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茂炎等论文入选《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度热点论文
日前,2021年度《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热点论文”和“最佳论文”评选结果揭晓。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等撰写的《中国寒武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Cambrian integrative stratigraphy and timescale of China”文章获评“热点论文”二等奖。
本次评选遵循科学计量指标定量评价与同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原则,根据“《中国科学:地球科学》热点论文和最佳论文评选办法”,评选出《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1年度“最佳论文”和“热点论文”各10篇。评选范围分别为2019~2020年和2016~2018年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的文章。
《中国科学》系列刊物是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创刊于1950年,是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最具权威性的学术刊物之一。历经70年的发展,《中国科学》由1辑发展成包括《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在内的17辑,记载了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在报道科研成果,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促进科研事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1430-017-9291-0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2022年重点工作部署动员会
2月15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召开2022年重点工作部署动员会。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所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及各部门负责人等共3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主持。
詹仁斌首先在会议上深入解读了1月20日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所作的年度工作报告。报告强调,面对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创新和中科院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面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担的新使命新任务,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在前期“定位”“定标”基础上,以“定事”为重点,明确改革创新发展新任务、新举措;坚持问题导向,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从加强科技创新协同性、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提升科研院所治理能力、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等方面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深化改革、稳中求进,努力实现体系化重构、系统化重塑、整体性变革,进一步强化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作用。报告指出,2022年中科院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聚焦主责主业、狠抓工作落实,以“强基础、抓攻关、聚人才、促改革”为重点,着力强化使命驱动的建制化基础研究,着力抓好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着力培养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着力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加强作风学风建设,统筹做好各项工作,在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一批重大成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会上,南京古生物所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以及各部门负责人依次汇报了2022年的部门重点工作计划以及下一阶段目标。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建成就科研诚信和“巡视回头看”等工作进行了专题发言,副所长王军就重大项目争取和研究生培养等工作进行了部署,要求各部门要站在研究所的高度积极配合做好全年重点工作。
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发言指出,新的一年里,要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研究所凝聚力。要广泛开展深入调研和谈心谈话,优化政策环境,充分调动干部职工服务国家需求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加强所党委与各民主党派的联系,做好项目聘用人员的管理和组织建设。要主动参与谋划重大事项,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十四五”规划等重点工作。要积极关注人才培养和引进,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加强支部建设,提升支部组织力、战斗力。
詹仁斌在会上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2022年对于南京古生物所是极为重要的一年,面临着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等重要任务。各部门要围绕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优秀人才培养与引进、重大任务争取和重大原创成果产出等四个方面做好2022年重点工作。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党对研究所工作的全面领导,各党支部及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全所广大职工学生撸起袖子加油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研究所可持续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空间。
-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虎年春节举办丰富多彩科普活动
2022年春节恰逢中国农历虎年,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围绕“虎年大吉”主题,从2月1日(大年初一)到2月10日,组织开展了虎年主题系列公益科普活动。通过“虎年说虎”使观众了解了虎的前世今生和演化奥秘,在“卧虎藏龙”之地的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体验打卡“龙腾虎跃”和“虎虎生威”的乐趣。
期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举办了与“剑齿虎”有关的珍稀化石专题展览,首次对公众展示一件研究所收藏的“巴氏剑齿虎”头骨化石,结合14块展板,系统介绍了剑齿虎家族的分类、分布、演化和绝灭等科学知识。为了配合剑齿虎头骨化石的展出,博物馆联合上海自然博物馆,在3D电影厅每日两次免费播映“剑齿王朝”古生物科普影片,使观众更生动直观地了解了600万年前,巴氏剑齿虎兄弟在当时中国甘肃和政大草原上繁衍生活的科学故事。此外,春节期间古生物博物馆的达尔文实验站化石修复活动、古生物公益专业讲解、科学咖啡厅和文创商店等,均有与虎和龙有关的品鉴和体验等活动,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开馆期间,博物馆全体员工和志愿者克服春节低温雨雪天气、就餐不便等困难和影响,坚守岗位、热情服务,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定时除雪保洁及安全消杀等举措,保证了博物馆开馆运行安全平稳有序。据统计,春节期间开馆10天,博物馆共接待入馆参观观众14250人,其中有超过660人次参加了博物馆的系列公益科普活动。
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平台对虎年春节期间的各类科普体验活动内容做了全面推送。人民日报、新华社、扬子晚报、南京电视台以及南京新闻综合广播等媒体就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虎年春节系列活动进行了报道。
