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 华南奥陶-志留纪过渡期壳相地层研究取得新进展
      华南奥陶-志留纪过渡期地层发育连续、出露完好,研究程度高,是全球上奥陶统赫南特阶底界“金钉子”所在地,已成为研究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及其后残存、复苏与再辐射的经典地区之一。然而,由于区域内赫南特期唯一的碳酸盐沉积(以观音桥组为代表)常分别下伏和上覆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的黑色笔石页岩,缺少连续的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因而使得华南“金钉子”地区与其它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当时的中、低纬度地区)缺乏可靠的对比。 
      最近,通过对贵州东北部石阡一带十余条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剖面的考察,南京古生物所王光旭博士及其合作者发现,在石阡县城以北约8公里的坉坪,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发育较为完整,且为连续的碳酸盐岩沉积,依据具体岩性及所产化石,从下至上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层2、层3、层4a及层4b共四层(层1即为下伏地层临湘组瘤状灰岩),而在石阡县城附近的其它地区奥陶-志留系界线地层仅发育上述四层中的层4b。考虑到其中所产的壳相化石(如珊瑚、腕足动物、牙形类)具有强烈的志留纪色彩,与典型的观音桥组所产的赫南特贝动物群有重要区别,并结合附近剖面上覆地层含有指示Akidograptus ascensus带(志留系兰多维列统最低的笔石带)的笔石这一事实,而将其时代确定为赫南特晚期(或末期),但不能完全排除其跨越奥陶-志留系界线的可能性。这与早前的认识(即认为这套碳酸盐沉积属于赫南特早-中期的观音桥组的范畴)有显著的不同。鉴于其特殊的岩性、化石、地理分布、时代,以石阡县城以北坉坪作为标准地点,将该套碳酸盐岩作为一个新的岩石地层单元,名之为石阡组。同时,依据新的时代意见,该区域的奥陶-志留纪过渡期的沉积序列反映了全球冰期事件所引起的海平面变化。 
      华南晚奥陶世赫南特晚期碳酸盐岩沉积及壳相化石的确认完善了区域内奥陶-志留纪过渡期碳酸盐岩沉积序列,这将有助于增进壳相化石类群如何在该时段更替的了解,亦有利于实现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低纬度地区与华南“金钉子”地区的精确对比,进而为正确评估在全球范围内该时段一系列生物事件提供精确的地层对比框架。 
      相关成果已于近期在国际地学核心期刊Newsletters on Stratigraphy上发表。 
    论文相关信息:Wang Guangxu, Zhan Renbin, Percival Ian G., Huang Bing, Li Yue, Wu Rongchang. 2015. Late Hirnantian (latest Ordovician) carbonate rocks and shelly fossils in Shiqian, northeastern Guizhou, Southwest China. Newsletters on Stratigraphy, 48(3): 241-252. (DOI: 10.1127/nos/2015/0062)
    31
    2015-07
  • 瑞典中部早、中奥陶世地层的碳同位素地层研究取得新进展
      奥陶纪是显生宙以来生物宏演化的关键时期之一。该时期,海洋生物多样性急剧增加、生态系统更为复杂,即为“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同时,本次生物辐射事件伴随着较强烈的古环境变化,碳循环出现多次较强烈的扰动。迄今为止,在奥陶纪共识别出7次显著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即MDICE、GICE、HICE、Kope, Fairview、Waynesville和Whitewater等。这些同位素漂移事件多数记录于晚奥陶世,仅有MDICE记录于中奥陶世晚期(达瑞威尔中期)。近期,有学者提出在早、中奥陶世也出现了多次碳同位素的漂移事件,并分别命名为COTICE、TSICE、LSICE、LTNICE、BFICE、BDNICE和LDNICE等。然而,这些漂移事件尚需更多的研究工作去证伪。 
      为更好地了解早、中奥陶世地层的碳同位素漂移事件,南京古生物所吴荣昌博士与来自瑞典伦德大学的Mikael Calner教授、德国埃朗根大学的Oliver Lehnert博士等国际同行合作,在瑞典中部J?mtland省奥陶纪地层进行高精度的碳同位素取样,对该地区早、中奥陶世地层的碳同位素地层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显示,两次较显著的正漂事件具有全球对比潜力。一次记录于早奥陶世晚期,即弗洛期中、晚期(相当于牙形刺Oepikodus evae带);本次漂移虽然幅度较小、但在波罗的、前科迪勒拉以及北美地区均有表现。另外一次漂移记录于中奥陶世晚期(达瑞威尔中期),即为MDICE。MDICE在华南、波罗的、前科迪勒拉、北美等地均有记录,本研究进一步确立了MDICE用于全球地层对比的可靠性。然而,这些碳同位素漂移事件所隐含的地球生物学意义及其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之间的关系尚待深入研究。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Palaeoworld上。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资助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Wu, R.C., Calner, M., Lehnert, O., Perterffy, O. & Joachimski, M.M., 2015. Lower–Middle Ordovician 13C chemostratigraphy of western Baltica (J?mtland, Sweden). Palaeoworld 24(1-2), 110–122. 
