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灵长类牙齿进化与气候变化
    ?  现存和已灭绝的旧世界猴子和猩猩颌骨的拼贴图。(Photo by Leslea. Hlusko)  (化石网报道)据EurekAlert!:一项研究发现,两个遗传机制在一个气候变化时期塑造了灵长类牙齿的进化。关于塑造各种性状的进化的遗传因素的见解常常是基于对小鼠的研究。但是将近1.4亿年的进化把小鼠和人类分开,这限制这些发现向人类世系的转化。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Leslea Hlusko及其同事采用了一种结合了定量遗传学与古生物学的跨学科方法,从而阐述灵长类的牙齿进化。这组作者收集了现有的和已灭绝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牙齿测量数据,包括狒狒、猿与旧大陆猴。系统发生分析表明了两种可遗传的牙齿性状——不同臼齿和前臼齿的相对长度——在各分类群中各异,在大约1500万年前的中新世中期到晚期显著差异迅速出现。这两种牙齿形状的显著进化对应着一个全球气候与植被变化的时期,当时非洲的森林与林地让位于包括干旱草原在内的异质地貌。  这组作者说,这些发现表明了一种超越了小鼠模型从而提供关于驱动了灵长类进化的重大事件的遗传因素的见解的跨学科方法的威力。
    2016-07-12
  • 日本研究人员称发现2.15亿年前巨大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海洋生物灭绝的证据
      (化石网报道)据新华社东京7月10日电(华义):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约2.15亿年前巨大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海洋生物灭绝的证据。  日本熊本大学发布的新闻公报显示,该校和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等研究人员2013年在岐阜县等地的地层中,发现了三叠纪晚期(2.37亿年至2亿年前)巨大陨石撞击地球的有力证据,研究人员推断这颗陨石的直径约为3.3米至7.8米。  研究人员在上述地层中获取了多种具有远古海洋浮游动物遗体的微小化石——牙形石,这些化石只有不到1毫米大小。通过分析这些化石,研究人员发现,巨大陨石撞击地球后,这些海洋浮游动物在约2.15亿年前发生了大规模灭绝。研究还发现,当时居于食物链底端的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也显著减少,导致这些动物大量灭绝。  此前关于陨石撞击地球导致生物大灭绝的研究只有66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与此相比,这一新发现的时间更为遥远,而且是陨石撞击地球导致海洋生物灭绝。研究人员还将研究,那次陨石撞击对当时地球上陆地生物产生的影响。
    2016-07-12
  • 早期脊椎动物从水中登陆时 尾巴可能起着关键作用
    ?  这种鱼有时喜欢用其鳍在陆地上“溜达”,并偶尔会用尾巴做腾跃动作。  ?  团队还制造了一个能模拟弹涂鱼和早期四足动物不同动作的机械装置  ? ? (化石网报道)据EurekAlert!:一项新的研究报道,当早期脊椎动物从水中出现时,它们的尾巴可能对帮助它们在陆地游走起着关键作用。这些基于动物和机械模型以及数学分析的结果或能对了解地球上陆地生命的起源提供线索。  在大约3.85亿至3.6亿年前,生命体首先出现在海洋深部的水中,接着,早期的四足动物开始登陆;但是,这些动物所适应的是水中生活,它们必须找到独特的方法让它们能在陆地上行动,而海岸线所呈现的颗粒状表面和倾斜的海岸更给其行动增添了挑战。  为了更多地了解这些动物的这一早期运动,Benjamin McInroe和同事对现代弹涂鱼的动作进行了研究,这种鱼有时喜欢用其鳍在陆地上“溜达”,并偶尔会用尾巴做腾跃动作。研究人员发现,在平地上,尾巴对横向运动的益处甚微。然而,随着表面坡度增加(如人们沿着河岸可能见到的),尾巴在帮助弹涂鱼向前行进的过程中显然变得更为重要。例如,在坡度为10?时,在弹涂鱼完成的所有“步数”中,有大约三分之一用到了尾巴;当坡度升到20?时,尾巴使用的比例超过了一半。而在平地上前行时,它们基本上不用尾巴。  该团队还制造了一个能模拟弹涂鱼和早期四足动物不同动作的机械装置,并通过操纵其肢体来更好地了解鱼鳍和鱼尾如何协调而将鱼体在陆地上向前推动。作者们显示,在平地上,角度是该机械鱼用“鳍”向前移动身体的关键;在坡度较陡时,与弹涂鱼的情况相似,机械鱼的尾巴成为其横向运动的主导因子。相同地,机械鱼的尾巴可用于锚定身体,使它不会沿着斜坡往回下滑。  由John Nyakatura撰写的《视角》对这一研究做了更详细的讨论。
    2016-07-12
  • 比利时发现的化石表明4万多年前穴居人是“食人族”
        ?  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穴居人曾将同伴尸体随意切割,制成工具,有噬食同类的迹象。图中是骨骼化石上的切割痕迹,以及利用穴居人骨骼作为工具。  ?  这些穴居人骨骼化石可追溯至大约40500-45500年前 (化石网报道)据腾讯科学(悠悠/编译):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比利时境内挖掘发现的远古骨骼化石表明,4万多年前穴居人是“食人族”,十分残忍地切割其他穴居人尸体,对死者剥皮、切割,甚至提取骨髓。  研究人员指出,这些骨骼化石是阿尔卑斯山脉以北居住穴居人的首个嗜食同类的证据,死者的尸体很可能被剥皮,随意切割,提取骨髓。目前,考古遗址戈耶特洞穴挖掘发现迄今阿尔卑斯山脉以北地区最多的穴居人骨骼化石,有助于深入洞悉穴居人生活习性,考古学家吃惊地发现该洞穴中有4个工具是采用穴居人死者骨骼制作而成的。  德国图宾根大学森肯堡人类进化和古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对150年前特罗伊西洞穴发现的骨骼化石进行了分析,当前方法可使研究人员更细化穴居人骨骼化石数据,在数字化测量和分类过程中提取大量信息,检查保存状况,以及进行同位素和基因分析。