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板块由南向北漂移这一认识早已得到广泛接受,但用化石证明这一主要过程的讨论寥寥无几。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沙金庚研究员、饶馨博士等人通过研究发现,我国藏南位于印度板块北缘,保存有侏罗纪末提塘期Buchia,Retroceramus和Anoperna和早白垩世末阿尔布期Aucellina等高纬度分布(喜冷)双壳类化石,以及晚白垩世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Bournonia等低纬度分布(喜暖)固着蛤化石。而位于印度板块南缘的印度南部,保存有晚白垩世塞诺曼期的喜冷双壳类Aucellina和白垩纪末喜暖固着蛤Bournonia。
根据以上喜冷和喜暖软体动物双壳类的地质地理分布历史,科研人员揭示了包括我国藏南在内的印度板块由南向北漂移的主要过程:早白垩世末阿尔布期印度板块主体依然位于南纬30°以南,但晚白垩世初塞诺曼期进入南纬30°以北,坎潘期漂移至赤道附近甚至更北地带。白垩纪晚期马斯特里赫特期的印度板块已全部进入赤道和近赤道地区,马斯特里赫特期末(白垩纪末),印度板块与拉萨地块/欧亚板块已非常接近,甚至可能开始碰撞。
本项研究最近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上。
印度板块及拉萨板块晚中生代低纬度和高纬度分布双壳类化石
印度板块晚中生代向北漂移的主要过程:根据低纬度和高纬度双壳类的分布历史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