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地区发现12万年前人类遗骸化石 或改写迁移历史
亚洲地区发现12万年前人类遗骸化石,或改写迁移历史
(化石网报道)关于人类进化历史,学术界普遍相信人类祖先在6万年前经历大迁徙,集体移离非洲大陆并孕育其他地区的人种。惟德国最新研究发现,人类可能在更早时期已经分批离开非洲,并与尼安德特人等智人繁衍后代,改写以往对人类迁徙史的认知。
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提出,过去10年在亚洲偏远地区发现的人类遗骸,可追溯至约7至12万年前,时间远超大迁徙,推断部分人类祖先可能早已离开非洲,甚至去到现今的澳洲地区。共同领导研究的教授彼得拉利亚(Michael Petraglia)指,首批人类祖先可能采取小群形式离开非洲,之后与早在亚洲地区生活的其他人族繁衍,相信人类进化史比想像更复杂。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1871年在著作《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提出人类具有单一起源地,假设现代人均源自一次大迁徙,并与其他人族结合的混血儿;学说广为学术界接纳。
2017-12-19
-
新西兰发现6000万年前巨型企鹅化石 和人类差不多高度
新西兰发现6000万年前巨型企鹅化石,和人类差不多高度
(化石网报道)无论在动物园或在电视、电影上看到的企鹅,大家都只感觉到它们可爱有趣,但如果它进化至和成年人类一样高,企在你面前,你会否被吓亲呢?新西兰日前发现巨型企鹅化石,原来在远古时代,真的有企鹅和人类差不多高度。
以德国古生物学家迈尔(Gerald Mayr)为首的专家,在周二(12日)发表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中,提及这副巨型企鹅化石。它生存时预料在游泳时长度达1.77米,比北美冰球联赛的总冠军匹兹堡企鹅队队长哥斯比只矮3厘米,体重更达223磅,比哥斯比重23磅。不过如果幻想这只真企鹅和企鹅队队长在冰上面对面的话,情况就很不同,原来这只企鹅站著时,只高1.6米。
不过迈尔表示,这已足够它成为远古时代的“皇帝企鹅”,因为它比起其他已发现的完整企鹅化石足足长了18厘米。现代最大的企鹅,即南极洲的皇帝企鹅,也只高1.2米。迈尔等专家将它命名为库米玛奴(Kumimanu),即毛利语中的“巨鸟”。它大概已有5600万至6000万年历史。
并没有参与研究的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市的布鲁斯博物馆馆长卡谢佩卡表示,这只巨型企鹅和现知的最早期企鹅化石,相信接近同时期,这个发现也显示地球在6600万年前出现令恐龙绝种的大灭绝后,企鹅能够迅速增长。因为不能飞的企鹅如果在较早时期出现,一定会被恐龙等威胁,但随著恐龙被灭绝,飞翔这项技能就不像以往那么有需要,企鹅才能安稳地繁衍至今。
相关报道:化石揭秘“巨人”古企鹅
(化石网报道)据中新网:科学家日前表示,他们在新西兰发现了多块古企鹅化石。据估算,这种古企鹅身高可达170厘米,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企鹅之一。
据报道,研究人员在在线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中写道,庞大的体型为这种企鹅赢得Kumimanu biceae的名字,这个词在毛利语中意指“怪兽鸟”。
据介绍,这种古企鹅生活在5500到6000万年前,平均身高170厘米,体重100公斤。相较之下,现代的企鹅体型要娇小许多。
德国法兰克福森肯堡研究中心(Senckenberg Research Institute)的鸟类学家迈尔(Gerald Mayr)是这篇研究的共同作者。他说:“这么早期的物种,体型竟能如此庞大,这相当惊人。”
迈尔和团队在新西兰南岛的奥塔戈(Otago)地区发现这些化石。当地曾有大量巨鸟栖息。
奥塔戈大学地质系教授弗迪斯(R. Ewan Fordyce)是古企鹅专家。他表示,这项发现“至关重要,且彰显企鹅有趣的历史”。
弗迪斯说:“这项发现令人兴奋的是,它显示这些企鹅生活在恐龙灭绝后不久,而且应能告诉我们更多有关企鹅整体的演化史。”
