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洞穴艺术和彩绘贝壳表明我们已灭绝的表亲“尼安德特人”是理解符号象征的艺术家
       
       
      洞穴艺术和彩绘贝壳表明我们已灭绝的表亲“尼安德特人”是理解符号象征的艺术家
       
    (化石网报道)据EurekAlert!:在欧洲发现的最古老的洞穴艺术估计要比早期现代人到达欧洲的时间早至少2万年,这表明,这些洞穴艺术家是我们的已经灭绝的表亲——尼安德特人。在《科学》杂志中报道的一则研究称,这标志了尼安德特人创制了洞穴艺术的第一个明晰证据。同样地,在《科学-进展》中的一则研究重点介绍了所发现的染色和装饰过的海洋贝壳;这些也比现代人类在该地区出现的已知时间要早。
       
      在《科学》杂志发表的研究中,Dirk Hoffmann和同事指出,数个例证的洞穴艺术表明它们出自尼安德特人之手;然而,这些艺术作品的年代以及它们是否为刻意的创作还存在争议。作者在此对来自3个西班牙洞穴(La Pasiega, Maltravieso 和 Ardales)的同位素样品(它主要含有红色和黑色的动物绘画、线状符号、棒状符号、点甚或手的模板;尽管完整的手印可能是偶然留下的,但作者指出,对手制作模板艺术明显是故意为之)进行了分析。
       
      在他们使用的测年方法中,在洞穴艺术表面之上和之下的碳酸盐都得到了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该艺术创建的可能的最短和最长特定日期。从洞穴艺术的3个收集的样品所测得的最古老最小年龄一直被定在约6万4800年前或更早时间之前。作者说,化石证据表明,尼安德特人是当时欧洲仅有的人科物种,提示这些艺术家是尼安德特人。他们指出,早期现代人到达欧洲的估计时间要晚得多:在4万5000年至4万年前间。在Ardales洞穴,作者报告,那里的不同的绘画时段跨度长达2万5000年,表明该艺术的创制并非一次性的爆发,而是一个悠久的传统。
       
      在《科学-进展》期刊发表的另外一项研究中,Hoffman和同事描述了穿孔和染色的海洋贝壳,它们是在另一处不同的西班牙洞穴(Cueva de los Aviones)中发现的,该洞穴也比被认为的早期现代人到达欧洲的估计时间显著要早。作者说,符号写实主义的出现代表了我们这个物种演化的一个关键时刻,因为具有指定“价值”的人工制品表明的是要传达的信息,因此那时已经有语言存在。然而,迄今所发现的最早的符号文物(其估计存在时间约为9万2000年前)是在非洲发现的,它们被认为是由早期现代人创制的。
       
      在Cueva de los Aviones,Hoffman等人用沉积物同位素数据来确定海洋贝壳以及染上红色和黄色色素的贝壳容器的年代。他们发现,在所分析的4个样品中有2个的测算年代大约在11万5000年前--这又比该地区早期现代人已知存在的时间要早得多。作者发现,这些发现(洞穴艺术和装饰物品)“毫无疑问地显示,尼安德特人与早期现代人共同拥有符号性思维。”因此,他们提出,符号象征可能是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的。
    2018-03-02
  • 专家解读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化石网报道)据科技日报(张晔):全球首次发现的三维立体胚胎化石揭开了神秘的翼龙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生活习性,堪称腕足动物“大百科”的属志研究有什么重要价值,古人类头骨长啥样,古老的树木如何生长……

    近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发现翼龙伊甸园,揭秘翼龙生命史——大量3D翼龙蛋和胚胎首次发现》《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中国许昌发现的晚更新世古老型人类头骨化石》等十项研究成果上榜。这十大进展,不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有助于探究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奥秘,而且推动了公众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

    3D化石穿越亿年回到“翼龙伊甸园”

    “当时这一地区是一个大型湖泊,雨量充沛,气候相对温暖,翼龙就生活在大型湖泊边缘,以湖中大量的鱼类为食,把它们的蛋产在湖岸边的沙滩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汪筱林描绘了距今约1.2亿年前的早白垩世,新疆哈密戈壁雅丹地区的“翼龙伊甸园”。