    31
    2015-07
  • 三叠系底界指示化石H. parvus在中国西南地区可能出现更早
      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GSSP,“金钉子”)确立在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以牙形类化石Hindeodus parvus在煤山D剖面的首现为标准。然而,随着近些年来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精度化学地层的广泛应用,对如何理解业已建立的全球界线层型及其对比提出了新的要求。 
      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无机碳同位素曲线的最大负偏位于H. parvus的首现层位之下约20cm处,这一最大负偏被认为指示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开始,在其它剖面也常常被作为二叠-三叠系界线的辅助标准。然而,南京古生物所沈树忠研究员、袁东勋博士等通过对重庆北碚代家沟剖面高分辨率的牙形类生物地层学和高精度的无机碳同位素地层学的对比研究发现,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的无机碳同位素最大负偏在西南地区多条二叠-三叠系剖面出现于H. parvus首现层位之上。这一结果表明三叠系底的标准化石H. parvus的首现与无机碳同位素的最大负偏在各个剖面上的相对位置并不一致,H. parvus的首现很可能是穿时的,而且在煤山金钉子剖面出现相对较晚。这项研究不但再次证明化石记录不完整性的普遍性,而且对于如何理解和应用业已建立的界线层型剖面(GSSP,金钉子)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上。 
      论文相关信息: Yuan Dong-xun, Chen Jun, Zhang Yi-chun, Zheng Quan-feng, Shen Shu-zhong*, 2015. Changhsingian conodont succession and the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event at the Daijiagou section in Chongqing, Southwest China.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105: 234-251. DOI: 10.1016/j.jseaes.2015.04.002. 
