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过几天就得转入地下城生活,原始动物祖先的经历能教给我们什么?
此时此刻,在炎炎夏日的加持下,故事中的那个冰封世界似乎离我们更加遥不可及。然而,在六七亿年前,冰封的灾难竟真的降临在没有流浪的地球上。那个时候,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初现于海洋之中,它们该如何熬过这漫漫长冬?现代极地生命的研究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2023-06-19
-
我国地勘行业科技创新成果!
地质科技创新 十三五”时期,我国地质勘查行业积极统筹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地质科技创新体系逐渐形成,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构建我国地质科技规划体系 “十三五”时期,我国地质科技创新瞄准国际地学前沿,加快发展,从“三深一土”逐步完善形成以“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地质勘查行业不断实现重大理论、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突破,全面提升我国地质科技创新水平,解决我国地质勘查领域“卡脖子”的重大科技难题。 首先,按照向地球深部进军的总要求,初步建立了“三深一土”的科技战略。在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为我国地质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同时为我国地质科技创新提供了基本遵循。2016年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突破3000米深地资源勘查技术,实现5000米钻探技术能力,发展深部找矿立体综合勘查体系。为此开展深地勘探、西部难进入地区勘查、地质复杂区找矿、深海区探测等重大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同年,国土资源部又发布了《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了国土资源“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发展总体目标是: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战略,科技领域创新能力跻身先进国家行列,土地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地质科技创新“三深”战略正式形成。 其次,逐步完善形成以“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为对接国家“深空、深海、深地、深蓝”科技创新战略,适应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新形势,在“三深一土”科技创新战略的基础上,2018年自然资源部发布了《自然资源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实施以“一核两深三系”为主体的自然资源重大科技创新战略。《纲要》提出了构建地球系统科学核心理论支撑(“一核”),引领深地探测、深海探测国际科学前沿(“两深”),建立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三系”);以及2020年、2025年、2035年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并制定12项重大科技工程,以及包括4个平台建设体系和4项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建设,明确了优先支持的科技方向、重大科技成果培育计划、技术转化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第三,为推进“一核两深三系”科技创新战略落地实施,自然资源部党组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效能的实施意见》(自然资党发〔2018〕31号)(以下简称《意见》),确立了面向2030年的自然资源创新战略。一是夯实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基础。以地球系统科学观,认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融合,拓展自然资源科学理论支撑。二是突破深地、深海科学前沿。采用集中攻关机制,突破“卡脖子”技术,构建2000米到1万米多层次资源能源探测技术体系、深海能源矿产开发共性核心技术装备及试采技术体系,创新水平跻身先进国家行列,部分优势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三是发展调查、保护、利用技术体系。应用发展遥感、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高新技术,构建自然资源立体调查监测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国土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方法技术,构建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发展创建国土空间规划与集约利用理论方法,建立国土空间优化管控方法技术体系。《意见》还提出了大力推进科研管理改革、集聚资源创建国家级平台、改革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环境等四方面内容。 大力推进科研管理改革。一是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实施“放管服”责任清单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简化科研活动过程管理,针对关键节点实行“里程碑”式管理;精简优化“帽子”“牌子”,只保留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一种科技人才“帽子”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一套牌子”;突出创新质量和贡献评价导向,清理简单量化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做法。二是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改革。推进实行章程管理,落实法人自主权,建立首席专家(首席科学家)机制。三是改革创新绩效考核机制。建立鼓励法人担当负责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领导班子创新考核制度,探索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 集聚资源创建国家级平台。改革科技平台创建模式,依据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条件要求,优选自然资源领域若干具有竞争优势的创新团队,建立创建国家科技平台梯队序列。积极谋划助推国家实验室,建强海洋领域现有3个功能实验室,助推建成海洋国家实验室;谋划创建地球深部探测领域国家实验室。加快创建优势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稳定支持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在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林木遗传育种等部分领域形成国际领跑格局;凝练重大创新方向和创新目标,积极打造深地资源、深地动力学、岩溶动力学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在深海深空深地探测、森林生态系统等前沿方向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改革人才激励机制。用好高层次创新人才,建立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梯队,建立直聘和破格竞聘制度,对列入梯队的人员实行“一人一策”保障机制。强化高层次创新人才绩效激励,实行“一项一策”清单式管理、年薪制、协议工资等薪酬激励,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合理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创新人才,简化程序精准引才,可设置一定比例的流动岗位外聘高层次创新人才。拓宽青年人才成长空间,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重大工程中吸纳不少于10%的35岁以下的青年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副总师、首席专家助理等职务;拓宽破格竞聘通道,建立国际合作优先通道,增加参与重大科技活动机会,为青年人才成才铺路搭桥。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弘扬科学报国崇尚创新传统,广大科研人员要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自然资源事业发展中,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强化创新人才精神激励,建立专家联系机制,加强支持和服务保障,加强科技创新优秀人物、创新成果宣传,鼓励学术民主和自由探索。