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人民日报】二〇一九年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破解远古地球的谜题

      2020年4月16日 来源:人民日报
      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发布的“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已历经4届。日前公布的2019年十大进展,涵盖多个学科范围,广泛应用新技术方法,不少研究成果刷新人类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 
      目前,我国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保持这一优势,需要学者们不断加强理论创新、专注人才培养,用更多优秀成果激发年轻人对古生物学的热爱。
      寒武纪时期以动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是怎样一幅热闹景象?5.5亿年前夷陵虫化石又揭示了哪些远古谜题?日前,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以下简称“十大进展”),清江生物群、夷陵虫、热河俊兽、大熊猫古基因组等研究入选。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2019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对推动科学研究、科学传播和化石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学科方向广泛,应用新技术开展研究 
      近年来,中国古生物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得到了国际科学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蔡华伟介绍,中国古生物学会自2017年1月开始开展“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评选和发布活动,每年一届,至今已举办4届。
      “我们评选‘十大进展’,有两个基本标准:一是必须是世界级重大成果,更新了人类对早期生命起源、生物演化以及古人类等领域的认知,并且在世界知名的学术期刊发表了相关论文;第二,这些进展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传播价值或社会影响力。”2019年的“十大进展”也同样符合这两个标准。其中,距今已有5.18亿年的清江生物群,刷新了人类对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也因此位列榜首。
      相比前三届,2019年的“十大进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蔡华伟介绍说,第一个特点是涵盖多个学科方向,包括动物、植物还有古人类,以及相关的环境研究。另外,这些成果的时代分布也很广,从6亿年前的埃迪卡拉纪到5000年前的第四纪。在多个学科方向取得重要成果,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生物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实力。
      此外,新技术方法在“十大进展”中应用广泛。蔡华伟说:“同步辐射、Micro—CT等先进观测方法在许多研究中得以应用,比如发现有现代人特征的30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6亿年前动物胚胎发育方式等成果。生物分子技术、古DNA方法及新一代测序技术等,也应用在中生代鸟类羽毛颜色等研究中。”
      在本次“十大进展”中,一些成果与生物学、地球化学等学科开展了深入交叉研究,跨学科趋势日益明显。“总体来说,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国在古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创新研究,是对中国古生物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最有力的证明。”蔡华伟说。
      刷新科学认知,提供生命演化新证据 
      作为我国在古生物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2019年“十大进展”中的不少成果改变了人类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
      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研究团队的“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这项成果是一个埋藏在岩石层中的软躯体化石库,发现于湖北长阳地区。经过12年的化石采集和研究,科研人员发现,清江生物群形成于寒武纪大爆发极盛时期,与其他寒武纪生物群相比,这里的生物群多样、新属种比例高、软躯体生物类群多、化石保真度好,而且保存了原生的有机质。
      蔡华伟介绍说,与常见的动物骨骼化石库相比,清江生物群化石不仅保存了表皮、肌肉、内脏等骨骼动物的软体结构,还保存了大量不具有矿化骨骼的动物类型,如水母、海葵等。因此,清江生物群代表了动物在起源演化初期较完整的组合面貌,再现了寒武纪时期以动物为主导的海洋生态系统中生机盎然的场景,是研究动物门类起源与寒武纪大爆发的理想“现场”。
      《自然》杂志在专题评论中称,清江生物群打开了观察壮观寒武纪的又一个窗口,各种新的生物类群前所未见,对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早期已灭绝的动物非常重要。
      此次位列“十大进展”第二名的“埃迪卡拉纪新化石揭示动物的早期演化”研究成果,将分节的两侧对称后生动物的出现时间至少提前了一千万年,为之后寒武纪两侧对称动物大爆发找到更为久远的“根”。
      身体分节和两侧对称体制的出现是动物演化史上极为重要的革新事件。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团队袁训来课题组在三峡地区约5.5亿年前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了新的动物化石(夷陵虫)和一类特殊的遗迹化石,并开展相关研究。该所研究员陈哲说:“夷陵虫的身体分节,两侧对称,化石的发现证明在寒武纪之前动物就已经出现了,而此前并没有可信的证据。”
      还有一些成果则是破解了远古谜题。在安徽东至华龙洞发现的30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揭示了这一时期东亚古人类已经出现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的趋势,现代人在东亚大陆出现时间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早。此外,华龙洞人类化石为论证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积累研究成果,力争理论创新有突破 
      “人类不能脱离环境而生存。”在蔡华伟看来,“这些古生物研究,既是在探寻远古生物起源和演化的答案,也为人类和地球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预示。”
      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地层中保存的从数十亿年前至今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以及一切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地质记录。由于地域优势和完整的地层发育,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古生物资源,是世界上研究古生物重要地区之一。近年来,我国古生物学工作者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蔡华伟说,当前古生物学的研究正在宏观和微观方面快速发展。“在微观方面,我们观测的尺度越来越小,对清晰度和准确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必须借助新的观测技术;在宏观方面则依靠专业数据库和大数据应用。”
      尽管中国的古生物学研究已走在前列,但蔡华伟认为,中国的古生物学者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力争在理论创新方面有所突破。“这一方面需要不断积累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需要培养高端人才。”蔡华伟说。目前,由于报考学生较少,古生物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一定困难。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让更多年轻人认识、了解和热爱古生物学,这样我们就能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保持我国古生物学研究的优势。”蔡华伟说。记者 吴月辉
      《人民日报》(2020年04月16日 13 版)
      
