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现代快报】6亿年前地球为何突然变热闹?这项研究成果告诉你答案

      现代快报讯(记者阿里亚)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早期的地球一片死寂,但在天时地利之下,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埃迪卡拉纪。之后便是生命的大爆发,各类动物集体亮相,一时间,地球变得非常热闹。 
      近日,由中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领导的中英美俄国际合作团队,在埃迪卡拉纪高精度地质年代学研究中获得重要进展。11月3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上,为揭示地球这一关键转折期的演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时间框架。 
      埃迪卡拉纪:地球宜居性的关键转折期 
      刚诞生时的地球,看上去一片死寂。但是在这片死寂之下,生命在默默积蓄力量。 
      埃迪卡拉纪的时代为6.35亿年前-5.39亿年前之间。覆盖着地球的厚厚的冰层在火山爆发的影响下迅速消退,生命们不需要在寻找温暖的水域苦苦挣扎了,整个宽广的大洋都是它们的繁殖地。这将近1亿年的时间内,生物们展开了爆发式的进化历程。 
      长得像煎饼的狄更逊水母、有多对附肢的夷陵虫……这段时间的生物造型极其独特。“隐形”的微体动物在这个时期开始第一次“长大”,成为肉眼可见的宏体动物。 
      “在这个时期内,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特别是动物的出现并开始演化,因此是地球宜居性演化的关键转折期。”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英国地质调查局博士杨传介绍,他们的这项研究就是从时间的角度,对埃迪卡拉纪生物演化与海洋环境变化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进行分析讨论。 
      为何说埃迪卡拉纪是地球宜居性演化的关键转折期?杨传进一步解释称,在埃迪卡拉纪之前,海洋主要以缺氧的海水为主,地球表面几乎被冰雪覆盖。“在埃迪卡拉纪之前,生命以微生物的形式为主,宏体生物很少。进入埃迪卡拉纪后,宏体生物开始大量出现并演化,确切的动物化石也开始出现。到了埃迪卡拉纪晚期,生命大爆发开始并形成类似现在的海洋生态系统,因此它是地球宜居性的一个重要转折期。” 
      高精度测定年代,“碳同位素”成破谜关键 
      杨传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揭示埃迪卡拉纪地球表层各系统演变与复杂生命崛起之间相互联系和机制,成为当今地球系统科学和宜居性研究的前沿课题。其中,高精度地质年代学是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的纽带。 
      △华南埃迪卡拉纪地层 
      埃迪卡拉纪记录了一次地球历史上最大的海洋碳同位素负异常事件,国际上通常称为“Shuram”事件,在我国华南称为“DOUNCE”事件。该事件的年龄、持续时间和全球性问题是建立埃迪卡拉纪全球年代标准和解决埃迪卡拉纪生命与环境演化问题的关键。 
      我国华南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距今6.35-5.50亿年以前)不仅保存有丰富的化石记录,而且以碳酸盐岩和黑色页岩为主的岩石组合为开展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最佳的素材。在这里,研究团队利用放射性同位素,展开细致的年代学研究。 
      △埃迪卡拉纪中晚期两次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的年代学约束 
      “我们获得的年代数据不仅为为陡山沱组中的具刺疑源类、瓮安生物群、翁会生物群、庙河生物群及灯影组中的典型埃迪卡拉化石组合提供了年龄约束,而且确定了陡山沱组中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的时代,特别是将华南埃迪卡拉纪斜坡相的‘Shuram/DOUNCE’事件结束的时间确定为早于5.56亿年前。”杨传说。 
      如果“Shuram/DOUNCE”事件具有全球等时性的话,那么华南埃迪卡拉纪台地相陡山沱组上部至少记录了两次碳同位素负漂移事件。”其中,年龄偏年轻的事件持续时间比较短,结束于5.50亿年前。“上述结论得到了其他地区埃迪卡拉纪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和年代学数据的支持,综合数据表明,‘Shuram/DOUNCE’事件发生在5.75—5.65亿年之间,误差在5百万年左右。”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编辑吴嫣然) 
    2021-11-04
  • 【科技日报】体长1米,4.3亿年前的“海蝎子”首次在我国发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晔 
      它形似蝎子,体长近1米,附肢长有锋利的长刺……它就是志留纪(距今约4.3亿年)的“明星动物”板足鲎(音“厚”)。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等联合研究团队在我国华南地区发现板足鲎的一个新属新种:秀山恐鲎。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上。 
      Science Bulletin封面(秀山恐鲎生态复原图由杨定华绘制) 
      板足鲎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类重要的节肢动物,是现代蛛形纲的近亲。因其形似蝎子,故俗称为海蝎。板足鲎最早出现于奥陶纪,在志留纪达到了多样性的巅峰,之后走向衰落,于二叠纪末全部灭绝。 
      混翅鲎是板足鲎目下的一个科级分类单元,这一类群的第三对附肢高度特化,具有长刺,形态夸张。混翅鲎独特而极易辨识的附肢与现生鞭蛛的须肢相似,被认为可用于固定猎物,是混翅鲎较强捕食能力的体现。 
      然而,与其较高的曝光度相比,学界一直以来对此类动物缺乏深入了解,已报道的混翅鲎共两属四种,均依据来自志留纪劳俄古陆的少数化石标本建立,且近八十年来一直没有发现新的类群。有限的化石极大限制了我们对该类群形态多样性、地理分布和演化历史的了解。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生王晗在王博研究员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研人员合作发现的秀山恐鲎,是混翅鲎一新属新种,填补了混翅鲎类在中国乃至整个冈瓦纳大陆的空白,也代表了已知最古老的混翅鲎化石记录。 
      秀山恐鲎体型较大,体长可达近一米。其第三对附肢特化增大,其上具密度较高的硬质长刺;后体及尾部似蝎。科研人员基于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分析,重建了秀山恐鲎的形态,并确定了其在板足鲎家族中的系统发育位置。 
      秀山恐鲎(Terropterus xiushanensis)(a,c,d,e,f:附肢;b:背侧及腹侧复原图;g:生殖附属器及生殖盖板) 
      这次发现的化石具有保存完好的附肢,以及生殖附属器、尾部、体表纹饰等特征,为混翅鲎科形态多样性讨论提供了诸多新证据。此外,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浅海地区尚未发现大型捕食性动物,而秀山恐鲎作为具捕捉“利器”的大型节肢动物,极有可能在这一环境中扮演着顶级捕食者的角色。 
      一直以来,志留纪板足鲎的化石记录多集中于劳俄及其周边地区,而在广大的冈瓦纳大陆及周边则很少发现板足鲎的踪迹。此次板足鲎化石在华南的发现,表明在冈瓦纳大陆及其周边可能也存在着繁盛的板足鲎类群。 
      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21-10-08
  • 【中新网】中国首次发现4.3亿年前混翅鲎化石

