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发现迄今最大恐龙——巴塔哥泰坦龙Patagotitan mayorum
       
       
       
       
      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发现迄今最大恐龙——巴塔哥泰坦龙Patagotitan mayorum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日报网(严玉洁):《今日美国报》8月8日报道,一份新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在阿根廷发现的一只恐龙生前跟波音737飞机一样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恐龙。
       
      根据这份报告,这只恐龙长约120英尺(约合36.58米),重量超过65吨,甚至可能达到77吨。这就意味着,它不仅是已知的最大恐龙,也是已知的最大陆地动物。更令人意外的是,其骨骼还有继续生长的迹象。
       
      科学家们把恐龙命名为巴塔哥尼亚·梅奥鲁姆(Patagotitan mayorum),以此纪念其发现地——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地区梅奥家族的农场。2010年,一名工人在这里意外发现了恐龙化石。
       
      阿根廷埃吉迪奥·费鲁利奥古生物博物馆的迭戈·波尔表示,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像巴塔哥尼亚这样大的陆地动物,不过这个纪录不会永远保持下去。
       
      波尔和他的同事在该农场一共挖掘了150块恐龙骨头,至少来自6只恐龙。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马修·拉曼纳说:“这显然是一种非常大的动物,而且同时发现了好几只,在这类动物中是极其罕见的。”
       
      此外,研究人员还认为,生活在大约1亿年前的这种恐龙也是好交际的,不喜欢独来独往。这6只恐龙的标本是在一处被发现的,其中几只大概是同时死亡的。牛津大学的罗杰·本森称,这表明“它们可能成群结队地在待在一起”,似乎是为了照顾恐龙幼崽。
       
      相关报道:新命名食草恐龙重69吨 身长37米高近6米
       
      (化石网报道)据参考消息网:美媒称,一项研究显示,一种新命名的恐龙是所有恐龙中的体重冠军,恐怖的霸王龙在它面前就像是个小不点。
      据美联社8月8日报道,这种食草巨兽体重达69吨,与航天飞机的重量相当。
       
      这种恐龙的化石2012年在阿根廷南部被发现。研究人员对化石进行研究和年代测算后表示,这种长颈生物是一个被称为泰坦巨龙的大型恐龙群体中体形最大的。
       
      研究论文的作者之一、阿根廷埃吉迪奥·费鲁利奥古生物博物馆专家迭戈·波尔说:“这个群体的一小部分成员体形大到惊人。”研究论文刊登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上。
       
      研究人员结合发现化石的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地区的名字以及希腊语“泰坦”(titan,意为“巨大”)一词,把这种恐龙命名为巴塔哥泰坦龙(Patagotitan mayorum)。研究人员用名字的第二节向在发掘化石期间接待他们的一户农场主家庭致敬。
       
      波尔说,研究人员对巴塔哥泰坦龙的6块化石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生活在大约1亿年前。这种恐龙平均身长37米,肩高近6米。
       
      这种恐龙的骨架复制品已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它是如此巨大,头部都伸到了博物馆的走廊里。
       
      波尔说,富有传奇色彩的霸王龙和其他食肉恐龙“在这些庞大的泰坦巨龙面前就像是小矮人”。他说:“这就像你把大象放在狮子旁边一样。”
       
      波尔说,科学家们对泰坦巨龙已经有所了解,但巴塔哥泰坦龙是一个新种,甚至可能是一个新属。人们此前认为,另一种名为阿根廷龙的泰坦巨龙是最大的恐龙。
       
      波尔说:“我认为它们不可怕。它们可能只是些体形庞大、行动迟缓的动物。”
       
      他说,现在的一个大问题是,这些恐龙是如何长到这么大的。研究人员正在对此进行研究,但有专家表示,这可能与当时开花植物蓬勃生长有关。开花植物再加上大片的森林,对这些恐龙来说就像是包你吃到饱的自助餐,于是它们就这样越长越大。
       
      美国麦卡莱斯特学院古生物学家克丽丝蒂·罗杰斯说,巴塔哥泰坦龙的骨骼化石显示,它们尚未结束生长,这一事实“意味着还有体形更大的恐龙有待发现”。
       
      相关报道: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发现与“波音737”大小相似的恐龙
       
      (化石网报道)据《每日经济》:古生物学家在阿根廷挖掘出了与“波音737”大小相似的巨型草食性恐龙遗骸化石。《英国皇家学会学报》文章对此进行了介绍:这一爬行动物的尺寸高6米,35米长,体重为61吨,这使得它成为地球历史上最大的陆生动物之一。
       