    2020-04-27
  • 【光明日报】重新认识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

      2020年4月9日 来源:光明日报
      距今5.18亿年的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是什么样子?早白垩世哺乳动物——盖氏热河俊兽揭示了哪些进化趋势?国宝大熊猫的祖先在其基因中传达了何种信息?4月7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以下简称“十大进展”),清江生物群、热河俊兽、大熊猫古基因组等研究入选,这些成果,作为我国2019年在古生物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刷新了人类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
      清江生物群、夷陵虫、长臂浑元龙刷新认知 
      据中国古生物学会秘书长蔡华伟介绍,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自2017年以来,已经发布了四次。“每年所发布的‘十大进展’都在世界知名的学术期刊发表了相关论文,这些进展更新了人类对早期生命起源、生物演化以及古人类等领域的认知。”在蔡华伟看来,“这是对中国古生物研究走在世界前列最有力的证明。”
      2019年的“十大进展”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其中,距今已有5.18亿年的清江生物群,刷新了人类对寒武纪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它也因此而位列榜首。这项成果是一个埋藏在岩石层中的软躯体化石库,由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研究团队发现于湖北长阳地区。经过12年化石采集和研究,他们发现,清江生物群形成于寒武纪大爆发极盛时期,与其他寒武纪生物群相比,这里的生物群相对最多样,新属种比例最高,软躯体生物类群最多,化石保真度最好,而且保存了原生的有机质。
      夷陵虫,对这种生活在5.5亿年前生物的研究,入选了“十大进展”的第二名。它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团队袁训来课题组在三峡地区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据该所研究员陈哲介绍,夷陵虫的身体分节,两侧对称,而这正是动物演化史上极为重要的革新事件。“这证明在寒武纪之前动物就已经出现了,而此前并没有可信的证据。”陈哲说。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敏研究员和其同事,发现了一个有膜质翅膀的恐龙——长臂浑元龙,这个发现在《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刊发。作为“十大进展”的第三名,长臂浑元龙被发现于晚侏罗世早期,它是擅攀鸟龙类中目前发现最完整的骨架,展示了恐龙向鸟类演化历程中,为了适应飞行,出人意料地长出了骨骼——表皮衍生物组合。
      热河俊兽、华龙洞头骨等破解远古谜题 
      在2019年的十大进展中,生活在早白垩世的盖氏热河俊兽,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元青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发现,这项研究提出一种新的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模式。《自然》同期发表的“新闻&观点”文章认为这项研究为探讨早期哺乳动物耳区演化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提供了重要证据。
      在安徽东至华龙洞发现的30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也是十大进展之一。这一具有现代人特征的头骨,破解了东亚地区人类演化的谜题。它揭示这一时期东亚古人类已经出现向早期现代人演化过渡的趋势,现代人在东亚大陆出现时间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早。此外,华龙洞人类化石为论证东亚地区人类演化区域连续性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此前所发现的人类化石大多破碎、年代存在不确定性,导致古人类学界对东亚古老型人类向现代人的演化过渡一直存在争议。
      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苏涛研究员、周浙昆研究员所带领的科研团队,发表了利用植物化石重建青藏高原古海拔的系列研究成果。他们提出,青藏高原在地质时期具有复杂的地形地貌。这一科研成果为认识青藏高原的抬升历史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而入选十大进展。
      十大进展的第七项,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泮燕红博士等人,对恐龙和化石鸟类羽毛的分子组成所进行的分析研究,这为羽毛的演化提供了直接的分子化石证据,该项成果在线刊登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后,《科学》杂志还专门撰文进行了报道。
      大熊猫古基因组、琥珀菊石等填补空白 
      十大进展的第八项——世界首例大熊猫古基因组研究,对于研究现代大熊猫的起源、进化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自然》期刊网站研究亮点专栏对其进行了报道。这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赖旭龙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及合作者完成,他们从云南腾冲约5000年前的大熊猫化石中获得了世界首例大熊猫古基因组,并运用古DNA方法及新一代测序技术得到大熊猫古基因组信息。
      与其并列第八名的是对缅甸琥珀生物群的研究。在这项研究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对一亿年前的缅甸琥珀生物群开展了长期研究,对琥珀菊石的研究表明该琥珀森林位于热带海滨地区,为琥珀埋藏学和白垩纪森林生态环境分析提供了新见解;传粉甲虫的研究则填补了早期被子植物虫媒授粉证据的空白。
      最后的并列排名的两项研究有关我国乃至亚洲最早、泥盆纪出露面积最大的森林和一种名为“脊笼球”的化石。前者发现了石松树木演化出最早的根座型根系,同时解释了早期森林与大气CO2浓度下降、海岸带水土保持之间的关系。后者为动物是如何从单细胞演化成多细胞提供了重要线索。
      “人类不能脱离环境而生存。”在蔡华伟看来,“这些古生物研究,既是在破解远古生物起源和演化的谜题,同时也为人类和地球今后的发展起到预示的作用。”(记者 詹媛)
      
