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中英科学家确定新生物大灭绝事件

      “卡尼期洪积事件”之后恐龙称霸地球
      科技日报北京9月17日电 (记者刘霞)中国和英国科学家在今天出版的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指出,他们对所有相关地质和古生物学证据进行核查后,确定2.33亿年前发生的“卡尼期洪积事件”是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该事件除了导致一些物种灭绝外,也将恐龙送上地球之王的宝座。
      最新研究由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雅各布·达尔·科索、宋海军教授及布里斯托大学的迈克·本顿教授等17名科学家携手进行。
      研究人员指出,造成这次大灭绝事件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加拿大西部兰格利亚发生的大规模火山喷发。宋海军对科技日报记者解释说:“火山喷发在卡尼期达到顶峰,喷发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快速升高”。
      此外,气候变暖促使降雨增加。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地质学家迈克·西姆斯和阿拉斯泰尔·鲁弗尔就发现,地球的潮湿时期持续了大约一百万年。气候变化给海洋和陆地生物的多样性带来沉重打击,但灭绝事件发生后不久,新物种在地球上蜂拥而至,形成了更现代的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促使植物大发展,现代针叶林也开始扩张。本顿对物理学家组织网表示:“新植物群落可能为大灭绝后幸存下来的草食性爬行动物提供了口粮。我们现在知道,恐龙起源于卡尼期洪积事件发生前约2000万年,但此前,它们数量稀少,在地球上的地位也并不显赫,该事件发生后突然出现的干旱条件为恐龙在地球上称霸提供了机会”。
      宋海军表示,气候变化不仅让恐龙开始称霸地球,也促使许多现代动植物走上地球历史的舞台,包括第一批海龟、鳄鱼、蜥蜴和哺乳动物等的出现。而且,卡尼期洪积事件也影响了海洋生物,此次事件后,现代类型的珊瑚礁和浮游生物群开始出现。
      科索强调:“在过去5亿年漫长的地球生命史上,古生物学家已确定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每一次事件都对地球和生命的演变产生深远影响。现在,我们确定了一场新的大灭绝事件,很显然,此次事件在陆地和海洋生物重新洗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标志着现代生态系统的开始。”
    2020-09-22
  • “安顺足迹”揭示更早海生四足类动物游泳秘密

      据光明日报北京9月17日电(记者张蕾)日前,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在贵州省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幺铺镇发现200多个海生爬行动物足迹,其中一些足迹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早的海生四足类同步游泳证据。该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古生物学期刊《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的研究论文中。  
      中国豆齿龙游泳复原图。张宗达绘制
      2017年夏,应贵州省博物馆邀请,来自中国、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古生物学家赴幺铺足迹点考察。结果显示,这批足迹化石组合保存在幺铺镇红龙村的中三叠统安尼阶关岭组松子坎段的泥质白云岩层面上。
      “遗迹学家曾在云南省关岭组松子坎段发现大量陆生主龙类足迹,本次研究发现的22条行迹、200多个孤立足迹和一些不确定痕迹明显不同于前述足迹,为海生爬行类在水底留下。其中,12条行迹和一些孤立的脚印被归为罗平双桨迹。”论文作者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说。罗平双桨迹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在云南省罗平县首次发现并命名,属于中生代海生爬行类的觅食迹。研究团队认为,幺铺足迹点发现的双桨迹亦呈半月-新月形,基本上成对出现,且相对于行进路线对称分布,足迹后缘有一圈向后推移的沉积物堆,“其整体形态与云南产出的双桨迹相同,但时代更早”。
      在幺铺足迹点与双桨迹同层的岩石上,研究团队还发现一种新的足迹类型。不同于双桨迹,新足迹类型为用半脚掌-全脚掌触地行走的四趾型足迹,拥有完整的趾痕和掌痕,类似于四足动物在陆地正常行走留下的足迹。“足迹较长且有着清晰的趾痕,显示出足趾粗壮。行迹整体较宽,足迹对称且相对于行迹中线外转,是典型的拥有水下游泳或海底行走习性的四足动物所留下。”邢立达描述。
      由于形态和行迹模式与此前记录的足迹显著不同,因此研究团队将其命名为“奔波安顺足迹”。在将足迹相关地层产出的足部骨骼化石进行对比后,研究团队认为,安顺足迹的造迹者可能为龙龟类或尚未在关岭组发现过的骨骼类似于豆齿龙的楯齿龙类。
      中生代海洋爬行动物是古生物学的热点研究方向,对于相关门类的形态功能分析特别是运动方式复原,长期以来在学术界存在很大争议。“这项工作集中发现了大量的三叠纪海洋爬行动物足迹化石,对揭示此类动物的生活方式及云贵地区三叠纪海洋环境特点具有重要意义。”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李淳评价。
      《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18日 08版)
    2020-09-22
  • 古生物学最新研究:食鱼反鸟与上羊鸟、意外鸟或有近亲关系

       
      食鱼反鸟归入标本 (王敏 供图)
      中新网北京9月16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6日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获悉,该所王敏研究员与周忠和院士通过对一新的食鱼反鸟归入标本及此前正型标本结合进行研究,对其系统发育位置的研究表明,食鱼反鸟可能与上羊鸟、意外鸟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中国古生物学家对食鱼反鸟的解剖学和系统发育位置进行厘定,这一早白垩世反鸟类研究的重要进展论文,近日已由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古脊椎动物杂志》(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在线发表。
       
