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关于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中申请、2024年度结题报告等有关事项的通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需求导向和自由探索,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牢牢把握科学基金新定位,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总体部署,围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三大任务,认真落实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深入开展评审专家被“打招呼”顽疾专项整治,为实现我国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按照科学基金资助管理工作安排,2025年度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2024年资助期满项目结题等工作的有关事项通告已在自然科学基金委官网发布通知,详情请见: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273.htm。现将通知中的重要事项摘列如下。一、项目申请1.2025年度集中接收申请的项目类型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含延续资助项目,下同)、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卓越研究群体项目(原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数学天元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申请)、部分联合基金项目和部分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等。集中接收工作于2025年3月1日开始,3月20日16时截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收电子申请书的截止时间为3月13日。2. 申请人应当根据申请书研究内容从“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和“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中选择一类研究属性。其中,“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是指选题源于科研人员好奇心或创新性学术灵感,且不以满足现阶段应用需求为目的的原创性、前沿性基础研究;“目标导向类基础研究”是指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或国家需求为牵引的基础研究。3. 自然科学基金委将于2025年4月29日前公布申请项目初审结果,并受理复审申请。二、项目结题项目负责人登录信息系统,撰写结题/成果报告并将附件材料电子化后一并在线提交;待自然科学基金委审核通过后,项目负责人下载并打印最终PDF格式的结题/成果报告,向依托单位提交签字后的纸质结题/成果报告原件(不含附件材料)。项目负责人应保证纸质结题/成果报告内容与审核通过后的电子版一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收电子结题报告的截止时间为2月17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科技处2025年1月20日<!--!doctype-->
-
关于转发《2025年度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强省,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2025年前沿技术研发计划将聚焦国家重点任务部署和我省“10+X”未来产业体系,加快战略性、前瞻性、先导性前沿技术研发突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现转发《2025年度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收申报的截止时间为3月21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印发《2025年度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pdf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科技处2025年2月20日<!--!doctype-->
-
关于转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的通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简称“专项”)作为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试验田”,由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简称“中心”)作为承接专项具体管理的机构,创新科技攻关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加速培育颠覆技术创新,抢占科技战略制高点。根据本专项相关部署,现转发2025年度项目申报指引。请有意向申报的老师与科技处联系。一、总体目标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方向、找问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找方法、找答案,开放式选拔、体系化培育战略价值突出、技术突破显著的颠覆性技术,对主流技术进行跨越式革新或对“无人区”进行开创性探索,抢先机、开赛道、占高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二、项目要求与布局专项定位于探索型、培育型专项,不设项目或课题指南。(一) 基本要求1. 场景强。应用场景为经济社会中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或有潜力成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的前瞻性场景,主要技术功能对场景技术体系具有关键支撑或方向引领作用。2. 需求刚。拟服务的需求具有较大现实或潜在规模,且已有技术不能很好满足场景当前或未来发展的某些重要要求或基本处于空白,即存在重要需求痛点。3. 路线深。属于理论突破的重要前沿技术或深度交叉新技术,解决需求痛点潜力显著优于已有技术或瓦解已有技术核心优势潜力巨大,并具有极高的反颠覆门槛。4. 产权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独占性强,得到广泛而充分保护,具有抢占先机并在较长时期内保持领先性竞争优势的可能。(二) 项目布局1. 重点领域。专项围绕集成电路与微纳系统、人工智能与信息系统、科学仪器与新型实验系统、生命健康、能源资源与环境、先进制造与运载系统等重要领域,选拔和培育各类颠覆性技术,并聚焦若干战略赛道、高地进行集中布局,打造点线面体技术体系。2. 梯度布局。专项采取育种、育苗、育材梯度布局项目。早期“育种”技术即基础研究初步完成,需在小试规模探索技术实现条件的项目。中期“育苗”技术即需进行中试放大和工程化研发的项目。近期“育材”技术即需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进行技术优化的项目。每个项目每期一般不超过2年。三、申报资格要求1. 申报单位条件。项目牵头申报单位、参与单位应为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等(以下简称内地单位),或由内地与香港、内地与澳门科技合作委员会协商确定的港澳科研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诚信状况良好,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2. 项目负责人条件。项目负责人无学历、职称、年龄限制,但应具有与项目任务要求相匹配的能力与精力。项目负责人应为该项目主体研究思路的提出者和实际主持研究的科技人员。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项目负责人。港澳地区申报人员应爱国爱港、爱国爱澳。3. 限项要求。项目及课题负责人在其他国家科技计划达到限项数量后仍可承担本专项项目,但同时承担本专项项目一般不超过一项。四、申报与管理流程中心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网络,采取开放发现、常态选拔、及时立项、动态优化、滚动支持等机制实施专项。1. 申报渠道。