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汇报】第二批全球地质遗产地公布,中国这三地入选
近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地科联”)公布了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中国有三地入选,分别是《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内蒙古)、《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四川)和《桂林喀斯特》(广西),涉及古生物学、地貌和地质活动过程等领域。9月3日,在“中国3家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新闻发布会上,受国际地科联委托,国际地科联国际地质遗迹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建平宣布了中国入选遗产地名单,并介绍了遴选的背景情况。地质遗产是忠实记录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是地质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所谓地质遗产地,是拥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地质过程的关键区域,可作为全球对比标准,或在地球科学发展历史中意义非凡的地点,代表该地质遗产地具有国际最高地学价值和研究水平,并得到有效保护。成立于1961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是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地球科学团体,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合作伙伴,在国际社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目前入会的国家和地区121个,代表着全球约100多万名地质科学家。2016年,国际地科联决定设立国际地球遗产委员会,开展与地质遗产的相关工作。2021年初,在国际地球遗产委员会的组织和协调下,开始首批地质遗产地的遴选。2022年10月,国际地科联在西班牙公布全球第一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浙江长兴“金钉子”地质剖面等7个中国地质遗迹成功入选。同时,国际地科联决定,今后每2年公布一批地质遗产地名录。第二批世界地质遗产地的遴选从2023年初开始,参与遴选评估专家从第一批的34个增加到87个,候选地国家从第一批56个增加到80个。全球17个国际组织的700多名专家参加了全球提名。在全球地学领域顶级专家的严格、公正评选的基础上,国际地科联最终认定来自53个国家(13个新国家)的100个地质遗产地成功入选,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评选规则,能够入选的地质遗产地,必须是该领域全球最佳代表,具有全球对比意义。入选的地质遗产地,必须是进行了重要科学研究的全球参考,其科学价值必须通过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的研究成果得到体现。地质遗产地必须具有明确的边界,面积大小不限,但最能展示科学价值的地质现象必须在边界之内。这次,中国有三地入选第二批地址遗产地。作为我国地质遗迹的杰出代表,这三地的入选意味着其科学价值和研究水准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其目前的保护状况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火山灰保存下的精美热带成煤沼泽森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是地史时期成煤森林的特异埋藏记录,也被称作“植物庞贝城”。该成煤森林在生长时被倾泻而下的火山灰保存在现今的内蒙古乌达煤田两个煤层之间。火山灰内的高精度锆石定年结果表明,这个成煤森林的年龄为距今298.34±0.09百万年,与石炭-二叠纪之间的界线年龄十分接近,是最早的二叠纪成煤森林。在这里,植物残骸以异常完整的形态被保存下来,部分结构矿化保留了植物内部特征。植物群由七大类植物构成,即石松类、有节类、蕨类、前裸子植物、种子蕨类、早期裸子植物和苏铁类植物,具备了现代植被类群中除被子植物以外的各大类群。许多化石还记录了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取食)以及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攀爬),保存了地史时期热带雨林群落及其中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细节。这一独特的“二叠纪成煤森林提供了窥探晚古生代的地球生态窗口”,被《Science》杂志以《火山灰中浮现远古陆地:被埋在煤层中的“植物庞贝”为二叠纪时期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气候提供了新的解析》为标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有着大量重建的化石植物,是全球最精确(通过样方采样法)重建的成煤森林景观,为了解地史时期群落生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通过研究已发现植物化石50余种,表明了该时期成煤森林的高度多样性和演化程度。部分物种已实现完整植物重建,在植物系统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科学突破,为生命树的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乌达化石产地真实地展示了植物是如何形成煤的,以及形成煤的森林是什么样子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首次发现于1998年,但直到2003年才被识别出是火山成因。随后,由来自英国、美国、捷克、德国和中国的约30名专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发表了60多篇关于其分类学、生态学和地质学的论文,对其深度研究仍在继续。截至目前的调查研究,乌海“植物庞贝城”现已囊括了5项世界之最:最大面积的远古森林实践复原、最丰富的同期成煤植物群化石标本收藏、最古老的苏铁植物、最丰富的瓢叶目植物群落,最多的化石植物整体重建因而为古生物演化生命树增添了最多的新物种。“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最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遗址,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四川盆地的自流井背斜的东北端。四川盆地是中国南部上扬子地台著名的红色盆地,表面出露有一套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的陆相地层。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厚约180米,为中侏罗世下沙溪庙组,由湖泊和河流碎屑沉积组成,主要为紫红色泥岩,夹黄灰色或灰绿色中至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或长石岩屑砂岩。恐龙化石集中在3-5米厚的灰绿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中,分布于下沙溪庙组的下部。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掘出200多具恐龙和其他脊椎类动物化石。其中,已鉴定出26属29种,包括蜥脚类、基干新鸟臀类、剑龙类、鱼类、两栖类、龟类、鳄类、蛇颈龙类、翼龙类和兽孔目类,由此组成了中侏罗世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落。这里有最为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这里也是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除了身为蜀龙动物群的类型产地,许多基干类群,如真蜥脚类恐龙——李氏蜀龙,大鼻龙类——董氏大山铺龙,剑龙类——太白华阳龙,新鸟臀龙类——劳氏灵龙等,都是各自类别的典型代表。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些独特的恐龙骨骼结构,如蜥脚类恐龙的尾锤,剑龙的肩棘等,对于推断恐龙的行为至关重要。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填补了恐龙进化史上的某些空白,并为从各个方面研究恐龙及与其他脊椎类动物的关系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已于2008年入选自贡世界地质公园。