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新华社】古生物学家发现1500万年前的奇特花朵

      2020年9月30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9月30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30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西班牙古生物学者近日在约1500万年前的琥珀化石中发现一种奇特的花。与一般花朵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乎从同一点上生长出来不同,这种远古花朵似乎经过了“纵向拉伸”,花朵中的各个器官,上下依次生长在一个花枝上。
      领导该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王鑫介绍,此次研究涉及的琥珀化石产自北美洲多米尼加,距今约有1500万年历史。科研团队在其中发现了一朵长约3毫米的小花,小花的各组成部分清晰可见,属于典型的真双子叶植物。研究者们将之命名为“丁氏花”,以纪念我国著名数学家丁石孙先生。
      尤为独特的是,一般花朵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都紧密地“挤”在花轴的同一个部位——花托上,但丁氏花的花轴却是伸长的:各组成部分上下依次排列,之间的间距被拉开了,仿佛经过了“纵向拉伸”,长在一个枝上似的。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想搞清楚花是怎么来的。丁氏花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它的形态说明,花很可能就是纵向压缩的枝。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能彻底解开花的演化之谜。”王鑫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学术期刊《古昆虫学》(Palaeoentomology)上。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福建农林大学、西班牙比戈大学、抚顺琥珀研究所的学者共同完成。存有丁氏花标本的琥珀化石现存于抚顺琥珀研究所。
    2020-10-09
  • 【光明网】南京古生物所等揭秘一亿年前介形虫的有性生殖行为

      2020年9月30日 来源:光明网
      介形虫是具有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在地球上生存了近5亿年。地层中保存了较为丰富的介形虫双瓣壳化石,其软体部分通常不易保存。近期,中国、德国和英国的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标本,发现一亿年前介形虫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
      介形虫是自奥陶纪以来地质记录中最丰富的节肢动物化石之一,其大小通常在1毫米左右。介形虫化石具有生物地层学意义,是油气勘探中不可或缺的化石门类之一,在古环境重建和生物演化研究中扮演重要角色。大多数介形虫化石只保存钙化的壳,软体部分(附肢和身体等)通常难以保存,而这些软体结构能够提供重要的古行为学信息,如生殖行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博士王贺和研究员王博等,与德国和英国科研人员合作,首次报道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该枚琥珀重0.676克,长17.5毫米、宽13.5毫米、厚4毫米,共保存39个介形虫化石标本。介形虫个体最大0.59毫米,最小0.24毫米,这些介形虫归属于三个不同类群,含有从幼年到成年的较完整的发育序列。通过与现生介形类的生活环境对比,研究人员认为这些介形虫当时生活在靠近海边的泻湖环境中。
      研究人员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显微CT)分析其中的11个标本,通过高精度三维图像重建工作,精细还原这些介形虫的壳体和软躯体(包括附肢、抱握器、曾克氏器〔精子泵〕、半阴茎、储精囊、卵和巨型精子)的形态特征。基于化石功能形态学分析和现生介形虫的形态和生态学观察,发现其中一类化石介形虫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雄性通过钩状抱握器抓住雌性并将半阴茎伸入雌性个体内,交配中,雄性通过曾克氏器(精子泵)将巨型精子送入雌性体内。曾克氏器因其具有发达的肌肉和螺纹状的刺,易从现生个体中发现。巨型精子储存在雌性储精囊内,随后,精子开始具有活性完成受精过程。
      该研究首次在白垩纪介形虫化石中发现现介形虫的巨型精子,其长度至少相当于介形虫体长的三分之一;也是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将其化石记录至少提前5000万年。研究表明,与现代介形虫有性生殖相关的生殖器官(如抱握器、曾克氏器等)至少在白垩纪中期就已形成,其形态特征在一亿年间未发生改变;介形虫的这种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存在,为生殖行为的演化停滞现象提供实例;该种包含巨型精子的复杂生殖行为提高介形虫交配的成功率,促进非海相介形类在晚中生代的辐射演化。
      相关研究成果以2020 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of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giant sperm in Cretaceous ostracods为题,在线发表在《皇家学会会刊-B辑》(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研究工作获得中科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南京古生物所项目聘用人员吴素萍协助完成显微CT实验,助理工程师杨定华绘制生态复原图。
      图1 不同介形虫的三维复原图
      图2 介形虫有性生殖器官对比图(左为化石,右为现代类群):a和b:抱握器;c和d:卵的横截面;e和f:精子泵;g和h:介形虫的精子;i和j:半阴茎;k和l:介形虫精子细节结构
      图3 介形虫交配行为复原图(杨定华绘制)
      
