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 中科院颁发2021年度系列奖项
      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在2022年度工作会议上公布了2021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科技促进发展奖,以及2021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名单。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二维碳石墨炔研究集体、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书宏、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地面应用系统研究集体、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饮用水水质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集体、西北生态环境与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研究集体、高能物理研究所慧眼空间天文望远镜研究集体,以及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力学研究所和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相关研究集体等8个研究集体和2名个人获2021年度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金魁、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汤秋鸿、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奇慧、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栋、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游经碧、信息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陈恺、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马英杰、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伟、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陶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获2021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先进轻型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团队、微电子研究所集成电路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团队、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一代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产业化团队、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学影像技术装备自主创新与转化团队、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玉米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研发与应用团队、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潜龙”系列深海资源勘查自主水下机器人研发及应用团队、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黑土地退化机理与保护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团队、水生生物研究所生物生态协同的水质改善和稳态水生态系统构建关键技术及应用团队、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团队、武汉分院科技合作团队获得2021年度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  此外,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献华、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王文涛获评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创新人物”,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赵景柱、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崔崤峣获评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先锋人物”,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恒、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徐新文获评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感动人物”,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人工合成淀粉团队、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空间站科学实验柜研制团队获评2021年“中国科学院年度团队”。  据悉,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授予中科院院属单位在近五年内完成或显示影响的重大成果的研究集体或个人。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表彰中科院一批在科学技术创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作出重要贡献的青年专家。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表彰中科院科学技术研究面向国家地方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鼓励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益等科技创新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团队。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授予在中科院各个战线上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尤其是在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2-01-21 第1版 要闻)
    2022-01-21