放射性碳测试法显示,这些穴居人骨骼化石可追溯至大约40500-45500年前,分析之前未知的骨骼化石99%属于穴居人。同时,这些最新信息证实了之前其它研究发现,揭晓大约3万年前灭绝消失的穴居人很少出现遗传变异。  戈耶特洞穴中穴居人骨骼化石上出现的切痕和凹槽表明穴居人曾经残忍地处理尸体,研究人员表示这意味着“骨骼工具”是被其他穴居人制作的,这一过程涉及到:对死者尸体剥皮、切割和提取骨髓。森肯堡人类进化和古环境研究中心考古学家赫尔维-波彻雷斯(Herve Bocherens)说:“这些考古证据让我们猜测穴居人是残忍的食人族,虽然当前我们不清楚是否这是一种象征性行为,或者是简单地获取食物,我们在戈耶特洞穴中还发现同样方式处理的大量马和驯鹿骨骼化石。”据悉,这是研究人员在欧洲北部地区首次发现穴居人噬食同类的考古证据。
    2016-07-12
  • 火山喷发和陨石碰撞双重灾难导致恐龙灭绝
      (化石网报道)据EurekAlert!:6600万年前白垩纪末发生的大灭绝让地球上75%的物种消失了,其中包括非当代鸟类祖先的所有恐龙。科学家们一度将其归咎于一颗小行星撞击卡坦半岛后带来的两次紧密的大规模火山活动。现在,新的研究确认了全球变暖的两次重要高峰,支持了这一观点。  为了确定每个事件时期的全球温度,科学家们研究了来自南极洲西摩岛的保存完好的贝壳化石中碳和氧的数量。在大灭绝中幸存的5个类蛤近亲的贝壳代表了一个横跨火山活动开始到恐龙时代终结的350万年的间隔。他们特别研究了壳中碳酸盐矿物的比例,其中包括两种形式——或两种同位素——的氧和碳:氧-18和碳-13,当这两种同位素同时存在一个分子里时,它们是贝壳形成时的水温的敏感指标。  科学家们发现,小行星撞击后,当地水温平均上升了约1.1摄氏度(2华氏度)。但是,在撞击发生前约15万年时,在今天的印度地区出现了火山爆发,喷涌出导致地球变暖的二氧化碳,大约同时,附近的水温攀升了7.8摄氏度(14华氏度),研究人员今天在《自然通讯》杂志网络版上报告了研究成果。他们指出,之前对该地区的化石的研究表明,在那时灭绝的24个物种中有10种是缘于火山活动,而其余的则归咎于小行星撞击。  目前尚不清楚变暖高峰如何杀死海洋物种,但每一次连续物种灭绝的最终原因也许已经很明显:在首轮灭绝中消失的物种几乎都是底栖生物,但灭绝于小行星撞击后的14个物种中有8种曾生活在海水表面或中层水域。  相关报道:恐龙灭绝是火山喷发和陨石碰撞双重因素导致的  (化石网报道)据腾讯科学(悠悠/编译):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普遍观点认为,0.66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导致恐龙和其它物种灭绝消失,目前,科学家重建灭绝事件当时的南冰洋海洋温度,表明该灭绝事件是由于火山喷发和太空岩石碰撞双重因素造成的。  专家发现南冰洋海洋温度出现两次骤然升温峰值,与印度超级火山喷发和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小行星或者彗星碰撞相符。美国密歇根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分析称,我们使用最新一项技术——碳酸盐二元同位素古温度测定法,对远古贝壳类生物化石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在第一次加热事件中,南冰洋温度仅升高了7.8摄氏度,很可能大量吸热二氧化碳气体从印度德干地盾火山地区释放出来。第二次加热事件相对较小,出现在15万年之后,大约是墨西哥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形成的时候。  美国密歇根大学地球和环境科学系博士后研究员赛拉-彼得森(Sierra Petersen)说:“最新温度记录证实火山活动、碰撞事件和灭绝峰值具有直接关联,这些现象与气候变化密不可分。我们发现白垩纪末期物种大灭绝事件是由火山喷发和陨石碰撞双重因素导致的,理论上这是一场‘组合拳灾难’。”  白垩纪-古近纪(KPg)大灭绝事件导致0.66亿年前非飞行恐龙物种和四分之三植物和动物物种灭绝,科学家对该灭绝事件置疑了数十年。许多科学家认为,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是由一颗小行星碰撞导致的,而一些专家认为区域性火山喷发应承担责任,还有一些专家表示这应当是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物种大灭绝。  赛拉指出,最新提出的“组合拳灾难”理论是由于印度德干地盾火山活动导致气候逐渐变化,之后陨石碰撞的瞬间灾难加促了气候变化,对于白垩纪-古近纪大灭绝事件,以上两个因素具有直接关系。  研究小组认为,火山活动形成的陨石碰撞前气候持续升温,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使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尤其当陨石碰撞时直接构成自然界毁灭性灾难。目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相关报道:恐龙曾遭遇双重灾难 先遇火山喷发又遭陨石撞击  (化石网报道)据科技日报(王小龙):不少人都会把导致恐龙消失的白垩纪生物大灭绝归因于陨石撞击。而美国科学家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事件发生之前,巨型火山喷发和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已经揭开了白垩纪生物大灭绝的序幕。两者的叠加给地球白垩纪生物带来了灭顶之灾。  在距今大约6600万年前,白垩纪与古近纪分界时发生的一次大灭绝事件,让非鸟类恐龙和四分之三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但引发这一事件的原因却一直存在争议。