中心与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等网络核心,常年多触角、多渠道发现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式。(1) 主动发掘。从文献、其他重点专项及科技计划重大创新项目、重大科技进展榜单、学术会议、成果报道信息等途径主动寻找有颠覆性潜力项目。(2) 公开征集。通过发布申报指引等方式常态化广泛公开征集项目建议。(3) 大赛选拔。通过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和其他高水平大赛选拔高价值项目。(4) 节点推荐。顶尖科学家、知名风险投资基金及其他优秀项目组织单位等网络节点推荐高水平成果。(5) 部门推荐。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厅(委、局),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等科技管理部门推荐优质项目。2. 项目申报。专项采取“线下辅导+正式申报”的方式申请,“线下辅导”即项目单位通过中心项目征集专属邮箱(dipa@jingjinji.cn)提交单位基本信息、项目基本信息,中心进行初筛;中心对通过初筛项目进行迭代优化式论证,项目团队根据论证进度提交相关材料,中心与项目团队共同对通过论证的项目形成项目建议书,经综合评议后形成候选项目,建立候选项目库。“正式申报”即中心组织入库项目在国科管系统提交正式项目申报材料。3. 项目立项。中心及网络核心与入库项目团队商议定制化支持方案,对接地方、社会资源及时启动实施。中心结合国家战略部署、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未来引领作用等因素,从入库项目中进一步遴选专项立项项目,一般每季度立项一批(重大项目随时立项)。中心下达立项通知,组织立项项目承担单位通过国科管系统填报任务书,并在签署后按照节点拨付项目经费。4. 过程管理。项目实行节点检查、动态优化“里程碑”式管理。中心及网络核心安排项目专员深度参与项目执行,全面了解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实施中问题,对接项目发展所需资源。在每一节点进行检查和研讨,持续优化实施方案,对无法继续推进或战略价值降低项目及时终止。5. 项目验收。项目执行期满后或提前完成任务时,中心根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采用直接验证、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估和测试、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验收。对在转化及应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的,可简化验收程序。对于能够证明确因技术探索性强,科研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项目,亦可通过验收。6. 滚动支持。对进展顺利、战略价值高的项目,中心可在完成本期任务后给予滚动支持。对取得较大进展的重大项目,可提前启动滚动支持。7. 免责机制。建立以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最大限度管控风险为主导的免责机制。在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工作过程中,在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等禁止性规定、没有谋取私利、勤勉尽责的前提下,如项目失败,相关责任主体可予以免责。五、联系方式1.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北街6号院9号楼联系人:刘希言、李锋铭邮 箱:dipa@jingjinji.cn电 话:010-60976516/609765262.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中新知识城粤港澳大湾区纳米创新产业集聚区纳米谷一期2号楼3楼联系人:杨磊、刘玉峰邮 箱:dipa.gz@jingjinji.cn电 话:020-820998193. 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地址:上海市闵行区田林路888号上海科技绿洲6期42号楼4楼联系人:孙菡聪、金安邮 箱:dipa.sh@jingjinji.cn电 话:021-52270905(分机号:815)4. 监督办公室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东升科技园北街6号院9号楼联系人:蔡瑾邮 箱:dipa.so@jingjinji.cn电 话:010-60976586单位基本信息_20250214173657.docx项目基本信息_20250214173732.docx
-
关于转发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指南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指南,请有意向申请的申请人按指南所述要求申请。详情请参照基金委官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433.htm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科技处2025年2月14日
-
关于转发基金委《关于发布地球宜居性的深部驱动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25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地球宜居性的深部驱动机制重大研究计划2025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项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项申请。详情请参照基金委官网: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42/info94362.htm受理时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受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科技处2025年1月27日<!--!doctype-->
-
转发《关于征集2025年度地球科学领域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的通告》
为了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立项机制,做好项目的立项和资助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面向科技界征集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一、重大项目定位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二、要求及注意事项(一)重大项目立项领域条件。1. 领域建议应坚持“四个面向”,具有组织实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 所凝练的关键科学问题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坚持基础研究“两条腿走路”,科学目标明确、集中,学科交叉性强。3. 国内具备较好的研究工作积累和研究条件,研究队伍优势明显,且优秀中青年人才储备充足。4. 与国际比较或具备明显的引领优势,或为急需填补之空白。5. 经过较高强度的支持,有望在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二)建议人资格。1. 第一建议人应是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一线科学家、且具有长期从事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经历。2. 第一建议人和共同建议人总数不得少于3人、不得超过5人。3. 第一建议人和共同建议人同年只能提出或参与提出1项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三)立项领域建议的主要内容。1. 立项依据:论述与建议领域相关的科学前沿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重阐述重大项目立项领域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经过重大项目的支持,有望在解决核心科学问题方面取得突破。2. 科学目标、核心科学问题及拟开展的主要研究内容:有限目标,核心科学问题高度凝练并具前瞻性和强学科交叉性。围绕核心科学问题拟开展的研究方向须强关联、相互支撑。3. 在相关领域国内已有的工作基础,我国研究队伍现状及国际上所处位置。重在论述我国是否具备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突破的基础和条件。