    2020-10-09
  • 【人民网】1亿年前动物怎么“造娃”? 琥珀中巨型精子告诉你答案

      2020年9月23日 来源:人民网
      中、德、英三国古生物学者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迄今最早的动物精子,将相关化石记录时间提前了约5000万年。
      动物最早的精子什么样?一种动物为何上亿年来保持同一种交配方式?看起来小不点的家伙,为何拥有巨型精子?
      9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一场特殊的发布会,揭开了一亿年前介形虫有性生殖行为的奥秘。
      介形虫是一种具有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大小通常1毫米左右。现生的介形虫有上万种之多,别看它体型微小、毫不起眼,但是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极其强大,而且它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将近5亿年,比起人类可久远得多。
      2017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获得一块来自缅甸的琥珀化石,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显微CT)对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白垩纪介形虫化石标本进行了研究,发现介形虫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存在,该结果使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相关成果于9月16日作为封面论文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上。
      精子长度是虫身的三分之一
      在一个装满了淡绿色水的量杯中,一些白色的“小点点”,正在水草中来回穿梭、游来游去。“这些就是现生的介形虫,是我在户外一个积满雨水的托盘中发现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王贺博士告诉记者,在生物分类中介形虫是一个纲。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来看,介形虫的家族很大,现生的介形虫种类有上万种。
      2017年,王贺博士和该所王博研究员等发现一枚独特的琥珀化石,透明的琥珀中夹杂着一些黑色的小点。经过协商,他们把这枚琥珀化石带回所里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这些黑色的小点就是介形虫。
      “介形虫在海相和陆相的沉积岩中很常见,但是琥珀化石非常罕见,这是已知发现的第二枚,但是另一枚没有保存介形虫的软躯体。”王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该枚琥珀重0.676克,长17.5毫米、宽13.5毫米、厚4毫米,共保存了39个介形虫化石标本。介形虫个体最大0.59毫米,最小0.24毫米。
      经过与德国和英国科研人员合作,他们利用显微CT对其中的11个标本进行分析,通过近一年的高精度三维图像重建工作,精细还原了这些介形虫的壳体和软躯体的形态特征,包括附肢、抱握器、曾克氏器(精子泵)、半阴茎、储精囊、卵和巨型精子。
      “显微CT的好处是可以不破坏化石,就能获得完整的三维立体成像,对于这类微小化石的研究特别重要。”王贺说道。
      通过显微CT,研究人员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这些白垩纪的介形虫,拥有巨型精子,长度达到200微米,也就是0.2毫米,是它身长的1/3。要知道,人类的精子长度只有20微米而已。
      “这个比例是非常惊人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人类的精子也达身高的1/3,是什么样子。”王贺说,更重要的是,这些精子刷新了动物界最早精子的纪录,此前是在南极发现的5000万年前环节动物的精子化石。
      有性生殖行为1亿年前就已存在
      介形虫一般生活在水体之中,淡水咸水中都有它们的身影。
      经过还原,这枚琥珀化石中的介形虫当时生活在靠近海边的泻湖中,湖边长满了红树林。它们归属于三个不同的类群,并含有从幼年到成年的较完整发育序列。
      某一天,一大滴树胶滴落在湖边的浅滩上,这些介形虫瞬间被包裹在其中,动弹不得。它们的外壳和软躯体都得到完整的保留。
      “绝大多数介形虫化石只保存有钙化的壳,软体部分(附肢和身体等)通常难以保存下来。但这些软体结构往往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古行为学信息,如生殖行为。”王贺说,所以科学家只知道数亿年前介形虫就已存在,却不知它们如何生活繁衍。
      基于化石功能形态学分析及现生介形虫的形态和生态学观察,研究人员发现化石中的介形虫与现生种类具有相同的抱握器、曾克氏器(精子泵)、半阴茎、储精囊、巨型精子等。
      他们研究认为,在一亿年前,介形虫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雄性通过钩状抱握器抓住雌性并将半阴茎伸入雌性个体内。交配过程中,雄性通过曾克氏器(精子泵)将巨型精子送入雌性体内。这一过程长达数十分钟之久。
      巨型精子进入雌性体内后,被储存在储精囊内,随后精子开始具有活性,并与卵子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在雌性介形虫储精囊内有许多巨型精子,像一团乱麻一样缠绕在一起,但是雄性一次交配只能射出一枚精子,至于究竟哪颗精子能与卵子结合,可能是随机也可能由雌性介形虫选择。”王贺介绍说。
      该化石研究表明,与现代介形虫有性生殖相关的生殖器官(如抱握器、曾克氏器等)至少在白垩纪中期就已形成,其形态特征在一亿年间没有发生改变,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介形虫的这种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存在。
      “我们认为,这种包含巨型精子的复杂生殖行为提高了介形虫交配的成功率,促进了非海相介形虫类在晚中生代的辐射演化。而这种持续上亿年不变的有性生殖行为,为演化停滞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实例。”王贺告诉记者。
      研究介形虫化石有助重建古环境
      介形虫化石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在油气勘探中是不可或缺的化石门类之一,而且在古环境重建和生物演化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地质古生物学研究中,介形虫与孢粉、有孔虫、放射虫等都被称为微体化石,它们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微体化石堪称寻找地球资源的“金钥匙”,科学家通过研究微体化石就能解决勘探和寻找能源的地层问题。
      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页岩气都和古生物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动植物大量死亡之后经过地层学的埋藏最后才能形成能源。
      当钻到地下7000米取岩芯时,成本非常高,样品也很少,大的生物化石很难找到,只能靠这些细小的微体化石才能在岩芯中找到能源留下的蛛丝马迹。
      因为微体化石在地层中数量很大,因此具有较强的指示作用,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地层年代,寻找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专家不仅在显微镜下观察微体化石,还给这些小虫照红外线,进行CT扫描,希望还原它们微米级的形态特征,因为这对中国能源经济非常重要,依靠这些不起眼的小化石,我们或许可能找到石油、天然气、煤炭、页岩气的大宝藏。
      “比如这次我们发现的介形虫属于白垩纪,如果地质勘探部门在钻探过程中发现介形虫,那我们就知道上下地层的大致年代,我国的大庆油田产油层就属于白垩纪。”王贺介绍说。
      而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生活习性和分布规律,据此及相关的岩性资料可以推测出地层单元形成时的水体环境和气候条件,这种条件反过来又会控制着地层的形成和分布,因而也控制着烃源岩和储集岩的形成和分布。
    2020-09-24
  • 【四川日报】肉眼看不见的孢子花粉化石告诉你 2亿年前四川盆地发生了什么?
    2020年9月18日 来源:四川日报
       
