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2300万年前“木乃伊叶片”可以洞见未来气候变迁

      科学家对2300万年前远古森林残留的植物化石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一些植物可能伴随着二氧化碳指数上升而快速生长。
      2300万年前的叶子,仍然可以看到纹理,被昆虫咬破的洞和疤痕结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8日消息,科学家从新西兰南部的一处远古湖泊中找到保存非常完好的叶片化石,并且首次将叶片所在的2300万年前高温气候与大气高浓度二氧化碳联系在了一起。
      研究小组列举一些远古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为植物产生食物的生物过程,这项发现可能为揭晓植物动态变化提供重要线索,当前大气二氧化碳指数逐年上升,现在已经接近远古时期指数。
      当前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数量远超出预期,是否多种植数百万棵树木能真实阻止气候变化?我们从远古树叶化石中可学到什么?
      目前研究小组对新西兰一处已干涸的湖泊底处钻探100米深,该干涸湖泊处于一座死火山坑,火山坑直径大约1.6公里。钻探100米处发现的生物物质已变成化石,其中包括:植物、藻类、甲虫、苍蝇、真菌和其他生物残骸,这些生物的历史可追溯至中新世早期的一处气候温暖时期,当时全球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7摄氏度,两极冰层大部分都已消失。
      科学家对这一时期二氧化碳指数仍有争议,这也是该研究倍受关注的原因之一,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叶片基本上都已木乃伊化,所以能获得该叶片的原始化学成分,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叶片所有细微特征。这些远古叶片之所以保存如此完美,以至于可看到细微的纹理和小孔——这些小孔可使叶片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入空气并释放水分,这一过程可显微镜下观察。
      图中是高度放大的木乃伊化叶子的一部分。在这些特征中,可以看到单个的表皮细胞和口形的气孔,叶片通过开口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水分 
      科学家分析了叶片化石的不同碳化学形式,或者碳同位素,它们存在于不同沉积层的6种树木叶片中。这将有助于预测远古时期大气碳含量,研究人员的结论是当时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大约0.045%,之前得出的结论显示远古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大约0.03%,比最新结论的数值更低。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0.045%与前工业时代的相应数值相似,不足于解释中新世早期较高的温度。受人类活动影响和车辆尾气排放等因素,当前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大约0.0415%。预计未来几十年,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将达到0.045%左右,这与2300万年前新西兰森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相近。
      同时,研究人员还分析叶片小孔的几何形状和其他结构特征,并与现代叶片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远古叶片通过气孔吸收碳的效率异常高,而且该方式不会蒸发太多水分,这对所有植物而言是一个关键性挑战。
      这可使树木生长在森林边缘干燥地区,研究人员称,这种树木高效率碳吸收现象可能普遍存在于北半球温带森林地区,那里是地球上更多陆地所在地。
      现今,这些发现告诉我们什么? 
      在这个标本上可见的圆形结构是叶片对某种昆虫捕食或寄生的反应组织
      当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许多植物会提高光合作用速度,因为它们可以更有效地从空气中去除碳,并在该过程中节约水。美国宇航局卫星数据表明,“全球绿化效应”主要是由于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释放二氧化碳水平不断升高所致。
      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地球上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植物生长地区出现树木和植物的叶片数量增多。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指数不断升高,该现象将持续存在,但是这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人们不应将该现象视为一个好消息。
      树木增大二氧化碳吸收并不会抵消人类活动释放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现代多数植物是在气候温和、低二氧化碳含量的环境中进化,一些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可能会因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气温上升及其带来的降水变化而受到严重破坏。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受益,在那些能利用该优势的植物中,其结果可能因温度、水分或者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而有所差异。目前有证据表明,当一些主要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加快时,它们吸收的碳、锌以及其他对人体营养对关重要的矿物质会减少。
      大家都在猜测结果会怎样,这是植物面临的另一种压力,但对一些生态系统而言是非常可怕的。
      为什么这些远古叶片保存完好?