    汪筱林团队经过10余年连续的野外科考,在新疆哈密发现并抢救性采集了恐龙化石标本,其中有215枚翼龙蛋,其中16枚翼龙蛋含有三维立体(3D)的胚胎化石,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3D翼龙胚胎,也是“翼龙研究200年来最令人激动的发现之一”。

    “翼龙不是会飞的恐龙,它们两者关系比较近,有共同的祖先,从距今约2.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几乎同时在地球上出现,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同时绝灭,在地球上生存了约1.6亿年。两者占据不同的生态空间,翼龙是飞行动物,空中霸主,以食鱼为主,也有少量类群吃昆虫和植物等。”汪筱林说。

    此次发现的天山哈密翼龙,胚胎、幼年、亚成年和成年个体都有很多,而且发现大量的雌雄个体,组成一个白垩纪翼龙伊甸园。根据化石推测,哈密翼龙最大翼展可达3.5—4米左右。

    但是,科研人员发现翼龙小时候“会走不会飞”。通过扫描3D胚胎,可以看出它们的后肢发育速度比前肢快,孵化之后只能走不能飞,牙齿还没有萌出,还不能主动觅食,需要父母照料。

    据汪筱林推测,这些翼龙遇到突发的风暴,导致湖边的、湖底的物质和岸边湿润沙子里的翼龙蛋等卷在一起,被快速地搬运、沉积和埋藏。而翼龙骨骼分散但完整,则说明它们是带着皮肉被埋藏的。

    30年不离不弃书写中国腕足动物“四库全书”

    由中科院院士、南古所研究员戎嘉余主编的《中国显生宙腕足动物属志》,也被评为十大进展之一。

    这本用英文编撰的中国腕足动物化石属志,涉及的化石记录来自显生宙的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9个纪的海相地层中,跨越了约4.5亿年的地质历史,涵盖了1883年至2015年间根据中国材料创建的757个腕足动物属。

    腕足动物是生活在海底的有壳无脊椎动物。它曾经是海洋中个体最丰富、多样性最高、分布最广的优势类群,但目前仅在少数海域才有零星分布。腕足动物群频繁演替的兴衰史,称得上是地球生物宏演化过程的一个缩影。

    “腕足动物生活在古生代海域深约200米以内的海底,基本不动。因此,它能精确反映沉积盆地的演化史,对板块运移布局变化有很强的指示意义。”该书副主编、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所长詹仁斌说。

    詹仁斌介绍,中国是腕足动物化石赋存的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大规模地质调查中,发表了大批论文,创建了中国很多特有的新属,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科研发现多未与国际同行形成互动,存在重复研究现象,且论文多以中文发表或仅附英文摘要,国外学者也无法了解中国腕足动物的研究成果。

    为了摸清家底,1986年金玉玕院士提议并开展长达8年的分工写作。但由于种种原因,1995年编写工作被搁置。2008年,戎嘉余院士领衔,沈树忠院士、詹仁斌研究员等一批中青年通力合作再次聚焦该志书的编写,最终于2017年初完成。

    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该书将所有依据中国材料建立的757个属级分类单元,全部收录进来,逐个给予编号、按规范记录并展示其模式种的图影。为国内外同行进行全球总结和宏演化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可靠资料。

    10万年前头骨揭示中欧人种曾有基因交流

    他们不是早期现代人、不是尼安德特人、不是海德堡人,也不是直立人。他们是一种新的古老型人类,目前还无法将其归入任何已知的古老型类群之中。他们是谁?许昌人!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占扬、吴秀杰研究员率领的科研团队于2017年3月,在《科学》上发表研究成果:河南许昌发现了新型古人类头骨化石。研究显示,在距今10.5万年至12.5万年前,中国境内生存着一群体质特征非常特殊的古老型人类——许昌人,他们的头骨呈现出更新世晚期人类、东亚中更新世直立人以及欧洲尼安德特人的混合特征。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境内可能并存着多种古人类群体,不同群体之间有杂交或者基因交流产生。

    “许昌人为中国古人类演化的地区连续性以及与欧洲古人类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王永栋研究员说。