重奖科技创新突出贡献者,部设立科技奖励专项资金,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一的创新团队,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其他等别参照此标准授奖。构建信用管理制度,建立自然资源科技创新信用评价体系和科研诚信平台,全面实行科研人员信用管理,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的行为,依法依规终身追责,打造诚实守信、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瞄准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这些都为地质勘查行业在“十三五”时期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围绕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地质找矿以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生态保护和修复等服务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及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了科技创新环境和发展前景。 二、地质科技创新取得进展 “十三五”时期,我国地勘行业重点围绕向地球深部进军的需求,不断实现重大理论、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突破,解决我国基础地质和成矿理论重大科技难题。 1. 新的化石和矿物的重大发现,帮助人类完善认知 地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朱士兴研究员带领前寒武纪研究团队,在华北燕山地区高于庄组中首次发现大量分米级的碳质宏观化石(距今大约15.6亿年),把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近10亿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慰文联合国内外科研人员在陕西蓝田地区发现了秦岭山前黄土侵蚀面,将公王岭直立人头盖骨年代推前到距今163万年;在上陈一带发现了新的连续黄土-古土壤序列剖面,并在早更新世层段发现了17层旧石器埋藏文化层,年代为距今126万~212万年,使蓝田地区成为世界上非洲以外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地点之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袁训来团队在湖北三峡地区约5.5亿年前的“石板滩生物群”中发现并研究了新的动物化石—夷陵虫及其遗迹,将具分节两侧对称动物出现的时间提前了至少1000万年。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樊隽轩、沈树忠团队联合国内外专家通过建设国际大型数据库、自主研发人工智能算法等,获得了全球第一条高精度的古生代3亿多年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曲线,揭示了当时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大气CO2含量以及全球性气候剧变的协同关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团队在云南约5.18亿前的澄江动物群中,发现了解答“节肢动物起源之谜”的关键过渡型化石—“麒麟虾”,填补了节肢动物起源过程中的核心缺失环节。 2. 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支撑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天然气水合物: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叶建良牵头组织实施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突破了从“垂直井”到“水平井”开采核心关键技术,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新的世界纪录,取得了迈向产业化进程的重大标志性成果。 页岩油气: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张水昌研究团队取得古老油气系统源灶多途径成烃机理与成藏研究新进展,研究成果有效指导深层油气勘探,为四川盆地震旦—寒武系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2200亿立方米、控制储量2038亿立方米。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陈孝红研究团队在宜昌黄陵隆起周缘实现下古生界页岩气调查重大突破,填补了中扬子页岩气勘查的空白,实现了我国页岩气勘查从长江上游向长江中游的战略拓展。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牵头准噶尔盆地陆相咸化湖盆页岩油富集理论、关键技术与勘探取得重大进展,创立了陆相咸化湖盆云质岩页岩油富集理论,指导了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预探评价产能一体化快速推进,落实井控储量10亿余吨。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针对埋深大于3500米的深层页岩气,首次提出了海相深层页岩气“优质相带、适宜演化、良好保存”的“三元”富集理论等,支撑了威荣气田提交探明储量1247亿立方米;另外该公司在元坝超高深含硫生物礁大气田高产稳产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埋深近7000米的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大庆油田通过系统建立我国陆相淡水湖盆纯页岩型页岩油气富集理论,创新形成纯页岩型储层大规模体积复合压裂技术体系,在松辽盆地北部古龙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定产试采表现出稳定的高产能力,轻质油带具有较好的产油能力,轻质油带页岩油气资源量达到几十亿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王香增团队取得延安气田复杂致密气藏开发关键技术创新,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保护陕北地区的绿水青山,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云露、漆立新团队,实现了顺北超深断溶体气藏富集理论与关键技术的重大进展,支撑了10亿吨级的顺北油气田勘探开发持续扩大,该成果丰富了中国海相油气成藏理论,实现了我国海相油气勘探类型新突破,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干热岩: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青海共和干热岩试采规模化压裂造储和定向钻探成功实施,将为我国高温地热发电提供新的契机。一是成功实现我国首例干热岩规模化储层建造,二是实施两眼多靶点干热岩定向深井,创国内首例,三是系统建立干热岩储层描述与裂隙预测,以及多重改造体积定量界定方法,四是自主探索形成干热岩压裂复杂缝网构建与控制、高效控震、储层成像等规模化储层建造技术,五是探索形成了一套高温硬岩高效定向钻进技术。中国地质调查局勘探技术研究所王稳石团队松辽盆地大陆深部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完井并实现重大地质科技创新,钻探完成的松科二井深7018米,是亚洲国家最深的大陆科学钻井;研发的超深井大口径取心技术体系,攻克了超高温钻井技术等地球深部探测重大技术难题,发现了松辽盆地深部页岩气和盆地型干热岩等两种具有良好勘探开发前景的清洁能源。 煤炭、煤层气: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在阜康市白杨河矿区完成新疆首个煤层气开发利用先导性示范工程,形成的“丛式井钻井、复合压裂液压裂、五段双控排采、排采自动化系统”等关键技术系列对新疆煤层气的开发意义重大。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宁树正研究团队厘定了液化、气化等煤制油气用煤资源评价指标,建立了地质调查、采样测试与煤岩煤质分析相结合的调查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建设了全国煤质基础数据库,摸清了我国煤制油气用煤资源家底,为保障特殊时期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 3. 理论方法和技术革新,助力地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 热液型铀矿成矿理论引领地质找铀取得新突破。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围绕我国铀矿大基地及外围地区开展科技攻关,完善发展了伊犁盆地南缘、二连盆地中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型铀矿和相山矿田、诸广南部地区热液型铀矿成矿理论,成果及时推广应用于我国地区热液型铀矿、砂岩型铀矿找矿勘查工作中,已取得显著找矿成果。