该遗址占地约7万平方米,于1972年首次发现。此后建立了遗址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亚洲和国内首个专题恐龙博物馆。国内外的科学家对遗址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已出版专著10余部,特刊5期,科普专著5部以上,学术论文100余篇。“桂林喀斯特”——大陆型塔状岩溶(峰林)的典范广西桂林喀斯特位于南岭构造带中部,上泥盆系至下石炭系灰岩地区,灰岩地层厚达3000米,以秀美漓江及其支流周边的塔状及锥状岩溶地貌为主要特征,同时发育有许多洞穴。受古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桂林喀斯特由背斜和向斜组成,形成了独特的岩溶发育盆地。厚层碳酸盐岩、温暖湿润的气候及充沛的降雨,共同促进了强烈的岩溶发育。第四纪以来,该地区的差异性构造抬升塑造了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主要形成两种岩溶地貌:塔状岩溶和锥状岩溶。塔状岩溶或“地表流岩溶”在低地占主导地位,外源水汇入产生侧向侵蚀。而锥状岩溶或“垂直渗透岩溶”发生在地势较高处,地下水位较深,降水入渗产生垂向侵蚀。“桂林模式”是这种岩溶动态发育过程的典型代表,展示了岩溶特征的不断发展和演化。不同于抬升较快的云贵高原,桂林地区地层稳定,构造抬升相对缓慢,增强了其科学意义,使其成为全球岩溶研究的重要参考。桂林喀斯特是大陆型塔状岩溶(峰林)的典型代表,是华南地区岩溶演化末期的地貌展现。它位于外源水盆地中,其地质背景塑造了独特的岩溶发育,使其成为开展岩溶过程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的代表区域。“桂林模式”展现了峰林和峰丛岩溶形态的共存和相互作用,具有国际科学意义。对桂林岩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徐霞客探索了88个洞穴,创造了“峰林”和“峰丛”两个术语。当代研究侧重于进一步了解岩溶动力学,建立“峰丛”和“峰林”同时演化模型,以及其影响中国绘画和诗歌的美学价值。桂林岩溶已于2007年入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作者:许琦敏文:许琦敏图:受访者提供编辑:许琦敏责任编辑:任荃
2024-09-04
-
【学习强国】中国3家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
近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地科联”)公布了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中国3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分别是“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内蒙古)、“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四川)和“桂林喀斯特”(广西),涉及古生物学、地貌和地质活动过程等领域。9月3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中国3家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受国际地科联委托,国际地科联国际地质遗迹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建平宣布中国入选遗产地名单并介绍遴选的背景情况。2022年国际地科联公布了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地质遗产是忠实记录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是地质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地质遗产地的定义为:拥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地质过程的关键区域,可作为全球对比标准,或在地球科学发展历史中意义非凡的地点,代表该地质遗产地具有国际最高地学价值和研究水平,并得到有效保护。这次中国入选的3个地质遗产地,是我国地质遗迹的杰出代表,其科学价值和研究水准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其目前的保护状况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地质遗迹资源,改革开放后,党和各级政府及学术机构积极推动地质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使得我国地质科学事业快速发展,学术水平迅速提高,多位中国的地质科学家担任了几十个国际学术组织的领导职务,国际学术地位和竞争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地质科学研究与矿产资源勘查、全民科学普及密不可分,在宣传宜居地球和矿产资源形成、生命演化、人类起源等科学知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3个遗产地的入选也体现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的国际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实现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本次入选的我国三处地质遗产地介绍1.“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是地史时期成煤森林的特异埋藏记录,也被称作“植物庞贝城”。该成煤森林在生长时被倾泻而下的火山灰保存在现今的内蒙古乌达煤田两个煤层之间。火山灰内的高精度锆石定年结果表明,这个成煤森林的年龄为距今298.34±0.09百万年,与石炭-二叠纪之间的界线年龄十分接近,是最早的二叠纪成煤森林。植物残骸以异常完整的形态被保存下来,部分结构矿化保留了植物内部特征。植物群由七大类植物构成,即石松类、有节类、蕨类、前裸子植物、种子蕨类、早期裸子植物和苏铁类植物,具备了现代植被类群中除被子植物以外的各大类群。许多化石还记录了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取食)以及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攀爬),保存了地史时期热带雨林群落及其中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细节。这一独特的“二叠纪成煤森林提供了窥探晚古生代的地球生态窗口”,被《Science》杂志以《火山灰中浮现远古陆地:被埋在煤层中的“植物庞贝”为二叠纪时期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气候提供了新的解析》为标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有着大量重建的化石植物,是全球最精确(通过样方采样法)重建的成煤森林景观,为了解地史时期群落生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通过研究已发现植物化石50余种,表明了该时期成煤森林的高度多样性和演化程度。部分物种已实现完整植物重建,在植物系统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科学突破,为生命树的恢复作出了重要贡献。乌达化石产地真实地展示了植物是如何形成煤的,以及形成煤的森林是什么样子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首次发现于1998年,但直到2003年才被识别出是火山成因。随后,由来自英国、美国、捷克、德国和中国的约30名专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发表了60多篇关于其分类学、生态学和地质学的论文,对其深度研究仍在继续。截至目前的调查研究,乌海“植物庞贝城”现已囊括了5项世界之最:最大面积的远古森林实践复原、最丰富的同期成煤植物群化石标本收藏、最古老的苏铁植物、最丰富的瓢叶目植物群落,最多的化石植物整体重建因而为古生物演化生命树增添了最多的新物种。2.“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最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遗址,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四川盆地的自流井背斜的东北端。四川盆地是中国南部上扬子地台著名的红色盆地,表面出露有一套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的陆相地层。