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招聘宣讲会在南京古生物所举行
    9月23日下午,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招聘宣讲会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新疆油田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参加此次宣讲会。本次宣讲会面向研究所应届毕业生、博士后。宣讲会伊始,油田党委办公室负责人强调新疆油田公司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并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的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发展前景等情况。随后,新疆油田的招聘团队还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学生们关于职业发展、岗位要求、招聘流程、福利待遇等方面的问题。此次宣讲会的举办,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新疆油田、接触石油行业的平台,增加了一次就业选择的机会,还为双方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25
    2024-09
  •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2024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
    9月15日,恰逢“全国科普日”的第一天,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4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书香南古”暨“地球生命故事·生物大灭绝”新书发布仪式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二楼报告厅举行。南京古生物所所长王军,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赵方臣,古生物学家苗德岁,译林出版社社长葛庆文等嘉宾领导,以及南京、上海等地多所学校师生近200人共同参加此次科普活动。活动由南京古生物所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傅强主持。在“地球生命故事·生物大灭绝”系列新书发布仪式上,赵方臣、苗德岁、葛庆文共同为新书揭幕。“地球生命故事·生物大灭绝”系列图书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古生物所研究员戎嘉余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沈树忠共同审读并推荐。现场还举行了为芳草园小学、琅琊路小学等学校学生代表赠书并寄语青少年的环节。活动当天的还组织了达尔文大讲堂,由王军以《植物庞贝城》为题,向公众深入简出、形象生动地讲述了“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的前世今生和科学研究价值。“植物庞贝城”刚入选第二批世界地质遗产地,是了解地史时期群落生态一个独特的窗口,有着大量的植物化石,可以重建全球最精确(通过样方采样法)的成煤森林景观。本次活动在化石网、博物馆B站和江苏有线新视界进行了线上全程直播。
    19
    2024-09
  •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2024年度入所教育系列活动
    为引导新入所人员厚植家国情怀,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8月29日-9月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办2024年度入所教育系列活动,包括研究生和职工在内的近80位新入所人员参加了此活动。筑牢安全防线,守好安全底线。本次教育活动率先以“安全教育和实验室准入教育”拉开帷幕。8月29日,安全教育引用真实案例详细剖析了各项安全要素,深入浅出地让大家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实验室准入教育则通过南京古生物所的实验平台、实验条件及实地参观等方式开展。此外,本次教育活动还进行了野外科考安全培训。8月30日,研究所精心组织了新入所人员参观南京古生物博物馆、标本馆、图书馆、地层古生物大数据中心,以及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针对新入所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研究所还特别安排了入学教育和新老生面对面活动,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展开了交流。9月7日上午,新生见面会在研究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举行。南京古生物所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2024级27名硕士生、12名博士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所领导与新生们亲切交谈,他们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让新生们受益匪浅、信心倍增。在离科学最近的地方,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不断认识科技世界新领地,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和学习中。新生见面会后,随着新入所职工的加入,南京古生物所所长王军向全体新入所学生、职工介绍了研究所的历史沿革和取得成果;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赵方臣向与会人员上了一堂主题为“青春建功新时代 追梦奋进正当时”的党课。一系列的入所教育活动不仅加深了新入所人员对南京古生物所的进一步认识了解,也使“爱国奉献、学用兼优,严谨创新、勇攀高峰”的南古精神深入每一位南古人心中。
    13
    2024-09
  •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研究生导师座谈会暨庆祝教师节活动
    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召开研究生导师座谈会。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赵方臣,副所长王博,近30名导师及人事教育处相关人员参加此次座谈。座谈会由王博主持。会上,赵方臣向各位导师表达了节日的祝贺,并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强调了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重点讲述了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育人工作的发展历程和时代要求,提倡全体导师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教育家精神,为国家培养有用之才。同时,会上还通报了研究所关于整合办学资源和提高办公条件等方面的工作进展。随后,人事教育处相关人员作了研究生教育工作报告。与会导师在听取报告后,针对如何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如何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会上导师们还交流经验,并就课程设置、开题中期、管理制度、培养质量把控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会后,在由研究生会主办的“桃李芬芳 师恩难忘”送祝福活动中,研究生们纷纷为研究生导师送上祝福,在留言板上书写对老师们的感恩之情。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常怀感恩之心,珍惜与导师的相处时光,努力成为有情怀、有思想、有担当、有学识的时代青年。南京古生物所也将继续传承和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为古生物学和地层学领域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