相关报道:新西兰海岸发现巨型6英尺史前企鹅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在新西兰工作的研究人员已经宣布,他们在该国海岸发现了一种前所未闻的历史悠久的企鹅化石。这种史前企鹅生活在五千五百万到六千万年前,身高约五英尺10英寸,重达220磅,体积达到一个普通人的大小。
最大的现代企鹅是帝企鹅,它只有4英尺高。新发现的企鹅品种被称为Kumimanu bicea。之前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史前企鹅存在的证据,但新发现的这种企鹅生活的年代比其它发现更早。
以前已知的史前巨型企鹅包括3450万年前居住在南极洲的Anthropornis nordenskjoeldi企鹅,体积大小和这次新西兰发现的相同。另一个巨型企鹅叫做Icadyptes salasi,身高近五英尺。这个物种大约三千六百万年前生活在秘鲁。
科学家们说,巨型企鹅出现比鲸鱼出现早了2000万年。这个研究团队认为,鲸鱼,海象和海豹出现,可能是造成巨型企鹅灭绝的原因。今天只剩下在世界各地动物园里流行的小型企鹅。巨型企鹅在恐龙灭绝后几百万年灭绝。
2017-12-19
-
法国里昂拍卖猛犸象遗骸化石 以54.8万欧元成交
(化石网报道)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法国一家拍卖行16日在里昂举行了一场特别的拍卖会,拍品是一具猛犸象遗骸化石,最终以54.8万欧元,约合425.6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
据报道,这具猛犸象遗骸化石距今约有1万5千年历史。这具猛犸象遗骸长度为5.4米,高3米多,两只象牙长3米,总重量达到160公斤。
最终,这具猛犸象遗骸化石被法国斯特拉斯堡的一家建筑公司买下。公司发言人表示,他们将尽快把这个大家伙运往位于斯特拉斯堡的公司总部进行展示。
猛犸象体型巨大,在上个冰川时代结束时灭绝,相关原因各方说法不一。之前有说法称,人类狩猎等活动导致其灭绝。而近年的一项研究称,气候变化是猛犸象灭绝的罪魁祸首。
2017-12-19
-
英国13岁男孩在海滩“寻宝”时意外捡到原牛角化石
英国13岁男孩在海滩“寻宝”时意外捡到原牛角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海滩上总是会出现一些物品,有的是人们随手乱丢的垃圾,有的则是大海的馈赠。英国13岁男孩阿奇·伍德在海滩“寻宝”时,却意外地捡到了一段原牛角化石。
今年3月的一天,阿奇跟父亲到贝克斯希尔海滩游玩。那里的沙滩常有战争遗留物出现,比如子弹、弹壳等。于是父子俩带着金属探测器,看看能有什么发现。阿奇发现了一件长约半米、疑似漂流木的物品,父亲认为那就是一段破木头,让他扔掉。可阿奇认为那段木头的重量和长度不寻常,猜测可能是猛犸象牙,坚持要把它带回家。
后来,他们找人鉴定,这是一块重4公斤多的化石。家人又帮助阿奇把化石送往贝克斯希尔博物馆,那里的专家认为,这很可能是原牛的牛角。原牛大约25万年前开始出现在欧洲大陆,在欧洲和西亚的石器时代壁画中有记载,现已灭绝。贝克斯希尔博物馆的专家告诉英国《每日邮报》,他们已与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取得联系,等待对方对化石身份的进一步确认。
2017-12-11
-
欧洲科学家在5.3亿年历史的三叶虫化石上发现最古老的眼睛
欧洲科学家在5.3亿年历史的三叶虫化石上发现最古老的眼睛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微特稿(袁原):欧洲科学家在一块有5.3亿年历史的化石上发现了一只眼睛的遗迹。这可能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眼睛。
来自英国、德国和爱沙尼亚的科学家研究一块保存完好的三叶虫化石时发现了它右眼遗迹。三叶虫是生活在5.41亿年至2.51亿年前的一种海底生物。这块出土于爱沙尼亚的化石显示,这种古老生物拥有一种原始复眼,由许多称为“小眼”的微小视觉细胞构成,结构相当于蜜蜂等生物的眼睛。