    30
    2015-07
  • 二叠纪末海、陆相生物大灭绝一致
      二叠纪末发生了地质历史时期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地质记录表明在这一大灭绝的层位有明显的碳同位素变化、温度升高、海洋酸化等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从而表明当时地球大气和海洋等均发生了明显的环境恶化,因此,这些环境变化理应在海陆相沉积中均有表现。然而,长期以来有关海陆生物大灭绝是否同时发生存在重大分歧,这一问题还影响认识陆相地层中二叠-三叠系界线的位置以及我国南方长期以来存在争论的卡以头组的归属问题。
         南京古生物所晚古生代团队成员张华副研究员等最近通过对华南地区一系列陆相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的有机碳同位素、陆相化石的地层分布、沉积岩相的变化以及岩性的颜色等进行综合研究以后,认为我国华南地区陆地与海洋生物大灭绝同时发生,华南地区二叠-三叠系过渡相的卡以头组就记录了陆相生物大灭绝的全过程,主要表现在卡以头组中大量植物化石的消失、植被和土壤系统的快速崩溃、有机碳同位素的大规模负漂和气候的快速干旱化等。
         相关研究近期在国际地学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在线发表。     
      相关论文信息:Zhang, H., Cao, C.Q., Liu, X.L., Mu, L., Zheng, Q.F., Liu, F., Xiang, L., Liu, L.J., and Shen, S.Z., 2015. The terrestrial end-Permian mass extinction in South China: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http://dx.doi.org/10.1016/j.palaeo.2015.07.002
    24
    2015-07
  • 南京古生物所通过中英合作在距今6亿年前后海洋氧化与生物协同演化研究方面获系列新进展
      地球生命在大约距今38亿年前就已经出现,但为什么复杂多细胞真核生物直到距今6亿年前后才开始在地球上繁盛,而更加高级复杂的动物直到距今5.4亿年前寒武纪早期才开始快速大辐射(“寒武纪大爆发”)呢?这是自达尔文进化论问世以来一直困扰科学界的重大难题之一,也是近20余年来演化生物学和地球科学共同关注的重要科学前沿领域之一。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有学者就提出大气和海洋氧气含量的增加可能是寒武纪大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复杂的多细胞真核生物需要足够的氧气进行生命代谢过程,而动物生存需要大气氧的含量最低估计也要达到现代大气氧含量(PAL)的5%-10%。因而,揭示距今6亿年前后地球大气氧气含量的增加过程和海洋的氧化水平成为当前地球科学界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学界一般认为,地球历史上有2次明显的大气氧增加过程。有证据表明,早期地球是极端缺氧的,直到约距今25-22亿年前的早元古代早期,地球发生了第一次快速增氧事件(GOE-1)。据估算,这次氧化事件造成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从小于现今大气氧含量的10-3-10-5水平达到了1%,导致真核生物在地球上首次出现。但在随后长达十几亿年的中、新元古代时期,大气氧含量并没有增加,甚至还低于早元古代早期,海洋除表层海水以外均处于缺氧状态,并在全球浅海陆架地区广泛存在有毒的硫化海水,从而阻碍了真核生物的演化。直到距今6亿年前后,地球发生第二次大氧化事件(NOE-2),大气中的氧含量从1% PAL增加到60% PAL以上,可能是导致多细胞真核生物在这个时期发生快速演化的关键因素。然而,到目前为止,由于研究方法和材料的限制,关于地球第二次大氧化事件的具体增氧过程和海洋不同深度海水氧化水平的认识缺乏具体的科学论证。为此,这方面的研究成为朱茂炎研究员主持的973项目“从雪球事件到寒武纪大爆发:距今6亿年前后生物与环境演变”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近期,该973项目通过中英合作在距今6亿年前后海洋氧化与生物协同演化过程研究方面获得系列新进展。研究表明,早中元古代(18亿—10亿年前)全球浅海陆架地区广泛存在的有毒硫化海水在新元古代早期(10亿—8亿年前)已经消失,新元古代中期大冰期(雪球事件,7.2亿—6.3亿年前)之后全球海洋氧化程度快速增加,至寒武纪早期(5.2亿年前)海洋的氧化水平达到现代海洋的水平。这种海洋氧化过程与距今6亿年前后包括动物在内的真核多细胞生物演化过程在时间上高度吻合,为揭示发生在该时期生物快速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之谜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同时,他们还提出和论证了该时期生物协同演化新的假说,认为动物及其生物扰动作用的出现是地球—生命系统在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因素,并标志了现代地球—生命系统的出现。相关成果分别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和Nature Communication 等杂志上。 
      该系列研究进展获得了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中国科学院等资助。     
      相关论文链接:     
      Guilbaud, R., Poulton, S. W., Butterfield, N. J., Zhu, M., Shields-Zhou, G. A., 2015. A global transition to ferruginous conditions in the early Neoproterozoic ocean. Nature Geoscience, 8:466-470. DOI: 10.1038/NGEO2434
