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南京早侏罗世地层发现迄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南京花”
      12月18日,英国综合性学术期刊eLife上发表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鑫、副研究员傅强领导的中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三国学者组成团队的新发现——距今1.74亿年前绽放于侏罗纪早期的“南京花”。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花朵化石,将被子植物可信的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约5000万年。
      花,让世界变得多彩。开花植物,又被称为被子植物,是目前植物界里最为多样化的植物类群。世界范围内的现生被子植物约30万种,占植物界种类总数的绝大多数。以被子植物为主要代表的绿色植物,每年向地球提供几百亿吨宝贵的氧气。谷类、豆类、瓜果等人类及动物的大部分食物,多来源于被子植物;在造纸、纺织、医药等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以被子植物作为原材料的物品,不胜枚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被子植物的存在与人类的生活是如此地密切,但是长期以来人类对被子植物的起源以及早期演化史的认知,却知之甚少。古生物学界也长期认为,被子植物直到白垩纪(1.45亿至0.66亿年前)才真正出现。
      此次发现的花朵化石,被起名为“南京花”,因为其发现地位于中国南京。经过长期的野外考察,2016年初,傅强在南京东郊的一处早侏罗世地层(地质学上称南象山组)中,发现了第一批“南京花”,之后,科研人员在此处陆续发现了“南京花”的标本有近300个。
      这些化石现在保存于南京古生物所。标本非常丰富,其中一块化石标本上,分布着七八十朵“南京花”。用肉眼来看,这些凹凸的黑点形态上很像“梅花”。单朵“南京花”的平均直径10毫米左右,多有4片或5片花瓣。显微镜下看来,“南京花”具有花萼、花瓣、雌蕊,有明显的杯托、下位子房上位花、树状的花柱。 
      大量保存的“南京花”化石状态各异、数量繁多。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确认南京花中的种子/胚珠确实是被完全包裹着的,这满足了被子植物的判断标准。 
      仔细观察,有些‘南京花’被平压保存,这样从上方,便可以看清花瓣的形状和个数;有些‘南京花’侧压在化石中,这样可以从侧面来研究花朵内部结构。通过解剖部分标本,我们发现‘南京花’的子房壁将种子与外界完全隔绝,这满足了被子植物判断标准。eLife 杂志评述认为这是“已知最古老的‘真正’的花(the oldest known record of a ‘true’ flower)”。
      南京花的发现,将主流观点认为的被子植物的最早化石记录向前推进了约5000万年,使得目前流行的被子植物演化理论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同时,研究还表明,雌蕊的基本单位(心皮)是由长胚珠的枝在被叶包裹后形成的,这也对植物学界广为流传的“心皮是由叶演化而来”的结论提出了挑战。
      此项研究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Qiang Fu, Jose Bienvenido Diez, Mike Pole, Manuel Garc?′a A′ vila, Zhong-Jian Liu, Hang Chu, Yemao Hou, Pengfei Yin, Guo-Qiang Zhang, Kaihe Du, Xin Wang, An unexpected noncarpellate epigynous flower from the Jurassic of China, eLife, 2018; 7:e38827. DOI: https://doi.org/10.7554/eLife.38827
      eLife配发的评论文章:David Winship Taylor, Hongqi Li, Paleobotany: Did flowering plants exist in the Jurassic period? eLife 2018;7:e43421 DOI: 10.7554/eLife.43421 
    20
    2018-12
  • 化石沟鞭藻指示华北油田古近纪晚期古环境
      中国东部白垩纪晚期至古近纪,发育了大量内陆含盐盆地,其中许多都是中国东部的主力油田,这些内陆含盐盆地的石盐层形成了很好的油气盖层。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些盆地属于内陆咸化盐湖或是否受到海侵影响一直存在争议。 
      华北油田束鹿凹陷古近纪地层沙河街组发育一套巨厚的蒸发岩沉积,其中地层上下也含有泥岩夹层。在沙河街组一段地层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程金辉、孟凡巍副研究员与中国地质科学院赵艳军博士合作,从中发现了许多保存精美的沟鞭藻化石。石盐沉积和沟鞭藻化石组合指示当时的古环境为非海相的盐湖沉积。该发现不仅指示了该地区古近纪晚期的古环境,也将有助于石油系统对该套含盐地层中的烃源岩进行评价。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科联IGCP 632等共同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Cheng, J., Zhao, Y. & Meng, F. 2018. Paleogene organic-walled dinoflagellate cysts in the Shulu Sag, Hebei Province, China. Carbonates and Evaporites. 