      阿根廷特雷利乌古生物学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迪耶戈·波尔表示,“我不认为这些恐龙对当时的其他生物造成了什么危害。因为他们是一些行动迟缓的慢性格动物,对于它们而言,快速行走和奔跑以躲避那些猛禽是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学者们表示,这些恐龙属于泰坦巨龙,他们属于地球历史上生存过的最大的生物。这些大型泰坦巨龙的遗骸是在阿根廷南部的巴塔哥尼亚省找到的,当地从远古时代就形成了适合那些大型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
    2017-09-01
  • 日本熊本县御船町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与有袋类动物拥有同一祖先的哺乳动物牙齿化石
       
       
      日本熊本县御船町白垩纪地层中发现与有袋类动物拥有同一祖先的哺乳动物牙齿化石(化石网配图)
       
    (化石网报道)据中新网:日媒报道,日本熊本县御船町恐龙博物馆本月24日宣布,在该町约9000万年前白垩纪后期的地层内发现了与袋鼠和考拉等有袋类动物拥有同一祖先的哺乳类动物的一块牙齿化石。
       
      据悉,有袋类动物亲戚的化石出土在日本国内尚属首次,该博物馆表示,“这将为弄清包括白垩纪在内的中生代时期亚洲东海岸哺乳类动物进化提供线索。”
       
      据报道,化石被埋在2014年3月于御船町田代地区的“御船层群上部层”采集的砂岩中。长约2毫米,宽约3毫米。据称,从形状和大小等来推测,应该是身长10至15厘米的肉食动物的一颗臼齿,位于左上颚。
       
      从咬合部分凹凸的特征等来看,该动物应该是有袋类动物的祖先,很可能是与白垩纪(约1.45亿年至约6600万年前)栖息在北美大陆等地的“三角齿兽”(Deltatheridium)极其相似的物种。
       
      据了解,有袋类和三角齿兽在哺乳纲动物中属于“后兽类”。在亚洲地区,白垩纪后期的后兽类动物化石此前在蒙古和中国等内陆地区发现过数例。
       
      该博物馆将在本月25日至11月26日期间向公众展示该化石。
    2017-09-01
  • 新研究认为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是鸟臀目恐龙
       
       
      新研究认为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是鸟臀目恐龙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晋楠编译):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拥有令人困惑的解剖学特征,使其很难被归类。一开始,它被认为是一种兽脚目恐龙,但一项新研究认为它是鸟臀目恐龙。
       
      当科学家在2015年称发现了一种以植物为食的兽脚目恐龙时,这不亚于是一种植食恐龙闯入了一群食肉恐龙的烤肉会。几乎所有兽脚目恐龙——包括雷克斯霸王龙在内的一群凶猛的捕食者——都是肉食动物,它们的食物超过70%是肉类。现在,研究人员报告称,这种受到质疑的恐龙——鹦鹉嘴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并非兽脚目恐龙,而是属于主要吃植物的群类——鸟臀目恐龙。他们表示,这种恐龙可能是兽脚目和鸟臀目之间失去的链条。但其他科学家并不确定这个答案是否正确。
       
      “从发现之日起,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就是一种神秘的恐龙。”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古脊椎动物学家、并未参与该研究的David Evans说。这种恐龙融合了不同群类恐龙的特征,他指出:“这使得将其归入恐龙家谱树存在困难。”
       
      实际上,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贝纳迪诺·里瓦达维亚阿根廷自然科学博物馆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该恐龙发现者Fernando Novas说,他和合作者并不确定如何归类距今1.5亿年的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它平坦的牙齿清晰地表明它吃的是植物,它拥有细长的脖颈和尖锐的喙,而非食肉动物拥有的粗脖颈和尖牙。但从其椎骨到粗壮的手臂(尽管它们的末端是粗而短的指节,而非锋利的爪子)看,它也拥有许多类似兽脚目动物的特征。它还拥有与其他恐龙共有的特征,如早期蜥脚类恐龙的植食特征,这是一种拥有长颈、食用植物的兽脚目特殊群体,它们被称为镰刀龙。
       
