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南京日报】全市科普场馆,从“升温”到“恒温”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推出特展+科学性趣味性并重的科普活动。博物馆推出了传统文化、科普研究相结合的活动课程,将科学探究与人文、自然科学相结合,活动中还提供小望远镜等设备鼓励小朋友自己亲眼看、亲手做。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江瑜 张安琪  23分钟,这是9月30日、10月5日,南京科技馆特别推出的“双减科学营——磁悬浮探秘”的线上报名约满时间。  31分钟、29分钟,这是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推出的中秋节特别活动“皮影戏里话中秋”“中秋月儿圆——‘玄兔’大变脸”的报名满员时间。  从暑假到中秋国庆假期,今年我市科普游热持续升温。刚刚过去的超级黄金周,科普热、一票难求已成常态,全市科普场馆正从“升温”变成“恒温”。  体验科学的魅力,沉浸式体验场馆人气爆棚  100 、107 、112 ……“妈妈快看,热气球升到最高了。”10月5日下午3点,南京科技馆主体馆1楼的热气球展台前,8岁的孙博文一手拽着妈妈衣服,一手指着热气球跳了起来。“看到了,那你知道为什么气球会升起来吗?是因为里面的气体温度升高后密度变小了……”妈妈耐心地进行科普讲解。  不远处的磁力线展台,今年已上初一的谢天栎一手一个手轮,正在给旁边的妈妈和5岁的妹妹展示磁力线的变化。看到哥哥只是转了转手轮驱动玻璃里磁铁转动,好多小线条也随之动起来,妹妹的眼睛都瞪圆了,情不自禁地伸手想自己试试。事后她记住了一个词——“磁力”。  前一天,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7岁的陈悦悦通过科普课程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举重大力士——独角仙”,并在活动结束后把新朋友接回了家,“它特别厉害,能举起相当于自身重量850倍的东西呢!”  陈悦悦妈妈对女儿的新朋友十分欢迎,“既能学到东西,也能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保护生态的意识。回去我们也会帮着她一起饲养,还准备鼓励她写几篇饲养日记。”  这个超级黄金周,记者探访了我市多家科普场馆发现,沉浸式体验的展厅,最受小朋友和家长欢迎。  “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在科普活动中他们更喜欢好玩的、有体验感的东西。”趁着假期来到南京科技馆当志愿者的大学生和美莉说出了自己的观察心得,“可别小看小孩子们在玩中学会的知识,这些恰恰会被记得牢牢的。”  科技馆“持续高热”证明,孩子和家长,都更愿意接受沉浸式科普教育。  展陈创新,科普展馆“升温”背后是“常新”  神奇的木屋舞蹈、倒置空间里旋转的巨型仙人掌、叮咚幽谷中多维音乐体验……近期,国内首创互动式感官科技艺术体验展“超感世界”亮相南京科技馆,30余项大型科学艺术装置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观。  今年暑假,南京科技馆客流创下历史新高,这样的热度一直持续到刚刚过去的8天。  今年超级黄金周之前,市民就发现各大科普场馆又“上新”了。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推出特展+科学性趣味性并重的科普活动。博物馆推出了传统文化、科普研究相结合的活动课程,将科学探究与人文、自然科学相结合,活动中还提供小望远镜等设备鼓励小朋友自己亲眼看、亲手做。“几个活动预热报名就非常火热。”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则走出了一条科研+科普“1+1>2”之路。这个假期,市民可以在这里和蝴蝶亲密接触。这里所有的蝴蝶都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人工饲养出来的,非常亲人,可以和观众身体接触和互动。省农科院休闲农业研究所昆虫资源化利用创新团队带头人、副研究员廖怀建介绍,活动从9月29日到10月1日结束,三天接待了观众近8000人。  科普场馆常态化“升温”背后,是各大场馆的“常新”。  多家科普场馆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均表示,各家现在越来越“卷”,不断推陈出新,市民在科普场馆体验感更强了。  从“升温”到“恒温”,科普场馆任重而道远  今年六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强调,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的志向,当下勇当小科学家,未来争当大科学家,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科普教育是在科学与公众间搭建一座“桥”,通过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去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作为青少年“第二课堂”的科普场馆,从“升温”到“恒温”,在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路上任重道远。  