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 南京古生物所师生获多项中科院奖教学金

      近日,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各类奖教学金名单陆续公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多项奖励。
      其中,2020级博士生许春鹏荣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其导师李国祥研究员获中科院优秀导师奖;2020级博士生张前旗获评2022年度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20级博士生王霄鹏和2022级博士生罗慈航分别获地奥一等和二等奖学金;2019级硕士生琚琦获南京分院院长优秀奖,2020级硕士生赵显烨获伍宜孙奖学金;2019级硕士生琚琦及2019级博士生蔡垚峰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17级直博生孙玮辰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王晗等17名研究生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刘炳材获“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王晗、王华清、角升林获“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2020级外籍博士生JEON JUWAN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国际学生。
      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研究生获奖佳音频传,喜事连连,充分反映出所内老师对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的重视,同时也激励全体研究生继续砥砺前行。
    08
    2022-09
  • 南京古生物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8月29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南京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忠和院士、副主任金之钧院士(线上)、副主任詹仁斌研究员,委员戎嘉余院士、王成善院士(线上)、彭平安院士、沈树忠院士、朱敏院士、童金南教授、金建华教授、刘建波教授(线上)、袁训来研究员和王怿研究员等参加了此次会议。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军、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首先代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致辞,并简要介绍召开此次会议的相关背景。詹仁斌表示,希望各位专家积极提出有关意见建议,着力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工作。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袁训来重点对实验室2022年上半年的工作和最新研究进展做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对实验室的工作和科研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国内外学科前沿发展态势、国家重大需求、人才队伍和技术平台建设等角度,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和长远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会议还对2022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项目进行了论证,并对来自国内外51个单位的75份开放课题申请开展了评审。
    02
    2022-09
  • 南京古生物所2022年野外实践教学圆满结束

      7月19-26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两年一次的野外实践教学在湖北宜昌地区进行,本次活动由南京古生物所袁训来研究员等16位老师带队教学,研究所50位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21位来自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的高年级本科生参加此次野外实践教学活动。 
      7月18日下午,野外实践教学活动动员大会在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全体参与活动的教师和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会上,南京古生物所所长、野外实践教学首席教授詹仁斌给大家讲述了实践教学的由来、教学目的和野外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也对本次教学活动提出了要求和希望。随后几位主要野外实践教学带队老师分别介绍了各个时代的地层剖面、形成背景及相关的地质事件,为学生们铺垫了野外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詹仁斌在动员大会上讲话
      今年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宜昌地区前寒武纪至中生代地层与古生物。共分为四个专题: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时期雪球事件与地层古生物、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古生物、二叠纪—三叠纪早期地层古生物,以及三叠纪-侏罗纪陆相地层和生物群。在前3天的基础教学实习阶段,全体同学分为3个大组,由带队老师带领分别前往峡东以及兴山地区考察前寒武系—中生界的经典剖面,了解宜昌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地层序列。后3天同学们分为8个专题小组,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围绕各自主题对有关地层剖面开展实测采样和深入研究,完成相关专题报告。 
      野外实践期间,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军前往现场指导。在野外实践结束时,为考查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全部同学还参加了一次综合笔试。 
      王军前往野外进行具体指导
      实习返回之后,各组同学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整理野外资料并绘制地质图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了实验处理和分析,同心协力撰写了专题野外实践报告。 
      8月31日上午,南京古生物所组织开展了野外实践教学小组答辩暨颁奖总结大会,詹仁斌出席答辩会。会上,参加野外实践的同学们分组进行了汇报答辩,最终评出了10个优秀野簿奖、9位优秀学员、3个小组汇报优秀报告奖和1个优秀组织奖。 
      获奖学生合影
