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家发现5亿多年前“五眼大虾”
    中新社南京11月5日电(徐珊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5日消息,由该所朱茂炎研究员领导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组发现5亿多年前长有五只眼睛的虾形化石——“章氏麒麟虾”。它填补了节肢动物起源过程中关键的缺失环节,给生物进化论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化石证据。5亿多年前,复杂多样的生命在地球上突然出现。这一里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从达尔文开始,“寒武纪大爆发”一直是困扰科学界的重大科学谜题。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澄江动物群”更加凸显了“寒武纪大爆发”的突发性。“澄江动物群”中化石发现表明,包括脊椎动物在内,几乎所有现代动物门类在5.2亿年前都已经出现了。依据达尔文进化论,想要破解“寒武纪大爆发”之谜,科学家就需要找到动物门类起源的过渡型祖先化石。“澄江动物群”中,多样性最高的是节肢动物。近日,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组在“澄江动物群”中找到了解答“节肢动物起源之谜”的关键化石——“章氏麒麟虾”。此次发现的“章氏麒麟虾”,身体具有明显的真节肢动物特征,例如硬化的表皮、愈合的头壳、多节的躯干和分节的腿肢。但是,它的头部却又嵌合了节肢动物祖先类型的形态构造,包括奥帕宾海蝎特有的五只眼睛,以及奇虾的掠食性附肢。所以,“章氏麒麟虾”组合了真节肢动物和节肢动物祖先类型的身体特征,是一种罕见的“嵌合动物”。研究组成员曾晗博士介绍,研究团队结合“章氏麒麟虾”独特的嵌合形态和演化发育生物学分析,论证了奇虾和真节肢动物第一对附肢的同源性。并通过谱系发生重建,计算反演出早期节肢动物演化关系和附肢形态转变的新模型。结果表明,“章氏麒麟虾”的演化位置处于奇虾和其它真节肢动物之间,位于真节肢动物的根部。相关研究当天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发表于英国《自然》(Nature)杂志上。(完)
    2020-11-05
  • 【央广网】中科院团队新发现!五亿多年前化石“麒麟虾”揭开节肢动物起源之谜
    央广网北京11月5日消息(记者孙莹)北京时间2020年11月5日凌晨零时,英国《自然》(《Nature》)杂志报道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发现的一种5亿多年前,形似虾一样的动物化石——“章氏麒麟虾”。这是我国云南“澄江动物群”中又一项新的重大科学发现,为生物进化论增添了实证。此次发现的“章氏麒麟虾”,身体兼具5亿多年前海洋巨型捕食动物“奇虾”和节肢动物的多种特征,被誉为寒武纪的“麒麟”,命名为“章氏麒麟虾”,它是打开节肢动物起源之谜的过渡型物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迪颖介绍:“节肢动物非常常见,比如我们身边的蜈蚣、蝎子、甲虫、蚂蚁、螃蟹、蜘蛛、苍蝇、蚊子、小龙虾,这些都是节肢动物,它有什么样具体特征首先它是有一个表皮的硬化,叫外骨骼,然后它的身体都是分节的,肢也是分节的,不仅是触角,还有前附肢,特别重要的是身体有分节的步足。”地球上的生命经历了约40亿年的漫长演化历史,直到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时代,复杂多样的生命才在地球上突然出现。这一里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从达尔文开始,“寒武纪大爆发”一直是困扰科学界的重大科学谜题。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里就特别提到,复杂动物在寒武纪突然出现是对进化论的巨大挑战。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澄江动物群”更加凸显了“寒武纪大爆发”的突发性,将“达尔文的困惑”推向顶点。因为澄江动物群中化石发现表明,包括脊椎动物在内,几乎所有现代动物门类在5.2亿年前都已经出现了(图一)。依据达尔文进化论,想要破解寒武纪大爆发之谜,科学家就需要找到动物门类起源的过渡型祖先化石。(图1澄江动物群生态复原,杨定华绘图)澄江动物群中,多样性最高的是节肢动物。