研究人员认为,“最古老眼睛”的发现显示,5亿多年来复眼的结构和功能几乎没有改变过。科学家发现,相比当今动物,三叶虫视力低下,但足以识别捕食者和路障。它的复眼由100多个小眼构成。不同于现代复眼,化石中三叶虫的眼睛没有晶体。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因为三叶虫缺乏形成晶体所必须的某种成分。研究相关结果发表于美国月刊《国家科学院学报》。
相关报道:科学家找到世界上最古老的眼睛
(化石网报道)据北京时间:外媒报道,英国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科学家们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眼睛。这个有5亿5千万年前的化石是一个古老的海洋生物,名叫米施蒂埃尔斯。这只海洋生物的眼睛看起来像早期版本的眼睛,许多现代动物,包括螃蟹、蜜蜂和蜻蜓都有这样的眼睛。
科学家们在爱沙尼亚发现了这只古代的眼睛。虽然部分磨损,但古生物学家依然能够直接观察器官内部,从而揭示出眼睛的结构和内部工作原理。这只眼睛是现代复合眼睛的原始版本,它与蜜蜂眼睛的相似之处表明,在过去的5亿年里,眼睛的进化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科学家对眼睛的分析本周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爱丁堡大学教授Euan Clarkson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个特殊的化石向我们展示了早期动物如何在数亿年前看到它们的世界。”“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揭示了复合眼睛的结构和功能在5亿年内几乎没有改变。”
早期的眼睛与现在的眼睛相比,只有100个细胞,它们之间的距离比现代动物的眼睛要大得多。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得到了德国科隆大学和爱沙尼亚塔林理工大学的科学家的协助。在他们对波罗的海地区进行的化石调查中,他们发现了另一种古老但更有能力的眼睛,这一发现揭示了几百万年后视觉分辨率的提高。
科学家说,他们不太可能找到比他们在爱沙尼亚出土的更完整的眼睛。科隆大学教授Brigitte Schoenemann说:“这可能是我们发现的最早的一个眼睛的例子。”“化石中沉积物层的老标本只含有原始动物的痕迹,这些动物太过柔软,不可能变成化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解体。”
2017-12-11
-
外形似黑武士头盔:美国爱达荷州发现三叠纪古老鲎(马蹄蟹)化石Vaderlimulus
外形似黑武士头盔:美国爱达荷州发现三叠纪古老鲎(马蹄蟹)化石Vaderlimulus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黑武士”达斯·维达的头盔一直是被星战迷认为最酷的服饰之一,考古学家在美国爱达荷州新发现的一种生存于三叠纪的古老鲎(马蹄蟹)化石外形居然神似达斯维达的酷炫头盔,科学家结合黑武士姓氏“维达”来命名这一距今2.45亿年的珍贵物种--Vaderlimulus。
德国古生物学期刊Neues Jahrbuch für Geologie und Pal?ontologie近期发表了相关发现及论文,来自新墨西哥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的古生物学者在论文中正式发表了这一珍贵物种的名称,并简述了这一物种的特征。学者Allan J. Lerner称“Vaderlimulus(区别于现代的鲎类)其拥有非比寻常的身体构造,这赋予了它独特的外形”
2017-12-11
-
生活在水中似天鹅!蒙古发现白垩纪恐龙新物种——埃氏哈兹卡盗龙
生活在水中似天鹅!蒙古发现白垩纪恐龙新物种——埃氏哈兹卡盗龙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张章):近日,《自然》发表的一篇论文描述了恐龙的一个新物种,这种恐龙拥有像天鹅一样的脖颈和鳍一样的前肢,并且生活周期中有一部分在水中。埃氏哈兹卡盗龙(Halszkaraptor escuilliei)生活在白垩纪坎帕期(约7500万至7100万年前)目前蒙古所在的区域。