    20
    2018-12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党委和纪委
      12月1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召开全所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分党组书记朱怀诚、南京分院组织人事教育处兼党建监察处处长张俊华应邀出席大会。南京古生物所新近离任的所领导、所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应邀列席了大会。会议由南京古生物所所长、纪委书记詹仁斌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杨涛、纪委书记詹仁斌分别代表第十届党委和第八届纪委向大会作了工作报告。杨涛在报告中全面回顾了南京古生物所党委过去5年的主要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团结和带领全所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将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力求做到“两手抓、两促进”,不仅在党建工作上取得了新收获,而且在科技创新中实现了新突破,较好地促进了研究所中心工作的健康发展。杨涛从“坚持思想建设引领,”“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推进创新文化建设”以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回顾,并对下一届党委工作提出了建议。詹仁斌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警示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科研道德和学风建设”、“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推进廉洁从业风险防控工作”以及“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等方面汇报了纪委的工作,并结合存在的不足对新一届纪委提出了建议。 
      大会听取和审议并通过了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和纪委工作报告。在换届选举环节,全体与会党员通过了党员大会选举办法和监票人计票人名单,听取了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候选人基本情况。根据《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差额选举产生了中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第十一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王军、杨涛、曹长群、詹仁斌、蔡华伟等5人(按姓氏笔画排序)当选为新一届党委委员,李秋萍、张元动、陈孝政、盖永华、蔡华伟等5人(按姓氏笔画排序)当选为新一届纪委委员。 
      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闭幕。 
    14
    2018-12
  • 链珊瑚的生长特征及系统分类研究取得新进展
      链珊瑚为奥陶纪与志留纪较为常见的丛状复体横板珊瑚,由许多横切面呈椭圆形、圆形或其他形状的个体组成独特的链状排列,个体之间通常具管状组织。因其发育的隔壁数目可达12,且通常认为其出芽方式类似于日射珊瑚的共骨分芽,因而在1981年出版的无脊椎古生物学专论Treatise on Invertebrate Paleontology, Part F中,由链珊瑚与镣珊瑚所组成的链珊瑚亚目(Halysitina)划分于日射珊瑚目(Heliolitida)中。然而仍有珊瑚化石研究者对此分类存疑。 
      为了深入研究横板珊瑚系统分类与演化中的疑难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梁昆博士联合国外珊瑚化石专家,对15块采自爱沙尼亚特列奇期和申伍德期的链珊瑚化石标本开展了详细研究。通过形态测量学分析方法并比较已报道的链珊瑚种,鉴定出所有采集标本均为链珊瑚属的模式种Halysites catenularius。在此基础上,运用间距仅为0.05毫米的醋酸纤维素薄膜揭片技术制得约5000枚薄片,从而实现了对珊瑚生长过程的观察与复原。
      研究表明,链珊瑚属的管状组织是由母体珊瑚壁内的小突起所形成,而新的珊瑚个体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的间隙分芽以及三种方式的侧分芽所形成,这些生长特征与镣珊瑚十分相似,但显著区别于日射珊瑚普遍存在的共骨分芽及其它横板珊瑚分子的无性繁殖模式。因而链珊瑚亚目应独立于日射珊瑚目,进一步提升为链珊瑚目(Halysitida)。 
      本项研究基于连续揭片实验,通过珊瑚个体横切面面积的周期性变化开展了珊瑚的生长速度分析。研究表明链珊瑚属的年平均生长高度介于4.9与9.1毫米之间,均值为6毫米,显著高于日射珊瑚目分子的生长速度,显著低于块状复体的蜂巢类等珊瑚。同时,与现生六射珊瑚的生长速度相比较,并无明显证据表明链珊瑚存在具光合作用的共生生物。 
