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 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1月12日,江苏省副省长胡广杰、南京市代市长夏心旻一行调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参观了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和所史馆,听取了研究所相关工作进展报告。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陪同调研。南京古生物所领导班子接待了胡广杰一行。 
      调研中,胡广杰赞扬了南京古生物所在地层古生物学基础研究、科学传播、对国家能源资源勘探等方面做出的贡献。他指出,南京古生物所长期以来为地质资源勘探特别是“三桶油”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国家队”的作用。他希望研究所广大职工能够继续传承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不忘建所初心,持续服务国家需求,勇攀科学高峰。 
      江苏省科技厅、发改委、财政厅、南京市科技局等主要负责领导陪同调研。 
    28
    2022-02
  • 南京古生物所多位青年科技人才获院青促会支持

      近日,据中国科学院人事局相关通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史恭乐、殷宗军两位研究员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青促会)优秀会员,李莎、要乐、周卫明三位副研究员入选2022年度院青促会会员。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成立于2011年,旨在进一步加强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造就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青促会会员资助期为4年,对表现突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质、具有团队组织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发挥了会员作用的可评为优秀会员,由院提供专项经费支持,资助其加速成长为学术技术领军人才。 
      截止目前,南京古生物所已有23名青年科技人才先后入选青促会:王博(2011)、徐洪河(2013)、赵方臣(2014)、刘锋(2015)、张以春(2016)、张华侨(2016)、史恭乐(2017)、殷宗军(2017)、王伟(女)(2018)、郄文昆(2018)、蔡晨阳(2018)、吴荣昌(2019)、王亚琼(2019)、李启剑(2019)、王光旭(2020)、万明礼(2020)、季承(2020)、梁艳(2021)、庞科(2021)、卢建峰(2021)、李莎(2022)、要乐(2022)、周卫明(2022)。 
    28
    2022-02
  • 南京古生物所机关一支部走进南京市档案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南京是一座红色之城,拥有大量珍贵的红色档案。2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机关一支部11位党员走进南京市档案馆开展了“传承革命精神,牢记初心使命”主题党日活动。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建成作为支部普通党员参加活动。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党员们首先来到档案馆大厅内的南京红色档案展。展厅以时间为线索,主要分为“初心如磐”“中流砥柱”“黎明破晓”“激情岁月”“圆梦小康”5个部分。每一张老照片、每一件老物件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真实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英模群体坚定理想信念,对党无限忠诚,顽强战斗的作风和崇高的精神风范。参观过程中,党员们随着时间线身临其境地追忆着中国共产党在南京的探索足迹。 
      随后,在南京市档案馆副巡视员张军的带领下,党员们又来到特藏库。这里既有最早的清道光二年(1822年)的地契,又有2015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部分南京大屠杀档案;既有珍贵的纸质档案,又有特色的实物档案。其中还包括:中山陵档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档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案、民国时期南京户籍卡档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档案、南京民族工商业档案等。档案是历史的见证者,透过一张张历史档案和照片,大家认真回顾了那段枪林弹雨中的红色历程,深切感受到祖国今天的和平环境和繁荣富强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攻坚克难的拼搏精神,立足自身工作岗位,顽强拼搏,把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化作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动力。 
    28
    2022-02
  • 朱茂炎等论文入选《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度热点论文

      日前,2021年度《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热点论文”和“最佳论文”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等撰写的《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Cambrian integrative stratigraphy and timescale of China”文章获评“热点论文”二等奖。 
      本次评选遵循科学计量指标定量评价与同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热点论文和最佳论文评选办法”,评选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度“最佳论文”和“热点论文”各10篇。评选范围分别为2019~2020年和2016~2018年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的文章。 
      《中国科学》系列刊物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50年,是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之一。历经70年的发展,《中国科学》由1辑发展成包括《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在内的17辑,记载了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在报道科研成果,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促进科研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1430-017-9291-0 
    24
    2022-02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2022年重点工作部署动员会