      食鱼反鸟头骨和椎体解剖特征 (王敏 供图)
      中科院古脊椎所介绍,同为已灭绝鸟类,食鱼反鸟、上羊鸟、意外鸟生存年代距今约1.2亿年。其中,食鱼反鸟是王敏等2016年首次报道,其正型标本保存了目前已知最古老的鸟类食团,为复原早期鸟类消化系统的演化提供关键证据。但由于标本保存的原因,食鱼反鸟确切的系统发育位置尚不能确定。主要原因是包括食鱼反鸟在内的大量中生代(如热河生物群)鸟类化石多呈二维保存,而多数属种仅有正型标本,限制了所能观察到的形态特征。
      本次在辽宁凌源早白垩世地层新发现的食鱼反鸟归入标本,不仅保存了很多正型标本上缺失的骨骼(如尾综骨、部分后肢骨骼等),而且很多骨骼由于保存方位不同于正型标本,补充了大量形态特征信息,能够进一步较为完整的复原食鱼反鸟的形态特征和系统发育位置。
      王敏说,新标本证实了食鱼反鸟的颈椎椎体间的“异凹形”关节方式与现生鸟类相反,同时其枕骨大孔腹缘两侧发育一对卵圆形凹陷,类似的结构在已发现的中生代鸟类和非鸟类恐龙,或者现生鸟类中均没有同源结构。结合两件食鱼反鸟标本的研究表明,食鱼反鸟可能与上羊鸟和意外鸟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特别是这三个类群在胸骨前缘均发前外侧突,而后外侧突的末端呈扇状膨大。
      他表示,结合中生代鸟类的谱系关系,后外侧突末端的形态在反鸟类中变化多,未见明显的谱系关系影响。而前外侧突在反鸟类中仅在进步类群出现,前外侧突的骨化中心独立于胸骨的其他部位。研究者认为,这一结构在反鸟类原始类群中的缺失,一种可能是该骨化中心在基干类群中尚未出现,抑或虽然出现但却在发育过程中并不完全骨化(保持软骨状态)而没有保存为化石。(完)
    2020-09-17
  • 6600万年来天文定年的地球气候变化记录及其可预测性

      (化石网整理)据中国科学(冯维维):深海底栖有孔虫通过氧和碳的同位素组成保存了地球过去气候的重要记录。
      但这些记录在某些地方缺乏足够的时间分辨率和/或年龄控制,以确定哪种气候强迫和反馈机制是最重要的。作者对过去6600万年的底栖生物的碳和氧同位素进行了深入解析和年代推演。
      其结果表明,地球的气候可以被归为离散的状态,这些状态被与温室气体水平变化和极地冰原增长相关的转变所分离。每一种气候状态都受轨道周期的影响,但又以与状态相关的方式对辐射力的变化作出反应。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a6853
      相关报道:中国学者为CENOGRID气候标准曲线贡献中新世记录
      (化石网整理)据地球科学部(冷疏影):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976024、91128208、41525020、41776051)长期资助下,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田军教授参与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利用该计划在东赤道太平洋获得的深海沉积岩芯重建了中新世(5.975-8.270 Ma, 15.555-20.000 Ma)(Westerhold et al., 2020, Table S5)底栖有孔虫氧、碳稳定同位素记录,这一成果被纳入由全球21家实验室合作完成的CENOGRID(CENOzoic Global Reference benthic foraminifer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 Dataset,新生代全球参考底栖有孔虫碳氧同位素数据集)气候标准曲线。相关研究成果以“6600万年来天文定年的地球气候变化记录及其可预测性(An astronomically dated record of Earth’s climate and its predictability over the last 66 million years)”为题,于2020年9月11日在线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sci/369/6509/1383.full.pdf。
      气候变化的实质是热量在地球系统中的再分配过程,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对热量的传输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地质时间尺度上水循环和碳循环的相互作用则是控制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的关键过程。底栖有孔虫钙质壳体δ18O可反映海水的δ18O,受全球冰量和海水盐度控制,可指示冰盖生长或海平面升降(Shackleton et al., 1974),是地质时间尺度上水循环演变的良好指标。底栖有孔虫钙质壳体δ13C可反映海水的δ13C,大洋δ13C与海洋碳储库存在半定量关系,大洋δ13C变化0.31‰约相当于330-694 GtC的输入(Peterson et al., 2014),是地质时间尺度上碳循环的良好指标。CENOGRID气候标准曲线就是6600万年以来高分辨率的深海底栖有孔虫δ18O和δ13C记录,是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它表明在长时间尺度下,由水循环和碳循环相互作用造成的气候变化的因果关系是可以确定的。
      新生代(6600万年前至今)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生物界开始呈现现代生物分布格局,两极冰盖依次形成,构造尺度上全球气候逐渐变冷,而在地球轨道调控的太阳辐射驱动下,冰期旋回逐渐成为轨道尺度上气候演变的主旋律。近几十年来,古海洋和古气候学家一直梦想着通过重建新生代6600万年以来高分辨率(<5千年)、高质量、连续的深海底栖有孔虫氧、碳稳定同位素记录,揭示水循环和碳循环的演变历史及其相互作用,进而揭示新生代的气候演变规律,为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奠定理论基础。依托国际大洋钻探计划,从深海获取高质量的沉积岩芯,是目前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手段。
      CENOGRID国际团队由德国不来梅大学海洋环境科学中心(MARUM)的托马斯·韦斯特霍尔德博士(Dr. Thomas Westerhold)和波茨坦气候研究所(PIK)的诺伯特·马尔万博士(Dr. Norbert Marwan)带领,全球21家实验室参加。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田军教授是CENOGRID团队中来自亚洲的唯一代表。