      经过大量统计分析后,Novas和团队总结认为这种动物可能是兽脚目。但他表示期待听到来自同行的其他假设。
       
      接下来的首个观点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博士生Matthew Baron及该校古生物学家Paul Barrett。今年3月,Baron和Barrett等基于对恐龙化石特征分析的庞大数据集,提出“重置”恐龙家谱树的观点,随后他们发现自己被卷入了一个争议性的漩涡,而且该漩涡至今仍然存在。他们的数据集比其他类似的分析含有更多的鸟臀目——包括剑龙和三角龙。该研究的其中一个结论是,兽脚目和鸟臀目的关系比此前一度认为的更加接近。
       
      现在,他们决定用同样的数据集重新分析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非常明显,它有着非常清楚的鸟臀目骨盆。”Baron说。鸟臀目和蜥臀目的骨盆是用来区分该群类的最早特征。兽脚目通常被划归到蜥臀目中。
       
      但Baron和Barret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与Novas不同,他们在近日发表于《生物学快报》期刊的文章中认为,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很有可能是一种原始的鸟臀目。他们表示,鸟臀目的特征实际上为他们最初的假想提供了支撑:兽脚目和鸟臀目比此前认为的关系更加紧密。而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则可能是连接它们的一种过渡时期的生命形式。
       
      如果他们的重新归类是正确的,那么将有一种兽脚目恐龙被重新划归为植食性恐龙,而且这种过渡并不常见。植物的营养含量通常比肉类低,它们对牙齿来说也较硬;这样的饮食还需要消化适应,如需要胃石分解坚硬的植物。即便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不是一种兽脚目恐龙,科学家仍需要思考一些其他的转变为“植食物种”的兽脚目,如镰刀龙和另外一种拥有奇怪名字的恐龙——泥潭龙。
       
      然而,其他研究人员仍对Baron和Barrett分析中使用的数据集的可靠性存在疑问。阿根廷自然科学博物馆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最初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Martin Ezcurra说,很有可能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并非兽脚目,“但是他们用来验证这种观点的分析存在问题”。最初的论文将这种恐龙归结为一种叫作坚尾龙类的兽脚目,但新分析并不包括坚尾龙类。“如果你的分析中不包含任何坚尾龙类,你如何证明这种假设呢?”他说。
       
      Novas则认为,Baron和Barrett的答案并不正确,他表示,他们的解释忽视了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与兽脚目共存的很多特征。尽管如此,他仍然表示:“我欢迎Baron和Barrett的新解释,因为它促进了对恐龙进化作为一个整体知之甚少的方面非常必要的争论。”他说,“我猜想关于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的讨论才刚刚开始。”
    2017-09-01
  • 美国科罗拉多州建筑工地发现三角龙骨架化石
       
       
      美国科罗拉多州建筑工地发现三角龙骨架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近日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建筑工人有了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一具三角龙骨架化石,包括头骨化石,其历史可追溯至约6600万年前。这也是科罗拉多州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三个三角龙头骨化石。骨架化石尚未完全挖掘,但研究人员已经对这项发现兴奋不已。
       
      上周末建筑工人在科罗拉多州桑顿市一栋公共安全大楼的建设工地发现了这具三角龙化石。建筑工人发现恐龙化石后立即停止工作并通知有关当局。
       
      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恐龙馆馆长Joe Sertich表示,目前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恐龙的肩胛骨、头骨及最重要的鼻角化石。这些化石很幸运地避免了装载机的破坏。
       
      桑顿市官方Twitter账号最近分享了挖掘工作人员的一些照片。官员解释说,博物馆科学家现在进行挖掘,建筑工人现在已经停止了工作。除了获取三角龙化石之外,研究人员还将搜索该地区是否存在其他化石。三角龙化石将最终将被安置在丹佛自然科学博物馆。
    2017-09-01
  • “昆虫”狂人黄迪颖——解开昆虫化石界很重要的两大谜团
       
      巨型跳蚤化石
       
      恐怖虫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胡珉琦):在道虎沟的日子,黄迪颖解开了昆虫化石界很重要的两大谜团,他也同时见证了15年里道虎沟的乡村之变,以及颇有特色的道虎沟古生物化石保护馆的从无到有。
       
      4亿年前专门捕食跳虫的恐怖古鞭苔甲、缅甸琥珀中最古老的完整蘑菇化石、亿万年前入侵白蚁巢穴内的神秘螱客,就在2017年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迪颖和他的学生蔡晨阳一起就相继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三篇论文。
       