加强科普资源连接,有利于形成区域科学传播合力。南京科技馆馆长张志强介绍,市科协发起成立“南京现代科普场馆联盟”,汇聚整合全市科普资源,构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达65家,初步形成了覆盖我市各区的优质科普基础设施体系,今年来已接待游客500余万人次。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副馆长郭震宇介绍,自2021年升级改造后,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观众只需关注公众号、预约后即可在开放时间入内参观。郭震宇表示,馆里还搭建了5个线上科普群,每个群里500人,群里有科普老师长期在线答疑解惑。  不少业内人士还建议,科普游可以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南京科普游“城市漫步”。
    2023-10-08
  • 【新华网】古生物学者发现1500万年前热带雨林中的银缕梅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德古生物学者在约1500万年前的福建漳浦琥珀中发现一朵绽放的银缕梅花朵。这是迄今发现的首例银缕梅花朵化石。与它的现生“后代”不同,这种新发现的远古银缕梅生活在热带雨林中。    现代银缕梅图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漳浦琥珀中的志炎银缕梅雄花,比例尺1mm。(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新华社南京9月21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德古生物学者在约1500万年前的福建漳浦琥珀中发现一朵绽放的银缕梅花朵。这是迄今发现的首例银缕梅花朵化石。与它的现生“后代”不同,这种新发现的远古银缕梅生活在热带雨林中。银缕梅是从远古生存至今的被子植物,也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植物,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它树态婆娑,枝叶繁茂,早春盛开时花药鲜红,秋叶又斑斓多彩,是著名的园林景观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此次在漳浦琥珀中发现的银缕梅花朵,是一朵保存完整的小型雄花。与现代的银缕梅雄花类似,这朵远古银缕梅没有花瓣。花朵由一对突出的苞片支撑,包含12枚雄蕊,每枚雄蕊有一个纤细的花丝和一个细长的花药。经过形态学研究和对比,科研团队将这种新发现的远古银缕梅命名为志炎银缕梅,以致敬我国古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志炎对古植物研究作出的卓越贡献。领导此项研究的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史恭乐介绍,此次研究中,科研团队还对银缕梅古植物群的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与现代银缕梅零散分布于我国江苏、安徽等地的亚热带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不同,在约2300万年前至约500万年前,银缕梅曾广泛分布于亚洲和欧洲。“此次新发现的志炎银缕梅,甚至生活在约1500万年前的热带雨林中,说明这一时期银缕梅种群一度繁盛。一朵小小的银缕梅花朵揭示出远古至今银缕梅生存环境的变迁,也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这种植物‘活化石’的兴衰提供了新的材料。”史恭乐说。相关成果近日刊发于国际生物学期刊《系统学与进化杂志》。
    2023-09-26
  • 【现代快报】2023全国科普日活动,在这里探寻生命演化的奥秘
     人类在宇宙中是独一无二的智慧生命吗?我们究竟从何而来?9 月 17 日是全国科普日," 凤栖古馆鸣金陵 " 活动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人类在宇宙中是独一无二的智慧生命吗?我们究竟从何而来?9 月 17 日是全国科普日," 凤栖古馆鸣金陵 " 活动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办。当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殷宗军带来科普讲座 " 从地球到火星——漫谈生命演化史 ",他从天体生物学的独特视角,带着观众领略波澜壮阔的生命演化历史。   《发现 中国——古生物大讲堂》上线" 凤栖古馆鸣金陵 " 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民盟江苏省委会科普工作委员会、江苏省古生物学会、江苏地质学会、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联合主办。