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甲龙化石都是四脚朝天的秘密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赵熙熙):甲龙看起来很奇怪,即使按照恐龙的标准来看也是如此:它们都是矮胖的,背部生有“铠甲”,通常还有尾部的“棍棒”。但对许多古生物学家来说,这些生物脱颖而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大部分的甲龙化石都是四脚朝天的。
几十年来,导致这种奇怪方向的原因一直是个未解之谜,但幸亏古生物学家和犰狳专家的一次不同寻常的合作,我们最终可能找到了答案——所有这一切都可归结为肿胀、漂浮的恐龙尸体。
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古生物学家一直怀疑,甲龙生理或行为上的一些有趣的原因导致了其死后肚皮朝天的保存方式。然而,尽管科学家提出了几种假设,但没有一个理论得到证实。因此,渥太华加拿大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古生物学家Jordan Mallon决定对这些理论进行逐一测试,并试图解开这个谜团。
首先,Mallon的研究团队想要确保关于甲龙方向的共识并非是一种无稽之谈。他们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检查了36条甲龙,连同发掘化石的照片和野外记录,结果发现有26个个体是倒立着的,这比偶然情况要多。
随后,研究小组将注意力转向了4种理论。其中之一,甲龙只是从山坡上跌落下来,最终摔了个仰面朝天,而这很容易被否定——“如果甲龙普遍都笨手笨脚的,那么你就不要指望它们能在那里呆上1亿年。”Mallon说。同样,研究人员也发现,没有证据支持另一种理论,即食肉恐龙会把一条甲龙翻转过来,以撕咬后者美味的肚皮。在他们检查的化石标本中,只有一具留有牙印。
而证明“犰狳路毙”模型则要困难得多。因为在路边发现的犰狳尸体可能会随着腐烂产生的气体而膨胀,进而四脚朝天,同样的情况也可能发生在甲龙身上。
Mallon得到了美国佐治亚州瓦尔多斯塔州立大学的犰狳专家Colleen McDonough和Jim Loughry的帮助,他们花了3个月的时间在路边测量犰狳尸体。McDonough说,他们会在日出时出发,在犰狳尸体被汽车轧扁或被秃鹰啄成碎片前找到它们。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他们向科学家发送了关于新鲜尸体位置的“密报”,科学家记录了174只犰狳的“方向”,结果并没有发现有证据能够表明它们会背部着地死亡。
路边死去的犰狳还会被食腐动物或车辆带到它们最后的安息之地,因此科学家决定带一些新鲜的尸体回家,把它们存放在自己的花园里,看看其腐烂后会发生什么。在这篇论文中,科学家对邻居的理解表示感谢。McDonough说:“我们院子的角落传出阵阵恶臭,而周围的3户人家没有人说一句话。”但是,没有一只犰狳最终肚皮朝天,这再次说明这个模型经不起仔细推敲。
最后,研究人员检验了“膨胀—漂浮”模型。该模型提出,甲龙的尸体被冲进河里或海里,在那里,它们膨胀起来,四处漂流,上下颠倒,并最终下沉,或者被埋在河岸边。Mallon的合著者、加拿大德拉赫勒皇家泰瑞尔博物馆的Donald Henderson创建了三维数字模型,代表了甲龙的两个分支——Ankylosaurids和Nodosaurids。
研究团队通过对恐龙生理特征的估算,如肺活量和骨密度,重建了这些甲龙。他们还制造了相同甲龙的膨胀版本,使动物的肚子像气球一样膨胀。然后他们把模型放在虚拟的水中,观察其倾斜程度。
结果显示,Nodosaurids的模型非常不稳定:仅仅倾斜1度就会使它完全翻转而无论膨胀与否。Ankylosaurids则要好一些,在翻转之前需要更大的倾斜角度。尽管如此,Mallon说,一个巨浪或一个食肉恐龙很容易就可将甲龙翻转过来,尤其是在腹胀之后。该研究小组在日前出版的《古地理、古气候学、古生态学》杂志上报告称,这意味着“膨胀—漂浮”模型是唯一站得住脚的理论。
并未参与该项研究的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脊椎动物古生物学家Victoria Arbour说,这项研究为这个长期存在的谜团“提供了合理的解释”。她表示自己很钦佩科学家对待这项研究的态度。Arbour说:“我一直很喜欢古生物学,因为我们可以用完全独立的证据来讲述一个更大的故事。”Mallon对此表示赞同:“科学方法在实践中如此清晰地发挥作用是相当罕见的,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甲龙生存的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甲龙背后的硬甲实质为硬化皮肤,具有较强防御能力,但较骨骼形成的龟壳相去甚远,对咬合力十数公吨的暴龙而言作用有限。甲龙并非北美大陆及亚欧大陆的优势物种,数量相对于角龙类、鸭嘴龙类少很多。
2018-03-20
-
早白垩世今鸟类盐腺的发现为恐龙中盐腺的存在提供了最早的证据
早白垩世今鸟类盐腺的发现为恐龙中盐腺的存在提供了最早的证据
(化石网报道)据安徽省地质博物馆:近日,Nature(《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在线发表了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黄建东博士研究团队与济南大学王霞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Julia A. Clarke教授共同完成的学术论文:“The earliest evidence for a supraorbital salt gland in dinosaurs in new Early Cretaceous ornithurines(早白垩世今鸟类盐腺的发现为恐龙中盐腺的存在提供了最早的证据)”。
目前在中生代鸟类中只有晚白垩世海洋鸟类(如鱼鸟、黄昏鸟)报道有和现生鸟类似(位于眼窝上方的)盐腺,其它中生代鸟类和非鸟类恐龙都未见有报道。本研究中我们报道了早白垩世(九佛堂组)一今鸟类化石中保存有现生鸟类似的盐腺结构,在时间上比已有报道提前了4千万年,为非鸟类恐龙中盐腺的存在提供了最早的化石证据。