      火山爆发被科学家认为是多次大灭绝事件的元凶。新华社资料图片 
      研究团队在野外开展多学科联合考察。受访者供图 
        
      四川宣汉地区晚三叠世代表性孢子花粉化石。受访者供图
      约2亿年前,地球发生了一次十分重要的演化事件。原本相连的欧洲-北美-南美-非洲联合古陆解体,中间出现大西洋开裂。滔滔海水之中,冒出绵延上百公里的火山群,它们夜以继日地喷发,浓烟和火山灰遮天蔽日,地质历史上三叠纪末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就此拉开序幕…… 
      2亿年前的四川宣汉,大量蕨类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被风吹散,飘落河流中,被水流聚在一起,再被沙土“封禁”。后经历漫长的时光更替,这些孢子花粉埋藏在地层深处,保存为化石。2亿年后的今天,它们重见天日,这些远古世界留给我们的密码,正在被科学家一一破解。 
      近日,国际地学学术刊物《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刊发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丽琴博士、王永栋研究员与国外同行合作,在四川盆地东北缘的宣汉七里峡剖面发现了丰富的孢子花粉化石,探寻了远古植被和气候演化的奥妙。 
      从2007年起,王永栋带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生代植物与环境科研团队,与当时的四川遂宁市国土局及射洪县国土局、四川煤田地质局137地质队、曲阜师范大学、四川省地勘局化探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成都理工大学和四川大学等单位合作,对四川盆地三叠系-侏罗系地层开展了多学科的深入研究,在四川盆地多处发现植物叶片、孢子花粉以及根茎化石,从中获得的相关信息与全球多个剖面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些研究正在揭开三叠纪-侏罗纪之交的古植被演替和古气候变化之谜。
      一颗颗小小的孢子花粉化石,向我们打开了探知远古时期四川盆地的一扇门。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
      2亿年前的四川盆地
      就是草木繁盛的“天府之国” 
      当时的四川盆地,气候湿润、草木茂盛,高大的裸子植物和低矮的蕨类植物在此繁衍出庞大的家族——“正是因为当时四川盆地陆地植物的多样性,我们才能在这里找到大量化石”
      在距今2.5亿年至2.01亿年,地球处于三叠纪时期,这是中生代的第一个纪。此时,东亚大陆与欧洲大陆并未相连,它们中间隔着浩瀚的特提斯洋。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就是那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李丽琴等研究发现,当时的四川盆地,气候湿润、水土肥沃、草木茂盛,高大的裸子植物和低矮的蕨类植物在此繁衍出庞大的家族,比如新芦木、双扇蕨、苏铁、苏铁杉等,还有一些苔藓、石松植物也在森林中出现。
      蕨类植物又称羊齿植物,属于孢子植物,常见的蕨类植物大多外形低矮,而银杏、松柏、苏铁等祼子植物则是多年木本植物,大多是高大的乔木,两者对环境的要求各不相同。裸子植物中的松柏类主要分布于温带和寒带,苏铁类属于热带、亚热带植物,而银杏类植物多喜亚热带温凉环境。多数蕨类植物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少数则耐干旱。
      经历了上亿年的地质运动后,高大的裸子植物被埋藏在地下数百米甚至上千米处,最终形成了煤炭。而低矮的蕨类植物生命力更为顽强,对极端环境的耐受力更强,它们中有一些品种存活到了现在,比如被称为植物“活化石”的桫椤,在四川的泸州、宜宾、乐山等地都有发现,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四川盆地内物种的丰富性。