      图为Science Bulletin封面(秀山恐鲎生态复原图由杨定华绘制)。 南古所 供图 
      中新网南京9月29日电 (记者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9日消息,中外科研人员在华南地区首次发现志留纪(距今约4.3亿年前)的混翅鲎化石,并将这一新属新种命名为秀山恐鲎。此次发现填补了混翅鲎类在中国的空白。 
      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 
      板足鲎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类重要的节肢动物,是现代蛛形纲的近亲。因其形似蝎子,故俗称为海蝎。板足鲎最早出现于奥陶纪,在志留纪达到了多样性的巅峰,之后走向衰落,于二叠纪末全部灭绝。板足鲎以其独特的外形而备受人们关注,是志留纪的“明星动物”。加之其生态多样性高,在海洋、淡水、陆地等多种生态环境中均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是了解古生代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媒介。 
      然而,与其较高的曝光度相比,学界一直以来对此类动物缺乏深入了解。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生王晗在王博研究员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研人员合作,报道了来自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混翅鲎一新属新种:秀山恐鲎。 
      图为秀山恐鲎化石。 南古所 供图
      科研人员从化石判断,恐鲎体型较大,体长可达近一米。其第三对附肢特化增大,并具密度较高的硬质长刺;后体及尾部似蝎。基于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分析,科研人员重建了秀山恐鲎的形态,并确定了其在板足鲎家族中的系统发育位置。 
      科研人员表示,此次发现填补了混翅鲎类在中国,乃至整个冈瓦纳大陆的空白;也代表了已知最古老的混翅鲎化石记录,扩展了学界对此类动物形态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的认知。 
      该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同资助。(完) 
      
