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南京日报】数亿年前的“远古世界”是啥样?走,记者带你穿越~

发布时间:2023-09-05 打印

中华龙鸟到底是龙还是鸟?曾经称霸寒武纪海洋的“巨无霸”看起来是只“奇怪的虾”?

南京有这么个地方,可以让你梦回远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 世界上重要的古无脊椎动物和古植物化石标本收藏中心之一,现有馆藏化石标本近100万件,其中约20万件为极具科研价值的模式标本。

地球早期“神奇生物”什么样?近日,记者前往一探。

 

轰动古生物界的发现,“中华龙鸟”是龙还是鸟?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内,存放着一块名为“中华龙鸟”的化石。记者看到这块中华龙鸟化石长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它的头骨低而长、脑颅很小,前肢短壮,后肢和尾巴长,牙齿呈锯齿状,它的身上披有“羽毛”,动作形态看起来像一只准备飞翔的鸟。

 

中华龙鸟化石标本

“它可不是鸟,是一种生活在亿年前的恐龙。”南京古生物所综合处处长陈孝政介绍,这块中华龙鸟化石最初发现时,因为羽毛特征的存在,曾经被专家认为是原始的鸟类而得名。但其实并非鸟类。

既是恐龙,为何被命名为“鸟”?陈孝政随即揭开“中华龙鸟”身世之谜——

1995年,辽宁省朝阳市四合屯的一位农民上山耕种无意间发现灰白的岩石当中有一块外形奇特的“鸟”化石,化石骨骼随石板劈开,保存为凹面和凸面两块。后来,两块化石被分别送至了北京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和南京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最初,研究人员通过化石上的“原始羽毛”及化石似鸟类的特点,将其命名为“中华龙鸟”。可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这只“鸟”前肢短、尾部很长,其骨骼特征与鸟类的亲缘关系较远,竟然是恐龙家族的美颌龙类。长羽毛的恐龙这一发现很快轰动了古生物界,“中华龙鸟”就此验明正身。

“在那之前,博物馆、科普书上的恐龙复原图身上一般只有鳞片,因为人们没在恐龙化石上找到羽毛。‘中华龙鸟’的发现改变了这个认知。”陈孝政介绍,恐龙身上长有羽毛,即使是原始的羽毛,也是一个颠覆性的发现,把恐龙和鸟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它的发现对于鸟类起源于小型兽脚类恐龙是一个有力的支撑,中华龙鸟等系列重要化石的发现为处理争辩已久、悬而未决的鸟类起源问题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010年,科学家通过电子显微镜对化石羽毛中的黑素体进行比对,首次揭示了中华龙鸟的真实颜色。中华龙鸟背侧栗色或红褐色,尾部具有白色环带。古生物学家还对中华龙鸟身上似毛表皮衍生物的功能进行了讨论,一些人认为它可能是一种表明性别的“装饰物”;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一种保温装置,并由此推论,中华龙鸟身上的似毛表皮衍生物表明,小型的恐龙有可能是温血动物,也就是恒温动物。

 

叫奇虾但不是虾,曾称霸寒武纪海洋

不是虾为啥还会被叫“奇虾”?它的被发现之路充满传奇色彩。

不识奇虾真面目,只缘化石不完整。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澄江古生物研究站站长赵方臣介绍,最早被发现的奇虾化石,保存多数都是身体的不同部分,很不完整,其中奇虾前附肢化石数量多,最初发现时,由于形态十分古怪,形似虾,但没有头,腹部有刺。1892年,加拿大古生物学家惠特魏将这些附肢化石描述为一个没有脑袋、形似虾的节肢动物体躯,其腹部的刺被认为是“虾”的附肢。因为看似一只“奇怪的虾”,所以这个动物被称为奇虾。后来陆续又发现了一些奇虾化石,都保存不完整。

千呼万唤始发现,完整化石终“现形”。世界上最完整的奇虾化石之一,由南京古生物所科学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在我国澄江生物群中发现。这才真正揭示了奇虾真面目。

