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 【央广网】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召开 聚焦远古生态系统及地球宜居性演化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 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这是继2018年在河南郑州举行第29届年会后,我国古生物学界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古生物学术盛宴,会议将持续至5月27日。
      本次大会围绕“远古生态系统及地球宜居性演化”为主题,从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以及学科交叉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充分展示了近几年来我国古生物学界在最新学术理论动态、科学传播与普及、人才培养、化石保护和刊物出版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并展望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古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本次会议共设置学术专题30个,收录论文摘要489篇,安排学术报告25场,包括276个口头学术报告、44个展板报告等。除了学术交流外,还揭晓第五届中国古生物学会青年古生物学奖、公布新一批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并授牌、举行野外地质考察workshop和博物馆云参观等活动。
      据悉,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古生物学会、西北大学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承办,在西安和南京设立线下主会场和分会场。来自全国各地60余家单位的700余人报名参加线上线下会议。
      编辑:卜叶
    2022-05-26
  • 【南京日报】中国古生物学会年会在宁召开

      本报讯(记者 马金 余梦迪 通讯员 盛捷) 5月25日,为期3天的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在宁召开。大会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承办,是继2018年在河南郑州举行的第29届年会后,我国古生物学界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术盛宴,来自全国各地60余家单位、700余人参加线上线下会议,包括殷鸿福、张弥曼、周志炎、戎嘉余等9位中科院院士。
      本次大会以“远古生态系统及地球宜居性演化”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充分展示了近几年来我国古生物学界在最新学术理论动态、科学传播与普及、人才培养、化石保护和刊物出版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并展望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古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大会邀请院士、青年学者作大会特邀报告,内容涉及早期生命起源、瓮安生物群、陆地植物群和生态系统演变、有颌脊柱动物起源、青藏高原抬升、生物多样性、生物矿化等涉及古生物学前沿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2-05-26
  • 【现代快报】9位院士领衔,这场古生物学术盛宴不容错过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戎嘉余院士、殷鸿福院士、张弥曼院士 …… 他们都出席这场年度盛典啦!5月25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继2018年在河南郑州举行第29届年会后,我国古生物学界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古生物学术盛宴,会议将持续至5月27日。
      △中国古生物学会召开第 30 届学术年会
      大会聚焦远古生态系统及地球宜居性演化 
      本次学术年会由中国古生物学会、西北大学和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承办,并在西安和南京设立线下主会场和分会场。
      △开幕式现场
      这场学术盛宴,齐聚了殷鸿福、张弥曼、周志炎、戎嘉余、陈旭、舒德干、沈树忠、朱敏、谢树成等 9 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外,来自全国各地 60 余家单位的 700 余人报名参加线上线下会议。
      △西安分会场
      本次大会围绕“远古生态系统及地球宜居性演化”主题,从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以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大会充分展示了近几年来我国古生物学界在最新学术理论动态、科学传播与普及、人才培养、化石保护和刊物出版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并展望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古生物学的发展趋势。
      本次会议共设置学术专题30个,收录论文摘要89,安排学术报告25场,包括276个口头学术报告、44个展板报告等。据悉,内容涵盖古无脊椎动物学、微体古生物学、古植物学和孢粉学、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地层学、生物地理学和古气候学、分子古生物学、地球生物学以及沉积学和地球化学等学科分支。
      6 位青年学者获“中国古生物学会青年古生物学奖” 
      除了学术交流外,大会上还揭晓了第五届中国古生物学会青年古生物学奖、公布新一批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并授牌、举行野外地质考察workshop和博物馆云参观等活动。
      △中国古生物学会揭晓第五届 " 青年古生物学奖 "
      “青年古生物学奖”是中国古生物学会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全国广大青年古生物学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奖项,要求是年龄在40周岁 ( 含40周岁 ) 以下的中国古生物学会会员。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授奖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名。
      本次评选于2021年6月启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白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苏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殷宗军 ……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届共有六位青年学者获此殊荣。
      这六位青年学者的研究领域涵盖了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重大地史时期环境巨变、中 - 新生代古植物和新生代哺乳动物演化等,时代跨越6亿年前至今。5月27日下午,他们将在大会闭幕式上做特邀报告。
      四家地质和古生物博物馆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开幕式上公布了中国古生物学会 2021 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来自宁夏、山西、安徽和陕西的四家地质和古生物博物馆入选。
      中国古生物学会历来重视科普教育工作,并于1990年代根据中国科协“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标准”相关要求,设立和评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本次学术年会上入选“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称号的四个博物馆分别是:宁夏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安徽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和西北大学博物馆。
      其中,山西地质博物馆是山西省唯一一家普及矿产资源和地球科学知识的专业科技类博物馆。博物馆收藏了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岩石、矿产、古生物化石珍品及世界各地矿物珍品瑰宝;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完美演绎了地球的演化历史,揭示了地区地质、生物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联;西北大学博物馆下设校史、地球、生物、历史4个分馆,涵盖岩石矿物标本、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古生物化石、古脊椎动物化石等。
      科普宣传是古生物学科的优势之一。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古生物学会在全国2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9个城市(县区)建立了45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包括自然类博物馆、地质类博物馆、古生物类博物馆、大学博物馆以及地质古生物博物馆等类型。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供图)
    2022-05-26
  • 【交点汇】5年逢一次的古生物学术盛宴!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在宁召开