    2020-04-27
  • 【新华网】1000万年! 大灭绝后陆地生态恢复

      2020年4月3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南京4月3日电(记者王珏玢)地球生命遭受“灭顶之灾”后,陆地需要“休养”多久?1000万年!中、英古生物学者历时10年,就地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展开研究,最终发现:大灭绝后1000万年,湖泊、森林等陆地生态系统才明显恢复。
      在已知地球历史上,曾出现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在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这次大灭绝,让超过80%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生物迅速灭亡。此后,地球上演化出一直持续至今的现代生物群。
      此次,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国际团队,对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纪末大灭绝后的沉积地层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高精度定年和一系列地层学、古生物学研究,科研团队发现,到约2.42亿年前,湖泊及森林生态系统完成恢复,重新出现了复杂的食物网。
      研究人员在沉积地层里发现了丰富的植物、介形虫、鲎虫、昆虫、鱼和鱼粪等化石。其中,最大的螺旋状鱼粪化石长达77毫米,说明当时已存在体型较大的捕食性鱼类。在部分鱼粪化石里,科研人员还发现了双翅目昆虫的残骸。这是鱼类取食昆虫幼虫的直接证据,表明当时已经存在“藻类——昆虫——鱼类——大型捕食性鱼类”的捕食链。
      “结合同一时期煤炭化石的出现,我们判断,在二叠纪末大灭绝1000万年后,陆地生物才重新从荒芜走向繁盛。在1000万年以内,由于地球上环境还不稳定,气候持续高温干旱,地球很可能还保持着总体萧条的景象。”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王博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3月底发表在国际知名地学期刊《地质学》上。
      
    2020-04-27
  • 【新华网】研究发现3000万年前柴达木盆地凉爽湿润

      2020年3月11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南京3月11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11日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一个由中、英地质学者组成的团队最新发现,在约3000万年前,柴达木盆地气候凉爽、湿度适中,被温带落叶阔叶林覆盖,与如今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有很大不同。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如今的柴达木盆地以干旱为主要气候特点,气温变化剧烈,风力强盛,日温差常达到30摄氏度左右。
      此次,研究团队在柴达木盆地北部发现了一个约3000万年前的植物化石群。研究人员运用分析程序研究了这些化石,并结合大气海洋综合环流模型,重建了当时的古气候和古海拔。
      重建结果显示,与现在化石产地年均气温1.9摄氏度、年降水量82.7毫米的寒冷、干旱气候不同,3000万年前的柴达木盆地气候凉爽、湿度适中。当时,那里年平均气温11.6摄氏度左右,冬季温度接近冰点、夏季凉爽,温度季节性差异远小于现在。当时的年降水量很可能超过1000毫米,夏季干燥、冬季湿润,降水的季节性差异也相对较低。但3000万年前的柴达木盆地与现在也有相似之处:当时那里的海拔已经达到3.3千米左右,与盆地现今的海拔类似。
      “3000万年前的柴达木盆地,覆盖着以杨树类和豆科植物为主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在西风带控制下,曾经横贯欧亚大陆的大洋带来充沛的水汽,滋养着植物的生长。”参与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员史恭乐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地学期刊《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上。
      