      Chen, X., Ling, H.-F., Vance, D., Shields-Zhou, G., Zhu, M., Poulton, S.W., Och, L.M., Jiang, S.-Y., Li, D., Cremonese, L., Archer, C., 2015. Rise to modern levels of ocean oxygenation coincided with the Cambrian radiation of anim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6:7142. DIO: 10.1038/ncomms8142 
      Boyle, R. A., Dahl, T.W., Dale, A.W., Shields-Zhou, G., Zhu, M., Brasier, M. D., Canfield, D. E., Lenton, T. M., 2014. Stabilization of the coupled oxygen and phosphorus cycles by the evolution of bioturbation. Nature Geoscience, 7:671-676. DOI: 10.1038/NGEO2213
    21
    2015-07
  • 元古代微体真核生物化石形态功能学及生物地层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新元古代大冰期前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是研究真核生物起源和早期真核生物的重要材料,它们也为该时期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地层学依据。最近,南京古生物所袁训来研究员领导的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对我国山西永济古-中元古代汝阳群和华北地台新元古代沟后组中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系列新进展。 
      团队成员南京古生物所庞科博士和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唐卿等人,在我国山西永济古-中元古代汝阳群的页岩中报道了3种新发现的微体化石。综合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汝阳群中已知最可靠、最古老的真核生物化石之一Valeria lophostriata进行了微细结构的观察。首次利用生物力学分析的方法对这一微体化石进行了形态功能学研究。V. lophostriata的形态可以恢复成一个球形的膜壳,在膜壳的两个半球上分布着像纬线一样的同心状纹饰。这些纹饰的形成可以用Belousov-Zhabotinsky反应模型或者Turing反应-扩散模型来解释。本研究利用“薄壁球形压力容器”模型对V. lophostriata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发现这些同心状纹饰作用是引导膜壳以中裂的方式进行脱囊开口。这是一种生物编程的过程,使得V. lophostriata能够在固定的位置开裂以释放原生质体。该研究为探讨早期单细胞真核生物的功能形态和生活周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同时也为微体化石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我们不仅要关注化石的形态和种类的多样性,而且要更深入地研究它们的形态功能。 
      此外,唐卿、庞科等人利用改进的疑源类分析方法,在我国淮北地区新元古代沟后组页岩中发现了大量保存精美的有机质壁微体化石,其中包括一个新种Dictyosphaera tacita n. sp.和多种形态复杂的微体真核生物化石。虽然前人的研究普遍认为在沟后组及其上覆寒武纪早期的猴家山组之间存在着沉积间断,但是由于缺乏可信的精确定年数据,沟后组的沉积时代一直以来存在着比较大的争议,认为沟后组有可能是寒武纪、成冰纪-埃迪卡拉纪(~720 Ma至~540 Ma)或者拉伸纪(1000 Ma至~720 Ma)的沉积地层,因而对于这一沉积间断持续的时间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本次研究在沟后组中发现了带刺疑源类Trachyhystrichosphaera aimika,该类化石仅出现在大冰期之前的新元古代早期地层中,是新元古代早期拉伸纪(Tonian,1000 Ma至~720 Ma)的标志性化石。此外,与T. aimika同时产出的其他真核生物微体化石,例如Valeria与Dictyosphaera等,也都仅出现在新元古代大冰期之前的地层中。因此,本研究认为,沟后组的沉积时代应该属于大冰期之前新元古代早期的拉伸纪(Tonian),表明沟后组与寒武系猴家山组之间存在着近2亿年的沉积间断。该研究为揭示新元古代大冰期前真核生物的多样性、以及论证徐淮地区前寒武纪地层时代提供了可靠的化石材料。     
      相关成果近期分别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远古世界》(Palaeoworld) 和《前寒武研究》(Precambrian Research)上。相关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和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联合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 
      Pang, K., Tang, Q., Yuan, X., Wan, B., Xiao, S. A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early eukaryotic fossil Valeria and new occurrence of organic-walled microfossils from the Paleo-Mesoproterozoic Ruyang Group. Palaeoworld, 2015. DOI:10.1016/j.palwor.2015.04.002. 