      “正是因为当时四川盆地陆地植物的多样性,我们才能在这里找到大量化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李丽琴推测,四川宣汉、广元、合川等地当时河流、浅滩和泥炭沼泽密布,周期性的水涨潮退,让许多植物的孢子、花粉飘落在水中,并汇集在一起,由于孢子和花粉非常小,而且外壁足够坚硬,再加上水流将它们冲刷汇聚到一起,很容易被水下的沙土掩埋保存下来。
      类似于考古,不同地质年代的孢子花粉化石沉积在不同地层中,科学家通过研究孢子花粉化石组合面貌,就能判断当时的地质年代、沉积条件和地球生态环境。
      孢粉化石解码四川盆地环境细微变化
      四川盆地发现的孢子花粉化石,成为揭秘远古环境的“解码器”——四川盆地在总体温暖的气候下,也有相对温凉的阶段
      科学家认为,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五大生物灭绝事件之一的三叠纪大灭绝,全球海陆生态系统受到重创。相比于海洋而言,对陆地生态系统三叠纪-侏罗纪之交重大生物事件的探究相对薄弱。重要原因就是海相地层相对陆相地层更为连续完整,并且植物化石保存条件更为苛刻,科学家很难只通过大型植物化石还原当时的陆地生态环境变化。 
      在四川盆地发现的孢子花粉化石,弥补了这一空缺,成为揭秘远古环境的“解码器”。
      植物化石一般分为三类:叶片化石、根茎化石和孢子花粉化石。前两种很容易被发现但不易保存,尤其是植物根茎,很多变成了煤。但是孢子花粉由于个体小且外壁坚硬且耐酸碱,较容易被保存下来。 
      这些孢子和花粉大的不到100微米,小的仅有30微米左右,必须借助400倍的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放大600倍后才能清晰地成像拍照。科学家要找到它们,有时候还必须靠一点点运气。李丽琴说,此次他们在四川盆地的东北缘选择了很多含煤地层的点位,根据周围岩石的岩性等特征圈出大致范围,然后采集大量岩石样本,再到实验室酸处理、显微镜下观察研究。最终,在一大堆不起眼的石头中发现了大量的花粉孢子化石。
      “我们注意到,虽然四川盆地距今2亿年左右的环境总体来说是温暖湿润的,但是在不同地层中,蕨类植物的孢子与祼子植物的花粉类型和相对含量却出现大幅波动。”王永栋解释,这说明气候环境有细微的变化,在总体温暖的气候下,也有相对温凉的阶段。
      经过进一步的详细地质调查和化石标本分析,他们总结出一个规律:在晚三叠世,真蕨植物占绝对优势并以双扇蕨科为代表,松柏类植物和苏铁类、银杏类植物繁盛,还有少量的种子蕨类、石松类、苔藓类和楔叶类植物等。在晚三叠世末,松柏类和苏铁、银杏类植物占优势,松柏类的掌鳞杉科开始出现,蕨类植物较少。到了三叠纪-侏罗纪过渡期,植物多样性较低,仅以少数蕨类植物占优势。进入早侏罗纪后,苏铁类、银杏类植物复苏,松柏类掌鳞杉科丰富,蕨类植物以桫椤科/蚌壳蕨科为代表。
      火山活动可能导致远古时期气候波动变化
      地球的气候变化有周期性和规律性,目前人类也在经历温室效应,找出这些演变规律,可以帮助我们寻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办法
      “过去许多人认为,三叠纪末期地球开始出现温室环境,导致大量动植物灭亡。而我们的调查研究更加精准地分析了大灭绝前600万年的气候变化,发现当地经历了温暖湿润(短期变凉)-干凉-温度回升的曲线波动。”王永栋告诉记者。
      王永栋介绍:“三叠纪末期,特提斯洋西岸的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出现了大区域的火山集中喷发活动,这些地区笼罩在遮天蔽日的火山灰下,大量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海,造成海水酸化和缺氧,76%的海洋生物种因此而灭绝,阳光被烟尘和火山灰遮挡导致气温迅速下降,而后由于火山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不断在大气层中累积,又让气温在短时间内快速回升。”
      四川盆地虽处在特提斯洋东岸,之前科学家认为,这里受到火山活动的影响很小。不过随着地质记录的精细化和测试手段的提高,科学家们已经在多个地区发现了四川盆地受到火山活动影响的“蛛丝马迹”,认为从特提斯洋西缘地区远距离飘来的火山灰逐渐散落到这里,可能会导致这些地区的气候出现变化和波动,进而影响到了陆地生态系统及其环境,以及生物群的多样性变化。
