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日报】琥珀证明青藏高原4000万年前是热带雨林
2018年10月19日 来源:科技日报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4000万年前什么样?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首次报道了西藏产的琥珀化石,研究表明4000万年前的西藏中部就如同今天的西双版纳,温暖潮湿,处处是高大龙脑香科植物。
该所博士研究生王贺等人在张海春研究员、李建国研究员和王博研究员的指导下与英国、印度研究人员合作,对西藏伦坡拉盆地丁青组的琥珀、介形虫和孢粉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藏琥珀来源于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科植物是现今亚洲热带雨林的代表植物,其现今生活的最高海拔为1300米。通过对介形类和孢粉化石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琥珀所在层位的时代为晚渐新世。但该层位的孢粉化石指示为温带气候环境,这与龙脑香科植物所生活的环境相矛盾。前人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牛堡组产有许多热带、亚热带化石,因此推测琥珀可能经历了再沉积,其实际来源于丁青组之下的牛堡组(早—中始新世)。
西藏琥珀代表了龙脑香科树林的最北分布,也印证了龙脑香科植物的印度起源假说。西藏琥珀的发现表明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后,晚渐新世之前,西藏中部存在热带雨林,其海拔不会超过1300米,这与现在西藏琥珀产地所处的平均海拔4500米的环境截然不同。
据悉,该发现为了解青藏高原的古环境提供了关键证据。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古生物学期刊《远古世界》。
2018-10-19
-
【中新社】中外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4000万年前西藏有大片“热带雨林”
2018年10月19日 来源:中新社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4000万年前什么样?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首次报道了西藏产的琥珀化石,研究表明4000万年前的西藏中部就如同今天的西双版纳,温暖潮湿,处处是高大的龙脑香科植物。
【关键证据】
西藏产的琥珀化石
复原青藏高原远古环境
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如今高山绵延、冻土广布、气候干燥。最近研究却揭秘了这片神秘高原的“另一副面孔”:4000万年前,这里曾是一大片湿润温暖的热带雨林。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布最新研究:该所与英国、印度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通过报道西藏产的琥珀化石,揭秘4000万年前西藏中部曾存在一大片“热带雨林”,为了解青藏高原古环境提供了关键证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博士研究生王贺等人在张海春研究员、李建国研究员和王博研究员的指导下,与英国、印度研究人员合作,首次报道了西藏产的琥珀化石,该发现为复原青藏高原的远古环境提供了关键证据。
王博介绍,研究团队对西藏伦坡拉盆地丁青组的琥珀、介形虫和孢粉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藏琥珀来源于龙脑香科植物。
王博说:“当时,西藏中部的海拔比较低。随着印度洋温暖水气的流入,当地孕育起成片的热带雨林。”
【研究成果】
西藏中部存在热带雨林
海拔不会超过1300米
同时,王博还向记者勾勒出当时热带雨林的面貌:温暖潮湿的森林间,以高大的龙脑香科植物为主,类似如今的西双版纳地区。
通过对介形类和孢粉化石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并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琥珀所在层位的时代为晚渐新世。但该层位的孢粉化石指示为温带气候环境,这与龙脑香科植物所生活的环境相矛盾。前人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牛堡组产有许多热带、亚热带化石,因此推测琥珀可能经历了再沉积,其实际来源于丁青组之下的牛堡组(早-中始新世)。
科研人员介绍,西藏琥珀代表了龙脑香科树林的最北分布,也印证了龙脑香科植物的印度起源假说。龙脑香科植物正是现今亚洲热带雨林的代表植物,其现今生活的最大海拔高度为1300米。
西藏琥珀的发现,表明了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后,晚渐新世之前,西藏中部存在热带雨林,其海拔不会超过1300米,这与现在西藏琥珀产地所处的平均海拔4500米的环境截然不同。
据悉,该发现为了解青藏高原的古环境提供了关键证据。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古生物学期刊《古土壤》。
2018-10-19
-
【扬子晚报】中科院南京古生所专家:西藏地区曾分布“热带雨林”
2018年10月19日 来源:扬子晚报
有着“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如今高山绵延、气候干燥。最近研究却揭秘了这片神秘高原的“另一副面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近期首次报道了西藏产的琥珀化石,研究表明4000万年前的西藏中部曾存在一片巨大的“热带雨林”。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博士研究生王贺等人在张海春研究员、李建国研究员和王博研究员的指导下与英国、印度研究人员合作,对西藏伦坡拉盆地丁青组的琥珀、介形虫和孢粉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藏琥珀来源于龙脑香科植物。
龙脑香科植物是现今亚洲热带雨林的代表植物,其现今生活的最大海拔高度为1300米。科研人员介绍,西藏琥珀代表了龙脑香科树林的最北分布,也印证了龙脑香科植物的印度起源假说。