      CENOGRID气候标准曲线是过去6600万年气候的新参照标准,能让我们更准确地知道地球上何时变暖或变冷,对气候变化的深层机制也有了更好的理解;而对数据采用的数学分析则揭示了新生代气候演变中隐藏的相关性和重复出现的模式,可以让我们像研究彩色条形码一样研究过去6600万年的气候变化,并对人类活动在本世纪内引起的快速气候变化加深理解。
    2020-09-17
  • 金丝猴祖先或被找到 640万年前中猴化石现身云南

      据科技日报记者9月2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该所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在云南昭通新近纪古猿动物群研究中取得最新成果。研究人员发现了640万年前最接近金丝猴祖先的昭通中猴化石,并揭示其与欧洲中猴同种。为此,国际人类学权威刊物《人类进化》连续在线发表了两篇相关论文。
      中猴化石是最早被学术界记录的灵长类动物化石之一,160多年前发现于希腊雅典附近的佩克米地区。随后,在欧洲、西亚等距今820万—710万年的地层中都有发现,是地理分布最广泛的非人灵长类化石代表之一。
      沿森林走廊从欧洲迁徙至东亚
      “昭通中猴化石标本发现于2009年和2010年,是这一物种到达欧亚大陆最东部的化石记录,也是这一属种在东亚的首次发现。”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之一、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学平研究员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新发现的中猴为一雌性个体,体重大约为7千克,与昭通古猿大体处于同一时代。“这是已知的欧亚大陆中猴和古猿共生的两个地点之一,反映出这两种灵长类可以分别利用森林和开阔的林地或与补丁状草地镶嵌的环境,避免因食物竞争而灭绝。”
      “详尽的解剖学特征对比和定量分析表明,昭通发现的中猴与欧洲发现的为同一个种。”论文作者之一、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教授迪奥尼西奥斯·尤拉托斯(Dionisios Youlatos)认为,灵长类动物跟骨功能分析可反映它的运动方式,从而折射其生存环境。700万年以来,欧洲东南部持续干旱,而东亚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和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对热带、亚热带森林环境影响较为缓慢,直到距今400万—300万年前环境才开始朝干冷方向快速恶化,由此保存了适宜新近纪动植物古老物种幸存和新物种形成的环境。
      综合研究表明,昭通水塘坝650万—600万年前森林茂密,有开阔林地和补丁状草地相间的湖沼边缘静水环境,夏季相对暖湿,冬季相对干冷,但季节变化程度相对较弱。
      “欧洲的中猴由于其运动功能的多变性,能适应各种纬度、温度和降雨量的环境以及采食水果、树叶及坚果、种子等颗粒状的多样性食物,使其得以沿着南边的森林走廊长途迁徙,来到东亚南部森林广布的昭通‘避难所’生存下来,最终演化成部分或全部现生亚洲疣猴,更可能是现生金丝猴类的最原始的祖先。”论文作者之一、国际著名灵长类学家、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学系主任尼娜·贾布朗斯基(Nina G. Jablongski)教授称。
      将找到更多生物演化的“缺环”
      20世纪末,多项研究推测,亚洲金丝猴的祖先应是类似中猴的古灵长类,但古生物学者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支撑。2012年,分子生物学的一项研究推断金丝猴最早的祖先应是在距今670万—730万年间由中国云南地区的一种猴科动物演化而来。昭通水塘坝发现的化石证实了上述推断。
      《人类进化》杂志分别以《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中新世猴科最东部的代表——奔德里中猴在中国昭通的发现》和《东亚最古老的疣猴类跟骨》为题,发表了这一成果。未来,研究团队还将寻找更多的年代更晚的演化“缺环”,进一步追踪亚洲环境变化与生物演化的耦合现象。
      2009年,科学家在昭通水塘坝发现600万年前的古猿头骨化石,引起国内外轰动。随后,中美科研人员在此地相继发掘、发现古象骨架、古猿头骨及其他哺乳动物、植物化石5000多件,并确认、发表了亚洲最早的中华乳齿象、中国南方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群、皱皮花椒、云南芡实等动植物新属、新种突破性研究成果,对史前动物进化和环境演变研究意义重大,从而奠定了昭通水塘坝作为我国南方最晚中新世时期地质、古脊椎动物和古气候研究典型地点的地位。
    2020-09-17
  •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江苏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扛起历史重任 投身复兴伟业

      交汇点讯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江苏科技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深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纷纷表示将弘扬科学家精神,肩负起历史责任,坚定创新自信,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坚持“四个面向”,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这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指明了科技创新的方向和时代要求。在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工作中,我们应主动承担起时代的责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教授顾晓松说,我国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大型高端医疗设备、治慢病、抗肿瘤的一些药物严重依赖进口。