      交汇点讯 25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承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在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这是继2018年在河南郑州举行第29届年会后,我国古生物学界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古生物学术盛宴,来自全国各地60余家单位的700余人报名参加线上线下会议。 
      本次大会围绕“远古生态系统及地球宜居性演化”为主题,从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以及学科交叉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的学术交流,充分展示了近几年来我国古生物学界在最新学术理论动态、科学传播与普及、人才培养、化石保护和刊物出版等方面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并展望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古生物学的发展趋势。大会邀请院士、青年学者做大会特邀报告,内容涉及早期生命起源、瓮安生物群、陆地植物群和生态系统演变、有颌脊柱动物起源、青藏高原抬升、生物多样性、生物矿化等涉及古生物学前沿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大会的研讨内容涉及早期生命演化、寒武纪大爆发、寒武纪特异化石库、古生物多样性演化及环境、热河与燕辽生物群、综合地层学、深时大数据与生命演化、古海洋温度重建、微生物沉积与生物礁、微体古生物学及应用、古植物学与演化、地球生物学、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中新生代生物多样性、矿产、油气资源勘探与地层古生物、遗迹学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古生物化石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古生物博物馆与科普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等多个学科领域。
      会议除了学术交流外,还揭晓第五届中国古生物学会青年古生物学奖、公布新一批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并授牌、举行野外地质考察workshop和博物馆云参观等活动。
      交汇点记者 张宣
    2022-05-26
  • 【光明日报】第五届“青年古生物学奖”揭晓

      本报南京5月25日电(记者苏雁 通讯员姬尊雨)中国古生物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于5月25日至27日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召开。这是继2018年在河南郑州举行第29届年会后,我国古生物学界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古生物学术盛宴。殷鸿福、张弥曼、周志炎、戎嘉余、陈旭、舒德干、沈树忠、朱敏、谢树成等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古生物学会荣誉理事,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共同出席年会。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古生物学会揭晓第五届“青年古生物学奖”获奖者名单,来自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西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6位青年古生物学家获此殊荣。他们的研究领域涵盖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重大地史时期环境巨变、中-新生代古植物和新生代哺乳动物演化等。
      开幕式上还公布了中国古生物学会2021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宁夏地质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安徽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和西北大学博物馆入选。它们均具有专业的古生物化石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在普及地球演化和生命进化知识、讲好中国故事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次授牌的博物馆中,有三个是宁夏、陕西和山西地区首次获批的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进一步优化了科普教育基地的分布布局。
      
    2022-05-26
  • 【新华社】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滇东北发现4亿多年前古生物“避难所”