盐腺是分泌离子和矿物质的特化外分泌结构,是部分鸟类和爬行类所具有的排盐腺体,因位于眶部又叫眶腺。分泌物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生活在海水环境中的海鸟的盐腺尤为发达。这些动物以海产的无脊椎动物和海藻为食,食物中的盐分很高。动物进食后,会使体液的渗透压过高。通过盐腺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借以保持体液的渗透平衡。而本报道中的今鸟类化石出土于湖泊沉积环境的热河生物群,暗示了热河生物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为热河生物群古生态环境的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线索。该化石收藏于安徽省地质博物馆。
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免费下载链接: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22412-8
相关报道:恐龙或许会“流眼泪” 省地质博物馆有化石证据
(化石网报道)据合肥晚报:鳄鱼在进食时会分泌眼泪,所以人们常用“鳄鱼的眼泪”来比喻虚假的同情和伪装的悔过。事实上,鳄鱼真的会流泪,不为食物而是通过盐腺代谢身体多余的盐分。近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黄建东博士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在早白垩世(距今约1.37亿年前)的非鸟类恐龙也有盐腺。这一发现在时间上比已知信息还早了4000万年,为非鸟类恐龙中盐腺的存在提供了最早的化石证据。
省地博馆藏恐龙化石发现盐腺
盐腺是分泌离子和矿物质的特化外分泌结构,是部分鸟类和爬行类所具有的排盐腺体。生活在海水环境中的海鸟的盐腺尤为发达。这些动物以海产的无脊椎动物和海藻为食,食物中的盐分很高。动物进食后,会使体液的渗透压过高。通过盐腺排出体内多余的盐分借以保持体液的渗透平衡。目前,中生代鸟类中只有晚白垩世海洋鸟类(如鱼鸟、黄昏鸟)报道有和现生鸟类似盐腺,其他中生代鸟类和非鸟类恐龙都未见有报道。
近日,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黄建东博士研究团队与济南大学王霞博士、美国德克萨斯大学Julia A.Clarke教授共同完成的学术论文《早白垩世今鸟类盐腺的发现为恐龙中盐腺的存在提供了最早的证据》在《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道》上发表。该研究论文报道了今鸟类化石中保存有现生鸟类似的盐腺结构,在时间上比已有报道提前了4000万年,为非鸟类恐龙中盐腺的存在提供了最早的化石证据。
有助于热河生物群古生态环境重建
今鸟类,鸟类从早白垩世开始出现的一个演化支系,包括所有新生代以及现生的鸟类。早白垩世距今1.37亿年,当时开花植物、最大的恐龙已经出现。那时,大陆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许多新的恐龙种类开始出现,翼龙在天空中滑翔,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统治着浅海,最早的蛇类、蛾和蜜蜂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出现了。在今鸟类化石的图册上,鸟类横切面跃然纸上,盐腺位于眼睑上方,紧靠着冠顶。
该论文中的今鸟类化石出土于湖泊沉积环境的热河生物群,生态环境的多样性使得热河生物群被誉为“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化石分布之广、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保存之好、信息之全曾轰动了世界,更为难得的是生物群保存了许多生物的软体组织特征。除了恐龙、鸟类、翼龙和哺乳动物中发现的羽毛、毛状物和毛发外,皮肤印痕、软骨结构、角质喙等生物软组织结构也保存完善。今鸟类化石中盐腺的验证存在恰好也佐证了这一点,并为热河生物群古生态环境的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安徽考古成果多次引领世界
通俗一点说,恐龙也有盐腺,在进食高盐分食物时也有可能排出眼泪。这已经不是黄建东博士研究团队第一次“引领”考古风潮了,白垩世恐龙一直是他关注的热点。去年10月,黄建东博士与中科院古脊椎所王强副研究员研究团队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皖南晚白垩世恐龙蛋新类型》一文,正式对外宣告“休宁伞形蛋”的诞生。区别于已研究的其他恐龙蛋类型,此次发现建立了休宁伞形蛋这一新蛋种,并因此建立了伞形蛋科。
因研究需要,今鸟类化石现存放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研究室内。据该馆工作人员透露,未来或将寻找适时机会展出,让关注考古的市民参观。
2018-03-20
-
最新研究证实始祖鸟能够主动飞行
最新研究证实始祖鸟能够主动飞行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始祖鸟可能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但它的化石是有史以来最有趣也是最重要的一些化石。它的羽毛和轻薄的鸟状骨骼被广泛认为是现代鸟类最早的祖先之一,但它是否能主动飞行的问题已经被争论数十年。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对化石标本进行了X光扫描,结论是答案是肯定的 。
始祖鸟化石于1861年首次发现。看起来非常像一只鸟,但拥有一些明显的恐龙特征,如牙齿和尾巴,这种奇怪的生物似乎是爬行动物到鸟类的过渡。
研究发现,这种动物的肩关节与大多数鸟类的不同,这意味着它可能无法将它的翅膀伸到背后。这表明始祖鸟可能更多地是“滑行者”或短距离“跳跃者”。
为了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近日对几个始祖鸟化石进行了同步加速器显微摄影扫描。在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SRF)进行的这项非侵入性技术涉及使用X射线扫描样本以创建横截面数字3D模型。
“幸运的是,现在不再需要损坏珍贵的化石,”ESRF的光束线科学家Paul Tafforeau博士说。“ESRF提供的用于研究大型标本的X射线成像技术具有出色的灵敏度,可以对化石骨骼提供无害的微观洞察力,并可实现非凡质量的虚拟3D重建。”