该院李子颖研究团队相山铀矿田三维地质“玻璃体”调查和成矿预测取得新进展,建立了火山岩型铀矿深部有利成矿空间探测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三维立体勘查技术体系,首次实现了相山矿田2500米深度范围立体探测,对我国热液型铀矿找矿勘查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该团队还建立热液型铀矿深部地质结构三维探测技术和预测评价模型,遴选广东诸广南实施长江1号(GUSD-1)科学深钻,在诸广地区1550米深度发现最深工业铀矿,将我国热液铀矿找矿深度向深部推进了500余米,进一步验证了热点深源铀成矿理论。另外,该院秦明宽研究团队首次将基底属性及其演化纳入大型叠合盆地产铀潜力评价体系,从盆地发展演化的“根”上判识其成矿有利度引领,推动了准噶尔大型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定量预测研究区铀资源潜力达19万余吨。 成矿理论方法创新助力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宋明春研究团队研发以“阶梯式成矿模式+精细地球物理模型”为核心的深部金矿阶梯式找矿方法,将胶东主要金矿区的探测深度延伸到超过2000米,新方法为胶东深部找矿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助推探明了三山岛、焦家和玲珑3个千吨级金矿田。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西藏华泰龙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创建斑岩成矿系统“多中心复合”成矿作用模型,丰富和完善了碰撞造山成矿理论,并在青藏高原甲玛矿区成功实施了固体矿产首个3000米科学深钻,累计揭示584.36米铜钼(金、银)矿体,对国内外深地资源勘查和探测技术集成具有引领示范作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王登红科研团队组织提出了“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的锂矿成矿机制新认识,指导了川西甲基卡、可尔因、九龙等地以锂为主的硬岩型稀有金属地质找矿工作并取得突破;该团队还首次搭建了“三稀调查成果数据库”大数据平台,深化了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理论,构建了稀土矿区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我国“三稀”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滕家欣团队提出盆地边缘褶皱逆冲+构造流体+后期交代铅锌成矿系统认识,建立“火烧云式”热液-交代非硫化物成矿模式等理论创新,引领了南疆地区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新发现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江西省地勘基金研究团队建立了“朱溪式”钨矿床成矿模式和“石竹山式”硅灰石成矿模式,引领江西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探获了大型规模以上矿床9处、具有开发利用价值地热田35处,改变了世界钨、硅灰石矿分布格局。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李朗田研究团队总结了成矿前基底浅层平移断裂和同沉积断裂“行”“列”交汇的控盆、控相、控矿特点,提出了“凹中凹”或“盆中盆”控制锰矿沉积的新认识,探获一批稀土、磷、钒矿资源量,为扬子陆块及周缘锰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创新评价技术方法支撑全国煤中金属矿产资源评价取得新进展。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宁树正研究团队总结了煤中金属元素矿产研究方法,确定了煤中金属元素矿产综合评价指标,初步摸清了全国煤中金属元素矿产资源家底,对指导煤系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4. 地质监测系统研发取得进展,不断完善监测手段 地质灾害综合防灾减灾方法技术取得新进展。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殷跃平团队联合中国地质科学院等9家单位开发基于GPU高性能计算技术的高速远程滑坡风险评估分析软件系统,构建山洪灾害判别标准与防治区划等级系统和地震—地灾链评估指标体系及信息发布平台,发明高寒浓雾山区地灾可视化监测预警、光纤监测传感器以及特大型滑坡应急治理系列关键技术,及时指导了灾区地灾应急处置和灾后重建,推动了防灾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发展和地灾减灾防灾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地下水、煤矿安全监测技术系统研发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李文鹏研究团队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下水监测网的建设,建设完成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并运行。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强团队研发了井下超前探放水和水害监测关键技术系统,解决了矿井突水的水源、水量以及突水通道三者联合监测的难题,提出了利用弹性波的传输时间测量钻孔深度的技术方法。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研究团队揭示了采空区的宏观规律,确立了老窑采空区精细探测框架体系,成功攻克了制约老窑采空区探测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该成果对国内煤矿老窑采空区范围及积水情况探查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地质科技助力城市规范建设。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郝爱兵为首席专家牵头组织实施的多要素多技术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有力地支撑了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编制,为城市地质调查提供了示范。浙江省地质调查院褚先尧团队组织实施的嘉兴市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工作,制定了符合浙江省实际的调查、建档省级技术规范,结合嘉兴市土地质量地质调查“四化”提升行动,在成果服务于“县、乡、村”三级土地利用规划、特色土地保护利用等方面的试点成功应用,成果为全面落实美丽浙江建设和全国同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地质信息服务平台投入使用,自然资源图、志研制完成。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团队组织实施的国家地质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地质云2.0,实现了160多个国家级核心地质数据库的上云共享。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郝爱兵牵头编制完成我国首套《中国自然资源图系》,图系分全国卷、省(自治区、直辖市)卷和专题卷3个系列,涵盖水、土、矿、林、草、湿地、海洋等8个类别,2316张图件。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李廷栋院士和丁孝忠研究员组织实施的新一轮省级区域地质志编撰完成,新地质志全面、系统总结了我国近30多年来海量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调查新成果和新资料。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研究团队创新编制了《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系(1:200万)》,创新性编制了三维地形图和晕渲地形图,系统命名了245个海底地理实体等。 原标题:“十三五” 时期我国地质勘查行业发展成就—— 地质科技创新 (https://mp.weixin.qq.com/s/tPvKCH7JSEoi9dCznMFVAA)
2022-05-31
-