      这是在云南省镇雄县发现的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前的三叶虫动物群化石(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昆明5月12日电(记者林碧锋)经过两年多研究,我国科学家在位于滇东北地区的云南省镇雄县,首次发现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前的三叶虫动物群,为全面揭示华南板块西缘的海洋生物面貌提供重要窗口,这也进一步证实区域环境恶化时古生物“避难所”的存在。
      2020年以来,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的科研人员通力合作,对镇雄地区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前的三叶虫动物群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远古世界》。
      论文第一作者、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博雅博士后魏鑫介绍,在已知地球历史时期,共发生过5次全球性的大规模集群灭绝事件,发生在4.43亿年前的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是其中的第一次,对这一事件前后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关系的研究备受关注。
      “此次在镇雄地区发现的三叶虫动物群略早于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时间,共有9科15属17种,含4个新种。”魏鑫说,镇雄地区地层出露良好、化石丰富、交通便利,是开展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前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研究的理想地区。
      科研人员通过逐层采样及古生物学和沉积学系统研究,揭示了镇雄地区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前的三叶虫动物群面貌,并建立了一个新的三叶虫生态组合,为该时期华南三叶虫动物群的生态分异研究奠定了基础。
      魏鑫说,根据三叶虫(种)的时空分布情况,能够推断出华南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前发生过一次生物迁移事件:受构造运动影响,华南板块的海洋环境逐渐恶化,形成普遍缺氧的半闭塞海盆,致使大量三叶虫消亡,最终仅有少量三叶虫成功迁移到“避难所”,即相对更浅且充氧的环境中,如镇雄地区。
    2022-05-13
  • 【央广网】最新科学发现揭示:三亿年前的巨量碳排放导致海洋缺氧和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全球变暖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地球上的生命将面对怎样的生存环境?解答这些问题,可以到地球历史中与当前地球环境变化类似的时期寻找答案。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南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合作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与当前地球环境类似的约3亿年前的晚古生代大冰期期间,曾发生一次短暂的巨量碳排放事件,引起了海洋缺氧及海洋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5月2日,这一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的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当今地球正处于从3400万年前开始的新生代冰室气候,然而,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冰室气候大背景下快速升高,两极冰川消融加剧,海平面上升,海洋缺氧程度加重,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降低。全球变暖的趋势将如何进一步发展?根据当前环境变化的观察数据很难预测未来的长期趋势。为了找到全球冰室气候背景的变暖与海洋缺氧、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内在关系,更准确地模拟和评估海洋缺氧程度,科学家们通过对地球历史的冰室气候的研究寻找答案。
      3.6—2.8亿年间的晚古生代大冰期是地球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冰室气候,也是陆生高等植物及陆地生态系统建立以来唯一一次记录了地球由冰室气候向温室气候转变的地质时期,当时的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也与现代相当,可以与现今人类生存的冰室气候环境很好地进行类比。因此,研究晚古生代大冰期已经发生过的碳排放与全球变暖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将有益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当前在冰室气候下地球系统内部的关联与反馈机制,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未来发展趋势。
      由南京古生物所陈吉涛研究员与南京大学王向东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Isabel Montanez教授等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对我国华南石炭纪地层开展了近十年的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数值模拟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首次发现了石炭纪晚期冰室气候下的一次巨量碳排放事件。
      贵州罗甸纳庆剖面发育了国际上鲜有的连续出露的石炭纪海相地层,完整记录了石炭纪晚期海水的地球化学信息。研究人员通过对该剖面采集精度达厘米级的样本进行了碳和铀同位素及主微量元素等测试分析,用全球碳循环模型(LOSCAR)对碳排放量及碳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利用耦合的碳-铀模型计算出当时全球海洋缺氧程度,最后,利用更综合的地球系统模型(CESM)进行数据模拟;最终建立了该事件中碳排放与海洋缺氧面积的关联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石炭纪晚期(约3.04亿年前)冰室气候下,约9万亿吨碳在30万年内排向大气,从而引起了当时全球气候的显著变暖。其间海水表面温度升高约4℃,全球海洋缺氧面积扩张至18%,海洋生物多样性在短期内显著下降。地球系统模型研究表明,在冰室气候的全球变暖期间,广泛的海洋缺氧可能与海水分层的增强和营养输入的增加(消耗氧气)相关。
      通过比较地质历史中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碳排放事件及其引起的全球变暖和海洋缺氧状态,研究团队首次提出,在同样的碳排放速率下,相较于温室气候,冰室气候下的海洋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缺氧状态。而通过对地质历史过程中已经发生的类似气候环境事件的研究,详细识别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束过程,可进一步揭示其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人类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气候提供一定借鉴。(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
      编辑:李楠 
    2022-05-05
  • 【中国科学报】3亿年前的海洋缺氧与全球变暖有关系吗?