活动现场,《发现 中国——古生物大讲堂》上线、" 科学咖啡读书角 " 揭幕。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岽介绍,2020 年,科技社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了 " 凤凰 南古联合科学传播中心 ",孕育的第一个出版项目就是《发现 中国——古生物大讲堂》。该项目是由戎嘉余院士领衔,汇聚南古所 20 位取得卓越科研成就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讲述地球生命的演化故事和科学家的发现故事。经过近 3 年的努力,这个项目不仅入选国家 " 十四五 " 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荣获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也在多家网络平台播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配套的图书《地球的生命故事——中国古生物学家的发现之旅》也已初版,希望用好的故事、好的呈现方式,将好的作品送给热爱科学的读者。  宇宙视角下,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殷宗军当天的科普讲座上,殷宗军从宇宙视角徐徐展开,讲述了星系、恒星、生命诞生的过程,回溯 45 亿年的地球演变历史。太阳系中为何只有地球孕育出生命?他将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与地球比较," 金星因为失控的温室效应,星球表面温度约 470 ,而火星因为失控的冰室效应,星球表面温度约 -65 ,两者都不适合生命生存。只有地球是宜居星球。" 科普讲座现场殷宗军将恒星比作 " 万物之源 ",元素周期表上的绝大多数化学元素,均有恒星核心的聚变反应产生,然后在大质量恒星死亡时被剧烈喷射出来。构成生命所必需的元素也不例外,生命的 4 种基本元素一一氧、碳、氢、氮,按质量计算占人体的 96%。在生命演化的过程中,这些元素被循环利用,他举例说," 可能在场小朋友鼻尖上的一个碳元素,就来自 6500 万年前恐龙的尾巴。" 宇宙的巨大尺度与生命的漫长演化过程,在他一个个巧妙的比喻下,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殷宗军表示,天体生物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既是面向世界科技的最前沿,也是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这场讲座希望能让孩子们加深对科学的兴趣,在学科交叉中获得更新颖、前沿的视角看待身边的世界。展馆中探寻生命演化历程 陈彦瑾为孩子们讲解海百合化石地质科普游作为 " 凤栖古馆鸣金陵 " 的活动之一,当天下午在南京地质博物馆举行。南京地质博物馆副馆长陈彦瑾带着小朋友们参观生命演化展厅,通过各类化石标本、模型及地质年代线索墙,介绍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生物灭绝、环境变化、生物进化等知识。 孩子们在南京地质博物馆参观许氏禄丰龙化石馆藏的一件件珍宝,让孩子们都成了 " 好奇宝宝 "。" 这种花为什么长在石头里啊?"" 这可不是花,它叫海百合,是一种无脊椎棘皮动物,和我们现在的海胆、海参属于同一类。" 陈彦瑾的讲解,让孩子们听得聚精会神。陈彦瑾表示,希望将来举办更多的科普活动,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哪怕他们今天只能记住一两个知识点,也是有价值的。他们会在一次次听讲中不断成长,收获也会越来越多。种下一颗科普的种子,慢慢让它自己发芽。"现代快报 + 记者 是钟寅 文 / 摄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王鹏)
    2023-09-18
  • 【荔枝网】1.6亿年前昆虫如何带娃?科学家揭秘最早的昆虫母爱
    9月10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办了一场有趣的讲座。科研人员介绍,昆虫也有母爱,其母性关怀的适应行为至少可追溯至中侏罗世。
      鎮ㄤ娇鐢ㄧ殑娴忚鍣ㄤ笉鏀寔鎴栨病鏈夊惎鐢╦avascript, 璇峰惎鐢╦avascript鍚庡啀璁块棶!
      [video:【荔枝新闻】1.6亿年前昆虫如何带娃?科学家揭秘最早的昆虫母爱]
      9月10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办了一场有趣的讲座。科研人员介绍,昆虫也有母爱,其母性关怀的适应行为至少可追溯至中侏罗世。1.6亿年前的划蝽是"模范母亲",划蝽妈妈会将卵带在腿上,精心照料。研究人员表示,中生代昆虫多样化的、鲜为人知的育幼策略,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生物的演化和适应意义。
      
    2023-09-12
  • 【江苏网】恐龙时代昆虫如何带娃?
