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院主题教育指导组到南京古生物所指导工作
5月5-15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中学习。中国科学院主题教育第十六巡回指导组组长朱怀诚、成员张一生全程参加5月12下午的读书会,并现场进行工作指导。
5月5-15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集中学习。中国科学院主题教育第十六巡回指导组组长朱怀诚、成员张一生全程参加5月12日下午的读书会,并现场进行工作指导。会议由南京古生物所党委书记杨涛主持。
全体人员首先前往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参观学习,深切感受以李四光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不畏困难、勇于探索、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科学家精神。
读书会上,杨涛汇报了南京古生物所此次主题教育开展的具体情况和所领导班子读书班的学习情况。南京古生物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结合自身在读书班学习情况和实际工作展开了思想交流分享,并各自分享了开展调查研究和梳理问题清单的相关情况。
在听取完汇报后,朱怀诚充分肯定了南京古生物所前一阶段的学习成效,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持续深入认识,紧密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学习形式,进一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观点;二是加强调查研究,要坚持和围绕“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效;三是加强组织领导,领导班子要提高站位,精心组织,以上率下,扎实落实主题教育各项要求。
杨涛表示,南京古生物所将按照指导组要求,进一步巩固深化拓展读书班学习成果,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创新发展的实际成效。
院主题教育第三巡回指导组、院党组第五巡视组部分成员、南京分院分党组成员等一同参观学习了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
2023-05-17
-
《科学通报》专辑“水循环的地质演变”正式出版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郭正堂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共同组织的《科学通报》专辑“水循环的地质演变”正式出版。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郭正堂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共同组织的《科学通报》专辑“水循环的地质演变”正式出版。
水是维持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根本保障,更是地球表层系统机体运作的“血液”。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6次评估报告中,特别突出了系统性评估气候变化对全球水循环影响的重要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郭正堂、焦念志、金之钧、王成善等负责、2019年年底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地球系统科学(能源、环境和气候)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年)”和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地球科学的转型——向系统科学发展”,将“水循环”与“碳循环”、“西太-东亚构造衔接”一起,作为系列战略研讨的三大主题之一。其中,以地球系统演化理论为指导,探索地质时期不同时空尺度和气候背景下的水循环过程和规律,即“水循环的地质演变”成为“水循环”主题研讨中的专题之一。
根据战略研讨专家组的要求,2021年10月11日在上海同济大学成功举办“水循环的地质演变”专题研讨会,并在会上决定组织《科学通报》“水循环的地质演变”专辑。专辑聚焦水循环的地质演变,探讨地球不同历史时期古气候演变和水循环过程及其调控机制这一地球系统演变的基本科学问题。
“水循环的地质演变”专辑包括12篇文章,涉及今后需要重视与加强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方法。
朱茂炎、郭正堂、汪品先三位专家在专辑中撰写了综合评述《水循环的地质演变: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文章在简要回顾水循环地质演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水循环研究领域合今后需要加强的5个重大科学问题:即雪球地球时期的水循环、植被起源和演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深时热带辐合带(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ITCZ)的演变与水循环、暖室期地下水与海平面变化、深时水循环中的氧同位素示踪。同时,三位专家还在评述中建议了我国未来亟须加强的4个研究方向:即深时冰室期向暖室期转变中的水循环、深时水循环与生态系统演变、深时水循环研究方法的发展、深时水循环与长周期地球系统演变的数值模型。
受邀参加专题研讨和专辑的作者都是活跃在相关研究前沿方向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南京古生物所副研究员要乐等重点围绕泥盆纪-石炭纪陆地植物演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分析了其与海洋生态系统,特别是生物礁演替之间的耦合关系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员史恭乐针对被子植物演化和水循环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结合实例,就如何利用被子植物化石重建古降水和古湿度等多个水循环相关的气候指标进行了介绍。博士生仲钰天和研究员陈吉涛等人回顾了晚古生代大冰期碳-水循环研究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在指出1-8百万年轨道周期尺度下的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同时,认为晚古生代大冰期地球表层系统各个圈层之间的反馈过程都非常复杂,今后需要开展不同复杂程度地球系统模型的模拟工作,以全面揭示晚古生代大冰期碳-水循环关联机制。研究员陈波等人详细评估了成岩蚀变、生命效应、区域性海水同位素组成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准确重建深时古温度的制约和解决方法,以及应用氧同位素指标开展深时水循环研究中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张莹刚博士等回顾了COPSE(Carbon-Oxygen-Phosphorus-Sulphur-Evolution)和GEOCARB为代表的早期长时间尺度碳循环箱式模型的不足,对基于COPSE模型结合了FOAM(Fast Ocean-Atmosphere Model)气候模型数据集而发展起来的SCION(Spatial Continuous Integration)地球系统模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下一步优化和发展的技术路径。