      叶片化石沉积区位于新西兰南部城市达尼丁附近一个农场,在这个远古湖泊底部,周围环境在数千万年的时间里形成连续沉积层,这个远古湖泊很深,湖底含氧量很低,这意味着尽管已有2300万年的历史,但沉到那里的远古叶片保存相对完好。其中包括来自亚热带常绿森林中的无数叶片,沉积区呈层状结构,带有黑色有机物,与每年春季开花的藻类形成的富含硅白色条状物质交替存在。
      该沉积区的特征是在过去15年内才发现,科学家将该沉积区命名为“Foulden Maar”,这是南半球唯一该类型的沉积区,但比北半球已知的少数类似沉积区保存得更好。(叶倾城)
      资料来源:环球科学 《2300万年前“木乃伊叶片”可以洞见未来气候变迁》
    2020-09-09
  • 4.29亿年的三叶虫眼睛结构跟现代蜜蜂一样

      根据《科学报告》发表的一项研究Insights into a 429‐million‐year‐old compound eye,来自4.29亿年前的一个三叶虫化石眼睛的内部结构几乎与现代蜜蜂的眼睛一模一样。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现代昆虫和甲壳动物眼睛的视觉原理至少已有5亿年的历史。
      德国科隆大学的Brigitte Schoenemann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Euan Clarkson利用数字显微技术重新检验了一个1846年在捷克共和国Loděnice附近发现的三叶虫(Aulacopleura koninckii)化石。该化石高1-2毫米,头部后侧有两个凸起的半椭圆眼睛,其中一个已经破裂。作者报告的一些内部结构与许多现代昆虫和甲壳动物的复眼结构类似,包括它们名为小眼的视觉单元(直径35微米),其中包含了聚集在感杆束这种透明管束周围的感光细胞。作者认为,环绕每个视觉单元的深色环由色素细胞组成,这些色素细胞在视觉单元之间充当屏障。每个视觉单元表面有一个厚晶状体,剩下的部分作者认为是一个扁平的晶锥,光会先经过这个晶锥,再聚焦到感杆束上。
      视觉单元很小说明A. koninckii曾生活在明亮的浅水域,可能在白天较为活跃,因为直径较小的晶状体在明亮环境下的捕光效率较高。视觉单元之间存在色素细胞屏障,说明这个三叶虫曾拥有马赛克视觉,每个视觉单元贡献了整体画面的一小部分,类似于许多现代昆虫和甲壳动物的复眼。
      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复眼的结构和功能自古生代(5.42亿至2.52亿年前)以来几乎没有变化,这为了解三叶虫的远古生命提供了新知。(转载来源:BMC科研永不止步)
    2020-09-03
  • 研究人员基于大量数据修订了近5.5万年的放射性碳测年法校准曲线

      据新华社悉尼8月16日电(记者 郭阳):如何知道几万年前生物化石较准确的年代?科学界经常使用放射性碳测年法。一个国际团队最新报告说,他们基于大量数据修订了近5.5万年的放射性碳测年法校准曲线,进一步提升了这种测年法的准确性。
      放射性碳测年法利用碳14同位素的衰变程度来测定古生物化石等样品的年代。生物活着的时候,体内的碳14水平与当时大气中的水平一样,但成为化石后,其中的碳14就会持续衰变。通过测量化石中碳14的水平,就能推断出有关生物生活的年代。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克里斯·特尼说,大气中的碳14含量也在随时间发生变化,为了准确地测定有机体所处的年代,科学界需要可靠的碳14变化的历史数据。
      特尼和国际同行日前在学术期刊《放射性碳》上报告说,他们对树木年轮、石笋、珊瑚等1.5万份样品进行了测定,其中最古老的样品距今约5.5万年,在大量数据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分别适用于北半球、南半球及全球海洋样品的3条放射性碳测年法校准曲线。
      研究人员说,新的校准曲线有助于考古学等领域更准确地了解我们的历史。
    2020-09-03
  • 《自然》期刊:最后一个冰河时期地球上的平均温度约为9度

      (化石网整理)据俄罗斯卫星网:由古气候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小组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他们认为,最后一个冰河时代,地球上的平均温度约为9度。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期刊上。
      专家们研究了古代的冰样和冰川时代洞穴壁上残留物。事实证明,到约260万年前开始的最后一个冰川时代,地球表面的温度平均下降了6.1度。与此同时,在温带纬度地区,地球平均温度下降了3-5度,而在环极地区则下降了14度。