    科学家揭秘最早的昆虫母爱 冒着生命危险带娃 化石里的划蝽是“模范母亲”
      鎮ㄤ娇鐢ㄧ殑娴忚鍣ㄤ笉鏀寔鎴栨病鏈夊惎鐢╦avascript, 璇峰惎鐢╦avascript鍚庡啀璁块棶!
      [video:【江苏网】恐龙时代昆虫如何带娃?]
      
    2023-09-12
  • 【金陵晚报】穿越数亿年 走进“远古世界"
     南京有个地方,可以让你梦回远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世界上重要的古无脊椎动物和古植物化石标本收藏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化石标本近100万件,其中约20万件为极具科研价值的模式标本。地球早期“神奇生物”什么样?近日,记者前往一探。
      轰动古生物界的发现,“中华龙鸟”是龙还是鸟?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内,存放着一块名为“中华龙鸟”的化石。“它可不是鸟,而是一种生活在数亿年前的恐龙。”南京古生物所综合处处长陈孝政介绍,这块中华龙鸟化石最初发现时,因为羽毛特征的存在,曾经被专家认为是原始的鸟类而得名。但其实并非鸟类。
      既是恐龙,为何被命名为“鸟”?陈孝政随即揭开“中华龙鸟”身世之谜——1995年,辽宁省朝阳市四合屯的一位农民上山耕种无意间发现灰白的岩石当中有一块外形奇特的“鸟”化石,化石骨骼随石板劈开,保存为凹面和凸面两块。后来,两块化石被分别送至了北京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南京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最初,研究人员通过化石上的“原始羽毛”及化石似鸟类的特点,将其命名为“中华龙鸟”。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这只“鸟”前肢短、尾部很长,其骨骼特征与鸟类的亲缘关系较远,竟然是恐龙家族的美颌龙类。长羽毛的恐龙这一发现很快轰动了古生物界,“中华龙鸟”就此验明正身。
      叫奇虾但不是虾,曾称霸寒武纪海洋
      不是虾为啥还会被叫“奇虾”?它的被发现之路充满传奇色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澄江古生物研究站站长赵方臣介绍,最早被发现的奇虾化石,保存的多数都是身体的不同部分,很不完整,其中奇虾前附肢化石数量多,最初发现时,由于形态十分古怪,形似虾,但没有头,腹部有刺。1892年,加拿大古生物学家惠特魏将这些附肢化石描述为一个没有脑袋、形似虾的节肢动物体躯,其腹部的刺被认为是“虾”的附肢。因为看似一只“奇怪的虾”,所以这个动物被称为奇虾。后来陆续又发现了一些奇虾化石,都保存不完整。
      千呼万唤始发现,完整化石终“现形”。世界上最完整的奇虾化石之一,由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澄江生物群中发现。这才真正揭示了奇虾真面目。
      只见这只大约14厘米长的奇虾,有着一对威风凛凛的巨大前肢、一对长长的尾叉和美丽的大尾扇,还有两眼、牙齿和前肢上的刺,所有特征都清晰可见。
      “虽然这只奇虾很小,但或许正是个头小才让它的化石完整保存了下来。”赵方臣表示,奇虾体长最大可达2米,而当时其他动物大多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加上拥有用于捕食的大附肢,这些“巨无霸”动物就是海中之王,不仅是显生宙海洋生态系统中最早的顶级捕食者,也是“寒武纪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动物之一。
      据了解,虽然有类似虾鳌一样的前肢,但奇虾和现代虾类并无亲缘关系,而是代表一类在远古时期就早已经灭绝的古老类群。
      藏在泥岩里的“周小姐虫”,被一锤子敲出
      世界上最完整的奇虾化石,发现于我国澄江生物群中。而澄江生物群,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云南澄江帽天山,发现的时代距今大约5.18亿年特异埋葬的化石群,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这个“最惊人”正是由一锤子敲出的“周小姐虫”化石开启的。
      1984年7月1日,为了找到寒武纪早期生物世界的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侯先光,特意从南京赶到云南省澄江县帽天山寻找和采集高肌虫化石。