      2月15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2022年重点工作部署动员会。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所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及各部门负责人等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主持。 
      詹仁斌首先在会议上深入解读了1月20日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所作的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强调,面对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和中科院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面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担的新使命新任务,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在前期“定位”“定标”基础上,以“定事”为重点,明确改革创新发展新任务、新举措;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从加强科技创新协同性、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提升科研院所治理能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面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深化改革、稳中求进,努力实现体系化重构、系统化重塑、整体性变革,进一步强化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作用。报告指出,2022年中科院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工作落实,以“强基础、抓攻关、聚人才、促改革”为重点,着力强化使命驱动的建制化基础研究,着力抓好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着力培养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着力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在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一批重大成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会上,南京古生物所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以及各部门负责人依次汇报了2022年的部门重点工作计划以及下一阶段目标。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建成就科研诚信和“巡视回头看”等工作进行了专题发言,副所长王军就重大项目争取和研究生培养等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部门要站在研究所的高度积极配合做好全年重点工作。 
      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发言指出,新的一年里,要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研究所凝聚力。要广泛开展深入调研和谈心谈话,优化政策环境,充分调动干部职工服务国家需求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强所党委与各民主党派的联系,做好项目聘用人员的管理和组织建设。要主动参与谋划重大事项,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十四五”规划等重点工作。要积极关注人才培养和引进,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加强支部建设,提升支部组织力、战斗力。 
      詹仁斌在会上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2022年对于南京古生物所是极为重要的一年,面临着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等重要任务。各部门要围绕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优秀人才培养与引进、重大任务争取和重大原创成果产出等四个方面做好2022年重点工作。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对研究所工作的全面领导,各党支部及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全所广大职工学生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研究所可持续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 
    17
    2022-02
  •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虎年春节举办丰富多彩科普活动

      2022年春节恰逢中国农历虎年,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围绕“虎年大吉”主题,从2月1日(大年初一)到2月10日,组织开展了虎年主题系列公益科普活动。通过“虎年说虎”使观众了解了虎的前世今生和演化奥秘,在“卧虎藏龙”之地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体验打卡“龙腾虎跃”和“虎虎生威”的乐趣。 
      期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办了与“剑齿虎”有关的珍稀化石专题展览,首次对公众展示一件研究所收藏的“巴氏剑齿虎”头骨化石,结合14块展板,系统介绍了剑齿虎家族的分类、分布、演化和绝灭等科学知识。为了配合剑齿虎头骨化石的展出,博物馆联合上海自然博物馆,在3D电影厅每日两次免费播映“剑齿王朝”古生物科普影片,使观众更生动直观地了解了600万年前,巴氏剑齿虎兄弟在当时中国甘肃和政大草原上繁衍生活的科学故事。此外,春节期间古生物博物馆的达尔文实验站化石修复活动、古生物公益专业讲解、科学咖啡厅和文创商店等,均有与虎和龙有关的品鉴和体验等活动,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开馆期间,博物馆全体员工和志愿者克服春节低温雨雪天气、就餐不便等困难和影响,坚守岗位、热情服务,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定时除雪保洁及安全消杀等举措,保证了博物馆开馆运行安全平稳有序。据统计,春节期间开馆10天,博物馆共接待入馆参观观众14250人,其中有超过660人次参加了博物馆的系列公益科普活动。 
      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对虎年春节期间的各类科普体验活动内容做了全面推送。人民日报、新华社、扬子晚报、南京电视台以及南京新闻综合广播等媒体就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虎年春节系列活动进行了报道。 
    17
    2022-02
  • 南京古生物所展览入选“典赞·2021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

      2022年2月14日,“典赞·2021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CCTV-10科教频道播出。盛典以“赓续百年初心,践行科普使命”为主题,揭晓了2021年度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并授予神舟十三号3位飞行乘组航天员为科普中国最高荣誉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演变中的地球,进化中的生命》科普展览入选“典赞·2021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 
      《演变中的地球,进化中的生命》科普展览是入选作品中仅有的两个科普展览之一。该展览共包括20多个展厅和展区,以全新的科学内容、新颖的展陈设计、精美的化石标本、完善的科普服务,通过丰富多彩的亿万年化石,讲述波澜壮阔的地球演化历程和生命起源的奥秘。馆内精品化石丰富,尤以瓮安生物群、澄江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和琥珀生物群等化石最为珍稀,充分展示世界级化石珍品的精美绝伦。除了震惊世界的诸如寒武纪大爆发等化石宝库外,还展示了古生物化石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弘扬了合理利用地球资源、践行低碳和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 
      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支持下,南京古生物所完成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展陈升级提升改造,于2021年免门票对社会公众开放。依靠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世界级的研究成果,古生物博物馆发挥高水平科研专家的优势,深入挖掘化石标本的科学内涵,讲好地球演变和生命进化的精彩故事,为深入推动古生物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再创新的辉煌做出新贡献。 
      “科技强国,科普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于2015年创办的全新品牌,是由中国科协主办的一项评选年度科普典型的盛事,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七届,旨在为公众提供科学、权威、有趣、有用的科普内容,发展至今,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科普品牌。 
      “典赞2021·科普中国”特别节目由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由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支持。此次活动累计收到包括相关部委、央企、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等144家单位推荐申报的1344项参评项目,推选数量再创新高。 
      [video:《演变中的地球,进化中的生命》科普展览]
      
