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人民网】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0年4月8日 来源:人民网 
      中国古生物学会7日在南京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领衔完成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入选。
      据了解,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工作自2017年开展以来已经进行了四次。“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的成果,内容涉及动物早期演化与寒武纪大爆发、脊椎动物演化(恐龙类、古鸟类、哺乳类等)、白垩纪琥珀生物群、古植物与古生态、古人类学、分子古生物学等多个研究领域。
      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其中,“世界首例大熊猫古基因组”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运用古DNA方法及新一代测序技术,获得了一例古代大熊猫全基因组信息。这对了解现代大熊猫起源、进化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这十大进展包括: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埃迪卡拉纪新化石揭示动物的早期演化;侏罗纪擅攀鸟龙类的发现和膜质翅膀在兽脚类恐龙中的演化;热河俊兽——揭示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新模式;发现具有现代人特征的30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植物化石为青藏高原形成过程提供新证据;侏罗纪带羽毛恐龙为鸟类羽毛的分子演化提供直接证据;世界首例大熊猫古基因组;白垩纪缅甸琥珀揭示远古森林环境和被子植物昆虫传粉证据;亚洲最古老、泥盆纪面积最大的化石森林及其最早的根座型根系;六亿年前化石揭示动物胚胎发育方式起源之谜(含并列,入选11项成果)。
    2020-04-27
  • 【新华网】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发布

      2020年4月7日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南京4月7日电(记者王珏玢)中国古生物学会7日在南京发布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领衔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入选。 
      这十大进展包括:华南早寒武世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库——清江生物群;埃迪卡拉纪新化石揭示动物的早期演化;侏罗纪擅攀鸟龙类的发现和膜质翅膀在兽脚类恐龙中的演化;热河俊兽——揭示哺乳动物中耳演化新模式;发现具有现代人特征的30万年前人类头骨化石;植物化石为青藏高原形成过程提供新证据;侏罗纪带羽毛恐龙为鸟类羽毛的分子演化提供直接证据;世界首例大熊猫古基因组;白垩纪缅甸琥珀揭示远古森林环境和被子植物昆虫传粉证据;亚洲最古老、泥盆纪面积最大的化石森林及其最早的根座型根系;六亿年前化石揭示动物胚胎发育方式起源之谜(含并列,入选11项成果)。 
      这些研究涉及动物演化、古植物学、古人类学、分子古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大多发表在《科学》《自然》等权威学术刊物上。 
      其中,“世界首例大熊猫古基因组”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运用古DNA方法及新一代测序技术,获得了一例古代大熊猫全基因组信息。这对了解现代大熊猫起源、进化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生物学会詹仁斌理事长介绍,2019年度的十大进展,代表了中国古生物学的最新发展方向,有助于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地质历史时期的生命演化历程。 
      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于1929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之一。自2017年开始,学会每年度评选和发布“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 
    2020-04-27
  • 【中国科学报】广西云南发现同种工蕨类植物化石

      2020年4月5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工蕨类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志留—泥盆纪地层中,也是我国华南早泥盆世植物的主要类群。紧贴扁囊蕨是中国南方泥盆纪早期植物区系的一种特有的带状藻类,对紧贴扁囊蕨的研究对探讨中国南方早期泥盆纪植物的地理意义具有重要作用。 
      之前的研究认为紧贴扁囊蕨孢子囊穗整体呈圆柱形是由孢子囊近轴瓣陷入孢子囊穗,远轴瓣与孢子囊穗表面平齐所造成,但新的研究发现改变了这一认识。此外,紧贴扁囊蕨最初在命名时缺少模式标本,在后期修订时,其命名问题仍被忽略。所以对紧贴扁囊蕨的研究和认识还存在较多问题尚未解决和澄清。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泥盆系研究团队的研究员徐洪河、研究员王怿和博士研究生汪瑶对产自云南和广西早泥盆世地层中的工蕨类植物紧贴扁囊蕨进行了研究。研究团队对云南文山早泥盆世坡松冲组的六块馆藏标本进行了重新观察并对采自广西苍梧早泥盆世苍梧组的十一块新标本进行研究,总结曾经相关文献报道,最终对紧贴扁囊蕨的种征进行了修订,重建其繁殖部分孢子囊穗的模型,讨论了该种的系统命名问题,并对该种的古植物地理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古植物学和孢粉学评论》。 
      新的研究发现紧贴扁囊蕨的孢子囊两瓣外凸,孢子囊整体近轴向弯曲,相邻孢子囊彼此之间紧密贴合在一起,才会形成圆柱形的孢子叶球。新研究对这种孢子囊穗的三维形态重建了模型,展示了四列孢子囊纵向交错对生而形成的孢子囊穗结构,不同颜色的孢子囊代表不同列。单个孢子囊呈椭圆形或扇形,开裂线沿孢子囊前缘延伸。并根据《国际藻类、真菌和植物命名法规》在其原始材料中推选了后选模式标本(在此情况下等同于模式标本),完善了紧贴扁囊蕨命名的合格发表。 
      长期以来,华南植物群被认为是中国早泥盆世植物群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些年的研究结果又将华南早泥盆世植物群分为三个植物地理亚区系:云南、广西和四川,每个植物亚区系都有各自独特的地方性分子,而且共有的属种类型较少。从属一级别来看,Adoketophyton和Guangnania出现在云南和四川地区,扁囊蕨出现在云南和广西地区,只有Zosterophyllum在三个地区均有分布。从种一级别,仅紧贴扁囊蕨同时在云南和广西地区出现。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相关植物化石记录有限,需要更加详细的植物群研究,以支持不同植物亚区系之间的对比。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revpalbo.2020.104209
      