    2020-04-27
  • 【新华网】古生物学家发现1亿年前长嘴怪虫

      2020年3月5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南京3月5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俄、法、美四国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最新在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缅甸琥珀里发现一类跟蚊子有亲缘关系的远古昆虫。这类昆虫在身体形态、取食方式上跟蚊子颇为相似,但却长有一个超过身体长度一半的“超长嘴巴”,堪称蚊子在远古时期的“怪亲戚”。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3月5日发表在《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上。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王博介绍,新发现的这类远古昆虫被命名为缅蝎蛉。它们体长约7毫米,形态上看,很像一只放大版的蚊子。但蚊子有一对翅膀,缅蝎蛉有两对。另外一项不同是,蚊子的嘴一般比较短小,而缅蝎蛉却拥有长达3至4毫米的“超长嘴”,其嘴部长度甚至超过体长的二分之一。
      缅蝎蛉的“超长嘴”还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它由外部两个半圆柱状的外套和中间一条长舌共同组成。嘴一张开,就像有三根长长的尖刺共同伸出,组成类似“三叉戟”的形状。而当尖刺刺穿了障碍,顺利取到食物,外侧的两瓣外套就闭合形成一个封闭的“吸管”,食物顺着这根吸管进入缅蝎蛉体内。
      “动物形态与它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现在蚊子的嘴和翅膀与1亿年前的缅蝎蛉明显不同,这很可能说明外部环境,比如它们赖以取食的植物等,出现了很大变化。我们可以据此还原反推,得出更多有价值的远古环境信息。”王博说。
    2020-04-27
  • 【现代快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将闭馆改造,预计8月底重新开放

      2020年4月10日 来源:东方卫报 
      摘要:陪伴大小科学迷们15年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闭馆升级改造,不要跑空啦!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 文 / 摄)陪伴大小科学迷们15年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闭馆升级改造,不要跑空啦!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由于馆内设施老化严重,展陈内容较为陈旧,该馆需要维修和升级。全新的展陈内容,更多样的展示手段,还新增文创店和咖啡厅……改造后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将于8月底重新开放,带给观众全新体验。 
      △博物馆闭馆修缮通知 网页截图 
        
      开馆15余年,每年10万人前来打卡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隶属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物馆以古生物化石为本,以古无脊椎动物、古植物和微体古生物为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专业博物馆之一。自 2004 年年底开馆以来,这里每年吸引多达10万人前来打卡涨知识。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其中展览区面积近4200平方米。展览内容包括一个"生命的进化"主题展和十四个专题展。主题展由化石奥秘、地球的起源、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为轴线。专题展则分别为澄江动物群、恐龙天地、微观世界、生物登陆、无脊椎动物化石大观、二叠纪生物大灭绝、古植物园、南京地史演变、南京直立人和"我从哪里来"等。 
      △展厅内 
        