      该成果已经在国际古生物学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在线发表,相关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同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Liang, K., Elias, R.J., Lee, D.-J. 2018. Morphometric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of Halysites catenularius (Tabulata, Silurian, Estonia). Journal of Paleontology. https://doi.org/10.1017/jpa.2018.73 
    14
    2018-12
  • 高分辨率牙形类化石序列约束乐平统综合地层框架
      二叠-三叠系之交生物大绝灭事件和前乐平统生物大绝灭事件是地质历史时期两次重要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长期以来都是国际地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与这两次集群绝灭事件密切相关的乐平统地层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我国华南地区发育有全球最完整的乐平统地层,与其相关的3个GSSPs(俗称“金钉子”)分别建立在浙江长兴煤山D剖面和广西来宾蓬莱滩剖面,并分别采用了牙形类化石属种的首现作为界线标志。近二十年以来,牙形类化石也一直被用作全球二叠系地层划分和对比的标准化石门类,因此华南地区乐平统高分辨率牙形类生物地层的研究对建立全球乐平统综合地层框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前人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两次大绝灭和3个GSSPs所在层位,所以目前应用的二叠系乐平统综合地层框架是由多个剖面多个层段的研究成果复合而成的。随着两次集群绝灭事件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探索长尺度环境背景的变化与集群绝灭事件之间的耦合性,迫切需求高分辨率时间框架对相关地层序列的约束,而主要针对于界线层位的GSSPs研究已经很难满足这一要求,所以基于单一连续剖面的多学科数据进行多重地层学的对比研究就显的格外重要。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袁东勋博士等,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Charles Henderson教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军博士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吴怀春教授,通过对四川广元上寺剖面的长期研究,建立了单一剖面的乐平统高分辨综合地层框架,这一成果发表于地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地球科学评论》(Earth-Science Reviews)。 
      此次研究基于对上寺剖面中二叠世晚期到早三叠世早期高分辨率牙形类化石序列的识别,结合前人已发表的高精度U-Pb同位素测年、磁性地层学、旋回地层学和化学地层学等数据,用Monte Carlo和405-kyr旋回周期两种计算方法约束每个牙形类化石带和磁极性带的底界及延限,为乐平统综合地层框架提供了多重绝对时间标尺。通过讨论二叠-三叠系之交生物大绝灭事件的绝灭类型,结合最新的牙形类、菊石类和双壳类研究,更准确的限定了上寺剖面二叠-三叠系界线。 
      定量地层学研究方法之一的单元组合法,曾在二叠-三叠系之交牙形类生物地层划分中应用,并引起了煤山剖面三叠系底界定义位置是否需要改变的激烈争论,本次研究在整个乐平统应用了这一方法,建立了连续的单元组合带,并与传统化石带进行详细对比,讨论了造成两种方法存在差异的可能因素。新的综合地层框架更正了前人建立的乐平统磁性地层框架的时限,并尝试借助于磁性地层学和旋回地层学把这一新的多重地层框架应用于海、陆相地层对比研究。最后通过对牙形类化石带首现时间的约束,提供了最新的乐平统底界和长兴阶底界的绝对年龄。其中,上寺剖面长兴阶底界的绝对年龄,用旋回地层学约束结果是253.430 Ma,用Monte Carlo方法是253.68±0.07 Ma;乐平统底界的绝对年龄用旋回地层学约束结果是 259.636 Ma。 
      此项研究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论文详细信息:Yuan D.X.*, Shen S.Z., Henderson C.M., Chen J., Zhang H., Zheng Q.F., Wu H.C., 2019. Integrative timescale for the Lopingian (Late Permian): A review and update from Shangsi, South China. Earth-Science Reviews, 188: 190-209. DOI: https://doi.org/10.1016/j.earscirev.2018.11.002.
