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江苏科技报】南京古生物所建所70周年纪念活动在宁成功召开

      11月18日,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古生物所建所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报告厅开幕。本次会议采用了线上线下同步学术研讨的方式进行,会期两天。  
      会议聚焦古生物学、地层学、化石能源和其他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前景,邀请了国内外地层古生物学相关领域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产业机构的26位院士、知名专家学者做精彩报告,展示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最新进展,探讨相关研究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自1951年5月7日成立至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已经走过整整70周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志炎、戎嘉余、沈树忠,中共南京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华,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夏冰,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冯少东等出席了现场会议。此外,还有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有关部委及其研究机构、著名高校、地调单位、油田和产业部门、协会学会及博物馆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千余人参加线上会议。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说:“自1951年以来,南古人凝聚全国地层古生物工作者投入国家建设,积极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始终围绕‘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要求,推进基础前沿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学科国际评估中,南京古生物所的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两个学科方向均被国际同行一致评为‘国际一流、国际领先’。” 
      四代南古人薪火相传,铸就了卓越的“南古精神”,这就是: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回顾历史,再创辉煌,对南古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詹仁斌指出,南京古生物所将不忘“国家队”“国家人”职责,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坚持基础前沿探索,促进国际地层古生物学学科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能源资源勘探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南古人应有的贡献;坚持创新再创新,力争在探索生命起源演化与宜居地球演变规律、建立全球地层对比标准等基础前沿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突破;坚持科教融合科学传播,致力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持续不断地为“南古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志炎谈起自身的成长经历,表示深刻体验了南古所“务实求真、严谨创新”的所风和爱国奉献、追求卓越的情怀,由衷感谢老一辈古生物学家树立的好榜样,研究所提供的好平台。他对研究所七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研究所未来的发展表示衷心祝福。 
      为纪念建所七十周年,南京古生物所发布了系列视频。首先是展现七十年来南古精神代代相传的研究所视频宣传片《七十芳华 蔚为国用》。接着是通过整理近年来的重要研究进展,精心制作的系列科普小视频(第一季)。随后是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南古人对南京古生物所七十周年的祝福视频。 
      现场还举行了南京古生物所纪念建所七十周年精心策划创作的系列图书的发布仪式。其中包括由詹仁斌和张元动研究员主编、系统论述全球所有的已定“金钉子”和待定“金钉子”的地质学高级科普书《地层“金钉子”:地球演化历史的关键节点》;由朱茂炎研究员等编写的阐述澄江动物群研究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并首次独家展示南京古生物所40多年的澄江动物群化石珍藏的、图文并茂的学术专著《澄江动物群》;收录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们的野外考察和工作的点滴经历,展现科学家成就背后不为人知故事的《攀登—石迹耿千秋》;由戎嘉余院士领衔,南京古生物所20余位古生物学家精心打造的融媒体古生物科普著作《化石密语》;展示南京古生物所建所70年辉煌历程,弘扬几代南古人用实干铸就南古精神的《南古初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70周年纪念图册》。  
      纪念活动的最后,还举行了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开放仪式。 
      南京古生物所史馆位于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一楼,馆内正中央便是李四光先生半身铜像。馆内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以及模型、标本等数百件展品,展示了南京古生物所面向国家需求、开拓学科建设,争创国际一流的70年风雨征程,弘扬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四代南古人用实干铸就的“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的南古精神,同时也展示了国内外友人及兄弟单位的礼赠。 
      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则原地重现了李四光先生在南京古生物所的办公场景。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李四光先生生平、开创中国?类研究、创办南京古生物所、著作等身、光辉旗帜。该办公场景的复原旨在以李四光先生为榜样,弘扬科学、严谨的治学精神,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像地质学前辈们一样,不畏困难、勇于探索、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当天中午,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议邀请了舒德干、朱日祥、郭正堂、金之钧、沈树忠、李献华、邹才能、徐义刚、潘永信等近十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国际古生物学会主席、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等国内外知名古生物专家作特邀报告,同时部分南京古生物所的科学家们也在会上做了口头报告或展板报告,充分交流和探讨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最新进展,并积极探寻相关研究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途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1年5月7日,是中国科学院成立的第一批研究所之一,其前身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等,李四光先生任第一任所长。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国际总体领先的从事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先后有14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今南京古生物所主要从事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基础前沿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为我国地层古生物学的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以及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
      来源:江苏科技报
      通讯员:盛捷
      