      Tang, Q., Pang, K., Yuan, X., Wan, B., Xiao, S. Organic-walled microfossils from the Tonian Gouhou Formation, Huaibei region, North China Craton, and their biostratigraphic implications. Precambrian Research, 2015, 266: 296–318. 
    26
    2015-06
  • 埃迪卡拉纪管状化石研究揭示早期动物多样化的形态对称性
      Sinotubulites是埃迪卡拉纪晚期的一类直管状化石。它最早发现和命名于我国湖北三峡地区,后来在美国、墨西哥相继被发现,最近在西班牙也发现了该类化石。越来越多的化石产地表明该类化石具有广泛的古地理分布。因此,它能为埃迪卡拉系的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成为继新元古代末期最早骨骼生物Cloudina之外的又一类重要标准化石。 
      以前报道的Sinotubulites化石,由于保存相对较差,难以对其完整的管体形态和属种多样性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我国上扬子区陕西宁强境内的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地层中保存了大量精度很高的Sinotubulites化石,为复原它们的形态特征以及形态类型的多样性提供了直接证据。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博士后、西北大学副教授蔡耀平等人对华南埃迪卡拉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地层中的Sinotubulites化石材料开展了详细的系统古生物学研究。该项研究以陕南地区的化石标本为主,同时结合湖北三峡地区的化石材料,对前人在全世界范围内报道和描述的所有Sinotubulites化石的分类做了重新评估和厘定。根据新的化石材料,本研究描述了陕南地区发现的3个新种: S. triangularis n. sp.、S. pentacarinalis n. sp.、S. hexagonus n. sp.。这三个新种分别展示出三辐射、五辐射、六辐射的管体对称结构。这些发现丰富了我们对这类重要潜在标准化石的形态多样性的认识,同时对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动物体型的对称性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相关成果于近期发表于国际地学知名期刊《前寒武纪研究》(Precambrian Research)。
      论文相关信息:Cai, Y., Xiao, S., Hua, H., Yuan, X., 2015. New material of the biomineralizing tubular fossil Sinotubulites from the late Ediacaran Dengying Formation, South China. Precambrian Research, 261(C), 12-24. 
    20
    2015-06
  • 早期真蕨类植物叶子演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泥盆纪是陆生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类型显著增加的地质时期,陆生植物中除被子植物以外的所有类群在泥盆纪都已经出现。真叶植物(euphyllophyte),是广义蕨类、前裸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所组成的类群,在晚泥盆世已经非常丰富,并已经演化出了片状的叶子。然而,对于早期真蕨类植物,其羽片与大型叶之间的演化途径仍有诸多未解之谜。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徐洪河研究员与北京大学王德明教授、薛进庄副教授、研究生刘乐以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王祺副研究员等人,对产自我国江苏、安徽等地晚泥盆世五通组地层中的一种新型早期真蕨类植物化石进行了综合研究,报道了一种新的早期真蕨类植物,并将其命名为“守刚蕨”(Shougangia)。守刚蕨具有单侧着生的不定根,主枝上螺旋着生有次级枝,第三级枝交互或亚对生,枝系末端具有片状、多裂而且多脉的羽片,繁殖器官非常复杂,多次分叉,在末端着生有大量孢子囊。守刚蕨的这些性状特征对于研究大型叶的演化具有一定的意义。该研究显示,早期真蕨类植物与其他多种类型的真叶植物在晚泥盆世分别独立演化出了大型叶,这可能与当时的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另外,在大型叶营养器官演化的过程中,植物的繁殖器官也趋于复杂化。 
      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国际植物学期刊《植物学年鉴》(Annals of Botany)。 
        论文相关信息:Wang D-M*, Xu H-H*, Xue J-Z, Wang Q, Liu L, 2015. Leaf evolution in early-diverging ferns: insights from a new fern-like plant from the Late Devonian of China. Annals of Botany, 115: 1133-1148. doi:10.1093/aob/mcv049  