“当时,西藏中部的海拔比较低。随着印度洋温暖水气的流入,当地孕育起成片的热带雨林。”王博还勾勒出当时热带雨林的面貌:温暖潮湿的森林间,以高大的龙脑香科植物为主,类似如今的西双版纳地区。专家分析,在距今4000万年到2500万年之间,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后,青藏高原地壳发生大幅度隆升,让原来地处1300米海拔的热带雨林,变成了海拔超4000米的高原。这一研究确定了地球演化中,热带雨林分布的最北端在青藏高原,为了解青藏高原的古环境有重要意义。
2018-10-19
-
【新华社】琥珀化石揭秘4000万年前西藏中部曾是热带雨林
2018年10月1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0月18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18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与英国、印度学者合作,对产自我国西藏的琥珀化石进行了系统分析。这一研究为了解青藏高原的古环境提供了关键证据,科研团队根据琥珀标本判定,在4000多万年前,现在的西藏中部曾是一片热带雨林。
本次研究参与者、南古所研究员王博介绍,此次科研人员发现的琥珀标本产自西藏伦坡拉盆地,距今有4000多万年历史。这些西藏琥珀,来源于龙脑香科植物。由于现今的龙脑香科植物是热带雨林的典型代表,其生活的最大海拔高度不超过1300米,研究团队推断,在琥珀产生的4000多万年前,西藏地区与如今有着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
综合前人成果及进一步的生物地层学研究,科研团队认为,距今4000多万年前,西藏中部曾存在热带雨林,且海拔不超过1300米。但到距今2500万年前后,青藏高原腹地已经明显抬升,松柏等适应干冷气候的植物逐渐在此生长。
此次研究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古生物领域专业期刊《远古世界》。
2018-10-18
-
【新华社】科学家成功为5亿年前的软舌螺“寻亲”
2018年10月1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0月12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英两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团队,通过对我国澄江生物群的长期研究,成功为地球上最早的带壳两侧对称动物软舌螺认清了“家谱”。研究发现,这种出现在5亿多年前海洋里的远古动物,与现在的腕足动物具有亲缘关系。这一发现,对研究早期动物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软舌螺动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具矿化外壳的两侧对称动物代表,也是古生代海洋中的常见类群,在寒武纪尤为繁盛。它们平均体长约15毫米,无脊椎,锥状的外壳包裹着软体,形态上很像迷你版的“甜筒冰淇淋”。软舌螺靠滤食海底有机碎屑为食,它们自身也是奇虾等多种海洋动物的食物。但由于缺乏软体组织等解剖学信息,其分类位置一直没有定论。
此次,科研团队对来自我国云南澄江生物群的27块化石展开系统研究。这些距今5.18亿年的化石中共有44个软舌螺标本,其中,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一种具有肉茎结构的软舌螺动物新物种:云南肉茎螺。云南肉茎螺正是通过身体一端的肉茎固着在海底,由于这一肉茎结构与腕足动物特征极为相似,该新物种的发现,为解决软舌螺动物的分类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
为进一步准确分析,研究小组建立了涵盖11个相关动物类群的生物谱系数据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软舌螺动物与腕足动物门相似,具有固着的肉茎结构、双瓣壳身体构型、封闭的过滤腔及分化的绞合区等特征。至此,研究人员推断,软舌螺与腕足动物具有亲缘关系。
“在远古海洋里,软舌螺是一类非常普遍又常被忽视的动物。通过为它‘寻亲’,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生物的矿化外壳究竟如何形成,进而一步步探索生命演化的奥秘。”参与此次研究的南古所研究员赵方臣说。
此次研究相关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生物科学》上。
2018-10-12
-
【新华日报】南京古生物专家最新发现 软舌螺与腕足动物是“亲戚”
2018年10月12日 来源:新华日报
本报讯 记者获悉,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对发现于我国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一种具有肉茎结构的软舌螺动物新物种——“云南肉茎螺”开展了形态学和系统学研究,为解决软舌螺动物的系统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该成果近日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生物科学上发表。
软舌螺动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具矿化外壳的两侧对称动物代表,是古生代海洋中的常见类群,在寒武纪尤为繁盛。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课题组的孙海静博士后和赵方臣研究员与英国杜伦大学Martin Smith博士等人合作,对发现于我国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一种具有肉茎结构的软舌螺动物新物种——“云南肉茎螺”开展了深入研究,终有所获。
此次在距今5.18亿年前的澄江生物群中首次发现的“云南肉茎螺”属于直管螺类,通过始端肉茎状结构营底栖固着和滤食的生活方式。“云南肉茎螺”的始端固着结构与腕足动物的肉茎特征极为相似,且两侧对称的口盖和锥壳可与腕足动物背腹壳类比。这一新发现表明软舌螺动物与腕足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为解决软舌螺动物的系统关系提供了重要证据。
(吴红梅)
2018-10-12