      王永栋说:“我们在四川宣汉地区发现的三叠纪-侏罗纪过渡期蕨类三缝孢子峰值、晚三叠纪末短期变冷以及早侏罗世变暖的古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多个代表剖面尤其是特提斯洋西缘地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揭示了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全球性陆地古植被和古气候演替变化。”
      这次研究是我国南方地区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孢粉植物群研究最为翔实的高分辨率记录。“了解古气候演变的特征,有助于我们认识地球气候演变的规律。”王永栋说,地球的气候变化有周期性和规律性,比如恐龙时代的地球经历了因火山大规模喷发导致的温室效应。目前人类也在经历温室效应,找出这些演变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地球,寻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办法。
      解读
      孢粉化石“说”了啥
      晚三叠世
      真蕨植物占绝对优势并以双扇蕨科为代表,松柏类植物和苏铁类、银杏类植物繁盛,还有少量的种子蕨类、石松类、苔藓类和楔叶类植物等。
      晚三叠世末
      松柏类和苏铁类、银杏类植物占优势,松柏类的掌鳞杉科开始出现,蕨类植物较少。 
      三叠纪-侏罗纪过渡期
      植物多样性较低,仅以少数蕨类植物占优势。 
      早侏罗纪
      苏铁类、银杏类植物复苏,松柏类掌鳞杉科丰富,蕨类植物以桫椤科/蚌壳蕨科为代表。
      问题
      怎么保存下来?
      孢子和花粉之所以能够得到较好的保存,是因为它们非常小,而且外壁足够坚硬,很容易被水下的沙土掩埋保存下来。怎么得出结论?
      这些孢子和花粉大的不到100微米,小的仅有30微米左右,必须借助400倍的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放大600倍后才能清晰地成像拍照。通过成像发现,不同地层中数量和种类出现大幅波动,说明两者在不同时期是分别占有优势地位,从而判断气候变化。
      新闻背景
      五次大灭绝事件
      科学家普遍认为,在地质记录中有五次大灭绝事件。按照发生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奥陶纪大灭绝 
      这次大灭绝发生在4.431亿年前到4.429亿年前的20万年间。这一时期形成了大规模冰盖,总规模达到1.5亿立方千米,是今天地球南极和北极冰盖总和的6倍以上。当时,全球海平面急速下降100米至150米,绝大部分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约56%物种灭绝。
      晚泥盆世大灭绝 
      发生于3.72亿年前,它消灭了约70%的无脊椎动物。存在于泥盆纪和石炭纪过渡期的数千年的化石孢子显示出紫外线破坏的迹象。科学家们提出,造成紫外线爆炸的可能是在距离地球65光年内爆炸的一颗超新星。
      二叠纪大灭绝
      发生于2.52亿年前,是五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中最严重的一次,造成了98%的海洋生物以及96%的陆地生物在50万年内消失,大量的生物“蒸发”殆尽。有科学家认为,造成这次大灾变的是峨眉山超级火山爆发和西伯利亚超级火山爆发。
      三叠纪大灭绝
      发生于2.01亿年前,估计有76%的物种消失。这次事件是恐龙时代的黎明,早期的主龙类、多数合弓动物和大型两栖动物纷纷灭绝,使恐龙在几乎没有陆地竞争的情况下接管了陆地世界。科学家推测,中大西洋超级火山爆发是这次灭绝事件的原因。
      白垩纪大灭绝 
      发生于6600万年前,是最著名的一次,此次事件导致地球上约四分之三的动植物物种灭绝。在陆地上,非鸟恐龙全部灭绝。上述动物的灭绝为哺乳动物的发展腾出了空间,地球历史由此进入哺乳动物时代。专家们认为,这次大灭绝是由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造成的,这次撞击几乎给全球环境带来灭顶之灾。
      