他认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应重点加大持续的重大专项研究投入,整合区域与全国的资源组建创新团队,布局一批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构建从理论技术创新,到实现产品研发,并推动产业发展的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更多的创新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说:“总书记的讲话极大激发了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士气,更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他表示,江南大学全体科技工作者将积极发扬科学家精神,积极对标“四个面向”,进一步着眼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学科为支撑,依托具有引领性的“未来食品科学中心”,聚焦食品合成生物学、食品大数据、食品精准营养等交叉研究方向,不断引领世界食品科学基础研究,开发食品领域颠覆性技术,助推我国进入世界食品领域强国前列。同时,进一步实现学校创新链、培养链和社会的产业链、需求链的紧密对接,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造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创新链,为科研创新助跑添力,彰显高校的使命与担当。
      “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国电科14所所长胡明春说,作为中国雷达工业中坚力量,14所将按照总书记“四个面向”的要求,坚守强军首责、坚持创新驱动,一方面将紧密结合国家安全发展对预警探测感知领域的重大需求,加快布局基础和前沿领域,在原始创新上下更大的功夫,把“从0到1”的突破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形成引领优势,为装备战斗力生成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将发挥创新平台协同创新、融合创新优势,加强与地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合作,搭建良好平台,构建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面向经济主战场,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优势,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贡献智力支撑。
      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作为科技发展战略‘智库’,我们根据中央部署,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大科技政策落实力度,加快科研单位的改革步伐。”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孙斌表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省科研单位要不断健全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区域治理能力,完善创新生态,有效激发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庆说,近年来,研究院在新型研发机构运行、人才引进、资金使用、提炼企业需求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也激发出强大的科创动能。“在总书记讲话的激励下,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未来,激发机构人才和企业创新的活力,为江苏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刘庆表示,研究院已与省内多个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建设联合创新中心,征集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课题,随后通过研究院的合作体系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对接,真正提炼产业真需求、解决企业真问题。
      “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所因农机而生、因农机而兴的高校,培育一流涉农人才是江苏大学的核心使命。”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表示,江苏大学既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倡导知农、爱农、强农、兴农教育,着力培养和努力增强当代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情感,切实增强涉农科技工作者科技服务“三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又要加快推进一流知农、爱农、亲农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举措,通过构建融合“新农科”“新工科”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吸引更多优秀青年学子进入涉农专业学习,引导涉农专业毕业生进入农机装备行业就业,不断为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培养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总书记强调,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要明确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方向和发展目标,久久为功,持续不断坚持下去。这对基础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京大学科技处副处长姜田表示,作为科研工作者和科技管理工作者,他在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受启发。“南大长期坚持基础研究,我们要更加大胆地探索,勇于挑战‘无人区’,点亮世界科技前沿的‘灯塔’,拓展科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此外,我们的科研选题要瞄准需求和问题来设置,避免单纯追逐指标;科研工作的组织要打通创新链条,真正解决问题满足需求,避免搞‘片段式’科研。”