      野外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带领同学们对我国前寒武系至中生界一系列经典剖面进行系统考察,引导同学们科学规范地开展地层古生物学观察、记录和各类样品采集等工作,全面提升大家的野外综合实践能力,加深对有关地质历史和重大事件的认识,进而在过程中培养同学们对地质工作的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次野外实践教学,不仅明显提高了南京古生物所研究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同时展示了研究所内师生专心科研、严谨治学、团结友爱的良好精神面貌,为有效推进科教融合、助力高校本科生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教学实践大家都受益匪浅,也受到了相关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2022年华南地层古生物野外实践合影
    02
    2022-09
  • 李四光青藏高原科考突击队在西藏进行野外科考

      6月26日至8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18名队员完成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第二次青藏科考年度野外考察任务。
      本次科考总行程近8000公里,始于藏南日喀则地区的拉孜、仲巴和萨嘎,随后进入阿里地区的普兰、札达,再往北至狮泉河,最后往东至改则。一路上,突击队员们一边适应高原反应和艰苦的野外条件,一边有序开展野外工作,沿途完成跨越喜马拉雅地块、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涵盖晚古生代及中生代共计20余条剖面的科考工作,采集古生物化石、地球化学和沉积岩石学样品近五吨。
      在藏南地区,突击队在科考途中不仅找到了大量新的研究剖面,同时也求证了诸多文献记载的重要地质单元如拉赛拉灰岩等的现场情况。在此期间,二叠纪小组和中生代小组分别勘察、采集了大量二叠纪灰岩外来体中的化石和中生代深水沉积的放射虫硅质岩样品,根据这些可靠证据获得了诸多关于地层时代和古地理演化的最新认知。
      在阿里地区科考间隙,突击队还开展了一系列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的主题活动,包括赴狮泉河烈士陵园敬献鲜花、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赴先遣乡进藏先遣连纪念馆学习先遣连精神等。先遣乡纪念馆由“解放西藏”“挺进藏北”“筑垒高原”和“不辱使命”等6个板块组成,真实地还原了先遣连挺进藏北解放西藏的峥嵘岁月。1950年8月,西藏军区骑兵师一团一连136名官兵组成“进藏英雄先遣连”,从新疆于田县的普鲁村出发,担负起“从新疆进入西藏的任务”。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徒步跨越冰封雪裹的巍巍昆仑,穿越生命禁区,将五星红旗插上了藏北高原的阿里地区。1950年9月9日,先遣连到达阿里改则境内,扎布村成为西藏第一个和平解放的地方。从挺进到驻扎的短短一年间,63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队员们被这些为了阿里解放、建设和发展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事迹深深触动,立志不负“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的称号,对标对表老科学家,争当第二次青藏科考的“先遣连”,践行老科学家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尖刀连和排头兵。
      接近科考后期,突击队主要围绕藏北羌塘地区进行了详细的野外科考,工作地区平均海拔高、天气恶劣多变、条件艰苦、工作难度大。在先遣乡附近,研究剖面露头逐渐延伸至山顶,科考队员们每天需要攀登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坡开展测量采样工作,之后又背着数十公斤的样品踉跄下山,工作期间还需时刻防范突如其来的暴雪和冰雹;在文布当桑,研究剖面则位于深切河谷中,科考队员们每天铺石作桥、涉水而行,由于关键层段出露于岸边陡坡之上,科考队员们时常如岩羊一般趴在石壁上采集样品,最后一天的采样工作更是在沙尘暴的笼罩下进行。
      尽管面临着种种挑战,突击队员们在整个科考过程中始终牢记先遣英雄们传递给他们的信念与力量,并将其转化为对科考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不断攻坚克难,顺利完成此次野外科考任务,并在过程中充分践行和弘扬了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
      
    17
    2022-08
  • 江苏新疆西藏青海手拉手夏令营参观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7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团委、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共同接待了来自“石榴籽一家亲”江苏新疆西藏青海少先队员手拉手夏令营的66名营员。
      南京古生物所团委和博物馆提前制定了活动方案,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传播地质古生物科学知识为主题,着力培育热爱科学、立志报国的青少年。活动期间,营员们沿着参观线路认真聆听专题讲解,不时举手提问。大家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对地球生命演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
      此次夏令营是由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少工委举办,至今已组织汉、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十余个民族的逾1000名少年儿童来到江苏,有效促进了江苏与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少年儿童的融情交往,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1
    2022-08
  • 南京古生物所赴湖北红安举办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党务干部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7月23-25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前往湖北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办“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党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专题培训。南京古生物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新任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机关各部门负责人等28人参加了培训,所民盟支部和致公党支部相关负责人一同参加此次培训。