-
南京古生物所展览入选“典赞·2021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
2022年2月14日,“典赞·2021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CCTV-10科教频道播出。盛典以“赓续百年初心,践行科普使命”为主题,揭晓了2021年度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并授予神舟十三号3位飞行乘组航天员为科普中国最高荣誉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演变中的地球,进化中的生命》科普展览入选“典赞·2021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
《演变中的地球,进化中的生命》科普展览是入选作品中仅有的两个科普展览之一。该展览共包括20多个展厅和展区,以全新的科学内容、新颖的展陈设计、精美的化石标本、完善的科普服务,通过丰富多彩的亿万年化石,讲述波澜壮阔的地球演化历程和生命起源的奥秘。馆内精品化石丰富,尤以瓮安生物群、澄江生物群、埃迪卡拉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和琥珀生物群等化石最为珍稀,充分展示世界级化石珍品的精美绝伦。除了震惊世界的诸如寒武纪大爆发等化石宝库外,还展示了古生物化石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弘扬了合理利用地球资源、践行低碳和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
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党组的支持下,南京古生物所完成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的展陈升级提升改造,于2021年免门票对社会公众开放。依靠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世界级的研究成果,古生物博物馆发挥高水平科研专家的优势,深入挖掘化石标本的科学内涵,讲好地球演变和生命进化的精彩故事,为深入推动古生物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再创新的辉煌做出新贡献。
“科技强国,科普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于2015年创办的全新品牌,是由中国科协主办的一项评选年度科普典型的盛事,到今年已经连续举办七届,旨在为公众提供科学、权威、有趣、有用的科普内容,发展至今,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科普品牌。
“典赞2021·科普中国”特别节目由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由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支持。此次活动累计收到包括相关部委、央企、全国学会和省级科协等144家单位推荐申报的1344项参评项目,推选数量再创新高。
[video:《演变中的地球,进化中的生命》科普展览]
-
南京古生物所2022年新春贺词
岁序更替,华章又新。值此2022壬寅虎年新春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导班子,向全所各类职工、研究生,以及关心和支持南京古生物所改革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海内外朋友们,致以新春的祝福!
回首2021年,意义非凡。这一年,南京古生物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全面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研究所党政同心,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2021年,南京古生物所贯彻落实“基础研究十条”实施方案,认真谋划研究所“十四五”规划,积极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作为全院32家研究所之一,入选“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专项试点。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南京古生物所对外争取科研项目42项,发表科研论文455篇,其中Nature Index期刊论文19篇(含Nature 1篇)。出版专著编著15本,译著4本,获发明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4项。三项成果入选2020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一项成果获评第六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论文奖。
在生物演化与环境前沿研究方面:为地球关键转折期——埃迪卡拉纪生物演化研究提供了高精度时间框架;系统恢复了3亿年前的内蒙古“植物庞贝城”成煤森林景观;对二叠纪末火山喷发与生物大灭绝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揭示被子植物的祖先类群在约2.5亿年前就已出现;发现世界四大琥珀生物群之一的“漳浦生物群”,等等。
在建制化体系化基础研究方面:出版《中国各纪地层及标准化石图集》共6册、《地层“金钉子”:地球演化历史的关键节点》、《中国各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等系列立典性图书、专辑,为全球和中国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重要标准。
在服务国民经济方面:出版《中国扬子区奥陶纪末至志留纪初含页岩气地层》,对华南页岩气主产地层进行全面梳理;先后与三大石油公司的勘探开发研究院签订横向科研项目7个,就相关资源地层的基础科学问题开展系列攻关;实验技术和大数据支撑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新增国家杰出青年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1人、院青促会优秀会员2人。年内从美、英、港等全职引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
科学传播工作取得新突破。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自2021年元旦开始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年接待参观超过19.3万人次,深受公众和媒体好评。年内举办“第九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等系列科普活动,出版《化石密语》等17部科普图书,不断提升主办期刊杂志水平。获得包括“典赞·2021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在内的全国性荣誉7项。
2021年,我们隆重庆祝了南京古生物所建所七十周年,成功主办“古生物、精时地层及化石能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建成并开放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凝练了4代南古人用实干铸就的南古精神:“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进一步增强了南古人的凝聚力。
展望2022年,时不我待。新的一年里,南京古生物所将牢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再接再厉,踔厉奋发,展现新担当、力争新作为,为研究所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祝大家虎年大吉大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詹仁斌 所长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022年2月10日
-
南京古生物所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最是情暖岁寒时,真情关怀暖人心。1月25日-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重病号以及生活困难的党员干部职工等,给他们送去节日的温暖和关怀。
走访慰问中,班子成员和他们聊家常、问冷暖,详细了解身体和生活状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并为他们送上慰问金和新春祝福。
春节前走访慰问是南京古生物所的一贯传统,此次走访人数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让更多的党员干部职工感受到了党政班子的关心和关爱。
-
南京古生物所开展“迎新春 送温暖”座谈会
2022年1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人事教育处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组织开展了“迎新春 送温暖”座谈会。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军,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留宁过年的研究生和外籍特别研究助理出席会议。
