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2022年度入所教育系列活动
9月7日-2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举办了2022年度入所教育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共有31名2022级新生和39名新入职职工参加。
9月14日9点, 2022级新生见面会在南京古生物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所领导班子成员、导师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2022级19名硕士生、12名博士生参加座谈。
会议伊始,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致辞,他代表所领导班子对新一届注入南京古生物所的新生力量表示热烈欢迎,希望全体青年学生尽快融入研究所的学习和生活中。随后,导师代表表示,希望新生们能继续发扬和践行科学家精神和南古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来为建设祖国奉献一份力量。会上,同学们发表了自己近期在研究所的生活感想和学习心得体会。
座谈会上,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对新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希望他们用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待学习生活中的每件事,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和交流;二是希望他们提高“看齐意识”和“大局意识”,在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加强学术水平,提高身体素质;三是希望他们勤奋刻苦,做“求真求实 争创世界一流”的新时代人才。
新生见面会之后,杨涛在图书馆报告厅给全体新生和新入职职工作了一场主题为“心系‘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的坚定理想信念思政报告。报告从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科学家精神、恪守科研诚信和所内党建情况四个方面展开。党群工作处人员还向听取报告的人员们介绍了发展党员的相关程序,并鼓励有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人积极提交入党申请书。
随后,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军对研究所的历史沿革、研究领域、机构设置和目前工作重点等方面向新生和新职工们作了详细介绍。
9月7日和21日上午,南京古生物所还组织全体新入所人员对研究所内各支撑部门进行了深入的参观、学习和了解。通过图书馆入馆教育、入所安全教育、实验室准入教育、网络科学传播知识介绍等,大家系统了解了研究所相关资源和管理要求;通过参观博物馆、实验技术中心、大数据中心、标本馆、所史馆,进一步加深了新入所人员对研究所的直观感受。
此次入所教育系列活动,让新生和新进员工对研究所有了较为清晰、完整的认识。大家纷纷表示将尽快融入研究所,从工作、生活、学习中实现角色转换,践行时代赋予的使命,感受作为“南古人”的自豪。
2022-09-25
-
南京古生物所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
9月1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教学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2022年教学研讨会会议精神展开,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副所长王军,以及近20位授课教师和人事教育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詹仁斌主持会议。
会上,詹仁斌首先介绍了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和国科大南京学院的建设历程。课程思政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法将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教无止境。詹仁斌强调课程思政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并要求各个课程负责人在教学环节中要适时强化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
通过集中学习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2022年教学研讨会会议内容,全体教师不仅深刻了解了目前国科大的课程思政工作建设,课程改革与教学督导工作等情况,充分学习了国科大2021年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范建玲教授的教学经验,还对课程教学纪律和内容的高标准、严要求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随后,老师们集中研讨了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方法,以及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大家结合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各抒己见。王军在会上指出,当前,培养符合未来需求、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是关键,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研究所古生物门类学科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项挑战,需要大家严肃认真对待。
最后,詹仁斌从三个方面向全体教师提出了要求。第一,要进一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第二,要牢记教学纪律,建设好课堂主阵地;第三,要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为培养人才贡献应有的力量。他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持续做好研究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2022-09-25
-
南京古生物所开展2022年教师节主题活动
桂树吐蕊,佳节已至。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为充分体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尊师重教、务实开拓的精神,感谢研究所内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南京古生物所研究生会于9月9日11-13点,在研究所食堂门前举办一场主题为“张张贺卡传真情,句句祝福暖师心”的2022年教师节活动。
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研究生会成员为老师们精心准备了一张张写满节日祝福的贺卡和一束束鲜艳别致的花朵。发放贺卡和花束的同学们代表全体研究生向各位老师们献上最诚挚的祝福,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心,身体健康;也通过一句句真切的文字感谢导师们在学业上的指导和工作生活上的谆谆教诲,感谢研究所各个部门的老师给予的帮助。
此次活动是迎接党的二十大系列活动之一,不仅营造了浓厚的教师节氛围,还增加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激励同学们刻苦学习、努力科研,让同学们更加尊重和感恩老师;同时也激励全体教职工坚守初心使命,扎实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2022-09-19
-