    据介绍,“许昌人”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是在河南省许昌市的灵井旧石器时代遗址发现的。2005年至201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占扬领导的考古队对灵井遗址展开了连续12年的挖掘,发现了45件人类头骨碎片化石,包括完整的枕骨、部分顶骨、眉脊和颅底骨等,骨骼多数可拼接复原。经过科学家们拼接复原,一共发现了多个许昌人。

    “许昌人头骨在枕圆枕上凹和颞骨内耳迷路半规管的形态上与欧洲的尼安德特人相似,暗示了两个人群之间基因交流的可能性。”王永栋说。

    2017年度其他古生物学重要进展

    1.侏罗纪滑翔哺乳形类动物的新发现

    新发现的滑翔动物属于哺乳形类动物基干支系,是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类群,也是所有哺乳动物漫长演化历程中已知系统位置最为原始的、具有皮翼的滑翔动物。这表明,滑翔功能和运动行为,在远古哺乳动物祖先类型就曾经演化出现。

    2.华南寒武系底部有口无肛的微型后口动物

    在我国陕南发现的毫米级球囊型动物化石——冠状皱囊虫,填补了原始后口动物的化石实证与分子进化钟预测的起源时间之间的鸿沟。皱囊虫代表着已知最古老、最原始的后口动物,或代表基础动物与后口动物之间的珍稀过渡类群。

    3.地质微生物记录海洋和陆地的极端环境事件

    地质时期的细菌和古菌等微生物很难开展研究,而它们记录的古气候古环境信息更难识别。这项研究发现地质微生物不仅能够识别2.52亿年前引起最大生物灭绝的恶劣古海洋环境,而且能够识别最近35万年以来陆地发生的大干旱事件。

    4.1.3亿年前早期鸟类化石揭示尾骨与尾羽独立演化

    在河北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的反鸟类多齿胫羽鸟,其尾骨与现代鸟类相似,但尾羽并非扇状,据此提出“犁状尾综骨与扇状尾羽在早期鸟类中相互独立”的假设,挑战了此前长期占主流的学术观点。

    5.解密最古老树木的生长模式

    我国新疆塔城和美国纽约州的树木化石材料是地球上最古老树木的硅化保存化石,研究人员首次识别出了世界上最古老树木的内部解剖结构特征,并为最古老树木的生长方式建立了理论模型。

    6.缅甸琥珀中隐翅虫化石揭示白垩纪蘑菇多样性及最早的社会性寄生

    通过对一亿年前缅甸琥珀中昆虫和蘑菇的研究,揭示白垩纪蘑菇多样性和社会性寄生现象。不仅发现了多种罕见的蘑菇化石,直接证明伞菌的多样性,还将蘑菇演化历史推前2500万年。

    7.晚二叠世木材蛀孔展示了一个复杂的生态关系网络

    研究发现了晚二叠世蛀木甲虫在松柏类植物茎干中高度复杂化的蛀孔构造、蛀木甲虫特殊的取食行为和发育过程中显著的食性转变现象。该研究为探索昆虫的社会化和“农业化”现象的起源提供了线索。
    2018-02-22
  • 新品种恐龙大量被发现 或改变此前的认识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似乎每个人在孩童时代都对恐龙充满了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倾听科学老师讲解恐龙如何生存和死亡的情况,我们观看关于爬行动物统治地球的纪录片,不少人在成年后会认为了解了不少恐龙的知识。一项关于新品种恐龙发现频率的新研究表明,我们可能认为这一切都是错误的,并且我们对人类接管地球之前数亿年的了解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内发生巨大变化。

    我们所了解的恐龙历史就是我们能够从它们留下的残骸中拼凑出来的。处理这些稀少的证据对古生物学家来说一直是一个挑战,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发现新恐龙的频率急剧增加。这些新的发现不断改变着我们对史前生物的认识,而且不久之后,我们回顾先前的假设,并发现这些猜测是如何误导的。

    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Jonathan P. Tennant解释道:“这是一篇很好的论文,显示在过去的20年中,这些属的恐龙属名称以及这些属的标本数量大大增加。 这对我们对恐龙多样性的理解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当这些发现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均匀分布时。我们对化石记录的认识仍存在巨大差距,在空间和地质时代,快速发现的速度正在改变我们认为我们对恐龙的许多认识。”