  • 两院院士评选“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18日在京揭晓。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高鸿钧、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陈建峰分别发布2021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国科学报社社长、总编辑赵彦介绍了评选情况。两院院士评选的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我国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我国团队凭打破“量子霸权”的超算应用摘得2021年度“戈登贝尔奖”;1400万亿电子伏特,我国科学家观测到迄今最高能量光子;嫦娥五号样品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出炉;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从头驯化获得新突破;我国研发成功-271℃超流氦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植物到动物的功能基因转移首获证实;稀土离子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及1小时光存储。两院院士评选的2021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全球首个“自我复制”的活体机器人诞生;核聚变向“点火”迈进一大步;科学家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破解蛋白质结构预测难题;“基因剪刀”首次治疗遗传病;史上最冷反物质问世;“芝麻粒”大小心脏模型问世;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两项数学突破;科学家成功在实验室中构建人类早期胚胎样结构;激光传输稳定自如创世界纪录;科学家“绘制”最清晰原子“特写”。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臻、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张友军等专家,代表入选成果科研团队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新闻发布会由中国科学报社编委李占军主持。人民日报客户端、新浪微博、B站和腾讯微信视频号等媒体平台对发布会进行了直播。发布会后,曹臻作了主题为“天外飞来的超高能光子到底是个啥?”的科普直播活动。1月19日至21日,中国科学报社还将举行主题为“‘野生稻’驯化,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打破‘量子霸权’的超算应用是怎么炼成的?”“探秘月球‘前世今生’”等3场面向公众的科普直播活动。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至今已举办了28次。评选结果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使公众进一步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的动态,对普及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国科学报)详细内容:202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21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22-01-18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新华社北京12月15日电 12月16日出版的第24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文章强调,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文章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二是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三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五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八是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以上8条,是我们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文章指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把握战略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我们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综合考虑,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集中国家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雁阵格局。  文章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广大人才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2021-12-22
  • 动物的进化可能发生在淡水湖而不是海洋中

      据cnBeta:科学家在苏格兰高地上发现了一块10亿年前的化石,它为动物的进化补齐了一个新环节。科学家在该生物化石中发现了两个不同细胞类型的生物,它被认为是有记录以来最古老的此类生物。该化石揭示了一个关于单细胞合生动物向更复杂的多细胞动物过渡的新观点,同时也表明动物的进化至少发生在10亿年前,而且可能发生在淡水湖而不是海洋中。
      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和美国波士顿学院领导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发现了一块包含两种不同细胞类型的微化石,它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早的多细胞动物。该化石揭示了对单细胞生物向复杂多细胞动物过渡的新见解。现代单细胞动物包括最基本的活体动物,所发现的化石显示了一种介于单细胞和多细胞动物之间的生物。
      在发表于《当代生物学》的一篇新的研究论文中,该化石已被描述并正式命名为Bicellum Brasieri。
      来自谢菲尔德大学动物和植物科学系、该研究的主要调查者之一查尔斯·威尔曼(Charles Wellman)教授表示:复杂的多细胞性的起源和动物的起源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两个事件,我们的发现为这两个事件提供了新的启示。
      我们发现了一个由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排列组成的原始球形生物体,这是迈向复杂多细胞结构的第一步,这在化石记录中是从未描述过的。这块新化石的发现向我们表明,多细胞动物的进化至少在10亿年前已经发生,动物进化之前的早期事件可能发生在湖泊等淡水中,而不是海洋中。
      文献参考:https://doi.org/10.1016/j.cub.2021.03.051
    2021-05-08
  • 新发现的昆虫化石进一步加深蛇蛉谜团

      外媒报道,在曾经被认为不适宜居住的地区却发现了古老的掠食昆虫。化石的发现常常有助于回答关于我们现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长期问题。然而有时它们只会加深谜团,就像最近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华盛顿州发现的四种新古代昆虫。