    07
    2018-12
  • 华北地台下寒武统地层首次发现托莫特壳类化石
      托莫特壳类(tommotiids)是一类离散骨片化石的统称,其壳壁由有机质和磷酸钙组成,形态多样(如塔状、帽状和鞍状等),仅见于寒武系地层,是在寒武纪动物大爆发过程中所出现的奇特造型动物。长久以来,由于没有发现完整铰合的骨片系化石,它们一直被作为一类分类不明的疑难动物化石(Problematica)。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骨片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托莫特壳类被认为与腕足动物有亲缘关系,可能属于腕足动物的干群化石,它们可为研究腕足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证据。虽然托莫特壳类化石在全球下寒武统地层中被广为发现,但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华北地台却尚无此类化石的发现报道。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潘兵与澳大利亚及瑞典的合作者在华北地台下寒武统辛集组中发现了托莫特壳类化石Paterimitra pyramidalis,这是此类化石在华北地台的首次发现。所发现的Paterimitra pyramidalis具有三种离散骨片化石(S1,S2及L),这些骨片化石的特征与之前发现于澳大利亚中南部的骨片非常一致,且产出时代也相符(寒武系第三阶至第四阶)。该发现是在澳大利亚之外首次报导Paterimitra pyramidalis,增加了该属种古地理分布范围。 
      在寒武纪早期,P.pyramidalis在位于东冈瓦纳的澳大利亚板块东海岸带的浅水环境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分布,且数量众多。鉴于其成年阶段营底栖固着生活,因而可以推断它们的幼虫应该可以在台地边缘的陆表海中扩散。此次在华北板块南缘发现P. pyramidalis,说明其幼虫可能有浮游生活的阶段,且能够跨越一定的海洋屏障。但其相对局限的古地理分布(仅限澳大利亚与华北),说明其幼虫处于浮游的阶段并不长,以至于到达不了其它地区,这也说明这两个地区在寒武纪早期可能相距较近。 
      目前,华北板块在寒武纪早期的古地理位置还处在争论当中。不同学者根据不同方法恢复出的位置可能会大相径庭,如位于冈瓦纳西缘且与相当于现今的印度东北缘毗邻、或者作为一个独立板块临近澳大利亚北部或东北部、又或者位于古太平洋中而与澳大利亚东部相隔甚远。事实上,除了此次华北发现的P. pyramidalis,许多其它与之共生的小壳化石属种也在南澳大利亚(冈瓦纳东岸)寒武纪早期地层中有过发现,说明这两个地区在寒武纪早期有着较强的生物古地理联系,且板块的实际位置可能很靠近。这些化石在华南与印度却鲜有发现,与华北很靠近这两个地区的观点相悖。当然,华北板块确切的古地理位位置还需要更多综合性的手段来加以限制。 
      本项研究最近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Gondwana Research上,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类等共同资助。 
      论文信息:Pan, B., Brock, G.A., Skovsted, C.B., Betts, M.J., Topper, T.P., Li, G.X.*, 2018. Paterimitra pyramidalis Laurie, 1986, the first tommotiid discovered from the early Cambrian of North China. Gondwana Research, 63: 179-185. doi:10.1016/j.gr.2018.05.014 
     
    04
    2018-12
  • 有孔虫研究揭示拉萨地块晚二叠世时独立于南羌塘和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由多个板块拼合而成,地质构造背景十分复杂。地质历史时期各个板块地理位置存在较大差异,这也造就了各个板块动物群面貌的特殊性,二叠纪动物群及其古生物地理已被证明是推断西藏各个地块的古地理位置的有效手段。 
      拉萨地块的上二叠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含植物的陆相地层,因而认为拉萨地块晚二叠世已隆升为陆。但近年来陆续在拉萨地块报道了晚二叠世的海相地层,对传统观点形成了挑战。然而,这些海相地层中的动物群及其古生物地理缺乏系统研究。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研究团队张以春研究员等系统地研究了西藏措勤地区阿多嘎布剖面下拉组顶部的有孔虫动物群。研究发现这些动物群主要由Colaniella, Reichelina, Sphaerulina, Neodiscus, Langella, Geinitzina等组成,时代属于晚二叠世长兴期。该动物群最典型的特征是缺少了同期低纬度区常见的暖水Palaeofusulina蜓类,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拉萨地块上以及拉萨地块以南的地块上,都未曾报道有这类蜓类动物群。但此时的南羌塘西部却有Palaeofusulina的报道。这表明南羌塘地块在长兴期时已进入赤道附近的暖水区域,但拉萨地块未进入。这意味着班公湖-怒江洋此时已有相当的宽度,这和研究团队之前取得的认识一致,即班公湖-怒江洋在中晚二叠世以前就打开了。 