手盗龙类包含鸟类以及与它们亲缘关系最近的恐龙。在白垩纪,多个手盗龙谱系演化形成与其各自生态系统相关的不同特征,包括主动飞行、巨大体型、奔跑和食草性。
意大利乔瓦尼·卡佩里尼地质博物馆的Andrea Cau及同事使用高分辨率同步辐射扫描方法检查了一个局部仍嵌在岩石中的手盗龙化石,从中发现了许多奇特的特征,大部分都是非鸟类手盗龙所没有的,但是水生或半水生的爬行类群和鸟类群却有。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特征代表了一种水陆两栖的兽脚类恐龙新物种,它们靠双腿在陆上行走,姿势类似短尾鸟类(如鸭子),但是利用鳍一样的前肢在水中活动(像企鹅和其他水鸟一样),并依靠长长的脖颈来觅食和埋伏猎物。研究人员将这种新恐龙与另外两种神秘而又不全的恐龙归在一起,提出一个新的恐龙亚科——哈兹卡盗龙亚科。
2017-12-11
-
对云南昭通早泥盆世新的基干肉鳍鱼类“短耳褶纹鱼”脑颅的研究揭示硬骨鱼类崛起之路
短耳褶纹鱼及其脑和内耳结构复原 (孔嘉仪绘)
硬骨鱼类演化简树,示舌颌关节和内耳淋巴导管结构的演化;星状符号指示中国发现的硬骨鱼类化石(卢静供图)
短耳褶纹鱼脑颅和颅腔三维重建模型。a,脑颅背视;b,脑颅腹视;c-f,颅腔背视(c;e,线图);颅腔右侧视(d;f,线图)(卢静供图)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团队卢静等人联合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学者,对云南昭通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约4.1亿年前)一新的基干肉鳍鱼类短耳褶纹鱼(Ptyctolepis brachynotus gen. et sp. nov.)的脑颅化石进行了详细研究,提取其中复杂而出乎意料的形态特征信息,显示斑鳞鱼类(斑鳞鱼、无孔鱼和鬼鱼)可能比过去所认为的更加原始,非常接近辐鳍鱼类和肉鳍鱼类共同的祖先。新研究在相当程度上推进了学界对最早期硬骨鱼类脑颅形态的了解,撼动了硬骨鱼类演化基部的系统关系。该研究成果12月5日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硬骨鱼类可称脊椎动物的演化主干,其下的两大支系,即辐鳍鱼类和肉鳍鱼类分别征服了地球的水域和陆地。自古生物学学科创立之初,对硬骨鱼类起源与演化的探索从未停止。但是,欧洲、北美等传统的泥盆纪化石地点的硬骨鱼类已经分化成形态截然不同,原始特征多已消失的大类,这给追索硬骨鱼类最初的崛起过程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上世纪80年代起,一系列来自中国的原始硬骨鱼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揭开了硬骨鱼类起源研究激动人心的新篇章。其中以斑鳞鱼(Psarolepis)及其近亲,如无孔鱼(Achoania)、梦幻鬼鱼(Guiyu oneiros)等的发现最为引人瞩目,它们身上集中了人们过去从未想到能够集于一身的特征,如典型肉鳍鱼类分为前后两部分、可以活动的颅骨;类似盾皮鱼类的中背骨片和棘刺等等。虽然斑鳞鱼类此前仍被归入肉鳍鱼类,但如此之多而明显的原始特征使得研究者怀疑,它们也很有可能是更加原始的基干硬骨鱼类。为了厘清这一问题,蕴藏大量重要形态学信息的脑颅特征显得十分重要。但早期硬骨鱼类脑颅化石相当稀少,特别是其耳枕区部位骨化程度很低,往往无法保存,使得我们对这部分结构的了解非常有限。
云南昭通早泥盆统的坡松冲组保存了大量的鱼类和植物化石,代表着4.1亿年前一片生机勃勃的水中“乐土”。古脊椎所早期脊椎动物课题组长年在坡松冲组开展野外工作,陆续采集了一批重要的鱼类特别是硬骨鱼类化石。此前已经发表的数个重要属种,如最早的四足形类奇异东生鱼(Tungsenia paradoxa)、最早的空棘鱼类云南孔骨鱼(Euporosteus yunnanensis)、最早的爪齿鱼类于氏箐门齿鱼(Qingmenodus yui)等,展现了坡松冲组脊椎动物群极具潜力的研究价值。在最近的野外工作中,课题组又找到一件表面纹饰与志留纪梦幻鬼鱼非常相似的硬骨鱼类耳枕区化石,根据其宽短的轮廓和表面的褶皱纹饰将其命名为短耳褶纹鱼。