    2020-09-22
  • 【新华网】古生物学家发现1亿年前的动物精子

      2020年9月17日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南京9月17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17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德、英三国古生物学者最近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缅甸琥珀中,发现了早期动物的精子。这是迄今人类发现的最早的动物精子,将相关化石记录时间前推了约5000万年。
      介形虫交配行为复原图。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杨定华绘制)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16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生物学分会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上。
      此次发现的远古动物精子来自一类水生甲壳动物:介形虫。这类动物体型微小,体长通常只有约1毫米,但它们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在海洋、湖泊、沼泽、河流、池塘中,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介形虫种群生存能力特别强大,从4.5亿年前一直延续至今。它们在地层中留下丰富的化石,成为科学家研究古环境和古生物演化的重要依据。
      不同介形虫的三维复原图。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在本研究里,科研团队在一枚白垩纪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了介形虫的精子。这枚琥珀化石重0.676克,其中保存了39个介形虫标本。研究者在其中发现了多枚介形虫精子,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将相关化石记录的时间前推了大约5000万年。
      进一步分析比对显示,远古和现代介形虫精子的形态十分相似,其长度可达介形虫体长的三分之一以上,大约相当于现代人类精子长度的4倍。这说明,1亿年前的介形虫已经能和现在的后代一样,产生巨型精子,并进行有性生殖行为。
      介形虫有性生殖器官对比图(左起一三列为化石,二四列为现代类群)。新华社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体型巨大的精子能有效提高交配成功率,这有可能是促成一部分介形虫种群繁盛的重要原因。”参与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贺博士说。(完)
    2020-09-22
  • 【现代快报】世界最古老的精子现身,长度是身体的1/3

      2020年9月17日来源:现代快报
      一亿年前的虫虫如何做“羞羞的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与德国和英国科研人员合作,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琥珀中发现了39只被称为介形虫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
      它们体内保存着巨型精子,精子长度竟达到身体长度的三分之一。科研人员称,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动物精子,将其化石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9月16日,相关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上。
      这枚琥珀共保存了39个介形虫化石标本
      39只小虫藏身琥珀一亿年
      琥珀是古代动物和昆虫的名副其实的“宝库”。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博士王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此次他们在一枚距今约一亿年的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了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
      介形虫精子 
      王贺向记者展示了这枚长17.5毫米、宽13.5毫米、厚4毫米,重量仅为0.676克的琥珀。虽然体量不大,但是其中却包含着39只介形虫,清晰可见。“这枚琥珀化石保存完好,其中最大的介形虫个体达0.59毫米,最小的0.24毫米。”王贺介绍,介形虫自4.5亿年前就已经出现,并延续至今。它们个体小,形态多样,广泛分布在江河湖海。
      介形虫到底长啥样?王贺拿出一杯装有现代介形虫、水和藻类的烧杯给记者看。“介形虫在哪里?”盯着烧杯看了半天,记者也没见到任何像虫子一样的东西。“这一个个白色的小点就是介形虫,用肉眼看的话,确实很小。”王贺说,通过与现代介形虫的生活环境对比,他们认为一亿年前的这些介形虫生活在靠近海边的泻湖环境中。“它们平时吃一些藻类植物维持生命。”
      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研究团队利用显微CT扫描了藏身于琥珀之中的11只介形虫,和它们来了一场跨时空的“约会”。
      杯子里是现生的介形虫
      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提前至少5000万年
      在高科技的手段下,这些小虫形态毕现。琥珀中的介形虫归属于三个不同的类群。科研人员精细还原了11只介形虫的壳体和软躯体(包括附肢、抱握器、曾克氏器(精子泵)、半阴茎、储精囊、卵和巨型精子)的形态特征。
      相对于介形虫的体型而言,它的精子显得非常大。“这些精子长度约为0.2毫米,是介形虫体长的三分之一。想象一下,一个人的精子达到身高的三分之一,这是很夸张的。”科研人员也对这一发现感到十分意外,因为动物精子的结构精细又脆弱,一般很难以化石的形式保存下来。
      介形虫交配行为复原图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观察认为,其中一类化石介形虫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雄性通过钩状抱握器抓住雌性并将半阴茎伸入雌性个体内。交配中,雄性通过曾克氏器(精子泵)将巨型精子送入雌性体内。巨型精子将储存在雌性储精囊内,随后精子开始具有活性完成受精过程。
      介形虫精子细节结构
      “这种包含巨型精子的复杂生殖行为,提高了介形虫交配的成功率。”王贺说,研究显示,与现代介形虫有性生殖相关的生殖器官(如抱握器、曾克氏器等)至少在一亿年前就已形成,并且一亿年来没有发生改变。”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介形虫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经存在,为生殖行为的演化停滞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实例。”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此前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种具有5000万年历史的虫茧化石,里面藏有的精子被称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精子”。而此次新发现的动物精子化石可以追溯到1亿年前,直接将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
    2020-09-21
  • 【江苏科技报】科学家发现1亿年前 最早的动物精子化石