      一锤、两锤……地质锤不断向岩石更深处探去,一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化石就这么赫然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周小姐虫”,至此,敲开一个震惊世界的化石宝库。
      纳罗虫是澄江生物群中最常见的一种节肢动物,是三叶虫的亲戚。侯先光发现的纳罗虫,其中包括长尾纳罗虫,也称“周小姐虫”。
      从化石标本来看,该类纳罗虫整体形似蘑菇,由一个半圆状壳头部和一个圆角矩形状壳躯体两个部分构成。虫子中间整齐排列着一些黑色的线条。“是脊椎吗?”面对记者疑问,赵方臣解释,这是纳罗虫内部的消化腺体。
      在标本馆里,记者还看到了许多许多化石标本,三叶虫、鹦鹉螺、海百合、蜉蝣集群化石……这些古老的化石聚集在一起,逐渐显露出几亿年前的自然轮廓。
      
    2023-09-05
  • 【南京日报】数亿年前的“远古世界”是啥样?走,记者带你穿越~
    中华龙鸟到底是龙还是鸟?曾经称霸寒武纪海洋的“巨无霸”看起来是只“奇怪的虾”?
      中华龙鸟到底是龙还是鸟?曾经称霸寒武纪海洋的“巨无霸”看起来是只“奇怪的虾”?
      南京有这么个地方,可以让你梦回远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世界上重要的古无脊椎动物和古植物化石标本收藏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化石标本近100万件,其中约20万件为极具科研价值的模式标本。
      地球早期“神奇生物”什么样?近日,记者前往一探。
       
      轰动古生物界的发现,“中华龙鸟”是龙还是鸟?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内,存放着一块名为“中华龙鸟”的化石。记者看到这块中华龙鸟化石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它的头骨低而长、脑颅很小,前肢短壮,后肢和尾巴长,牙齿呈锯齿状,它的身上披有“羽毛”,动作形态看起来像一只准备飞翔的鸟。
       
      中华龙鸟化石标本
      “它可不是鸟,是一种生活在亿年前的恐龙。”南京古生物所综合处处长陈孝政介绍,这块中华龙鸟化石最初发现时,因为羽毛特征的存在,曾经被专家认为是原始的鸟类而得名。但其实并非鸟类。
      既是恐龙,为何被命名为“鸟”?陈孝政随即揭开“中华龙鸟”身世之谜——
      1995年,辽宁省朝阳市四合屯的一位农民上山耕种无意间发现灰白的岩石当中有一块外形奇特的“鸟”化石,化石骨骼随石板劈开,保存为凹面和凸面两块。后来,两块化石被分别送至了北京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南京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最初,研究人员通过化石上的“原始羽毛”及化石似鸟类的特点,将其命名为“中华龙鸟”。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这只“鸟”前肢短、尾部很长,其骨骼特征与鸟类的亲缘关系较远,竟然是恐龙家族的美颌龙类。长羽毛的恐龙这一发现很快轰动了古生物界,“中华龙鸟”就此验明正身。
      “在那之前,博物馆、科普书上的恐龙复原图身上一般只有鳞片,因为人们没在恐龙化石上找到羽毛。‘中华龙鸟’的发现改变了这个认知。”陈孝政介绍,恐龙身上长有羽毛,即使是原始的羽毛,也是一个颠覆性的发现,把恐龙和鸟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它的发现对于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是一个有力的支撑,中华龙鸟等系列重要化石的发现为处理争辩已久、悬而未决的鸟类起源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010年,科学家通过电子显微镜对化石羽毛中的黑素体进行比对,首次揭示了中华龙鸟的真实颜色。中华龙鸟背侧栗色或红褐色,尾部具有白色环带。古生物学家还对中华龙鸟身上似毛表皮衍生物的功能进行了讨论,一些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表明性别的“装饰物”;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一种保温装置,并由此推论,中华龙鸟身上的似毛表皮衍生物表明,小型的恐龙有可能是温血动物,也就是恒温动物。
       