卢静等人使用古脊椎所联合高能物理所自主研发的显微CT以及计算机三维重建等技术,对这件化石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还原,尽可能地提取了其中蕴藏的复杂形态信息,重点对后背囟(posterior dorsal fontanel)、舌颌骨关节面、内耳骨迷路和耳上腔(supraotic cavity)等结构特征及其三维位置关系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学对比和梳理,这也是学界首次获取早期硬骨鱼类耳枕区脑颅形态的详细数据。研究表明,短耳褶纹鱼的舌颌关节正好处于基干肉鳍鱼类向更进步肉鳍鱼类冠群演化的过渡阶段:它虽然已经演化出进步肉鳍鱼类典型的两个舌颌关节面,但颈静脉管却仍然从两个关节面的下方而非其间穿过,保留着原始硬骨鱼类的模式。同时,短耳褶纹鱼开始出现进步肉鳍鱼类特有的结构耳上腔(包括内淋巴囊和与之相连的内淋巴管两部分,负责将内淋巴液吸收入脑脊液)的雏形。
在此基础上,卢静等人对整个硬骨鱼类演化树根部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分析,结果表明,短耳褶纹鱼的脑颅特征组合对早期硬骨鱼类演化理论具有重大影响。短耳褶纹鱼本身处于目前唯一的基干肉鳍鱼类位置上,它的发现将斑鳞鱼类推至更加原始的基干硬骨鱼类位置,显示斑鳞鱼类已经非常接近辐鳍鱼类和肉鳍鱼类共同的祖先。庞大的硬骨鱼支系最初正是从类似斑鳞鱼类的形态基础出发,在其后的四亿年中分化出占据整个地球多样生态位的繁盛后代,而我们人类也正是这些后代中的一支。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7-01801-z
2017-12-11
-
俄罗斯长毛象Lyuba首次“踏足”南半球 澳洲博物馆展出
俄罗斯长毛象Lyuba首次“踏足”南半球,澳洲博物馆展出
(化石网报道)俄罗斯一所博物馆早前借出全球已知最完整的长毛象遗骸“柳芭”(Lyuba)予澳洲博物馆(Australian Museum),参与于周日(18日)开始一连6个月的展览。是次为柳芭首次“踏足”南半球,两所博物馆对此都大感兴奋。
澳洲博物馆的总监形容,柳芭将成为名为“冰河时期的巨兽:长毛象”的展览中的明星展品,对她可谓“爱护有加”。柳芭已抵达悉尼,先在特制的储存匣内待上超过1日,当柳芭适应了澳洲的气温后,才正式“开箱取出”。
2017-11-24
-
中国“龙”惊艳英伦——从撼地巨人到飞羽精灵
中国“龙”惊艳英伦——从撼地巨人到飞羽精灵(化石网配图)
(化石网报道)据人民日报(王琦):2017年是中国农历鸡年。按照当前古生物界广泛接受的、关于恐龙进化成为鸟类的说法,鸡年也是中国十二生肖中独一无二的“恐龙年”。就在这一年,远在万里之外的英伦三岛发生了一件关于恐龙的趣事。
年初,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里赫赫有名的梁龙骨架——德皮被从中庭拆走,于是,整个英国所有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再也没有体长超过20米的恐龙骨架展出。7月1日,英国中东部城市诺丁汉迎来了来自中国的恐龙巨人——身长达23米的马门溪龙,恰好填补了德皮离开后留下的空白。
当然,马门溪龙可不是独自“一条龙在战斗”,与它一道而来的还有另外25件珍贵标本,共同在诺丁汉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沃伦顿大厅与诺丁汉大学湖畔艺术中心为英国民众呈现一台恐龙“盛宴”。除了大块头的马门溪龙之外,禄丰龙、中华盗龙、巨盗龙、中华龙鸟、中国鸟龙、尾羽龙、耀龙、临河盗龙、双脊龙等璀璨的恐龙明星,经过精心策划与设计,生动展示出一幅恐龙进化繁衍全景图。