      湖北大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坐落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的红安县。红安,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和中心,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红二十五军的重建地,红二十八军的改编地;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造就了陈锡联、秦基伟等293位共和国高级将领。学员们先后参观了李先念故居纪念馆和王近山将军故居等革命教育场馆,观看了纪录片《大爱》,上了微党课《李先念与家乡亲人的故事》。一张张历史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帧帧宝贵的影像,述说着革命先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不同历史时期经历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要业绩和历史功勋,大家现场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辈的初心,接受了深刻的党性教育。
      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学员们瞻仰了高大雄伟的纪念碑,敬献枝花,面向纪念碑,举起右手,在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杨涛的带领下再次宣读入党誓词。随后,学员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纪念馆,在历史陈列中追寻红色印迹,聆听革命故事,回顾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开展革命、发展壮大的恢宏历史,接受思想和精神上的深刻洗礼。
      武汉大学陈国清教授以《初心映红大别山——从大别山红色历史看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担当》为题,为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报告以大别山红色革命历史为背景,讲述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不忘初心、勇担使命的动人故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革命历史是共产党人丰厚的精神滋养,在三个多小时的讲述中,陈教授充满激情地传递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本次培训课程设置上,以提高党务干部能力素质和实操能力为重点,在接受了系统的党支部工作实务知识讲课后,学员们分五组现场组成模拟党支部,围绕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发展党员和提醒谈话等不同的主题进行基层党支部工作情景实操。每一位学员都全情投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通过分组演练、互相点评、讲师补充的新形式,检验了每一位学员的学习效果,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党支部工作的了解,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基层党支部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各民主党派学员通过听取《统战法宝红土铸丰碑—红安统一战线的红色历程、杰出人物和深刻启示》报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坚定了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信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贡献属于自身和党派的力量。
      学员们一致认为,此次培训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接地气,生动鲜活。通过培训,同志们提高了认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信心,进一步明晰了做好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有效提升了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
    01
    2022-08
  • 南京地调中心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7月21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主任高延光、副主任陈宏峰等一行6人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调研交流,共商合作事宜。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等接待了高延光一行。
      高延光一行首先参观了南京古生物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物馆、标本馆、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等场所,对研究所的科研方向及最新进展、支撑平台建设和70周年历史成就等做了一个全面了解。
      在双边座谈交流会上,詹仁斌对高延光一行的到访再次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两家单位都是位于南京的地质科研机构,双方有很好的合作历史和潜力。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加强双边战略合作,共同申请承担科研生产任务;二是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共同培育产学研复合型人才;三是通过联合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传播等,推动资源共享。
      高延光在发言中指出,双方单位同根同源,研究和应用各有侧重。此次交流收获颇丰,对下一步加强双边合作很有信心。南京地调中心目前正在着力建设华东地质科技创新中心,重点解决区域地质调查中的科学问题,希望下一步与南京古生物所加强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华东区及相关海外区域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长远发展。
      双方参会人员就基础及应用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国际合作等具体合作事项进行了热烈地交流。杨涛主持座谈会并做总结发言,希望以此次交流为新的起点,通过系列举措切实推动双方战略合作。
    22
    2022-07
  •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南京大学研修班走进南京古生物所