      从学生时代起就一头扎进远古昆虫世界里的黄迪颖,无数次叩开那扇冷僻的大门,把那些其貌不扬的化石“瑰宝”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不是学霸也可以成为科研明星
       
      在古生物领域,昆虫化石绝对算个冷门,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但1975年出生于北京的黄迪颖却偏偏对这些小虫子情有独钟。按他的话说,这样的兴趣只是偶然转变的。
       
      捡树种、抓松鼠、捞鱼,童年在黄迪颖的记忆里就是这样度过的。他喜欢地质和生物,不管做什么,都有父亲和母亲无条件地陪伴和支持。
       
      在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上学时,黄迪颖的学业并不出众,甚至还常有挂科,可他始终都没有放弃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大二在南京湖山地区进行地质实习,早就练就了眼尖心细本领的他总能找到一些有意思的化石,曾经被认为是乏味至极的古生物渐渐开始进入他的视线。
       
      他喜欢在图书馆翻些古生物和地史学的资料,一有空闲就在南京周边东挖西挖。再后来,他索性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暑期计划,准备回北京大干一场。
       
      黄迪颖把目标定在了房山区的芦尚坟村。他说,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化石宝库,不仅有丰富多彩的昆虫化石,还有大量植物及少量的鱼化石,甚至还出现过恐龙化石。
       
      可是,芦尚坟村离黄迪颖在中关村的家足有40多公里,骑着自行车单程就需要3个多小时。就这样,他利用本科阶段的所有寒暑假,来来回回总共跑了46次。
       
      几个硬塑料盒,一些卫生纸,一个单面刀片,一把地质锤,一个放大镜,一点干粮,一壶水,一个小板凳夹,一把铁锹,带着这些固定装备,他夏天工作8小时,冬天工作6小时。夏天还好,冬天实在难熬,天黑出门,骑到半路手脚就冻僵了,水壶里的水也早就冻成了冰。“我当时找化石非常投入,一天中唯一的休息时间就是花10多分钟把干粮塞下肚喝几口水。”黄迪颖说,一整天躬身坐在板凳上不挪窝,最后还落下了腰病。
       
      回去后,工作也远没有结束。那时候还没有专业设备,他就趴在桌子上,把放大镜的两个镜片叠起来仔细观察,眼睛凑得特别近,还要不时换手拿刀片进行细致地修理,最后把虫子的构造特征绘制成图并与已有的资料对比。他直言,当时缺乏起码的昆虫常识,画出来的结构图很可笑,但是总能幸运地发现一些新的没有被描述过的昆虫,这也让他彻底对昆虫化石着了迷。
       
      大学期间,他用刀片剥出了数以千计的昆虫化石,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批化石积累。直到现在,他还收藏着那些自认为画得“不三不四”的昆虫化石图。
       
      尽管大学毕业时黄迪颖已经完成了两篇科研论文,但他仍然与学霸离得很远,在父亲的帮助下才到了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当了一名研究实习员。之后的两年里,他三次考研失败,但他坚持跟着研究人员找化石、修化石、绘图,最后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篇有关海口虫的重要论文。
       
      这个转折让黄迪颖的学术生涯进入了开挂模式,一个月后,他被法国里昂第一大学录取,直接攻读博士。如今,他所发表的研究论文已有160多篇。
       
      解开昆虫化石界两大谜团
       
      昆虫化石一直是十几年来黄迪颖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为了寻找那些远古的虫子,他的搜寻范围从云南的澄江动物群到内蒙古的道虎沟生物群,从辽西的热河生物群到缅甸的琥珀。而对他来说,经历时间最长、印记最深刻的应该是在道虎沟的日子,他在那里的研究已经持续了整整15年。
       
      道虎沟生物群是中国北方中生代一个非常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化石类型丰富,保存完整。早在2000年初,黄迪颖对此并不十分了解。那时候,他有逛旧货市场的习惯,不时能够淘到一些化石宝贝,这既是爱好也是工作。而后,慢慢才了解到一些从未见过的昆虫化石正是出自道虎沟。
       
      那时的道虎沟只是个落后的小村子,很多村民挖化石、卖化石。“他们卖化石都是包堆儿卖,一化肥袋子或者一箩筐五十元。我每块都要自己挑,所以特不受待见。后来,他们发现我从一筐里挑走一些,给了六七十元,化石却不见少,就都争先恐后地排队让我挑。”黄迪颖回忆。
       