    例如,强大的霸王龙一直被认为是终极捕食者,但最近的发现表明,它可能也是一种食腐动物,以动物尸体为生,而不是在饥饿时寻找新鲜的猎物大餐。
    2018-02-22
  • 美国俄勒冈州发现的远古庞然大物足迹化石提供线索
      
       
      美国俄勒冈州发现的远古庞然大物足迹化石提供线索
      (化石网报道)据cnBeta:几个世纪以来,古生物学家已经能够描绘人类到达之前地球上生命的样子,但是长期灭绝的生物实际上并没有留下太多东西。对于大约1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的猛犸象等野兽来说,古生物学家可以通过化石来对它们进行研究。但最近在俄勒冈州发现的足迹化石正在为研究人员提供一种留下这些足迹的动物的线索。
       
      在干燥湖床上发现的脚印是一项新研究的主题,该研究发表于《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杂志上。
       
      构成足迹化石的脚印可能看起来很普通,但研究人员已经收集到关于留下它们的动物的惊人信息。更具体地说,每个脚印的模式和重量暗示这个种群中其中一个较大动物可能已经受到严重伤害并且正在被其他伙伴帮助。
       
      俄勒冈大学地球科学教授兼这项研究主要作者Greg Retallack解释说:“这些脚印尤其紧凑,右侧的脚印比左侧的脚印更令人印象深刻 - 就像成年猛犸象一直在跛行一样。这些未成年动物可能与受伤的成年雌性动物互动,在整个旅程中反复回到她身边,可能是因为它的前行速度缓慢。在现代母系氏族非洲大象受伤的成年大象身上观察到了这种行为。”
       
      已知现代大象有一些相当先进的社会系统,他们的古代祖先完全有可能拥有类似的家庭关系。如果情况确实如此,这些化石足迹可能是该种群中年轻成员试图帮助患病或受伤的家庭成员的证据。
       
      研究人员确定了超过100个脚印,但专门研究了大约20个脚印的特定部分。俄勒冈大学制作了一个简短的视频展示他们的发现。
    2018-02-22
  • 埃及发现全新白垩纪恐龙化石——“曼苏拉龙”
       
       
       
       
       
      埃及发现全新白垩纪恐龙化石——“曼苏拉龙”
      (化石网报道)据中新网:近日,埃及曼苏尔大学科研人员对出土的白垩纪恐龙化石进行研究。埃及曼苏拉大学一个古生物学家团队早前在埃及的撒哈拉沙漠地带,挖掘出多件属于一种全新品种恐龙的化石,为非洲大陆上首次有完整的恐龙化石出土。专家形容化石是古生物学界遍寻已久的“圣杯”,有助重塑史前非洲的神秘面貌。该团队将发现的这一恐龙化石称之为“曼苏拉龙”。
    2018-02-14
  • 粪便化石揭示恐鸟塑造新西兰生态系统
      (化石网报道)据科学网(张章):当第一批人类在700年前登陆新西兰时,他们并没有发现哺乳动物。相反,他们发现了一种叫做“恐鸟”的巨型鸟类,以及许多其他的本土鸟类物种。很快,人们就把其中许多鸟“吃光了”。
       
      现在,通过破译在鸟类粪便中发现的古代DNA,研究人员能更清楚地知道这些鸟类物种的灭绝对新西兰的森林和灌木丛造成的影响。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古代DNA专家Alan Cooper表示,研究表明蘑菇和其他真菌是这些已经灭绝鸟类饮食的重要部分,并且通过帮助真菌的传播,恐鸟强有力地塑造了新西兰的自然景观。现在,恐鸟已经消失了,“森林有可能失去了一个潜在的主要传播途径”。
       
      “这篇论文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表明了古DNA研究技术的巨大潜力。”未参与该研究的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生态遗传学家Melania Cristescu说。她对DNA中包含的信息感到惊讶,“研究人员能够借此识别出种类繁多的物种,并重建已灭绝物种的生态。”
       