此外,多个相关兄弟单位中青年学术骨干也受邀撰写了专辑文章。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吴志鹏博士等人围绕南北半球海冰和降水对不同外部驱动的响应、热带降水中的半岁差信号和太阳辐射引起的降水突变等科学问题,结合团队近期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当前研究中所面临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亟须加强的方向。北京大学薛进庄副教授等人系统分析了早期维管植物辐射演化对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和维管植物型陆-海水文连续体的形成,以及与长时间尺度水-碳循环耦合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宋汉宸博士等人聚焦古、中生代之交水循环的一系列重大变化进行了总结,包括全球干旱面积和降雨的变化、超级季风现象和热带辐合带的迁移摆动等,指出这些演变可能是该时期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北京大学李明松研究员等人则从温室期地下水储库与海平面变化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天文驱动的大陆地下水活动导致海平面变化这一“海绵大陆假说”,并讨论了该研究方向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等人以古生物化石材料为依据,重点总结了新生代温室和冰室两种气候背景下动物区系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演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李树峰副研究员等人则结合古植物、地质学、地球化学等数据开发的古气候模拟方法的应用,针对新生代青藏高原的生长如何对东亚水循环及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进行了系统总结。
“水循环地质演变”专辑的出版不仅对揭示地球系统演变规律至关重要,也为科学认识和应对当今全球升温下的水文气候灾害和生态危机提供理论支撑,进而有助于推动我国“水循环地质演变”领域的发展。
专辑地址:https://www.sciengine.com/CSB/issue/68/12.
2023-05-17
-
“凤凰·南古”联合科学传播中心召开第二届理事会
5月10日下午,“凤凰·南古”联合科学传播中心第二届理事会在广西桂林天目地学博物空间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中心理事长张建成主持。
5月10日下午,“凤凰·南古”联合科学传播中心第二届理事会在广西桂林天目地学博物空间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中心理事长张建成主持。
张建成指出,“凤凰·南古”联合科传中心这一平台从筹划组建至今,在不到3年的时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双方充分利用好平台资源,继续开展高品质、高水平、高标准的合作,策划出版一系列展现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一流科研实力的精品作品。
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总编辑、中心副理事长郁宝平在会上指出,中心策划的多项作品成功入选各类国家级项目、荣获各类国家级奖项,这是双方优势资源强强联手、共赢的结果。在今后的发展中,郁宝平希望双方要直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不断突破、不断创新,让平台持续焕发新活力。
中心理事会秘书处还向与会人员汇报了过去一年中心的具体工作内容、取得的成果经验和今后的工作重点。会上,与会人员分别就下一步中心的发展展开热烈讨论,纷纷献计献策。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天目地学博物空间,并赠送了联合科学传播中心出版的相关图书。
2023-05-12
-
杭州市科协一行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5月11日,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观林等一行来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就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等工作进行了调研。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建成,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5月11日,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观林等一行来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就开展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建设等工作进行了调研。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建成,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期间,陈观林一行就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进行了重点调研,详细了解史料收集、展馆开放、活动组织开展等情况。在听取了详细介绍之后,陈观林积极肯定了南京古生物所在弘扬以李四光先生为代表的科学家精神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建议今后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深入挖掘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内涵,不断提升“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的影响力,为建设科技强国汇聚力量。
杭州市院士专家中心主任吉莉等陪同调研。
2023-05-11
-
江苏省地调院一行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5月10日上午,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党委书记谢兴楠一行前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调研,并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交流座谈会。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以及博物馆、地层古生物咨询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议由杨涛主持。
5月10日上午,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党委书记谢兴楠一行前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调研,并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交流座谈会。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党委书记、副所长杨涛,以及博物馆、地层古生物咨询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议由杨涛主持。