      “在目前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这意味着,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多一倍,地球上的温度将会增加3.4度。”一名报告作者认为。
      科学家们相信,这项研究结果能够提高对地球上气候变化的认识,并有助于制定应对全球变暖的最佳方案。
    2020-09-02
  • 巴西古生物学家在南极发现新型淡水小龙虾化石,生活在距今7500万年前

      (化石网整理)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记者 汤晔):来自巴西古生物学博物馆等几个机构的考古学家13日宣布,他们在对2016年南极考察中带回的岩石标本进行研究后,发现了其中含有一种新型南极淡水小龙虾的化石。他们的这一发现发表在当天出版的《极地研究》杂志上。
      据巴西古生物学博物馆专家介绍,目前在世界各地考古中发现的淡水小龙虾化石共分67属,新发现的小龙虾属内没有现存物种,而在南极大陆此前只发现了三个属的小龙虾化石,此次发现为南极大陆历史上又增加了一个新属小龙虾。
      巴西考古学家在对2016年南极詹姆斯罗斯岛的考察中收集到的化石标本研究后发现,化石所在的岩石层表明该动物生活在浅海沙质环境中。
      研究人员认为,新物种小龙虾与其他鳌虾科龙虾类似,其爪子大而结实可以用来捕鱼。此外,宽大的爪子也便于它们挖掘洞穴。这种小龙虾生活在白垩纪,迄今大约7500万年前。当时詹姆斯罗斯岛附近海面温度高于现今,这一地区被浅海覆盖,生活着鲨鱼、珊瑚和多种爬行动物。
    2020-09-02
  • 云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化石网整理)据中新网玉溪8月10日电(韩帅南):高清LED球型屏、VR、智能体感互动、4D影院……10日,极具科技感的云南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参观。 
      于2014年开工建设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位于云南玉溪澄江市,修建在化石遗址之上,占地面积19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其所在的澄江化石地是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是保存澄江生物群化石的核心区域,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实证、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遗址。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馆长陈泰敏介绍,该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古生物化石标本和现生动物标本6万余件,在展陈上使用低反射玻璃展柜、恒温恒湿系统等技术设备对展品进行保护,同时采用前沿科技配合200多个多媒体视频,展示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场景,以及地球生命演化的过程。“在对澄江化石解构之后,我们讲述的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的故事。”陈泰敏说。
      来自上海的杜女士酷爱旅游,每到一处就会找机会参观当地的博物馆。她认为参观博物馆能够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但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带给她的感受却大不相同。“这座博物馆独特的展示方式让人耳目一新,也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科学知识。”杜女士说,“最重要的是,让我们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陈泰敏表示,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是让世界了解澄江化石地,了解生命起源及演化的重要窗口,同时,博物馆也将为抚仙湖注入文化价值和吸引力,“下一步,博物馆会增加地质遗迹科普考察、化石采集、化石修复、达尔文实验中心等更多互动元素。”
       