      在过去10年里,新西兰林肯郡土地保护研究所古生态学家Jamie Wood发现了成百上千的鸟粪化石,这些化石被很好地保存在该国各地的洞穴和浅层沉积物中。早些时候,Cooper和其他人做了一些初步的DNA研究,发现许多鸟粪石来自5种已经灭绝的恐鸟和鸮鹦鹉—— 一种极度濒危的鹦鹉。但是相关数据并没有提供这些鸟类食物的细节。
       
      从那以后,其他研究已经表明,在粪便化石中发现的更广泛、高通量的DNA测序有可能揭示更多的信息。例如,研究人员用它深入研究古代美国人的肠道细菌,并对猛犸象的饮食进行分类。
       
      因此,Cooper、Wood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研究生Alexander Boast,决定详细研究23个收集自新西兰南岛8个山毛榉森林和灌木丛的粪便化石,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这些粪便的年龄从124到1557岁不等。为了比较,研究人员还对活着的几维、鸵鸟和一些哺乳动物的粪便DNA进行了排序。
       
      研究人员称,他们发现了来自植物、苔藓、真菌和寄生虫的各种DNA,这些DNA的分布表明,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饮食结构和寄生虫。从曾经的山毛榉森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种类,而不是灌木丛中的粪石。相关论文近日刊登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而且,与从灌木丛发现的粪便化石相比,山毛榉森林中的化石更具多样性。
       
      此外,高地恐鸟和南岛恐鸟的饮食中有苔藓和蕨类植物,而其他物种则没有。高地恐鸟也携带了一种寄生虫,这种生物只能通过吃田螺或水生植物获得,这表明这个相对较小的鸟种关注那些体型较大的恐鸟忽略的食物。它很可能在高寒地区寻找食物,水生生物在高海拔的湖泊中生长,尽管那里并没有发现粪便化石。
       
      令人惊讶的是,真菌DNA是粪便化石中最常见的一种DNA,特别是在山毛榉林发现的粪便中。在这些发现之前,“对真菌在新西兰灭绝鸟类的饮食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推测性的。”未参与该工作的土地保护研究所古生物学家Janet Wilmshurst说。
       
      此外,在粪便化石中发现的真菌对山毛榉的生存至关重要,Cooper认为这在帮助山毛榉树在新西兰的扩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指出,山毛榉森林新西兰已发育良好,但是自然灾害使一些地方的树木消失了,而且难以恢复,这可能是因为缺乏恐鸟的帮助。
       
      研究人员表示,弄清这些主要的相互作用可以了解植物、动物和景观是如何相互连接的,以及它们是如何被保存下来的。例如,它能帮助森林工作者找到新方法传播这些真菌,并在那些山毛榉已经消失的地方种植新幼苗。
    2018-02-14
  • 浙江“建德人”在现代人类起源理论的意义
      (化石网报道)据今日建德(黄家豪):习近平总书记在2006年1月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发表的一篇文章《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中指出,“远在数万年前,浙江大地就已出现了‘建德人’的足迹。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更是进一步呈现出文明的曙光。”
       
      跨湖桥、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这些在新石器时代闪耀古代中国的文明,我们的研究成果丰硕,寻常百姓对此认识也不算少。但是关于“建德人”,我们除了知道这是浙江最早的人类之外,并没有更深的认识。事实上,“建德人”还有一重更重大的意义,足以影响我们对现代人类起源理论的重新认识。
       
      1.现代人类起源的两种理论
       
      关于现代人类起源这一重大科学命题,人类学界一直有“多地区进化说”和“出自非洲说”两种理论,两种理论针锋相对。最近20多年,“出自非洲说”基本上处于主导地位;从1998年开始,一些中国的遗传学家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研究发现了现代中国南方人群的遗传多态性要高于北方人,认为中国人的祖先最初是从非洲迁移到东南亚,然后从南到北进入中国大陆,从而否定了“多地区进化说”和中国本土人群持续进化的观点,认同了“出自非洲说”的观点。对“出自非洲说”的观点,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另有不同的看法,并分别从古人类化石形态和旧石器时代遗存方面,提出不少证据和论点。
       