这次展览不但规模大,还创造多项趣闻,甚至刷新英国和世界纪录:马门溪龙采取立式装架姿态,高达13.7米,是英国乃至欧洲境内装架最高的恐龙。由于沃伦顿大厅的中庭仅15米长,无法容纳长达23米的马门溪龙,为安置这位中国“贵客”,诺丁汉自然历史博物馆费尽心思,最终,主办方决定充分利用大厅高达15.3米的层高,把恐龙骨架立起来。“马门溪龙拥有动物界里最长的脖子,为确保重心稳定,在恐龙骨架的胸部必须加一根支柱,于是就不得不牺牲一些美感”,诺丁汉自然历史博物馆职业展藏师亚当·哈特曼博士遗憾地表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明星是二连巨盗龙,它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似鸟类恐龙,名列2007年《时代周刊》评选的世界十大科学发现之一。这是来自内蒙古龙昊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的明星恐龙,其发现者与命名者——徐星、谭琳和谭庆伟都为这一装架做出许多努力。“这是巨盗龙历史上首次在公共博物馆里展出!”谭琳对此非常骄傲。徐星专门于2016年冬赶赴呼和浩特,对原有骨架复原进行了多达21处修改,其中甚至包括全新的头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一条全新的恐龙。
除了这些大块头的恐龙明星,小个子的带羽毛恐龙也十分耀眼。其中,顾氏小盗龙和邹氏尾羽龙的模式标本,是第一次远赴重洋来到西方展出,尤其有着四翼滑翔机美称的小盗龙更是引发公众的极大兴趣。“来自中国辽宁省的这些带羽毛的恐龙化石令人惊叹!细节能够保存得如此完美,实在不可思议!我在小盗龙的化石上竟然观察到两片羽毛轻轻重叠在一起的细节,这是世界古生物研究的珍贵遗产,太漂亮了!”英国广播公司自然历史类节目主持人、本次展览的形象大使克里斯·派克汉姆丝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
本次展览的展品整整装满15个标本箱,4月25日从天津经海陆出发,5月28日抵达伦敦,6月9日清早抵达诺丁汉沃伦顿大厅,前后历经46天长途跋涉。为确保展品万无一失,这些价值连城的国宝附带巨额保险:26件展品的保额高达482万美元,创造了古生物类展品出境的记录。
2017年6月30日,“中国龙——从撼地巨人到飞羽精灵”特展在诺丁汉正式拉开帷幕。精彩的展览吸引了大量观众,仅仅在开展前两天,就有超过7000人参观,这对于只有27万人口的小城诺丁汉而言,已经是不可思议的天文数字,而主办方预测最终会有10万至15万人前来参观。开展两周以来,英国媒体对此进行了全方位报道,其中既有像《诺丁汉邮报》、诺丁汉电视台这样的当地媒体,也有英国广播公司、 英国独立电视台、《每日镜报》《卫报》《新科学家》等综合型媒体,其中《新科学家》为这次展览作出一个精彩比喻:
“英国小城诺丁汉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两次出彩的时候,一次是诺丁汉森林队在1979年勇夺欧洲冠军杯,另一次则是在1980年又拿了一次。然而今天,诺丁汉卷土重来了。借助举办中国恐龙展,诺丁汉创造了可能是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界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成就,足以令其他大得多的博物馆眼红嫉妒。这不但是许多最重要、最著名的、在中国发现的恐龙首次在中国以外展出,更是许多标本首次在博物馆中亮相。当展览结束时,所有这些珍贵的标本都将回到北京。这一次,诺丁汉对垒全世界,1比0领先!”
“这是一次中英文化与科学交流的盛事,是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契机。我们相信这次展览一定会在很多英国孩子的心目中留下不可忘却的记忆,也许还会激发很多人学习科学与古生物的兴趣,下一个达尔文或许就在他们中间。”本次展览的中方发起人之一,中国古动物馆副馆长张平女士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
的确,当看到那源源不断涌入展厅的人流,看到孩子们仰望马门溪龙的惊奇与激动,看到家长们欣喜的笑容,看到老人们一丝不苟地阅读展板内容,看到来自全英各地的参观者在网上的赞美留言,会感受到“中国龙”的巨大身躯已飞跨欧亚大陆,将中英两国人民的心联结在一起。《人民日报》( 2017年11月19日07版)
20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