南京古生物所与北京自然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詹仁斌,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等一行六人访问北京自然博物馆,就加强双方合作事宜进行交流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党组书记方力、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等接待了詹仁斌一行。
詹仁斌一行首先参观了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爬行动物”“古哺乳动物”“人之由来”“植物世界”“神奇的非洲”等陈列展厅及临时展厅,深入了解北京自然博物馆近年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展览中所体现的特色展理念以及多元融合的科学传播工作。随后,在田家炳楼生物标本馆调研了北京自然博物馆鸟类、大型哺乳类、古生物等藏品库房。
在双方座谈会上,詹仁斌介绍了南京古生物所的基本情况和优势资源,并表示研究所将为北京自然博物馆新馆建设工作提供切实支持,期待双方进行全方位、多领域的深入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加强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与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展览展示和科普活动联动等,共同助力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杨涛表示,研究所作为目前我国从事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科学研究、标本收藏、信息数据处理、人才培养和科学传播均为其重要目标内容,双方开展合作将发挥彼此优势,支持双方尽快实现合作事项的落地。
座谈会上,方力指出,北京自然博物馆与南京古生物所进一步密切合作,将为科学研究、藏品征集、展陈设计、科普研发等业务工作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科学文化传播,有力促进博物馆高质量建设和发展。
座谈结束后,孟庆金与詹仁斌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此次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将走进更广、更深、更强的新时期,未来双方将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
2022-09-12
-
南京古生物所22个项目获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集中接收期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总计提交申请63项,形式审查全部通过。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的结果,南京古生物所获资助项目合计22项,资助率为32.84%,获得资助经费1343万元。其中,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项,面上项目10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
未获资助的申请人如对不予资助决定有异议,可向自然科学基金委提出不予资助项目复审申请,相关注意事项可参考网址及其附件(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87195.htm)。
2022-09-08
-
南京古生物所师生获多项中科院奖教学金
近日,2022年度中国科学院各类奖教学金名单陆续公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多项奖励。
其中,2020级博士生许春鹏荣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其导师李国祥研究员获中科院优秀导师奖;2020级博士生张前旗获评2022年度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学金;2020级博士生王霄鹏和2022级博士生罗慈航分别获地奥一等和二等奖学金;2019级硕士生琚琦获南京分院院长优秀奖,2020级硕士生赵显烨获伍宜孙奖学金;2019级硕士生琚琦及2019级博士生蔡垚峰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17级直博生孙玮辰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省“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王晗等17名研究生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刘炳材获“三好学生标兵”荣誉称号;王晗、王华清、角升林获“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2020级外籍博士生JEON JUWAN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国际学生。
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研究生获奖佳音频传,喜事连连,充分反映出所内老师对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的重视,同时也激励全体研究生继续砥砺前行。
2022-09-08
-
南京古生物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8月29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南京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忠和院士、副主任金之钧院士(线上)、副主任詹仁斌研究员,委员戎嘉余院士、王成善院士(线上)、彭平安院士、沈树忠院士、朱敏院士、童金南教授、金建华教授、刘建波教授(线上)、袁训来研究员和王怿研究员等参加了此次会议。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军、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首先代表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致辞,并简要介绍召开此次会议的相关背景。詹仁斌表示,希望各位专家积极提出有关意见建议,着力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工作。
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袁训来重点对实验室2022年上半年的工作和最新研究进展做了详细汇报。与会专家对实验室的工作和科研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从国内外学科前沿发展态势、国家重大需求、人才队伍和技术平台建设等角度,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和长远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会议还对2022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部署项目进行了论证,并对来自国内外51个单位的75份开放课题申请开展了评审。
2022-09-02
-
南京古生物所2022年野外实践教学圆满结束
7月19-26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两年一次的野外实践教学在湖北宜昌地区进行,本次活动由南京古生物所袁训来研究员等16位老师带队教学,研究所50位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21位来自南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的高年级本科生参加此次野外实践教学活动。