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把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归于主要原因,火山喷发被视为次要原因。但从时间节点上看,两者非常接近,化石证据不足,区分起来极为困难。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赛尔·彼得森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南极西摩岛找到一些完整的高质量化石,并借此对大灭绝事件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称,他们使用了一种新的地球化学方法——碳酸盐二元同位素古温度测定法。该技术能让他们更准确地计算出白垩纪与古近纪分界时,记录在软体动物贝壳中的温度变化。研究显示,物种大灭绝和两次温度的迅速上升恰好对应。第一次灭绝事件与印度德干暗色岩火山开始爆发对应,第二次规模稍小的灭绝事件和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的时间更加接近。  研究人员认为,第一次灭绝事件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压力,让第二次灭绝事件的影响更为严重。但即便如此,他们表示,目前非常清晰地将两次灭绝事件各自的作用区分开来还是很难。  相关论文发表在7月5日出版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2016-07-12
  • 猿为什么不会进化成人?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新闻网:美国《芝加哥论坛报》网站6月27日刊登题为《猿为什么不会进化成人?》的文章。现将文章内容摘转如下:
      亲爱的科学:为什么地球上已经没有古人类?如果说进化一直在进行、物种总是在变化和适应,那么,尽管旧的类人物种已灭绝,我们难道不应该看到从猿进化出新的类人物种吗?
      答:我们不想让你知道事实,但你就是猿。
      尼安德特人、古猿露西、汤恩幼儿和北京人也是。我们进化了,猩猩、大猩猩、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也进化了。我们大家都从生活在大约1400万年前的一个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一起组成了分类学上的人科。也叫人科动物,或者叫类人猿。
      首先,我们称之为猿的生物是我们的表亲,不是我们的祖先。这就使它们很难进化成我们这样。
      加拿大湖首大学的人类学教授、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起源项目的研究员马特·托赫里说:“问为什么今天的大猩猩不会进化成原始人,就好比问为什么你表亲的孩子跟你长得不像。这些生物1000万年来有自己的家系。你不能在家系上随意往返。”
      人们很容易把进化想象成日益复杂化的、线性的渐进过程,以单细胞变形虫开始、以我们结束。但进化是没有终点的,即使有也肯定不是人类。在许多情况下,进化往往趋向于简单高于一切。这就是为什么住在山洞里的动物失去了眼睛,鲸鱼——它们是陆地哺乳动物的后代——几乎没有腿骨。连智力也并非神圣不可侵犯:海胆没有中枢神经系统,但它们的祖先原本是有大脑的。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古人类学家尼娜·雅布隆斯基说:“进化与特定条件下的生存和随机突变有关,它有很大的偶然因素,但显然没有方向因素……一切生物都不过是在努力适应其周围环境中的突发事件。”
      换句话说,现代人类之所以能够比其他古人类活得长,是因为我们能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特定环境下的生态位。假如3万年前气候没有发生变化,假如它的变化有所不同,那么,幸存下来的也许就是尼安德特人而不是智人。
      当我们问为什么我们的猿类表亲不会进化出人类所具有的特质时,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现代类人猿生活在树林茂密的环境中,爬树能力是一大优势,因此它们没有必要像人类那样用双足直立行走。黑猩猩和倭黑猩猩等生物没有跟我们一样的高耗能大脑,却能够使用简陋的工具筑巢,会欣赏美,甚至会悼念死去的同类。
      雅布隆斯基表示:“我们的猿类表亲不需要变得更像人,因为它们活得很好。”
    2016-07-06
  • 科学家首次在缅甸琥珀中发现恐龙时代古鸟类
       
      人手,天使之翼标本与反鸟类的同比例重建图。
       
      罗斯标本
       
      天使之翼标本_羽毛的色素带
       
      罗斯标本和天使之翼标本的CT重建图像   
      (化石网报道)提要:缅甸琥珀中保存的反鸟类翅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无仅有的机会,让我们能够从这些封印在时光胶囊中的动物身上获取全新的细节。琥珀为这种已灭绝的有齿鸟类提供了有史以来最为鲜活的样本。它们表明,反鸟类的幼年个体在只有蜂鸟大小的时候就已经具有类似成年鸟类的羽毛,而且羽毛的结构和生长方式都和现生鸟类十分相似。我们可以从标本中看出各个羽毛的位置以及它们是在何处插入皮肤的。这些标本甚至保存了羽毛中最细小的分支(羽支),而存留的色素表明翅膀底色为深棕色,表面带有浅色圆点或条带,底面为浅色或白色。这个项目最让我们兴奋的地方在于,这是第一个同时保存了羽毛和骨骼的琥珀,而且非常确凿可靠。
      据新浪科技6月29日消息:中加英美等国的古生物学家和昆虫学家宣称,他们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批琥珀中的鸟标本,这是人类首次有缘一睹恐龙时代古鸟类的真实面目,对古生物学界带来强烈的震动。这篇论文发表于著名的《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邢立达博士与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的瑞安?麦凯勒教授领衔研究。