      叫奇虾但不是虾,曾称霸寒武纪海洋
      不是虾为啥还会被叫“奇虾”?它的被发现之路充满传奇色彩。
      不识奇虾真面目,只缘化石不完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澄江古生物研究站站长赵方臣介绍,最早被发现的奇虾化石,保存多数都是身体的不同部分,很不完整,其中奇虾前附肢化石数量多,最初发现时,由于形态十分古怪,形似虾,但没有头,腹部有刺。1892年,加拿大古生物学家惠特魏将这些附肢化石描述为一个没有脑袋、形似虾的节肢动物体躯,其腹部的刺被认为是“虾”的附肢。因为看似一只“奇怪的虾”,所以这个动物被称为奇虾。后来陆续又发现了一些奇虾化石,都保存不完整。
      千呼万唤始发现,完整化石终“现形”。世界上最完整的奇虾化石之一,由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澄江生物群中发现。这才真正揭示了奇虾真面目。
      只见这只大约14厘米长的奇虾,有着一对威风凛凛的巨大前肢、一对长长的尾叉和美丽的大尾扇,两眼、牙齿和前肢上的刺,所有特征都清晰可见。
       
      奇虾化石标本
      “虽然这只奇虾很小,但或许正是小个头才让它的化石完整保存了下来。”赵方臣表示,奇虾体长最大可达2米,而当时其他动物大多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加上拥有用于捕食的大附肢,这些“巨无霸”动物就是海中之王,不仅是显生宙海洋生态系统中最早的顶级捕食者,也是“寒武纪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动物之一。
      同时,奇虾有一张大口,也很奇特,圆盘形,中间几片骨板围合,非常锋利,可以像齿轮一样分布着锋利牙齿,咬碎三叶虫坚硬的壳。奇虾是以肉食为生,在奇虾的“便便”里发现了三叶虫坚硬无比的碎壳,有的排泄物竟有鸽子蛋那么大,可见其胃口之好。
      此外,奇虾还有一对多分节的用于快速捕捉猎物的巨型前肢、美丽的大尾扇和一对长长的尾叉。奇虾的爪子长有很长的刺,形成网状,显示奇虾既可以用巨型前肢捕食,也可利用附肢上的这些刺,网住从奇虾身边经过的动物,来个“瓮中捉鳖”。
      据了解,虽然有类似虾鳌一样的前肢,但奇虾和现代虾类并无亲缘关系。奇虾代表一类在远古时期就早已经灭绝的古老类群。
       
      藏在泥岩里的“周小姐虫”,被一锤子敲出
      世界上最完整的奇虾化石,发现于我国澄江生物群中。而澄江生物群,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云南澄江帽天山,发现的时代距今大约5.18亿年特异埋葬的化石群,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这个“最惊人”正是由一锤子敲出的“周小姐虫”化石开启的。
      1984年7月1日,为了找到寒武纪早期生物世界的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侯先光,特意从南京赶到云南省澄江县帽天山寻找和采集高肌虫化石。
      一锤、两锤……地质锤不断向岩石更深处探去,一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化石就这么赫然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周小姐虫”,至此,敲开一个震惊世界的化石宝库。
      纳罗虫是澄江生物群中最常见的一种节肢动物,是三叶虫的亲戚。侯先光发现的纳罗虫,其中包括长尾纳罗虫,也称“周小姐虫”。
      从化石标本来看,该类纳罗虫整体形似蘑菇,由一个半圆状壳头部和一个圆角矩形状壳躯体两个部分构成。虫子中间整齐排列着一些黑色的线条。“是脊椎吗?”面对记者疑问,赵方臣解释,这是纳罗虫内部的消化腺体。
       
      纳罗虫化石标本
      “软体组织非常难以保存,我们看到的很多化石其实都是动物的骨骼或壳体。所以,像这种以软躯体构造保存的纳罗虫化石非常难得,它保存了重要软躯体形态结构,可以深入揭示出该类生物的生态习性和身体解剖学结构。”之前许多人一直认为纳罗虫是吃“泥巴”的,也就是所谓的以富含有机质沉积物为食。但实际上,在研究人员对纳罗虫的化石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纳罗虫的腿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刺”,这些刺术语叫“颚基”。纳罗虫会用颚基将食物粉碎掉,这就与食泥者的食性完全不同,因为食泥者所食的本身就已经是泥质沉积物里有机碎屑了,根本不需要多出一些刺来帮助进食,所以研究人员断定,纳罗虫其实喜欢荤腥。