虽然人们对这种生物的低效肩关节给予了很多关注,但研究人员却将其努力集中在了翅膀骨骼上。在鸟类中,可以找到一些清晰的飞行相关信号,并且团队想要检查始祖鸟是否具有这些现代适应性。
研究的主要作者Dennis Voeten表示:“我们立即注意到始祖鸟的骨壁比生活在地面的恐龙的骨壁薄得多,但看起来很像传统的鸟骨。数据分析还表明,始祖鸟的骸骨最接近那些像雉鸡那样的鸟类,这些鸟类偶尔会使用主动飞行穿越障碍或闪避掠食者,而不是那些滑翔和飙升的形式。”
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其原始骨骼结构,始祖鸟可能是进化的恐龙飞行最早实验活动的一部分。它使用的实际机制仍然未知,但可能是进一步研究的主题。
Voeten认为:“由于始祖鸟缺乏像现代鸟类一样飞行的胸鳍适应性,其实现动力飞行的方式也必定有所不同。我们需要回归化石来回答关于始祖鸟如何使用其翅膀的问题。”
该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2018-03-20
-
74000年前早期人类在苏门答腊岛巨型火山“托巴”爆发后幸存下来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科学报(赵熙熙):大约74000年前,位于苏门答腊岛的一座名为“托巴”的巨型火山发生了过去200万年间地球最大规模的一次喷发。几周内,气体和灰烬喷射到大气中并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开来。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们引发了一次全球性的“火山冬季”,可能持续了数十年,导致人类物种大规模的死亡和几近灭绝。但也有人认为火山喷发的影响并没有那么显著。
如今,在南非南部海岸一个著名考古遗址——顶峰点发现的细微火山灰痕迹表明,至少有一些早期人类在这次火山爆发后幸存下来,甚至繁衍繁荣。这一发现还为考古学家提供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精确时间标记,用于测定全球各地遗址的年代。
当托巴火山爆发时,现代人已经走出非洲,并至少来到了中东,甚至更远的地区。一些研究人员提出,托巴火山的喷发规模大到足以造成一次逆转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冷却数十年,导致生态灾难和广泛的食物短缺,只有少数小种群生物能够幸存下来。(火山喷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形成了能够反射太阳光的气溶胶。)但这一理论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例如,来自非洲东部马拉维湖的沉积物并没有显示出,在此次火山喷发期间,植物生命发生剧烈变化的证据。
考古学家想要看看他们能否在顶峰点找到有关火山爆发后果的证据。这里有一系列的洞穴,考古学家在此发现了大量的骨骼、工具和武器,这些化石是石器时代的人类留下的,有些可以追溯到大约20万年前。考古学家还研究了Vleesbaai,这是一个9公里外的露天场所,研究人员在这里发现了更多的石器时代工具和动物骨骼。
科学家从Vleesbaai挖掘的一个1.5米高的垂直剖面中采集了每一厘米的沉积物样品,并分析了位于顶峰点的关键层位的样品。在这两个遗址,他们发现了少量的cryptotephra,后者是玻璃状火山岩的微观粒子。这些碎片的化学特征与在马来西亚和马拉维湖发现的托巴火山灰相吻合。
“这是一个令人惊讶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美国坦佩市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考古学家Curtis Marean说,因为火山灰层在全球范围内都标记了相同的日期(大约在1个月内)。其他的测年技术大约有10%的错误率,因此,一个测年结果为74000年的沉积物样品实际可能是距今81000年至66000年之间的任何时间段。总之,这项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非常精确地将相距遥远的考古遗址联系起来。
Marean及其同事在3月1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发表报告称,在顶峰点的火山灰痕迹上下发现的史前古器物表明人类对该遗址的使用没有任何间隙。事实上,在火山爆发后不久,人类占领的痕迹很快便加剧了,这表明居住在这里的人类生活得很好,Marean说。
现在知道,顶峰点的古人类以贝类和其他海洋资源为食,Marean推测海洋可能缓冲了火山爆发产生的影响。“狩猎—采集经济确实具有很强的适应性。”Marean说,“火山爆发对他们的影响可能要比对植物和动物的影响少得多。”
但是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分校考古学家Stanley Ambrose对此表示怀疑,他曾提出托巴火山的喷发使大部分早期人类都灭绝了。Marean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火山灰的痕迹之上有一层层的沙质,而Ambrose说,这确实是环境剧烈变化以及人类占领减少的标志。
Marean则反驳说,这些沙质层是一系列沙丘的一部分,这些沙丘是在火山喷发后的几天或几周内形成的。他说:“所以没有证据表明这些遗址被废弃了。”Marean说,在其他遗址寻找火山遗迹有助于解决这场争论。
其他研究人员对这项技术的潜力印象深刻,部分原因在于其能够分离出罕见的cryptotephra粒子——每克沉积物中只有两个粒子。
“这是一个美丽的标记。”德国耶拿市马普学会人类历史科学研究所考古学家Michael Petraglia说。他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该团队能够在距离火山9000公里的范围内找到火山灰的踪迹。Petraglia及其同事希望在东非和阿拉伯的遗址上使用类似的技术。“当你发现它的时候,它非常棒。”
2018-03-20
-
西班牙新发现的1.27亿年前幼鸟化石为研究古鸟类发育和进化提供难得机会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外媒BGR报道,近日在西班牙新发现的一种幼鸟化石为科学家研究古代鸟类的发育和进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新发现的幼鸟被认为在出生后几天就已经死亡。据认为,这只鸟在大约1.27亿年前曾短暂地存活过,这种古代鸟类被认为介于恐龙和现代鸟类的中间环节。