      走进展馆,公众不仅能近距离观赏包括"澄江动物群""中华龙鸟"在内的近2000件珍贵的化石标本,还可以通过展厅里的大量图片、仿真模型和景观复原,清晰明了地了解地球生命的演化史。 
      为防止疫情蔓延,1月中下旬全国各个博物馆纷纷宣布闭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也发布通告称,博物馆已经运行了15年时间,目前设施老化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展陈内容较为陈旧,需要维修和升级。维修升级改造期间,博物馆暂停对外开放,待修缮完成后将重新对外开放。 
      △提升改造项目公开招标 网页截图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该馆的展陈升级改造工作正紧罗密布地推进中。在疫情防控期间,该馆先后完成了展陈大纲和升级改造方案,目前已经发布提升改造项目公开招标信息。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博物馆改造面积约为2978平方米,投资估算980万元,通过场景模拟、化石展览等方式更好地讲述波澜壮阔的生物生命历程和地质时代变迁。 
      新展、文创店、咖啡厅……惊喜多多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好的古生物博物馆之一。但是,15年过去了,现在的知识结构和展陈手段等有点落后了。"据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王永栋介绍,博物馆因年久失修,存在展陈内容陈旧,互动项目少,现代化科技展示手段运用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观众体验较为单一。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从今年春天开始对博物馆进行提升改造。 
      王永栋表示,原本计划3月份开始施工,但是受疫情影响,该项工作计划到5月份进行。"经过这次的展陈升级改造,将会在展陈内容、方式和效果等多方面有所提升。预计8月底前后完成,到时候观众会发现博物馆焕然一新。"他透露说,现有的十几个展览都将全部重新设计、全面升级灯光并增加体验互动。"还计划增加一个世界化石精品展,集中展示全世界最高水平的珍稀化石库的精美标本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将新推出一个以石油与古生物为主题的特展。" 
      王永栋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近年来博物馆还征集和积累了不少古生物化石标本,由于展陈面积和手段等的限制,尚没有能够展示给观众看。"等博物馆全部提升改造结束后,这些精品化石也将会首次展示出来,给观众带来一个惊喜。"王永栋表示,改造后的博物馆还将有文创体验店、达尔文实验站和科学咖啡厅。"观众不仅可以坐下来畅聊科学,举办沙龙,还能把心仪的古生物纪念品、化石文创产品带回家。"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闭馆升级改造期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还将继续发挥线上和云端科学传播功能,将会通过网络、公众号等,定期组织达尔文大讲堂、云科普探秘、云游博物馆等线上活动。 
    2020-04-27
  • 【东方卫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6亿年前的化石告诉你