      同时,拉萨地块稳定的二叠系层序以及动物群与北面的南羌塘地块以及南面的喜马拉雅都表现出明显差异性。因此,研究认为拉萨地块在长兴期时是介于班公湖-怒江洋与新特提斯洋之间的一个独立块体。 
      该成果近期发表于《远古世界》(Palaeoworld)杂志上。     
      本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同资助。     
      论文相关信息:Feng Qiao, Hai-Peng Xu, Yi-Chun Zhang*, 2019. Changhsingian (Late Permian) foraminifers from the topmost part of the Xiala Formation in the Tsochen area, central Lhasa Block, Tibet and their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Palaeoworld, Doi: 10.1016/j.palwor.2018.10.007. 
    29
    2018-11
  • 缅甸琥珀中发现真双子叶植物静子花
      一百四十年前,达尔文对于被子植物在白垩纪中期突然大量的出现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按照他的理论,一切类群都应该有一个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显然被子植物的突然大量出现对他来说是个难以解释的“讨厌之谜”。 
      经过了上百年的研究,人们发现在达尔文所关注的时代之前的早白垩世甚至侏罗纪都有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起源时间应当更早。既然被子植物起源不在那个世代,那么困扰当年困扰达尔文的到底是什么现象? 
      11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鑫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报道了一件在9900万年前的缅甸琥珀中发现的静子花(Lijinganthus revoluta)化石,为人们了解达尔文的“讨厌之谜”提供了一个新的见解。 
      该化石保存精美、完整,具有被子植物完全花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是十分典型的核心真双子叶植物的五瓣花。这个化石连同时代相近的其他真双子叶植物的花、果化石一起告诉人们,在大约一亿年前的时候真双子叶植物突然大量出现在地球上。 
      虽然真双子叶植物的三沟型的花粉,其最早记录大约在1.25亿年前,但是它们当时在植被中并没有形成气候。经过了大约2千万年的演化,真双子叶植物才真正站稳脚跟,在大约1亿年前的早晚白垩世之交(俗称中白垩)大量出现,伴随着这个变化的是买麻藤类和本内苏铁的大幅衰退。 
      因此,当年达尔文在化石记录中看到的并不是“被子植物起源”,而很可能是这次真双子叶植物的大量爆发。被子植物起源另有其时。 
        论文相关信息:Zhong-Jian Liu, Diying Huang, Chenyang Cai, Xin Wang*, 2018, The Core Eudicot Boom Registered in Myanmar Amber, Scientific Reports, volume 8, Article number: 16765 (2018) 
    19
    2018-11
  • 植物化石揭示广西运动之后华南的海侵模式
      古生代时期,华南在古地理上位于冈瓦纳大陆的东北边缘,是由华夏和扬子两个陆块在新元古代时期拼合而成,两个陆块之间分布有广泛的陆表海。华南古生界地层中最重要的构造界面就是泥盆系与其下覆寒武系—志留系不同层位地层之间的大间断,其表现为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这些不整合接触面是华南泥盆系以及下覆地层最显著的识别特征,是从事地层学和古生物学野外工作的重要参照,其在构造地质学上被解释为广西运动的结果。已有学者通过奥陶纪岩相和生物相的分析开展了华南广西运动的进程以及相关的构造运动等研究工作。然而,对于广西运动之后,华南的海侵以及接受沉积的过程鲜有研究,相关的研究工作离不开华南的泥盆纪植物化石以及相关的浅水沉积记录。 
      最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泥盆系研究团队的徐洪河研究员、王怿研究员、唐鹏副研究员、傅强副研究员以及博士生汪瑶在对我国江西崇义阳岭砾岩开展的地层古生物学综合考察中,首次发现了典型的早泥盆世植物化石。阳岭砾岩研究历史悠久,但是由于缺乏化石,其地质时代一直无法确定。南京古生物所泥盆系研究团队本项研究工作解决了长久以来关于阳岭砾岩的一个未解之谜,明确将阳岭砾岩的地质时代确定为早泥盆世布拉格期。 
      另外,泥盆系研究团队还梳理总结了华南板块,尤其是华夏陆块上,23个产有植物化石的地层剖面和52个泥盆纪植物化石产地。这些层位与产地都具有泥盆纪的近岸浅水沉积的证据。通过这些化石记录,研究人员识别出了广西运动之后华南板块,尤其是华夏陆块上,海侵和接受沉积的阶段性模式,华夏陆块上的海侵和沉积过程始于早泥盆世布拉格期,从广西六景等地开始,持续向东北方向增强,至晚泥盆世时,已到达下扬子地区。 