科学家认为,这种生物很可能被羽毛覆盖,但它也有翅膀和爪子等。该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这只小鸟只有几厘米长。研究人员使用特殊的扫描工具来绘制其骨骼结构图,同时保留化石的完整性,并发现这些生物与我们今天看到的鸟类并不完全相同。
“这项新发现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发现一起,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恐龙时代生活的古代鸟类的世界,”洛杉矶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家兼该研究的合著者Luis Chiappe解释说。“我们看到现代鸟类中有多少特征已经在1亿多年前就已经进化了,这真是令人惊讶。”
由于尚未发育完全,研究人员相信这只鸟还不能够飞行。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只鸟完全依赖来自其父母的食物,目前还不知道这些古代鸟类在孵化后是否独立,或者是否依赖其他鸟的照顾。
相关报道:西班牙出土的雏鸟化石揭示原始鸟类的发育和进化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白垩纪早期的某一天,一只出壳不久的雏鸟夭折了。1.27亿年后,它的不幸成了古生物学家的幸事。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表报告说,西班牙出土的这具雏鸟化石揭示了原始鸟类发育和进化的重要信息。
了解原始鸟类骨骼发育对探索鸟类进化历程至关重要,尤其是飞行能力的起源和进化。雏鸟时期是骨骼发育的关键阶段,但雏鸟化石非常罕见。西班牙出土的这具雏鸟化石接近完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用同步辐射设备在亚微米尺度上对它进行了详细观察。
根据研究,这只雏鸟属于反鸟亚纲,身长不足5厘米、体重约10克,跟普通的美洲蟑螂差不多大,死亡时应该还不会飞。反鸟类繁盛于白垩纪,是鸟类起源之后第一支成功扩散到全球范围的谱系,于白垩纪末期灭绝。
研究人员分析了该化石的骨骼特征,并与其他反鸟类幼体化石进行比较,发现恐龙时代的原始鸟类已经有了多种发育节奏,并且差别很大,这与此前科学界认知不同。分析显示,这只雏鸟的胸骨大部分是软骨,尚未通过骨化作用变成硬骨,因而没有飞行能力。
在独立生活能力方面,这只雏鸟是像鸡鸭那样一出壳就能活动、觅食的早成雏,还是燕子那样高度依赖双亲喂养的晚成雏?研究人员说,现在还无法得出结论。很多早成雏的胸骨骨化程度都较高,这只雏鸟与之完全不同,但它也有可能很早就会行走,只是不能飞而已。
相关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上。
2018-03-12
-
《地球生物学》:印度出土的叠层石里发现16亿年前的氧气气泡痕迹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丹麦和瑞典科学家从印度出土的叠层石里发现了16亿年前的氧气气泡痕迹,这些氧气是生活在浅水中的蓝藻产生的。
叠层石是一种有着细微层状结构的特殊岩石,由远古细菌活动导致有机物和矿物质沉积而成,代表着地球上最古老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可以视作“准化石”。
科学家在《地球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研究的这批叠层石出土于印度中部,里面含有大量直径约1毫米或更小的气泡,夹杂着磷灰石微粒,分析显示这是蓝藻的生活遗迹。
蓝藻又称蓝细菌,是一类历史悠久的单细胞原核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氧气是它们的代谢废物。细菌产生的粘性物质有时会把氧气包裹起来形成气泡,在化石中留下痕迹。
地球大气层最初不含氧气,大约26亿年前,大气氧含量突然上升,彻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也为日后动物的诞生打下基础。科学界通常认为,在这次“大氧化事件”中,蓝藻等光合作用生物可能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2018-03-12
-
2.89亿年前“大鼻龙”研究发现爬行动物断尾求生行为的最古老化石记录
2.89亿年前“大鼻龙”研究发现爬行动物断尾求生行为的最古老化石记录
(化石网报道)据吉林大学:3月5日,由吉林大学恐龙演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唐敖庆讲座教授罗伯特.赖兹(Robert Reisz)院士所领衔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在自然出版集团(NPG)旗下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发表论文,报道了爬行动物断尾求生行为的最古老化石记录。3月6日,恐龙演化研究中心和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地球科学学院等单位在朝阳校区古生物楼举行了学术报告会,邀请正在学校开展研究工作的赖兹院士对该项新成果进行了介绍。
该研究课题由来自吉林大学、多伦多大学、阿尔伯塔大学的科学家团队共同完成,通过对生活在距今约2.89亿年前的爬行动物——大鼻龙(Captorhinus)——的尾部骨架及尾椎化石研究发现,其尾椎骨内有可沿着较弱平面断开的裂纹。据论文通讯作者赖兹院士介绍:“大鼻龙是二叠纪早期陆地上常见的小型爬行动物,现生爬行动物的远祖之一,它们往往必须一面觅食一面防止被大型猎食者(如:肉食性两栖类和早期似哺乳动物)的攻击。大鼻龙能在猎食者口中逃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有条可断的尾巴,就如很多种现生的蜥蜴一样(如:壁虎、变色龙等),在它们的尾椎骨上都有类似的裂纹,紧要关头能够断尾求生,利用尾巴误导猎食者,然后逃之夭夭。”赖兹院士在讲座中风趣地比拟道:“想像你是个大胃王猎食者,咬住了一只小爬行类的尾巴,预期着一顿美味的午餐,但在刹那之间,这个小家伙不见了,你的嘴巴只咬着一段摇来摇去的尾巴!”