      相关报道: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开馆 约起来与寒武纪“面对面”
      (化石网整理)据春城晚报(李春丽):经过6年的建设,8月10日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建成开馆,博物馆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和现生动物标本6万余件,馆内运用了各种高科技,再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生动场景,让各种标本“活了”起来。
      人工智能让化石“活了”
      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是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是保存澄江生物群化石的核心区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重要实证,是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重要遗址,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遗产地位于玉溪澄江市境内。
      为集中展示澄江化石的科研保护利用成果,2014年2月开工建设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博物馆投资6.3亿元,占地面积19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博物馆以“生命大爆发、生命大演化、生物多样性”为主要脉络,“讲述地球生命宏大的演化故事,突出澄江化石最重要的位置”。项目包含博物馆主馆、球幕影院和游客接待中心、科研中心、研学中心、文化创意中心等。在展陈上使用低反射玻璃展柜、恒温恒湿系统等技术设备对展品进行保护。
      在博物馆主馆的化石互动感应区,参观者只要将化石盒放置在感应区上,对面的电子大屏便会呈现化石三维复原的影像,并配以解说文字,让人直观地了解化石。人工智能让“活了”的化石震撼到参观者,主馆内的巴布亚水母更让人们大呼可爱。
      据了解,博物馆采用前沿科技,如柔性屏、透明屏、高清LED球型屏、VR、智能体感互动等手段,配合200余个多媒体视频,展示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生动场景,以及地球生命演化的壮丽和神奇,为参观者提供了有趣的视觉体验。
      打开世界了解澄江化石的窗口
      澄江生物群自1984年7月1日被侯先光教授发现以来,已发现了20个门类、280余种的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且80%属于新种,几乎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都能在这里找到,被国际科学界誉为“古生物圣地”“世界级的化石宝库”。2012年7月1日,在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澄江化石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和研究成为世界古生物学历史上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在这里,不仅有高科技的LED柔性屏还原了寒武纪生态链,还有展示生物多样性的“魔墙”……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是让世界了解澄江化石地生命起源及演化的重要窗口;也是助力澄江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健康养生城市、国际会议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澄江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和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部分;也是举行国际大型学术会议、开展科学研究、科普研学旅游及科考体验的绝佳场所。
      开馆后的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将作为开展生命科学教育、自然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打造成科考研学体验的绝佳场所、文化旅游精品目的地。随着博物馆的建成,寒武纪小镇等文旅项目的持续推进,澄江化石地正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这里将成为世界一流的古生物化石科研基地、全球知名的大众科普旅游地。