-
-
【新华社】研究发现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发生迅速
2018年9月22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华盛顿9月22日电(记者 周舟)中国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在新一期《美国地质学会通报》上发表论文称,大约2.52亿年前导致超过九成海洋生物和多数陆地生物消失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可能持续了3万年,从地质时间尺度上看,过程相当迅速。
研究人员此前主要研究浙江煤山剖面的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的过渡地层,但该剖面关键地层过于凝缩,沉积厚度小,难以辨别大灭绝事件精细发生过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美国、加拿大两国的研究人员此次研究选择了广西来宾的蓬莱滩剖面。此处二叠纪与三叠纪的地层沉积在温暖且较浅的水体中,沉积速率是煤山剖面的100多倍。因此代表相同时间段的地层,在煤山仅30厘米厚,但在蓬莱滩却可厚达数十米。
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这一扩展型剖面中的二叠纪生态系统的崩溃并不是逐渐发生的,而是在最后时刻突然发生。二叠纪正常海洋生态系统在第141层的凝灰质砂岩内突然崩溃,几乎看不到二叠纪生物分子幸存到三叠纪早期。
这说明由于火山事件频发,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硫等火山气体给当时的环境、生态带来持续压力,严重弱化当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终达到某个临界点,一次突发性的火山事件,可能导致最终生物大灭绝。
论文作者之一、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沈树忠说,大灭绝甚至可能发生在几千年间,只是当前测年技术尚无法精确到3万年以内。
2018-09-22
-
【中新社】中外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为突发事件
2018年9月21日 来源:中新社
图为科研人员在蓬莱滩剖面考察。 南古所 供图
中新网南京9月21日电 (杨颜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1日发布消息:由该所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对广西来宾蓬莱滩“舒展型”二叠—三叠系剖面开展的系统研究,证实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为一次突发性事件。
该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精细破解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持续时间、环境背景及其灭绝原因等提供了重要契机。
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地球生命历史中最具灾难性的生物灭绝事件,造成90%以上的海洋生物和约75%的陆地生物灭绝。
科研人员介绍,过去二、三十年来关于这次大灭绝的研究,很多以浙江长兴煤山、四川广元上寺等经典地层剖面为研究对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上述剖面都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地层异常凝缩。以煤山剖面为例,生物大灭绝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仅保存在约36厘米的地层中,而且可能存在多个沉积间断。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Jahandar Ramezani博士和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军博士等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对广西来宾蓬莱滩“舒展型”二叠—三叠系剖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与煤山剖面相比较,该剖面相应地层的沉积速率要快100倍以上。
通过对剖面中多层火山凝灰岩的高精度铀-铅同位素定年和精细的生物地层研究,科研人员将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发生时间,精确卡定在距今约251.939±0.031百万年,生物大灭绝发生的过程非常截然。
沈树忠称,二叠纪正常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过程记录于一层约2.3米厚的火山碎屑沉积之中,按照平均沉积速率计算,这一火山事件沉积可能不到3000年,整个灭绝过程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也就在3万年左右。蓬莱滩剖面的研究还表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后幸存分子极少,这次灾难以后不同沉积环境背景下的幸存程度也很不同。
高分辨率地球化学数据显示,生物大灭绝发生之前,碳同位素存在多期幅度约为2–3‰的动荡起伏,且每次起伏都对应于约3–5°C的温度变化及火山凝灰岩沉积,表明该时期火山活动对于古环境存在持续影响。最大幅度的快速升温事件,海水温度升高约6–8°C,发生于最厚的一层火山凝灰岩沉积顶部。
“研究不仅证实了先前浙江煤山、广元上寺以及伊朗地区等凝缩剖面二叠—三叠纪之交古海水温度变化的结果,也进一步佐证了西伯利亚大规模火山喷发及同期华南地区周缘岩浆活动造成了环境剧变,并继而导致生物大灭绝的发生。”沈树忠说。
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地质学会通报》(GSA Bulletin)。此项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的支持。(完)
2018-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