    13
    2024-09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南海油气勘探进展研讨会
    9月4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举行南海油气勘探进展研讨会。会议邀请了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首席科学家张光学、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油气所所长张莉,以及相关负责人。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赵方臣,副所长、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吉涛、殷宗军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议由王博主持。会议伊始,赵方臣首先代表南京古生物所对张光学一行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简要介绍了此次研讨会议召开的背景。他表示,希望借此机会与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加强沟通合作,优势互补。张光学对南京古生物所为我国地层古生物学领域做出的历史贡献表示高度赞扬,对重点实验室的重组表示祝贺,希望能和南京古生物所、重点实验室在南海油气勘探领域深入探讨,寻找合作的结合点,共同将“油气地层应用”落到实处。会上,油气所项目管理处处长杨振做了有关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情的介绍。王博、殷宗军也在会上分别做了有关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重点实验室,南海油气调查研究进展、地层古生物学研究技术进展的情况报告。与会人员在听取报告后,围绕未来的合作机制、项目合作攻关、成果和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交流。双方表示今后一定要依托各自优势紧密合作,落实有关研讨内容,服务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做出贡献。
    11
    2024-09
  • 广西自然资源厅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9月5日,广西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黎修旦一行5人调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并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交流座谈会。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博,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座谈。会议由王博主持。会上,王博首先对黎修旦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此次参会的人员情况。王博表示,“金钉子”对于全球地质学研究的重要性,广西来宾蓬莱滩乐平统“金钉子”作为全球地质年代划分的重要标志,其保护与研究工作对于理解地球历史、推动地质科学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后,黎修旦简要说明了此次调研目的,并就对目前广西来宾蓬莱滩“金钉子”的保护与宣传、配套博物馆的规划与设计等情况进行介绍。与会双方结合各自工作经验,围绕“金钉子”的申报与保护、博物馆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宣传等内容展开深入交流。其中,双方还对三维可视化重建技术在博物馆科研及展示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表示要充分利用复原古生物化石的三维形态技术手段和资源数据,结合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等方式,为公众提供更加直观生动,兼具趣味互动性的科学教育体验。最后王博表示,希望通过双方单位合作交流,对广西已有“金钉子”和潜在“金钉子”持续开展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国际地质学界的地位。会后,黎修旦一行参观调研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06
    2024-09
  •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召开第十一届第二次学术年会
    8月23-26日,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在甘肃天水召开第十一届第二次学术年会。本届会议以“天水之间、论道孢粉”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67家机构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和学生参会。会议围绕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孢粉学研究与应用,针对研究方法、原理、最新进展和问题等开展了74场学术报告及20幅展板交流。此次会议由中古学会孢粉学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和天水师范学院共同承办。中古学会孢粉学分会秘书长刘锋主持开幕式,分会理事长李建国致开幕辞。李建国在致辞中首先感谢本次会议的承办方,并对中国孢粉学近年来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全体人员持之以恒、齐心协力为中国孢粉学的加速发展贡献力量。开幕式上,西北研究院党委书记张长春和天水师范学院副校长左国防分别代表代表承办单位致辞。本次会议特邀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方小敏作“青藏高原隆升驱动的气候环境和生物生态协同演化”专题报告。会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院研究员赵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刘鸿雁、西北研究院研究员苗运法分别以水稻和稻作农业起源、青藏高原东部冰期/间冰期温度重建、孢粉学服务于北方旱区植被恢复、亚洲内陆干旱环境演化与驱动机制的孢粉学证据为主题作了大会报告。大会最终评选出6篇优秀学生报告及多名优秀志愿者。会后,部分参会人员还开展了“丝绸之路甘肃段植被、地质与古文明”的野外科考,考察了甘肃部分典型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下的地质、地层、植被和古人类遗址。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古学会孢粉学分会理事会议。会议总结了学会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并认真和研讨未来的工作方案。会议还审意通过了8份正式会员入会申请和9份学生会员入会申请,并决定将在2026年河北正定组织召开下一次学术年会。本次会议充分展示和总结了我国孢粉学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促进了孢粉学以及相关学科的交流、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鼓励科研交流合作、强化联合攻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06
    2024-09