      至于挑过的化石为什么不减少,其实是因为他专挑一些很小的、不起眼的、没人看得上的“扔货”。黄迪颖解释,一般的化石卖家都喜欢有观赏性的,比如蜻蜓、知了、蝈蝈、“蝴蝶落落”那样的大明星,而他最喜欢虱子。中生代的虱子很少见,他却收藏了1万多个,许多都是从废石头里捡回来的。
       
      也因此,道虎沟的老乡们大概把他当成了个怪人。
       
      “可对于古生物学家来说,化石的大小并不代表研究价值的高低。”黄迪颖说,那些其貌不扬的小虫子也许就有着重要的演化意义。
       
      常年寻找化石,跟化石打交道,黄迪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可以肉眼辨认出大多数道虎沟化石的产出层位。2008年,他从一位化石爱好者那里得到了一块道虎沟的跳蚤化石,原本他并不相信道虎沟也会有跳蚤化石,但当他一眼锁定这只跳蚤时,就深知它“大有来头”,于是立即赶回道虎沟,挨家挨户搜“跳蚤”。
       
      2012年,黄迪颖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在《自然》发表,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还被美国探索频道评为2012年全球100大科学故事之一。在古生物学里,关于跳蚤的起源及演化证据长期缺失,而黄迪颖在道虎沟发现了中侏罗世距今约1.65亿年的巨型跳蚤,这些恐龙时代的巨型跳蚤体长可达2厘米以上。该研究将蚤目的化石纪录提前了4000万年以上,并揭示了蚤目的起源。
       
      紧接着的2013年,黄迪颖又在道虎沟发现了在古生物学界轰动一时的恐怖虫化石,并对它一直以来颇受争议的“身份信息”给出了颠覆性的定论。
       
      在道虎沟的日子,黄迪颖解开了昆虫化石界很重要的两大谜团,他也同时见证了15年里道虎沟的乡村之变,以及颇有特色的道虎沟古生物化石保护馆的从无到有。
       
      化石研究有时的确需要点运气,但更多时候靠的是古生物学家一天又一天饿着肚子挖化石,直到浑身酸疼、两眼发花的坚持,以及一年又一年点滴积累的经验。
    2017-09-01
  • 美国新墨西哥州10岁男孩走路被绊倒 意外发现120万年前前剑乳齿象化石
       
       
      美国新墨西哥州10岁男孩走路被绊倒,意外发现120万年前前剑乳齿象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环球网(实习编译:王田):英国《每日邮报》7月20日报道,日前,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的10岁男孩裘德(Jude Sparks)偶然之下走路被绊倒,却意外发现了120万年前的史前剑乳齿象化石。
       
      当时裘德和家人在新墨西哥的沙漠徒步旅行,不小心被一块骨头绊倒。男孩告诉媒体:“我跑得越来越远,被一个牙齿形状的物体绊倒。当时我的脸摔在下颚旁边,我看到更远处还有另一个象牙”。在刚发现的时候,男孩和他的家人都没有认出化石。男孩说:“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我觉得这很不寻常”。
       
      裘德的父母随后与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皮特(Peter Houde)教授取得联系。皮特教授证明这是一块史前剑乳齿象化石。他和他的团队于5月前往该地,并在得到地主的许可后开始挖掘化石。教授推测这些重2000磅(约910公斤)的化石拥有120万年的历史,并且基本上完好无损,可能成为考古宝藏。他表示,这些化石被埋在地下,有人的房子可能就曾建在它们上面,它们实际上是非常非常脆弱的,通常不会在侵蚀过程中存活下来。这是在新墨西哥发现的第二块完整的剑乳齿象头骨,也是全球仅有的几百块剑乳齿象化石之一。
       
      皮特表示,重建工作可能需要数年才能完成。教授说:“当泥沙从骨头两侧被移除时,头骨立即开始破碎,逐渐变成小颗粒。”他们使用化学固化剂来固定化石,使其保持完整。一旦化石从地里挖出来,要涂上石膏,并用木质支撑。
       
      这个伟大发现的主人——小男孩裘德也非常兴奋,急于把这个发现告诉他的朋友们。他对电视台说:“我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的朋友们,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相信我的话”。他的母亲米歇尔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旅程,令人非常兴奋。尤其是对于男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梦想找到骨头。
    2017-07-28
  • 兰科植物在白垩纪大灭绝中“幸存”或因植物多倍化
       