寒冬瑟瑟送温情,情意浓浓暖人心。座谈会上,王军与参会的研究生和特别研究助理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了大家的假日安排和计划,倾听了大家的心声,同时也代表研究所向大家送去新春的祝福和希望。
随后,参会人员纷纷发言,表示假期会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合理规划科研、学习和生活,在新的一年继续认真学习、刻苦专研、克服困难、争创佳绩,为研究所的高质量发展奉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次座谈会前一天,人事教育处牵头走访慰问了研究生公寓的学生们,并给他们送上了春节慰问品,让假期不回家的学生们也能度过一个有温度的春节。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2021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召开2021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由于疫情防控原因,本次大会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召开,主会场设在博物馆报告厅,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图书馆报告厅、国重会议室等设置7个分会场。南京古生物所党政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和所内各民主党派主委等40余人出席主会场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主持。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首先代表所领导班子作南京古生物所2021年度工作报告。2021年,南京古生物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全面实现“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党政同心,研究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谋划“十四五”发展、推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重大成果产出、服务国民经济、科学传播、队伍建设、支撑平台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等领域均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会议还对研究所2022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展望。在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上,研究所2022年的中心工作要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十四五规划”完善实施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提升原始创新能力试点”的任务与目标,强化使命驱动的建制化基础研究,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有力保障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产出;抢抓“十四五”机遇,争取承担更多国家和院重大科技任务;同时瞄准国家和产业部门最紧急最紧迫的需求,力争在横向项目的争取上取得新突破;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带动人才队伍整体能力提升和全面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高地。
随后,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军宣读了研究所2021年度各项获奖情况。全年,南京古生物所共获得各类集体或个人荣誉或奖励70余项,充分展现了全所干部职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杨涛最后进行了总结发言,感谢全所职工的拼搏奋斗,希望全所干部职工牢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力军的使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研究所可持续发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南京古生物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于1月16日上午在南京九华饭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忠和院士,副主任郭正堂院士(线上),副主任金之钧院士(线上),委员戎嘉余院士、王成善院士(线上)、彭平安院士、沈树忠院士、朱敏院士、童金南、金建华、刘建波、詹仁斌、袁训来、王怿。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副所长王军,实验室副主任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任人等列席会议。会议由周忠和主持。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首先代表依托单位致辞,对到会的各位委员表示欢迎和感谢,希望各位专家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建设的重要转折期提出宝贵的建议意见,为实验室未来发展把脉护航。随后,实验室主任袁训来作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方案以及2019-2021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方面,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国家重点实验室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为实验室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建议,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实验室研究方向的调整思路,进一步明确了主攻目标。在此基础上,专家们点出了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切入点,角度新颖,见解独到,引人深思。此外,与会专家还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科学普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开诚布公地交流了意见。
最后,詹仁斌总结发言,再次衷心感谢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这些意见建议对实验室以及研究所未来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的价值,给处于建设发展重要转折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厘清了思路、增强了信心。接下来研究所和实验室将组织一系列的专题研讨,针对各位专家的意见逐一整改落实,并继续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做好国内外合作。
-
王博获中国科学院2021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1月20日,中国科学院在2022年度工作会议上公布了2021年度杰出科技成就奖、青年科学家奖、科技促进发展奖,以及2021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名单。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研究员荣获中国科学院2021年度青年科学家奖。
王博主要从事琥珀生物群和深时陆地生态系统研究,发现了国内多个琥珀生物群,阐明了抚顺和漳浦琥珀生物群的多样性和古生物地理、古气候意义,以昆虫化石(岩石)和琥珀为线索,揭示了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的演化。上述研究成果不仅深化了对昆虫演化、昆虫与其他动物、植物古生态关系以及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的理解,也彰显了我国在琥珀研究和古昆虫学领域较突出的研究实力。
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每年评选一次,表彰院属单位10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做出突出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在全院形成鼓励创新、激励进取的人才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