黄迪颖介绍:“从这些节肢动物的祖先类型到真节肢动物之间它们是怎么演化的我们无从知晓,因为缺乏一种桥梁,所以我们今天发现的‘麒麟虾’就是奇虾和真节肢动物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节肢动物是怎么演化而来的它们的祖先又长什么样这是生物进化的一大难题,一百多年来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组负责人朱茂炎说:“因为节肢动物是我们这个地球上目前多样性最高的生命,也是最成功的生命,一个东西从哪里来,一定要找到一系列的过渡的这种进化类型,我们今天发现这个‘麒麟虾’实际上就是填补了空白。”(图2麒麟虾化石曾晗供图)此次发现的“麒麟虾”长什么样研究团队对“麒麟虾”化石进行了精细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得以恢复5亿多年前“麒麟虾”的形态,是一种罕见的嵌合动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论文第一作者曾晗介绍:“‘麒麟虾’的身体有20多节,它每一节都分别具有一对游泳的桨状的附肢,以及一对步行用的腿肢,它的头像一个头盔一样,头部最前方有5只眼睛,说明它应该有很敏锐的视觉,从头部的下方伸出一对像爪子一样长满了小刺的附肢,所以它应该还是一个捕食者。而且它这么多游泳的腿肢,说明它游得很快。它整合的真节肢动物的身体,附肢和头壳,以及其他的捕食性附肢,还有寒武纪怪物奥巴宾海蝎的5只眼睛。”研究团队以多年积累的研究数据为基础,结合“麒麟虾”独特的嵌合形态和演化发育生物学分析,论证了奇虾和真节肢动物第一对附肢的同源性。结果表明,“麒麟虾”的演化位置处于奇虾和其它真节肢动物之间,位于真节肢动物的根部(图四)。(图3麒麟虾复原图孙捷绘图)(图4麒麟虾揭示的节肢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新模式,曾晗制图)曾晗说:“在我们投稿过程中,国际同行给予了非常正面的评价,他们说道:‘这一完美而出人意料的过渡型动物,填补的节肢动物演化史的一个知识空白’。‘它架起了节肢动物演化的重要过渡环节,涵盖了节肢动物几个关键造型、革新的起源’,同时还‘解决早期节肢动物头部前附肢同源性的争议问题’。” “麒麟虾”代表了达尔文进化论预言的重要过渡化石,它架起了从奇虾演化到真节肢动物的中间桥梁,填补了节肢动物起源过程中关键的缺失环节,给生物进化论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化石证据。多年来,锲而不舍寻找到多块化石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澄江古生物研究站站长赵方臣说:“因为我们只有把进化论讲好,我们才会真正地去讲科学。因为你有了进化的思想,你才会关心周边的事物变化,会不断去分析我们周边的所有事物、动物、植物,万物联系,所以为什么我们搞古生物学,这也是我们一个最大的科普目的和目标。”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詹仁斌表示,对我国云南“澄江动物群”的研究将不断深入。詹仁斌说:“我们国家有这方面的优势,院党组也特别重视这块工作,我们也有这样的力量,可以预期,我们不断会有新的突破。”
    2020-11-05
  • 【环球网】解开节肢动物起源之谜,我科学家发现“麒麟虾”化石
    2020年11月5日来源:环球网节肢动物怎样演化而来它们的祖先又长什么样这一生物进化的百年谜题或被中国科学家解开。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全球首次发现了一种5亿多年前的虾形化石,其长相奇异,有五只眼睛,身体嵌合了多种动物的形态特征。该过渡型物种被命名为“章氏麒麟虾”,是我国云南澄江动物群又一重大科学发现,为解答“节肢动物起源之谜”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为生物进化论增添了实证。11月5日,《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从寒武纪大爆发开始,节肢动物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之一。像大众熟知的蝴蝶、螃蟹、蜈蚣和蜘蛛等都属于节肢动物,它占据了当今动物界大约80%的物种多样性。但节肢动物起源一直成谜,其演化过程中存在关键的缺失环节,如节肢动物的原始祖先奇虾和真节肢动物形态差异巨大,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演化鸿沟。由朱茂炎研究员牵头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组发现的麒麟虾,填补了这一重要演化的空白。麒麟虾身体具有明显的真节肢动物的多种特征,例如硬化的表皮、愈合的头壳、多节的躯干和分节的腿肢。但是,它的头部却又嵌合了节肢动物祖先类型的形态构造,包括寒武纪怪物“奥帕宾海蝎”特有的五只眼睛,以及寒武纪巨型顶级捕食动物奇虾的掠食性附肢。所以,麒麟虾组合了真节肢动物和节肢动物祖先类型的身体特征,是一种罕见的“四不像”嵌合动物。研究团队对麒麟虾化石进行了精细的比较解剖学研究。以多年积累的研究数据为基础,结合麒麟虾独特的嵌合形态和演化发育生物学分析,论证了奇虾和真节肢动物第一对附肢的同源性。结果表明,麒麟虾的演化位置处于奇虾和其它真节肢动物之间,位于真节肢动物的根部。像始祖鸟一样,麒麟虾代表了达尔文进化论预言的重要过渡型物种,它架起了从奇虾演化到真节肢动物的中间桥梁,论文审稿专家认为,“这一完美而出人意料的过渡型动物,填补了节肢动物演化史一个知识空白”。