      在深入学习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悟空”号卫星研究团队备受鼓舞。紫金山天文台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紫金山天文台暗物质和空间天文研究部主任范一中说,“悟空”号卫星多次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悟空”号科学团队除充分挖掘已有数据的科学潜力力争取得更大的科学发现,还正联合“悟空”号探测器的研制团队积极推进“甚大面积伽马射线空间望远镜”的研发,致力于引领2030年代国际上的暗物质间接探测以及GeV(十亿电子伏特)伽马射线天文研究,助力我国的空间科学强国建设,攻占国际重大科学前沿的桥头堡。
      “从事古生物地层学研究,如果不经历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的过程,就无法取得化石研究成果,也不可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袁训来说,“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这番话语更加坚定了我们科研工作者坐‘科学冷板凳’的信心,我们将继续‘耐得住寂寞’, 摒弃浮躁心理,艰苦奋斗。”
      “作为奋战在教学科研工作一线的大学教师,我更加明白了身上的重担与责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王丽娜老师表示,今后要紧密围绕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方向,扎实做好科研工作,同时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当,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不断融入立德树人的理念,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王拓 杨频萍 张宣
    2020-09-14
  • 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解决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把科技创新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持续在社会各界引发热烈反响。
      大家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切实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给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更加明确了研究方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王飞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将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需求,为水土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贡献力量。”
      青岛海关关长贺水山表示,海关科研既要瞄准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领域,又要着力研发海关监管中的实用核心技术,将科研创新和实用创新紧密结合,集中攻关实现监管技术重点突破。
      哈尔滨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认为,对于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创新技术,必须脚踏实地、做精做专。
      “在推动绿色发展中,环保科技创新大有可为。”浙江明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健表示,“我们要努力将回收可利用物资转化为新能源、新材料,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对科技创新来说,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优化组合,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的思路更明晰。”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二级巡视员张文认为,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研攻关机制,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打造产业科技战略力量,攻克一批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短板技术。
      “要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倍感振奋。
      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虎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高档数控机床产业的人才链、技术链和产业链,推动这一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确保生产制造能力自主可控。”
      优必选科技首席品牌官谭旻表示,将坚持核心技术的研发,实现更多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落地应用,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我们将充分发挥企业市场敏感度与专业度较高的优势,瞄准世界科技创新前沿趋势,以市场为导向加速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形成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与良性循环。”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昊扬说。