      琥珀是一种有机物宝石矿物。地质时期的树脂掩埋于地下,在漫长的岁月中挥发并聚合、固化形成琥珀。琥珀中常常保存有古昆虫或古植物,而蜥蜴之类的脊椎动物则极为罕见。琥珀与古生物的触电,是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影片中约翰?哈蒙德博士在研究恐龙的过程中发现一只吸了恐龙血又被困在树脂化石中的蚊子,他从蚊子体内的恐龙血中提取出DNA,复制出了真正的恐龙,并建成一个恐龙“侏罗纪公园”。
      “我从来没有奢望过我们能在琥珀里发现白垩纪的鸟类——兽脚类恐龙的后裔,”邢立达博士回忆其首次看到这些标本的情形仍难掩激动,“但它们就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你面前,我才意识到这是人类首次有机会看到真实的古鸟类。”此次的标本包括了两个鸟类的翅膀和部分软组织。
      此前,我们对白垩纪鸟类的了解仅限于化石记录,虽然中国辽宁等地那极为细腻的沉积岩包括羽毛的印痕等丰富的细节,但琥珀中的古鸟类标本则是直接来自动物本身,由于没有经过化石化作用,因此保存极为完好,具有与生前几乎无异的细节,对研究古生物演化的科学研究者们而言,这些材料是梦寐以求的素材。此次描述的标本来自著名的琥珀产区之一,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最早有关缅甸琥珀的记载见于中国汉朝的文献,但对其内含物的研究历史仅仅大约100年。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副研究员白明博士对记者表示,研究团队获取标本之后用了多种手段检验其真伪,包括最基本的荧光反应,以及同步辐射、微CT等手段。“一致的荧光色证实两个标本的各个部分都是原始材料,未经切割和改造。当然,更简单的办法是我从其中观察到如今已经灭绝的昆虫,这是非常重要的直接证据。”白明博士说道。
      “这两件标本距今约9900万年前,来自白垩纪中期诺曼森阶,我们将其称之为‘天使之翼’与‘罗斯’标本”,瑞安?麦凯勒教授介绍说,“标本非常小,天使之翼展开后为18毫米,而罗斯只有12毫米,这极小的尺寸、骨骼的发育情况、各指的比例,都表明标本为早熟性的幼鸟。”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的邹晶梅研究员和王敏副研究员认为,基于重建的3D数据,可以观察到两件标本的骨骼形态学、比例和羽毛特征大致相似,都属于典型的反鸟类。目前我们暂时将它们归为同一个物种,但发育后的成体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
      反鸟类是白垩纪出现的一类相对原始且十分特化的鸟类,其肩带骨骼的关节组合与现生鸟类的相反。反鸟类和今鸟类是鸟类演化的两个主要的谱系。反鸟类繁盛于白垩纪,灭绝于白垩纪末期,被认为是鸟类起源之后第一支成功实现全球性辐射的谱系。今鸟类是鸟类向现生鸟类演化的谱系,包括所有现生鸟类及其祖先类群。两者组成了中生代鸟类中进步的、有主动扇动翅膀飞行能力的两大姐妹类群。中国辽宁西部地区发现了非常丰富的鸟类化石,其中多半都属于反鸟类,如华夏鸟、波罗赤鸟、中国鸟、始反鸟、长翼鸟、原羽鸟、长嘴鸟等等。
      国际古生物协会前任主席、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迈克尔?本顿院士介绍道,这些反鸟类幼鸟标本已经具有了现代鸟类的羽毛类型,让我们得以从细微的角度观察到反鸟类幼鸟的羽毛生长方式,鸟翼骨骼形态学,以及羽囊、羽区和裸区等,这些细节皆是前所未见的。
      天使之翼标本保存较好,包括了桡尺骨、掌骨、指区,以及多种不同形态的羽毛。手指共3根,指式为2-3-1,明显区别于三指型非鸟兽脚类的指骨排列方式(2-3-4)。羽毛包括9根高度不对称的初级飞羽,还能观察到5根次级飞羽的基干部分。小翼指有3根羽毛,形态区别于前述的羽毛。此外,覆羽区至少包括了3排廓羽。
      虽然两件标本的翅膀乍一看都接近黑色,但在各种光照条件下进行的宏观和微观观察之后,我们发现天使之翼标本是以黑色为主的胡桃棕色,而罗斯标本的大部分区域则呈现出更深的棕黑色。两件标本的廓羽颜色从略浅于飞羽的颜色过渡到银色或白色。
      这么小的鸟儿骨骼上的羽毛完全发育,这是一种幼鸟中存在的早成性或超早成性现象。这种特性使得幼鸟出壳后很快便能独立取食。但这两件标本中的鸟儿很显然还没有撑到成年。论文作者之一,台北市立大学运动能力分析实验室的曾国维教授告诉记者:“天使之翼标本中的双向爪痕,标本四周的大量腐败物,以及裸区暴露出的皂化外观,都表明标本至少在被树脂部分包裹时还依然活着,其大部分腐败过程在无氧环境中发生。而罗斯标本则没有这些特征,说明它很可能来自一具尸体,在其接触树脂前就已经完全腐败。琥珀内没有大量腐败物和挣扎痕迹也可能是某种行为学的结果:掠食者撕下了鸟的翅膀,但没有食用,而是将它丢弃。”
      “标本虽小,但极为难得,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龙,其体长只有3.5厘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的徐星研究员评价道,“标本表明反鸟类似乎已具有现生鸟类的大部分羽毛类型,在羽毛的排列方式、颜色和微结构上都非常相似。这是我们首次在如此大规模的细节上去了解反鸟类。”
      对于本研究,大众最关心的问题则是能否复活琥珀中的古生物?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DNA的半衰期”,邢立达博士解释道,“一个死亡生物的DNA核苷酸骨架之间的化学键半数降解掉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21年,这个数字在极端环境下会有变化,比如永冻土中的猛犸象有不少标本能提取到DNA片段,但是,此前报道的数千万前的古DNA还存在很大争议,缅甸琥珀标本的年龄近1亿年,即便使用超高灵敏新一代DNA测序技术也几无可能获得有价值的DNA片段,因此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场景目前依旧只能留在科幻里。”