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厚约180米,为中侏罗世下沙溪庙组,由湖泊和河流碎屑沉积组成,主要为紫红色泥岩,夹黄灰色或灰绿色中至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或长石岩屑砂岩。恐龙化石集中在3至5米厚的灰绿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中,分布于下沙溪庙组的下部。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掘出200多具恐龙和其他脊椎类动物化石。其中,已鉴定出26属29种,包括蜥脚类、基干新鸟臀类、剑龙类、鱼类、两栖类、龟类、鳄类、蛇颈龙类、翼龙类和兽孔目类,由此组成了中侏罗世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落。这里有最为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这里也是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除了身为蜀龙动物群的类型产地,许多基干类群,如真蜥脚类恐龙——李氏蜀龙,大鼻龙类——董氏大山铺龙,剑龙类——太白华阳龙,新鸟臀龙类——劳氏灵龙等,都是各自类别的典型代表。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些独特的恐龙骨骼结构,如蜥脚类恐龙的尾锤,剑龙的肩棘等,对于推断恐龙的行为至关重要。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填补了恐龙进化史上的某些空白,并为从各个方面研究恐龙及与其他脊椎类动物的关系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占地约7万平方米,于1972年首次发现。此后建立了遗址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亚洲和国内首个专题恐龙博物馆。国内外的科学家对遗址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已出版专著10余部,特刊5期,科普专著5部以上,学术论文100余篇。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已于2008年入选自贡世界地质公园。3.“桂林喀斯特”——大陆型塔状岩溶(峰林)的典范广西桂林喀斯特位于南岭构造带中部,上泥盆系至下石炭系灰岩地区,灰岩地层厚达3000米,以秀美漓江及其支流周边的塔状及锥状岩溶地貌为主要特征,同时发育有许多洞穴。受古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桂林喀斯特由背斜和向斜组成,形成了独特的岩溶发育盆地。厚层碳酸盐岩、温暖湿润的气候及充沛的降雨,共同促进了强烈的岩溶发育。第四纪以来,该地区的差异性构造抬升塑造了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主要形成两种岩溶地貌:塔状岩溶和锥状岩溶。塔状岩溶或“地表流岩溶”在低地占主导地位,外源水汇入产生侧向侵蚀。而锥状岩溶或“垂直渗透岩溶”发生在地势较高处,地下水位较深,降水入渗产生垂向侵蚀。“桂林模式”是这种岩溶动态发育过程的典型代表,展示了岩溶特征的不断发展和演化。不同于抬升较快的云贵高原,桂林地区地层稳定,构造抬升相对缓慢,增强了其科学意义,使其成为全球岩溶研究的重要参考。桂林喀斯特是大陆型塔状岩溶(峰林)的典型代表,是华南地区岩溶演化末期的地貌展现。它位于外源水盆地中,其地质背景塑造了独特的岩溶发育,使其成为开展岩溶过程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的代表区域。“桂林模式”展现了峰林和峰丛岩溶形态的共存和相互作用,具有国际科学意义。对桂林岩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徐霞客探索了88个洞穴,创造了“峰林”和“峰丛”两个术语。当代研究侧重于进一步了解岩溶动力学,建立“峰丛”和“峰林”同时演化模型,以及其影响中国绘画和诗歌的美学价值。桂林岩溶已于2007年入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责任编辑:杨雪
2024-09-04
-
【新华社】我国新增3个世界地质遗产地
记者9月3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第二批100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日前公布,我国有3个地质遗产地入选,分别为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和桂林喀斯特。地质遗产是忠实记录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我国3个地质遗产地此次入选,表明其科学价值和研究水平得到国际学术界一致认可,目前的保护状况也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肯定。至此,我国已有10个地质遗产地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据悉,第二批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是经全球17个国际组织的700多名专家提名、全球地学领域顶级专家评选,并由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最终认定。记者:张泉、王珏玢设计:潘一景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江苏分社联合出品
2024-09-03
-
【央视新闻】第二批100个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公布 我国3地入选
记者今天(3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在韩国釜山近日举行的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中国有3处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涉及古生物学、地貌和地质活动过程等领域。本次我国入选的三处地质遗产地分别是:地质遗产地是指拥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地质过程的关键区域,可作为全球对比标准,或在地球科学发展历史中意义非凡的地点,代表该地质遗产地具有国际最高地学价值和研究水平,并得到有效保护。与会专家指出,这次中国入选的3个地质遗产地,是我国地质遗迹的杰出代表,其科学价值和研究水准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并且这几处遗产地目前的保护状况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2022年10月,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曾公布了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中国有7处地质遗产地入选,分别是:珠峰奥陶纪岩石、长兴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与“金钉子”剖面、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香港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石林喀斯特、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总计10处地质遗产地入选该名录。成立于1961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科联),是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地球科学团体,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合作伙伴,在国际社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目前入会的国家和地区121个,代表着全球100多万名地质科学家。2021年初,在国际地球遗产委员会的组织和协调下,首批地质遗产地的遴选开始,2022年10月,国际地科联在西班牙公布全球第一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第二批世界地质遗产地的遴选从2023年初开始,参与遴选评估专家从第一批的34个增加到87个,候选地国家从第一批56个增加到80个。