    (化石网报道)据南方都市报(见习记者 傅静怡):白垩纪恐龙灭绝了,兰花却活了下来;昆虫对某些兰花气味,拥有特别的偏好;传粉者不准确的辨色能力,反而促进了花色多态性的进化……第19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眼下正召开,昨日,国家兰科中心也在深圳兰科植物保护研究中心召开了卫星会议,共11名中外科学家就兰花基因组学和多样性保护的议题与现场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院所及高校近200名观众进行了交流。
       
      昆虫爱闻特定的兰花 大多数兰花因工农业影响而濒危
       
      昨天的会议以“兰花基因组学与多样性保护”为主题,围绕“兰花与传粉者协同进化”以及“兰花基因组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等主题展开了交流研讨。
       
      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罗伯特·拉古索教授分享了他的研究观点,认为昆虫对兰花气味的偏好,推动了兰科植物与传粉者的生物多样性与协同进化。举例来说,奇唇兰属的兰花,会发出一种特殊的气味,吸引特定的一种昆虫,从而帮助这种兰花完成传播花粉。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张武凡博士也有类似数据支持。张武凡博士以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内的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角度揭示了兰花通过气味信号对传粉者进行种类的选择,认为不同种类的兰科植物通过散发不同成分与浓度的花气味,从而吸引不同的传粉昆虫形成传粉系统。
       
      德国Olaf Gruss先生则认为,大多数兰花由于生产环境的高度集中以及受到农业工业影响已处于濒危状态,因此在它们的原产地进行人工繁殖并研究新的变种和色型显得尤为重要。
       
      兰科植物在大灭绝中“幸存” 或因植物多倍化
       
      在国内外专家们的报告中,比利时根特大学的Yves Van De Peer教授提出了“兰科植物与白垩纪大灭绝”的假说,吸引了在场学者关注,也引发了全基因组重复事件在兰科植物进化过程中重要性的讨论。
       
      De Peer教授解释,兰科植物大多数全基因组重复事件发生可追溯到5500万至7500万年前,而白垩纪的大灭绝事件则发生在6600万年前,在这场恐龙都灭绝了的生物大灭绝中,兰科植物如何活了下来,成为了他们研究的课题。
       
      “我们并不只在兰科植物里发现了全基因组重复事件,很多被子植物都有发现,有关全基因组重复事件,而这个发生时间和白垩纪恐龙灭绝时间吻合。”De Peer教授解释,换句话说,正是因为兰科植物发生了全基因组重复,使得兰科植物“躲过一劫”,顺利度过了白垩纪生物大灭绝。换句话说,因为兰科植物的多倍化,导致它存活了下来。
       
      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把兰科植物的基因比作一辆汽车,平时它有四个轮子可以转动,但它的多倍化使得它多了一个“备胎”,在大灭绝时期,哪怕其他四个轮子坏了,也有备胎可以及时换上。
    2017-07-28
  • 考古新发现证明澳洲原住民历史或长达6.5万年
       
      考古学家在岩棚挖掘。
       
      挖掘位于卡卡杜国家公园附近。
       
      考古学家展示找到的人工制品。
       
    (化石网报道)考古学家近日在澳洲有惊人发现,在北领地挖掘出一批史前的人工制品,证明6.5万年前已经有原住民在澳洲居住,比学界一直认为的时间还要早最多1.8万年。考古学家形容,今次发现改写了澳洲的人类史。
       
      由昆士兰大学副教授克拉克森(Chris Clarkson)率领的团队,在卡卡杜国家公园附近一个岩棚挖掘,并发现一批罕有的人工制品,包括相信是全球最古老的石斧及磨石,相信有至少6.5万年历史,并作艺术之用。学界此前一直认为首批人类抵达澳洲的时间,为4.7万年前至6万年前。
       
      克拉克森表示,今次发现显示澳洲早期原住民的创新及充满活力的一面,并反映这些原住民积极参与艺术活动。考古团队成员之一、悉尼大学教授希斯科克则指,这些出土的手工制品证明,首批澳洲原住民很快适应新环境。今次研究发表在学术期刊《自然》上。
    2017-07-28
  • 最新研究揭示导致青藏高原最终形成的印度与欧亚大陆是如何发生碰撞的
      (化石网报道)据EurekAlert!:青藏高原享有“世界第三极”的美誉。最近一项研究揭示了导致青藏高原最终形成的印度与欧亚大陆是如何发生碰撞的。
       
