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重大气候转折期生命演变与环境和深时全球古地理、古气候重建研讨会在宁举行

发布时间:2018-01-17 打印

  113-15日,由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承办的《重大气候转折期生命演变与环境和深时全球古地理、古气候重建》研讨会在南京隆重举行。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以及汪品先、张弥曼、殷鸿福、陈颙、周志炎、戎嘉余、张国伟、陈旭、刘嘉麒、朱日祥、邱占祥、舒德干、周忠和、王成善、金之钧、郭正堂、王会军、杨树锋、沈树忠、吴福元、陈发虎、潘永信、魏辅文、丁林、徐义刚等2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来自全国72家单位的五百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共同探讨地质历史时期环境气候对生命演化的影响。南京古生物所所长杨群主持大会开幕式,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主任周忠和介绍会议背景。 

  丁仲礼副院长在开幕式上表示,卓越创新中心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三个面向、四个率先”要求开展的重大改革举措,希望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进一步凝炼关键科学问题,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努力争取新的重大突破,打造地层古生物学领域国际一流的研究中心和创新人才高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副巡视员郭进义在致辞中指出,本次研讨会规模大、档次高,老中青三代科学家汇聚一堂,围绕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研讨,用战略眼光谋划未来,必将成为地质环境和生物演化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会议。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有38亿年是有生命的历史,特别是距今5亿多年来的显生宙,生命蓬勃发展,但其中也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演化辐射和集群灭绝事件,大辐射大灭绝的诱因及控制机制是什么?本次研讨会旨在对地质历史中重大环境变化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其对当时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物如何适应甚至反过来对环境进行改造等问题开展研讨,以此来评估当今地球生态系统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 

  生命与环境演化对探索当今生物多样性危机和重大环境转折有重要指导意义。国际行星地球年计划已将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定为前沿首选之一。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是在开阔视野、着眼全球、立足实际材料、加强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探索地球和生命演化的机理与环境演变的关系。”此次研讨会的发起人沈树忠院士提出。 

  本次研讨会现场,五百多个位置座无虚席,22位特邀报告人分别从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全球古地理古气候重建、古地磁学、地球生物学和生命科学领域,围绕“重大气候转折期的生物与环境演变暨深时全球古地理、古气候重建”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对于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殷鸿福院士点赞道,一个好的研究方向能让古生物学重新焕发青春。“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并一定程度地影响和改造其周围环境”。探讨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将引领古生物学研究新的方向。 

  汪品先院士在会上提出,要想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应该在国际学术界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题目。和经济一样,中国的科技也有待转型,地球科学研究需要更多地从资源勘探到环境预测、从现象描述到机制探索的“深加工”转型。 

  戎嘉余院士对此次学科交叉的研讨会颇有感慨,他认为,地层古生物学研究需要更多地引用现代生物学的概念和方法,从最基础的种群研究开始,加强对地层的精细划分和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重大生物事件背后的环境背景及其控制机制。建议大家立足学科基础,重视学科交叉,开展理论探索,争取新的突破。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领导还有,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分党组书记朱怀诚,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张永清、处长段晓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处长刘羽、任建国等。 

    媒体报道:

    【科技日报】温室气体真会导致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中新社】近五百专家学者齐聚南京 共探环境气候对生命演化影响

丁仲礼副院长致辞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学术研讨

参会人员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