    2021-11-19
  • 【荔枝新闻】研究新发现:2.5亿年前的昆虫如何在大灭绝中“逃生”

      昆虫作为现今地球上多样性最高的生物,自石炭纪开始繁盛,在二叠纪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二叠纪末发生了地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导致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迄今学界对此时期昆虫的演化过程争议颇大,进而导致我们对于昆虫对大灭绝的响应机制知之甚少。
      今天(12日)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了解到,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赵显烨在王博研究员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余逸伦以及俄、美等国科研人员合作,依托南京古生物所大数据中心,建立了全球甲虫(昆虫纲:鞘翅目)化石形态数据库。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利用多种数学模型对早二叠世至中三叠世甲虫的分类多样性、形态歧异度、系统发育和生态习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重建了甲虫的早期演化历史。研究发现大灭绝事件明显影响了甲虫的早期演化历程,为理解昆虫对大灭绝事件的响应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见解。研究还建立了甲虫鞘翅形态数据库,并且利用主坐标分析和非度量性多维标度变换方法,基于多种形态歧异度指标,定量分析了早二叠世至中三叠世甲虫形态差异的变化。
       
      结果表明,随着早、中二叠世甲虫干群的辐射,其多样性与形态歧异度同步增加。王博研究员介绍:“在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后,早三叠世的甲虫蛀食性干群近乎完全灭绝,多样性、形态歧异度明显降低。而当时生活在类似沼泽环境中的昆虫得以'逃过一劫',并逐渐繁盛。后来,这些昆虫中的一部分慢慢演化成了蛀食性昆虫。”
      现代自然界中,昆虫在陆地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王博研究员解释,“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库,植食性昆虫通过分解木质组织,将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以二氧化碳形式返回于大气。现今昆虫对森林枯木分解贡献率平均为29%,年排碳量约为3.2±0.9 Pg。甚至在短时间内,植食性甲虫的爆发足以让森林从碳汇转变为碳源。然而,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昆虫对全球碳循环及气候的影响被长期忽略。”
      近期,新的地球化学模型提出二叠纪陆地植食性动物对碳埋藏的限制可能是大气氧含量下降的主要驱动力。在二叠纪,相对于甲螨、脊椎动物等植食性生物,蛀食性甲虫成为更重要的木材分解者。这些甲虫通过与微生物(例如真菌)的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木材的降解速率。因此,二叠纪蛀食性甲虫的辐射可能是二叠纪大气氧含量下降的一个主要驱动力。
       
      当今,人类造成的全球变暖与毁林事件导致森林昆虫多样性不断下降,与二叠纪末期灭绝事件十分相似。本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未来昆虫将如何响应全球气候的变化。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吕莹莹 编辑/汪泽)
      
    2021-11-15
  • 【中新网】中外科学家共建全球甲虫化石形态数据库

      中新社南京11月10日电 (记者 杨颜慈)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0日消息,该所与中外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了全球甲虫化石形态数据库,重建了甲虫的早期演化历史。研究发现,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距今约2.5亿年)明显影响了甲虫的早期演化历程。 
      昆虫作为现今地球上多样性最高的生物,自石炭纪开始繁盛,在二叠纪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二叠纪末发生了地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导致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迄今,学界对此时期昆虫的演化过程争议颇大,进而导致科研界对于昆虫对生物大灭绝的响应机制知之甚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硕士研究生赵显烨在王博研究员指导下,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余逸伦以及俄、美等国科研人员合作,依托古生物研究所大数据中心,建立了全球甲虫(昆虫纲鞘翅目)化石形态数据库。 
      赵显烨介绍,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利用多种数学模型对早二叠世至中三叠世甲虫的分类多样性、形态歧异度、系统发育和生态习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重建了甲虫的早期演化历史。 
      “研究发现,大灭绝事件,特别是去森林化明显影响了甲虫的早期演化历程。为理解昆虫对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响应过程和机制提供了新见解。”赵显烨说。 
      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英国综合性学术期刊eLife上。 
      该研究还首次利用形态歧异度等指标对昆虫化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大数据以及多指标、多种模型的联合分析有助于人类更好地揭示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演化规律和可能的驱动力。 
      当今,人类造成的全球变暖与毁林事件导致森林昆虫多样性不断下降,与二叠纪末期灭绝事件十分相似。该研究或许有助于人类更好地了解未来昆虫将如何响应全球气候的变化。(完) 
      