7月18日下午,野外实践教学活动动员大会在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全体参与活动的教师和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会上,南京古生物所所长、野外实践教学首席教授詹仁斌给大家讲述了实践教学的由来、教学目的和野外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也对本次教学活动提出了要求和希望。随后几位主要野外实践教学带队老师分别介绍了各个时代的地层剖面、形成背景及相关的地质事件,为学生们铺垫了野外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詹仁斌在动员大会上讲话
今年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宜昌地区前寒武纪至中生代地层与古生物。共分为四个专题: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折时期雪球事件与地层古生物、奥陶纪—志留纪地层古生物、二叠纪—三叠纪早期地层古生物,以及三叠纪-侏罗纪陆相地层和生物群。在前3天的基础教学实习阶段,全体同学分为3个大组,由带队老师带领分别前往峡东以及兴山地区考察前寒武系—中生界的经典剖面,了解宜昌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及地层序列。后3天同学们分为8个专题小组,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围绕各自主题对有关地层剖面开展实测采样和深入研究,完成相关专题报告。
野外实践期间,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王军前往现场指导。在野外实践结束时,为考查同学们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全部同学还参加了一次综合笔试。
王军前往野外进行具体指导
实习返回之后,各组同学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整理野外资料并绘制地质图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了实验处理和分析,同心协力撰写了专题野外实践报告。
8月31日上午,南京古生物所组织开展了野外实践教学小组答辩暨颁奖总结大会,詹仁斌出席答辩会。会上,参加野外实践的同学们分组进行了汇报答辩,最终评出了10个优秀野簿奖、9位优秀学员、3个小组汇报优秀报告奖和1个优秀组织奖。
获奖学生合影
野外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带领同学们对我国前寒武系至中生界一系列经典剖面进行系统考察,引导同学们科学规范地开展地层古生物学观察、记录和各类样品采集等工作,全面提升大家的野外综合实践能力,加深对有关地质历史和重大事件的认识,进而在过程中培养同学们对地质工作的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次野外实践教学,不仅明显提高了南京古生物所研究生的野外实践能力,同时展示了研究所内师生专心科研、严谨治学、团结友爱的良好精神面貌,为有效推进科教融合、助力高校本科生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此次教学实践大家都受益匪浅,也受到了相关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2022年华南地层古生物野外实践合影
2022-09-02
-
李四光青藏高原科考突击队在西藏进行野外科考
6月26日至8月1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18名队员完成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第二次青藏科考年度野外考察任务。
本次科考总行程近8000公里,始于藏南日喀则地区的拉孜、仲巴和萨嘎,随后进入阿里地区的普兰、札达,再往北至狮泉河,最后往东至改则。一路上,突击队员们一边适应高原反应和艰苦的野外条件,一边有序开展野外工作,沿途完成跨越喜马拉雅地块、拉萨地块和南羌塘地块,涵盖晚古生代及中生代共计20余条剖面的科考工作,采集古生物化石、地球化学和沉积岩石学样品近五吨。
在藏南地区,突击队在科考途中不仅找到了大量新的研究剖面,同时也求证了诸多文献记载的重要地质单元如拉赛拉灰岩等的现场情况。在此期间,二叠纪小组和中生代小组分别勘察、采集了大量二叠纪灰岩外来体中的化石和中生代深水沉积的放射虫硅质岩样品,根据这些可靠证据获得了诸多关于地层时代和古地理演化的最新认知。
在阿里地区科考间隙,突击队还开展了一系列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的主题活动,包括赴狮泉河烈士陵园敬献鲜花、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赴先遣乡进藏先遣连纪念馆学习先遣连精神等。先遣乡纪念馆由“解放西藏”“挺进藏北”“筑垒高原”和“不辱使命”等6个板块组成,真实地还原了先遣连挺进藏北解放西藏的峥嵘岁月。1950年8月,西藏军区骑兵师一团一连136名官兵组成“进藏英雄先遣连”,从新疆于田县的普鲁村出发,担负起“从新疆进入西藏的任务”。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徒步跨越冰封雪裹的巍巍昆仑,穿越生命禁区,将五星红旗插上了藏北高原的阿里地区。1950年9月9日,先遣连到达阿里改则境内,扎布村成为西藏第一个和平解放的地方。从挺进到驻扎的短短一年间,63名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队员们被这些为了阿里解放、建设和发展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事迹深深触动,立志不负“李四光青藏高原地层古生物科考突击队”的称号,对标对表老科学家,争当第二次青藏科考的“先遣连”,践行老科学家精神,牢记初心使命,勇挑重担,攻坚克难,成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尖刀连和排头兵。
接近科考后期,突击队主要围绕藏北羌塘地区进行了详细的野外科考,工作地区平均海拔高、天气恶劣多变、条件艰苦、工作难度大。在先遣乡附近,研究剖面露头逐渐延伸至山顶,科考队员们每天需要攀登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坡开展测量采样工作,之后又背着数十公斤的样品踉跄下山,工作期间还需时刻防范突如其来的暴雪和冰雹;在文布当桑,研究剖面则位于深切河谷中,科考队员们每天铺石作桥、涉水而行,由于关键层段出露于岸边陡坡之上,科考队员们时常如岩羊一般趴在石壁上采集样品,最后一天的采样工作更是在沙尘暴的笼罩下进行。
尽管面临着种种挑战,突击队员们在整个科考过程中始终牢记先遣英雄们传递给他们的信念与力量,并将其转化为对科考工作的热情与动力,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不断攻坚克难,顺利完成此次野外科考任务,并在过程中充分践行和弘扬了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
2022-08-17
-
江苏新疆西藏青海手拉手夏令营参观南京古生物博物馆
7月3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团委、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共同接待了来自“石榴籽一家亲”江苏新疆西藏青海少先队员手拉手夏令营的66名营员。
南京古生物所团委和博物馆提前制定了活动方案,以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传播地质古生物科学知识为主题,着力培育热爱科学、立志报国的青少年。活动期间,营员们沿着参观线路认真聆听专题讲解,不时举手提问。大家在参观学习过程中对地球生命演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
此次夏令营是由共青团江苏省委员会、江苏省少工委举办,至今已组织汉、蒙古、回、藏、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十余个民族的逾1000名少年儿童来到江苏,有效促进了江苏与新疆、西藏、青海等地少年儿童的融情交往,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22-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