      来自西蒙弗雷泽大学的古生物学家Bruce Archibald和俄罗斯科学院的Vladimir Makarkin最近发现的化石物种属于一种被称为蛇蛉(snakefly)的昆虫,现被证明在约5000万年前生活在该地区。发表在《Zootaxa》上的研究提出了更多关于这种细长昆虫的进化史以及它们生活在今天这个地方的原因。
      蛇蛉体型纤细,是一种食肉昆虫,原产于北半球,在热带地区明显不存在。科学家们传统上认为,由于它们需要寒冷的冬天才能发育成成虫,因此它们几乎只能生长在有冬季霜冻或更冷天气的地区。然而发现这些古老物种的化石遗址所经历的气候却跟这种解释并不符合。
      “这里的年平均气候温和,就像今天的温哥华或西雅图一样,但重要的是,冬天非常温和,很少或没有霜冻的日子,”Archibald说道,“我们可以通过生活在这些森林里的不耐霜植物如棕榈树及更偏北的植物如云杉看出这一点。”
      发现这些古代物种的化石遗址跨越了1000公里的古代高地,从公元前西北部的浮木峡谷到公元前南部的麦卡比化石遗址,一直延伸到华盛顿北部的共和国城。
      根据Archibald的说法,古生物学家们在这些化石遗址中发现了蛇蛉两科的物种,这两科此前曾都被认为需要寒冷的冬天才能生存。然而现在的发现现实,每个科似乎都各自独立地适应了寒冷的冬天。
      “现在我们知道,在蛇蛉进化史的早期,它们生活在冬天非常暖和的气候中,所以问题就变成了,为什么它们不能保持在这些地区生活的能力?为什么今天热带地区没有发现蛇蛉?”Archibald说道。
      此前在这些地点发现的昆虫化石表明,它们跟欧洲、俄罗斯太平洋沿岸乃至澳大利亚都有关联。
      Archibald强调称,通过对过去的深入研究来了解生命是如何适应气候的有助于解释今天物种在全球各地分布的原因,同时也可能有助于预测气候的进一步变化会如何影响这种模式。
    2021-04-14
  • 三叶虫通过它们的腿呼吸氧气

      据cnBeta:外媒报道,三叶虫是化石记录中最常见的生物之一,但现在一些保存特别完好的标本揭示了一些有趣的新细节。原来三叶虫是通过它们的腿呼吸氧气的。 三叶虫是一种古老的海洋节肢动物,头部圆形、身体分节,它们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动物之一,在约2.7亿年的时间里顽强生存。
      再加上它们容易变成化石的外壳,这意味着它们在化石记录中出现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人们可以在博物馆礼品店极为廉价地买到它们。
      虽然我们对三叶虫的了解已经相当多,但很多秘密仍隐藏在不会变成化石的柔软身体部分。然而多亏了保存它们的介质--黄铁矿,一些罕见的标本成功地捕捉到了这些粘糊糊的细节。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UCR)的研究人员使用了CT扫描仪以高分辨率绘制出标本的三维图。在CT图像中,黄铁矿在动物自身和周围岩石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突出了比通常可以看到的更精细的细节。
      这项研究的其中一位论文作者Melanie Hopkins说道:“这让我们不必在覆盖标本的岩石上进行大量的钻孔和研磨就能看到化石。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甚至可以获得在显微镜下很难看到的视野--10到30微米宽的三叶虫解剖结构。”
      有了如此清晰的仪器,研究人员能在三叶虫腿的上部发现以前从未见过的结构。这些鳃看起来非常像它的现代节肢动物后代比如螃蟹和龙虾的鳃。他们甚至可以辨认出血液是如何通过这些结构来输送氧气的。
      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Jin-Bo Hou指出:“虽然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将三叶虫腿的上肢跟甲壳类动物的非呼吸上肢进行了比较,但我们的论文首次表明,上肢的功能相当于鳃。”
      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些常见生物的进化过程以及在历史上是什么引发了物种多样性的盛衰。
      “我们已经知道,理论上这种变化一定跟氧气的增加有关,因为这些动物需要氧气的存在,”该研究的论文合著者Nigel Hughes说道,“但我们几乎没有能力衡量这一点。这使得这样的发现更加令人兴奋。”
    2021-04-14
  • 二叠纪末期大灭绝事件后陆地生命如何恢复?

      据cnBeta:在地球的历史进程中,有几次大规模的灭绝事件破坏了生态系统,包括一次著名的消灭恐龙的事件。但没有一次像“大灭绝”那样具有毁灭性,它发生在2.52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2021年3月17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论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一项新研究,详细展示了与两次较小的灭绝事件相比生命是如何恢复的。
      这个国际研究团队--由中国地质大学、加州科学院、布里斯托尔大学、密苏里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组成--首次展示了二叠纪末期大灭绝比其他事件更为严酷,原因是物种多样性的大崩溃。
      为了更好地描述“大灭绝”的特征,研究小组试图了解为什么社区没有像其他大规模灭绝那样迅速恢复。主要原因是二叠纪末期危机比其他任何大规模灭绝都要严重得多,每20个物种中就有19个被消灭。只有5%的物种存活,生态系统已经被破坏,这意味着生态群落必须从头开始重新组合。
      主要作者、现任职于武汉中国地质大学的Yuangeng Huang研究员为一系列跨越二叠纪和三叠纪的14个生命组合重建了食物链。这些组合物从华北地区取样,提供了地球上一个地区如何应对危机的快照。“通过研究化石和他们的牙齿,胃内容物和排泄物的证据,我能够确定谁吃了谁,”黄说。“如果我们想了解这些古老的生态系统,建立一个准确的食物链很重要。”
      这些食物链是由生活在池塘和河流中的植物、软体动物和昆虫,以及以它们为食的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组成的。爬行动物的大小从现代蜥蜴到半吨重的食草动物都有,它们的头很小,通常会有巨大的桶状身体,还有厚厚的骨质鳞片保护。有些像狮子一样大而有力,长长的犬齿可以刺穿猎物厚厚的皮肤。当这些动物在二叠纪末期的大灭绝中消亡后,没有任何东西取代它们的位置,使生态系统失衡了1000万年。然后,第一批恐龙和哺乳动物在三叠纪开始进化。第一批恐龙是长约一米的小型双足食虫动物--但它们很快就变得更大、更多样化,成为食肉和食植物的动物。
      “我们发现二叠纪末期事件在两个方面是特殊的,”布里斯托尔大学的Mike Benton教授说。“首先,多样性的崩溃要严重得多,而在其他两次大规模灭绝中,在最终崩溃之前一直存在低稳定性的生态系统。其次,生态系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可能是1000万年或更久,而在其他两次危机后,恢复得很快。”
      最终,描述群落的特征,尤其是那些成功恢复的群落为包括人类在内的现代物种走上统治性地位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这是一个惊人的新成果,”武汉中国地质大学的Zhong-Qiang Chen教授说。“直到现在,我们可以描述食物链,但我们无法测试它们的稳定性。来自华北地区的新数据与尖端计算方法的结合,使我们能够以现代研究食物链的同样方式进入这些古老的例子。”
    2021-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