      2020年9月18日 来源:江苏科技报
      本报讯(记者陶韬通讯员盛捷)介形虫是一类具有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将近5亿年。地层中保存其双瓣壳的化石非常丰富,但其软体部分通常不易保存。最近,来自中、德、英的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对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标本进行了研究,表明介形虫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存在,同时该结果也使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9月16日作为封面论文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上。
      介形虫大小通常1毫米左右。自奥陶纪以来,介形虫就是地质记录中最丰富的节肢动物化石之一。介形虫化石不仅具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是油气勘探中不可或缺的化石门类之一,而且在古环境重建和生物演化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绝大多数介形虫化石只保存有钙化的壳,软体部分(附肢和身体等)通常难以保存下来。但这些软体结构往往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古行为学信息,如生殖行为。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王贺博士和王博研究员等,与德国和英国科研人员合作,首次报道了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
      该枚琥珀重0.676克,长17.5毫米、宽13.5毫米、厚4毫米,共保存了39个介形虫化石标本。介形虫个体最大0.59毫米,最小0.24毫米。这些介形虫归属于三个不同的类群,并含有从幼年到成年的较完整的发育序列。通过与现生介形类的生活环境对比,研究认为这些介形虫当时生活在靠近海边的潟湖环境中。
      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显微CT)对其中的11个标本进行分析,通过近一年的高精度三维图像重建工作,精细还原了这些介形虫的壳体和软躯体(包括附肢、抱握器、曾克氏器(精子泵)、半阴茎、储精囊、卵和巨型精子)的形态特征。基于化石功能形态学分析和现生介形虫的形态和生态学观察,研究认为其中一类化石介形虫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雄性通过钩状抱握器抓住雌性并将半阴茎伸入雌性个体内,交配中,雄性通过曾克氏器(精子泵)将巨型精子送入雌性体内。曾克氏器因其具有发达的肌肉和螺纹状的刺,极易从现生个体中发现。巨型精子将储存在雌性储精囊内,随后精子开始具有活性完成受精过程。
      本研究首次在白垩纪介形虫化石中发现介形虫的巨型精子,其长度至少相当于介形虫体长的三分之一。该发现也是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将其化石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该化石研究表明与现代介形虫有性生殖相关的生殖器官(如抱握器、曾克氏器等)至少在白垩纪中期就已形成,其形态特征在一亿年间没有发生改变,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介形虫的这种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存在,为生殖行为的演化停滞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实例。本研究还认为这种包含巨型精子的复杂生殖行为提高了介形虫交配的成功率,促进了非海相介形类在晚中生代的辐射演化。
    2020-09-21
  • 【荔枝网】1亿年前最早的动物精子化石长这样!

       
      介形虫 大约1毫米大小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今天(9月16日)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首次报道了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并发现了其中介形虫的巨型精子,该发现也是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将其化石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相关研究成果于2020年9月16日作为封面论文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不同介形虫的三维复原图
      介形虫是一类具有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将近5亿年。地层中保存其双瓣壳的化石非常丰富,然而,绝大多数介形虫化石只保存有钙化的壳,软体部分(附肢和身体等)通常难以保存下来。但这些软体结构往往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古行为学信息,如生殖行为。
       
      介形虫有性生殖器官对比图(左为化石,右为现代类群):a和b:抱握器;c和d:卵的横截面;e和f:精子泵;g和h:介形虫的精子;i和j:半阴茎;k和l:介形虫精子细节结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王贺博士和王博研究员等,与德国和英国科研人员合作,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对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标本进行了研究。
      该枚琥珀重0.676克,长17.5毫米、宽13.5毫米、厚4毫米,共保存了39个介形虫化石标本。介形虫个体最大0.59毫米,最小0.24毫米。这些介形虫归属于三个不同的类群,并含有从幼年到成年的较完整的发育序列。通过与现生介形类的生活环境对比,研究认为这些介形虫当时生活在靠近海边的泻湖环境中。
       