      驭势科技董事长吴甘沙表示,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高质量地完成智能驾驶的关键技术攻关,助力民族汽车工业做强做大。
      “高校人才济济、组织有序,是重要的科技创新主体。”广西大学校长赵跃宇表示,要充分发挥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黏合剂、加速器作用,从学术文化、制度建设、资源条件等方面创造良好环境,让科技人员潜心科研。
      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说:“我们将加快完善有利于潜心研究的良好创新环境,着力打造中国油茶科创谷、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把科技创新落细落地落实。”
      江西省定南县委书记赖正文表示,将依托地缘优势,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对接、人才流通、平台共建等方面双向互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
      在座谈会上发言的青年科学家代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让我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信心。我会坚持把自己的研究做深做透,做出有影响的工作。”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杨志勇认为,国家财政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同时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不能用过多具体条条框框约束科学研究。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深深体会到长期稳定支持对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我们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家给予10年的稳定经费支持,科研人员能够潜心基础研究,免除了后顾之忧。”
      深海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科学奥秘,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孙栋说:“作为深海科研的一线人员,我们有信心坚持自主创新、集成发展,早日取得更多突破性、引领性的海洋科考成果。”
      “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江春对此深有感触:“我们要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关键环节,大力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王亚愚表示,作为高校的科研人员,一方面要做好基础研究,同时要花更多力气,千方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建设更有吸引力的大飞机创新人才环境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商飞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沈大立说,“我们将遵循商用飞机产业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为科技人员打造高效的事业发展平台。”
      回青岛创新创业的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璞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这让我们深受鼓舞。”
      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转变政府职能是科技改革的重要任务。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表示,科技工作要牢牢抓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牛鼻子”,加快实现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大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充分激发科技工作者和市场主体创新创造活力。“要强化宏观管理和服务,加强中央和地方、部门之间的协调,切实把工作重点更多放到战略谋划、规划布局、体制改革、政策法规、创新服务上来。”
      “习近平总书记对下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任务作出了明确部署,我们深感责任重大。”科技部政策法规与创新体系建设司司长林新表示,要坚决抓好落实,加快打通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堵点,充分释放科技创新巨大潜能。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深入探索破除“四唯”(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的具体措施。“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目前已经初见成效,我们有信心继续将改革进行到底,让科研人员踏踏实实搞研究。”所长詹仁斌说。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二十五所毫米波遥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董胜波表示,深化改革还应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组建需求、应用、研发紧密结合的利益共同体,打破行业壁垒,形成强大合力。