    2021-11-11
  • 【科技日报】大数据分析表明昆虫多样性与碳排放密切关联

      科技日报南京11月10日电 (记者张晔)目前人为的全球变暖与毁林事件导致森林昆虫多样性不断下降,历史上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学家通过建立全球甲虫化石形态数据库,深入研究了二叠纪末大灭绝前后森林变化与甲虫演化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英国综合性学术期刊eLife上。
      昆虫作为现今地球上多样性最高的生物,自石炭纪开始繁盛,在二叠纪已成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角色。二叠纪末发生了地质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导致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迄今学界对此时期昆虫的演化过程争议颇大,进而导致我们对于昆虫对大灭绝的响应机制知之甚少。
      科学家在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大数据中心建立了全球甲虫(昆虫纲:鞘翅目)化石形态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种数学模型对早二叠世至中三叠世甲虫的分类多样性、形态歧异度、系统发育和生态习性进行了综合分析,重建了甲虫的早期演化历史。研究发现,大灭绝事件(特别是去森林化)明显影响了甲虫的早期演化历程。
      研究表明,随着早、中二叠世甲虫干群的辐射,其多样性与形态歧异度同步增加。在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后,早三叠世的甲虫蛀食性干群近乎完全灭绝,多样性、形态歧异度皆明显降低。早三叠世蛀食性甲虫化石记录的空白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崩溃时间(即无煤期)大致吻合,表明蛀食性甲虫的灭绝可能源于去森林化作用所造成的栖息环境的消失。中三叠世甲虫类群明显恢复,新的蛀食性甲虫类群再次广泛出现,这也与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时间相一致。
      现代自然界中,昆虫在陆地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储库,植食性昆虫通过分解木质组织,将光合作用固定的碳以二氧化碳形式返回于大气。现今昆虫对森林枯木分解贡献率平均为29%。甚至在短时间内,植食性甲虫的爆发足以让森林从碳汇转变为碳源。
      古生代陆生植物大辐射伴随着巨量碳储存和氧气释放,这被认为是同期大气氧含量上升的主导因素。在二叠纪,蛀食性甲虫成为重要的木材分解者。这些甲虫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木材的降解速率。因此,二叠纪蛀食性甲虫的辐射可能是二叠纪大气氧含量下降的一个主要驱动力。
      当今,人类造成的全球变暖与毁林事件导致森林昆虫多样性不断下降,与二叠纪末期灭绝事件十分相似。本研究或许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未来昆虫将如何响应全球气候的变化。
    2021-11-11
  • 中华龙鸟“飞”上南京交通卡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推出了中华龙鸟交通典藏卡,这是国内首款以古生物化石为主题的交通卡。
      中华龙鸟是恐龙的一种,生活在距今1.4亿年前,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的长有毛发的恐龙。
      体重只有1斤的迷你恐龙,是鸟类的祖先
      尖尖的嘴巴,大大的眼睛,保持着“金鸡独立”的姿势仰头长啸,长长的尾巴高高翘起,它的头部到尾部都覆盖着一层羽毛。当天上午,现代快报记者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里,看到了这件中华龙鸟化石。
      它的形态不仅十分“傲娇”,而且还是个特别迷你的“小块头”。“中华龙鸟全长约1米,体重推测只有0.55公斤。”该馆展陈收藏部主管贺一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中华龙鸟不是鸟类,而是一种兽脚类美颌龙科的恐龙,这个标本产自辽西热河生物群早白垩世的义县组。“它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的长有毛发的恐龙,为鸟类恐龙起源说提供了证据。从某种意义上说,恐龙没有灭绝,只是变成了鸟生活在我们周围。”
      限量1000张,国内首张古生物化石交通卡发行
      在发布现场,印有中华龙鸟的交通卡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灰褐色的底色中还有岩石的纹理,一只仰头长啸的中华龙鸟十分逼真,上面写着“中华龙鸟”“金陵通交通卡”字样。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张建成介绍了此次“出圈”的初衷:“我们希望借助这张小小的卡片,能够让大家对古生物学产生兴趣。”
      据了解,中华龙鸟交通典藏卡礼盒限量发行1000张,售价为78元。持卡在南京本地公共出行可以享受公交8折、地铁95折及换乘优惠。该卡支持全国300+城市带有“交通联合”标志的公交地铁线路使用。此外,11月,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以镇馆之宝“中华龙鸟”为主题推出科普月活动,还将推出一系列与中华龙鸟相关的科普小讲座和现场直播,感兴趣的你不要错过。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张然/文 王曦/摄
    2021-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