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新研究称地球上的生命出现的时间太早 应该在100万亿年后
      (化石网报道)据新浪科技(晨风):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对地外生命迹象的搜寻,但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地球上的生命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吗?
      最近,一个研究组给出了一个令人有些出乎意料的结果:地球上的生命现象很有可能是“早产儿”,我们出现的时间实在太早了!
      研究组指出,从宇宙的时间尺度上看,地球上的生命出现的时间太早了,并认为在宇宙中其他拥有宜居环境条件的星球上,只要假以足够长的时日,也一定会出现生命——但这个“时日”有点长,他们的计算结果是大约100万亿年。
      在一篇刊载于论文预印本网站arXiv上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对于生命的诞生至关重要的各项因子,并将行星绕转的恒星寿命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参考因素。
      现在有些科学家认为,外星文明有可能领先我们数十亿年,因为他们出现的时间比我们早得多。然而,最近几位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们似乎更倾向于完全相反的答案。
      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学研究中心的艾维·劳艾博(Avi Loeb)表示:“如果你问我‘何时才是生命最有可能出现的时候?’我可能会说‘现在’。但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发现时间越往后,生命出现的几率也就越高。”
      研究人员指出,生命的出现与否非常依赖于这颗行星围绕的恒星的性质。首先这颗恒星必须寿命足够长,从而能够在其周围形成行星,但随后这颗行星也必须有足够的时间逐渐冷却下来,从而让液态水能够在它的地表流淌。
      在宇宙大爆炸之后,宇宙花了大约3000万年才出现了第一颗恒星,而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大约诞生于46亿年前。论文作者们写道:“生命之所以需要恒星,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必须依赖恒星的核聚变作用才能产生宇宙中那些较重的元素,如碳、氧等等,一直到铁。而这些元素对于岩石行星和分子结构生命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另外一方面,恒星也为存在于行星表面的生命化学活动提供热量和能源。每颗恒星周围都有一圈宜居带,这里的温度适宜,液态水能够在行星地表存在。”
      因此,恒星的生老病死对于行星表面的生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因素。天体物理学原理指出,恒星质量越大,它们的寿命越短。一颗质量约为太阳质量3倍的恒星,其寿命太短,根本不足以让生命出现并演化。
      但是,那些质量很小,尤其是那些质量小于太阳质量10%的的恒星,它们的生命周期长达10万亿年之久,从而给了生命以足够的“耐心”,让它们得以出现并成长。
      随着时间推移,某个具备相应条件的行星上出现生命的概率越来越大——在足够遥远的将来,在某个行星上出现生命的几率要比当前高出1000倍以上。
      劳艾博表示:“那么,你可能会想问,为什么我们现在生活在一颗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上,而不是未来出现在一颗围绕一个小质量恒星运行的行星表面呢?对此类问题的一个可能答案就是:我们是‘早产儿’,我们出现的太早了。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那些小质量恒星的周围存在着某些不利于生命生存的环境因素。”
      红矮星就是一类小质量恒星,拥有非常长的生命周期,但它们会产生非常剧烈的耀斑和紫外辐射,相比太阳,其对于周围行星环境的破坏力要大得多,很容易摧毁位于宜居带内行星的大气层。