座谈会上,杨涛首先对江苏省地调院的来访调研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与会人员情况。随后詹仁斌向与会人员简要介绍了南京古生物建立之初的初心使命,并从历史沿革、人员结构、基础科研和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建设、发展规划等方面介绍相关情况。在听取完报告后,谢兴楠表示,南京古生物所与江苏省地调院的历史密切,且都属于地质专业背景;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方面都有着很突出的表现,非常值得学习。
会上,双方人员就科研成果转化的经验做法、考评体系制度的调研制定、建制化团队的建立整合、地质数据的数字化使用、党建活动与科研工作的融合开展,以及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合作等内容展开了深入讨论交流。
会后,谢兴楠一行参观了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以及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等,就相关弘扬科学家精神、展馆运营、活动策划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了解。
2023-05-10
-
常山县人大一行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5月9日,常山县人大三级调研员樊金国,县林业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林永周等一行调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并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交流座谈会。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副所长王军以及科学家代表、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詹仁斌主持。
5月9日,常山县人大三级调研员樊金国,县林业水利局党委书记、局长林永周等一行调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并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交流座谈会。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副所长王军以及科学家代表、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会议由詹仁斌主持。
调研期间,樊金国一行参观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国家重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及绘图室,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等,就相关策展运营、科研支撑平台、科学家精神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了解。
座谈会上,詹仁斌就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向与会人员作简要介绍。他表示,研究所与常山县自第一枚“金钉子”研究起就有着深厚的合作,希望接下来能够加强合作,向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再上一个台阶。随后,樊金国感谢南京古生物所为常山“金钉子”研究工作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希望研究所继续给予科学指导,为常山“金钉子”地质公园从国内走向国际、为常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项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
会上,双方人员就利用常山独特地质资源带动现有产业发展、世界地质公园建设及博物馆设计规划、剖面保护保育管理、野外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常山“金钉子”宣传及联合举办学术研讨活动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3-05-10
-
南京古生物所举办第一届研究生羽毛球比赛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健身、体育强国事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5月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第一届研究生羽毛球赛在研究所羽毛球馆举行。本次研究生羽毛球赛由南京古生物所人事教育处和研究生会主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全民健身、体育强国事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5月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第一届研究生羽毛球赛在研究所羽毛球馆举行。本次研究生羽毛球赛由南京古生物所人事教育处和研究生会主办。本次比赛以团体赛的形式进行,参赛队伍分别是博士联队、研三队和研一队。
活动开始前,南京古生物所人事教育处负责人对本次活动的举办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大家赛出水平、赛出风采,也鼓励大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用更加充沛的精神面貌迎接科研学习。
赛场上,参赛运动员们大展身手、超越自我,尽情展现精湛的球技,有人擅长后场杀球,有人专攻网前技巧,比分十分胶着、交替领先。场下研究生和职工观众的喝彩声、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经过激烈角逐,博士联队斩获冠军,研一队和研三队分别获得亚军、季军。此次比赛点燃了同学们对羽毛球运动的热情,营造了研究生丰富多彩、活力四射的体育运动氛围,在全面展现青年研究生拼搏进取精神风貌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同时,也增进了各级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增强了凝聚力。
2023-05-10
-
南京二十九中初中部同学参观南京古生物所
5月6日下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30余位同学走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先后参观了研究所的实验技术支撑平台、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
5月6日下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30余位同学走进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先后参观了研究所的实验技术支撑平台、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