2022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正式发布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界转化深化,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 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7部委共同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工作。 3月16日,7部委印发《关于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与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启动了2022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工作。认定工作开展以来,各有关单位积极申报,各有关部委、全国学会、地方科协等单位切实履行推荐单位职责,认真审核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注重指导和服务,有力推动了社会各界对科学家精神教育工作的认可和重视。 截止5月13日,共接收495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申报材料,在全社会掀起了建设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热潮。经排重,20家申报单位为双渠道或多渠道推荐,实际申报单位473家,地域分布广泛,涉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计146个城市。申报单位类型多样,包括科技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科技类人物纪念馆和故居、科研院所、学校、科技企业,以及其他等8个类别。 经过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程序,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决定命名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等140个单位为2022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见附件),建设期至2026年。 附件:2022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名单序号推荐单位基地名称所在地1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北京市2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市3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初心载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北京市4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市5中国科协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市6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第九研究所所史馆北京市7中国力学学会北京大学周培源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北京市8中国数学会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市9中国地质学会李四光纪念馆北京市10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市11中国铁道学会、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中国铁道博物馆詹天佑纪念馆北京市12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院史馆北京市13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史陈列馆北京市14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北京市15中国自动化学会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智能控制暨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北京市16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北京市科协北京大学王选纪念陈列室北京市17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员工作室北京市18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科学家研究中心北京市19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闵恩泽院士纪念室暨石科院院士馆北京市20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阳早寒春故居及生平事迹展厅北京市2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科智能科技园展厅北京市22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人才研究中心(兵器党校)北京市2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历史文化馆北京市24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北京市25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展示中心北京市26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铸魂强基工程中心北京市27中国核学会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王承书纪念馆天津市28天津市科协南开大学化学学科展馆天津市29天津市科协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30河北省科协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航天博物馆河北省31河北省科协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河北省3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33山西省科协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山西省34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六院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内蒙古自治区35中国航空学会吴大观航空发动机精神教育基地辽宁省36辽宁省科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秉承矢志·化物报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辽宁省37辽宁省科协中国医科大学校史馆辽宁省38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飞航空博览园·罗阳纪念馆辽宁省39辽宁省科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顾诵芬图书馆辽宁省40鞍钢集团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重机厂史馆辽宁省41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大船之魂企业文化展示馆辽宁省4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吉林大学黄大年纪念馆吉林省43吉林省科协长春理工大学王大珩展览馆吉林省44吉林省科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劳模创新工作室吉林省45黑龙江省科协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军工纪念馆黑龙江省46黑龙江省科协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于维汉纪念馆黑龙江省47黑龙江省科协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伍连德纪念馆黑龙江省48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三超”文化展厅黑龙江省49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上海市50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上海市51上海市科协上海科学会堂上海市52上海市科协复旦大学玖园爱国主义教育建筑群上海市53上海市科协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上海市54上海市科协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人工全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综合展厅上海市55上海市科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上海市56上海市科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与光同行志报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上海市57上海市科协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上海市58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603基地上海市59中国农学会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江苏省60中国兵工学会、江苏省科协