    2020-11-05
  • 【中国网】解开节肢动物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家发现“麒麟虾”化石
    2020年11月5日来源:中国网-新闻中心解开节肢动物起源之谜,我科学家发现“麒麟虾”化石节肢动物怎样演化而来它们的祖先又长什么样这一生物进化的百年谜题或被中国科学家解开。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全球首次发现了一种5亿多年前的虾形化石,其长相奇异,有五只眼睛,身体嵌合了多种动物的形态特征。该过渡型物种被命名为“章氏麒麟虾”,是我国云南澄江动物群又一重大科学发现,为解答“节肢动物起源之谜”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为生物进化论增添了实证。11月5日,《自然》杂志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从寒武纪大爆发开始,节肢动物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之一。像大众熟知的蝴蝶、螃蟹、蜈蚣和蜘蛛等都属于节肢动物,它占据了当今动物界大约80%的物种多样性。但节肢动物起源一直成谜,其演化过程中存在关键的缺失环节,如节肢动物的原始祖先奇虾和真节肢动物形态差异巨大,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演化鸿沟。由朱茂炎研究员牵头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组发现的麒麟虾,填补了这一重要演化的空白。麒麟虾身体具有明显的真节肢动物的多种特征,例如硬化的表皮、愈合的头壳、多节的躯干和分节的腿肢。但是,它的头部却又嵌合了节肢动物祖先类型的形态构造,包括寒武纪怪物“奥帕宾海蝎”特有的五只眼睛,以及寒武纪巨型顶级捕食动物奇虾的掠食性附肢。所以,麒麟虾组合了真节肢动物和节肢动物祖先类型的身体特征,是一种罕见的“四不像”嵌合动物。研究团队对麒麟虾化石进行了精细的比较解剖学研究。以多年积累的研究数据为基础,结合麒麟虾独特的嵌合形态和演化发育生物学分析,论证了奇虾和真节肢动物第一对附肢的同源性。结果表明,麒麟虾的演化位置处于奇虾和其它真节肢动物之间,位于真节肢动物的根部。像始祖鸟一样,麒麟虾代表了达尔文进化论预言的重要过渡型物种,它架起了从奇虾演化到真节肢动物的中间桥梁,论文审稿专家认为,“这一完美而出人意料的过渡型动物,填补了节肢动物演化史一个知识空白”。
    2020-11-05
  • 【中国青年报】长五只眼的“虾”?中国科学家发现5亿年前的麒麟虾化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1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见过长五只眼睛的“虾”吗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最新发现一种5亿多年前长相奇异的化石,化石上的“虾”就长有五只眼睛,其身体还兼具巨型捕食动物奇虾和节肢动物的多种特征,被誉为寒武纪的“麒麟”,命名为“章氏麒麟虾”,它是打开节肢动物起源之谜的过渡型物种。11月5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刊发这一重要科学发现。这是我国云南“澄江动物群”中又一最新发现,给生物进化论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化石证据。(麒麟虾复原图,黄迪颖供图)(麒麟虾化石,曾晗供图)在地球这个充满生机的星球上,生命经历了约40亿年的漫长历史。然而,直到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时代,复杂多样的生命才在地球上突然出现。这一里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从达尔文开始,“寒武纪大爆发”一直是困扰科学界的重大科学谜题。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里就特别提到,复杂动物在寒武纪突然出现是对进化论的巨大挑战。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在云南发现的“澄江动物群”更加凸显了“寒武纪大爆发”的突发性,将“达尔文的困惑”推向顶峰。因为澄江动物群中化石发现表明,包括脊椎动物在内,几乎所有现代动物门类在5.2亿年前都已经出现了。依据达尔文进化论,想要破解寒武纪大爆发之谜,科学家就需要找到动物门类起源的过渡型祖先化石。