此项研究所描述的2.89 亿年前小型爬行动物从猎食者口中断尾求生的行为,是目前所知的最早化石纪录。研究者通过对诸多不同个体大鼻龙尾椎骨化石切片的显微观测及对比研究还发现,这些裂纹是在尾椎骨发育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在年轻的大鼻龙身上有很好的裂纹;而在一些成年者则已经愈合了。这进一步说明,因为在幼年时期被猎食的机会较大,幼仔需要这种能力保护自己;而成年个体使用断尾求生技能的机会则相对较少。
罗伯特?赖兹院士是世界著名古生物学家,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古生物学特聘教授,自2017年起受聘为吉大唐敖庆讲座教授、未来科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古生物化学与生物演化”中外联合科研团队的外方首席科学家,其曾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刊物上发表过数十篇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学论文,拥有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等诸多荣誉学衔。
2018-03-12
-
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发现1.6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及逾万件石制品
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发现1.6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及逾万件石制品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网(覃星星):记者从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在对隆安娅怀洞遗址进行了3个年度的连续发掘后,已有一系列重要发现。除出土1万多件文化遗物外,还发现了距今约1.6万年前的墓葬及包括完整头骨在内的人类化石。
娅怀洞遗址位于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的一座孤山上,距离隆安县城13公里。正在现场的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余明辉介绍,娅怀洞遗址于2014年发现,总面积约100多平方米。发掘从2015年6月开始,分为A、B、C、D四个区,发掘深度近8米。
“对娅怀洞遗址的考古发掘,已经有了许多重要发现。”余明辉说,目前这里已经发现了我国罕见的旧石器时代墓葬,出土了一个距今约1.6万年前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这个人类头骨化石是华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具有确切地层层位和可靠测年的完整头骨化石,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石制品是此次出土的主要文化遗物,数量有1万多件,包括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其中打制石制品占绝大多数。石制品种类包括石锤、石片、断块、工具等。工具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切割器等。石制品的原料多种多样,除常见的砂岩、石英岩外,还有在广西其他史前遗址中很少见到的燧石、玻璃陨石、水晶等。
隆安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卢杰英表示,考古人员在遗址还发现了2处史前人类用火遗迹以及距今1.6万年的稻属植硅体,并出土了种类丰富的动植物遗存。
2017年10月报道:广西隆安娅怀洞考古取得新发现 人类最早使用稻的时间或再前移
(化石网报道)据光明日报(陆燕 周仕兴):“人类最早使用稻的时间或再前移。”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在广西隆安娅怀洞遗址考察时说。
娅怀洞遗址是一处洞穴遗址,位于南宁市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的一座孤山上,于2014年首次发现,总面积约100多平方米。从2015年6月开始进行发掘,总揭露面积40多平方米,发掘深度近8米,文化堆积厚度约5米。时间跨度从40000多年到几千年,表明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都有史前人类在这里活动。
3年来,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组织专业人员连续对隆安娅怀洞遗址进行科学考古发掘,并于近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出土了一个年代距今16000多年前的完整人类头骨化石,发现了年代距今28000年前的疑似水稻植硅体,以及两处史前人类用火遗迹。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石制品、陶片、骨器等文化遗物。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螺壳、蚌壳、鱼骨,大小哺乳动物遗骸及植物等种类丰富的自然遗存。
众多文化遗物完善史前文化
娅怀洞遗址有非常丰厚的连续的地层堆积,在地层里富含了不同时期史前人类生产生活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这些遗物和遗迹,对研究先民在这个地区的生存演化发展以至跟现代的衔接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石制品是此次出土的主要文化遗物,数量达10000多件,包括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其中打制石器品占绝大多数,磨制石器极少。石制品种类包括石锤、石核、石片、工具等。工具类型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切割器等。此外,石制品的原料多种多样,除常见的砂岩、石英岩、石英外,还有在广西史前遗址中很少见到的燧石、玻璃陨石、水晶等。磨制石器有大石铲、石锛、穿孔石器等。
娅怀洞出土的石器总体上属于石片石器工业系统,这与岭南地区以往发现的打制石器属于砾石石器工业形成鲜明对照。但在技术和工具的行制上,跟我国北方的石片石器工业又有所不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属于岭南地区史前文化中的一种新的类型。
“它不仅为研究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史前文化,更新世晚期人类行为及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珍贵资料,还填补了右江流域史前文化的缺环,完善了广西史前文化序列。”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娅怀洞遗址发掘领队谢光茂告诉记者,发源于云南的右江,其流域内发现了丰富的史前文化遗存,尤其以广西百色旧石器闻名中外。但旧石器时代除了早期文化特征明显、年代比较清楚外,中晚期文化一直模糊不清,而娅怀洞遗址出土大量具有确切层位、年代距今50000至10000年的文化遗存填补了这一缺环。