    2020-04-27
  • 【东方卫报】大灭绝后森林何时复苏? 南京古生物专家揭开谜底

      2020年4月3日 来源:东方卫报 
      本报讯(通讯员盛捷;记者鲁冬妮)大家都知道地球经历过的那场恐怖事件:二叠纪末期(2.52亿年前)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引发了严重的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危机,约75%的陆地生物物种消失。但是,大灭绝之后陆地生态系统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这个课题,却一直困扰着科学界。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最新的研究发现,二叠纪末大灭绝之后,湖泊和森林生态系统可能需要长达1000万年的时间才能明显恢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研究生赵向东和郑大燃博士,在王博研究员和张海春研究员的指导下,与长庆油田解古巍工程师等合作,对鄂尔多斯盆地的中三叠统湖相沉积地层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湖泊生态系统在中三叠世中期就显示了明显的恢复。同时,研究层位也是长庆油田的重要产油层,同位素年代学和地层学的研究结果也为精时地层对比和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新的定年和化石证据。 
      “生物灭绝后,不同物种复苏的时间不同。其中最快的是有孔虫、菊石和牙形石,经历一两个百万年就恢复至大灭绝前的水平,而海洋造礁生物和陆地森林大约需要10个百万年才能完成恢复。”王博介绍,全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和火山灰养分输入可能共同促进了鄂尔多斯盆地古湖泊生态系统的复苏,团队经历了长达十年时间的野外工作的积累,“我们每年都会到陕西铜川去挖掘化石,每年也会踏勘新的剖面和露头,化石积累到足够的量,我们通过与沉积学、同位素定年学等手段的结合,才得出了湖泊生态系统需要1000万年才复苏的结论,揭开了生物复苏的一层面纱。”
    2020-04-27
  • 【新华社】中德科学家发现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

      2020年2月2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2月27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德古生物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最近在我国安徽发现了一批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中国古花骨海绵。这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花骨海绵,将同类海绵化石的历史前推了3亿多年。
      花骨海绵是现生海绵中较为常见的一类六射海绵。它们外观形态多样,生活的水深范围也较广,最深可达6700米以上。
      此次,研究团队在安徽省泾县的海绵动物群中发现了这批4.4亿年前的花骨海绵化石。这些花骨海绵呈球形或椭球形,有厚厚的壁,表面还有进水孔。鉴于它的特征有别于其他已知花骨海绵,科研团队将之命名为中国古花骨海绵。
      “中国古花骨海绵的发现,对探索海绵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告诉我们,早在4亿多年以前,这类常见的六射海绵就已经出现在地球上。”参与此次研究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丽霞博士说。
      相关成果已经刊发在最近一期刊印的德国《古生物学杂志》上。
    2020-02-27
  • 【新华社】大灭绝后到生物复苏历经3600万年

      2020年1月2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月20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由中、法、英三国学者组成的团队最近发现,发生在3.72亿年前的第二次生物大灭绝,让地球上的海洋“荒凉”了数千万年之久。直到3600万年之后,海洋生物才再次大规模复苏。
      这一研究,让人类对生物大灭绝的发生和复苏机制有了更深的了解。
      3.72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物种大灭绝,是已知地球历史上第二次生物大灭绝。这次事件让地球生物再次遭受重创,约82%的海洋物种消失。
      此次,科研团队选取4类海洋中最为常见的底栖和浮游生物门类进行多样性研究,并选取对环境要求苛刻、具有生态指示意义的珊瑚礁作为研究对象,来考察大规模物种灭绝发生后,生物再次复苏繁盛所花费的时间。
      科研人员发现,从大灭绝结束,到海洋生物物种再次大规模出现,其间经历了3600万年。直到约3.36亿年前,珊瑚礁才再次大规模出现,其他生物物种也明显增多。这说明,到这一时期,海洋生物才恢复了大灭绝之前的繁盛。
      “生态系统一旦崩溃,想要重建恢复就要耗费漫长的时间,付出巨大代价。这也给今天的我们敲响警钟,必须时时警醒,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参与此项研究的南古所助理研究员要乐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19年12月刊发在地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地球科学评论》上。(完)
    2020-01-20
  • 【新华社】中外科学家发现6.1亿年前胚胎化石

      2019年11月28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11月28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与英国、瑞典、瑞士学者合作,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类6.1亿年前的胚胎化石。这是迄今人类发现最古老的与动物相关的胚胎化石,为揭开动物起源之谜提供了重要新线索。
      相关研究成果于28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现代多细胞动物包括30多个门类,有研究表明,多细胞动物的祖先由更古老的单细胞生物演化而来。然而这一关键变化如何发生,一直没有确凿答案。科学界普遍认为,对动物早期胚胎的研究或将成为解开这一谜团的钥匙。
      此次发现的胚胎化石名为“笼脊球”,化石整体呈球形,单个直径不足1毫米,保存了精美的多细胞结构。研究人员采用三维成像技术,重构出数百个笼脊球标本的立体结构。结果显示,这些笼脊球在充满营养物质的厚壁囊包中发育,发育过程既类似动物的单细胞近亲,又更为复杂,显示出有规律的细胞迁移、重组等动物胚胎特有的发育机制。
      “笼脊球化石记录了动物由单细胞向多细胞演化的关键一步。正是这一步,为真正有细胞和组织分化的动物出现奠定了生物学基础。”参与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副研究员殷宗军说。
    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