    2021-10-08
  • 【中国科学报】中国首次发现混翅鲎化石

      秀山恐鲎生态复原图(杨定华绘制)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晗在研究员王博的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发现来自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混翅鲎一新属新种:秀山恐鲎。9月28日,科研团队获悉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
      王晗告诉《中国科学报》:“此次发现填补了混翅鲎类在中国,乃至整个冈瓦纳大陆的空白,也代表了已知最古老的混翅鲎化石记录,扩展了我们对此类动物形态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的认知。”
      板足鲎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类重要的节肢动物,是现代蛛形纲的近亲,因其形似蝎子,故俗称为海蝎子。板足鲎最早出现于奥陶纪,在志留纪达到了多样性的巅峰,之后走向衰落,于二叠纪末全部灭绝。板足鲎以其独特的外形而备受人们关注,是志留纪(距今约4.3亿年)的“明星动物”。同时,板足鲎生态多样性高,在海洋、淡水、陆地等多种生态环境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是了解古生代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媒介。
      混翅鲎是板足鲎目下的一个科级分类单元,这一类群的第三对附肢高度特化,具长刺,形态夸张。混翅鲎独特而极易辨识的附肢与现生鞭蛛的须肢相似,被认为可用于固定猎物,是混翅鲎较强捕食能力的体现。
      王晗称,与混翅鲎较高的曝光度相比,学界一直以来对此类动物缺乏深入了解,已报道的混翅鲎共两属四种,均依据来自志留纪劳俄古陆的少数化石标本建立,且近八十年来一直没有发现新的类群。“有限的化石极大限制了我们对该类群形态多样性、地理分布和演化历史的了解。”
      据了解,恐鲎体型较大,体长可达近一米。其第三对附肢特化增大,其上具密度较高的硬质长刺;后体及尾部似蝎。科研人员基于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分析,重建了秀山恐鲎的形态,并确定了其在板足鲎家族中的系统发育位置。
      新材料保存完好的附肢,以及生殖附属器、尾部、体表纹饰等特征,为混翅鲎科形态多样性讨论提供了诸多新证据,其中具有“嵌合”形态特征的恐鲎附肢Ⅲ指示了混翅鲎类群具有较为复杂的演化历史。
      王晗还指出,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浅海地区尚未发现大型捕食性动物,而恐鲎作为具捕捉“利器”的大型节肢动物,极有可能在这一环境中扮演着顶级捕食者的角色。(沈春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1.07.019
    2021-10-08
  • 【澎湃新闻】南京古生物所等在中国首次发现混翅鲎化石,已知最古老记录

      据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进展披露,近日,该研究所联合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德国柏林自然博物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报道了来自华南地区志留纪早期的混翅鲎一新属新种:秀山恐鲎(Terropterus xiushanensisgen. et sp. nov.)。 
      此次发现推进了混翅鲎类在中国乃至整个冈瓦纳大陆的研究,代表了已知最古老的混翅鲎化石记录,扩展了我们对此类动物形态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的认知。相关研究成果近期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上。 
      混翅鲎是板足鲎目下的一个科级分类单元。板足鲎则是生存于古生代的一类重要的节肢动物,是现代蛛形纲的近亲。因其形似蝎子,故俗称海蝎。板足鲎最早出现于奥陶纪,在志留纪达到多样性的巅峰,之后走向衰落,于二叠纪末全部灭绝。板足鲎以其独特的外形而备受关注,是志留纪(距今约4.3亿年)的“明星动物”。加之其生态多样性高,在海洋、淡水、陆地等生态环境中均占有一席之地,是了解古生代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媒介。 
      据悉,目前已报道的混翅鲎共两属四种,均依据志留纪劳俄古陆(Laurussia)的少数化石标本所建立,且近八十年来一直没有发现新的类群。研究团队称,有限的化石极大限制了我们对该类群形态多样性、地理分布和演化历史的了解。 
      秀山恐鲎(Terropterus xiushanensis)(a,c,d,e,f:附肢;b:背侧及腹侧复原图;g:生殖附属器及生殖盖板)
      此次报告的恐鲎体型较大,体长可达近一米。其第三对附肢特化增大,并具密度较高的硬质长刺;后体及尾部似蝎。研究团队基于形态学与系统发育分析,重建了秀山恐鲎的形态,并确定了其在板足鲎家族中的系统发育位置。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秀山恐鲎标注为蓝色)
      研究认为,此次发现以及近年来多种板足鲎化石在华南的发现,提示我们在冈瓦纳大陆及其周边可能也存在着繁盛的板足鲎类群。
    2021-10-08
  • 【新华交汇点】2021年玄武区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