(四)需要说明的事项。1. 地球科学部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征集遵循回避制度,现任地球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不得提出或参与提出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参与重大项目指南论证和编制的专家,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该重大项目。2. 地球科学部鼓励学科及学部间交叉融合,申请代码最多可填写3个,其中申请代码1必须填写地球科学部申请代码。申请代码2和申请代码3可根据学科及学科交叉情况选填。特别注意,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化了申请代码,请以《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所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为准。(五)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提交。1. 请将重大项目立项领域建议书Word版、加盖依托单位公章(即第一建议人依托单位)后扫描生成的PDF版、建议清单的Excel版三份文件一并由第一申请人实名发送至邮箱ghc@nsfc.gov.cn。三份文件均命名为“重大项目立项建议,第一申请代码,第一申请人”。2. 电子版申请材料的提交即视为依托单位履行了管理职责,对建议人资格、材料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了认真审核;即视为第一建议人履行了告知其他共同建议人、并同意共同提出领域建议申报的承诺。3. 受理时间为2025年3月1-5日(以邮件接收时间为准),逾期提交、无依托单位公章、不符合重大项目立项领域条件、不符合申报要求的建议将不予受理。(六)联系方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综合与战略规划处联系人:刘哲电 话:010-62327157; 电子邮箱:ghc@nsfc.gov.cn详情请见基金委官网通知公告: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313.htm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科技处2025年1月20日<!--!doctype-->
-
关于发布基金委《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指南》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旨在支持自愿来华开展研究工作的外籍优秀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主选题,在中国境内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促进外国学者与中国学者之间开展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与交流。指南详细内容请见以下网站: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302.htmhttps://www.nsfc.gov.cn/english/site_1/international/D5/2025/01-17/388.html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收申请截止日期为2024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科技处2025年1月20日<!--!doctype-->
-
关于发布基金委《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指南》的通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合作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旨在吸引和支持外籍优秀学术带头人在中国境内组建和带领研究团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促进国际科研合作,培养和造就在世界科学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团队。指南详细内容请见以下网站: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4303.htmhttps://www.nsfc.gov.cn/english/site_1/international/D5/2025/01-17/389.html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接收申请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13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科技处2025年1月20日<!--!doctype-->
-
南京古生物所关于开展“慈善一日捐、济困送温暖”活动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南京市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5〕237号)关于开展“慈善一日捐、济困送温暖”爱心主题活动要求,根据玄武区工作部署,拟在全所范围内开展“慈善一日捐、济困送温暖”活动。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内容和范围呼吁全所在职职工积极向社会奉献一份爱心,向社会上最困难的人伸出关爱之手。二、活动原则此次活动,坚持自愿捐赠,量力而行的原则,号召全所在职职工自愿捐献爱心,不作硬性规定,重在参与。三、活动要求1.募捐活动时间为2024年12月20日至12月23日,由各部门(综合处:王丹;科技处:张玲芝;党群处:胡妍妍;人教处:万明礼;财务处:叶辉;资产与行政处、麒麟园区管理办公室:陈孝政;国重:陈吉涛;微体室:张以春;古植物室:李建国;古动物室:蔡晨阳;新生界室:史恭乐;澄江站:曾晗;实验技术中心:殷宗军;咨询中心:郄文昆;大数据中心:张华;科传中心:曹长群)登记、收齐善款后,于12月24日中午下班前转交工会办公室(左之前楼103室)。2. 各部门对捐赠的资金要做到及时接收,认真登记,账目清楚。(涉及微信、支付宝提现手续费用,可凭提现凭证至工会办公室统一报销)工会办公室收齐后将统一转账至玄武区慈善总会账户。所接受的善款主要用于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对玄武区贫困群体的慈善救助。联系人:刘朝辉联系方式:025-83282116。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会2024年12月20日<!--!doctype-->
-
南京古生物所工会关于举办南京古生物所第八届羽毛球比赛的通知
各位老师、同学: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建院75周年,推动我所羽毛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带动我所职工和研究生积极参与体育健身,丰富我所职工业余文化生活,现定于2024年11月25日-11月29日举办南京古生物所第八届混合团体比赛,请各代表队积极组织队员报名参赛。一、竞赛项目:混合团体(男双、女双、混双)二、参赛队伍科研代表队、研究生代表队、机关代表队、支撑联队三、报名方式(请到各自代表队的组织处报名)科研代表队:郑全锋 研究生代表队: 仲钰天机关代表队:王丹 支撑联队:陈炜备注:支撑联队参与部门包含咨询中心、科传中心、实验技术中心、大数据中心。四、报名时间: 各个代表队需在11月22日下班前将参赛名单报给左之前楼103(83282116)。五、竞赛办法:详见竞赛规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第八届羽毛球混合团体比赛规程.docx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会2024年11月19日<!--!doctype-->
-