      不过,邢立达博士透露,目前研究工作还在继续深入中,研究团队获取了一批琥珀中脊椎动物的标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研究。“最终我们会看到一个强多样化的东南亚白垩纪中期脊椎动物群,这将是一个极其美妙的未来。”
      该研究项目得到了中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德国洪堡基金等十余个项目的资助。
      相关报道:9900万年前的鸟类翅膀首次“现形” 被保存缅甸琥珀中 
      (化石网报道)据科技日报北京6月28日电(张梦然):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8日发表的一项化石研究中,中加科学家描述了两片9900万年前的鸟类翅膀,它们被保存在缅甸的琥珀中。这是首次发现来自白垩纪的动物毛囊和羽毛排列,使人们对古代鸟类翅膀幼年期发育情况有了新的了解。
      长期以来,人们对白垩纪鸟类翅膀和羽毛的了解大都来自二维碳质压膜化石,或保存于琥珀中的单独羽毛。虽然这些化石也很珍贵,但无法提供本研究中三维样本那样丰富的信息。
      此次,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恩·麦克凯勒及其研究团队,于缅甸克钦邦发现了两块化石样本。据认为,发现样本的地点有9900万年历史。团队成员使用同步加速器X射线显微CT扫描,研究了化石中的骨骼、羽毛结构及排列方式。通过与其他化石物种比较表明,这些翅膀属于反鸟亚纲的鸟类。这种原始鸟类一般体型偏小,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是中生代白垩纪分布最广、种类和数量最丰富的鸟类,在全世界各大陆几乎均有发现。但在白垩纪结束时,所有的反鸟都灭绝了。
      由于这次发现的鸟类翅膀较小,骨骼发育不完全,研究人员认为,其死亡时仍处于幼年期,但羽毛发育程度却达到了晚年水平,这意味着,这些鸟类在孵化时就已相当成熟,属于早熟性的鸟类。
      研究人员还指出,总体而言,这颗翅膀化石中的羽毛类型和现代鸟类的非常像。事实上,大多数羽毛类型,包括羽毛的排列方式、色素沉着和微观结构等都是相似的。
      相关报道:科学家首次发现琥珀中的古鸟类 人类首窥恐龙时代鸟类真面目 
      (化石网报道)据光明日报北京6月28日电(齐芳):在北京时间6月28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子刊《自然-通讯》上,一个由中、加、英、美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报告:他们发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批琥珀中保存的古鸟类标本。虽然这两件标本非常小,只保留了幼鸟的翅膀,不过其保存完好的细节,让人类第一次能够窥到恐龙时代鸟类的真面目。
      距今约9900万年 
      这项研究的领导者之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博士介绍,此次标本包括两个鸟类的翅膀和部分软组织,发现自著名的琥珀产区之一——缅甸北部克钦邦胡康河谷。
      “这两件标本距今约9900万年,我们分别将其命名为‘天使之翼’和‘罗斯’。”团队的另一位主要领导者瑞安·麦凯勒教授介绍,“‘天使之翼’展开后为18毫米,‘罗斯’只有12毫米。从标本的尺寸、骨骼的发育情况和比例来看,都表明标本为早熟性幼鸟的翅膀。”
      那么,两只翅膀是如何被单独保存下来的?论文作者之一,台北市立大学运动能力分析实验室的曾国维教授解释说:“‘天使之翼’标本中有双向爪痕,标本四周还有大量腐败物,以及裸区暴露出的皂化外观等,这些都表明标本至少在被树脂部分包裹时还活着。而‘罗斯’标本则没有这些特征,说明它很可能来自一具尸体,在其接触树脂前就已经完全腐败。”
      研究鸟类进化的新窗口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邹晶梅研究员和王敏副研究员认为,基于重建的3D数据,这两件标本都属于典型的反鸟类,“目前我们暂时将它们归为同一个物种,但发育后的成体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
      反鸟类和今鸟类是鸟类演化的两个主要谱系,反鸟类繁盛于白垩纪,灭绝于白垩纪末期,被认为是鸟类起源之后第一支成功实现全球性辐射的谱系。而今鸟类是鸟类向现生鸟类演化的谱系,演化出包括所有现生鸟类及其祖先类群。
      科学家介绍,这些“封印”在时光胶囊中的动物,提供了反鸟类有史以来最为鲜活的研究样本。它们表明,反鸟类的幼年个体在只有蜂鸟大小的时候就已经具有类似成年鸟类的羽毛,而且羽毛的结构和生长方式都和现生鸟类十分相似。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恐龙,其体长只有3.5厘米。”
      邢立达透露,研究团队还在琥珀中发现了脊椎动物标本,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研究。“或许,最终我们会看到一个强多样化的东南亚白垩纪中期脊椎动物群,这将是一个极其美妙的未来。”
    2016-07-06
  • "性"是怎么开始的?从鸟类求偶和蜜蜂传粉给你讲讲演化故事
      (化石网报道)据新浪科技(任天):无论是鸟类还是蜜蜂,无论是黑猩猩还是人类,这些生命的存在都离不开“性”。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有性繁殖最初是出现在与我们非常不一样的生物身上。那么,性是怎么开始的呢?鸟类求偶和蜜蜂传粉背后的真实故事是怎样的呢?