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精神教育基地江苏省61中国古生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暨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江苏省62江苏省科协王淦昌故居江苏省63江苏省科协泰州市姜堰区院士旧居江苏省64江苏省科协周培源故居江苏省65江苏省科协南通群英馆南通文化馆江苏省66江苏省科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大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江苏省67江苏省科协灌云县院士风采馆江苏省68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雷达工业发源地展馆江苏省69浙江省科协竺可桢故居浙江省70浙江省科协严济慈陈列馆浙江省71浙江省科协苏步青励志教育馆浙江省72浙江省科协屠呦呦旧居陈列馆浙江省73浙江省科协谈家桢生命科学教育馆浙江省74浙江省科协钱学森故居浙江省75中国气象学会叶笃正气象科普馆安徽省76安徽省科协邓稼先生平陈列馆安徽省77安徽省科协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院士中心安徽省78安徽省科协煤炭安全安徽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安徽省79福建省科协鼓楼区博物馆高士其故居福建省80福建省科协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吴孟超院士先进事迹展示馆福建省81福建省科协台江区侯德榜故居福建省82福建省科协福州大学卢嘉锡教育馆福建省83福建省科协林俊德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福建省84江西省科协江西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江西省85中国微生物学会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86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山东省科协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87中国航空学会、山东省科协荣成市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山东省88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山东省科协日照市科技馆山东省89山东省科协国核示范电站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山东省90山东省科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毛主席视察省农科院纪念地、院展览馆、国家重点实验室展览室山东省91中国石油学会、河南省科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榜样的力量——时代楷模陈俊武陈列室”河南省92河南省科协孙健初故居纪念馆河南省93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精神展馆河南省94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先进耐火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95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李俊贤科学家精神教育实践基地河南省96湖北省科协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钱学森纪念馆湖北省97湖北省科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省98湖北省科协黄冈市李四光纪念馆湖北省99湖北省科协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湖北省100湖南省科协隆平稻作公园湖南省101湖南省科协陈能宽故居湖南省102广东省科协华南农业大学卢永根先进事迹陈列展广东省103广东省科协郁南县连滩中学傅廷栋院士成就展览馆广东省104广东省科协陈心陶精神教育基地广东省105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局集团隧道博物馆广东省106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广西贵港市黄大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贵港市港北区高级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107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协广西贵港市黄大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广西第六地质队黄大年同志事迹展馆)广西壮族自治区108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省109海南省科协海南大学校史馆海南省110重庆市科协西南大学侯光炯纪念馆重庆市111四川省科协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四川省112四川省科协侯光炯纪念馆四川省113四川省科协“两弹一星”国防科技科普基地四川省114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校四川省115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九〇九基地四川省116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观测基地贵州省117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涂光炽先生纪念展室贵州省118贵州省科协都匀三线建设博物馆贵州省119贵州省科协湄潭县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贵州省120贵州省科协“时代楷模”南仁东先进事迹馆贵州省121中国工程院澜沧县时代楷模精神学习教育基地云南省122云南省科协云南农业大学科技报国教育基地云南省123云南省科协西南联大旧址及西南联大博物馆云南省124中国电子学会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125中国硅酸盐学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徐德龙院士生平事迹陈列厅陕西省126陕西省科协西安科学家博物馆陕西省127陕西省科协112大院航天精神教育基地陕西省128陕西省科协西安交通大学交大西迁博物馆陕西省129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自控所西迁精神纪念馆陕西省130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陕西省131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71所航天精神教育基地陕西省132中国力学学会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甘肃省133青海省科协青海原子城纪念馆青海省134青海省科协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青海省135青海省科协青海师范大学“两弹一星”精神展览馆青海省136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协宁夏沙漠绿化与沙产业发展基金会宁夏回族自治区137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协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宁夏回族自治区13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和硕县马兰红山军博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9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新疆农垦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0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澳门科学馆澳门特别行政区 来源: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 供稿
2022-05-30
-
侯建国: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 求是