人类头骨化石的发现弥足珍贵
众所周知,人类化石难以保存下来。尤其在南方地层里,酸性土壤让大部分化石降解,保存下来的都是凤毛麟角。隆安娅怀洞却发现了距今16000多年前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这是华南乃至中国近年来的新发现,对研究当时人的体质形态等具有重要意义。
“洞穴遗址是考古发掘里面难度最大的,像娅怀洞这样具有丰富自然遗存且堆积土中夹杂大量石灰岩石块的洞穴,发掘难度简直是难上加难。”高星认为,此次人类头骨化石的发现尤为珍贵。
在我国,更新世晚期完整的人类头骨发现很少,而且多缺乏确切年代。娅怀洞遗址出土的人类头骨化石,是华南地区迄今所发现的唯一具有确切地层层位和可靠测年的完整头骨化石,并已成功提取出DNA 。这对于研究晚更新世晚期早期现代人群的多样性、人群的迁徙与交流以及本土民族(壮族)的起源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疑似水稻植硅体或为最早人类使用稻的证据
此次隆安娅怀洞遗址发现的20000多年前的稻类遗存,一是通过浮选发现了半粒碳化式稻粒。二是通过植硅体分析方法发现了稻的植硅体。稻的植硅体指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从地下水中吸取可溶性二氧化硅而后沉淀于植物细胞内或种子里,由此形成的含水非晶态二氧化硅颗粒,是植物身体里的“结石”,可长期保存。
“人类在驯化栽培稻之前,有个很长的利用和使用野生稻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研究稻的农业起源的话,应该追溯到人类开始利用野生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志军告诉记者,目前世界上考古发现最早的稻类遗存为10000多年,若最后能确定隆安出土的稻的植硅体及半粒碳化式稻粒是古代人类对野生稻资源开发与利用所遗留下来的话,那么这将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人类使用稻的考古证据,这对我国研究稻的农业起源乃至稻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隆安娅怀洞是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地,保护好珍贵的文化遗产很重要。”高星表示,这是我们古老的文化家园,也是我们现在进行文化发展、教育资源拓展的一个重要场所,对未来子孙后代也会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我们要努力加强对这处遗址的保护。
考古发现与基因研究互为佐证
事实上,此次隆安娅怀洞的考古发现,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课题组早前的一项科研成果不谋而合。
201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课题组以广西隆安等地的野生稻为蓝本,进行系统周密的研究后提出:分布于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表明广西(珠江流域)更可能是栽培稻最初的驯化地点,而非之前考古学研究长期认为的长江中下游区域。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自然》杂志发表评论指出:这项研究对阐明早期栽培稻的驯化过程和受选择的基因做出了重要贡献。栽培稻在驯化过程中丢失了许多原本存在于野生稻中的优质基因,今后可通过分子辅助育种将这些基因导入栽培稻,有望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病、抗旱等能力,这对充分利用野生水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现代水稻遗传育种改良有重要意义。
课题组在构建“栽培稻单倍体型图谱”的基础上,从全球不同生态区域中选取了400多份普通野生水稻,对它们进行基因组重测序和序列变异鉴定,与先前的栽培稻基因组数据一起,构建出一张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的精细图谱,发现了水稻的驯化起源。
水稻驯化是从我国南方地区的普通野生稻开始,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形成了粳稻。课题组对驯化位点的鉴定和进一步分析发现,分布于广西隆安等地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课题组绘制出了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表明广西更可能是最初的驯化地点。
经过群体遗传学分析,大致可断出栽培水稻的扩散路径:人类祖先首先在广西的珠江流域,利用当地的野生稻种,经过漫长的人工选择驯化出了粳稻,随后往北逐渐扩散;而往南扩散的则进入东南亚,在当地与野生稻种杂交,产生了籼稻。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水稻的驯化栽培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业界普遍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再次证明了中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展示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辉煌。
2015年12月报道:广西隆安县娅怀洞史前遗址出土近2万件遗物
(化石网n报道)据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陈蕾):娅怀洞遗址对于研究广西地区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所出土的大量的动植物遗存,为研究这一地区史前人类的生业经济、复原古代环境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经过7个多月的发掘,遗址内发掘面积近15平方米,发现了用火遗址,出土石器、人骨、兽骨等各类遗物约2万件。
背山近水,视野开阔,闲时打磨石器,饿了可上山打猎,入水捞食螺蚌。在位于隆安县乔建镇博浪村博浪屯的一座孤山上,考古专家发现了娅怀洞遗址,经过7个多月的科学考古发掘,一幅史前人类的生活画面逐渐显露。12月18日,记者实地探寻了这一跨越新、旧石器时代的重要史前遗址。
探寻史前人类居住地
在距离博浪村约300米的县道旁,隆安县文体局副局长雷英章指着眼前的一座高山对记者说:“解放初期大规模剿匪时,曾有土匪头子在山洞里自杀,平时很少有人上来。”雷英章是博浪村人,他口中的山洞便是娅怀洞遗址所在地。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孤山中的山洞多少有些神秘色彩。直至2014年,考古专家发掘隆安大龙潭遗址时,对周边山洞进行调查并发现娅怀洞遗址。今年5月,为配合广西那文化(稻作文化)研究课题,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会同隆安县文物管理所对隆安娅怀洞遗址进行了科学考古发掘。