全球17个国际组织的700多名专家参加了全球提名,在全球地学领域顶级专家的严格、公正评选的基础上,国际地科联最终认定来自53个国家的100个地质遗产地成功入选。根据评选规则,能够入选的地质遗产地,必须是该领域全球最佳代表,具有全球对比意义。入选的地质遗产地,必须是进行了重要科学研究的全球参考,其科学价值必须通过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上的研究成果得到体现。地质遗产地必须具有明确的边界,面积大小不限,但最能展示科学价值的地质现象必须在边界之内。本次入选的我国三处地质遗产地介绍1.“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火山灰保存下的精美热带成煤沼泽森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是一处成煤森林的特异埋藏记录,也被称作“植物庞贝城”。该成煤森林在生长时被倾泻而下的火山灰保存在现今的内蒙古乌达煤田两个煤层之间。火山灰内的高精度锆石定年结果表明,这个成煤森林的年龄为距今约2.98亿年,是最早的二叠纪成煤森林。在这里植物残骸以异常完整的形态被保存下来,部分结构矿化保留了植物内部特征。通过研究,科研人员在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已发现植物化石50余种,表明了该时期成煤森林的高度多样性和演化程度。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首次发现于1998年,但直到2003年才被识别出是火山成因。国际科学界对该地质遗产地的深度研究仍在继续。2.“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最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遗址,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位于四川的“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是一处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遗址,占地约7万平方米,于1972年首次发现。此后这里建立起了亚洲和国内首个专题恐龙博物馆——今天的自贡恐龙博物馆。到目前为止,在这里已经发掘出200多具恐龙和其他脊椎类动物化石。其中,已鉴定出26属29种,包括蜥脚类、剑龙类、鱼类、两栖类、龟类、鳄类等,组成了中侏罗世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落。这处地质遗产地填补了恐龙进化史上的某些空白,并为从各个方面研究恐龙及与其他脊椎类动物的关系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3.“桂林喀斯特”——大陆型塔状岩溶(峰林)的典范位于广西的“桂林喀斯特”是大陆型塔状岩溶的典型代表,是华南地区岩溶演化末期的地貌展现。桂林喀斯特位于南岭构造带中部,以秀美漓江及其支流周边的塔状及锥状岩溶地貌为主要特征,同时发育有许多洞穴。受古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桂林喀斯特形成了独特的岩溶发育盆地。温暖湿润的气候及充沛的降雨等因素,共同促进了岩溶发育。第四纪以来,该地区的差异性构造抬升塑造了地形地貌的多样性,是全球岩溶研究的重要参考。(总台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杨光 江苏台)
2024-09-03
-
【新京报】中国3个遗产地入选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
近日,在韩国釜山召开的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地科联”)公布了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中国3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分别是《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内蒙古)、《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四川)和《桂林喀斯特》(广西),涉及古生物学、地貌和地质活动过程等领域。9月3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中国3家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召开。记者获悉,2022年10月,国际地科联在西班牙公布全球第一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浙江长兴“金钉子”地质剖面等7个中国地质遗迹成功入选。同时,国际地科联决定,今后每两年公布一批地质遗产地名录。地质遗产是忠实记录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是地质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地质遗产地的定义为:拥有国际意义的地质遗迹/地质过程的关键区域,可作为全球对比标准,或在地球科学发展历史中意义非凡的地点,代表该地质遗产地具有国际最高地学价值和研究水平,并得到有效保护。这次中国入选的3个地质遗产地是我国地质遗迹的杰出代表,其科学价值和研究水准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其目前的保护状况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有10家地质遗产地入选国际地科联地质遗产地。“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火山灰保存下的精美热带成煤沼泽森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是地史时期成煤森林的特异埋藏记录,也被称为“植物庞贝城”。该成煤森林在生长时被倾泻而下的火山灰保存在现今的内蒙古乌达煤田两个煤层之间。火山灰内的高精度锆石定年结果表明,这个成煤森林的年龄为距今298.34±0.09百万年,与石炭-二叠纪之间的界线年龄十分接近,是最早的二叠纪成煤森林。植物残骸以异常完整的形态被保存下来,部分结构矿化保留了植物内部特征。植物群由七大类植物构成,即石松类、有节类、蕨类、前裸子植物、种子蕨类、早期裸子植物和苏铁类植物,具备了现代植被类群中除被子植物以外的各大类群。许多化石还记录了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取食)以及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攀爬),保存了地史时期热带雨林群落及其中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细节。“二叠纪成煤森林提供了窥探晚古生代的地球生态窗口”被《Science》杂志以《火山灰中浮现远古陆地:被埋在煤层中的“植物庞贝”为二叠纪时期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气候提供了新的解析》为标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有着大量重建的化石植物,是全球最精确(通过样方采样法)重建的成煤森林景观,为了解地史时期群落生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通过研究已发现植物化石50余种,表明了该时期成煤森林的高度多样性和演化程度。部分物种已实现完整植物重建,在植物系统学研究方面取得了科学突破,为生命树的恢复做出了重要贡献。乌达化石产地真实地展示了植物是如何形成煤的,以及形成煤的森林是什么样子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首次发现于1998年,但直到2003年才被识别出是火山成因。随后,由来自英国、美国、捷克、德国和中国的约30名专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发表了60多篇关于其分类学、生态学和地质学的论文,对其深度研究仍在继续。根据目前的调查研究,乌海“植物庞贝城”已囊括5项世界之最:最大面积的远古森林实践复原、最丰富的同期成煤植物群化石标本收藏、最古老的苏铁植物、最丰富的瓢叶目植物群落、最多的化石植物整体重建,为古生物演化生命树增添了最多的新物种。“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最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遗址,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四川盆地自流井背斜的东北端。四川盆地是中国南部上扬子地台著名的红色盆地,表面出露有一套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的陆相地层。