南京古生物所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成立于1951年,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北极阁景区,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李四光先生为首任所长;目前是我国唯一专业从事古生物学 (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科研机构,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研究中心”之一。本所现有近300位地层古生物专业人才,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余位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选举委员等职务。南京古生物所致力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学传播工作。拥有一个面向国内外开放流动、装备现代化的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一个开展古植物学与孢粉学、微体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和新生代生物演化与环境研究的基础研究部。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在地球早期生命与寒武纪大爆发、澄江动物群、瓮安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全球年代地层界线(俗称“金钉子”)、生物起源-辐射-灭绝与复苏等研究方向上取得重大进展,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省部级自然科学特等奖和一等奖等奖项。南京古生物所是全国最早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最早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导师队伍。现拥有地质学(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一级学科的博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本所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科研条件,取得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籍,享受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的奖助学金。2025年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12名左右(以教育部最终下达的指标为准),已招收直博生2名(古生物与地层学和地球生物学专业各1名),预计接收硕转博1-2名。详见网页http://nigpas.cas.cn/rcjyu/,招生邮箱yjs@nigpas.ac.cn,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所!一、培养目标南京古生物所招收的学术型博士学位研究生,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相关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等方面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报考条件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简章(http://admission.ucas.edu.cn)上规定的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由于“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因此在网报前,考生要与拟报考的导师进行充分的沟通并获得报考导师的推荐信或接收信。在整个博士招录过程中,若导师认为本人不适合指导某学生,导师有不录取该学生的权利。三、报名时间、方式及报名手续考生在网报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博士招生网上报名公告和本所的网上报名公告,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所有硕博连读转博考生和普通招考考生必须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网上报名。1.网上报名时间:网报时间:2024年12月09日-2025年1月10日,全天受理。本次网报包括硕博连读转博考核和普通招考两种招生方式。逾期不再受理补报。2.网上报名方式:请考生登陆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admission.ucas.ac.cn),点击“博士报名”,根据自己的情况分别选择“普通招考”、“硕转博”两种类别之一进入相应的报名系统中,进行考生注册。3.网上报名成功后,请于2025年1月19日前将以下材料通过邮政EMS邮寄至南京古生物所人事教育处:(1)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须本人手写签名);(2)2名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专家推荐书(推荐书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博士招生”栏目的“资料下载”区下载,由推荐专家填写后邮寄,也可密封后由考生转交);同时还需提供报考导师的推荐信或者接收信(格式不限);(3)硕士课程成绩单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提供学生证复印件);(4)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5)获得境外学历人员须提交境外教育机构颁发的学历证书复印件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进行硕士学位认证报告复印件;(6)英语水平证书复印件(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等)、获奖证书复印件、发表期刊论文首页等支撑材料;(7)申请硕转博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登记表打印件及以上材料。4.请考生认真阅读网上报名公告,网上报名时应务必认真准确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和报考类别(定向或非定向)等重要信息。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上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相关信息,学校也不再受理修改信息的申请。四、普通招考方式及方案1. 招考方式:申请-考核制。2. 考核时间:预计2025年3月中旬,确切时间将在官网予以公告。3. 考核方案:第一阶段考核为笔试,综合考试(业务课一)及专业英语(英语和业务课二,折算成两门课程的成绩)。由研究所统一组织命题考试,考试形式为开卷,每门考试时间为 3 小时。成绩满分100 分,60 分为及格。考核内容包括:重点考查专业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等。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 2 门硕士专业课程和政治理论。每门课的考试时间均为 3 小时,闭卷考试,采取百分制。根据下达指标数和报考专业,结合笔试成绩按总人数不少于 1.5 倍指标数确定进入下一阶段考核入选学生名单。第二阶段考核为面试,招生工作小组组成面试专家组进行集中统一面试,专家组成员由不少于7名同行专家组成。面试主要对考生的专业外语能力和学科业务能力进行考核,面试满分 100 分。考生须准备 10 分钟左右的英文PPT 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硕士期间学习和科研情况、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报考专业前沿研究的理解,以及博士期间研究计划等,专家组提问和答辩时间在10分钟左右。面试总成绩为 100 分,专业知识面试、英语能力测试和综合素质能力权重分别为 60%、20%、20%。最终成绩=(初试总成绩/3)*40%+面试成绩*60%,各环节均采取百分制,60 分及格,有不及格者不得拟录取。初试总成绩包括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 3 门成绩。请考生于考试前一天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南京古生物研究所人事教育处报到,熟悉考场等。食宿、旅费及体检费用自理。4. 招生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指导教师预计招生总人数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01.(全日制) 中生代地层古生物黄迪颖02.(全日制) 植物演化,早期陆生植物以及环境背景徐洪河03.(全日制) 二叠纪生物演化与环境,典型含油气盆地古地理重建,二叠系烃源岩张华04.(全日制) 陆地生态系统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王博05.