      该研究通过植物化石记录探讨了区域地质以及相关的古地理学意义,近期在线发表在国际地学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崇义地质与矿产管理局和雷汉生先生为野外工作提供了大量帮助,在此致谢。 
      论文相关信息:Xu H-H, Wang Y, Tang P, Fu Q, Wang Y. 2018. Discovery of Lower Devonian plants from Jiangxi, South China and the pattern of Devonian transgression after the Kwangsian Orogeny in the Cathaysia Block.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https://doi.org/10.1016/j.palaeo.2018.11.007   
    16
    2018-11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所领导班子宣布会
      11月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分党组书记、副院长朱怀诚,组织人事教育处处长张俊华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宣布新一届领导班子任命。南京古生物所新老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领导人员、副高及以上人员,党支部书记、职代会、民主党派、离退休干部代表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朱怀诚主持。 
      朱怀诚首先宣读了《中共中国科学院院党组关于詹仁斌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詹仁斌任南京古生物所所长,杨涛任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王军任副所长。随后,朱怀诚代表院党组对研究所上届领导班子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为离任所领导杨群、王海峰、王向东分别颁发了荣誉证书。 
      杨群代表上届领导班子感谢院党组、南京分院分党组的关心、信任和支持,感谢全所职工包括老同志、研究生等对班子工作的包容和信任。希望全所职工一如既往地支持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工作,团结协作,面向国际前沿,面向国家需求,珍惜几代南古人奋斗的成果,继承传统,不断创新,为攀登地层古生物研究新的高峰做出不懈的努力,相信南京古生物所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主持下,一定能取得新的辉煌。 
      詹仁斌代表新一届领导班子讲话,感谢院党组、南京分院分党组的信任,感谢全所职工的大力支持,感谢上一届领导班子的辛勤付出,表示本届班子将团结一致,为研究所的未来竭尽全力。在当前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下,为实现南京古生物所的可持续发展,他提出三点与大家共勉。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学习:首先要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其次要加强地层古生物及相关学科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紧跟国际前沿,为学科领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要进一步明确研究所中心工作:第一是科研,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第二是人才培养,第三是科学传播,研究所的工作要做到一切围绕中心工作,一切为了中心工作、一切服务中心工作。三是要再次强调研究所的核心竞争力是门类古生物和地层学,这是研究所的根基和立所之本,是上级领导和部门以及相关兄弟单位对南京古生物所的期待,更是全体南古人的使命和职责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定要下大力气打造一支能够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的、业务过硬乐于奉献的、能够和国际同行对等交流合作的、以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主的地层古生物专家队伍。最后,他表示,在院党组、南京分院分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全所干部职工的齐心协力下,新班子有信心、也有理由相信南京古生物所必将取得令国内外同行瞩目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朱怀诚深情回忆了与上届领导班子共事的历程,对上届班子的各位领导为南京古生物所发展做出的贡献再次表示衷心感谢,祝愿南京古生物所在新一任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取得更大的发展。 
    07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