      7月20日下午,“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南京大学研修班的40余位学员走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先后参观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暨南京古生物所所史展,以及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场所。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以“演变中的地球,进化中的生命”为主线,讲述了地球和生命演化历史,通过精彩细致的讲解,让大家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如果将地球这46亿年的生命浓缩成只有24小时的一天,人类的出现和进化过程只占这一天中的两分钟。而通过走进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暨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大家深刻体会了弘扬、传承和发展以李四光精神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参观了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扫描电镜实验室和Micro CT实验室等场所后,大家直观了解了前沿技术手段在地层和古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参观结束之后,“苏教名家”培养对象们也分享了各自在活动中的感悟。
      来自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的殷利老师分享说自己深刻认识到“演变中的地球,进化中的生命”这句话的内涵,感受到生命像交响曲,跌宕起伏,高潮迭起。以李四光为代表的“南古精神”也激励着大家带领学生勇攀高峰。来自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的蔡效猛老师则表示在南京古生物所学习过程中,为南京古生物所70年的辉煌历程感到骄傲,为几代南古人用实干铸就南古精神的延续感到激动。扬州旅游商贸职业学校副校长濮德锁表示,走进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听李四光的故事,当我看到李四光为了找石油、为国建立卓越功勋的画面,深深感悟了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的“南古精神”。
      此次参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家触摸到了地球演变厚重而又精彩的历史,集科学普及、趣味体验与素质教育于一身,让各位老师在专业讲解中开拓视野,在沉浸式体验以李四光为代表的中国科研人的工作环境中感受科研氛围,学习和传承科学家精神。
      “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是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人才项目,旨在围绕立德树人、教书育人,培养造就一批有创造力、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型名教师、名校长、名专家,促进具有江苏风格、江苏特质的教育名师的产生与成长。
    22
    2022-07
  • 南京古生物所师生参加国科大“诵读中国”朗诵比赛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现师生对中华经典的传承与创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积极组织职工和研究生参加第四届“经典筑梦向未来”中国科学院大学“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 
      本次大赛共有初赛、复赛、决赛三个赛程,非北京赛区的各单位通过腾讯会议app线上模式参加比赛。南京古生物所共用四支队伍进入复赛,分别是:学生组杨文莉的《荷塘月色》,学生组仲钰天、杨文莉的《我的祖国》,学生组李孟鸽、冯文谦、刘思延、刘瑶、刘琮滢的《穆恩之:尽量把机会让给中青年》,以及教师组盛捷、孙珏的《攀登·石迹耿千秋》(节选)。决赛当天,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亲临现场指导。经过激烈角逐,盛捷、孙珏的《红色家书》(节选)获得教师组三等奖,南京古生物所获得本次大赛的“优秀组织奖”。 
      诵读经典,传承精神。从遴选作品到备战比赛,参赛选手认真准备。比赛的成绩不是目的,但是“做好每一件事”是一代代南古人的信条。通过这次比赛,充分展现了南京古生物所师生爱所、爱党、爱国的情操和不畏困难、团结一致的品质。 
    19
    2022-07
  • 南京古生物所与内蒙古地质调查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1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呼和浩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地调院院长熬嫩、副院长夏宁,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军及相关部门人员出席了此次仪式。 
      熬嫩首先对王军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从历史发展沿革、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工作重点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内蒙古地调院的基本情况。熬嫩强调,经过2021年改革重组,地调院更加注重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职能。内蒙古地域广阔,蕴藏极其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源和古生物化石资源,但目前古生物化石研究程度不高,地层古生物研究方面的人才也很稀缺。他表示,希望以此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为契机,双方能够从具体科研问题出发,将合作发展落到实处,深化人才培养、推动双方资源共享、扩大交流合作。 
      随后,王军介绍了南京古生物所发展历程与资源优势。南京古生物所古生物学研究门类全、时代广,人才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备齐全,有着与产业部门合作的坚实基础;同时与国内外相关院所交流紧密,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王军指出,近年南京古生物所在内蒙古乌达“植物庞贝城”、宁城道虎沟生物群研究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和业务往来夯实了基础。他希望双方本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强化院地合作,共同促进地质古生物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发展。 
      目前,双方已开展了内蒙古古生物化石数据库建设项目,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后续双方将针对数据产品的深度开发等工作展开进一步合作。 
    19
    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