      研究相关的论文题为:“印度与欧亚大陆初始碰撞时限、封闭方式和过程 (Processes of initial collision and suturing between India and Asia)”,为近期出版的2017年第3期 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的综述性文章,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研究员撰写。研究者对十余种厘定大陆碰撞的方法进行了评估,认为周缘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响应对大陆初始碰撞最为敏感, 而古地磁学作为独立的证据也是非常好的定量研究方法。在系统总结了研究者过去十余年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印度-欧亚大陆于~65Ma首先在中部碰撞,随后向东西两侧穿时性碰撞的模式最符合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历史。
       
      印度—欧亚大陆的碰撞是近5亿年来地球历史上发生的最重要造山事件。尽管地球历史上关闭了许多大洋, 导致大陆碰撞, 唯独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引起了大面积的地表隆起。这种碰撞和持续作用, 影响范围已经远远超越了青藏高原, 波及中亚腹地、东南亚和中国东部地区。因此, 印度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及青藏高原的变形应有其独特的碰撞机制和陆内变形过程。在20世纪80~90年代, 国际上普遍接受55Ma印度首先在西构造结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 随后向东穿时性封闭的模式。
       
      近十几年, 以该文第一作者为首的中国科学家根据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及其两侧地层资料, 发现了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相关的周缘前陆盆地,该盆地中沉积了最早达到印度大陆的欧亚大陆物质。结合构造变形、前陆盆地物源分析以及古地磁等方法,首次提出印度与欧亚板块碰撞的起始时间在65~63Ma, 碰撞首先从中部开始, 然后向两侧的西构造结和东构造结穿时性启动。
       
      该碰撞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它预测: (1) 青藏高原将发生大规模的陆内俯冲, 陆内俯冲量将多出近1300 km,陆内俯冲可能是青藏高原大规模变形的主要动力学模式; (2) 大规模的陆内俯冲将引起变形的远程效应; (3)青藏高原碰撞后将发生大规模的陆内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此外,随着大陆碰撞作用的持续进行,喜马拉雅山南向生长,当喜马拉雅山高度超过原始青藏高原时,引起了高原内陆气候的强烈干旱化,并最终奠定现今南亚季风格局。
    2017-07-28
  • 坦桑尼亚的伦盖伊火山即将喷发 威胁古人类脚印化石遗迹
       
       
       
      坦桑尼亚的伦盖伊火山即将喷发,威胁古人类脚印化石遗迹(化石网配图)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唐一尘):这只是时间问题。研究东非大裂谷地层震动的科学家表示,坦桑尼亚的伦盖伊火山即将喷发。而这将威胁附近两个考古地点保存的古人类脚印遗迹。
       
      伦盖伊火山位于坦桑尼亚阿鲁沙西北120公里处。它在上个世纪曾爆发过3次,喷出的碎屑和尘埃遮天蔽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D. Sarah Stamps表示,不断增加的地动和尘埃释放,以及火山西侧裂缝不断扩大,表明该火山很快将爆发。
       
      而伦盖伊火山仅距离Engare Sero 14.5公里。人类学家最近从该地发现了400多个古人类足迹,时间能追溯到1.9万年前。而该火山一旦喷发,理论上将会释放大量火山泥石流冲刷该地区。
       
      此外,另一个考古地点利特里距离伦盖伊火山约113公里,相比之下可能更安全。研究人员曾在这里发现了370万年前的古人类足迹。
       
      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的Marco Cherin也对Engare Sero足迹的命运表示担忧。“这里化石足迹的保存特殊性令人惊讶。”他说。
       
      “它们与我们能挖掘出来并带走的化石骨骼不同。”匹兹堡市查塔姆大学的Kevin Hatala 说。尽管科学及已经为Engare Sero和利特里的化石足迹进行了3D扫描,但任何足迹的毁坏都将是一个打击。Hatala表示,计算机模型“与实地遗迹不能相提并论”。
       
      据悉,在人类化石的纪录中,脚印化石十分稀有,并且因其可以揭露人们远古亲属骨骼和行为的信息。研究人员表示,在Engare Sero发现的脚印中,有一组脚印往东方走去,而且是许多走路和跑步等方式的人们留下来的。而另一组脚印,是走向西方的人们留下的。
    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