      研究人员表示,未来对于近距离红矮星开展的进一步研究将帮助我们最终确认究竟哪一种情况才更加符合实际。这样的验证机会很快就会来临,类似美国宇航局的“凌星系外行星勘测卫星”(TESS)以及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等都将在不久的将来发射升空,为天文学家们提供全新一代的观测利器。
    2016-08-26
  • 最后一批猛犸象或因缺少饮用水在5600年前灭绝
      (化石网报道)据新浪科技(叶子):科学家认为,已知的最后几群猛犸象之一也许是因为缺少饮用水而灭绝的。
      这些冰河时代的怪兽生活在阿拉斯加海岸边的一座偏僻的小岛上,科学家认为它们的灭绝时间约在5600年前。
      科学家认为,当时由于气候变暖,湖泊变浅了许多,导致动物没有足够的水喝。
      大多数猛犸象灭绝于10500年之前。科学家相信,人类捕猎和气候变化都推动了它们的灭绝。
      但居住在圣保罗岛(St Paul Island)上的这群猛犸象却设法继续多活了5000年。该研究指出,这群猛犸象面临的威胁与大陆上的猛犸象截然不同。
      在冰河时代结束之后,地球温度升高,同时海平面也在上升,导致猛犸象在岛上的生活面积不断缩小。
      这意味着,有些湖泊会被大海吞没,盐水不断涌入剩下的淡水湖泊中,进一步减少了可饮用的淡水。
      这样一来,猛犸象不得不在数量稀缺的水洞中饮水,而它们对水洞的过度利用又引发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拉塞尔?格雷厄姆教授(Russell Graham)是本研究的主要作者,他指出:“随着其它湖泊蒸发殆尽,猛犸象不得不聚集到水洞边上饮水。”
      “它们在水洞边走来走去,破坏了那里的植被——我们在现代的大象身上也会观察到这一现象。”
      “这就导致被侵蚀的沉积物进入了湖水当中,使得淡水越来越少。”
      “可以说猛犸象是自取灭亡。”
      他还表示,如果没有足够的雨水或融化的雪水填满湖泊,这些动物很快便会死亡。
      “我们知道现代大象每天需要引用70至200升水。”
      “我们假设猛犸象也是如此。如果水洞全部干涸的话,它们不用多久就会死亡。只要一个月没有水,对于它们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了。”
      研究人员表示,当今的气候变化对小型岛屿也会产生类似的影响,对岛上的淡水造成威胁,从而使动物和人类都置身于险境之中。
      “最容易理解的灭绝”
      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进化基因学教授拉夫?达伦(Love Dalen)在评论此次研究时表示:“这篇论文发表之后,圣保罗岛上的猛犸象也许就代表了描述得最详细的、也最容易理解的一次史前灭绝事件。”
      “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此次研究说明,如果某一种群的数量较少,对环境的变化就会各位敏感。”
      最后一群猛犸象居住在北冰洋的弗兰格尔岛(Wrangel Island)上。科学家认为它们灭绝于4000年之前。
    2016-08-26
  • 中国科学家研究表明部分冰期动物很有可能由西藏走出
      (化石网报道)据人民日报(喻思娈):看过动画片《冰河世纪》的人或许会对里面可爱的猛犸象、剑齿虎等动物印象深刻。遗憾的是,这些冰期动物在暖期开始后多数已经灭绝,甚至连变种都没有留下,它们的起源也成为困扰科学家的谜团。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一系列的化石,经研究表明,部分冰期动物很有可能由西藏走出。目前,中科院古脊椎所科学家正在西藏考察,新找到的化石有望给这一结论提供更多证据。
      冰期动物曾被认为起源于北极圈,随冰期冰盖扩张进化而来 
      体型大、身披长毛,有些甚至具有刮雪的身体构造,以猛犸象和披毛犀等为代表的冰期动物很好地表现出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它们的起源长期被认为与更新世(距今约260万至1万年)的全球变冷密切相关。科学家推断,这些冰期动物可能起源于高纬度的北极圈地区,冰河世纪冰盖扩张,一度覆盖了北半球的广阔地面,它们就沿着冰盖往南迁徙。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巨大的冰川逐渐消退,留下的有些灭绝,有些则进化出新的种类。
      根据该推论,科学家长期在极地苔原和干冷草原上寻找化石证据。令人不解的是,多少年来费尽功夫,科学家并没有在这些地方找到可信的化石证据。如此大规模的冰期动物群,在该区域长期生活,难道会不留下一点化石痕迹?