      介形虫交配行为复原图(杨定华绘制)
      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显微CT)对其中的11个标本进行分析,通过近一年的高精度三维图像重建工作,精细还原了这些介形虫的壳体和软躯体(包括附肢、抱握器、曾克氏器(精子泵)、半阴茎、储精囊、卵和巨型精子)的形态特征。
      基于化石功能形态学分析和现生介形虫的形态和生态学观察,研究认为其中一类化石介形虫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雄性通过钩状抱握器抓住雌性并将半阴茎伸入雌性个体内,交配中,雄性通过曾克氏器(精子泵)将巨型精子送入雌性体内。曾克氏器因其具有发达的肌肉和螺纹状的刺,极易从现生个体中发现。巨型精子将储存在雌性储精囊内,随后精子开始具有活性完成受精过程。
       
      介形虫精子大约200微米 大约是人类精子的20倍
      研究员王贺告诉记者,巨型精子其长度至少相当于介形虫体长的三分之一,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介形虫的这种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存在,为生殖行为的演化停滞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实例。
      本研究还认为这种包含巨型精子的复杂生殖行为提高了介形虫交配的成功率,促进了非海相介形类在晚中生代的辐射演化。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蒙 编辑/高若婷)
      
    2020-09-17
  • 【新华网】法媒:科学家在缅甸琥珀中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精子

      据法新社柏林9月15日报道,一个古生物学家团队认为,他们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精子。1亿年前,它们被冻在缅甸一团树脂里的一个微小甲壳纲动物体内。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鹤带领的专家团队说,之前已知的最古老动物精子化石只有1700万年的历史。他们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说,这些精子是在一种甲壳纲动物中发现的。
      报道称,今天在许多海洋里还能发现这种动物。专家们说,他们在一只雌性标本的体内发现了这些精子,这表明她刚刚完成受精就被困在琥珀中了。
      报道称,令这一发现更特别的是,这些精子还被形容为“巨大”,大小是雄性的4.6倍。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慕尼黑大学的雷纳特·梅茨凯-卡拉斯说:“这相当于一个身高1.7米的人产生7.30米的精子,因此产生这些精子需要大量能量。”
    2020-09-17
  • 【中新网】科学家发现1亿年前动物精子化石为目前已知最早

      介形虫交配行为复原图(南古所 杨定华绘制)南古所 供图
      中新网南京9月16日电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6日消息,由该所研究人员参与的中、德、英研究团队通过对缅甸琥珀的研究发现,介形虫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存在,该结果使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
      相关研究成果于当天作为封面论文在线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介形虫是一类具有双瓣壳的水生微型甲壳类动物,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将近5亿年。地层中保存其双瓣壳的化石非常丰富,但其软体部分通常不易保存。
      近日,该所“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早期演化研究团队”的王贺博士和王博研究员等,与德国和英国科研人员合作,首次报道了产于白垩纪缅甸琥珀中保存有软躯体的介形虫化石。
       
      介形虫有性生殖器官对比图(左为化石,右为现代类群):a和b:抱握器;c和d:卵的横截面;e和f:精子泵;g和h:介形虫的精子;i和j:半阴茎;k和l:介形虫精子细节结构。南古所 供图
      报道称,该枚琥珀重0.676克,长17.5毫米、宽13.5毫米、厚4毫米,共保存了39个介形虫化石标本。介形虫个体最大0.59毫米,最小0.24毫米。这些介形虫归属于三个不同的类群,并含有从幼年到成年的较完整的发育序列。
      研究团队利用高分辨率显微断层扫描技术对其中的11个标本进行分析,通过近一年的高精度三维图像重建工作,精细还原了这些介形虫的壳体和软躯体(包括附肢、抱握器、曾克氏器、半阴茎、储精囊、卵和巨型精子)的形态特征。
      该研究首次在白垩纪介形虫化石中发现介形虫的巨型精子,其长度至少相当于介形虫体长的三分之一。该发现也是已知最早的动物精子记录,将其化石记录提前了至少5000万年。
      研究人员认为,该化石表明与现代介形虫有性生殖相关的生殖器官至少在白垩纪中期就已形成,其形态特征在一亿年间没有发生改变,同时也进一步表明介形虫的这种利用巨型精子进行有性生殖的行为在一亿年前就已存在,为生殖行为的演化停滞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实例。
      本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完)
    20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