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侯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发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伟大号召,并对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部署要求。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为国家科技实力的主要载体和集中体现,要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一、深刻认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高度,紧扣新时代发展要求,准确把握国际发展大势和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部署五个方面重大战略任务,深刻阐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的总体要求,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独立自主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党中央与时俱进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部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既体现了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创新驱动一脉相承的精神实质,也体现了充分发挥我国科技发展已有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世界各国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实现经济复苏、塑造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选择,积极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科技创新成为大国博弈的主要战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蓄势跃迁、快速迭代的关键阶段,加快重塑产业形态和全球经济格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形成历史性交汇,既为我国加快实现赶超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也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我们必须树立底线思维,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作为赢得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的“制胜法宝”。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明确的实践导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依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如集成电路、高端制造、关键材料、基础软件等领域,一些底层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自主、完备、高效、开放的新时代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基础牢、能级高、韧性强、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为增强国家发展力、引领力、生存力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丰富的内涵要求。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必须做到原创和引领力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和安全性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强,应急应变和应对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强,既要能够解决“心腹之患”,也要能够解决“燃眉之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主动的战略选择,而不是被动的应对之策;是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的系统比拼,而不是单项的、点上的竞争;是更加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必须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担当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都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明确了四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战略定位和任务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引领力强、战斗力强、组织力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是一项对传统技术体系产生冲击、进行重构的重大颠覆性技术创新,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图为2022年1月31日,科研人员在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做实验。新华社记者 张端/摄 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充分发挥优势、加强协同配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近年来,国家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双一流”建设持续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格局。当前,科技创新的复杂度越来越高,重大创新突破往往需要多学科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多主体开放协同。各类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由于各自的定位和特点,任务类型上各有分工,在创新链环节上各有侧重,要在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强化协同、优势互补,加强从基本原理、原型、产品到规模市场化的有机衔接和紧密配合,共同履行好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使命任务。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建设运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是培养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最好实践载体。近年来,我国通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深海探测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迅速培养出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靠人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和要求,在创新实践中培养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特别要大胆选拔和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培养壮大卓越工程师队伍,加快打造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的战略支点。黑洞是浩瀚宇宙广泛存在的一种天体。为了观测到黑洞,天文学家将世界各地的8台望远镜连接起来,创建了一个类似于地球大小的虚拟望远镜。来自全球多个组织和大学的研究人员参与了这项国际合作研究,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领衔的中国团队也一直深度参与。图为2021年3月24日,相关科研论文发表,展示了人类首次“看见”的黑洞的偏振图像。新华社发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供图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在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骨干引领作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其他各类创新主体一起,共同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各类创新主体间的联系互动水平,特别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带动作用,决定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做基础研究的引领者,产出更多重大原创性成果,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的领头雁,产出重大战略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带动我国创新链产业链向中高端攀升;打造集约高效、开放共享的创新平台,加强公共科研平台、中试转化平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建设,促进科学数据共享共用;做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代表,牵头发起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参与国际科技组织和重点领域与新兴技术标准、规则制定,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快提升我国国际科技治理话语权。 