      2009年,中科院古脊椎所副所长、研究员邓涛和副研究员李强等人组成的考察团队在西藏札达盆地发现了札达三趾马的骨架化石。这个460万年前的化石骨架保存了全部肢骨、骨盆和部分脊椎,科学家得以重建其当时的运动功能。
      “三趾马用三趾行走,现生的马类只剩下中趾,其余完全退化。早期的三趾马奔跑速度较慢,因为它们大多时候生活在森林中,没有足够的驰骋空间。而札达三趾马的中间趾骨非常发达,内外两趾严重退化,这种骨骼特征已经接近现生马类,是一种善于奔跑的动物。”邓涛说。
      此外,对札达三趾马膝盖部位骨骼结构的研究表明,它已经可以长时间站立。而其善于奔跑、能长时间站立这两个特征表明,札达三趾马生活在开阔的草原。
      邓涛说,460万年前,全球正处于上新世(距近530万年至260万)中期的温暖气候中,温度比现代高约2.5℃。按照100米0.6℃的气温直减率,当时札达地区的林线(森林的上界)高度应位于海拔4000米处,接近札达三趾马骨架化石的发现地点的海拔。由此推断,札达盆地在460万年前就达到了现在的海拔高度。
      科学界关于青藏高原古环境和古高度的研究一直存有争议。邓涛等人的研究,给出了青藏高原在460万年前的古海拔高度的化石证据。进一步追问:如果在400多万年前,札达盆地及其周边已经是高山草原,这里还生活着哪些动物,它们最后到哪里去了?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漫长的冬季气温都在零度以下,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会不会是冰期动物的祖先?谜团从西藏披毛犀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开始解开。
      新发现认为,冰期动物在青藏高原经受了“耐寒训练”,成功往北扩散 
      虽然在札达盆地发现西藏披毛犀化石早于札达三趾马,但要证明它是冰河时期披毛犀的祖先并不简单。
      2007年,中科院古脊椎所考察队在札达盆地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披毛犀化石,邓涛等人将它命名为新种西藏披毛犀。经测定,该化石表明新种西藏披毛犀生存时代为370万年前的上新世中期。此前,披毛犀化石多分布在欧亚大陆北部,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也偶有发现,西藏披毛犀化石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最原始的披毛犀化石记录。
      邓涛敏锐地意识到,在札达盆地发现的新种西藏披毛犀可能蕴含重大的科学意义。其后数年,通过对化石的一系列深入研究,邓涛发现,西藏披毛犀很有可能是披毛犀的祖先。随着更新世冰期在280万年前开始显现,西藏披毛犀走出高原地带,并逐步扩展到包括北极圈在内的欧亚大陆北部的干冷草原地带,最终演化为冰期动物。该研究成果在2011年的《科学》杂志上发表。
      怎样证明西藏披毛犀是最古老的披毛犀?邓涛介绍,披毛犀有一个独特的构造鼻中隔,简单地说就是鼻子中间的骨头。开始这只是一块软骨,在冰雪环境中生存,披毛犀雪铲一样的鼻角越来越大,作为其支撑的鼻中隔逐渐发育,慢慢就成了一块完整的骨头。对西藏披毛犀化石的研究发现,其中的鼻中隔只是一块不完全的硬骨,早先在亚洲北部、西伯利亚等地发现的披毛犀化石的鼻中隔都比西藏披毛犀的鼻中隔要“完全”,这说明西藏披毛犀拥有更原始形态和更久远的历史。
      “一个物种不可能在两个地方起源,有两个‘爷爷’。西藏披毛犀的发现足以证明,它不是北极圈中冰期动物的后代,而是它们的祖先。”邓涛说。
      邓涛说,早在370万年前,西藏是全球最寒冷的地方之一。他把冬季严寒、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称之为冰期动物群的“训练基地”,它们在寒冷的青藏高原受到了耐寒的训练,随着冰期到来,西藏披毛犀有了适应寒冷的能力,走出西藏,成功往北扩散。
      根据新发现,邓涛等人还重新绘制了冰期动物的迁徙路线图,并由此提出,更新世冰期部分大哺乳动物可能起源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走出西藏”假说。该假说推翻了冰期动物起源于北极圈的推测,认为青藏高原才是它们最初的演化中心。目前该假说逐渐得到国际古生物学界的认可。
      对青藏高原古生物的研究,可能重写人们对地质和动物迁徙的认识 
      披毛犀并非唯一起源自青藏高原的冰期动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现身”西藏,增强了邓涛等人对冰期动物“走出西藏”假说的信心。