      “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面临封锁打压,越不能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要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国际科技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李寅表示,要以公共卫生、气候变化等人类共同挑战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国际科技合作的新途径、新渠道和新空间,“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不断增加中国科技界对人类知识体系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的重要论断,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努力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南昌航空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余鑫说,学校将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在北斗的后续应用中,我们希望与全世界共享,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北斗领域相关研发团队负责人表示。
      “我们团队正在和欧洲的多个国家合作研发两个重大项目,这两个项目都是中国科学家发起并领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说,“可以预见,通过国际合作,中国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吴月辉、赵永新、余建斌、冯华、蒋建科、喻思南、刘诗瑶、谷业凯、高云才、刘毅、杜海涛、曲哲涵、丁怡婷、韩鑫、戴林峰、龚相娟、王沛、洪秋婷、张艺开)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14日 01 版)
    2020-09-14
  • 《科学》杂志:地球形成之初就拥有足够的形成水的基础元素

      据新华社(谭晶晶):地球上水的起源一直是未解之谜。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研究认为,地球上的水可能起源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等物质释放的氢,表明地球形成之初就拥有足够的形成水的基础元素。
      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也被学术界称为“E型球粒陨石”,被认为是原始太阳系星云凝聚产生的物质。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与地球上的岩石具有相似的同位素组成,因此科学家认为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很可能参与了地球的形成。由于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形成于温度较高的太阳系内部,科学家此前认为它不含水,而地球上水来源于撞击地球的彗星或小行星。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洛蕾特·皮亚尼等人测量了13个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中的氢含量以及同位素氘氢含量之比,发现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氢含量远大于此前设想,而其氘氢含量之比接近于地幔水平。
      结合宇宙化学模型分析上述数据,研究人员认为,地球上的水可能起源自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向地壳和地幔中释放的氢。分析显示,参与地球形成的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中氢含量之丰,使其释放的氢足以形成至少三倍的地球海水。
    2020-09-09
  • 秘鲁安第斯高原巨大树化石包含过去1000万年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提醒

      据cnBeta:研究人员在秘鲁中部安第斯高原上进行考察时,发现巨大的树化石被埋在一片草地上。来自秘鲁南部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化石包含了安第斯山环境在过去1000万年发生重大变化的提醒。有趣的是,这些化石中记录的变化与气候模型并不相符。
      研究人员Camila Martinez说,在考察过程中收集了这棵树和数百个木材、叶子和花粉化石样本。这些化石表明,当生态系统比过去的气候模型预测的更加潮湿时,它们还活着。她说,“可能”没有可比较的现代生态系统,她指出化石在1000万年前沉积时的温度更高。
      研究人员发现,树化石的解剖结构与今天低海拔热带森林中的木材解剖结构非常相似。研究人员认为,当树化石还活着的时候,该地区可能只高出海平面2000米。如今,该高原位于海拔4000米左右,气候极为干旱。
      研究小组表示,来自同一地点的500万年前的化石证实了现在主导安第斯高山高原的生态系统已经诞生。那些更年轻的花粉样本大多来自草和草本植物,而不是树木。该地区的化石记录告诉科学家,海拔高度和植被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研究人员表示,这支持了该地区的构造抬升是以快速脉冲方式发生的假说。研究小组还认为,安第斯山脉的隆升在塑造南美洲气候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0-09-09
  • 2300万年前“木乃伊叶片”可以洞见未来气候变迁

      科学家对2300万年前远古森林残留的植物化石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一些植物可能伴随着二氧化碳指数上升而快速生长。
      2300万年前的叶子,仍然可以看到纹理,被昆虫咬破的洞和疤痕结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8日消息,科学家从新西兰南部的一处远古湖泊中找到保存非常完好的叶片化石,并且首次将叶片所在的2300万年前高温气候与大气高浓度二氧化碳联系在了一起。
      研究小组列举一些远古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为植物产生食物的生物过程,这项发现可能为揭晓植物动态变化提供重要线索,当前大气二氧化碳指数逐年上升,现在已经接近远古时期指数。
      当前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数量远超出预期,是否多种植数百万棵树木能真实阻止气候变化?我们从远古树叶化石中可学到什么?