      全球变暖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地球上的生命将面对怎样的生存环境?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在与当前地球环境变化类似的地球历史时期找到。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与南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合作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约3亿年前的晚古生代大冰期期间与当前地球环境类似,曾发生过一次短暂的巨量碳排放事件,引起了海洋缺氧及海洋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相关研究成果5月2日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当今地球正处于从3400万年前开始的新生代冰室气候,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冰室气候大背景下快速升高,两极冰川消融加剧,海平面上升,海洋缺氧程度加重,导致全球生物多样性降低。那么,全球变暖的趋势将如何进一步发展?
      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陈吉涛告诉《中国科学报》,根据当前环境变化的观察数据很难预测未来的长期趋势。为了找到全球冰室气候背景的变暖与海洋缺氧、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内在关系,更准确地模拟和评估海洋缺氧程度,研究人员通过对地球历史的冰室气候的研究寻找答案。
      陈吉涛指出,3.6亿~2.8亿年间的晚古生代大冰期是地球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冰室气候,也是陆生高等植物及陆地生态系统建立以来唯一一次记录了地球由冰室气候向温室气候转变的地质时期,当时的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也与现代相当,可以与现今人类生存的冰室气候环境很好地进行类比。
      因此,研究晚古生代大冰期已经发生过的碳排放与全球变暖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将有益于研究人员更加深入地理解当前在冰室气候下地球系统内部的关联与反馈机制,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未来发展趋势。
      由陈吉涛与南京大学教授王向东、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教授伊莎贝尔·蒙特尼资(Isabel Monta?ez)等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对我国华南石炭纪地层开展了近十年的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数值模拟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后,首次发现了石炭纪晚期冰室气候下的一次巨量碳排放事件。
      据了解,贵州罗甸纳庆剖面发育了国际上鲜有的连续出露的石炭纪海相地层,完整记录了石炭纪晚期海水的地球化学信息。研究人员通过对该剖面采集精度达厘米级的样本进行了碳和铀同位素及主微量元素等测试分析,用全球碳循环模型对碳排放量及碳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利用耦合的—铀模型计算出当时全球海洋缺氧程度,最终建立了该事件中碳排放与海洋缺氧面积的关联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石炭纪晚期(约3.04亿年前)冰室气候下,约9万亿吨碳在30万年内排向大气,从而引起了当时全球气候的显著变暖。期间海水表面温度升高约4℃,全球海洋缺氧面积扩张至22%,海洋生物多样性在短期内显著下降。
      地球系统模型的研究表明,在冰室气候的全球变暖期间,广泛的海洋缺氧可能与海水分层的增强和营养输入的增加(消耗氧气)相关。
      通过比较地质历史中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碳排放事件及其引起的全球变暖和海洋缺氧状态,研究团队首次提出,在同样的碳排放速率下,相较于温室气候,冰室气候下的海洋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缺氧状态。
      陈吉涛表示,通过对地质历史过程中已经发生的类似气候环境事件的研究,详细识别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束过程,可进一步揭示其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人类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气候提供一定借鉴。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115231119
    2022-05-05
  • 【扬子晚报】三亿年前的巨量碳排放导致海洋缺氧和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南京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合作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与当前地球环境类似的约3亿年前的晚古生代大冰期期间,曾发生一次短暂的巨量碳排放事件,引起了海洋缺氧及海洋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5月2日,这一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的科学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这是我们首次对跟我们现代生活环境、气候背景相似的大约3亿年前的碳排放以及碳排放所带来的海洋缺氧的研究。”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陈吉涛介绍,3.6-2.8亿年间的晚古生代大冰期是地球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冰室气候,也是陆生高等植物及陆地生态系统建立以来唯一一次记录了地球由冰室气候向温室气候转变的地质时期,当时的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也与现代相当,可以与现今人类生存的冰室气候环境很好地进行类比。“研究晚古生代大冰期已经发生过的碳排放与全球变暖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将有益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当前在冰室气候下地球系统内部的关联与反馈机制,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全球气候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的未来发展趋势。” 
      由南京古生物所陈吉涛研究员与南京大学王向东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Isabel Montaez 教授等领衔的国际合作团队,对我国华南石炭纪地层开展了近十年的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沉积地球化学、数值模拟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首次发现了石炭纪晚期冰室气候下的一次巨量碳排放事件。 
      贵州罗甸纳庆剖面发育了国际上鲜有的连续出露的石炭纪海相地层,完整记录了石炭纪晚期海水的地球化学信息。研究人员通过对该剖面采集精度达厘米级的样本进行了碳和铀同位素及主微量元素等测试分析,用全球碳循环模型(LOSCAR)对碳排放量及碳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利用耦合的碳-铀模型计算出当时全球海洋缺氧程度,最后,利用更综合的地球系统模型(CESM)进行数据模拟,最终建立了该事件中碳排放与海洋缺氧面积的关联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石炭纪晚期(约3.04亿年前)冰室气候下,约9万亿吨碳在30万年内排向大气,从而引起了当时全球气候的显著变暖。期间,海水表面温度升高4℃,全球海洋缺氧面积扩张至18%,海洋生物多样性在短期内显著下降。地球系统模型研究表明,在冰室气候的全球变暖期间,广泛的海洋缺氧可能与海水分层的增强和营养输入的增加(消耗氧气)相关。 
      通过比较地质历史中不同气候环境下的碳排放事件及其引起的全球变暖和海洋缺氧状态,研究团队首次提出,在同样的碳排放速率下,相较于温室气候,冰室气候下的海洋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缺氧状态。而通过对地质历史过程中已经发生的类似气候环境事件的研究。详细识别事件的发生、发展及结束过程,可进一步揭示其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人类如何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气候提供一定借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李海慧 
      
    20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