      一个新证据同样来自札达盆地。2006年、2007年,中科院古脊椎所科学家在札达盆地采集到了喜马拉雅原羊化石,经过多年化石研究,发现的新属种喜马拉雅原羊是现代盘羊的祖先。
      李强说,喜马拉雅原羊在青藏高原适应了寒冷环境,并在更新世开始向外扩散到华北、西伯利亚北部和亚洲西部等地区。这一类群是所有盘羊现生种的最近共同祖先,这与冰期动物“走出西藏”的起源理论一致。
      2014年,一项关于北极狐起源的研究也支持这一假说。中科院古脊椎所客座研究员王晓鸣和李强等人组成的团队,在札达盆地500至300万年前沉积中,发现了最原始的北极狐化石——邱氏狐。据介绍,邱氏狐的下裂齿与现生北极狐同样有发育的切割功能,和其他杂食性更高的现生狐狸种类不同。此外,邱氏狐的体型较北极狐大,能够通过降低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率来减少热量的流失,更适应于寒冷气候。
      通常,科学家认为北极狐起源于北极圈附近。这一新研究证明,500万年前,北极狐实际上起源于青藏高原。雪豹的原始类型布氏豹,也在札达盆地的上新世地层中被发现,并证明在更新世扩散到周边地区;岩羊的祖先被认为出现在札达盆地,并在随后的冰期里扩散到亚洲北部。
      西藏披毛犀、布氏豹、邱氏狐、喜马拉雅原羊等动物化石在札达盆地的发现,表明在上新世时期,该地区极有可能存在独特的动物群,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适应了青藏高原高寒气候。随着气候变化,有的动物消失了,有的则长途跋涉向北扩散,成为更新世冰期动物的祖先。
      目前,中科院古脊椎所科学家正在青藏高原考察,同样发现了札达动物群的一系列化石。邓涛说,新找到的化石有望给“走出西藏”假说提供更多有力证据。
      5000多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以及由此导致的青藏高原隆升对东亚乃至全球的气候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影响了古动物群的进化、迁移。“从古生物学角度来说,青藏高原非常值得研究,化石挖掘的价值和潜力很大。现有的大量化石材料有待进一步研究,未来或将有更多惊喜。”邓涛说。他认为,对青藏高原古生物的研究,甚至有可能重新书写人们对地质和动物迁徙的认识。
    2016-08-26
  • 科学家发现4.2亿年前动物肢体再生“基因开关”

      蝾螈可以再生腿部、尾巴,甚至脊髓,科学家发现蝾螈与其它两种生物具有可以再生肢体组织的一种基因调控机制,暗示着它们的再生能力源自于一个远古祖先物种。
      (化石网报道)据腾讯科学(悠悠/编译):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发现一组基因开关,可使蝾螈等动物再生肢体和身体组织,他们认为这可能揭晓损失肢体再生的秘密。
      蝾螈是一种原始两栖动物,它们生活在墨西哥境内,可以再生尾巴、腿,甚至脊髓。科学家发现它与另外两种生物共享一种基因机制,这两种生物也具有组织再生能力,它们是斑马鱼和多鳍鱼。
      研究表明这三种生物可能继承4.2亿年前一种共同祖先物种的再生能力,人类也可能继承一些它们的基因,但是这些基因在人体的活跃性非常低。这项发现有望提高人类创伤愈合能力,甚至可以再生肢体组织。美国MDI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学家尹沃特(音译)博士说:“人类肢体再生听起来有点儿像科幻故事情节,但很可能即将成为现实。”
      事实上,我们识别了3种具有不同类型附体的3种肢体再生生物的基因信息,从而表明自然界存在一种共同的“基因指令”,可以调控所有动物(其中包括人类)的再生能力。目前,研究人员将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期刊上。
      研究人员对这三种生物体内的胚芽细胞形成进行了研究,胚芽细胞是分析肢体再生能力的第一步,科学家发现这3种生物中存在一种共同的基因组,它们都受到一种叫做“microRNAs”的基因调节网络的控制。
      microRNAs具有较短的基因物质序列,对于基因表达调控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小组识别发现蝾螈、斑马鱼和多鳍鱼肢体再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的10种microRNAs,其中5个microRNAs在肢体再生期间开启,而其它5个则关闭。