      目前研究小组对新西兰一处已干涸的湖泊底处钻探100米深,该干涸湖泊处于一座死火山坑,火山坑直径大约1.6公里。钻探100米处发现的生物物质已变成化石,其中包括:植物、藻类、甲虫、苍蝇、真菌和其他生物残骸,这些生物的历史可追溯至中新世早期的一处气候温暖时期,当时全球平均气温比现在高3-7摄氏度,两极冰层大部分都已消失。
      科学家对这一时期二氧化碳指数仍有争议,这也是该研究倍受关注的原因之一,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叶片基本上都已木乃伊化,所以能获得该叶片的原始化学成分,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叶片所有细微特征。这些远古叶片之所以保存如此完美,以至于可看到细微的纹理和小孔——这些小孔可使叶片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入空气并释放水分,这一过程可显微镜下观察。
      图中是高度放大的木乃伊化叶子的一部分。在这些特征中,可以看到单个的表皮细胞和口形的气孔,叶片通过开口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水分 
      科学家分析了叶片化石的不同碳化学形式,或者碳同位素,它们存在于不同沉积层的6种树木叶片中。这将有助于预测远古时期大气碳含量,研究人员的结论是当时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大约0.045%,之前得出的结论显示远古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大约0.03%,比最新结论的数值更低。
      大气二氧化碳含量0.045%与前工业时代的相应数值相似,不足于解释中新世早期较高的温度。受人类活动影响和车辆尾气排放等因素,当前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大约0.0415%。预计未来几十年,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将达到0.045%左右,这与2300万年前新西兰森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相近。
      同时,研究人员还分析叶片小孔的几何形状和其他结构特征,并与现代叶片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远古叶片通过气孔吸收碳的效率异常高,而且该方式不会蒸发太多水分,这对所有植物而言是一个关键性挑战。
      这可使树木生长在森林边缘干燥地区,研究人员称,这种树木高效率碳吸收现象可能普遍存在于北半球温带森林地区,那里是地球上更多陆地所在地。
      现今,这些发现告诉我们什么? 
      在这个标本上可见的圆形结构是叶片对某种昆虫捕食或寄生的反应组织
      当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许多植物会提高光合作用速度,因为它们可以更有效地从空气中去除碳,并在该过程中节约水。美国宇航局卫星数据表明,“全球绿化效应”主要是由于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释放二氧化碳水平不断升高所致。
      据统计,自1980年以来地球上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植物生长地区出现树木和植物的叶片数量增多。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指数不断升高,该现象将持续存在,但是这项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人们不应将该现象视为一个好消息。
      树木增大二氧化碳吸收并不会抵消人类活动释放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同时,由于现代多数植物是在气候温和、低二氧化碳含量的环境中进化,一些自然和农业生态系统可能会因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气温上升及其带来的降水变化而受到严重破坏。
      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受益,在那些能利用该优势的植物中,其结果可能因温度、水分或者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而有所差异。目前有证据表明,当一些主要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加快时,它们吸收的碳、锌以及其他对人体营养对关重要的矿物质会减少。
      大家都在猜测结果会怎样,这是植物面临的另一种压力,但对一些生态系统而言是非常可怕的。
      为什么这些远古叶片保存完好?
      叶片化石沉积区位于新西兰南部城市达尼丁附近一个农场,在这个远古湖泊底部,周围环境在数千万年的时间里形成连续沉积层,这个远古湖泊很深,湖底含氧量很低,这意味着尽管已有2300万年的历史,但沉到那里的远古叶片保存相对完好。其中包括来自亚热带常绿森林中的无数叶片,沉积区呈层状结构,带有黑色有机物,与每年春季开花的藻类形成的富含硅白色条状物质交替存在。
      该沉积区的特征是在过去15年内才发现,科学家将该沉积区命名为“Foulden Maar”,这是南半球唯一该类型的沉积区,但比北半球已知的少数类似沉积区保存得更好。(叶倾城)
      资料来源:环球科学 《2300万年前“木乃伊叶片”可以洞见未来气候变迁》
    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