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厚约180米,为中侏罗世下沙溪庙组,由湖泊和河流碎屑沉积组成,主要为紫红色泥岩,夹黄灰色或灰绿色中至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或长石岩屑砂岩。恐龙化石集中在3-5米厚的灰绿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中,分布于下沙溪庙组的下部。到目前为止,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已经发掘出200多具恐龙和其他脊椎类动物化石。其中,已鉴定出26属29种,包括蜥脚类、基干新鸟臀类、剑龙类、鱼类、两栖类、龟类、鳄类、蛇颈龙类、翼龙类和兽孔目类,由此组成了中侏罗世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落。这里有最为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这里也是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除了身为蜀龙动物群的类型产地,许多基干类群,如真蜥脚类恐龙——李氏蜀龙、大鼻龙类——董氏大山铺龙、剑龙类——太白华阳龙、新鸟臀龙类——劳氏灵龙等,都是各自类别的典型代表。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些独特的恐龙骨骼结构,如蜥脚类恐龙的尾锤、剑龙的肩棘等,对于推断恐龙的行为至关重要。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填补了恐龙进化史上的某些空白,并为从各个方面研究恐龙及与其他脊椎类动物的关系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占地约7万平方米,于1972年首次发现。此后建立了遗址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亚洲和国内首个专题恐龙博物馆。国内外科学家对遗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已出版专著10余部,特刊5期,科普专著5部以上,学术论文100余篇。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已于2008年入选自贡世界地质公园。“桂林喀斯特”——大陆型塔状岩溶(峰林)的典范广西桂林喀斯特位于南岭构造带中部,上泥盆系至下石炭系灰岩地区,灰岩地层厚达3000米,以秀美漓江及其支流周边的塔状及锥状岩溶地貌为主要特征,同时发育有许多洞穴。受古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桂林喀斯特由背斜和向斜组成,形成了独特的岩溶发育盆地。厚层碳酸盐岩、温暖湿润的气候及充沛的降雨,共同促进了强烈的岩溶发育。第四纪以来,该地区的差异性构造抬升塑造了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主要形成两种岩溶地貌:塔状岩溶和锥状岩溶。塔状岩溶或“地表流岩溶”在低地占主导地位,外源水汇入产生侧向侵蚀。锥状岩溶或“垂直渗透岩溶”发生在地势较高处,地下水位较深,降水入渗产生垂向侵蚀。“桂林模式”是这种岩溶动态发育过程的典型代表,展示了岩溶特征的不断发展和演化。不同于抬升较快的云贵高原,桂林地区地层稳定,构造抬升相对缓慢,增强了其科学意义,使其成为全球岩溶研究的重要参考。桂林喀斯特是大陆型塔状岩溶(峰林)的典型代表,是华南地区岩溶演化末期的地貌展现。它位于外源水盆地中,其地质背景塑造了独特的岩溶发育,使其成为开展岩溶过程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的代表区域。“桂林模式”展现了峰林和峰丛岩溶形态的共存和相互作用,具有国际科学意义。对桂林岩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徐霞客探索了88个洞穴,创造了“峰林”和“峰丛”两个术语。当代研究侧重于进一步了解岩溶动力学,建立“峰丛”和“峰林”同时演化模型,以及其影响中国绘画和诗歌的美学价值。桂林岩溶已于2007年入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新京报记者 张璐编辑 白爽 校对 杨利
2024-09-03
-
【澎湃新闻】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公布,中国乌海、自贡、桂林等3地入选
9月3日上午,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相关新闻发布会上,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国际地科联)国际地质遗迹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建平宣布了上述消息。“最高”科学相关性、“非凡”地质要素过程的“关键”地点、可作为“全球”参考、独一无二、“最佳”代表,并/或对历史上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这是国际地科联遗产地的筛选标准。地质遗产是真实记录地球46亿年演化历史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料,是地质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野外基地。第二批具体的中国入选遗产地分别是:《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内蒙古)、《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四川)和《桂林喀斯特》(广西)。它们涉及了古生物学、地貌和地质活动过程等领域。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王军、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伟海等三家地质遗产地提案人分别介绍了各自地质遗产地的情况。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在8月25日至31日于韩国釜山召开的第37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公布。成立于1961年的国际地科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地球科学团体,目前入会的国家和地区有121个,代表着全球100多万名地质科学家。它也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合作伙伴。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22年10月,全球首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公布,首批入选的7个中国地质遗产地分别是:珠峰奥陶纪岩石、浙江长兴煤山二叠纪/三叠纪生物大灭绝和“金钉子”、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香港早白垩世酸性火成岩柱状节理、藏南绒布峡谷滑脱构造体系、云南石林喀斯特、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必鲁特高大沙山和湖泊。附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中的中国入选遗产地:其中,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的编号是134;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的编号是137;桂林喀斯特的编号是190。1、“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火山灰保存下的精美热带成煤沼泽森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的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是地史时期成煤森林的特异埋藏记录,也被称作“植物庞贝城”。该成煤森林在生长时被倾泻而下的火山灰保存在现今的内蒙古乌达煤田两个煤层之间。火山灰内的高精度锆石定年结果表明,这个成煤森林的年龄为距今298.34±0.09百万年,与石炭-二叠纪之间的界线年龄十分接近,是已报道的最早的二叠纪成煤森林。植物的各个部位以异常完整的形态被保存下来,部分结构矿化保留了植物内部的解剖特征。植物群由七大类植物构成,即石松类、有节类、蕨类、前裸子植物、种子蕨类、早期裸子植物和苏铁类植物,具备了现代植被类群中除被子植物以外的各大类群。许多化石还记录了昆虫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取食)以及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攀爬),保存了地史时期热带雨林群落及其中不同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细节。