  • 国家自然博物馆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9月4日,国家自然博物馆首席科学家孟庆金一行6人调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并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交流座谈会。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赵方臣,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座谈。会议由赵方臣主持。会上,赵方臣首先对孟庆金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希望双方能够积极沟通,加强合作。孟庆金简要说明了国家自然博物馆目前情况,博物馆未来将通过展览、研究等形式实现科学研究成果向科学教育普及落地,此次调研目的是希望双方能在科研与人才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相互交流。赵方臣强调人才是科研工作的核心,是推动科研创新和科普教育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根据中国科学院党组方针政策,研究所积极调整相关机制体制,不断通过各项政策调动全所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所将主抓年龄梯队布局,人才自主培养与从外引进相结合,建立更加开放和灵活的人才发展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科研人才;同时要加强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和发展空间。随后,双方人员结合经验就科研机制建设、机构编制、运行管理、人才管理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人员表示,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优势,完善资源配置,激励项目合作,不断增进科研机构与博物馆之间的紧密合作,有效推动科研成果的普及和科学文化的传播。会议最后,双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科研与科普工作的融合发展,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推动科学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会前,孟庆金一行参观调研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以及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
    05
    2024-09
  • 南京古生物所牵头研究的“植物庞贝城“入选第二批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
    近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地科联”)在韩国公布了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牵头研究的《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内蒙古)等中国三地成功入选。9月3日,“中国3家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古生物所召开。发布会上,受国际地科联委托,国际地科联国际地质遗迹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建平宣布中国入选遗产地名单并介绍遴选的背景情况。南京古生物所所长王军介绍了“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的相关情况。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有着大量重建的化石植物,是全球最精确(通过样方采样法)重建的成煤森林景观,为了解地史时期群落生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截至目前的调查研究,“植物庞贝城”现已囊括了5项世界之最:最大面积的远古森林实践复原、最丰富的同期成煤植物群化石标本收藏、最古老的苏铁植物、最丰富的瓢叶目植物群落、最多的化石植物整体重建,“植物庞贝城”的发现和研究为古生物演化生命树增添了最多的新物种。当天,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伟海分别介绍了各自地质遗产地的情况。来自国际地科联地质遗迹委员会的专家、地质科学领域的院士及学者、各遗产地代表等参加发布会,并对地质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开展了深入的研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成立于1961年,是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地球科学团体,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合作伙伴,在国际社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目前入会的国家和地区121个,代表着全球约100多万名地质科学家。2021年初,国际地科联公布全球第一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浙江长兴“金钉子”地质剖面、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等7个中国地质遗迹成功入选。
    04
    2024-09
  • 南京古生物所研究生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等多项荣誉
    近日,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各类奖学金及优秀学生评选名单陆续公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生以优异的表现斩获多项荣誉。2021级博士研究生孙智新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020级博士研究生许春鹏的毕业论文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2023级博士研究生刘炳材和2021级硕士研究生角升林分别获地奥奖学金一等奖和二等奖学金;2022级博士研究生武学进获南京分院院长特别奖;2019级博士生朱衍宾获伍宜孙奖学金。本年度南京古生物所共19名学生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校级荣誉称号。其中,朱修萍等14名研究生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刘炳材、王晗获“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角升林获“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孙智新获“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外籍博士生MOHAMMADTAGHIBADIHAGI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国际学生”荣誉称号。除此之外,研究所还有30人次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学院级荣誉称号。其中,高嘉华等20名研究生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刘炳材等5名研究生获“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孙云鹏、薛岩获“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朱衍宾等3人获“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青春是一曲拼搏的歌,是一幅绚烂的画。荣誉既是肯定,也是激励。南京古生物所将继续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03
    2024-09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210008)
Tel:025-83282105 Fax:025-83357026
Email:ngb@nigpas.ac.cn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