      研究负责人、MDI生物实验室的本杰明-金(Benjamin King)说:“我们并不期望这3种生物的基因表情存在较大差异,但是我们发现它们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也发现4种RNA碎片存在于人体。目前他们希望进一步揭晓能否激活人类等生物的肢体再生能力,药物可用于开启这种再生机制,从而有助于加速治愈和取代受损组织,它们使用类似的遗传机制。同时,这也可以用于再生截肢的受损神经组织,从而更有效地与假肢结合在一起。但是最终研究人员希望揭晓是否该基因机制可使人类再生出肢体组织,尽管科学家曾认为人类肢体再生技术可能数十年之后才能出现。
    2016-08-26
  • 新研究探索脊椎动物进化中成对附肢起源的遗传基础
      (化石网报道)据EurekAlert!:一项研究探索了脊椎动物进化中成对附肢起源的遗传基础。有颌类脊椎动物拥有两套附肢,诸如胸鳍和腹鳍,而现存的无颌类鱼,诸如七腮鳗和八目鳗,缺乏成对的鳍。然而,化石记录保存了现已灭绝的无颌类鱼有胸鳍却没有腹鳍的痕迹。
      为了探索成对附肢的起源,Neil Shubin及其同事比较了Tbx5 和Tbx4/5基因在一组脊椎动物中的表达模式,这些基因参与了胸附肢的形成。这组作者发现,Tbx4/5基因的表达局限于无颌类脊椎动物的胚胎心脏中,而在有颌类脊椎动物中,Tbx5的表达向后拓展到的心脏和腮的区域之外。分子分析提示,位于Tbx5基因附近的一个被称为增强子的基因表达调控元素构成了观察到的表达模式的基础。当把这种增强子——它的序列在有颌类脊椎动物中保存下来——改造成驱动tbx5基因在一种有颌类脊椎动物中表达的时候,这种干预恢复了这种突变鱼的胸鳍鳍芽的发育,这种有颌类脊椎动物是称为heartstrings的斑马鱼突变种,它缺乏tbx5的表达和胸鳍。
      这组作者说,再加上来自古生代的化石记录,这些发现提示,Tbx5表达和调控模式的改变可能是脊椎动物遗传史早期成对附肢起源的一个关键。
    2016-08-26
  • 玻利维亚发现迄今最大恐龙足迹化石 肉食性阿贝力龙

      玻利维亚发现迄今最大恐龙足迹化石,肉食性阿贝力龙8千万年前留下(化石网配图)
      (化石网报道)据中新网:玻利维亚一名导游本月初在首都苏克雷郊外发现一个宽达1.2米的恐龙脚印。专家推断,该脚印为肉食恐龙8千万年前留下,为迄今发现最大的恐龙足迹。
      报道称,这名玻利维亚当地导游在苏克雷64公里外的软土区,发现这个庞大的恐龙脚印,附近还另外挖出近一万多个恐龙脚印。
      阿根廷古生物学家阿佩斯特吉亚(Sebastian Apesteguia)推测,此足迹为肉食性的阿贝力龙约8千万年前漫步南美洲时留下。
      学名为Abelisaurus的阿贝力龙,为两足的肉食性恐龙,白垩纪末生活在南美洲。虽然目前阿贝力龙的化石标本不多,但专家估计其身长可达7至9米。
    2016-08-06
  • 人类身体形态进化的约束条件
      (化石网报道)据EurekAlert!:一项研究提出,人类人群之间的形态差异可能并不总是直接反映了自然选择。各个人群的某些人体尺寸的变化与纬度有相关性,这提示这种变化是气候驱动的自然选择的结果。然而,由于构成基础的遗传相关性,形态性状可能不是彼此独立进化出来的。因此,尚不清楚哪些形状对选择做出了直接响应而进化出来、哪些性状是对具有相关性的性状的选择做出响应而进化了出来。
      Kristen Savell及其同事比较了14个人群400多人的肱骨、桡骨、股骨和胫骨这4种骨的长度以及股骨头直径和骨盆宽度的变化。这组作者使用此前开发出了模型估计了每一种性状的方向选择。股骨头直径和骨盆宽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增加,桡骨和胫骨长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减少,这与估计的选择的方向一致。股骨和肱骨也随着纬度的增加而缩短,尽管随着纬度增加,对股骨长度的选择和对肱骨变长的选择很小。
      这组作者说,这些结果提示,这些被研究的性状因为一些进化力量的一个复杂组合作用在整个生物上而一起进化出来。
    2016-08-06
  • 国际科学家小组现已达到克隆猛犸象的“初期阶段”
       
      如图所示,专家们正从一具猛犸尸体上提取DNA,该猛犸尸体有保存完好的组织和血液。
       
      图中是黄禹锡教授和科学家小组正在提取猛犸DNA。
       
      图中一支科学家小组正在从猛犸尸体上提取基因物质。
       