      2.古人类的起源
       
      学术界普遍认为,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阿法种,3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演化为直立人后,大约于200万年前走出非洲,扩散到亚洲和欧洲,并进化成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出自非洲说”的观点,是认为现代人类是有别于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的一个新物种,大概在20万年—14万年前起源于非洲,并在10万年前扩散迁移到欧亚大陆。而早期分布于欧亚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已经在进化中灭绝,没有与后来的现代人类产生过基因交流。
       
      关于中国现代人类的起源问题,“出自非洲说”的观点是:原来生存在中国大陆的古老人种,已经在末次冰期时灭绝,现代的中国人祖先于6万年前从非洲先到达东南亚,并从南到北往中国大陆迁移。
       
      从“出自非洲说”的论述中可以发现,自末次冰期前生存于中国大陆的古老人种的灭绝,到现代人类祖先从东南亚到达中国南方,这中间有5万年左右的时间,中国大陆是没有人类的踪迹的。具体地说,就是5万年—10万年之前,我们是应该找不到关于人类的化石和遗存的。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从1997年开始采集中国各个民族的DNA样本,在对近2万个DNA样本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
       
      在10万年前左右,现代智人逐渐迁移出非洲,来到中亚,其中一些人在当地定居,人类进一步分化。
       
      大约到了4万年—6万年前,一部分人迁移到了东亚,进入中国大陆,成为汉族和中国其他主要少数民族的祖先。
       
      3.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
       
      关于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化石和遗存,除了广为人知的生活于5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和100万年前的蓝田人外,贾兰坡院士1960年在山西省南部西侯度遗址主持发掘,发现了一批石制品、动物化石和烧骨等。通过古地磁法测定,其年代为180万年前,是我国目前为止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除此以外,在云南元谋发现的两颗人牙化石,据古地磁法测算的结果,是170万年前的;河北阳原小长梁发现的石器和动物化石,其年代测定为100万年前;1981年在泥河湾对岸东谷坨发现的丰富的石器遗物,其年代测定为100万年前,与小长梁的遗址同期。不过这些早期人类都属于直立人,传统理论认为20万年前已经灭绝。
       
      4.缺失的化石证据
       
      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柯越海等支持“出自非洲说”的学者,认为中国出土的古人类化石都在10万年以上,而现代人类化石,时间都没有超过4万年的,缺失了古人类进化为现代人类的化石证据,没有5万年—10万年间的人类化石来直接证明“多地区起源说”的观点。
       
      实际上,从旧石器时代中期一直到5万年前,古人类的化石一直被发现。
       
      中更新世之末和晚更新世之初(126000年±5000年)是早期智人活跃的时期,这段时间的人类化石和遗存发现有金牛山人、大荔人和许家窑人,还有稍晚的长阳人和马坝人。
       
      5万年—10万年前,按照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的考察,这段时间的人类活动是很频繁的,例如河南灵井遗址,山西丁村,湖北黄龙洞与白龙洞,重庆井水湾、枣子坪,浙江建德乌龟洞,贵州观音洞,广西咁前洞,柳江人和木榄山智人洞等。
       
      5.建德乌龟洞
       
      1974年冬天,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张森水、韩德芬等人会同浙江省博物馆工作人员赴杭州、金华两地区进行野外考察,寻找古人类化石和遗迹遗物。
       
      在浙西建德县李家乡(今建德市李家镇)新桥村西的乌龟洞,考察队发现了一枚古人类的牙齿化石和多种哺乳动物化石。据当时的测定,该牙齿化石属于30岁左右的男性青年,生活于更新世晚期,距今5万年左右,被命名为“建德人”。
       
      乌龟洞是个天然石灰岩溶洞,深7米,含有化石的土层厚1米多,分为上下两层。古人牙化石即在上层厚约35厘米的紫红色粘土中发现,除此以外,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猕猴、鹿、猪、羊、水牛、大熊猫、中国犀、剑齿象等多种动物化石。
       
      如此众多的动物化石,加上那枚古人类牙齿化石的发现,是当时浙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要收获。
       