    22
    2015-05
  • 竹叶状灰岩震积岩研究取得新进展
      竹叶状灰岩广泛发育于寒武-奥陶系地层中,它们多被解释为风暴流侵蚀改造已固结灰岩而成(图1a,b)。但很多竹叶状灰岩的砾屑多呈竖直状排列,岩层厚度横向变化较大、渐变为正常沉积层理或其它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图1c,d),这一特征很难用风暴流侵蚀改造来简单解释,从而提出了很多竹叶状灰岩是在成岩过程早期由软沉积变形而成的模式。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解释,如Van Loon等提出这些竹叶状灰岩是由海底“喷泉”式泄水过程形成,并认为这些“喷泉”的源泉来自于灰岩砾屑层之下。 
      最近,南京古生物所陈吉涛博士对竹叶状灰岩成因进行了概述,并对Van Loon等的成果进行了评述论证,认为泄水过程并非源于灰岩砾屑层之下沉积物的液化作用,而来源于条带灰岩层中的含粘土矿物沉积物的液化/流化作用。 
      此外,陈吉涛博士还受邀作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合作研究了美国科罗拉多州西部洛矶山脉寒武系发育的独特的软沉积变形构造(图2、3),这些岩块大小为几厘米至一米多不等,通过详细研究发现,这些不规则岩块与小型同生逆冲断层及滑坡壁密切共生,从而提出它们是同生滑塌与逆冲断层的伴生物,认为这些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是由地震引发的(图4)。根据这些不规则岩块的形态、尺寸及其共生的逆冲断层倾角等参数,估算了古地震级别为>6.3级,这是目前发现的前第四纪洛矶山脉唯一一次由沉积地层记录的古地震事件。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及国际沉积学刊物Sedimentology上。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 
      1. Chen, J., 2015. Origin of the Furongian limestone breccias in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8, 770–775.
      2. Myrow, P.M.*, Chen, J.*, 2015. Estimates of large magnitude Late Cambrian earthquakes from seismogenic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Central Rocky Mountains. Sedimentology 62, 621–644. 
    09
    2015-05
  • 华南地区早石炭世杜内期碳、氮同位素记录研究取得新进展
      早石炭世是泥盆纪温室气候向石炭-二叠纪冰室气候转变的关键地质历史时期。石炭-二叠纪冰期可能开始于杜内中期,其伴随冰川沉积,海平面降低和碳、氧、氮、锶同位素正向偏移。目前,关于杜内中期碳、氮循环过程与该期海洋环境变化关系的认识仍不清楚。 
      为深入研究这一关键转折期碳、氮循环过程和海洋环境变化,南京古生物所要乐博士研究生等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单位合作,对我国华南地区不同沉积相区的两条杜内阶剖面(湖南新邵马栏边和广西南宁隆安)的无机碳和有机氮同位素记录进行了高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杜内中期Siphonodella isosticha带,全球发生无机碳同位素显著正向偏移事件(TICE event),并与该期冰川记录相对应,其可能由于海洋循环改变导致有机质大量埋葬所致。杜内中期有机氮同位素也存在显著正向偏移并与TICE 事件对应,反映其可能与海洋循环改变导致上涌流加强和初始生产力提高,从而导致海水反硝化作用加强有关。之后氮同位素稳定在较高值或持续升高的原因,可能与海平面持续下降导致反硝化作用从大陆架沉积物向陆架边缘缺氧带转变有关。杜内中期TICE 事件代表了晚古生代冰期的开始。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著名地学学术刊物《化学地质》(Chemical Geology)。本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部基础性项目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Yao, L., Qie W.K., Luo, G.M., Liu, J.S., Algeo, T.G., Bai, X., Yang, B., Wang, X.D., 2015. The TICE event: Perturbation of carbon-nitrogen cycles during the mid-Tournaisian (Early Carboniferous) greenhouse-icehouse transition. Chemical Geology, 401: 1-14. 
    07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