      据悉,澄江的石头主要由细腻的泥质沉积物形成,有很好的密封性,在特殊的保存条件下,软躯体结构得以保存,我们才能直观的看到它体内的软组织结构。这块纳罗虫化石的发现,揭开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澄江生物群研究的序幕,开启了寒武纪早期“生命之门”,也为世界科学界研究动物门类多样性起源与演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标本馆里,记者还看到了许多许多化石标本,三叶虫、鹦鹉螺、海百合、蜉蝣集群化石……这些古老的化石聚集在一起,逐渐显露出几亿年前的自然轮廓。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2023-09-05
  • 【澎湃新闻】江苏宁镇山脉首次发现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系小学生挖到并捐赠

      鎮ㄤ娇鐢ㄧ殑娴忚鍣ㄤ笉鏀寔鎴栨病鏈夊惎鐢╦avascript, 璇峰惎鐢╦avascript鍚庡啀璁块棶!
      [video:江苏宁镇山脉首次发现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系小学生挖到并捐赠]
      
    2023-08-30
  • 【南京日报】宁镇山脉的首个海爬动物化石,竟被小朋友偶然发现了!
    8月26日,来自上海的化石爱好者孟祥睿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捐赠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仪式举办。经过季承副研究员初步观察研究认为,该化石是宁镇山脉的首个海爬动物化石,具有一定的科研和科普价值。经研究后,化石将放在博物馆向公众展览。
      8月26日,来自上海的化石爱好者孟祥睿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捐赠海生爬行动物化石仪式举办。经过季承副研究员初步观察研究认为,该化石是宁镇山脉的首个海爬动物化石,具有一定的科研和科普价值。经研究后,化石将放在博物馆向公众展览。
      据了解,这是孟祥睿跟父母一起在江苏句容青山发现的,得知有科研和科普价值后决定赠送给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我国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极为丰富,从安徽巢湖到湖北南漳、远安,再到贵州关岭、兴义等地,出土了大量的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其发现和研究为构建生命演化历史书写了辉煌的篇章。位于南京至镇江之间的宁镇山脉是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近160年的时间里,地质古生物学家几乎踏遍了宁镇山脉的每一寸土地,发现和命名了南京直立人、南京三瘤虫、南京花等一系列重要的化石生物。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还举办了以走进恐龙时代为主题的暑期古生物科普报告会。活动特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季承和浙江自然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郑文杰,给大家做题为《恐龙时代的海洋霸主》以及《重返白垩纪——浙江的恐龙时代》的科普报告。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2023-08-30
  • 【现代快报】小朋友“捡大漏”!宁镇山脉首次发现海生爬行动物化石
    近160年时间,地质古生物学家几乎踏遍了宁镇山脉的每一寸土地,南京直立人、南京三瘤虫、南京花等大名鼎鼎的化石,都发现于此。如今,这里又有了新发现,来自上海的小朋友孟祥睿在此发现了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这是该类型化石首次在宁镇山脉被找到,8月26日,孟祥睿将这块化石捐赠给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近160年时间,地质古生物学家几乎踏遍了宁镇山脉的每一寸土地,南京直立人、南京三瘤虫、南京花等大名鼎鼎的化石,都发现于此。如今,这里又有了新发现,来自上海的小朋友孟祥睿在此发现了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这是该类型化石首次在宁镇山脉被找到,8月26日,孟祥睿将这块化石捐赠给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捐赠仪式