这一独特的“二叠纪成煤森林”提供了窥探晚古生代的地球生态窗口,被《Science》杂志以《火山灰中浮现远古陆地:被埋在煤层中的“植物庞贝”为二叠纪时期的生态系统结构和气候提供了新的解析》为标题进行了专题报道。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有着大量重建的化石植物,是真实重建的成煤森林景观,为了解地史时期群落生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首次发现于1998年,但直到2003年才被识别出是火山成因。随后,由来自英国、美国、捷克、德国和中国的约30名专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累计发表了60多篇关于其分类学、生态学和地质学的论文,对其深度研究仍在继续。截至目前的调查研究,乌海“植物庞贝城”现已囊括了5项世界之最:最大面积的远古森林实践复原、最丰富的同期成煤植物群化石标本收藏、最古老的苏铁植物、最丰富的瓢叶目植物群落,最多的化石植物整体重建,因而为古生物演化生命树增添了大量的新物种。2、“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最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遗址,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位于四川盆地的自流井背斜的东北端。四川盆地是中国南部上扬子地台著名的红色盆地,表面出露有一套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的陆相地层。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厚约180米,为中侏罗世下沙溪庙组,由湖泊和河流碎屑沉积组成,主要为紫红色泥岩,夹黄灰色或灰绿色中至细粒长石石英砂岩或长石岩屑砂岩。恐龙化石集中在3-5米厚的灰绿色细粒长石岩屑砂岩中,分布于下沙溪庙组的下部。到目前为止,已经发掘出200多具恐龙和其他脊椎类动物化石。其中,已鉴定出26属29种,包括蜥脚类、基干新鸟臀类、剑龙类、鱼类、两栖类、龟类、鳄类、蛇颈龙类、翼龙类和兽孔目类,由此组成了中侏罗世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落。这里有最为密集的中侏罗世恐龙化石,这里也是高度多样化的脊椎类动物群。除了身为蜀龙动物群的类型产地,许多基干类群,如真蜥脚类恐龙——李氏蜀龙,大鼻龙类——董氏大山铺龙,剑龙类——太白华阳龙,新鸟臀龙类——劳氏灵龙等,都是各自类别的典型代表。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些独特的恐龙骨骼结构,如蜥脚类恐龙的尾锤,剑龙的肩棘等,对于推断恐龙的行为至关重要。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填补了恐龙进化史上的某些空白,并为从各个方面研究恐龙及与其他脊椎类动物的关系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占地约7万平方米,于1972年首次发现。此后建立了遗址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是亚洲和国内首个专题恐龙博物馆。国内外的科学家对遗址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已出版专著10余部,特刊5期,科普专著5部以上,学术论文100余篇。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已于2008年入选自贡世界地质公园。3、“桂林喀斯特”——大陆型塔状岩溶(峰林)的典范广西桂林喀斯特位于南岭构造带中部,上泥盆系至下石炭系灰岩地区,灰岩地层厚达3000米,以秀美漓江及其支流周边的塔状及锥状岩溶地貌为主要特征,同时发育有许多洞穴。受古生代构造运动的影响,桂林喀斯特由背斜和向斜组成,形成了独特的岩溶发育盆地。厚层碳酸盐岩、温暖湿润的气候及充沛的降雨,共同促进了强烈的岩溶发育。第四纪以来,该地区的差异性构造抬升塑造了地形地貌的多样性,主要形成两种岩溶地貌:塔状岩溶和锥状岩溶。塔状岩溶或“地表流岩溶”在低地占主导地位,外源水汇入产生侧向侵蚀。而锥状岩溶或“垂直渗透岩溶”发生在地势较高处,地下水位较深,降水入渗产生垂向侵蚀。“桂林模式”是这种岩溶动态发育过程的典型代表,展示了岩溶特征的不断发展和演化。不同于抬升较快的云贵高原,桂林地区地层稳定,构造抬升相对缓慢,增强了其科学意义,使其成为全球岩溶研究的重要参考。桂林喀斯特是大陆型塔状岩溶(峰林)的典型代表,是华南地区岩溶演化末期的地貌展现。它位于外源水盆地中,其地质背景塑造了独特的岩溶发育,使其成为开展岩溶过程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的代表区域。“桂林模式”展现了峰林和峰丛岩溶形态的共存和相互作用,具有国际科学意义。对桂林岩溶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7世纪,徐霞客探索了88个洞穴,创造了“峰林”和“峰丛”两个术语。当代研究侧重于进一步了解岩溶动力学,建立“峰丛”和“峰林”同时演化模型,以及其影响中国绘画和诗歌的美学价值。桂林岩溶已于2007年入选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实习生 毛则茜
2024-09-03
-
-
【中国科学院院刊】复兴路上的科学家精神——新时代·新青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
不畏艰险 勇攀高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现有成员23人,其中党员人数16人。突击队秉承李四光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数次前往高海拔的藏北羌塘无人区进行科考。突击队员们无数次挑战个人生理极限,在风雪中扎营、在低温中踏勘,成功获取大量第一手地层古生物资料,对探索重要科学难题、开展羌塘地区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实现“双碳”目标及人类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极端气候提供了地质历史借鉴。李四光(1889—1971年)是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领导者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科技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元勋;创立地质力学和陆相生油理论,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和“两弹”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矿产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研究所首任所长等重要职务。李四光突击队在藏北无人区的工作剖面平均在海拔5000米以上,队员们克服无人区工作条件恶劣和高原反应严重等重重困难,采集了数以吨计的岩石和古生物化石样品,获得大量基础地质和古生物资料。突击队提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口号,牢记使命,勇担“国家队”职责,践行科学家精神。做好科普工作,也是突击队的重要职责。科考途中,突击队员还走进偏远藏区学校,为中学生们带去精彩的科普课程,并获得广泛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突击队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取得了许多原创性、创新性的重要突破,为三江特提斯复合成矿系统提供理论基础,为羌塘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提供重要支撑,为“双碳”计划实施和人类如何应对可能的极端气候提供借鉴。1年多以来,突击队紧紧围绕青藏高原生命演化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探索青藏高原地层格架、古地理演变和古环境变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文章,突击队员以第一作者或者通信作者身份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文科技期刊发表论文86篇,其中自然指数期刊论文14篇,相关成果获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2024-07-24
-
【新华社】这种海绵化石,演化界的“罗塞塔石碑”?