      通过形态对比分析,研究人员认定这枚牙齿化石属于早期智人类型,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相近。当年鉴定的年代为更新世晚期,距今5万年左右。到了1986年,北京大学考古系年代测定实验室采用了铀系测年法对乌龟洞中的牛化石重新进行了年代测定,判断“建德人”生活的年代应该在距今10万年左右。这与原先认定的年代时间相比,提前了近一倍。
       
      6.对现代中国人起源的重新认识
       
      建德乌龟洞出土的10万年前早期智人“建德人”牙齿化石,除了揭开人类发展史在浙江的序幕外,连同中国其他地区的5万年—10万年前智人化石和遗存分布,有力地证明了从180万年前的西侯度到现代智人出现之时的5万年前,中华大地上一直有我们祖先的踪影,现代中国人并不完全来自非洲,本地古老人种也为我们的进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017年3月,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论文《中国许昌出土晚更新世古人类头骨研究》,称“许昌人”“可能是中国境内古老人类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后代”。论文第一作者李占扬甚至说,“许昌人上承周口店北京猿人,下连中国北方早期现代人,终结了中国北方现代人来自非洲的假说。”意即证明了中国现代人是在本土发展演化而来。论文提及,这些人头骨化石呈现中国古人类早期现代人和欧洲尼安德特人的混合特征。
       
      专家指出,没有发现“许昌人”与非洲古人类之间的相似性,这表明“许昌人”可能是人类进化中出现的一个新的人种。
       
      研究团队推断,在“许昌人”出现之前,北半球出现过一个前所未有的寒冷期,东亚大陆的古人类为了躲避严寒,向当时气候更为温和的欧洲迁移,同欧洲早期的尼安德特人相遇并融合,而且有基因的交流。之后由于气候转暖了,来自东亚的古人类重返家园,“许昌人”应该就是其中的一支。
       
      无论如何,“建德人”牙齿化石的发现,证明了“建德人”不仅仅是浙江人类的始祖,还证明了中国人180万年来一脉相承的血缘和文明的续存,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人”的一个有力见证。
       
      黄家豪:
       
      复旦大学考古学博士;英国赫尔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香港理工大学轮机工程系毕业;
      上海市普陀区海联会理事;
      上海香港联会普陀分会、徐汇分会理事;静安分会会员;
      杭州香港青年会会员
      香港理工大学上海校友联谊会会长;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外国考古研究译丛》课题组成员。
      曾多次考察景德镇、龙泉窑、上虞越窑、南宋官窑等重要瓷窑址,还有良渚古城、跨湖桥、黑水城、并与FREER GALLERY OF ART、波士顿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等进行学术交流。
      以松花芥子为笔名,在《香港信报》写作专栏。目前主要在国际学校教育、文化遗产研学旅行等领域发展。
    2018-02-14
  • 英国东德文郡石匠遛狗发现1.9亿年前鹦鹉螺化石
       
      英国东德文郡石匠遛狗发现1.9亿年前鹦鹉螺化石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微特稿(欧飒):英国21岁石匠阿奇·法耶尔斯最近发现一块巨大鹦鹉螺化石,历史可追溯至1.9亿年前。这样一块化石有些专业收藏家一辈子都不见得能碰上,但是法耶尔斯发现它只用了15分钟。
       
      家住东德文郡阿普莱姆的法耶尔斯在锡顿与莱姆里吉斯之间海滩遛狗时,边走边看因悬崖崩塌滚落到地面的石头,不久看到一块样子特别的石头。
       
      他前不久在电视上看了一个介绍恐龙化石的节目,对化石产生兴趣,希望自己也能发现古老化石。节目中提到的恐龙化石就是在他遛狗地方附近被找到的。
       
      德文郡新闻网站1月30日援引法耶尔斯的话报道:“我知道我们就在电视里提到的发现那块恐龙化石的地方附近,夜里发生了悬崖塌落,我发现海滩上有块圆滚滚的石头,我想里面可能有化石。”
       