    2020-08-17
  •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境内发现20亿年前古生物遗迹层及叠层石礁体群

      (化石网整理)据石家庄日报客户端(记者 柳安臣):河北地质大学教授马宝军和他的团队,在千年古县石家庄市井陉县境内,新近发现20亿年前古生物遗迹层,以及叠层石礁体群。这两处遗迹的发现,可以作为地质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前寒武纪沉积环境及早期古生物的一个窗口。
      他们所研究的地层属于中元古界长城系赵家庄组(地质学术名)。该组可划分为4段,包括粗碎屑岩层、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层和叠层石藻礁层。岩石类型丰富,地层沉积特征明显,具有明显的远古海洋沉积环境指示作用。马宝军和他的团队这一发现和相关研究,出版在全国地质类核心期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发现
      20亿年前叠层石礁体群和古生物遗迹层现身
      马宝军所任教的河北地质大学,是自然资源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是原地质部直属五大院校之一。在河北地质大学资源学院任教期间,他长期深入野外进行地质调查和地质构造的研究。
      马宝军说,他们新近研究区域位于太行山南段,省会石家庄市西南部井陉县测鱼镇境内,大地构造上位于燕辽裂陷槽西南端太行湾中北部,距离省会石家庄市区80公里。在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露出地面较全的20亿年前的古生物遗迹层和叠层石礁体群,剖面出露较为完好。之前也有地质工作者发现过类似古生物遗迹,但是没有深入、全面的研究,而测鱼镇境内发现的叠层石礁体群,在全国来说,是中元古代时期最早的,其研究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极高。
      现场
      20亿年地球演变史深藏古微生物洞孔中
      7月18日,记者随马宝军一行驾车来到井陉县测鱼镇测鱼村,一路交通顺畅,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
      测鱼村四面环山,村西方向阳坡沟的泉水非常清澈,在阳坡沟东岸有一片红褐色的层状岩石特别耀眼。
      “这片岩石里面大有故事。”马宝军迫不及待地领着大家看他们的发现。只见红褐色岩石呈薄层叠状,二十几米宽,高约3米,长约几百米。在岩石的平面和侧面分布着不同规则的洞孔,大小约3厘米的洞孔内呈现白色物质。
      马宝军说,这儿就是典型的赵家庄组铁质石英砂岩,成分是石英,将石英颗粒粘在一起的却是铁质成分,所以显示成红色了。在层面和层内洞孔处灰白色填充物为白云石颗粒,与外面红色铁质砂岩界线明显。他们研究团队将这一生物沉积构造称为潜穴,根据所处地层时代分析,应该属于20亿年前左右。现有资料表明那个时候,地球上还没有宏观植物和动物,所以估计这样的洞孔应该是属于微生物吸附作用形成,但也不排除有其它成因,总之大家所看到的古微生物遗迹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我们以前研究古生物的种类比较单一。”马宝军说,叠层石在之前陆续发现多处,但每处叠层石也有细微不同之处,作为一种古生物藻类化石,是大家研究前寒武纪时期古生物的主要方式。除了叠层石之外,古微生物遗迹层的出现,让大家看到了另一种席底生境(学术名称),对科研工作者研究那个时期古生物的进化和生长的环境多了一种研究素材。
      “环环相扣”折射地球演变胜境
      在测鱼村北面的孤山上,满眼葱翠,山体剖面地势坡度在15度到35度,站在山脚下便能看到山顶处马宝军所说的一片红褐色岩石。大家开始上山,攀爬过几处小规模的陡坎,来到叠层石所处的一个自然小山头,面积大约80平方米,下方一片细细的红褐色细沙状,还以为是人为开矿留下来的,经过观察后发现,此处叠层石保存完整,大片细沙状沙粒属于自然风化所致。
      郁郁葱葱的山体,唯独这儿寸草不生。马宝军说,这片叠层石下方为页岩的颗粒物,不含土壤成分,素有“红色荒漠”之称,植物是没办法生长的。
      这儿的叠层石属于藻类吸附碳酸镁,这种小环是一种藻类,在生长过程中,白天有阳光时竖着往上长,夜晚没有阳光则横着长,一般是一天长一层,而我们所看到的每一个纹层里面又包含更多的纹层,甚至拿显微镜才能看得清,必须在浅海处生长,还得是很清的水质才行。