(全日制) 晚古生代大冰期古气候与古海洋陈吉涛06.(全日制) 沉积型矿产郄文昆07.(全日制) 中生代陆地古环境史恭乐08.(全日制) 沉积学郑全锋09.(全日制) 地质历史时期古环境演化王伟10.(全日制) 第四纪海相介形类化石与古海洋学,陆相介形类演化及其多样性王亚琼11.(全日制) 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环境背景和资源效应万斌12.(全日制) 晚古生代珊瑚、生物礁与古环境要乐13.(全日制) 地质年代学杨传14.(全日制) 综合地层学郑大燃15.(全日制) 沉积地层中油气的演化过程张勇16.(全日制) 中生代地层与生物群Dany Azar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901.(全日制)微体古生物与古环境李保华02.(全日制) 中、新生代孢粉(含沟鞭藻)李建国03.(全日制) 第四纪孢粉学,花粉形态多样性及其演化与系统学,花粉光谱与人工智能识别毛礼米04.(全日制) 二叠系,微体古生物,古地理王玥05.(全日制) 特异埋藏动物群黄迪颖06.(全日制) 植物演化,早期陆生植物以及环境背景徐洪河07.(全日制) 二叠纪生物演化与环境,典型含油气盆地古地理重建,二叠系烃源岩张华08.(全日制) 早古生代生物地层研究唐鹏09.(全日制)寒武纪大爆发与早期生态系统演化赵方臣10.(全日制) 志留纪生物宏演化研究黄冰11.(全日制) 晚古生代大冰期古气候与古海洋陈吉涛12.(全日制) 综合地层学郄文昆13.(全日制) 孢粉学,地层学刘锋14.(全日制) 早古生代牙形类吴荣昌15.(全日制) 经典系统古植物学,深时植物宏演化史恭乐16.(全日制)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张华侨17.(全日制) 古生物学;综合地层学;宏演化王光旭18.(全日制) 菊石类多样性演化季承19.(全日制) 动物起源,寒武纪大爆发,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天体生物学殷宗军20.(全日制) 复杂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庞科21.(全日制) 泥盆纪腕足动物与古生物地理研究乔丽22.(全日制) 琥珀生物群蔡晨阳23.(全日制) 生物大灭绝及生物复苏、微生物岩罗茂24.(全日制) 新特提斯洋,中生代放射虫动物群李鑫25.(全日制) 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环境背景和资源效应万斌26.(全日制) 晚古生代珊瑚、生物礁与古环境要乐27.(全日制) 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梁昆28.(全日制) 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曾晗29.(全日制) 生物大灭绝李莎30.(全日制)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陈波31.(全日制) 地层学杨传32.(全日制) 热河生物群的时空演化郑大燃33.(全日制) 古地磁张勇34.(全日制) 琥珀综合研究Dany Azar35.(全日制) 地球化学李涛36.(全日制) 腕足动物的早期起源与辐射演化,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与奥陶纪生物大辐射张志亮37.(全日制) 第四纪海相介形类化石与古海洋学,陆相介形类演化及其多样性王亚琼38.(全日制) 陆地生态系统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王博39.(全日制) 晚古生代植物与非海相地层王军40.(全日制) 埃迪卡拉纪古生物学与综合地层学周传明0709Z1地球生物学201.(全日制) 古植被、古气候、古地理、古生态李建国02.(全日制) 前乐平统生物事件曹长群03.(全日制) 昆虫进化黄迪颖04.(全日制) 植物演化,早期陆生植物以及环境背景徐洪河05.(全日制) 二叠纪生物演化与环境,典型含油气盆地古地理重建,二叠系烃源岩张华06.(全日制) 陆地生态系统演化及资源环境效应王博07.(全日制) 早古生代腕足类宏演化的分析古生物学研究黄冰08.(全日制) 晚古生代大冰期古气候与古海洋陈吉涛09.(全日制)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郄文昆10.(全日制) 奥陶纪、志留纪古环境背景吴荣昌11.(全日制) 深时植物宏演化,中生代陆地生态系统演化史恭乐12.(全日制) 化石埋藏模式王伟13.(全日制) 第四纪海相介形类化石与古海洋学,陆相介形类演化及其多样性王亚琼14.(全日制) 动物起源,寒武纪大爆发,地球早期生命演化,天体生物学殷宗军15.(全日制) 白垩纪陆地生态系统蔡晨阳16.(全日制) 生物大灭绝及生物复苏、微生物岩罗茂17.(全日制) 微体古生物学李鑫18.(全日制) 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环境背景和资源效应万斌19.(全日制) 晚古生代珊瑚、生物礁与古环境要乐20.(全日制) 同位素地球化学杨传21.(全日制) 中生代环境事件郑大燃22.(全日制) 沉积古地理张勇23.(全日制) 昆虫演化Dany Azar24.(全日制) 天体生物学与极端地质环境微生物李子波25.(全日制) 生物矿化与个体发育张志亮26.(全日制) 晚古生代植物与非海相地层王军27.(全日制) 前寒武纪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周传明五、体格检查体检在考核结束后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 卫生部 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的要求、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要求进行。六、录取和入学注册1.根据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入学考试的综合考评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凡是笔试成绩或面试成绩不及格(即低于百分制的60分)的考生,不得录取。政审或体检不合格的考生也不予录取。2.录取类别为“定向”的考生,在录取前须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录取数据上报后不得变更录取类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全部属于定向培养。3.录取类别为“非定向”的普通公开招考考生,录取时必须转考生档案。未能将考生档案转至培养单位的,取消录取和入学资格。4.被录取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注册。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明,且应以书面形式向录取培养单位请假,经批准后请假方为有效。无故逾期10个工作日不报到者,或者请假未获批准且逾期10个工作日未报到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5.被录取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硕士学位证书原件。截止2025年9月1日未获得硕士学位者或不能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6.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录取为直博生的,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原件。截止2025年9月1日未获得本科毕业证或学士学位证者,或者不能提供本科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原件者,取消其博士入学资格。七、收费国家计划内全日制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一般为10000元/年•生,按学年收取。硕博连读转博考生经考核录取为博士的,入学后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对应的奖助体系。直博生入学时即按照博士研究生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对应的奖助体系。八、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我所招收的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学习形式主要为全日制。1. 普通招考博士生学制为3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6年;2. 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包括硕士阶段在内修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3. 通过直接攻博方式招收的直博生,学制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九、其它1.考生因报考博士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我所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无法被录取或复查不合格取消录取资格(入学资格)的后果,我所不承担责任。2.本简章如有与国家后续新出台的招生政策(含相关时间结点)不符的事项,以上级单位新政策为准。中国科学院大学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邮编:100049部门: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人:陈老师 010-82640445张老师 010-88256910招生业务监督电话:010-88256714纪监办公室电话:010-69671040网址:http://admission.ucas.edu.cn/或https://admission.ucas.ac.cn邮箱:ao@ucas.edu.cn南京古生物所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人事教育处;邮编:210008联系人:罗老师电话:025-83282201E-mail地址:yjs@nigpas.ac.cn网址:http://www.nigpas.cas.cn
-
南京古生物所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古生物所”)成立于1951年,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北极阁景区,前身为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及前中央地质调查所等机构的古生物室(组),李四光先生为首任所长;目前是我国唯一从事古生物学 (古无脊椎动物学与古植物学)和地层学研究的专业机构,被国际同行誉为“世界三大古生物研究中心”之一。本所现有近300位地层古生物专业人才,14位科学家先后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0余位在国际学术组织中担任主席、副主席、秘书长、选举委员等职务。南京古生物所致力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科学传播工作。拥有一个面向国内外开放流动、装备现代化的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个分别开展古植物学与孢粉学、微体古生物学、古无脊椎动物学和新生代生物演化与环境研究的基础研究部。近年来,南京古生物所在地球早期生命与寒武纪大爆发、澄江动物群、瓮安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全球年代地层界线(俗称“金钉子”)、生物起源-辐射-灭绝与复苏等研究方向上取得重大进展,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二等奖、省部级自然科学特等奖和一等奖等奖项。南京古生物所是全国最早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和最早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拥有一批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导师队伍。现拥有地质学(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球生物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一级学科的博士、硕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资源与环境地质工程方向的专业硕士培养点。本所研究生具有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科研条件,取得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学籍,享受中国科学院大学统一的奖助学金。2025年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0名左右(以教育部最终下达的指标为准),已招收推荐面试硕士生7名,直博生2名。详见网页http://nigpas.cas.cn/rcjyu/,招生邮箱yjs@nigpas.ac.cn,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所!一、培养目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报考条件符合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http://admission.ucas.edu.cn)上规定的报考条件的考生均可报名。三、报名考生正式报名前应仔细核查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在准考、复试和录取等招生阶段将分别进行报考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准考、复试和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所有考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报考。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考生在网上报名后,还需网上确认网报信息并采集本人照片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一)第一阶段:网上报名考生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逾期不再进行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报名网址为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预报名期间填写的信息有效,正式报名期间无需重复填写,但可以随时修改完善。考生登录网上报名系统后,务必要认真阅读相关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招生单位及报考点发布的网报公告,同时还须查看我所的招生简章,并按其要求填报。凡未按公告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错过网报时间、缴费时间、网上确认时间、考试时间等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考生应按要求如实准确填写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报考材料。网报信息填报中特别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以及学籍学历等信息务必认真准确填报。网报期间,网报系统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 登 录 “ 中 国 高 等 教 育 学 生 信 息 网 ”( 网 址 :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以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考生网报时学历证书编号信息填报请特别注意以下事项:1.国内普通高校毕业证书编号须填写“证书编号”。若毕业证书上有两个号码,应填写证书右侧的“证书编号”,一般为16位以上数字编号,前5位为颁发此证书的高校代码。请不要填写证书序列号(如No.****)。若原毕业院校因更名等原因不在网报系统毕业学校可选列表中,请在毕业学校栏选择“其他”,然后手工录入原毕业学校的名称(即毕业证书中加盖学校印章的名称)。2.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编号信息填报,须填写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颁发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历学位认证书》或《台湾地区学历学位认证书》认证报告编号,如认证书编号为:教留服认英[2018]20001号。考生“招生单位所在地区”均应选择“北京”,“招生单位”选择“中国科学院大学”,在“院系所名称”栏中选择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然后按照网报系统要求进行报考专业及考试科目等信息的填报。报考点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户籍或工作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就近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考生必须牢记自己网报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网上打印准考证、网上调剂等均需使用此用户登录。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报考前请根据原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民教处(高教处)规定的审核流程,申请报考资质审核。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报名时间和方式与全国普通硕士研究生相同。网上报名系统中“专项计划”栏目应选择“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二)第二阶段:网上确认1.确认时间:所有考生须认真查看网报时填报的报考点发布的网上确认相关公告,确认的时间以各报考点公告为准,在所选择报考点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参加网上确认,逾期不再补办。2.确认手续:考生网上确认须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等材料及网上报名编号,按照报考点公告要求办理网上确认手续。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的考生,确认时应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以各报考点公告为准。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报考费支付方式以网报时选择的报考点公告要求为准。4.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5.确认考生本人网报信息准确无误。(三)报名其他注意事项1.推荐免试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及时与接收的培养单位完成网上报名与拟录取手续。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生不需进行网上确认,也不得再报名参加硕士入学全国统一考试。2.考生在普通招考报名时只能填报一个培养单位的一个专业。3.在网上报名截止日期前,考生可自行修改自己的网报信息,网报信息务必准确无误。在确认期间,考生必须对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网上确认后的考生报名信息在准考资格审核、初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4.教育部以报考单位所在地分一区、二区确定考生参加复试的基本分数线。国科大京内外各培养单位均执行北京一区分数线。5.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报名时填报的信息为准,在报名结束后不得更改报考类别。6.考生要准确填写个人信息,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7.网报和确认结束后,我所将对考生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等信息有疑问的,我所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审查过程中发现虚假证件时,可扣留虚假证件。经审核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不予准考。8.网上报名时,考生应务必认真填写并仔细核对本人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报考类别(定向就业或非定向就业)、考试科目、学历学位证书编号、学习方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等重要信息。确认后的报考信息和录取信息上报北京教育考试院和教育部后一律不得更改,学校也不再受理任何考生修改信息的申请。9.考生网上报名时须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四、初试1.网上打印准考证:在教育部统一规定的时间内,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报系统,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件参加初试和复试。2.初试日期:按照教育部统一规定的考试日期执行,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3.初试地点:以选报的报考点公告为准。4.初试科目:初试科目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每门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的满分值各为100分,基础课(含统考科目)和专业基础课每门满分值为150分。5.考生初试成绩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询。五、复试所有普通计划的报名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均按照北京地区分数线(即一区国家复试分数线)执行。1.我所将按照参加复试人数与招生计划数合理确定复试比例,按照复试分数线及考生初试成绩,按专业由高到低确定复试考生名单,进行差额复试。2.复试分数线、复试名单以及复试时间、地点、方式等复试要求由我所在复试前通过研究所或院系网页等形式向考生公布。3.我所在复试前,将对复试考生的有效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证件和报名材料再次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仍有疑问的,需要求复试考生在复试时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4.复试包括业务能力、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外语听力和口语等考核内容,外语听力及口语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5.复试成绩或面试成绩不及格(即低于百分制的6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的复试分数线在不低于国家分数线基础上,由国科大自行划定。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的复试分数线直接由国科大分学科门类或专业自主划定。复试方式、程序及要求与其他普通计划硕士生相同。7.复试是硕士招生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复试期间,考生应自觉遵守招生单位考场规则及考生所签署的《诚信复试承诺书》等内容,在复试工作全部结束前不得对外透露或传播复试试题内容等有关情况。六、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作为复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品德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学习(工作)状况、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思想政治品德考核(政审)不合格者不得录取。体检由研究所组织考生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 号)要求。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七、录取我所按国科大下达招生计划,依据本单位复试录取办法及考生考试成绩(含初试和复试成绩),并结合思想政治表现以及身体健康检查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所有拟录取考生均按照教育部信息公开相关要求进行名单公示。没有公示的拟录取考生,一律不得办理录取手续,不予注册学籍。被录取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考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应在入学报到时出具本科毕业证书原件。2025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截止2025年9月1日未获得本科毕业证书者或不能提供本科毕业证书原件者,录取资格无效。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通知书规定的要求和日期,到指定地点报到入学注册。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提供有关证明,且应以书面形式向国科大或所在培养单位请假,请假时间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不报到者,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八、收费及待遇国科大2025年度硕士研究生学费及住宿费在国家有关部门核定的范围内收取:1.国家计划内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一般为8000元/年•生,按学年收取。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同上,享受与同一培养单位同一专业其他普通招考考生相同的奖助体系待遇。同时,国科大实行完善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学生按照国科大相关规定,可享受和参评的奖助学金主要包括六个类别,即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中科院奖学金、国科大学业奖学金、培养单位奖学金、“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学习科研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中科院、研究所设立的各类专项奖学金。九、招生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备注一备注二070901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普通地质学④802沉积学1普通地质学为校统一命题,沉积学为单位自命题。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学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普通地质学④832地史与古生物学7普通地质学为校统一命题,地史与古生物学为单位自命题。已招收推免生4人070903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生物学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45进化生物学④846普通生物学2进化生物学为单位自命题,普通生物学为校统一命题。0709Z1地球生物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20普通地质学④832地史与古生物学2普通地质学为校统一命题,地史与古生物学为单位自命题。085703地质工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32地史与古生物学7专业课为单位自命题。已招收推免生3人十、主要参考书目下面所列参考书目仅供参考, 不作为出题范围。各门考试科目均有可能超出本参考书目范围。我单位不提供购书业务。(一)校统一命题科目参考书目请登陆中国科学院招生信息网下载,网址如下: http://admission.ucas.edu.cn/ShowArticle/newslist1/0134e73f-f9d8-4ea0-a3df-1b912769325f(二)单位自命题科目参考书目1. 地史与古生物学《古生物学》,童金南 殷鸿福,2007,高等教育出版社《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杜远生等,2010,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 进化生物学《进化生物学》,谢强,2010,高等教育出版社《生物进化》,张昀, 2003,北京大学出版社3. 沉积学(侧重于沉积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刘宝珺 主编,1980,地质出版社《沉积学(第二版)》,姜在兴,2010,石油工业出版社十一、联系方式中国科学院大学联系方式: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邮编:100049联系部门:招生办公室联系人:车老师、段老师联系电话:010-82649886、82640457邮箱:ao@ucas.ac.cn国科大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admission.ucas.edu.cn 或 https://admission.ucas.ac.cn南京古生物所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人事教育处;邮编:210008联系人:罗老师电话:025-83282201E-mail地址:yjs@nigpas.ac.cn网址:https://nigpas.cas.cn/rcjyu/未尽事宜,欢迎查阅《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或电话、邮件咨询。十二、其他注意事项1. 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招生单位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2. 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阅全校招生专业目录、部分科目考试大纲等相关招生信息。推免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拟接收推免人数以后续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中实际接收的推免生数为准。同时统考硕士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的拟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仅作为参考,不作为实际录取的依据。请考生及时关注我所网站发布的报考相关信息,也可邮件或电话咨询,特别提醒统招统考的报名考生,网报截止时间前须随时关注我所的推免生接收情况,理性选择报考单位和招生专业。3. 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相关规定办理。4.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不符的事项,以上级主管单位最新政策为准。5.本简章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人事教育处负责解释。
-
南京古生物所2025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拟录取结果公示
南京古生物所2025年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工作已结束,本着“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以下考生通过南京古生物所的资格审查、面试等综合考核,被南京古生物所拟录取。现将拟录取结果进行公示:序号考生姓名所在院校拟录取类型拟录取专业1王家泰南京大学直博生古生物学与地层学2吴芷静同济大学直博生地球生物学3柯皓文吉林大学学术硕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4刘念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术硕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5武子衡西北大学学术硕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6潘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术硕士古生物学与地层学7周佳丽福建农林大学专业硕士地质工程8张璐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硕士地质工程9王田雨沈阳师范大学专业硕士地质工程最终录取结果以收到录取通知书为准,如有考生通讯地址发生变更,请及时与南京古生物所联系(电话:025-83282201,邮箱:yjs@nigpas.ac.cn)。所有被南京古生物所拟录取的推荐免试生,必须在教育部规定期限内,通过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同我所互动完成网上报名、复试确认、拟录取等各项网上操作。公示时间:2024年10月9日至10月21日。监督电话、邮件:1. 南京古生物所:025-83282201;yjs@nigpas.ac.cn。2. 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办公室:010-88256714,010-82640446;yzb@ucas.ac.cn。拟录取名单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方为有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 人事教育处2024年10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