      有性繁殖的出现一直是令科学家迷惑的课题。今天的地球上,99%的多细胞生物——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众多生物体——都进行有性繁殖。所有这些生物都具有独特的有性繁殖机制,但这一过程的演化包含着许多未解之谜。
      即使对于演化论之父达尔文,也同样对“性”感到困惑。他在1862年写道:“我们甚至对性特征的最终起因没有一丁点了解;为什么新生命需要由两种性别要素的结合才能产生?整个问题还隐藏在黑暗之中。”
      许多物种是在完全确定了性角色之后,经过漫长的努力才获得交配权。雄性园丁鸟会打造精致的鸟巢以取悦雌性;一些雌性发光昆虫的尾部能发出亮光来引诱雄性;甚至是花朵制造的香味也是吸引昆虫的妙招,后者能够将花粉传播到最近的植株上,帮助它们授粉。
      在如此眼花缭乱的多样性背后,所有的有性繁殖生物都遵循相同的基础路径——同一物种的两个成员将它们的DNA结合,产生一个新的基因组。在“性”产生之前,所有的繁殖都是通过无性繁殖完成的,其基本方式是细胞分裂——一个生物体实实在在地分裂成两半,形成两个生物体。
      这是一个简单的“复制—分裂”机制,所有的细菌、大部分植物甚至部分动物都具有这种机制,至少在某些时候会这么做。相比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更加有效率,也更 为简单。一个无性繁殖的物种不需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并取悦配偶,它们只需要长大后再分裂成两个。对于有性繁殖的物种,吸引、追求配偶的过程伴随着许多 麻烦,有时候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还有其他显而易见的“性代价”。两个独立基因组的结合需要完全不同的过程——一颗卵需要和精子结合。它还意味着,每个亲代只将一半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相比 之下,无性繁殖的亲代所产生的后代本质上是自己的复制品。如果说我们的基因都自私地想要确保自己的生存,无性繁殖听上去似乎是更好的方式。
      那么,当有直接路径可供选择时,为什么如此众多的物种会选择更加漫长,更加曲折的有性繁殖策略呢?性肯定能提供某些利大于弊的演化优势。
      1886年,德国演化生物学家奥古斯特·魏斯曼(August Weismann)提出,有性繁殖能对基因进行重组,创造出“个体差异”,而这正是自然选择起作用 的地方。本质上,性是同一物种的两个生物体融合各自资源的机会。它们的后代中,有一些会携带来自父母双方的有益基因,这意味着它们能更好地应对环境压力, 而这些环境压力可能会使无性繁殖的物种陷入绝境。事实上,性甚至可能加快演化的节奏——当环境条件快速变化时这是显而易见的优势。
      在一些研究中,无性繁殖的物种被诱导进行了有性繁殖,研究的结果提供了最终的证据,证明了上述有性繁殖的优势。原始的单细胞生物通常习惯于无性繁殖,但如果环境压力变大,它们也会转变为有性繁殖物种。环境压力可以是天气的细微变化,也可以是猛烈的陨石撞击。
      有性繁殖的起源之所以长久以来令人迷惑不解,部分是因为我们在观察今天的世界时,会发现许多无性繁殖的生物依然活跃,一些同时具有两种繁殖方式的生物似乎还更偏爱无性繁殖。这样的生物包括酵母、蜗牛、海星和蚜虫等。
      然而,它们其实是根据周围的环境条件来选择繁殖方式——大部分只在环境压力较大时进行有性繁殖,而在其余时间进行无性繁殖。早期地球的环境比现在恶劣得多,环境条件经常快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较高的突变率可能会促使无性繁殖的生物变为有性繁殖。
      保存在岩石内的化石记录可以告诉我们更多有关有性繁殖起源的信息,但化石很零散,又很难发现,因此很难呈现确切的演化过程。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克里斯·阿达米(Chris Adami)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这一过程。
      阿达米解释称,你可以用信息的方式来看待演化。所谓信息,就是你需要知道的能够确保生存的东西。演化就是“信息保存和信息获取——你知道得越多你就活得越 好”。所以,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生物会不断“学习”到新的信息,特别是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它再将这些信息(通过DNA)传递给下一代,帮助它们存活下来。
      性提供了一种使物种更加容易“记住”有用信息的方式——都保存在基因编码中,从而使这一过程更加高效。这是因为,有性繁殖涉及到选择一位性伴侣,后者本身通过做出正确选择而达到了性成熟状态。性意味着要选择一个好配偶,从而为你的后代选择一个更好的未来。
      “信息的获取和维持对于演化的奏效是必不可少的——记住旧的并想象未来。”这种要素的选择可以解释另一个谜题:为什么我们需要雄性?如果你的一半后代——女儿们——能够再产生后代,为什么演化还需要产生儿子呢?为什么不让所有后代都具有繁殖后代的能力?