      在现场,记者看到叠层石最大的特点是,在同一块石头上,有无数个小环形的纹理,且规则不同,有环状、柱状、分叉状、波浪状、也有成平层状的。在另外一块石头的边缘,发现有一个环状足有一只饭碗那么大,跟旁边只有一元硬币大小的无数小环相比,显得格外有趣。
      “听你们这么一说,还真是稀罕。”一位本地的村民在旁边听到这儿的石头历史这么悠久,高兴地说,他从小就在这儿生活,没少在这儿攀爬玩耍,没想到这儿的石头是历经20亿年的化石。这位村民说,这么珍贵的自然环境,应该好好保护起来,千万不能让人破坏了。
      解读
      石家庄西部在20亿年前曾是水下世界
      河北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教授马宝军说,他们在测鱼、张河湾一带建有实习基地,作为实习队长,他经常带领学生来此地进行地质填图实习。通过对周边岩石露头的详细观察,确定了一系列典型的观测点,其中的两处观测点,阳坡沟古生物遗迹、测鱼孤山叠层石最具观赏性以及学术价值,这两类古生物化石均生于长城系赵家庄组,赵家庄组由河北地质大学教授杜汝霖命名,地质年龄为20亿年。
      赵家庄组在没有叠层石的区域,其中的一处观测点,古生物遗迹,就是在测鱼村阳坡沟出现的古生物遗迹化石。在银峪阳坡沟出露的赵家庄组下部紫红色铁质粉砂岩、薄层石英细砂岩中发现大量生物潜穴,这些潜穴直径2毫米至10毫米,长度5毫米至40毫米。在层面上呈圆形, 垂直层面为圆柱体,分布较密集。
      潜穴充填灰白色白云质粉砂,可识别出似海藻迹、针管迹、罗斯托洛万迹、蠕虫迹、线形迹、圆锥迹等,这反映出一种浅水环境。对于这些潜穴的形成,有人认为是古生物活动留下的痕迹,也有人认为在20亿年前左右还没有宏观生物,应该是微生物留下的残迹,具体是哪种微生物莫衷一是,但毋庸置疑这些遗迹对研究生物的起源与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另一处观测点,测鱼村孤山山腰露头良好的叠层石,可以分为四段,叠层石主要发育于第四段,为一个个单独的礁体,呈凸镜体状夹在红色页岩中,厚30厘米至250厘米。横向分布不稳定,这些礁体层由于具有相同的叠层石类型而组成一个完整的礁系。叠层石以原始简单的层柱状和低级柱状为主,一般个体较小,直径1厘米至3厘米,高5厘米至10厘米,呈平缓的弧形,暗层(富藻)和亮层(贫藻)交互出现,构成形态多样的叠层构造。
      孤山叠层石与其他地区的叠层石比较,从时代、种类、形态、规模上比较,均具有自己的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从单个礁体观察,其规模小,个体也小,反映出当时的水体环境虽然为受波浪影响的潮坪环境,但并不太适合蓝藻的大量生长,因此赵家庄组在测鱼周围山上均有出露,但是叠层石只在孤山出现,并以点礁形式分布。
      根据经典的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岩石圈变形历史可以分为始板块、古板块和现代板块活动阶段,赵家庄组所处的中元古代处于始板块(哥伦比亚超级大陆)开始裂解时期。20亿年前左右的吕梁运动使华北古陆拼合然后胀裂,形成燕辽太行裂陷槽,规模处于海和洋之间。赵家庄组属于浅海沉积,底部先保存了古生物遗迹化石,而顶部又形成了叠层石礁体,反映出当时丰富多彩的水下世界。
      演变
      两处遗迹是华北陆块演变典型代表
      气势磅礴的太行山脉,雄踞在河北、河南和山西省之间,是中国东部地区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高大的太行山体在远古时期却是一片海洋。马宝军向记者介绍了太行山脉在地球演变过程中的沧桑沉浮。
      地球的历史有46亿年,而有岩石记录的时间从38亿年前开始。在太行山区的阜平、赞皇地区出露的古老变质岩很好地记录了本地区最早的演化。28至20亿年前是地块大拼贴时期, 那时地球大面积分布的是海洋,漂浮于大洋中的古陆核快速生长扩大,并拼合到一起,这一过程伴随大量火山活动,到中元古代末便形成了统一的华北陆块。
      大约5.4亿年前后,太行山区又一次下降,整个华北陆块处于陆表海的稳定环境, 海水自东向西侵入。到晚奥陶世,在古亚洲板块和扬子板块南北挤压下,整个华北陆块抬升浮出水面,遭受剥蚀。到了晚石炭世华北陆块再次整体下陷,广泛接受浅海相沉积,并很快向海陆交互相、陆相沉积转变。这一时期华北陆块植物繁盛、环境稳定,成为我国最有利的成煤时期。井陉矿区煤炭就属于这一层位,而此时的赵家庄组已经埋于几千米以下了。
      中生代(1.95亿年)燕山运动开始以来,受周围板块挤压,华北板块遭受破坏,位于中部的太行山整体表现为断块隆起状态,快速隆升使得其上地层遭受快速剥蚀,使得沉睡了20亿年的赵家庄组终于重见天日。本次记者探访的两处遗迹,正是这一古老板块运动产生的结晶。