只见这只大约14厘米长的奇虾,有着一对威风凛凛的巨大前肢、一对长长的尾叉和美丽的大尾扇,两眼、牙齿和前肢上的刺,所有特征都清晰可见。

 

奇虾化石标本

“虽然这只奇虾很小,但或许正是小个头才让它的化石完整保存了下来。”赵方臣表示,奇虾体长最大可达2米,而当时其他动物大多只有几毫米到几厘米,加上拥有用于捕食的大附肢,这些“巨无霸”动物就是海中之王,不仅是显生宙海洋生态系统中最早的顶级捕食者,也是“寒武纪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明星动物之一。

同时,奇虾有一张大口,也很奇特,圆盘形,中间几片骨板围合,非常锋利,可以像齿轮一样分布着锋利牙齿,咬碎三叶虫坚硬的壳。奇虾是以肉食为生,在奇虾的“便便”里发现了三叶虫坚硬无比的碎壳,有的排泄物竟有鸽子蛋那么大,可见其胃口之好。

此外,奇虾还有一对多分节的用于快速捕捉猎物的巨型前肢、美丽的大尾扇和一对长长的尾叉。奇虾的爪子长有很长的刺,形成网状,显示奇虾既可以用巨型前肢捕食,也可利用附肢上的这些刺,网住从奇虾身边经过的动物,来个“瓮中捉鳖”。

据了解,虽然有类似虾鳌一样的前肢,但奇虾和现代虾类并无亲缘关系。奇虾代表一类在远古时期就早已经灭绝的古老类群。

 

藏在泥岩里的“周小姐虫”,被一锤子敲出

世界上最完整的奇虾化石,发现于我国澄江生物群中。而澄江生物群,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云南澄江帽天山,发现的时代距今大约5.18亿年特异埋葬的化石群,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

这个“最惊人”正是由一锤子敲出的“周小姐虫”化石开启的。

198471日,为了找到寒武纪早期生物世界的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侯先光,特意从南京赶到云南省澄江县帽天山寻找和采集高肌虫化石。

一锤、两锤……地质锤不断向岩石更深处探去,一个栩栩如生的动物化石就这么赫然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周小姐虫”,至此,敲开一个震惊世界的化石宝库。

纳罗虫是澄江生物群中最常见的一种节肢动物,是三叶虫的亲戚。侯先光发现的纳罗虫,其中包括长尾纳罗虫,也称“周小姐虫”。

从化石标本来看,该类纳罗虫整体形似蘑菇,由一个半圆状壳头部和一个圆角矩形状壳躯体两个部分构成。虫子中间整齐排列着一些黑色的线条。“是脊椎吗?”面对记者疑问,赵方臣解释,这是纳罗虫内部的消化腺体。

 

纳罗虫化石标本

“软体组织非常难以保存,我们看到的很多化石其实都是动物的骨骼或壳体。所以,像这种以软躯体构造保存的纳罗虫化石非常难得,它保存了重要软躯体形态结构,可以深入揭示出该类生物的生态习性和身体解剖学结构。”之前许多人一直认为纳罗虫是吃“泥巴”的,也就是所谓的以富含有机质沉积物为食。但实际上,在研究人员对纳罗虫的化石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纳罗虫的腿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刺”,这些刺术语叫“颚基”。纳罗虫会用颚基将食物粉碎掉,这就与食泥者的食性完全不同,因为食泥者所食的本身就已经是泥质沉积物里有机碎屑了,根本不需要多出一些刺来帮助进食,所以研究人员断定,纳罗虫其实喜欢荤腥。

据悉,澄江的石头主要由细腻的泥质沉积物形成,有很好的密封性,在特殊的保存条件下,软躯体结构得以保存,我们才能直观的看到它体内的软组织结构。这块纳罗虫化石的发现,揭开了这一举世瞩目的澄江生物群研究的序幕,开启了寒武纪早期“生命之门”,也为世界科学界研究动物门类多样性起源与演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标本馆里,记者还看到了许多许多化石标本,三叶虫、鹦鹉螺、海百合、蜉蝣集群化石……这些古老的化石聚集在一起,逐渐显露出几亿年前的自然轮廓。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附件下载: