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 06
    2024-11
  • 20
    2025-01
    关于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中申请、2024年度结题报告等有关事项的通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需求导向和自由探索,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牢牢把握科学基金新定位,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总体部署,围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三大任务,认真落实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深入开展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为实现我国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按照科学基金资助管理工作安排,2025年度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2024年资助期满项目结题等工作的有关事项通告已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发布通知,详情请见: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273.htm。现将通知中的重要事项摘列如下。一、项目申请1.2025年度集中接收申请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含延续资助项目,下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和部分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集中接收工作于2025年3月1日开始,3月20日16时截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收电子申请书的截止时间为3月13日。2.申请人应当根据申请书研究内容从“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中选择一类研究属性。其中,“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是指选题源于科研人员好奇心或创新性学术灵感,且不以满足现阶段应用需求为目的的原创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是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或国家需求为牵引的基础研究。3.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于2025年4月29日前公布申请项目初审结果,并受理复审申请。二、项目结题项目负责人登录信息系统,撰写结题/成果报告并将附件材料电子化后一并在线提交;待自然科学基金委审核通过后,项目负责人下载并打印最终PDF格式的结题/成果报告,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结题/成果报告原件(不含附件材料)。项目负责人应保证纸质结题/成果报告内容与审核通过后的电子版一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收电子结题报告的截止时间为2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技处2025年1月20日
  • 27
    2025-0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5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复试公告
    复试安排报到时间:2025年4月10日下午3:00-5:00行政楼一楼会议室(拷贝英文PPT报告、核验及上交材料)复试时间:2025年4月11日复试内容:考生须准备10分钟左右的英文PPT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硕士期间学习和科研情况、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报考专业前沿研究的理解,以及博士期间研究计划等,专家组提问和答辩时间在10分钟左右。总面试时间为20分钟左右。复试名单考生编号姓名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成绩报考专业144305105500001段野90.08280.0252.0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44305105500003岳超盛85.07585.0245.0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44305105500005王园林83.38390.0256.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26孙语聪83.38187.5251.8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23王慧76.78685.0247.7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07付建80.07390.0243.0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13宋思雨86.78370.0239.7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11张敬轩80.08570.0235.0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12朱玉妍73.37980.0232.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17王延达73.37780.023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19冯琦70.08575.0230.0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22刘莎莎70.08575.0230.0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21岳珂颖63.38475.0222.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24郑清丹66.77975.0220.7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10赵鑫63.37360.0196.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144305105500030陈雨萱83.38690.0259.3地球生物学144305105500028潘浩晨90.07685.0251.0地球生物学144305105500031段晨阳61.77870.0209.7地球生物学144305105500029杜文旭60.08060.0200地球生物学三、复试程序“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工作小组”共7-9人组成,组长1名,负责本组复试的各个环节;另设1名工作人员作为秘书,负责复试记录工作并协助安排有关事宜。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对考生逐一进行复试,全部进行完后再复议、统一评分,成绩采用百分制。四、拟录取按照2025年研究所统招博士生指标数,结合考生的政审和体检结果,按照第一志愿优先的原则,根据最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考查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工作学习态度、科研道德、遵纪守法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我所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及弄虚作假者不予录取。3、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以录取:(1)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在初试或复试中有严重违纪、舞弊情况的考生。(2)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或体检结果为“不合格”者。(3)各考核环节有不及格者。五、公示与监督1、录取结果在南京古生物所网页上进行公示,接受考生及社会的监督;2、考生如对录取结果持有异议,须于公示期内向人事教育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审核批准后进行复核,并于4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3、我所以研招信息平台、网站、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公开或发送给考生的相关信息、文件和消息,均视为送达,因考生个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南京古生物所纪检监督电话:025-83282112中国科学院大学招办监督电话:010-88256714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监督电话:010-82837456六、联系方式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39号联系人:罗老师电话:025-8328220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5年3月27日附件一.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诚信复试承诺书.docx
  • 12
    2025-0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公告
    根据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文件规定,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公开、公平、公正”和提高复试有效性等原则,本所202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采取差额复试。一、复试目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重点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及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考生对本专业的研究兴趣和认识程度,以及考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等,了解考生从事科研工作的潜力和创新能力,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二、复试分数线专业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50409090300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生物学方向)50409090300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50409090300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274地球生物学50408090300地质工程同国家线三、复试名单考生编号姓名报考专业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总分144305055000026赵永成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5853123106340144305055000014刘宇璠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556499100318144305055000016孙燕琳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生物学方向)6554119127365144305055000010谭钰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6767131128393144305055000030骆凌寒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6354148128393144305055000017刘钰松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5556145124380144305055000021李熠晨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5542148132377144305055000005高欣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6261130119372144305055000003王胤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5840138130366144305055000007胡雨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5752139111359144305055000024张新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615913998357144305055000018罗宜轩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6144131117353144305055000008方韬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5464123109350144305055000020陈昱芊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545690107307144305055000006尤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退役士兵专项计划)473092119288144305055000029刘娟地球生物学6543135127370144305055000013吴青妍地球生物学59588797301144305055000012潘菲地质工程6246105122335144305055000028丁毅地质工程524452119267四、复试安排1、报到时间:2025年3月19日下午3点-5点(拷贝英文自我介绍PPT、核验及上交材料)2、报到地点:南京古生物所行政楼306室3、复试内容:每位考生准备3分钟的英文PPT做自我介绍,复试时间共计20分钟。复试主要分三部分进行:1、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2、业务能力面试;3、综合素质考核,复试成绩满分为100分。(1)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每位考生准备3分钟的英文PPT做自我介绍。复试小组专家用英语进行提问。(2)业务能力面试和综合素质考核a.掌握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与扎实程度(包括对所报考学科前沿知识和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b.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c.思维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d.应变反应能力;e.表达能力;f.研究兴趣;g.科研能力与发展潜力;h.人文素养;i.举止、表达和礼仪等。4、复试时间:2025年3月20日全天5、复试地点:行政楼一楼会议室6、复试形式:现场面试五、复试所需材料我所将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对考生进行身份和资格审查,凡弄虚作假者一律不予复试;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复试。对提供虚假信息或材料,一经核实将取消其复试资格、录取资格、入学资格、学籍直至取消学历学位,责任由考生自负。为了较全面地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考生在复试前须提交如下材料:(一)必交材料1、本人准考证、身份证复印件和学生证复印件;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生个人简历及自述》(附件一,要求内贴照片,正反面打印,本人签字);3、大学本科阶段成绩单(需加盖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往届生也可加盖人事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4、非应届考生需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复印件,并查验证书原件;5、英语等级证书复印件及各类荣誉证书、发表论文首页等支撑材料;6、加盖学院或单位公章的政治思想审查表(附件二);(二)非必交材料1、教师推荐信;2、已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得的专利、其它科研成果证明材料的原件或复印件;3、获奖证书复印件,以及其它有参考价值的材料。五、体检时间定于2025年3月21日上午7点40分,空腹,集体前往。注意事项:体检时须携带身份证,体检当天需空腹;体检前一天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不要饮酒,清淡饮食。我所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及弄虚作假者不予录取。六、复试程序“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复试工作小组”共7人组成,组长1名,负责本组复试的各个环节;另设1名工作人员作为秘书,负责复试记录工作并协助安排有关事宜。每位考生的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对考生逐一进行复试,全部进行完后再复议、统一评分,成绩采用百分制。七、录取复试最终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及格,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能被录取;复试结束后,考生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一定比例加权平均后,得出录取成绩。加权平均采用下列公式: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根据总成绩和录取名额划定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将不予以录取:1、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在初试或复试中有严重违纪、舞弊情况的考生。2、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或体检结果为“不合格”者。3、复试成绩不及格者。八、复议1、复试结果将在南京古生物所网页上进行公示,接受考生及社会的监督;2、考生如对复试结果持有异议,须于公示期内向所内人事教育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审核批准后进行复核,并于4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3、我所以研招信息平台、网站、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公开或发送给考生的相关信息、文件和消息,均视为送达,因考生个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南京古生物所纪检监督电话:025-83282112中国科学院大学招办监督电话:010-88256714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监督电话:010-82837456九、其他1、考生交通费、食宿费自理,请携带身份证。2、请自行解决住宿问题,由于近期参加复试的考生较多,请提前安排好住宿。3、乘车路线:南京站、南京南站乘地铁3号线,鸡鸣寺站5号出口,向西400米即到。十、联系方式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39号联系人:罗老师电话:025-83282201人事教育处2025年3月12日附件一: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生个人简历及自述填表日期:年月日姓名出生日期年月日照片近期一寸免冠正面照片性别政治面貌民族身份证号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地址一志愿报考单位(院、所、中心、园、台、站)及专业考生编号初试科目及成绩政治外国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本科就读学校、院系入学时间本科学习专业毕业时间计算机等级及成绩英语等级及成绩(四级或六级)报考类别□学术型□专业学位是否同意专业之间调剂□是□否是否同意调剂录取到专业学位□是□否社会工作特长爱好英语水平何时获得何种奖励或处分参加科研工作、课外科技活动情况: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及主要内容:发表论文、申请专利或其它研究成果情况:考生个人陈述自述本人的专业学习情况、学术背景、在所申请的专业曾经作过的研究工作、个人学术研究兴趣,以及攻读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计划、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目标等,字数1000字左右。个人陈述应由考生本人独立完成。(如此页不够填写,可附页)本人保证,以上所填一切内容(包括本人所提供的所有材料)均经过本人认真思考和审核,而且符合本人真实情况,本人对此承担一切责任。考生本人签字:年月日附件二:政治思想审查表姓名政治面貌入学时间所在单位报考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单位(学校)政治、思想表现何时、何地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本人历史上有无问题考生所在单位政审意见公章年月日附件一、南京古生物所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考生个人简历及自述.docx附件二、政治思想审查表.doc
  • 07
    2025-03
    南京古生物所2025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南京古生物所2025年秋季入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时间已确定,考生可登录网上报名系统查询准考资格审核结果并打印准考证。本次招生采取现场考核方式。一、报到 时间:3月20日15:00—17:00地点: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报告厅 办理以下事项: 报到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准考证等有效证件原件。 应届硕士毕业生交验学生证原件(需注册),非应届硕士毕业生交验硕士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原件。可补充与报名表中对应的发表文章首页、获奖证书等支撑材料。提交政治思想审查表(附件一)。网络调试。二、笔试安排业务课一(综合考试)考试时间:3月21日08:30—11:30;专业英语及专业课二考试时间:3月21日14:00—17:00;考试形式:开卷,可携带专业书籍和笔记本电脑;考试地点:南京古生物所图书馆报告厅。三、面试安排:按照预计招生人数,结合初试成绩确定复试名单,详细安排另行通知,请关注官网。四、其他说明 1.考生凭准考证和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参加考试。2.考生自备铅笔、橡皮、钢笔等考试用具。3.我所不办理返程订票业务。4.考生自行安排住宿。 5.考生交通费、体检费及食宿费自理。6.因个人原因无法参加考试的一律视为自动放弃。南京古生物所地址: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北京东路39号乘车路线:南京站、南京南站乘地铁3号线,鸡鸣寺站下车,北京东路出口,向西400米即到。电话:025-83282201E-mail:yjs@nigpas.ac.cn联系人:罗老师五、拟录取按照当年研究所统招博士生指标数,按照第一志愿优先的原则,结合考生的政审和体检结果,考生的最终成绩由从高到低顺序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主要考查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品德、工作学习态度、科研道德、遵纪守法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素质。我所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体检不合格及弄虚作假者不予录取。3、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考生不予以录取:(1)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在初试或复试中有严重违纪、舞弊情况的考生。(2)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或体检结果为“不合格”者。(3)各考核环节有不及格者。六、复议1、录取结果在南京古生物所网页上进行公示,接受考生及社会的监督;2、考生如对录取结果持有异议,须于公示期内向人事教育处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审核批准后进行复核,并于4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3、我所以网站、电话、电子邮件、短信等方式公开或发送给考生的相关信息、文件和消息,均视为送达,因考生个人疏忽等原因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南京古生物所纪检监督电话:025-83282112中国科学院大学招办监督电话:010-88256714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研招办监督电话:010-82837456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5年3月7日附件一、政治思想审查表.doc
  • 04
    2025-03
    诚邀全球青年英才依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申报基金委优青(海外)项目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5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详细内容请见以下网站: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490.htm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收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技处2025年3月4日
  • 20
    2025-02
    关于转发《2025年度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5年前沿技术研发计划将聚焦国家重点任务部署和我省“10+X”未来产业体系,加快战略性、前瞻性、先导性前沿技术研发突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现转发《2025年度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收申报的截止时间为3月21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pdf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技处2025年2月20日
  • 20
    2025-02
    关于转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的通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简称“专项”)作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试验田”,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作为承接专项具体管理的机构,创新科技攻关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加速培育颠覆技术创新,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根据本专项相关部署,现转发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请有意向申报的老师与科技处联系。一、总体目标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方向、找问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找方法、找答案,开放式选拔、体系化培育战略价值突出、技术突破显著的颠覆性技术,对主流技术进行跨越式革新或对“无人区”进行开创性探索,抢先机、开赛道、占高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二、项目要求与布局专项定位于探索型、培育型专项,不设项目或课题指南。(一)基本要求1.场景强。应用场景为经济社会中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或有潜力成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前瞻性场景,主要技术功能对场景技术体系具有关键支撑或方向引领作用。2.需求刚。拟服务的需求具有较大现实或潜在规模,且已有技术不能很好满足场景当前或未来发展的某些重要要求或基本处于空白,即存在重要需求痛点。3.路线深。属于理论突破的重要前沿技术或深度交叉新技术,解决需求痛点潜力显著优于已有技术或瓦解已有技术核心优势潜力巨大,并具有极高的反颠覆门槛。4.产权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独占性强,得到广泛而充分保护,具有抢占先机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领先性竞争优势的可能。(二)项目布局1.重点领域。专项围绕集成电路与微纳系统、人工智能与信息系统、科学仪器与新型实验系统、生命健康、能源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运载系统等重要领域,选拔和培育各类颠覆性技术,并聚焦若干战略赛道、高地进行集中布局,打造点线面体技术体系。2.梯度布局。专项采取育种、育苗、育材梯度布局项目。早期“育种”技术即基础研究初步完成,需在小试规模探索技术实现条件的项目。中期“育苗”技术即需进行中试放大和工程化研发的项目。近期“育材”技术即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技术优化的项目。每个项目每期一般不超过2年。三、申报资格要求1.申报单位条件。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以下简称内地单位),或由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协商确定的港澳科研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2.项目负责人条件。项目负责人无学历、职称、年龄限制,但应具有与项目任务要求相匹配的能力与精力。项目负责人应为该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项目负责人。港澳地区申报人员应爱国爱港、爱国爱澳。3.限项要求。项目及课题负责人在其他国家科技计划达到限项数量后仍可承担本专项项目,但同时承担本专项项目一般不超过一项。四、申报与管理流程中心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采取开放发现、常态选拔、及时立项、动态优化、滚动支持等机制实施专项。1.申报渠道。中心与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网络核心,常年多触角、多渠道发现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1)主动发掘。从文献、其他重点专项及科技计划重大创新项目、重大科技进展榜单、学术会议、成果报道信息等途径主动寻找有颠覆性潜力项目。(2)公开征集。通过发布申报指引等方式常态化广泛公开征集项目建议。(3)大赛选拔。通过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和其他高水平大赛选拔高价值项目。(4)节点推荐。顶尖科学家、知名风险投资基金及其他优秀项目组织单位等网络节点推荐高水平成果。(5)部门推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等科技管理部门推荐优质项目。2.项目申报。专项采取“线下辅导+正式申报”的方式申请,“线下辅导”即项目单位通过中心项目征集专属邮箱(dipa@jingjinji.cn)提交单位基本信息、项目基本信息,中心进行初筛;中心对通过初筛项目进行迭代优化式论证,项目团队根据论证进度提交相关材料,中心与项目团队共同对通过论证的项目形成项目建议书,经综合评议后形成候选项目,建立候选项目库。“正式申报”即中心组织入库项目在国科管系统提交正式项目申报材料。3.项目立项。中心及网络核心与入库项目团队商议定制化支持方案,对接地方、社会资源及时启动实施。中心结合国家战略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未来引领作用等因素,从入库项目中进一步遴选专项立项项目,一般每季度立项一批(重大项目随时立项)。中心下达立项通知,组织立项项目承担单位通过国科管系统填报任务书,并在签署后按照节点拨付项目经费。4.过程管理。项目实行节点检查、动态优化“里程碑”式管理。中心及网络核心安排项目专员深度参与项目执行,全面了解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实施中问题,对接项目发展所需资源。在每一节点进行检查和研讨,持续优化实施方案,对无法继续推进或战略价值降低项目及时终止。5.项目验收。项目执行期满后或提前完成任务时,中心根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采用直接验证、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估和测试、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验收。对在转化及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可简化验收程序。对于能够证明确因技术探索性强,科研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项目,亦可通过验收。6.滚动支持。对进展顺利、战略价值高的项目,中心可在完成本期任务后给予滚动支持。对取得较大进展的重大项目,可提前启动滚动支持。7.免责机制。建立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最大限度管控风险为主导的免责机制。在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过程中,在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等禁止性规定、没有谋取私利、勤勉尽责的前提下,如项目失败,相关责任主体可予以免责。五、联系方式1.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北街6号院9号楼联系人:刘希言、李锋铭邮箱:dipa@jingjinji.cn电话:010-60976516/609765262.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粤港澳大湾区纳米创新产业集聚区纳米谷一期2号楼3楼联系人:杨磊、刘玉峰邮箱:dipa.gz@jingjinji.cn电话:020-820998193.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田林路888号上海科技绿洲6期42号楼4楼联系人:孙菡聪、金安邮箱:dipa.sh@jingjinji.cn电话:021-52270905(分机号:815)4.监督办公室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北街6号院9号楼联系人:蔡瑾邮箱:dipa.so@jingjinji.cn电话:010-60976586单位基本信息_20250214173657.docx项目基本信息_20250214173732.docx
  • 14
    2025-02
    关于转发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指南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指南,请有意向申请的申请人按指南所述要求申请。详情请参照基金委官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433.htm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技处2025年2月14日
  • 27
    2025-01
    关于转发基金委《关于发布地球宜居性的深部驱动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25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地球宜居性的深部驱动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25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详情请参照基金委官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94362.htm受理时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受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技处2025年1月27日
  • 21
    2025-01
    转发《关于征集2025年度地球科学领域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的通告》
    为了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立项机制,做好项目的立项和资助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一、重大项目定位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二、要求及注意事项(一)重大项目立项领域条件。1.领域建议应坚持“四个面向”,具有组织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所凝练的关键科学问题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坚持基础研究“两条腿走路”,科学目标明确、集中,学科交叉性强。3.国内具备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和研究条件,研究队伍优势明显,且优秀中青年人才储备充足。4.与国际比较或具备明显的引领优势,或为急需填补之空白。5.经过较高强度的支持,有望在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二)建议人资格。1.第一建议人应是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一线科学家、且具有长期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经历。2.第一建议人和共同建议人总数不得少于3人、不得超过5人。3.第一建议人和共同建议人同年只能提出或参与提出1项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三)立项领域建议的主要内容。1.立项依据:论述与建议领域相关的科学前沿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重阐述重大项目立项领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经过重大项目的支持,有望在解决核心科学问题方面取得突破。2.科学目标、核心科学问题及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限目标,核心科学问题高度凝练并具前瞻性和强学科交叉性。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拟开展的研究方向须强关联、相互支撑。3.在相关领域国内已有的工作基础,我国研究队伍现状及国际上所处位置。重在论述我国是否具备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突破的基础和条件。(四)需要说明的事项。1.地球科学部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征集遵循回避制度,现任地球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不得提出或参与提出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参与重大项目指南论证和编制的专家,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该重大项目。2.地球科学部鼓励学科及学部间交叉融合,申请代码最多可填写3个,其中申请代码1必须填写地球科学部申请代码。申请代码2和申请代码3可根据学科及学科交叉情况选填。特别注意,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化了申请代码,请以《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所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为准。(五)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提交。1.请将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Word版、加盖依托单位公章(即第一建议人依托单位)后扫描生成的PDF版、建议清单的Excel版三份文件一并由第一申请人实名发送至邮箱ghc@nsfc.gov.cn。三份文件均命名为“重大项目立项建议,第一申请代码,第一申请人”。2.电子版申请材料的提交即视为依托单位履行了管理职责,对建议人资格、材料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了认真审核;即视为第一建议人履行了告知其他共同建议人、并同意共同提出领域建议申报的承诺。3.受理时间为2025年3月1-5日(以邮件接收时间为准),逾期提交、无依托单位公章、不符合重大项目立项领域条件、不符合申报要求的建议将不予受理。(六)联系方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联系人:刘哲电话:010-62327157;电子邮箱:ghc@nsfc.gov.cn详情请见基金委官网通知公告: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313.htm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技处2025年1月20日
  • 20
    2025-01
    关于发布基金委《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指南》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旨在支持自愿来华开展研究工作的外籍优秀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在中国境内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促进外国学者与中国学者之间开展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指南详细内容请见以下网站: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302.htmhttps://www.nsfc.gov.cn/english/site_1/international/D5/2025/01-17/388.html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收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技处2025年1月20日
  • 20
    2025-01
    关于发布基金委《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指南》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旨在吸引和支持外籍优秀学术带头人在中国境内组建和带领研究团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国际科研合作,培养和造就在世界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团队。指南详细内容请见以下网站: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303.htmhttps://www.nsfc.gov.cn/english/site_1/international/D5/2025/01-17/389.html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收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技处2025年1月20日
  • 20
    2024-12
    南京古生物所关于开展“慈善一日捐、济困送温暖”活动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南京市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5〕237号)关于开展“慈善一日捐、济困送温暖”爱心主题活动要求,根据玄武区工作部署,拟在全所范围内开展“慈善一日捐、济困送温暖”活动。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内容和范围呼吁全所在职职工积极向社会奉献一份爱心,向社会上最困难的人伸出关爱之手。二、活动原则此次活动,坚持自愿捐赠,量力而行的原则,号召全所在职职工自愿捐献爱心,不作硬性规定,重在参与。三、活动要求1.募捐活动时间为2024年12月20日至12月23日,由各部门(综合处:王丹;科技处:张玲芝;党群处:胡妍妍;人教处:万明礼;财务处:叶辉;资产与行政处、麒麟园区管理办公室:陈孝政;国重:陈吉涛;微体室:张以春;古植物室:李建国;古动物室:蔡晨阳;新生界室:史恭乐;澄江站:曾晗;实验技术中心:殷宗军;咨询中心:郄文昆;大数据中心:张华;科传中心:曹长群)登记、收齐善款后,于12月24日中午下班前转交工会办公室(左之前楼103室)。2.各部门对捐赠的资金要做到及时接收,认真登记,账目清楚。(涉及微信、支付宝提现手续费用,可凭提现凭证至工会办公室统一报销)工会办公室收齐后将统一转账至玄武区慈善总会账户。所接受的善款主要用于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对玄武区贫困群体的慈善救助。联系人:刘朝辉联系方式:025-83282116。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会2024年12月20日
  • 19
    2024-11
    南京古生物所工会关于举办南京古生物所第八届羽毛球比赛的通知
    各位老师、同学: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建院75周年,推动我所羽毛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带动我所职工和研究生积极参与体育健身,丰富我所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现定于2024年11月25日-11月29日举办南京古生物所第八届混合团体比赛,请各代表队积极组织队员报名参赛。一、竞赛项目:混合团体(男双、女双、混双)二、参赛队伍科研代表队、研究生代表队、机关代表队、支撑联队三、报名方式(请到各自代表队的组织处报名)科研代表队:郑全锋  研究生代表队:仲钰天机关代表队:王丹    支撑联队:陈炜备注:支撑联队参与部门包含咨询中心、科传中心、实验技术中心、大数据中心。四、报名时间:各个代表队需在11月22日下班前将参赛名单报给左之前楼103(83282116)。五、竞赛办法:详见竞赛规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第八届羽毛球混合团体比赛规程.docx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会2024年11月19日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210008)
Tel:025-83282105 Fax:025-83357026
Email:ngb@nigpas.ac.cn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