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元素分析技术培训会(11月15日)
11月15日上午9:00~11:30 图书馆报告厅
1. 现代同位素分析技术进展(报告人:杨涛,南京大学)
2. 铁组分分析技术及其在古环境反演中的应用(报告人:向雷)
3. 有孔虫壳体镁钙比值古温度计-原理及应用(报告人:郭启梅)
4. ICP-MS与ICP-OES在地质样品分析中的应用(报告人:吕苗)
11月15日下午2:30~5:00 元素分析室(西楼一楼)
讨论:元素分析方法与仪器维护
11月16日上午9:00~11:30 元素分析室(西楼一楼)
全定量分析等相关实验
-
学术沙龙通知(11月17日)
报告题目:Publishing i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s, a view from the editor’s desk
报告人:Florian Maderspacher博士, 《当代生物学》高级编辑(Senior Editor of Current Biology)
报告时间:11月17日(星期四)下午02:00
报告地点:博物馆二楼多功能报告厅(因同期有在所培训人员参会,故调整了报告地点到博物馆大报告厅,提请注意)
-
-
学术沙龙通知(11月11日)
报告题目:How to write a scientific paper and get it published
报告人:David Ferguson教授,维也纳大学
报告时间:11月11日(星期五)上午10:00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办:基础部、科技处、组人处
注:建议参加讲座人员就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互动交流,比如摘要与正文的时态用法困惑、主动与被动语态的使用把握等等具体问题。
-
学术沙龙通知(11月3日)
报告题目:1. New look at the boundary of precambrian and palaeozoic Europe based on new seismic data from the sw margin of the east E uropean craton in poland
2. Mesozoic tectono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polish basin - basin subsidence, salt tectonics and inversion
报告人:Piotr Krzywiec副教授,波兰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报告时间:11月3日(星期四)上午10:00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办: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重、科技处、组人处
-
Carl BRETT教授埋藏学和层序地层学课程通知(11月25日-27日)
课程题目:Taphonomy and Sequence Stratigraphy
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14:00-16:00
1) Taphonomy: Introduction
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9:00-11:00
2) Biostratinomy: processes between death and burial of organic remains
Case Study: Modern experimental taphonomy study
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14:00-16:00
3) Fossil Diagenesis
Case Study: Trilobite Taphonomy Model
2016年11月27日(星期天)9:00-11:00
4) Taphofacies
Lagerstatten: taphonomic processes of exceptional preservation
2016年11月27日(星期天)14:00-16:00
5) Sequence Stratigraphy: Basic principles
2016年11月28日(星期一)9:00-11:00
6) Linking Sequence Stratigraphy with Taphofacies and Paleoecology
Case Study: Ordovician Shell Beds-Shale Cycles
课程测验,测验及格者可获1学分
授课专家:Carl BRETT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
课程地点: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
学术沙龙通知(10月31日)
报告题目:1. Who we are, where we go? Research and perspectives at the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ciences of the Polish Academy of Sciences
2. Mineral surface properties in black shales
报告人:Arkadiusz Derkowski 教授,波兰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报告时间:10月31日上午10:00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办: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组织人事处
-
学术沙龙通知(11月1日)
报告题目:The Lower Paleozoic succession of Baltoscandia – sedimentary facies, carbon isotope stratigraphy and marine biodiversity
报告人:Mikael Calner教授,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
报告时间:11月1日(星期二)上午10:00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办:国家重点实验室、院重、科技处、组人处
-
-
Paul D. Taylor教授海洋古生态学系列讲座通知(10月17-20日)
系列讲座:Marine Palaeoecology Lecutures
Oct. 17
9:30-11:00, Lecture 1: Course introduction and the marine realm
14:30-16:00, Lecture 2.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 marine palaeoecology
Oct.18
9:30-11:00, Lecture 3. Biotic interactions
14:30-16:00, Lecture 4. Soft substrate and plankton palaeoecology
Oct.19
9:30-11:00, Lecture 5. Hard substrate palaeoecology
14:30-16:00, Lecture 6. Reefs and mounds
Oct.20
9:30-11:00, Lecture 7. Special communities, including Lagerst?tten
14:30-16:00, Lecture 8. Evolutionary palaeoecology
主讲人: Prof. Paul D. Taylor,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 UK
讲座地点:古生物所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主办:基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处、组人处
-
-
学术沙龙通知(9月20日)
报告题目:
1) Virtual fossils: The soft-bodied Silurian fauna of the Herefordshire (UK) Largerst?tte
2) 3D aglaspidid arthropods with a calcitic cuticle from the Ordovician of Shaanxi Province, China
报告人:Derek J. Siveter教授,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
报告时间:9月20日(星期二)上午09:40
报告地点: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
-
古生物与古环境实验技术与研究应用学术交流会通知
现代实验与分析技术对古生物与古环境背景研究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新技术手段的采用,拓展和深化了传统古生物学研究认识的视角和深度,也为古生态和古环境背景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定量-半定量评估依据。受限于实验技术领域与科研体系成员之间知识体系和对象的不同,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功能使用等对科研的支撑局限于已知的限定范畴,而实验技术人员对科研分析目标专业需求了解的不足,亦难以为科研提供精准的目标服务。为了构建实验技术平台与科研体系人员之间相互沟通的平台,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供精准技术服务的意识,充分发挥现有实验平台的功能、推动仪器设备技术创新与技术开发,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特此召开古生物与古环境研究领域的实验技术与研究应用的学术交流会。欢迎中国科学院及相关单位人员积极参与实验技术的交流与沟通,欢迎社会广大地学爱好者自由参与。
现将会议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组织方
主办: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协办:中国科学院资源地层学与古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组织人事处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16年9月7日至2016年9月8日
会议地点: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图书馆三楼报告厅
三、会议费用
本次会议不收会议费,参会者食宿自理。
四、会议联系人
董宝清(025-83282140,13770651967),lps@nigpas.ac.cn
曹长群(025-83282151,13851580258),cqcao@nigpas.ac.cn
五、会议日程及报告内容:
2016年9月7日(上午):
1、9:00~9:25 花粉形态学研究:实验技术与完美艺术的碰撞(毛礼米)
2、9:25~9:50 ICP-MS和ICP-OES技术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吕苗)
3、9:50~10:15 高精度分析数据的控制与获得—基于MAT253碳氧同位素实验共享平台的应用(刘静)
茶歇(10:15~10:30)
4、10:30~10:55 扫描电镜微区分析技术的应用及问题(方艳)
5、10:55~11:20 古老沉积物生标实验技术及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张华)
6、11:20~11:45 牙形刺氧、锶、钕同位素实验技术与研究应用前景及问题(陈波)
中午:简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食堂)
2016年9月7日(下午):
14:00~16:00 所实验技术服务中心,仪器设备现场演示与交流会
2016年9月8日(上午):
1、9:00~9:25 岩石薄片制片技术、应用及组分统计方法简介(郑全锋)
2、9:25~9:50 硫同位素在古环境恢复中的应用(王伟(女))
3、9:50~10:15 化石三维结构无损成像技术与研究应用(殷宗军)
茶歇(10:15~10:30)
4、10:30~10:55 TEM在古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早白垩世基干鸟类羽毛超微结构的保存(泮燕红)
5、10:55~11:20 孢型化石实验室分析技术(刘峰)
6、11:20~11:45 植物细胞质研究方法与手段(王鑫)
中午:简餐(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食堂)
2016年9月8日(下午):
14:00~15:30 实验技术与科研需求交流与合作洽谈
15:30 会议结束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2016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