经过7个多月的发掘,考古人员在遗址内发掘面积近15平方米,并对被后人扰乱的堆积进行清理,发现了用火遗址,出土石器、人骨、兽骨等各类遗物约2万件,那些曾被时间掩埋的秘密也逐一揭开。
“洞外是一片开阔地,附近有水源,上山可打猎,下水可捕捞。”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谢光茂全程参与了挖掘工作,他向记者介绍了史前人类生活的环境。虽然遗址周围没有发现生存最重要的水源,不过从出土的大量螺壳和蚌壳表明,当时人类活动时附近有水源。雷英章也证实在上世纪70年代,遗址前方还有一处较大的水塘,之后才被填埋。
大量遗物还原古人生活
选定了住处之后,史前人类的日常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在考古工地,堆积剖面上标注着不同的数字,这是考古人员根据地层学,用数字将性质、时间不同的文化堆积层次加以注明。在属于地层的第7层,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处长约4米、宽2米的用火遗迹。
用火遗迹内有成层的灰烬,以及许多被火烧过的兽骨和石器。如此大面积、成层的灰烬存在,表明生活在该洞的史前人类曾长时期在同一地方烧火、取暖并烧烤食物。食物种类也十分丰富,除了螺壳和蚌壳,不同地层还出土了众多的兽骨以及猴、野猪、鹿等牙齿,这些动物遗存应该是居住在该洞穴的史前人类食用后遗弃的。
狩猎和日常劳作自然离不开工具,目前从娅怀洞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品,种类包括石锤、石核、石器等,总数达1万多件。其中石器类型以刮削器为主,多用石片加工而成,还有许多锋利的石片直接就拿来当做工具使用,用来刮削或切割东西。
“遗址中发现的大型工具较少,并且石器的整体面貌独特,和中国南方常见的砾石石器不同。” 谢光茂认为,这种以石片、刮削器为主的石器组合反映了这一地区当时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史前人类的经济生活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转变。
文化内涵有待深入研究
娅怀洞遗址还藏着哪些秘密?记者发现考古现场有一个人工挖掘的深约6米的坑,考古人员正拿着铁锹在深坑内工作。若仔细观察深坑底部,可发现其中一处土质与坚硬的岩壁明显不同。原来岩壁中还有一个内洞,考古人员正探寻被堆积物堵塞的洞口。
谢光茂介绍说,考古人员曾搭建高架对遗址进行调查,透过岩壁上方约5米处的空洞发现内有乾坤。随后考古人员从空洞顺着梯子进入内洞。经初步考察,内洞长约9米、宽约3米,洞内地面可见大量文化遗存,至于内洞的用途仍有待进一步发掘调查。
根据现有的发掘情况来看,娅怀洞遗址堆积深厚,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遗物众多,延续时间长,包含了新、旧石器时代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特别是石制品数量巨大,文化面貌独特。谢光茂认为,娅怀洞遗址对于研究广西地区史前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所出土的大量动植物遗存,为研究这一地区史前人类的生业经济、复原古代环境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目前,娅怀洞遗址的发掘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按计划,发掘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田野工作将于今年年底结束。谢光茂表示,随着发掘的不断深入,相信会有更多更重要的发现。
揭秘娅怀洞遗址出土遗物
在考古工作队的驻地,近2万件从娅怀洞遗址出土遗物被分类摆放,包括石器类、螺蚌类、动物骨头类、植物类等,未来这些遗物将交由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深入研究,以全面恢复洞穴环境,完整重现史前人类的生活。
遗物一:穿孔石器
以往在广西遗址中出土的穿孔石器均为天然的扁圆形鹅卵石所制,娅怀洞遗址所出土的穿孔石器则更加多样化,有二次加工,打磨过的痕迹。至于穿孔石器的用途,一种说法是将石器套在尖木棒上,以增加重量便于掘土。另外的说法是相当于渔网的网坠,或是套根绳子用于投掷狩猎,但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定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遗物二:螺壳
从娅怀洞遗址中出土的螺壳摆满了3个塑料大筐,大部分螺壳的尾部都被敲掉。看来敲掉螺尾吃螺肉并非现代人的发明,史前人类很有可能早已学会了这项“绝技”。
遗物三:石制品原料
目前考古人员在娅怀洞遗址中发现了种类多样,用于制作、打磨石制品的原料,除常见的砂岩、石英岩、石英外,还有很多少见的燧石、玻璃陨石、水晶等。
2018-03-12
-
浙江省缙云县壶镇发现最古老的具尾锤新种甲龙——中国缙云甲龙
中国缙云甲龙头骨背视图
中国缙云甲龙尾锤化石
中国缙云甲龙(Jinyunpelta sinensis)系统发育位置,红色字体显示为有尾锤的甲龙类。
(化石网报道)据浙江自然博物馆(郑文杰):2月27日下午,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开放获取杂志《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报道了发现于浙江省缙云县壶镇的新种类甲龙类化石研究成果,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缙云甲龙(Jinyunpelta sinensis)。该研究成果由浙江自然博物馆郑文杰和金幸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缙云县博物馆王琼瑛以及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东洋一等研究人员共同完成。
中国缙云甲龙化石2013年由浙江自然博物馆、缙云县博物馆和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联合抢救性挖掘所获。本次研究的化石材料包括两个个体,其中一个保存了完整的头骨化石,尾锤碎片、脊椎和肢骨等,另一个个体保存了部分后下肢和完整的尾锤。缙云甲龙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亿年前。比之前发现的具有尾锤的甲龙类化石早了1000多万年。
甲龙类恐龙最为人所知的可能就是尾部的尾锤了。但实际是只有少部分甲龙有尾锤,而且尾锤只出现在甲龙类演化的后期。甲龙类可能起源于中侏罗世,但早期的甲龙类化石比较破碎,目前确认的最早的甲龙类化石发现于晚侏罗世(距今1.5亿多年前)。此前有尾锤的甲龙化石只发现于晚白垩世末的坎潘期和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约8360~6600万年前),最古老的保存尾锤的甲龙化石为发现于中国北方和蒙古的谷氏绘龙(Pinacosaurus grangeri),距今约8000~7500万年前。