      达尔文对雄性谜题的解答是,自然选择不是唯一在有性繁殖中起作用的演化压力。还有一些事情在不断进行着,达尔文称之为“性选择”。本质上,这是指一个性别对另一性别某些特性形状的偏爱。
      发表于2015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雄性对交配权的竞争,以及雌性在这些竞争雄性之间的选择都是非常重要的。性选择通过两种性别的存在来维持种群健康并防止灭绝。性选择能帮 助保持种群中的良性基因变异。如果想要在竞争中胜出,或者要吸引异性以进行繁殖,生物个体必须在大部分事情上表现良好。因此,性选择提供了一种重要、高效 的过滤手段,能够维持并改善种群的健康。
      这些发现解释了为什么性会持续成为繁殖后代的主要机制。性最终决定了谁有机会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性是一种广泛存在,并且非常强大的演化驱动力,但性的演化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哪些生物是最开始进行有性繁殖的呢?
      大部分理智的人都接受演化论,即人类与其他类人猿从一个共同祖先演化而来,而这个共同祖先又是从更加原始的生物演化而来。这些思想可以追溯到达尔文于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
      据我们所知,性的演化其实可以追溯到比我们的猿类祖先更早的生物:一种被称为“小肢鱼”(Microbrachius dicki)的原始鱼类,其化石证据发现于苏格兰,距今已经有3.85亿年历史。“Microbrachius”的意思是“小肢”,但直到近期科学家才明白这些小肢的真正作用。在小肢上长有小吸盘,而对化石的细致分析发现,雌性小肢鱼具有的小吸盘能将雄性的吸盘固定住。这一发现表明,这些小肢与有性繁殖有关。
      科学家还发现,这些鱼是已知最早通过体内受精进行繁殖的脊椎动物,与我们人类一样。它们还是第一个呈现“两性异形”的物种,即雄性和雌性具有不同的外形。今 天大部分鱼类是通过将卵和精子释放到体外进行繁殖的。研究者还不清楚小肢鱼发展出体内受精系统的原因,但这确实是它们最常见的有性繁殖方式。
      为了了解有性繁殖的真正起源,我们需要追溯到更早的时期。我们知道,所有的有性繁殖生物都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因此通过分析化石证据里保存的线索,我们就能知道这一共同祖先生活的年代和地点。
      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岩石中保存着科学家所要寻找的线索。12亿年前,这些岩石处于海洋潮间带环境中,岩石中保存的化石能够告诉我们关于有性繁殖最早的证据。在化石中,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进行有性繁殖的多细胞生物Bangiomorpha pubescens,这是最早的有性繁殖化石记录。Bangiomorpha pubescens不是鱼,甚至不是动物,它是一种红藻,已知第一种有性繁殖的海藻。
      这些生物进行有性繁殖的证据来源于它们产生的孢子,即生殖细胞,这些细胞呈现出雄性和雌性两种形态。今天我们知道,红藻缺少能够自由游泳的精子,它们依赖水流来运送生殖细胞。过去12亿年来它们可能都一直这么做。
      红藻是最大和最古老的藻类门类之一,具有5000到6000个主要的多细胞海洋藻类物种,包括许多值得注意的海藻。红藻非常多样,而且在外观上与12亿年前的祖先十分相似。换句话说,它们可以被称为“活化石”。它们是过去历史的遗存,提醒着我们从哪里来。
      Bangiomorpha pubescens生活在严酷并且变化无常的环境中,这可能促使它们在12亿年前演化出了有性繁殖。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加仑·霍沃尔森(Galen Halverson)解释道:“就气候而论,Bangiomorpha pubescens化石出现的时期,似乎正是数亿年相对稳定环境终结的时候。我们发现了这一时期碳和氧含量的巨大变动,显示了重大的环境变化。”
      在这一时期,性对多细胞生物的成功延续和演化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化石因此也标志了生命演化中重要的突破。霍沃尔森补充道:“有性繁殖、多细胞分化、氧化作用,以及全球碳循环之间的联系依然模糊不清,但很难不去假设:这些事件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对这些岩石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性演化产生的环境条件,并且必然地,我们能更进一步了解地球上多细胞生物的起源。这不仅能告诉我们过去发生的事情,以及我们来自哪里,还能为研究其他行星上的生命演化提供启示。很难想象这些海藻就是有性繁殖的发起者,但正是它们在12亿年前进行的这场“演化变革”,造就了我们现在所知的生命世界。
    2016-07-06
  • 人类进化并不存在飞跃
      (化石网报道)据中国社会科学报(闫勇/编译):6月14日,“对话”网登载了剑桥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教授罗伯特·弗利(Robert Foley)的文章《人类没有巨大飞跃:为何我们一直以错误的方式看待人类进化?》(No giant leap for mankind:why we’ve been looking at human evolution in the wrong way?)。作者称,人类的进化是综合各种因素并逐渐演进而成的,在此过程中并没有飞跃性的步骤。
      曾有观点把某一特定事物看成是使人类进化得到飞跃性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但弗利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他以狩猎为例表示,人类祖先对肉类的摄入量多于其他灵长类动物,因此有人认为肉类是让人类进化出庞大而复杂大脑的优质资源。不过,食用肉类的背后体现了原始人类在狩猎过程中的沟通、合作以及狩猎技术的进步,并不能简单地将人类进化归功于食肉。此外,人类的进化是一个渐进和累积的过程,这一过程十分漫长。
      弗利表示,庞大的体型有助于抵御捕食者和获得更大的猎物,但是人类的早期祖先并不是又高又壮的物种,与现在的我们相差很远。事实上,几乎所有的早期人类体型都比较小。现在全球人均体重略大于60公斤,但是直到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一种原始人的平均体重能达到50公斤,绝大多数都低于40公斤。在当今,随着人类获得更好的营养,人类的体型已经逐渐加大,体重也逐渐增加。但这并非是人类进化道路上的常态,不能将当前人类的情况代入到人类进化过程中来反推。他表示,化石的发现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进化的节奏和方式,但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飞跃并不存在。