“石板滩生物群”中的最早“脚印”化5年前,当研究团队在三峡地区的“石板滩生物群”中一榔头、一榔头敲出一块遍布多级网格的灰岩化石,牵头挖掘的袁训来研究员一眼认出:“这是海绵!前寒武纪时期终于找到了这么清晰可辨的海绵化石!”今年6月,这种5.5亿年前的远古生物被正式命名为螺旋网格海绵,登上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有审稿专家评论:这种5亿多年前的海绵化石可能成为重新理解动物演化的“罗塞塔石碑”,科学家或将由此解开埋藏已久的早期动物演化之谜。填补“消失”的1.6亿年提起海绵,大家能马上想起经典动画“海绵宝宝”的主人公形象。但少有人知,“海绵宝宝”的原型是多细胞动物中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海绵动物。6月5日登载在《自然》上的一种新发现的远古海绵——螺旋网格海绵,翻开了海绵动物研究的重要一页。从化石上看,它远不如长着方形身体、打着领结的“海绵宝宝”那样“萌”,不过个头着实不小,锥形的身体足有三四十厘米长。5.5亿年前的寒武纪海洋中已经诞生了这样的海绵“大家伙”,令人称奇。更精细的形态研究显示,这种远古海绵其实呈现类似高脚杯的形态:它的底部有盘状的固着结构,上半部分呈倒置的锥形,上下两部分由“茎”状结构连接。在锥形身体的部分,分布着多次分级的规则网格状结构,下部的网格状结构呈螺旋排列,这种海绵也因此被命名为螺旋网格海绵。“现实中,这样类似杯状或者形似瓶、壶的形态,更符合海绵动物的真实生活。底部的盘状结构,让它们能够直立底栖在海洋中,螺旋排列的网格也很可能由水流冲刷造就,海绵随水流摆动身体,靠滤食海水当中的有机物生活。”研究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特别研究助理王霄鹏对《环球》杂志记者说。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古生物,藏在青灰色灰岩中的螺旋网格海绵化石很可能被当做一块普通石板。这样一块并不起眼的石头,凭什么登上顶级学术刊物《自然》?这得从海绵的“江湖地位”说起。南京古生物所副研究员万斌介绍,海绵动物通常被认为是最基础和最原始的后生动物。在漫长的演化中,它们幸运地躲过了5次物种大灭绝存活至今。寻找和研究早期的海绵化石,很可能提供探索动物起源和早期演化模式的关键证据。奇怪的是,虽然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分子钟推测表明,海绵在大约7亿年前就已经起源,但确切的化石记录直到约5.39亿年前的寒武纪才大量出现,中间长达约1.6亿年的空缺扑朔迷离,被称为海绵早期演化中“消失的岁月”。螺旋网格海绵化石的反射光照片(a)和激光扫描照片(b)“以往发现的前寒武纪海绵,有的微小难辨、有的特征模糊,发现螺旋网格海绵这样大个、确切的化石,为填补‘消失’的1.6亿年提供了关键性的实证证据。另一方面,螺旋网格海绵的身体骨架结构由有机质组成,并不具备现生海绵中存在的典型的矿化骨针。这也为我们打开了思路,早期海绵可能不具备矿化的骨针,身体结构也可能与现生的海绵有所不同,不能完全以现生海绵为蓝本,去寻找前寒武纪时期的化石。”万斌说。青石板里失落的世界螺旋网格海绵化石是在三峡地区的埃迪卡拉纪灯影组石板滩段地层中发现的。以前,当地村民常就地取材,将这里坚硬的灰岩劈开变成青石板,当作瓦片盖在房顶。直到2011年,中国古生物学家在石板滩段发现了典型的埃迪卡拉化石和全新的物种,“石板滩生物群”才揭开神秘的面纱,向世人展现出青石瓦砾中的化石宝库。紧挨着寒武纪之前的埃迪卡拉纪,距今有6.35亿至5.39亿年历史。这时候的海底,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已经进化为各种各样令人惊奇的宏体多细胞真核生物。截至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大量这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它们中很多体态柔软、造型奇特,固定栖息在远古海洋的底部。“石板滩生物群”是中国发现的首个埃迪卡拉化石生物群,也是全世界为数不多保存在海相碳酸盐岩中的埃迪卡拉化石生物群。要了解寒武纪之后为何会突然迎来“生命大爆发”,必须在更古老的岩石里找答案。近十年来,“石板滩生物群”在中国地质古生物学者的系统挖掘和深入研究下不断成果“上新”:2018年,美国《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报道了在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的5.5亿多年前的动物“脚印”。这是迄今发现的地球上最早的动物足迹化石,表明寒武纪之前不仅已经出现了两侧对称动物,还很可能已经出现成对的附肢;2019年《自然》杂志又报道了在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的5.5亿年前的爬虫化石:夷陵虫。这是迄今已知最早的具有运动能力的两侧对称动物。对称、分节、运动,这些重要的进化特征,第一次同时“装配”在前寒武纪动物身上,使这种类似现在沙蚕、蜈蚣的爬虫具有了远超其他埃迪卡拉纪动物的运动能力。从最早的动物“脚印”到现在的螺旋网格海绵,重要成果一再出现。这说明,寒武纪之前地层中有丰富的化石存在,之后生命大爆发的起源可能就埋藏于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袁训来说,“‘石板滩生物群’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未知的化石宝库,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榔头会敲出什么惊喜。”解开演化之谜的钥匙“同群的一切现存物种都是从一种原始祖先传衍下来的……远在寒武纪的地层沉积之前,应当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在这样长久的时期里,生物已经遍布全世界……至于为什么在最早的寒武纪以前没有找到富含化石的沉积物,我无法给予圆满的答复……”这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里提出的困惑。此次刊发的螺旋网格海绵研究,一名《自然》审稿专家评论:这种5亿多年前的海绵化石,可能成为重新理解动物演化的“罗塞塔石碑”。一种前寒武纪的海绵,为何得到如此评价?“达尔文之困”涉及动物进化史上最波澜壮阔的一页——“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距今大约5.39亿至5.18亿年前的寒武纪初期,在短短两千万年时间内,绝大多数现代动物门类的祖先相继出现,并迅速汇入生命演化的滚滚长河,人们熟悉的现代海洋生态系统得以建立。