      近160年科学家没找到的化石,被孩子发现了
      8月26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办以《走进恐龙时代》为主题的古生物科普报告会暨宁镇山脉首件海爬化石捐赠仪式,活动由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副馆长傅强主持。捐赠仪式上,来自上海的男孩孟祥睿站在C位,与一众专家合影。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授予孟祥睿捐赠证书
      孩子捐赠的化石,不仅让观众们惊叹,专家们也唏嘘不已。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张建成在致辞中介绍,位于南京至镇江之间的宁镇山脉是我国地质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包括李四光先生在内的很多中国地质古生物学的早期领军人物都在这里工作过。从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68年开始在宁镇山脉开展地质调查至今,在近160年的时间里,地质古生物学家几乎踏遍了宁镇山脉的每一寸土地,发现了很多重要的化石生物,但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却从未发现过。
      △宁镇山脉地形图
      按理说,宁镇山脉有着与巢湖鱼龙产地相似的地层,两者相距不到200公里,可海生爬行动物的化石一直未在宁镇山脉出现。这个疑团一直萦绕在古生物专家的心头,直到孟祥睿找到这块化石,终于为解开疑团提供了线索。目前,这块化石经南京古生物所副研究员季承初步审查,认为它具有一定的科研和科普价值,已被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收藏。
      最初没认出来,珍贵化石险些被丢弃
      这块化石的发现过程极具戏剧性,孟祥睿的妈妈郑女士向现代快报记者讲述了经过。  
      “我们是今年五一假期里,带着孩子来山里挖化石的。当时,是网友‘旭日凌晶’介绍,句容的山里能挖到化石,我们就带着孩子来看看。”当天,一家三口在山里找了一天,只找到几块常见的菊石(一种海洋无脊椎动物)。后来,孟祥睿敲开一块石头,发现红褐色的岩体上,布满了白色纹路。
      △孟祥睿发现石块疑似动物化石,家人帮他拍照留念
      郑女士说,“孩子也不确定这是什么石头,就喊我们来看。孩子爸爸看了一眼,觉得这不像化石,以为是岩石的矿物痕迹,也懒得搬回家了。我是觉得这块石头挺特别,就让孩子跟这块石头合影,拍了张照片。”当天一家三口就回了上海,石头也被搁在了原地。直到晚上到家,他们把这张照片发给网友“旭日凌晶”,对方看出这石头“好像是海生爬行动物”,于是,一家人在第二天凌晨开车返回句容,连夜把这块石头搬回了家。
      目前,孟祥睿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外国语学校,9月开学就要升入五7班。他从小就是“化石迷”,家人也很支持他的爱好,给他买了各种关于化石的科普书籍。当被问及为什么要捐赠这块化石?孩子说:“一开始也有点舍不得,但捐给博物馆更能发挥出它的价值。想到这里,也就舍得捐了。”他也期待着,若是这块化石能诞生研究成果,以后能用自己的名字命名化石。
      让化石发挥科研价值,是爱好者的共识  
      此次捐赠仪式,是由资深化石爱好者“旭日凌晶”牵线。他笑言,孟祥睿这运气,堪比彩票中大奖,实在太难得了。“我在句容挖化石也有五六年时间了,从没找到过一块值得捐赠的化石。这孩子运气太好啦,简直是‘天选之子’。”
      △宁镇山脉首次发现海生爬行动物化石
      他介绍,在宁镇山脉的句容区域,各种无脊椎动物的化石较为常见,偶尔也能挖到鱼类化石残片。而孟祥睿发现的这块海生爬行动物化石,目前为止绝无仅有。化石爱好者圈子,有个基本共识:挖到普通的化石,个人收藏;遇到珍贵的、有科研价值的,都是送到科研机构。这样做,是为了让化石真正发挥出科研价值。目前,这块化石已经被确认是海生爬行动物,具体是什么品种,专家仍在进一步研究中。
      现代快报+记者是钟寅受访对象供图
      
    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