      他费了好大劲把石头运回作坊,用工具铲凿后发现里面果然有化石,而且是块相当大的鹦鹉螺化石。化石呈灰黑色,里面的螺旋清晰可见。
       
      法耶尔斯说,能发现这块珍贵化石除了运气好还因为“一直睁大眼睛观察”。
    2018-02-09
  • 以色列新出土化石改写人类进化和迁移时间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社会科学报(姚晓丹/编译):多国考古学家共同研究推定,在以色列海法市附近发现的一块化石,是目前非洲大陆以外出土的关于智人历史的最早凭证,改写了人类进化和迁移时间。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官方网站1月26日发文表示,过去一段时间,考古学家认为,在以色列的斯胡尔和卡夫扎两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化石,是在非洲大陆以外发现的第一批现代人类的化石,有9万—12万年的历史。但在以色列海法市附近卡梅尔山上的米斯尔雅洞窟考古遗址中发现的人类化石让情况发生了改变。这块化石包括一个成年人的左侧上颚和大部分的牙齿。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多种方法检测在现场发现的各种物品和人类化石后,推定这一化石的历史可以被追溯至19.4万—17.7万年前,是迄今为止在非洲大陆以外发现的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化石。
       
      研究人员表示,洞中的遗迹显示,米斯尔雅洞窟的居民主要以捕猎原牛、波斯鹿、瞪羚等动物为生,他们对火在家庭中的使用有所控制。他们广泛使用植物,能够利用具有创新性的、先进的技术切割石头,与非洲早期现代人类的情况相似,约处于旧石器时代。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诺贝尔·梅西耶和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研究员埃莱娜·瓦拉达参与了化石的年代推定工作。他们认为,这一化石的发现及其年代推定,能够使人们更好地了解非洲大陆以外现代人类的迁移路线和时间表,同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物种进化。这个发现还从遗传数据的角度,对认为20多万年前现代人类的基因就已经开始在非洲大陆以外地区传播的观点提供了支持。
    2018-02-09
  • 中国寒武纪早期抚仙湖虫类揭示真节肢动物颚基原节的起源
       
      两类抚仙湖虫形态构造复原图. a?c, Alacaris mirabilis: a,左侧视;b,背视;c,头部细节(腹视);d,Chengjiangocaris kunmingensis头部细节(腹视)。
       
    (化石网报道)据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2月1日,《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张喜光教授、杨杰副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共同完成的题为“中国寒武纪早期抚仙湖虫类揭示真节肢动物颚基原节的起源”(Early Cambrian fuxianhuiids from China reveal origin of the gnathobasic protopodite in euarthropods)的研究论文。首次发现了节肢动物系统演化中基节发生实质性变革的最早化石记录。
       
      自寒武纪大爆发以来,节肢动物始终是化石和现生动物群的最大物种组分。其独特的躯体构建(body plan),包括能广泛适应不同生境的外骨骼,敏锐的视觉神经系统,灵活分节的躯干与附肢以及特化构建的口器,促成了该类群的高度适应辐射和生活模式分异,并得以遍布全球各类生态环境。化石记录见证了它们种种随时代的变迁,但也留下无数的空白,如对节肢动物早期取食模式、口器形成的认知,尤为匮乏。
       
      寒武系第3阶含软体附肢的抚仙湖虫类自上世纪80年代首次在云南发现,迄今从未在世界别处得见。它们以独特的躯体构建和保存模式,在早期节肢动物辐射分异和系统演化中,占据了一引人注目的重要位置。然而由于化石保存的局限,我们对其头部及附肢组构尚未全面了解。例如在缺失附肢基部详尽细节的情况下,其双支型腿肢被片面地臆断为:形态结构基本雷同、亦不曾特化的原始类型,代表了由叶足类祖先类群向干群真节肢类群宏观演化的中间环节。本研究依据抚仙湖虫类罕见的腹面附肢细节(图1?2),首次提供了已知最古老原节特化的直接证据,否决了对该类化石长期存在的误传误导。研究表明:抚仙湖虫类附肢基节已特化,如同一些地质时代更晚的化石以及现生节肢动物类群,其头部附肢发育有分异的颚基原节(gnathobasic protopodites);带刺的基节构成腹面中轴食物沟;连同口板组成一原始的取食口器。本发现揭示了真节肢动物干群类群形态变异、颚基原节的深时起源,为探索节肢动物早期分异与演化做出突破性贡献。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30318,41472022,U1402232]和云南省科技厅项目经费资助。
    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