      图中是西伯利亚发现的猛犸尸体残骸。
       
      (化石网报道)据腾讯科学(悠悠/编译):目前,一支国际科学家小组现已达到克隆猛犸的“初期阶段”,1万年前猛犸曾生活在现今西伯利亚地区。
      富有争议的韩国克隆领军人物黄禹锡教授与俄罗斯专家紧密合作,他表示,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到达克隆猛犸的“初期阶段”。多年以来黄禹锡教授致力于猛犸血液和软组织基因物质提取,近年来,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陆续挖掘多具保存完好的猛犸尸体。
      黄禹锡教授说:“猛犸进一步的克隆研究已提至日程表,我们将继续搜寻新的猛犸基因标本。”一位克隆专家声称,普京支持这项俄-韩合作的猛犸克隆计划。科学家谢姆昂-格里戈列维(Semyon Grigoriev)说:“目前克隆猛犸有两个选择,一是通过搜寻活细胞;二是人造DNA合成物。”这项研究依赖于从保存完好的尤卡猛犸尸体中提取高品质的DNA样本。
      猛犸死亡于20000-24000年前,但是它们的灭绝原因仍是一个未解谜团,一些人认为是气候变化所致,而其他人则表示与早期人类过度捕杀有关。图中是西伯利亚发现的猛犸尸体残骸。
    2016-08-06
  • 南非溪床中发现的两亿年前素食恐龙畸齿龙竟然长着“备用牙齿”
      
       
       
       
      南非溪床中发现的两亿年前素食恐龙畸齿龙竟然长着“备用牙齿”(化石网配图)
      (化石网报道)据腾讯科学(悠悠/编译):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通过世界上最大的X射线扫描仪发现最早、最原始的一种食草恐龙物种化石,该物种是畸齿龙,一种两亿年前灭绝消失的素食恐龙。
      基于这项考古研究,科学家发现了畸齿龙更详细的骨骼结构,它的颚部长着“备用牙齿”,一旦咀嚼食物导致牙齿磨损脱落,“备用牙齿”将派上用场。据悉,这一恐龙骨骼化石是2005年南非古生物学家比利-德克勒克(Billy de Klerk)在格雷罕斯顿地区小镇旁的溪床中发现的。
      德克勒克说:“历经许多年这具畸齿龙骨骼化石可能被冲刷显露出来,我们只是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了这项发现,这是迄今发现最完整的畸齿龙骨骼化石。”畸齿龙体形较小,体长在1.1-1.75米之间,体重在2-10公斤之间。尽管骨骼化石保存完好,但是骨骼太小、太精致,以及岩石非常坚硬,使古生物学家仅能通过岩石观察畸齿龙的结构特征。
      为了发现这具骨骼化石,科学家在法国使用欧洲同步加速器辐射源(ESRF)分析了5天时间,扫描发现了畸齿龙的完整骨骼。
      欧洲同步加速器辐射源(ESRF)发射光束对比了骨骼化石与周边岩石之间的差异性,两者具有类似的密度。科学家发现畸齿龙口腔颚骨长着备用牙齿,用于替代磨损或者脱落的牙齿。
      同时,研究小组还分析了这具畸齿龙的腭骨,其直径不超过1毫米。他们指出,这具恐龙骨骼保存完好暗示着它生前并未遭受任何头部创伤或者掩埋在土壤中未遭受更多的损伤。
    2016-08-06
  • 元古宙海洋氧水平可能多数时间里没有有益于动物生命的进化
      
       
      元古宙海洋氧水平可能多数时间里没有有益于动物生命的进化(化石网配图)
      (化石网报道)据EurekAlert!:科研人员报告了在动物生命出现之前的地球上的氧水平的一个模型。氧的进化被认为是复杂多细胞生物的出现和多样化的一个先决条件。多数关于氧与多细胞生命的共同进化的研究把重点放在了基础动物必需的极限氧水平以及环境氧水平是否在特定时间超过了这一极限的问题上。然而,这样一种方法忽视了氧水平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的效应。
      Christopher Reinhard及其同事把定量生物地球化学模型与大气氧水平的地球化学约束条件结合起来,从而确定了在大约18亿年到6亿年前的元古宙中期到晚期的海洋氧水平的空间与时间分布。根据这些模型,海底在很大程度上是缺氧的,即便当大气氧水平远高于假定的生命所需的水平。表面海洋溶解氧水平表现出了相当大的空间变化性,而且也有季节涨落,导致了在几乎最高的大气氧水平的情况下的一年的那部分时间里的氧水平降到了基础动物的估计耐受范围以下。
      这些结果提示,海洋的氧水平可能在元古宙的多数时间里没有有益于动物生命的进化。
    2016-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