(澄江动物群生态复原,杨定华绘图)据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黄迪颖介绍,澄江动物群中,多样性最高的是节肢动物。从寒武纪大爆发开始,节肢动物便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之一。人们熟知的蝴蝶、螃蟹、蜈蚣和蜘蛛就是节肢动物,它们都具有分节的身体和附肢。当今地球个体数量最多的动物就是节肢动物,它们占据了动物界中大约80%的物种多样性,在海、陆、空各种环境下都有它们的身影。 然而,节肢动物是怎么演化而来的,它们的祖先又长什么样这是生物进化的一大难题,一百多年来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麒麟虾揭示的节肢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新模式,曾晗制图)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领导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组,在澄江动物群中找到了解答“节肢动物起源之谜”的关键化石——“章氏麒麟虾”。论文另一位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赵方臣说,澄江动物群中,奇虾是体长可达两米的顶级捕食动物,被认为是节肢动物的祖先类型。但是,奇虾和真节肢动物形态差异巨大,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跨越的演化鸿沟。这一鸿沟成为探索“节肢动物起源之谜”的关键缺失环节。此次发现的“章氏麒麟虾”,身体具有明显的真节肢动物特征,例如硬化的表皮、愈合的头壳、多节的躯干和分节的腿肢。但是,它的头部却又嵌合了节肢动物祖先类型的形态构造,包括寒武纪怪物——奥帕宾海蝎特有的五只眼睛,以及寒武纪巨型顶级捕食动物——奇虾的掠食性附肢。研究人员认为,“章氏麒麟虾”组合了真节肢动物和节肢动物祖先类型的身体特征,是一种罕见的嵌合动物。据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晗介绍,研究团队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对“章氏麒麟虾”化石进行了精细的比较解剖学研究。以多年积累的研究数据为基础,结合“章氏麒麟虾”独特的嵌合形态和演化发育生物学分析,论证了奇虾和真节肢动物第一对附肢的同源性。通过谱系发生重建,计算反演出早期节肢动物演化关系和附肢形态转变的新模型。结果表明,“章氏麒麟虾”的演化位置处于奇虾和其它真节肢动物之间,位于真节肢动物的根部。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消息称,“章氏麒麟虾”代表了达尔文进化论预言的重要过渡型物种,它架起了从奇虾演化到真节肢动物的中间桥梁,填补了节肢动物起源过程中关键的缺失环节。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0-11-05
  • 【新华网】中国学者发现5亿多年前“四不像”动物
    新华社南京11月5日电(记者王珏玢)长着虾的身体、有5只眼睛、挥着粗壮的钳子……这样的“四不像”,竟然是大多数现代动物的祖先学术刊物《自然》5日发表由中国学者最新发现的一种远古动物——章氏麒麟虾。这种5亿多年前的远古动物集合了多种动物的形态特征,就像一座桥梁,填补了物种演化间的关键环节。此次发现的章氏麒麟虾化石,发现于我国云南澄江动物群中,有5.2亿年历史。它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麒麟类似,集合了多种不同动物的形态特点。麒麟虾的身体分节、有坚硬的壳,和现在的虾相似。它的头部有5只眼睛,这是当时海洋中另一种动物——奥帕宾海蝎的典型特征。麒麟虾还有粗而短的前肢,靠抱握和夹持捕猎,这又与寒武纪另一种明星动物——奇虾相似。研究团队还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对麒麟虾化石进行了精细的演化分析。结果显示,麒麟虾的演化位置,正好是奇虾等生物进化成真正节肢动物的一种过渡类群。它的出现,填补了节肢动物起源中缺失的关键环节。“麒麟虾就好比演化中的桥梁。通过它们,人类能清楚地看到动物的远古祖先,如何一步步从进化的长河中走来。”参与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说。
    2020-11-05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210008)
Tel:025-83282105 Fax:025-83357026
Email:ngb@nigpas.ac.cn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