三、国家科研机构要努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中国科学院考察工作时,要求中国科学院要牢记责任,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在2019年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的贺信中,要求中国科学院“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中国科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明确“定位”、准确“定标”、科学“定事”,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 明确“定位”,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强化使命担当。始终坚持“国家科学院”、“人民科学院”的定位,时刻牢记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必须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坚决与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和要求、与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聚焦主责主业,把精锐力量整合集结到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攻关上来。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科学家突破人工合成淀粉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图为2021年9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验室,科研人员展示人工合成淀粉样品。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准确“定标”,以更高标准衡量创新贡献。将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有效满足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最高水平,作为做好“国家事”、担好“国家责”的衡量标准,打造专业领域科技“国家队”。充分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在国家最紧急最紧迫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产出用得上、有影响的重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在基础交叉前沿研究上,努力取得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突破,始终走在科学的前沿,体现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科技竞争赛场上与强者同台竞技、奋勇争先。 科学“定事”,聚焦主责主业狠抓落实。明确将“强基础、抓攻关、聚人才、促改革”作为重点任务。在基础研究方面,将定向性、体系化基础研究作为主攻方向,改革选题机制、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加快产出“从0到1”的重大原创成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加强多学科交叉和大兵团协同作战,积极承担和高质量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重点抓好战略科学家和青年科技人才,带动人才队伍整体能力提升和全面协调发展。在深化改革方面,推动体系化重构、系统化重塑、整体性变革,加快提升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四、努力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做好“四个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两院院士做“四个表率”,这也是对广大科技人员的共同要求,更是我们履行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担当的精神力量。要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确立”。 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我国科技事业70多年取得辉煌成就,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广大科研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科技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传承好老一辈科学家心系人民、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始终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个人的科技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伟业之中,努力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自信和勇气,树立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凝聚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精气神”,在破解重大科技难题上担当作为,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中敢于啃硬骨头、打硬仗,摆脱跟踪惯性和跟风惰性,走出“舒适区”,勇闯“无人区”,做出更多重大战略性和原创性贡献。 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良好的科研道德和作风学风是科技创新的生命线。要积极倡导重实干、重实绩的评价导向,坚决破除“四唯”,让想创新、能创新的人才有舞台,使科研队伍中的老实人不吃亏、投机者难得利。引导广大科研人员坚守科研伦理,发扬学术民主,践行学术规范,对学术不端“零容忍”,让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青年科技人才决定着科技创新的活力和未来。要紧紧围绕2035年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把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为他们提供更多成长机会、搭建更好的创新平台,着力解决好工作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让青年科技人才全身心干事创业,加快脱颖而出,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者侯建国,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 来源:《求是》2022/09
2022-05-05
-
中科院颁发2021年度系列奖项