      2020年4月10日 来源:东方卫报 
      5亿年前的清江生物群,揭示了自然科学的哪些秘密?鸟为什么能长翅膀飞翔?大熊猫栖息地锐减的原因有哪些?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近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南京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其中,南京古生物专家有4项成果成功入选。 
      通讯员 盛捷本报记者 章庆 鲁冬妮清江生物群 
      刷新生命起源的奥秘 
      自40亿年前有生命以来,一直由菌藻类等微生物主宰着地球。 
      直到5亿年前,地球上发生了一件史诗级别的生物演化大事件——寒武纪大爆发。绝大多数的动物门类“唰”地一下突然出现在地球上。 
      动物门类为何在此时爆发出现?被列为六大自然科学难题之一。 
      西北大学早期生命与环境研究团队的张兴亮、傅东静等人在湖北长阳地区发现了一个距今5.18亿年的清江生物群。团队成员经过12年化石采集和研究发现,该生物群形成于寒武纪大爆发极盛时期。 
      与常见的动物骨骼化石库相比,清江生物群化石不仅能够保存有骨骼动物的软体结构,比如皮肤、肌肉、内脏等。更重要的是,它还保存了大量如水母、海葵和栉水母等不具有矿化骨骼的动物类型。因此,清江生物群代表了动物在起源演化初期较完整的组合面貌,是研究动物门类起源与寒武纪大爆发最理想的“现场”。 
      《自然》杂志发表评论称:“清江生物群打开了观察寒武纪的又一个窗口,各种新的生物类群前所未见,对于科学家进一步了解早期已灭绝的动物非常重要。” 
      侏罗时代的恐龙化石 
      告诉你鸟为什么会飞 
      在脊椎动物漫长的演化史中,翼龙、鸟类和蝙蝠独立演化出了形态迥异的飞行结构。随着带羽毛恐龙和早期鸟类化石不断发现,尤其得益于我国中晚侏罗世的燕辽生物群和早白垩世的热河生物群,有关鸟类飞行起源这一科学问题取得了重要进展。 
      其中,擅攀鸟龙类是恐龙家族中最为怪异的类群,生活在中-晚侏罗世。擅攀鸟龙类形态特殊,如头骨高耸、四肢纤细、第三手指(最外侧的手指)加长、古老的2-3-4手指指式、尾骨缩短等,俨然是恐龙和鸟类的“混合体”。它也一度被视作与鸟类具有最近亲缘关系的兽脚类恐龙。 
      201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王敏、邹晶梅、徐星、周忠和报道了一件发现于辽宁晚侏罗世地层的化石。经过长达一年的室内修理、实验和对比研究,研究团队认为其为一种新的擅攀鸟龙类,将其命名为“长臂浑元龙”。 
      研究发现,浑元龙距今约1.63亿年前,其正型标本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擅攀鸟龙类化石。浑元龙体长约32厘米,体重约306克。浑元龙在肱骨近端关节面、手指和腰带形态方面明显不同于其它擅攀鸟龙类,并且具有原始鸟类那样的尾综骨,如此缩短的尾骨能进一步将身体重心前移,有利于在飞行、滑翔时保持稳定。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答案在6亿年前的化石中 
      如果将动物比喻成一只鸡的话,复杂的胚胎发育过程就是孵化出小鸡的蛋。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作为动物界的成员,人们对这一问题始终抱有天然的好奇心。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殷宗军告诉大家:先有蛋。 
      这个答案的重要线索,来自距今6.1亿年前的特异埋葬化石库中的“笼脊球”化石。研究人员发现,“笼脊球”化石直径为0.5-0.8毫米,大约相当于一粒沙子大小。化石虽然小,但保留了精美的多细胞结构。研究发现,它们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有规律的细胞迁移和重组。 
      现代动物界包括30多个动物门类,已有研究表明它们拥有一个距今大约7亿多年前的共同祖先。这一共同祖先由多细胞组成,而且细胞有功能分化,它是由更古老的单细胞祖先演化而来。 
      然而,动物单细胞祖先是何时以及如何演化成多细胞祖先的呢?这个问题一直没有确凿的答案。经过研究发现,它们在一个充满母源营养物质的厚壁囊包中发育,不同标本代表了不同的发育阶段。笼脊球化石也恰好记录了动物从单细胞祖先向多细胞祖先演化的关键一步,表明了类似动物胚胎的发育机制在6亿年前就已经有了。 
      30万年前的少年头骨 
      重写人类演化史 
      中更新世晚期是东亚古人类演化的重要时间段,但对东亚古老型人类向现代人的演化过渡一直存在争议。2013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刘武等人对安徽省东至县华龙洞进行了连续5年的发掘,发现了30余件古人类化石,代表大约16个古人类个体。这些化石的年代被确定为距今33.1万-27.5万年前之间。 
      其中,编号为“华龙洞6号”的头骨保存最为完整。这件化石发现时尚包裹在地层胶结中,仅露出眼眶和部分面部。在清理包裹化石的地层胶结后,发现了属于同一个体的19件头骨和下颌骨碎片。复原后的头骨包含几乎完整的面部和大部分脑颅部以及一侧下颌骨,代表一个大约14-15岁少年的个体。 
      此外,科研人员还发现了100余件古人类制作使用的石器、4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以及动物骨骼表面切割、砍砸痕迹等反映古人类生存行为的多种证据。 
      这些化石揭示,现代人在东亚大陆出现时间可能比以往认为的更早。 
      
    2020-04-27
  • 【人民网】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0年4月8日 来源:人民网 
      中国古生物学会7日在南京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入选。
      据了解,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自2017年开展以来已经进行了四次。“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的成果,内容涉及动物早期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脊椎动物演化(恐龙类、古鸟类、哺乳类等)、白垩纪琥珀生物群、古植物与古生态、古人类学、分子古生物学等多个研究领域。
      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其中,“世界首例大熊猫古基因组”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运用古DNA方法及新一代测序技术,获得了一例古代大熊猫全基因组信息。这对了解现代大熊猫起源、进化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这十大进展包括: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埃迪卡拉纪新化石揭示动物的早期演化;侏罗纪擅攀鸟龙类的发现和膜质翅膀在兽脚类恐龙中的演化;热河俊兽——揭示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新模式;发现具有现代人特征的30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植物化石为青藏高原形成过程提供新证据;侏罗纪带羽毛恐龙为鸟类羽毛的分子演化提供直接证据;世界首例大熊猫古基因组;白垩纪缅甸琥珀揭示远古森林环境和被子植物昆虫传粉证据;亚洲最古老、泥盆纪面积最大的化石森林及其最早的根座型根系;六亿年前化石揭示动物胚胎发育方式起源之谜(含并列,入选11项成果)。
    2020-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