    2016-07-06
  • 研究发现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的进化呈现爆发式发展
       
      研究人员将恐龙灭绝前后胎盘哺乳动物的平均进化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已知最古老的胎盘哺乳动物是中华侏罗兽。这是真兽亚纲的一个分支,生活于大约1.6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
       
      早期哺乳动物被认为是像鼩鼱一样的小型动物。   
      (化石网报道)据新浪科技(彬彬):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古生物学家近期对白垩纪早期哺乳动物的化石与后来的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哺乳动物进化前后的变化。研究人员发现,自恐龙灭绝以后,地球上哺乳动物的进化呈现爆发式发展,物种进化速度要三倍于恐龙灭绝之前,在短短1000万年内各哺乳动物物种已经填补了因恐龙灭绝而留下的缺口。
      许多早期哺乳动物在强大的恐龙面前曾经只是一个个卑微的可怜虫,为了避免成为恐龙的美味大餐,它们不得不缩成一个个毛毛球,瑟瑟发抖地躲在阴暗的角落中。这一情形持续长达1.5亿年之多。但是,随着大约6500万年前恐龙从地球上灭绝,这些哺乳动物的祖先似乎找到了生存的自信。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古生物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在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的进化速度要三倍于恐龙灭绝之前。
      科学家们发现,在白垩纪晚期小行星撞击事件引发地球物种大灭绝之前,地球上胎盘哺乳动物的进化速度一直保持稳定。但是,在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的物种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而且迅速填补了因恐龙灭绝而留下的缺口。如今,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胎盘哺乳动物物种接近5000种。
      研究团队成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古生物学家托马斯-哈利迪博士认为,“我们的祖先,早期胎盘哺乳动物的进化要得益于恐龙的灭绝以及其它哺乳动物生存竞争压力的减小。这些生存压力一旦减小,胎盘哺乳动物就会快速进化成为新的物种。特别指出的是,一种劳亚兽总目的物种体型快速增大,生物多样性也随之增加,从而最终进化成许多现代哺乳动物物种,如蝙蝠、猫科动物、犀牛、鲸、奶牛、鳞甲目动物、刺猬等。”
      研究人员分析了从白垩纪早期到现代哺乳动物的化石。许多种早期哺乳动物早已灭绝,只留下了如今的胎盘类哺乳动物、有袋目哺乳动物以及卵生哺乳动物等。科学家们测量了904种胎盘哺乳动物的骨骼和牙齿化石,并分析了它们的细微变化,然后再绘制出生命之树上不同物种的解剖学差异,从而估算出早期胎盘哺乳动物的平均进化速度。研究人员将恐龙灭绝前后的平均进化速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他们发现在恐龙灭绝之前的大约300万年前所有胎盘哺乳动物的早期祖先都还存在于地球之上。这一时间比此前研究中利用现存哺乳动物的分子数据所推测的时间要迟大约2000万年,此前的研究认为恐龙灭绝之前哺乳动物的进化速度接近常量。
      研究团队主要负责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古生物学家安雅利-高斯瓦米教授表示,“我们的发现成果对此前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质疑,他们忽略了最后一次物种大灭绝前后胎盘哺乳动物的化石。通过严密的分析,我们成功地绘制出早期胎盘哺乳动物的进化路线,并依时间顺序重塑其变化过程。尽管不同物种进化速度不同,但我们能够明显发现,在恐龙灭绝之后,各物种进化突然爆发。这表明,我们的祖先受益于恐龙的灭绝。恐龙灭绝对我们祖先的进化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反映出这一事件对我们现代世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团队成员、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古生物学家保罗-厄普丘奇认为,这一研究成果也有助于发现我们的早期祖先是如何向全世界扩散的。“我们的数据足以帮助我们绘制出更为清晰的进化历史图表。”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于《皇家学会学报B》之上。
      在大约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事件也导致90%以上的哺乳动物物种从地球上消失。《进化生物学》期刊近期发表的一篇论文认为,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导致大约93%的物种灭绝。科学家分析了从小行星撞击之前的大约200万年到撞击事件之后的30万年间的化石记录,分析了撞击事件对地球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估测了哺乳动物物种恢复的速度。研究人员发现,哺乳动物的恢复速度确实比此前认为的速度要快得多。
      关于这次恐龙灭绝事件,至今仍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从小行星撞击说到超级火山爆发说等。最近的研究表明,恐龙灭绝的诱因可能是多种灾难的联合体。当时的地球可谓多灾多难,小行星撞击同时也会造成火山爆发和地壳震动。此外,地球表面已经覆盖了厚厚的尘埃,经过许多年地球植被都无法恢复元气,这也对食物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最近,有研究人员声称,他们在印度境内发现了远古火山留下的系列痕迹,即“德干岩群”。在小行星撞击事件后,该地区火山活动明显活跃,爆发频率提高一倍。火山喷发出大量的含有硫磺的气体和尘埃,让整个地球成为不毛之地。撞击事件和火山活动还会造成严重的气候变化。
    2016-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