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在2022年度工作会议上公布了2021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科技促进发展奖,以及2021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名单。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二维碳石墨炔研究集体、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书宏、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地面应用系统研究集体、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饮用水水质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集体、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研究集体、高能物理研究所慧眼空间天文望远镜研究集体,以及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力学研究所和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相关研究集体等8个研究集体和2名个人获2021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金魁、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汤秋鸿、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奇慧、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栋、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游经碧、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恺、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马英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伟、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陶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获2021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先进轻型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团队、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团队、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一代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产业化团队、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学影像技术装备自主创新与转化团队、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玉米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研发与应用团队、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潜龙”系列深海资源勘查自主水下机器人研发及应用团队、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黑土地退化机理与保护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团队、水生生物研究所生物生态协同的水质改善和稳态水生态系统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团队、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团队、武汉分院科技合作团队获得2021年度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 此外,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献华、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王文涛获评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赵景柱、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崤峣获评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恒、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文获评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人工合成淀粉团队、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站科学实验柜研制团队获评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 据悉,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予中科院院属单位在近五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研究集体或个人。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表彰中科院一批在科学技术创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专家。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表彰中科院科学技术研究面向国家地方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益等科技创新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团队。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授予在中科院各个战线上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尤其是在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2-01-21 第1版 要闻)
2022-01-21
-
两院院士评选“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18日在京揭晓。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陈建峰分别发布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科学报社社长、总编辑赵彦介绍了评选情况。两院院士评选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我国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我国团队凭打破“量子霸权”的超算应用摘得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1400万亿电子伏特,我国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嫦娥五号样品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出炉;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获得新突破;我国研发成功-271℃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植物到动物的功能基因转移首获证实;稀土离子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及1小时光存储。两院院士评选的2021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全球首个“自我复制”的活体机器人诞生;核聚变向“点火”迈进一大步;科学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破解蛋白质结构预测难题;“基因剪刀”首次治疗遗传病;史上最冷反物质问世;“芝麻粒”大小心脏模型问世;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两项数学突破;科学家成功在实验室中构建人类早期胚胎样结构;激光传输稳定自如创世界纪录;科学家“绘制”最清晰原子“特写”。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等专家,代表入选成果科研团队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科学报社编委李占军主持。人民日报客户端、新浪微博、B站和腾讯微信视频号等媒体平台对发布会进行了直播。发布会后,曹臻作了主题为“天外飞来的超高能光子到底是个啥?”的科普直播活动。1月19日至21日,中国科学报社还将举行主题为“‘野生稻’驯化,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打破‘量子霸权’的超算应用是怎么炼成的?”“探秘月球‘前世今生’”等3场面向公众的科普直播活动。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8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科学报)详细内容: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21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22-01-18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文章强调,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以上8条,是我们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文章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文章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1-12-2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