      交汇点讯 9月13日,以“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南京市玄武区全国科普日活动暨玄武区科普教育基地联盟成立仪式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启动。 
      南京市科协主席朱军、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詹仁斌、玄武区副区长吴开芬、玄武区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科协主席史庆锋共同启动活动。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让青少年安心“宅”在家抗疫?为了防止病毒进门,家里窗户是不是不能打开?口罩需要戴八层吗?是不是打了疫苗就不会感染病毒了呢?活动现场,韩博士科教团队为大家带来疫科普剧《科学抗疫我最行》,通过“创创”“新新”两位小朋友与科学达人韩博士的互动,向广大居民朋友们宣传科学的居家防疫方法。
       
      启动仪式上,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六朝博物馆等13家玄武辖区内的国家级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联合发起成立了玄武区科普教育基地联盟。联盟将对玄武区各类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应用,搭建合作与交流平台,实现科普资源共享共建、科普信息互惠互利、科普效应共创共赢,进一步推动玄武区科普活动的开展、科普作品(产品)的研发、媒体科普的提升和科普队伍建设。
       
      活动现场,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副馆长傅强发布了3条科普旅游首发路线:时空穿梭小巴士(1号线)、看我金陵风貌(2号线)、海陆空冒险旅途(3号线)。游客可以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回顾生命历史的波澜壮阔,在南京土壤所标本馆探索当下土壤的秘密,在北极阁气象博物馆探秘气象预报的神奇,在中国电信未来馆感受对未来的畅想,在英维特国际青少年创客中心感受将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体验……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玄武区科普教育基地联盟首届轮值理事长王永栋与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林虹签订了科普资源、课程进校园合作协议。
       
      活动最后,穆西南老科学家带来了《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主题分享,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和科学家精神。
      据悉,今年全国科普日期间,玄武区科协将联合多方力量,开展多项特色科普活动,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向全区公众全面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市公民的科学素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广大公众的创新创造热情,助力“强富美高”新玄武。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
    2021-09-14
  • 【荔枝新闻】来涨“姿势”啦!全国科普日来临 南京推出三条科普游线路

      南京科研院所众多,教育资源丰富,其中玄武区就有8所高等院校和22家科研院所,集中了全省近1/3的“两院”院士和全市一半左右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在全国科普日来临之际,今天(9月13日)下午,由玄武区牵头成立了科普教育基地联盟,并设计推出了三条南京科普游研学线路,包括时空穿梭小巴士、看我金陵风貌以及海陆空冒险旅途,将为广大市民带来极具特色的科普知识盛宴。
      玄武区科普教育基地联盟首批入驻单位包括中科院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六朝博物馆等十三家,根据各家单位科研特色和地理位置,联盟正式推出了三条科普游研学线路,第一条是时空穿梭小巴士,主要以北京东路沿线为轴心,涵盖中科院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土壤所标本馆、中国电信未来信息馆、北极阁气象博物馆,南京英维特国际青少年创客中心,主打时空概念。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副馆长傅强介绍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是关注过去的,遥远生命的过去;土壤标本馆是关注脚下,我们现实的情况;电信信息馆是关注未来的。这条线路是一条时空穿梭,通过遥望过去,立足现实,再畅想未来。”
       
      第二条线路“看我金陵风貌”,以中山东路沿线为轴心,主要涵盖南京博物院、梅园新村纪念馆、六朝博物馆、南京地质博物馆。这条线路主打历史的概念,从南京七亿年的沧桑巨变,到人文历史的徐徐展开。
      傅强告诉记者:“在这个线路上,每一个博物馆选一些最精彩的点,做成课程把它串起来以后,让参与者能够充分体会到、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第三条线路“海陆空冒险旅途”,以紫金山为轴心,主要涵盖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中山植物园、紫金山昆虫博物馆、海底世界、金陵竹刻艺术馆。线路主打海陆空的概念,在紫金山天文台仰观宇宙之浩渺,在海底世界体验海洋之神奇,在中山植物园和昆虫博物馆探索生命的奥秘,在竹刻艺术馆体验人类无穷的艺术创造力。
      南京市玄武区科协科普部部长何斌告诉记者,目前三条线路课程设计已经基本完成,研学时间和价格即将向社会公布。“发布这三条线路就是基于我们优质的科普资源,在科普益民方面做出一些务实之举,大概每条线路能招募50人左右,后续研学旅游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政府补贴,涉及到个人家庭这方面的花费相对是比较廉价的,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此外,玄武区科普教育基地联盟还将定期走进校园,进入课堂,让孩子们时常有机会能遨游在科普知识的海洋当中。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钱进 编辑/梁瑄)
    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