁殖器官没有被保存,通过其营养器官以及特殊的锁状联合结构,这些真菌暂时被归为担子菌类(Basidiomycetes)或子囊菌类(Ascomycetes)。同时,根据粪便化石的大小、形态、表面结构等特征的分析,推测这些粪便是由甲螨取食木材遗体过程中留下的。 
      通过切片观察发现,木材的降解可以分为以下步骤:首先,管胞之间的胞间层最先被降解;其次是管胞壁的初生壁被降解;最后,管胞壁的次生壁被降解,并形成腐蚀腔。这一分解过程与现代木材中的口袋状白腐的特征较为吻合。另外,化石木材中出现的大量的不规则分布的梭状腐蚀腔在宏观上也与该种类型的腐朽特征相似。 
      该项研究表明,早在晚二叠世甚至更早的陆地生态系统中,真菌已经开始扮演分解者的角色。其分解木材的方式与现代真菌的分解方式十分相似。由于没有出现愈伤组织等特征,这些真菌于宿主植物之间的关系可能是腐生关系。该项研究同时也表明晚二叠世时期,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已经十分复杂。 
      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古植物学期刊Review of Palaeonbotany and Palynology。本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及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Mingli Wan, Wan Yang, Lujun Liu, Jun Wang*, 2016. Plant-arthropod and plant-fungus interactions in late Permian gymnospermous woods from the Bogda Mountains, Xinjiang, northwestern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35: 120-128. doi: 10.1016/j.revpalbo.2016.10.003. 
    28
    2016-10
  • 云南中泥盆世异孢植物大孢子研究取得新进展
      中泥盆世是陆生植物演化的重要时期,该时期的陆生植物演化出异孢生殖行为,植物繁殖过程中产生的雄性和雌性配子体在这一时期首次产生了形态和数量上的分化。这一时期全球范围内发现的大孢子化石很少,总计有9种,而且主要发现于冈瓦纳大陆。
      近期南京古生物所彭辉平博士研究生、刘锋副研究员以及朱怀诚研究员对云南曲靖龙华山中泥盆世地层开展了详细研究,在其中发现了三种大孢子,并通过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合作,运用透射电镜成像技术(TEM)对这些大孢子化石开展了详细研究,发现云南中泥盆世地层中产出的一类大孢子—Longhuashanispora reticuloides与从同孢植物复杂勒氏蕨中发现的原位小孢子在形态上十分接近,但在超微结构上却与异孢植物产出的大孢子较为接近,因此推断Longhuashanispora reticuloides的母体植物可能是一类从同孢向异孢转变的过渡类型植物。这一推断与前人普遍认为同孢和异孢植物在中泥盆世出现分化基本一致。
      研究同时发现,云南曲靖中泥盆世地层中产出的一类大孢子Ocksisporites maclarenii Chaloner, 1959,在加拿大北极地区以及波兰北部也有报道,而该类大孢子由于个体较大,在空气中传播的能力较弱,因此它的出现表明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之间在中泥盆世时期可能存在陆桥连接,而这一陆桥可能对中泥盆世华南和澳大利亚一些地方性的珊瑚和鱼类属种在中泥盆世晚期迁移至劳亚古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同资助,王春朝高级工程师和泮燕红副研究员在实验技术方面给予宝贵支持。 
      论文信息:Peng, H.P., Liu F.* (通讯作者), Zhu, H.C (2016): Morphology and ultrastructure of Middle Devonian dispersed megaspores from Qujing, Yunnan, Southwest China. Review of Palaeobotany and Palynology, 234. 110-124. 
    19
    2016-10
  • 晚奥陶世下镇组镣珊瑚研究取得进展
      位于浙江省与江西省交界的“三山地区”是研究奥陶纪生物大辐射的经典区域。该区域晚奥陶世的地层剖面中发育保存较好的镣珊瑚属分子,其为奥陶纪与志留纪较为常见的丛状复体横板珊瑚,由许多横切面呈椭圆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的个体组成独特的链状排列。 
      为了深入研究该地区的镣珊瑚,南京古生物所梁昆博士与加拿大及韩国同行选取该区域出露较好的下镇组祝宅剖面,在系统采样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定量形态分析与几何形态定量分析研究了136块镣珊瑚标本及7块模式标本。根据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划分出三个形态种;通过几何形态定量分析的形态空间得出这三个模式种分别对应Catenipora zhejiangensis、C. shiyangensis、C. dianbiancunensis。这三个镣珊瑚种分布于祝宅剖面的七个层位中,在泥灰岩中大部分块体能较为完整保存,而在页岩层中则以碎片状保存。总体上,这三个镣珊瑚种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大小与形状,然而他们均有较大的种内变异:同种的镣珊瑚在不同的层位以及不同的剖面呈现出较大的形态差异。与腕足动物类似,这种现象或许与晚奥陶世的地方性生长(endemism)密切相关。 
      该成果已经在Journal of Paleontology上线上发表。此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金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Kun Liang, Robert J. Elias, Suk-Joo Choh, Dong-Chan Lee, Dong-Jin Lee, (in press). Morphometrics and paleoecology of Catenipora (Tabulata) from the Xiazhen Foramtion (Upper Ordovician), Zhuzhai, South Chin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06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