    15
    2022-02
  • 南京古生物所2022年新春贺词

      岁序更替,华章又新。值此2022壬寅虎年新春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导班子,向全所各类职工、研究生,以及关心和支持南京古生物所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海内外朋友们,致以新春的祝福! 
      回首2021年,意义非凡。这一年,南京古生物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全面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研究所党政同心,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2021年,南京古生物所贯彻落实“基础研究十条”实施方案,认真谋划研究所“十四五”规划,积极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作为全院32家研究所之一,入选“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专项试点。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南京古生物所对外争取科研项目42项,发表科研论文455篇,其中Nature Index期刊论文19篇(含Nature 1篇)。出版专著编著15本,译著4本,获发明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三项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一项成果获评第六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奖。 
      在生物演化与环境前沿研究方面:为地球关键转折期——埃迪卡拉纪生物演化研究提供了高精度时间框架;系统恢复了3亿年前的内蒙古“植物庞贝城”成煤森林景观;对二叠纪末火山喷发与生物大灭绝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揭示被子植物的祖先类群在约2.5亿年前就已出现;发现世界四大琥珀生物群之一的“漳浦生物群”,等等。 
      在建制化体系化基础研究方面:出版《中国各纪地层及标准化石图集》共6册、《地层“金钉子”:地球演化历史的关键节点》、《中国各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等系列立典性图书、专辑,为全球和中国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重要标准。 
      在服务国民经济方面:出版《中国扬子区奥陶纪末至志留纪初含页岩气地层》,对华南页岩气主产地层进行全面梳理;先后与三大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研究院签订横向科研项目7个,就相关资源地层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系列攻关;实验技术和大数据支撑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增国家杰出青年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1人、院青促会优秀会员2人。年内从美、英、港等全职引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 
      科学传播工作取得新突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自2021年元旦开始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年接待参观超过19.3万人次,深受公众和媒体好评。年内举办“第九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等系列科普活动,出版《化石密语》等17部科普图书,不断提升主办期刊杂志水平。获得包括“典赞·2021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在内的全国性荣誉7项。 
      2021年,我们隆重庆祝了南京古生物所建所七十周年,成功主办“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建成并开放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凝练了4代南古人用实干铸就的南古精神:“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进一步增强了南古人的凝聚力。 
      展望2022年,时不我待。新的一年里,南京古生物所将牢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再接再厉,踔厉奋发,展现新担当、力争新作为,为研究所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祝大家虎年大吉大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詹仁斌 所长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022年2月10日
    10
    2022-02
  • 南京古生物所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最是情暖岁寒时,真情关怀暖人心。1月25日-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重病号以及生活困难的党员干部职工等,给他们送去节日的温暖和关怀。 
      走访慰问中,班子成员和他们聊家常、问冷暖,详细了解身体和生活状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新春祝福。 
      春节前走访慰问是南京古生物所的一贯传统,此次走访人数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让更多的党员干部职工感受到了党政班子的关心和关爱。
    31
    2022-01
  • 南京古生物所开展“迎新春 送温暖”座谈会

      2022年1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人事教育处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组织开展了“迎新春 送温暖”座谈会。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军,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留宁过年的研究生和外籍特别研究助理出席会议。 
      寒冬瑟瑟送温情,情意浓浓暖人心。座谈会上,王军与参会的研究生和特别研究助理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了大家的假日安排和计划,倾听了大家的心声,同时也代表研究所向大家送去新春的祝福和希望。 
      随后,参会人员纷纷发言,表示假期会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合理规划科研、学习和生活,在新的一年继续认真学习、刻苦专研、克服困难、争创佳绩,为研究所的高质量发展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座谈会前一天,人事教育处牵头走访慰问了研究生公寓的学生们,并给他们送上了春节慰问品,让假期不回家的学生们也能度过一个有温度的春节。 
    31
    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