参观实验室过程中,南京古生物所的实验人员为同学们进行了详细讲解。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不断发出惊叹,不时向讲解的实验技术人员提出各种问题,感叹原来研究化石和古生物是如此有趣。南京古生物所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是南京地区和江苏省重要的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教育基地。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听取了李四光爷爷的故事,深切感受了“努力向学、蔚为国用”这八个字带来的力量。大家纷纷表示将好好学习,成为一个为国家做贡献的人。
此次参观南京古生物所实验技术中心和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不仅让同学们触摸到了科研工作的有趣与严谨,也沉浸式体验学习了以李四光为代表的科学家们求真创新、为国奉献的科学家精神。
2023-05-10
-
地学博物馆专委会一行调研南京古生物所
5月6日,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地学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地质博物馆原副馆长刘树臣,甘肃地质博物馆馆长王景辉,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馆长齐少烽,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钟琦,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教授吕燕等一行来访调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并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交流座谈会。
5月6日,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地学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地质博物馆原副馆长刘树臣,甘肃地质博物馆馆长王景辉,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馆长齐少烽,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钟琦,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教授吕燕等一行来访调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并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举行交流座谈会。南京古生物所所长詹仁斌出席座谈并对专委会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所党委副书记张建成主持座谈。
调研期间,专委会一行首先参观了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南京古生物所标本馆以及所史馆暨李四光先生办公旧址,就相关策展运营、标本保藏、科学家精神宣讲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了解。
座谈会上,詹仁斌从研究所的历史沿革、发展目标、人员结构、基础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简要介绍了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并重点就研究所近年开展的科学传播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与专委会各单位深化交流合作,推进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刘树臣代表专委会一行积极肯定了研究所在科研和科普等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各博物馆目前普遍缺乏古生物相关专业人才,希望研究所给予更多智力支持,就展陈内容科学性等进行指导把关,更好地讲好生命演化故事。他建议,研究所与各博物馆积极探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推进地学科普事业繁荣发展。会上,双方人员就博物馆运行管理、临展特展策划实施、科普教育活动组织、专业人才培养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2023-05-08
-
热烈祝贺肖书海教授入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当地时间2023年5月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nited States,缩写:NAS)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肖书海教授(Prof. Shuhai Xiao)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当地时间2023年5月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nited States,缩写:NAS)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名单,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肖书海教授(Prof. Shuhai Xiao)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肖书海是国际古生物学领域的知名教授和学术带头人,主要利用古生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手段从事前寒武纪-寒武纪生物演化、环境变迁和地球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肖书海曾于1991年至1993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后赴哈佛大学就读取得博士学位并留美工作。近三十年来,肖书海一直与南京古生物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密切合作,就地球生命起源与早期演化方面的课题工作开展联合攻关,取得了数十项合作研究成果,为我国乃至世界地层古生物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任国际地层委员会埃迪卡拉纪地层分会主席,组织和参加了在中国、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加拿大、纳米比亚等地区的相关国际会议与联合野外考察。已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在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1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9000余次(H指数=76)。
美国国家科学院是美国科学界最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之一,成立于1863年,由科学及工程研究方面的杰出科学家组成,其成员在任期内无偿地作为“全国科学、工程和医药的顾问”。美国国家科学院不是政府部门,而是民间的、非营利的、科学家的荣誉性自治组织,其下不设科学研究机构。当选院士被认为是美国学术界最高荣誉之一,以表彰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所获得的成就。
参考链接:http://www.nasonline.org/news-and-multimedia/news/2023-nas-election.html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