甲龙亚目(Ankylosauria)分为甲龙科(Ankylosauridae)和结节龙科(Nodosauridae)两大类。结节龙类头骨较长,尾部没有尾锤。在甲龙科中,较原始的甲龙科头骨较结节龙的稍宽,但仍就长大于宽,也没有尾锤。直到较进步的甲龙亚科(Ankylosaurinae),头骨变宽,尾部有尾锤发育。本次研究的支序分析显示缙云甲龙为目前最为原始的甲龙亚科成员。
此前研究人员通过对甲龙尾锤和尾椎的研究认为甲龙类的尾锤出现后从小逐渐变大,缙云甲龙尾锤最宽处约为45 cm,如此大的尾锤出现在甲龙类演化的早期,说明尾锤的演化并不是严格按从小到大的演化,比此前想像要复杂。
浙江之前研究命名了两种甲龙类化石:丽水浙江龙和杨岩东阳盾龙。丽水浙江龙的分类还有争议,之前被归入结节龙科,但在最新的分析中被归入到了甲龙科中,由于缺少一些独特特征,被一些研究人员认为是无效种。丽水浙江龙保存了完整的尾椎,可以确认尾巴末端没有尾锤发育,与缙云甲龙不同。东阳盾龙没有保存尾椎,但保存了愈合的荐盾板,属于结节龙类。缙云甲龙目前发现了至少5个个体,是目前在中国南方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甲龙类化石,已发现的化石基本覆盖全身所有部位,浙江自然博物馆专业人员根据已发现的化石对缙云甲龙进行了复原装架,复原后总长约5米,高约1.3米。缙云甲龙的发现说明白垩纪的浙江生活着多种甲龙类恐龙,包括结节龙科和甲龙科两大类。
中国缙云甲龙的发现与挖掘
据所《浙江省区域地质志》记载,浙江省缙云县壶镇于20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甲龙化石,但是当时的甲龙化石标本大部分都丢失了,也没有进行科学的描述和研究。从现有的照片资料上看,当时的化石比较破碎,之后就被渐渐地遗忘了。
直到2008年6月,在浙江省缙云县壶镇的一个开发区工地上,当地的化石爱好者李美云发现了部分恐龙化石。缙云博物馆和浙江自然博物馆立即对该化石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当时发现了甲龙类部分头后骨骼化石,标本采回后存放于缙云博物馆。
2010年开始,浙江自然博物馆联合缙云博物馆和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对缙云壶镇的甲龙化石点进行持续地野外考察。当时恰逢丽缙工业园区施工,对山体进行大规模挖掘,每年都会有一些新发现,2013年3-4月期间,我们在工地现场发现了不少恐龙骨骼化石,抢救性挖掘了大量甲龙类化石。其中包括头骨和一基本完整的尾锤化石,这是浙江省第一次发现甲龙的尾锤化石,这也基本确定该甲龙属于较为进步的甲龙亚科。
修理和研究
从2013年开始,浙江自然博物馆组织对采集的化石进行细致的修理和复原工作,经过多年的修理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大部分化石的修理工作,并完成了复原装架。此次发表的论文是本研究第一个成果,研究团队还会继续深入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缙云甲龙。
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2019, 41688103, 91514302)、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63120)和侏罗纪基金会的资助。
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18-21924-7
相关报道:中国缙云甲龙!“浙江恐龙”大家族又多一员
(化石网报道)据都市快报(刘云):昨天,浙江自然博物馆报来消息——浙江研究的具尾锤新种甲龙,有了正式命名,叫中国缙云甲龙!
对它正式命名的是昨天的《科学报告》,这是施普林格·自然集团旗下的开放获取杂志,在上面成功发表论文,就相当于是“盖章通过”,有了“正式身份”。
新加入“浙江恐龙”家族的中国缙云甲龙,是一种怎么样的恐龙?
甲龙类,可能起源于中侏罗世。目前确认最早的甲龙类化石。发现于晚侏罗世(距今1.5亿多年前)。而有尾锤的甲龙化石,此前只发现于晚白垩世末的坎潘期和马斯特里赫特期(距今约8360-6600万年前)。
浙江,可以说是“恐龙之乡”。丽水缙云县,是浙江恐龙化石出土最多的地方之一。据《浙江省区域地质志》记载,缙云县壶镇在20世纪70年代,就发现了甲龙化石,但大部分丢失,也没进行科学研究。
2008年6月,在缙云县壶镇的一个工地上,当地化石爱好者李美云发现了部分恐龙化石。缙云博物馆和浙江自然博物馆,立即抢救性挖掘,发现了甲龙类部分头后骨骼化石。
2010年开始,浙江自然博物馆联合缙云博物馆、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进行持续的野外考察。
到了2013年3-4月,在工地现场发现不少恐龙骨骼化石,抢救性挖掘了大量甲龙类化石。其中,包括恐龙头骨、背椎、尾锤、骨化腱、肋骨、肱骨、肠骨、坐骨、股骨、胫腓骨、趾骨等;另外,还有一些恐龙蛋、兽脚类恐龙牙齿。
在缙云找到的这些甲龙,至少是5个个体,是目前在中国南方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甲龙类化石,已发现的化石基本覆盖全身所有部位。这些化石当时从缙云运到杭州时,装满了一辆9.6米长的大卡车,送到浙江自然博物馆进行修理、复原。几年下来,研究人员对它进行复原装架,复原后总长约5米,高约1.3米。
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院郑文杰说,算上中国缙云甲龙,目前已正式命名的浙江恐龙有7种,其余6种为丽水浙江龙、杨岩东阳盾龙、浙江吉兰泰龙、天台越龙、中国东阳龙、礼贤江山龙。
2018-03-02
-
为了解恐龙的步态 科学家研究“小鸡快跑”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尽管看过许多科幻作品,现代的人们对于恐龙的了解仍算不上深入。通过脚印和化石,充其量只能知道一只恐龙是“大步向前”或“昂首阔步”。为了更好地了解两脚恐龙的步态,科学家们干脆请来了它们的鸟类后代,使之在一条赛道上进行奔跑,演绎了一出别样的“小鸡快跑”戏码。昆士兰博物馆科学家 Peter Bishop 表示,我们可以借助这种动物进行静态或运动记录研究,毕竟这年头没有真的恐龙在四处游荡。
开始实际研究前,Bishop 和他的同事们初步筛选了可爱的小鹌鹑、火鸡、到长腿的鸵鸟和鸸鹋等十几种鸟类,然后将它们送到赛道上奔跑,并记录它们的步态。
为了捕捉细节,研究人员还架起了两台摄像机、且借鉴了电影行业的动作捕捉技术。最终,他们绘制出了鸟类臀部在每次跨步时的移动高度等信息。
研究人员在周三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PLOS ONE)的文章中写到,跑道上配备了特殊的平台,以便其测量每一步的发力。
这成为了研究团队开发出利用鸟类大小和速度来预测其运动的模型的关键,比如步长和反弹力。他们发现体型对鸟类有很大的影响,对它们的恐龙远祖,或许也是如此。
较小的鸟类会用更加蜷缩的姿态匆匆跑过,而大鸟的腿部会伸展得更加直立。研究的终极目的,就是在恐龙建模时套用该方程式,霸王龙的步态或许一点也不优雅、每一步都要耗费更多的力气。
尽管这项工作仍在进行当中,Bishop 也尚未接到大导演史蒂夫·斯皮尔伯格的电话,但他表示自己会等下去。
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