      期冀
      来这里体验“相看两不厌,一步跨亿年”的感觉
      地质研究方面叠层石的生长形态可以帮助人们判断岩层的顶底,同时赵家庄组叠层石的生长形态、生物遗迹为本区不同位置的地层对比提供了依据,还为进一步研究地球早期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依据。
      生产生活中,叠层石发育的岩石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测鱼村孤山叠层石、阳坡沟的古生物遗迹为当地的绿水青山增添了情趣和内涵。此次上山和亿年古化石零距离接触,使大家有种跨越了亿年的感觉。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沧海桑田的变迁,体验“相看两不厌,一步跨亿年”的神奇。
      由于风化及人类活动,阳坡沟的含化石砂岩由于有波痕及泥裂等纹饰,也成为人们建筑装饰的石材而被部分开挖。孤山叠层石这些不大的礁体已经有多处崩落,花纹各异的碎石散落于山沟。这两处遗迹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不及时保护,若干年后可能就会消失不见。
      马宝军他们经过综合分析,建议将测鱼地区的阳坡沟遗迹化石、孤山叠层石、甘陶河古火山口、定盘寨嶂石岩地貌进行统一规划,建立文化石碑,作为旅游保护区进行建设保护。更进一步,还可以结合周边地质景区和旅游景区,建设较高级别的地质公园,更好地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周边乡亲的生活尽快向小康迈进。
      
    2020-07-24
  • 古生物化石随处可见!专家: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尧龙山镇尧龙山就是一座地质博物馆

      (化石网整理)据都市新闻(记者 贾华):一座山就是一部地学教科书,就是一座地质博物馆。这就是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尧龙山镇的尧龙山。
      近日,贵州省科协、贵州省地质学会、贵州旅游地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一同前往尧龙山进行科学考察,拟在尧龙山建立“旅游地学研学基地”和“科普文化基地”等。
      据了解,尧龙山位于素有“黔北门户”之称的桐梓县尧龙山镇境内,北距重庆主城170公里,车程约2小时,南距遵义主城120公里,车程约1.2小时,处于重庆、遵义2小时核心经济圈内。210国道、黔渝快铁、崇遵高速、在建G75复线贯通境内,交通十分便捷。
      尧龙山气候凉爽宜人,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75%以上,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2万个以上;年平均气温15.2℃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总面积127平方公里的尧龙山,素有“天然氧吧”、“避暑天堂”等美称。
      据考察专家组介绍,早在1929年时,我国著名地质学家丁文江教授等,曾沿川黔古道进行地质调查,在今遵义市桐梓县尧龙山镇酒店垭至韩家店一带,发现了距今4.4亿年志留系地层,其岩石了露完整、层次清楚。尧龙山上珍藏着角石、海百合、海林擒、珊瑚、腕足、笔石、腹足、三叶虫这8个门类的古生物化石,是不可多得且极为完整的地质剖面,丁文江教授等一行当时就以韩家店地名将其命名为“韩家店页岩”。
      当天,贵州省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李昕,副部长蔡娜,主任向昌进、蔡剑;贵州省地质学会秘书长廖莉萍、副秘书长刘凌云;贵州旅游地学研究院院长陈明华;尧龙山镇党政领导干部一行,深入尧龙山进行仔细科考。
      考察组冒雨从山脚步行往山上逐一踏勘,途径天梯、牛尖山、象鼻子、南天门、天生桥、山顶等考察点。从山脚、山腰到山顶,沿途出现多处不同的地质结构特征,各种地形地貌类型十分丰富,还露天发现角石、珊瑚、腕足等化石。“这些岩层,每1厘米厚度就跨越了上万年,每向上攀一步梯子就相当于跨越了10万年。”有专家形象地如是比喻。
      考察组认为,大约在4.4亿年前的志留纪韩家店组地质时期,其岩性主要为一套黄绿、灰绿色夹紫红色的薄层粘土岩、粉砂岩,时夹薄层或透镜状生物屑灰岩。生物屑则主要为腕足类、珊瑚、三叶虫类化石,其形成类似于现代海边贝壳滩堆积。沿途可以设置多个研学、科普教学点。
