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刊】复兴路上的科学家精神——新时代·新青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

发布时间:2024-07-24 打印

不畏艰险 勇攀高峰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现有成员23人,其中党员人数16人。

突击队秉承李四光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数次前往高海拔的藏北羌塘无人区进行科考。突击队员们无数次挑战个人生理极限,在风雪中扎营、在低温中踏勘,成功获取大量第一手地层古生物资料,对探索重要科学难题、开展羌塘地区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双碳”目标及人类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气候提供了地质历史借鉴。

李四光(1889—1971年)是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者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科技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创立地质力学和陆相生油理论,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和“两弹”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矿产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所首任所长等重要职务。

四光

突击队在藏北无人区的工作剖面平均在海拔5000米以上,队员们克服无人区工作条件恶劣和高原反应严重等重重困难,采集了数以吨计的岩石和古生物化石样品,获得大量基础地质和古生物资料。突击队提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口号,牢记使命,勇担“国家队”职责,践行科学家精神

科普工作,也是突击队的重要职责科考途中,突击队员还走进偏远藏区学校,为中学生们带去精彩的科普课程并获得广泛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突击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原创性、创新性的重要突破,为三江特提斯复合成矿系统提供理论基础,为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提供重要支撑,双碳计划实施和人类如何应对可能的极端气候提供借鉴

1以来,突击队紧紧围绕青藏高原生命演化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探索青藏高原层格架、古地理演变和古环境变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突击队员以第一作者或者通信作者身份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文科技期刊发表论文86篇,其中自然指数期刊论文14篇,相关成果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