而在寒武纪之前,虽然已经出现了埃迪卡拉生物这样复杂、多样的海底生物,但人们此前普遍认为,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前后的生物群落面貌天差地别,埃迪卡拉生物亲缘未知,曾被认为一群进化的“盲端”。经过数十年的化石积累和研究,破解演化的钥匙正在一点点转动。现在学者倾向认为,埃迪卡拉生物群中至少有一部分类型,跟现生的动物门类存在一定亲缘关系。螺旋网格海绵的发现,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此次在形态研究的基础上,科研团队还进行了严格的系统发育分析,构建了一个包含各种现生动物和古生代化石动物的形态数据矩阵。结果显示,螺旋网格海绵化石属于冠群海绵,并且与现在仍然存在的六放海绵有较为接近的亲缘关系。“这就是螺旋网格海绵被评价为‘罗塞塔石碑’的原因。根据古埃及托勒密王朝著名的‘罗塞塔石碑’,人们解读出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字奥秘。现在,螺旋网格海绵再次连接起了埃迪卡拉生物群和寒武纪生物群,证明至少一部分埃迪卡拉生物与现生动物存在直接的演化关系。”“螺旋网格海绵化石的发现,是对前寒武纪化石挖掘和研究形成的一项重要阶段性新成果。从这个新的里程碑出发,我们终将一步步抵达生物起源和演化的核心命题。”袁训来说。
2024-06-27
-
【紫金山新闻】当下气候变化趋势如何?2.6亿年前或有答案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公布,其中一项是南京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联合开展的“泛大陆关键转折期生物与环境演化”,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什么是“泛大陆”,为什么要研究它、具体怎么研究的?25日,记者带着疑问采访了南古所研究员张华。“大约2.6 亿年前地球各陆块汇聚形成了一块贯通南北的大陆,我们称其为‘泛大陆’。现如今的各个大陆其实都是它后期裂解、漂移形成的。”张华解释,这一时期非常重要,是古生代到中生代转折期。在这一时期,“泛大陆”形成、裂解;地球上发生了显生宙规模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在6万年的时间里,约81%的海洋生物彻底消失,破坏了存在了2亿年的古生代海洋生态系统。其间,古海洋环境也发生了包括海水升温、酸化、缺氧或硫化、大规模海退以及洋流循环受阻等一系列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变化之间有没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疑问一直萦绕在科学家心头。事实上,生命起源与演化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科学》杂志2005年列出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中有近一半与生命科学有关。此外,如能精确研究关键转折期生物和环境重大灾变事件发生的过程及其原因,对深入理解地球系统演变和科学评估与应对当今全球变化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领衔,南大和南古所等单位组成研究团队,长期以来都在探寻地球关键转折期地球生命与环境演化的历史。要回溯并重建远古生命与环境演变历史,并不容易。怎么做?“靠‘两条腿’‘一双眼’还有‘电子脑’。”张华笑着科普,“两条腿”是指野外科考,从事地球科学研究,必须有“脚力”;“一双眼”,是指要会观察地层和化石材料,要能“慧眼识英雄”;“电子脑”,则是指要借用现代科学手段,如大数据、算力和先进算法等。这支研究团队是目前全球少数同时掌握古生物大数据、算力和先进算法的“三全团队”。从2006年开始,团队将全国各地各类文献中搜集的几十万化石信息全部录入数据库,力图更精准地重现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演化过程。团队成员还基于现有的算法,自主开发了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新一代定量地层自动对比软件,借助“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的上万颗计算核心,让数据在超算上“跑起来”,重建了全球第一条高分辨率的3亿多年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曲线,精细刻画了晚古生代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过程。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重建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演化曲线历经10年时间,团队还建立了晚古生代高分辨率地层框架,为卡定泛大陆关键转折期生物和环境演变和重大事件发生的过程提供了高精度的时间标尺,其中二叠纪时间框架被纳入《国际年代地层表》;并发现重大事件发生期间有明显的碳循环波动、快速升温、海洋缺氧、酸化等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从而揭示与泛大陆聚合和裂解相关的大规模岩浆和火山活动是造成当时全球气候剧变、海陆环境恶化和生物剧变的原因。目前,团队正继续加速对化石记录的搜索分析,建立更高时间分辨率的全球环境因素曲线,再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曲线进行更加准确、可靠的对比分析,加快寻找史前地球全球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以更好地应对当今全球变化的影响。“6月29日,我们团队就要出发去北极考察。这些年算下来,可能就南极没去了,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科考。”前一天晚十点刚从西藏赶回来的张华,即将踏上新的科学考察之路。他说,今后还会深入研究,想要弄清楚地球历史上到底发生过的生物和环境的重大灾变事件的过程及其原因,为如今的生物多样性变化、气候变化,在历史中找答案。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