      另据了解,在尧龙山及其周边,还存在梵天花海、天域极地、云上梯田、金色秋光、云海日出、晨曦残阳等胜景,被誉为“尧龙十八景”,各种景观风格迥异,令人流连称奇。如今的尧龙山,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是登山健身、游览观光、洗肺疗养、探奇猎胜、休闲避暑的理想之地。
      据专家组考察后评估,尧龙山一带地层中古生物化石十分丰富,有角石、海百合、海林擒、珊瑚、腕足、笔石、腹足、三叶虫8类古生物化石。“在尧龙山,可用于研学、科普的古生物化石标本随处可见,整座山就是一部天然的地学知识教科书,一座地质博物馆,是科研、科普、研学的极好天然素材。”专家组对尧龙山的地学价值评价很高。
      专家组建议,可将尧龙山建设成为集地质科研科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地学研学基地”、“旅游地学文化综合体”、“科普文化基地”,助推当地的脱贫攻坚工作。
    2020-07-24
  • 二叠纪—三叠纪史上最大规模的大灭绝事件使生物古地理格局发生巨变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温才妃 徐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宋海军团队研究表明,史上最大规模的灭绝事件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骤降,还促使生物古地理格局发生巨变。7月6日,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有观点认为,生物多样性纬度梯度主要存在于较冷的地球气候背景下,如晚古生代冰期、晚新生代(包括现代)。因为较冷的时期,地表气候沿纬度方向的变化更为明显,气候的纬度梯度显著,进而导致生物的地理分布也随之变化。
      宋海军团队基于二叠纪—三叠纪海洋生物数据库5万多条化石数据,采用多种化石重采样分析方法,发现无论是在气候较冷的晚二叠世,还是气候较温暖的中—晚三叠世,海洋生物多样性纬度梯度都十分明显。这说明不仅在寒冷期地球上存在显著的多样性纬度梯度,在温暖期也同样存在。这些发现表明,稳定的环境(而不是寒冷气候条件)可能是维持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高峰的关键因素。
      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导致生物古地理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多样性纬度梯度逐渐减弱,热带地区显著的生物多样性高峰消失,生物多样性从两极到赤道没有显著区别。这种扁平的纬度多样性梯度持续了整个早三叠世(约500万年),到中三叠世逐渐恢复到一个类似于现代的多样性纬度梯度。
      研究发现,大灭绝后发生了显著的多样性纬度梯度消失。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之一在于,热带地区生物灭绝率高,导致该地区多样性下降幅度大。另外一个原因是,热带地区新生物种较少。选择性的灭绝和新生导致低纬度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高纬度地区,减弱了生物多样性在纬度方向的差异。而低纬度地区的生物向高纬度地区迁移,进一步减弱这种差异,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从两极到赤道差别不大。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1918953117
      
    2020-07-10
  • 湖北利川市沙溪乡河滩发现3.8亿年前腕足动物弓石燕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楚天传媒(记者 熊源、通讯员 王戎、邹雄艳):日前,湖北利川的一名市民在利川市沙溪乡河滩边游玩时,发现了数块形态奇异的石头。石头左右延伸且上翘张开,外壳呈放射状褶线,形状酷似燕翼。
      市民将石头照片发到利川市文物局后,引起了文物专家的重视,经查阅文献资料和现场考察,文物专家证实这种石头是弓石燕的化石,而弓石燕是距今约3.8亿年前的腕足动物,生活在海中。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利川市在亿万年前是汪洋大海的论证,该化石目前已被收藏保护,以便进一步研究。
      (南京古生物所转载时有修订)
      
    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